高频主题2 科技创新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百年前,老京张铁路实现了我国自主设计建设零的突破,詹天佑和他设计的“人”字形八达岭线路让国人振奋;2019年底开通的新京张高速铁路,成为第一条采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并实现自动驾驶等功能的智能高铁。从时速35公里到350公里,新老京张铁路见证了中国铁路的百年飞跃。
科技创新的时代大潮奔腾不息。除了高铁这张响亮的名片,我国在信息通信、航空航天、核能等领域也已形成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一次又一次刷新着我国高科技领域知识产权的纪录。2020年底,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0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在全球131个经济体中,中国创新能力持续位居世界前15行列,是跻身综合排名前30位的唯一中等收入经济体。我国商标申请量、发明专利申请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首位;我国版权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连年提升,2019年达到7.39%。
正如所说,总的看,我国知识产权事业不断发展,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知识产权发展之路,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知识产权法规制度体系和保护体系不断健全,保护力度不断加强,全社会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意识明显提升,对激励创新、打造品牌、规范市场秩序、扩大对外开放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就开始了。1950年,我国颁布了《保障发明权与专利权暂行条例》《商标注册暂行条例》等知识产权法规,对实施专利、商标制度作出了初步探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知识产权工作逐步走上正规化轨道。
(摘编自《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科学指南》)
材料二 科技实力直接关系到世界政治经济力量的变化,也决定着各国各民族的前途命运。当今世界,核心技术、高端科技就是现代的“国之利器”,谁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赢得长远发展的巨大优势。
我国“十四五”时期以及更长时期的发展,对提升创新能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国际上,由于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发生深刻调整,各国都千方百计筑强已有的科技优势,而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也是换不来的,因此在引进高新技术上我们不能抱任何幻想。我们必须奋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走出一条适合国情的创新路子。
实现科技自立自强,首要的是明晰主攻方向。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找准我国科技发展现状和应走的路径,把发展需要和现实能力、长远目标和近期工作统筹起来考虑,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将现存的“卡脖子”环节逐个攻克。
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关键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要改善科技创新生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为创新创造者营造良好环境、提供基础条件、搞好相关服务;要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努力解决基础研究“最先一公里”和成果转化、市场应用“最后一公里”有机衔接问题,打通产学研创新链、价值链;要狠抓创新体系建设,整合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同时也要用好国际国内两种资源。
实现科技自立自强,重点是抓好科技创新主体。既要有效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又需加强创新人才教育培养,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活动自身规律,力争培养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没有科技的自立自强就没有出路。我们要深刻认识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长期性、艰巨性,提前谋划,保持定力,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确保已经推出的一系列政策真正落实到位,让科技创新成果源源不断涌现出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科技创新的动力引擎。
(摘编自《提升创新能力 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材料三 自主创新是指通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独特的核心技术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新产品的价值的过程。自主创新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这是自主创新的内容而非内涵。自主创新的成果,一般体现为新的科学发现以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品牌等。
当今世界科技迅猛发展,国家竞争力越来越体现在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科技实力上,经济竞争力、文化影响力最终取决于自主创新能力。它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是支撑一个国家崛起和发展的筋骨,是一国持久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也是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
对于企业来说,自主创新能力就是自主集成和应用各种技术知识并由此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包括技术搜索能力、学习能力、研究开发能力等;对于国家来说,自主创新能力就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有意识地促进科学技术知识的生产、流动和应用,并在此过程中创造财富,从而实现价值增值的能力。自主创新能力主要是一种制度能力,而不完全是一种技术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等同于国家竞争力。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全球131个经济体中,我国创新能力持续位居世界前15行列,是跻身世界综合排名前30位的唯一中等收入国家。
B.1950年,我国颁布了《保障发明权与专利权暂行条例》《商标注册暂行条例》等知识产权法规,知识产权工作逐步走上了正规化轨道。
C.当前国际形势严峻,我们难以引进关键核心技术,必须奋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走出一条适合国情的创新路子。
D.创新能力是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国家崛起和发展的支柱,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2.根据三则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自主创新的一个成功范例就是高铁,从无到有,从日渐发展到自主创新,实现了巨大飞跃。
B.我国知识产权事业不断发展,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已取得历史性成就,法规制度体系逐渐健全,产权意识明显提升,对规范市场、激励创新、打造品牌、扩大开放发挥了重要作用。
C.我们必须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走出一条适合国情的创新路子,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走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D.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文化事业的日益繁荣和一系列政策的落实到位,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一定会越来越强,科技创新成果也将源源不断涌现出来。
3.下列各项,不可以作为论据用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若无某种大胆放肆的猜想,一般是不可能有知识的进展的。
B.路只有靠自己去走,才能越走越宽。
C.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做掌舵的准备。
D.成功的人是跟别人学习经验,失败的人只跟自己学习经验。
4.材料二运用了哪些论证手法 请简要说明。
5.请综合三则材料说明我国科技事业应如何发展。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
材料一 量子科技事关国家安全和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将创新主动权和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自主科技创新体系的建立,需要形成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研发到产业化的全链条布局。创新全链条有赖于长期的积累,因此特别需要面向长远目标,通过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和前瞻布局,整合优势资源形成自主创新的体系化能力。国家实验室是实现多学科交叉融合和多技术领域集成创新的最佳平台,统筹人才、基地、项目等,将为我国量子科技的长远健康发展打开新的局面。
目前,在量子通信领域,我国已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一方面要加快发展下一代广域量子通信网络技术体系,进一步扩大领先优势;另一方面需要和用户部门密切配合,特别是在安全性测评的基础上推进标准体系的建立,进而推广在国防、政务、金融等领域的应用,将研究的优势转化为产业的优势。
在量子计算领域,我国整体上与发达国家处于同一水平线。鉴于当前量子计算的发展态势迅猛,在加大国家科研经费支持力度的同时,也需要进一步引导和鼓励企业投入。目前中国很多企业对量子科技的研发有所涉猎,但并未把量子科技作为投入重点。未来可以采取构建量子科技产学研联盟的方式,共享科学装置,分享研发成果,既为从事基础研究的学者提供更丰富的资金支持,也帮助有量子科技研发条件的企业更好地加入量子科技这样的知识密集型产业。
但在量子精密测量领域,我国整体上相比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为使我国量子精密测量领域尽早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需要在建设一流支撑平台的基础上,突破与导航、医学检验、科学研究等领域密切相关的一系列量子精密测量关键技术,完成一批重要量子精密测量设备的研制。
量子科技已进入深化发展、快速突破的历史新阶段,迫切需要多学科的密切交叉以及各项关键技术的系统集成。在量子科技领域整合科技资源、集中力量突破,已在主要发达国家中形成广泛共识。在这一总体发展趋势下,无论是国家层面的规划布局,还是高水平人才队伍的造就与创新要素的统筹,都特别需要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
事实上,我国一直以来高度重视量子科技的发展。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在该领域形成了具有相当体量和布局较为全面的研究队伍,突破了一系列重要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产出了多光子纠缠干涉度量、量子反常霍尔效应、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世界首台光量子计算原型机等一批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成果。总体上看,我国已经具备了在量子科技领域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这是我国量子科技进一步深化发展的坚实基础。随着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和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的推进落实,我国将迎来在该领域占据国际制高点的重大历史机遇。
(摘编自潘建伟《凝聚创新力量,形成量子科技发展体系化能力》)
材料二 证明量子优越性,被认为是量子计算从理论到实践“里程碑的转折点”。何为量子优越性 专家表示:“如果量子计算原型机,在某个问题上的计算能力超过了最强的传统计算机,就证明量子计算在未来有多方超越的可能。”通俗来讲,就是用极端复杂的问题来考验量子计算,让它在实际应用中证明自己的实力。我国潘建伟团队构建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计算“高斯玻色取样”问题,处理5 000万个样本只需200秒,超级计算机则需要6亿年。“九章”只需要在室温条件下运行。而之前,很多企业的大数据中心建立在高海拔、低气温、利于服务器散热的贵州才能更准确运行。
作为世界科技前沿领域,研制量子计算机是世界各国角逐的焦点。此前,美国物理学家带领的团队宣布研制出53个量子比特的计算机“悬铃木”,在全球首次实现“量子优越性”。而相比“悬铃木”,“九章”优势明显,虽然算的不是同一个数学问题,但与最快的超算等效比较,“九章”比“悬铃木”快100亿倍。“悬铃木”在技术上还存在短板,“打个比方就是美国物理学家研制的机器短跑可以跑赢超算,长跑跑不赢;我们的机器短跑和长跑都能跑赢”,专家如是说。
“九章”只是在量子计算第一阶段树起了一座里程碑,未来的路还很长。一方面,无论是“悬铃木”处理“随机线路取样”,还是“九章”求解“高斯玻色取样”,都只能用来解决某一个特定问题。另一方面,目前可用来搭建量子计算机的材料有限,未来量子计算机的突破,更有可能依赖于新材料在量子计算硬件上的创新。
(摘编自沈慎《“九章”量子计算机的里程碑意义》)
6.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量子科技的创新全链条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当前,我国的量子科技创新全链条已经基本形成。
B.目前我国量子计算的发展前景广阔、态势良好,因此我国很多企业对量子科技的研发兴趣浓厚,对量子科技重点投入。
C.我国在量子通信领域领先世界,而在量子计算和量子精密测量领域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集中力量突破。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给国家整体规划布局、创新要素统筹、高水平人才队伍的造就提供了有利条件。
7.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国家实验室既体现了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和前瞻布局,又能整合优势资源,实现多学科、多技术领域的集成。
B.从取得的成果看,我国在量子科技领域已经具备一定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将来可能占据该领域的国际制高点。
C.在量子科技领域整合科技资源,集中力量突破,已是主要发达国家的共识,研制量子计算机成为世界各国竞争的焦点。
D.在室温条件下,“九章”运行计算“高斯玻色取样”问题,比“悬铃木”的速度要快100亿倍,有力地证明了量子优越性。
8.根据材料推断,下列量子科技研究成果中不属于“量子通信”领域的一项是( )
A.科学家利用“墨子号”作为量子纠缠源,向遥远的两地分发量子纠缠,实现更高水平的加密数据传输。
B.“京沪干线”利用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作为中继,把自由空间信道一直拓展到了7 600公里的洲际距离。
C.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水下失灵的情况下,量子导航定位系统(QPS)可以通过测距解决加速计导航不精确的难题。
D.科学家结合量子数据加密术和量子密钥分配术建立量子密码数据网络,传输的保密性得到显著增强。
9.请依据材料二概括“九章”量子计算机的相对优势。
10.依据材料,请就我国如何进一步深化发展量子科技这一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1.C 解析 A项,“中等收入国家”错,材料一第2段说的是“中等收入经济体”,选项偷换概念。B项,时间错误,根据材料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知识产权工作逐步走上正规化轨道”可知,“知识产权工作逐步走上了正规化轨道”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D项,根据材料三“经济竞争力、文化影响力最终取决于自主创新能力。它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是支撑一个国家崛起和发展的筋骨,是一国持久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也是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可知,“创新能力”应为“自主创新能力”。
2.D 解析 D项,条件与结果颠倒,材料三原文为“经济竞争力、文化影响力最终取决于自主创新能力”。
3.D 解析 材料二的观点是“我们必须奋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走出一条适合国情的创新路子”,D项讲的是向他人学习的重要性。
4.①比喻论证,如“国之利器”“先手棋”“卡脖子”等。②引用论证,如“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③因果论证,如由于国际形势严峻,核心技术引进不来,我们必须奋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走出一条适合国情的创新路子。
5.①要自立自强,明晰科技主攻方向,深化体制改革,抓好科技创新主体。②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③要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知识产权发展之路。
6.D 解析 A项,“基本形成”错误,材料一第1段原文为“自主科技创新体系的建立,需要形成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研发到产业化的全链条布局”,并未说这种全链条布局已“基本形成”。B项,“我国很多企业……对量子科技重点投入”错误,材料一第3段原文为“目前中国很多企业对量子科技的研发有所涉猎,但并未把量子科技作为投入重点”。C项,在量子计算领域“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错误,材料一第3段原文为“在量子计算领域,我国整体上与发达国家处于同一水平线”。
7.D 解析 D项,根据材料二第2段“而相比‘悬铃木’,‘九章’优势明显,虽然算的不是同一个数学问题,但与最快的超算等效比较,‘九章’比‘悬铃木’快100亿倍”可知,二者算的不是同一个数学问题。
8.C 解析 C项中所说的“量子导航定位系统(QPS)可以通过测距解决加速计导航不精确的难题”属于“量子测量”领域,而非“量子通信”领域。
9.①计算速度快;②环境适应性强;③技术全面。
10.①在新型举国体制下国家需要做好顶层设计和前瞻布局,整合优势资源,集中力量突破。②科学家需要激发创造力,提升创新力,掌握并突破关键核心技术。③相关企业需要积极加入量子科技知识密集型产业,并加大投入。(共201张PPT)
信息性阅读
语 文
内容索引
第一步 知识梳理
第二步 学情诊断
第三步 瓶颈突破
第四步 素养演练
读一读——高考评价体系解读 想一想——你复习到位了吗
在熟悉论述性文本和实用性文本的主要文类及其基本特征、体式惯例的基础上,能整体感知文本,把握文本的主要概念、观点、方法等关键信息,分析评价观点和材料的关系、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的关系;能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能评估作者的写作意图、读者意识和信息来源,评价文本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有理有据地评判文中观点,发展新的观点,或呈现更客观的事实;能在不同文本的信息之间建立联系,分析比较多个文本在内容、材料、观点、表达方式和价值倾向等方面的异同,对有关问题形成更全面的认识,能够提出值得进一步探究的问题等。 问题1:你对论述性文本和实用性文本的“基本特征”“体式惯例”是否有充分认识
问题2:你是否能迅速准确地把握住“关键信息”
问题3:“观点和材料的关系”一般体现在哪种题型中 “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的关系”会怎样考
问题4:如何在多个文本的信息之间建立联系并比较异同
第一步 知识梳理
第二步 学情诊断
[考题试做]
(2023·新高考全国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19分)
对素食者和肠胃疾病患者来说,藜麦的发现是一个奇迹。藜麦不含麸质,富含镁和铁,比其他种子含有更多的蛋白质,包括人体无法独自生成的必需的氨基酸。美国宇航局宣布,藜麦是地球上营养最均衡的食物之一,是宇航员的理想之选。产于安第斯山的藜麦有一个令西方消费者神往的传说:印加人非常重视藜麦,认为它是神圣的,并且称之为“万谷之母”。不过,藜麦的爱好者却通过媒体发现了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从2006年到2013年,玻利维亚和秘鲁的藜麦价格上涨了两倍。2011年,《独立报》称,玻利维亚的藜麦消费量“5年间下降了34%,当地家庭已经吃不起这种主食了,它已经变成了奢侈品”。《纽约时报》援引研究报告称,藜麦种植区的儿童
营养不良率正在上升。2013年,《卫报》用煽动性标题提升了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度:“素食者的肚子能装下藜麦令人反胃的事实吗 ”该报称,贫穷的玻利维亚人和秘鲁人正在食用更加便宜的“进口垃圾食品”。《独立报》2013年一篇报道的标题是“藜麦:对你有利——对玻利维亚人有害”。这些消息传遍了全球,在健康饮食者之中引发了一场良心危机。在社交媒体、素食博客和健康饮食论坛上,人们开始询问食用藜麦是否合适。
这种说法看似可信,被许多人认可,但是经济学家马克·贝勒马尔等人对此则持保留意见。毕竟,藜麦贸易使大量外国资金涌入玻利维亚和秘鲁,其中许多资金进入了南美最贫穷的地区。几位经济学家跟踪了秘鲁家庭支出的调查数据,将种植且食用藜麦的家庭、食用但不种植藜麦的家庭和从不接触藜麦的家庭划分为三个小组。他们发现,从2004年到2013年,三个小组的生活水平都上升了,其中藜麦种植户家庭支出的增长速度是最快的。农民们正在变富,他们将这种新收入转化为支出又给周边民众带来了好处。那么藜麦消费量下降34%又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在很长的时间内两个国家的藜麦消费量一直在缓慢而稳定地下降,这意味着消费量的下降和价格的激增不存在明显的联系。更加接近事实的解释是,秘鲁人和玻利维亚人只是想换换口味,吃点别的东西。
为了解藜麦的种植情况,我去了秘鲁科尔卡山谷,这里在印加时代以前就得到了开垦。藜麦是一种美丽的作物,拥有深红色或金黄色的巨大种球。在安第斯山的这片区域,人们在梯田上同时种植藜麦以及当地特有的玉米和马铃薯品种。“国外需求绝对是一件好事,”我的秘鲁向导杰西卡说道, “农民非常高兴,所有想吃藜麦的人仍然买得起这种食物。”她还解释了另一个好处。之前,秘鲁城里人往往认为他们这片区域吃藜麦的人“很土”。现在,由于美国人和欧洲人的重视,食用藜麦被视作一种时尚。“利马人终于开始尊重我们这些高原人和我们的传统了。”玻利维亚西南部有一片遥远而不适合居住的区域,那里到处都是盐湖和休眠火山。在那里,我看到了由藜麦资金支持的当地急需的开发和旅游项目。千百年来勉强能够养家糊口的自耕农开始为更加美好的未来而投资。我在2017年4月听到的马玻
利维亚人对于该作物的唯一抱怨是,日益增长的供给正在拉低价格。玻利维亚的藜麦种植面积增长了两倍多,从2007年的5万公顷增长到2016年的18万公顷。克·贝勒马尔后来对我说:“这是一个令人悲伤的结局,因为它的价格不太可能再度回升。”在风景如画的科尔卡山谷,当太阳落山时,我问杰西卡,欧洲和北美的消费者是否应该为吃掉秘鲁人和玻利维亚人的食物而感到内疚。我可以猜到答案,但我想听到当地人的亲口否认。“相信我,”杰西卡笑道,“我们有许多藜麦。”
乍一看,这一关于食物热潮、全球贸易和消费者忧虑的事件讲述了谎言被揭穿的过程。不过,这些受到错误解读的真相可能会对当地的人们造成真正的伤害。各行各业有经验的沟通者会通过片面的事实、数字、背景呈现某种世界观,从而影响现实。在这个例子中,新闻工作者和博主出于高尚的理由引导消费者远离藜麦:他们由衷地为一个贫困群体感到担忧,害怕狂暴的全球贸易风潮会危及这一群体的利益。我们很早就知道这一点:每个新手辩论者和犯错误的小学生都知道如何挑选最有利于自己的真相。不过,我们可能不知道这些真相为沟通者提供了多大的灵活性。很多时候,你可以通过许多方式描述一个人、一件事物或者一起事件,这些描述可能具有同等的真实性。我将它们称为“竞争性真相”。
(摘编自赫克托·麦克唐纳《后真相时代》,刘清山译)
第一组 高考真题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藜麦适合素食者和肠胃疾病患者食用,并且由于其营养均衡,被美国宇航局认为是宇航员食物的理想之选。
B.“马克·贝勒马尔等人对此则持保留意见”中的“此”,指的是被国外需求推高的藜麦价格给玻利维亚和秘鲁当地人造成伤害这一说法。
C.藜麦的大面积种植,不仅让玻利维亚和秘鲁等地农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而且改变了当地人对藜麦带有歧视的看法。
D.作者认为,尽管一些媒体引导消费者远离藜麦的做法值得商榷,但是其出发点却不是恶意的,他们为当地的贫困居民感到担忧。
C
解析 C项,“藜麦的大面积种植……而且改变了当地人对藜麦带有歧视的看法”错误,根据原文第3段“之前,秘鲁城里人往往认为他们这片区域吃藜麦的人‘很土’。现在,由于美国人和欧洲人的重视,食用藜麦被视作一种时尚”可知,使当地人改变了对藜麦带有歧视的看法的原因是“美国人和欧洲人的重视”,而不是“藜麦的大面积种植”。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从第1段的内容可以看出,当一起事件超出了我们直接观察的范围时,有些人会根据他人提供的信息,并结合自己的判断,生成对该事件的看法。
B.“它的价格不太可能再度回升”,可能是因为市场对藜麦的需求量不再大幅增加,而藜麦的种植面积持续扩大,供给日益增长。
C.“每个新手辩论者”“都知道如何挑选最有利于自己的真相”,可见有些“沟通者”会选择有助于推进个人意图的真相,而这种选择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D.从藜麦事件可以发现,一组片面的事实编织在一起引发了一场良心危机,而这场良心危机对玻利维亚和秘鲁当地的居民造成了真正的伤害。
D
解析 D项,“造成了真正的伤害”错误。“造成了”或然变必然,原文最后一段中是说“这些受到错误解读的真相可能会对当地的人们造成真正的伤害”。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2段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粮食优先”智库的工作人员塔尼娅·科森在谈到安第斯山藜麦种植者时表示:“坦率地说,他们厌倦了藜麦,因此开始购买其他食物。”
B.加拿大《环球邮报》一则新闻的标题为“你对藜麦的爱越深,你对玻利维亚人和秘鲁人的伤害就越深”。
C.制片人迈克尔·威尔科克斯专门为这个问题制作了一部纪录片,他说:“我见过一些反对食用藜麦的文字评论,实际上,停止消费才会真正伤害这些农民。”
D.英国广播公司播音员埃文·戴维斯指出:“事实上,说谎常常是没有必要的。你可以在不使用任何谎言的情况下完成许多有效的欺骗。”
A
解析 第2段的中心观点为“消费量的下降和价格的激增不存在明显的联系”“只是想换换口味”。A项,可以支撑第2段观点。B项,与观点相悖,证明的不是“变富”,而是“变穷”。C项,阐释的是“停止消费对农民的真正伤害”,与第2段中心无关。D项,谈的是说谎的问题,可以论证“竞争性真相”的相关观点,与第2段无关。
4.请简要说明文本中的西方媒体在报道时使用了哪些“竞争性真相”。(4分)
参考答案 ①从2006年到2013年,玻利维亚和秘鲁的藜麦价格上涨了两倍;②玻利维亚的藜麦消费量5年间下降了34%;③藜麦种植区的儿童营养不良率正在上升;④玻利维亚人和秘鲁人正在食用便宜的进口食物。
5.作者采用哪些方法证明关于藜麦的新闻报道结论有误 请根据文本概括。(6分)
参考答案 ①引用经济学家的调查数据及观点;②针对媒体提出的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③进行实地调研,征询当地居民的意见。
第二组 创新角度
1.文中多次运用数据来说明问题,请分析其表达作用。
参考答案 ①新闻中的一些数字,往往作为“竞争性真相”,一般来说,这些数字能增强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如“我在2017年4月听到的玻利维亚人对于该作物的唯一抱怨是,日益增长的供给正在拉低价格。玻利维亚的藜麦种植面积增长了两倍多,从2007年的5万公顷增长到2016年的18万公顷”,这些数字展示了“我”实地调查的结果,真实,准确,很有说服力。②证明单凭数字得出结论,观点可能具有片面性,给世界带来不好的影响。如《独立报》称,玻利维亚的藜麦消费量“5年间下降了34%,当地家庭已经吃不起这种主食了,它已经变成了奢侈品”。数字确实能表现玻利维亚的藜麦消费量下降,但是由此推断出“当地家庭已经吃不起这种主食了,它已经变成了奢侈品”,观点未免偏颇,从后文实地调查的结果看,是因为当地人只是想换换口味。
解析 首先找到文中运用数据的几处,然后根据具体语境分析数据证明了什么,有什么表达效果。
2.当今社会,热点问题层出不穷,如何在纷纷扰扰的新闻报道中探求新闻真相 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认识。
参考答案 ①要保持理性分析和审慎判断。不感情用事,不盲从,信息事实真相只有一个,要借助常规逻辑思维来分析和判断。②多关注名家观点和事实论据。相对来说,一些新闻名家有着高尚的品德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们一般不会做虚假报道。③注重实地考察,去实地走一走,看一看,可能离事实真相就更近一些。
解析 从文中看,经济学家马克·贝勒马尔等人对关于藜麦的报道持保留意见,有的经济学家还跟踪调查,去寻找事实真相,由此可见要保持理性分析和审慎判断。由第3段“我”实地考察的做法及发现可见,要获得事实真相,应该注重实地考察。由最后一段“新闻工作者和博主出于高尚的理由引导消费者”可见,多听听负责任的专家或新闻人的观点,有助于我们了解事实真相。
[考情解码]
1.文本选材
命题选文摘编自赫克托·麦克唐纳《后真相时代》,属单文本阅读,既体现了信息筛选与应用的基本学科能力,又衔接教材必修下册第四单元,引领学生关注时代,深入思考信息时代理性分析和审慎判断的重要性。同时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看待问题,体现对逻辑思维能力的考查。
2.命题分析
必备知识 ①信息性文本的文本类型、文类特征;②论点、论据之间的关系;③常见的论证方法、论证结构;④初步的概念、判断和推理知识。
关键能力 ①搜索和整理信息,把握文本主要概念、观点的能力;②对相关材料观点的分析与运用文外知识对材料观点进行推断的能力;③分析论述性材料的论证思路与结构的能力;④在不同文本之间建立联系的能力。
学科素养 信息性阅读是以求知求真的态度与方式阅读文本,从而不断拓宽知识面、增强认知能力、提升思维品质。
第三步 瓶颈突破
任务一 信息筛选与推断——定位信息源,落实设误点
信息筛选与推断是信息性阅读考查的重点,信息性阅读常从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或对材料相关说法正误的判断角度设题。选项是对文本的归纳、概括、转述,经过命题人的精心设计、改造和组织,其正误皆有确凿依据,考生出现失误也是因为未能准确发现和理解这些依据。因此,在复习中要着重解决好以下问题:(1)提升在阅读中获取、辨识信息的能力,增强发现信息、定位信息的敏感性;(2)善于抓关键句、关键词,准确把握句与句、层与层之间的关系,强化逻辑思维能力。
突破点1 找到信息筛选源,落实设误点
[典题再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 艺术的发展与人类整个发展进程紧密相关,这方面,科技也是如此。科技和艺术的发展也一直如影随形,比如,达·芬奇的绘画里就涉及解剖学,他用一种美术的概念让人们对解剖学获得认知;照相机的出现导致了印象派的出现,印象派最重要的代表人雷诺阿,他的很多创作都参考了照片。这也导致西方的绘画在某一时期内,一直跟科技的东西有一种反向思维,艺术家们希望绘画艺术离照片尽可能远一些,画家在创作时更多的是从照片里找到他要表达的思想内涵,但形成的绘画作品还是希望寻找艺术本体的价值。
AI(人工智能)的出现无疑会给人类发展带来一个全新的时代,我们需要对其进行重新认知。艺术体系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受到非常明显的影响,甚至会是颠覆性的影响。事实上,每一次新科技的出现,都会颠覆人类原来的认知方式。今天我们探讨未来AI在艺术创作方面会不会超越人类,这也就牵涉到精神的东西能不能和人本身分离开的问题。艺术创作和精神到底是什么关系 在我看来,艺术创作和精神是不能分离的,无论是诗歌还是绘画。目前我们了解到的AI的创作实际上都是把不同艺术家的风格进行数据输入和分析,最后呈现出一件新的“艺术作品”。这件新的“艺术作品”其实分享的还是人类艺术家的经验和知识。AI的“创作”经验和知识的更新,也必须经由人类对它们的数据更新来完成。
AI时代的艺术创作有没有边界 我觉得艺术跟别的领域一样,它的边界也是处于不断地被提出和不断地被打破的过程中,艺术发展的边界也一直在不断拓展。所以,今天我们关于“AI时代的艺术边界”的讨论其实是一个无限的讨论,艺术与科技的相互影响还会继续发展,我们的认知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有新的提升。
(摘编自张子康《艺术发展的边界在不断拓展》)
材料二 艺术与科学,都是深入现实,源于现实,超越现实,反映客观世界及其真实性、唯一性。艺术、艺术品、艺术家的概念有着本质区别,同样,科学、技术、科学家的概念也有着本质区别。
艺术是“提炼”的“神似”,而AI“艺术品”是“模仿”的“形似”,“提炼”与“模仿”有着本质区别。“提炼”是有生命力的,而“模仿”没有生命力。
人乃万物之灵,有与生俱来的直觉、灵感、感情与智慧。每个人都是大自然独创的拥有最高智慧的艺术,因此都具有唯一性。如无唯一性,我们的“人脸识别”技术便无法应用。如此说来,AI颠覆艺术的可能性便不存在,包括生物学上的克隆人,也不是真正的人类。在我看来,凡可被AI取代者,均不能称之为艺术。如今的AI也只是技术上的应用创新,而非科学创新,如今的智能机器人科学理论仍然是20世纪90年代之前提出的。
诚然,智能机器人会淘汰人的大部分工作,其中包括大量简单重复的、高危的工作。但智能作诗机器人的出现,只会淘汰无独创性的、应制的、与时代脱节的诗作,高水平的、独创性的、蕴含诗人丰富情感的、紧跟时代甚至超越时代的诗作仍然会存在,而且生命力会很强。同样,智能绘画机器人的出现,只会淘汰无独创性的、应制的、与时代脱节的画作,具有独创性的、蕴含人类创作者丰富情感的画作永远有生命力。纵观艺术史,历史对艺术作品的自然淘汰不也是如此吗 我们能见到的经典诗作、画作,必是代表当时最高水平的诗作、画作,而大部分普通的诗作、画作被历史淘汰了,当然这个淘汰的时间很长。因此,也可以认为,AI的出现是人类主动应用自己的智慧,把自然淘汰的时间缩短。
我相信,未来,艺术会借助科技的手段,放射出更耀眼的光芒,科技手段可以开拓艺术家的创作思路。同样,艺术家的想象力也会推动科学的不断发展。
(摘编自韩倚云《AI时代艺术与科学的关系》)
材料三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高速发展,更多的新技术和新应用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同时,这些科技也逐步与艺术融合,为艺术创作、收藏、传播、展示等提供更多元的形式和手段,激发各类主体艺术创新活力,创造出更多艺术和科技融合的创新性成果,为高质量艺术供给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AI时代,不少科技企业都在持续探索科技与艺术结合的更多可能性,依托各自的技术积累以及在人工智能、艺术大数据领域的应用探索,构建数字艺术物联网生态,打造了一些和传统体验完全不一样的数字艺术欣赏与交易平台,并通过与传统艺术机构和艺术创作者合作,提供优质艺术及衍生品的产品与服务,让大众能随时随地接受艺术和美学的熏陶,甚至欣赏到一些原本遥不可及的艺术品,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当然,AI时代,数字化艺术品标准也亟待确立。数字化艺术品标准的确立,有助于使未来艺术呈现形式更加丰富,也有助于更多数字艺术馆的打造,让大众的艺术欣赏不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美术馆、博物馆中的艺术品可通过标准化的数字化形式呈现,借助互联网进入千家万户。
(摘编自罗娇《科技为高质量艺术供给提供支撑》)
读题审题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认为,科技对艺术的影响一直存在并继续发展,AI时代艺术发展的边界将无限拓展。
B.材料二认为,科技手段可以开拓艺术家的创作思路,目前艺术借助科技手段取得前所未有的辉煌。
C.材料三认为,科技与艺术相融合,创造更多二者融合的创新性成果,为高质量艺术供给提供支撑。
D.三则材料都认为AI不可能创作出真正的艺术作品,它呈现的其实是人类艺术家的经验和知识。
精准抢分
三步骤,突破信息筛选题
思维解构
标注敏感点 找准信息源 落实设误点
A.材料一认为,科技对艺术的影响一直存在并继续发展,AI时代艺术发展的边界将无限拓展。 材料一结尾处“AI时代的艺术创作有没有边界 我觉得艺术跟别的领域一样,它的边界也是处于不断地被提出和不断地被打破的过程中,艺术发展的边界也一直在不断拓展”。 “一直在不断拓展”不是“将无限拓展”。曲解文意。
B.材料二认为,科技手段可以开拓艺术家的创作思路,目前艺术借助科技手段取得前所未有的辉煌。 材料二结尾处“我相信,未来,艺术会借助科技的手段,放射出更耀眼的光芒,科技手段可以开拓艺术家的创作思路。同样,艺术家的想象力也会推动科学的不断发展”。 原文是“未来”,选项是“目前”,选项变未然为已然,混淆时态。
标注敏感点 找准信息源 落实设误点
C.材料三认为,科技与艺术相融合,创造更多二者融合的创新性成果,为高质量艺术供给提供支撑。 材料三中“同时,这些科技也逐步与艺术融合,为艺术创作、收藏、传播、展示等提供更多元的形式和手段,激发各类主体艺术创新活力,创造出更多艺术和科技融合的创新性成果,为高质量艺术供给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表述正确。
D.三则材料都认为AI不可能创作出真正的艺术作品,它其实呈现的是人类艺术家的经验和知识。 材料一中“目前我们了解到的AI的创作实际上都是把不同艺术家的风格进行数据输入和分析,最后呈现出一件新的‘艺术作品’。这件新的‘艺术作品’其实分享的还是人类艺术家的经验和知识”。材料二“如今的AI也只是技术上的应用创新,而非科学创新”。 材料三无相关表述,选项以偏概全。
【答案】
C
[对点训练]
(2023·山东临沂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 《史记》是史传散文,《离骚》是抒情长诗,两者文体不同,形式各别。鲁迅先生能异中见同,一眼看出司马迁的《史记》就是一篇“无韵之《离骚》”。《史记》与《离骚》确实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首先,《史记》所表现的审美理想与《离骚》一脉相承。司马迁的审美观有着明显的尚奇倾向。尚奇的审美观,使他对历史上大量的奇人、奇事、奇功、奇计、奇言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从而影响到《史记》的取材和艺术风格。屈原的审美观也有着好奇的倾向。且不说他的穿戴与众不同,就是从《离骚》中所写的以鸷鸟自比,以精玉为粮,驱策龙凤,役使风云雷神等情节来看,已经够令人叹奇不止了。这些只是外在表现的不同,就精神实质而言,屈原与司马迁都称得上是悲剧诗人。他们的精神是相通的。屈原的《离骚》打上了艰巨斗争的烙印,显示出战国后期楚国历史上忠与奸、善与恶、美与丑相对抗、相斗争的深刻过程,因而富于悲剧的崇高美;司马迁的《史记》同样打上了艰巨斗争的烙印,显示了中国上下三千年间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文明与野蛮相对抗、相迭代的深刻过程,因而也富于悲剧的崇高美。
其次,《史记》深得《离骚》的情韵,具有浓郁的抒情性。司马迁富于诗人气质,感情特别丰富。他说:“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意思是说:《离骚》是因情而生文的。他写历史,本不该夹带过多的主观感情,但由于受到《离骚》的感染,他以诗人的气质写史,于是使史文多带诗的情韵。刘熙载说:“学《离骚》得其情者为太史公。”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史记》与《离骚》在情韵上的内在联系。
复次,《史记》从《离骚》中吸取了讽兴当世的力量和反传统思想的精神。司马迁曾说:“作辞以讽谏,连类以争义,《离骚》有之。”这一看法,说明他很推崇屈原讽谏、争义的胆气。《史记》中有相当一部分当代史。司马迁以屈原为榜样,不怕触犯忌讳,大胆地讽兴当世。
《史记》与《离骚》神合韵谐的情况,不是偶然的。司马迁所处的时代与屈原所处的时代虽然不同,但汉文化实际上是继承楚文化而来的。李长之先生曾把汉朝的建立说成是“楚文化的胜利”,李泽厚先生认为,对汉代文化艺术影响最大的是“屈骚传统”,这个见解十分深刻。
(摘编自吴汝煜《“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试释》)
材料二 屈原是中国最早、最伟大的诗人。他“衣被词人,非一代也”(《文心雕龙》)。一个人对后世文艺起了这么深远的影响,确乎罕见。所以如此,正由于屈原的作品集中代表了一种根柢深沉的文化体系。这就是充满浪漫激情、保留着远古传统的南方神话——巫术的文化体系。儒家在北中国把远古传统和神话、巫术逐一理性化,把神人化,把奇异传说化为君臣父子的世间秩序。例如“黄帝四面”(四面脸)被解释为派四个大臣去“治四方”,黄帝活三百年说成是三百年的影响,如此等等。在被孔子删定的《诗经》中,再也看不见这种“怪力乱神”的踪迹。然而,这种踪迹却非常活泼地保存在以屈原为代表的南国文化中。
王夫之解释《九辩》时说:“辩,犹遍也。一阕谓之一遍。亦效夏启九辩之名,绍古体为新裁。可以被之管弦。其词激宕淋漓,异于风雅,盖楚声也。后世赋体之兴,皆祖于此。”这段话也很重要,它点明了好几个关键问题。第一,它指出楚辞是“绍古体”,并且“古”到夏初去了,足见源远流长,其来有自,确乎是远古社会的遗风延续和模拟。第二,它可以“被之管弦”,本是可歌可舞的。近人考证也都认为,像《九歌》等,很明显是一种有关巫术礼仪的祭神歌舞和音乐。所以它是集体的活动而非个人的创作。第三,“其词激宕淋漓,异于风雅”,亦即感情的抒发爽快淋漓,形象想象丰富奇异,还没受到严格束缚,尚未承受儒家实践理性的洗礼,从而不像所谓“诗教”之类有那么多的道德规范和理智约束。相反,原始的活力、狂放的意绪、无羁的想象在这里表现得更为自由和充分。第四,也是最重要的,它是汉代赋体文学的祖宗。
其实,汉文化就是楚文化,楚汉不可分。尽管在政治、经济、法律等制度方面,“汉承秦制”,刘汉王朝基本上是承袭了秦代体制。但是,在意识形态的某些方面,又特别是在文学艺术领域,汉却依然保持了它的南楚故地的乡土本色。汉起于楚地,刘邦、项羽的基本队伍和核心成员大都来自楚国地区。项羽被围,“四面皆楚歌”;刘邦衣锦还乡唱《大风》;西汉宫廷中始终是楚声作主导,都说明这一点。楚汉文化一脉相承,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其明显的继承性和连续性,而不同于先秦北国。楚汉浪漫主义是继先秦理性精神之后,并与它相辅相成的中国古代又一伟大艺术传统。它是主宰两汉艺术的美学思潮。不抓住这一关键,很难真正阐明两汉艺术的根本特征。
(摘编自李泽厚《楚汉浪漫主义:屈骚传统》)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司马迁以《史记》记史,屈原以《离骚》抒情,两人虽然精神追求相左,但是在审美观上有着相同的尚奇倾向。
B.因为受到了《离骚》抒情性的影响,所以《史记》从《离骚》中吸取了讽兴当世的力量和反传统思想的精神。
C.儒家更强调理性和人伦秩序,较之以屈原为代表的南国文化,“怪力乱神”的踪迹在儒家文化中难以寻见。
D.楚辞是一种有关巫术礼仪的祭神歌舞和音乐,其源远流长,风格自由狂放,是集体的活动而非个人的创作。
C
解析 A项,“两人虽然精神追求相左”曲解文意,据材料一“这些只是外在表现的不同,就精神实质而言,屈原与司马迁都称得上是悲剧诗人。他们的精神是相通的”,可知“他们的精神是相通的”。B项,强加因果,依据材料一“《史记》深得《离骚》的情韵,具有浓郁的抒情性。司马迁富于诗人气质,感情特别丰富……他写历史,本不该夹带过多的主观感情,但由于受到《离骚》的感染,他以诗人的气质写史,于是使史文多带诗的情韵……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史记》与《离骚》在情韵上的内在联系”“《史记》从《离骚》中吸取了讽兴当世的力量和反传统思想的精神……司马迁以屈原为榜样,不怕触犯忌讳,大胆地讽兴当世”,可知选项将原文的并列关系理解为因果关系。D项,以偏概全,依据材料二“近人考证也都认为,像《九歌》等,很明显是一种有关巫术礼仪的祭神歌舞和音乐。所以它是集体的活动而非个人的创作”可知“一种有关巫术礼仪的祭神歌舞和音乐”“集体的活动而非个人的创作”是《九歌》等作品而非全部楚辞。
突破点2 明确信息推断的设误方式,找到思维切入点
信息推断题的选项主要从妄加推断、过度推断的角度设误,这对考生把握文意的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的要求更高。考生在做此类题时,应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据文推断、合理推断。信息推断题的设误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设误方式(一) 于文无据
设误
手段 干扰项的内容在原文中根本找不到依据,也不能从原文信息中推断出来,即原文中并无此意,而是命题者捏造出某种意思用来迷惑考生的。这类选项若脱离文本根据个人经验或常识判断,很可能会误认为正确,迷惑性较强。
判定
技巧 在做题时要仔细检查所给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原文中找到依据,或者能否根据原文合理推断出来。
[典题再练]
[原文] 但文学史永远只是一个粗略的框架,不可能穷尽对所有作家和所有文学作品的认识;它是被文学史家精心挑选和组织起来的文学知识和思想,而不是这个学科的文学知识和思想的全部,更不是这个学科研究活动的终极形式。以文学史框架为参考,展开更广泛细致的阐释、分析、讨论和研究,就成了这个学科研究的主体内容,而这些都是在文学批评的范围内进行的。文学史就建立在此前文学批评活动的基础之上,没有文学批评的繁荣发展,任何一部文学史都无法独立地支撑起自己。文学批评不能以文学史框架的要求为当然标准,而要以批评者自己的真实感受和理解为基础。
[选项] (2023·全国乙卷)因为文学史无法穷尽对作家和作品的认识,所以拾遗补缺才是文学批评的任务。
答案 “所以拾遗补缺才是文学批评的任务”于文无据,依据原文“以文学史框架为参考,展开更广泛细致的阐释、分析、讨论和研究,就成了这个学科研究的主体内容,而这些都是在文学批评的范围内进行的”,可知文学批评是对作家、文学作品展开的“更广泛细致的阐释、分析、讨论和研究”,而不是“拾遗补缺”。
设误方式(二) 过度推断
设误
手段 命题者不尊重原文中事物的客观性,故意忽略程度、情态、条件、范围等的细微差别,排除个例和特殊现象,从而夸大事物实有的地位、能力、功效等,得出一个不符合实际的结论。
判定
技巧 找到选项所对应的内容,逐句比对,重点关注表程度、情态、条件、范围等的词句,注意选项中“全”“都”“一定”“就”“可以”等词语。
[典题再练]
[原文] 这问题问得对的,因为一切调查的结果必然会影响到被调查者的生活的,不论是好是坏。你说“客观”,人家不能承认,而且人家是对的,因为实际受到影响的是他们,他们不能不防。于是调查者逢着“秘密”和“撒谎”了。其实被调查者的“秘密”和“撒谎”是调查者的“秘密”和“撒谎”的反映。人事很像镜子,你对别人的态度反射成了别人对你的态度。
科学的社会研究第一是要认清自己的立场和目的。如果你是想去“敲诈”被调查的人,那么你绝不会得到可靠的材料。天下没有不知道自卫的人。社会科学绝不能从“斗智”的方法上得来。换一句话说,社会研究必须站在被调查者的利益上。
一个研究的人是站在“不知”的地位,被问的是站在“已知”的地位。前者对后者是“学习”而不是“拷问”,态度上应当是“尊重对方”“执疑待决”。这种态度必然会得到对方的尊重和友谊,因而乐于帮助你。
[选项] (2023·新高考全国Ⅱ卷)如果调查者询问的问题也正是被调查者所关心的,被调查者就不会有防备心理。
答案 “如果……就……”说法绝对。材料第1段中有“一切调查的结果必然会影响到被调查者的生活的,不论是好是坏”“他们不能不防”。第2段强调调查者“站在被调查者的利益上”会得到可靠的材料。第3段强调调查者持“尊重对方”的态度会得到调查者的帮助。
设误方式(三) 强加关系
设误
手段 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有意混淆各种关系,比如将并列说成转折、将递进说成并列,或者将条件说成结果、将假设说成现实、将充分(必要)条件说成必要(充分)条件。还要特别注意因果关系的两种情况:一是因果颠倒,指选项在因果(或条件)关系上,故意把原材料中的“因”(或条件)变成“果”,或把“果”变成“因”(或条件)等;二是强加因果关系,即把无因果关系硬说成有因果关系。
判定
技巧 分析各选项分句构成和分句间的关系,比对每一个选项分句之间的关系,能否在原文找到对应的依据,是否符合逻辑关系。特别要关注指示代词、关联词语、副词以及一些修饰性词语。
[典题再练]
[原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历史地理学者继承和发扬沿革地理注重文献考证的传统,充分运用地理学和相关学科的科学原理,引入先进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不断开拓新的学科分支,扩大研究领域,在历史地图编绘、行政区划史、人口史、区域文化地理、环境变迁、历史地理文献研究和整理等方面都取得显著成绩,有的已居国际领先地位。
[选项] (2020·新高考全国Ⅰ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历史地理学的一些研究在国际上领先,主要得益于学科分支的开拓和研究领域的扩大。
答案 选项强加关系。根据原文可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历史地理学的一些研究在国际上领先,原因是“我国的历史地理学者继承和发扬沿革地理注重文献考证的传统,充分运用地理学和相关学科的科学原理,引入先进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不断开拓新的学科分支,扩大研究领域”。以上原因并没有说哪个是主要原因。
[对点训练]
(原文见突破点1“对点训练”)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为了表现悲剧的崇高美,《离骚》《史记》的创作都侧重展现善与恶的对抗斗争。
B.从《史记·酷吏列传》批评汉武帝对人民的高压政策可看出司马迁的讽谏精神。
C.楚辞不像“诗教”之类有那么多道德规范和约束,故楚辞的道德教化作用比较微弱。
D.楚汉浪漫主义和先秦理性精神作为两汉艺术的根本特征主宰了两汉美学思潮。
B
解析 A项,混淆关系,依据材料一“屈原的《离骚》打上了艰巨斗争的烙印,显示出战国后期楚国历史上忠与奸、善与恶、美与丑相对抗、相斗争的深刻过程,因而富于悲剧的崇高美;司马迁的《史记》同样打上了艰巨斗争的烙印,显示了中国上下三千年间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文明与野蛮相对抗、相迭代的深刻过程,因而也富于悲剧的崇高美”,可知选项误将“富于悲剧的崇高美”这一结果当作目的,“侧重”也于文无据。C项,依据材料二第2段“第三……亦即感情的抒发爽快淋漓,形象想象丰富奇异,还没受到严格束缚,尚未承受儒家实践理性的洗礼,从而不像所谓‘诗教’之类有那么多的道德规范和理智约束。相反,原始的活力、狂放的意绪、无羁的想象在这里表现得更为自由和充分”,可知选项“道德教化作用比较微弱”推断错误。D项,推理不当,依据材料二第3段“楚汉浪漫主义是继先秦理性精神之后,并与它相辅相成的中国古代又一伟大艺术传统。它是主宰两汉艺术的美学思潮。不抓住这一关键,很难真正阐明两汉艺术的根本特征”,可知“它”指的是“楚汉浪漫主义”,不包含“先秦理性精神”。
任务二 论证分析——关注论据判定,辨清行文思路
论证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论证分析题作为高考热点题型,主要分为论据判定题和行文思路分析题,考查考生对文本中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的把握能力和对文本说理逻辑的把握能力。做这类题需要考生从论述文的文体角度对文章进行细心解读,明确中心论点是什么,有哪些分论点,运用了哪些论据材料,论证过程怎样,论证结构如何,等等。论证有一个由“此”及“彼”的逻辑过程和方式,考生要关注的,就是它的由“此”及“彼”的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运用的方式方法。
突破点1 明确论点和论据的关联
[典题再练]
(2021·新高考全国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19分)
材料一 十八世纪德国学者莱辛的《拉奥孔》是近代诗画理论文献中第一部重要著作。从前人们相信诗画同质,直到莱辛才提出丰富的例证,用动人的雄辩,说明诗画并不同质。
据传说,希腊人为了夺回海伦,举兵围攻特洛伊城,十年不下。最后他们佯逃,留着一匹腹内埋伏精兵的大木马在城外,特洛伊人看见木马,把它移到城内。典祭官拉奥孔当时极力劝阻,说留下木马是希腊人的诡计。他这番忠告激怒了偏心于希腊人的天神。当拉奥孔典祭时,河里就爬出两条大蛇,把拉奥孔和他的两个儿子一齐绞死了。
这是罗马诗人维吉尔《伊尼特》第二卷里最有名的一段。十六世纪在罗马发现的拉奥孔雕像似以这段史诗为蓝本。莱辛拿这段诗和雕像互较,发现几个重要的异点。因为要解释这些异点,他才提出诗画异质说。
据史诗,拉奥孔在被捆时放声号叫;在雕像中他的面孔只表现一种轻微的叹息,具有希腊艺术所特有的恬静与肃穆。为什么雕像的作者不表现诗人所描写的号啕呢 希腊人在诗中并不怕表现苦痛,而在造型艺术中却永远避免痛感所产生的面孔筋肉挛曲的丑状。在表现痛感之中,他们仍求形象的完美。
其次,据史诗,那两条长蛇绕腰三圈,绕颈两圈,而在雕像中它们仅绕着两腿。因为作者要从全身筋肉上表现出拉奥孔的苦痛,如果依史诗,筋肉方面所表现的苦痛就看不见了。同理,雕像的作者让拉奥孔父子赤裸着身体,虽然在史诗中拉奥孔穿着典祭官的衣服。
莱辛推原这不同的理由,作这样一个结论:“图画和诗所用的模仿媒介或符号完全不同,图画用存于空间的形色,诗用存于时间的声音。……全体或部分在空间中相并立的事物叫作‘物体’,物体和它们的看得见的属性是图画的特殊题材。全体或部分在时间上相承续的事物叫作‘动作’,动作是诗的特殊题材。”
换句话说,画只宜于描写静物,诗只宜于叙述动作。静物各部分在空间中并存,这种静物不宜于诗,因为诗的媒介是在时间上相承续的语言。比如说一张桌子,画家只需用寥寥数笔,使人一眼看到就明白它是桌子。如果用语言来描写,你须从某一点说起,说它有多长多宽等等,说了一大篇,读者还不一定马上就明白它是桌子。
诗只宜叙述动作,因为动作在时间上先后相承续,而诗所用的语言声音也是如此。这种动作不宜于画,因为一幅画仅能表现时间上的某一点,而动作却是一条绵延的直线。比如说,“我弯下腰,拾一块石头打狗,狗见着就跑了”,用语言来叙述这事,多么容易,但是如果把这简单的故事画出来,画十幅、二十幅,也不一定使观者一目了然。
但是谈到这里,我们不免有疑问:画绝对不能叙述动作,而诗绝对不能描写静物吗 莱辛也谈到这个问题,他说:“图画也可以模仿动作,但是只能间接地用物体模仿动作。……诗也能描绘物体,但是也只能间接地用动作描绘物体。”
换句话说,图画叙述动作时,必化动为静,以一静面表现动作的全过程;诗描写静物时,亦必化静为动,以时间上的承续暗示空间中的绵延。
(摘编自朱光潜《诗论》)
材料二 《拉奥孔》所讲绘画或造型艺术和诗歌或文字艺术在功能上的区别,已成老生常谈了。它的主要论点——绘画宜于表现“物体”或形态,而诗歌宜于表现“动作”或情事,中国古人也浮泛地讲过。晋代陆机分划“丹青”和“雅颂”的界限,说:“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这里的“物”是“事”的同义字。邵雍有两首诗说得详细些:“史笔善记事,画笔善状物。状物与记事,二者各得一”;“画笔善状物,长于运丹青。丹青入巧思,万物无遁形。诗画善状物,长于运丹诚。丹诚入秀句,万物无遁情。”
但是,莱辛的议论透彻深细得多,他不仅把“事”“情”和“物”“形”分开,还进一步把两者各和时间与空间结合;作为空间艺术的绘画、雕塑只能表现最小限度的时间,所画出、塑出的不可能超过一刹那内的物态和景象,绘画更是这一刹那内景物的一面观。我联想起唐代的传说:“客有以《按乐图》示王维,维曰:‘此《霓裳》第三叠第一拍也。’客未然,引工按曲,乃信。”宋代沈括《梦溪笔谈》批驳了这个无稽之谈:“此好奇者为之。凡画奏乐,止能画一声。”“止能画一声”五字也帮助我们了解一首唐诗。徐凝《观钓台画图》:“一水寂寥青霭合,两崖崔崒白云残。画人心到啼猿破,欲作三声出树难。”画家挖空心思,终画不出“三声”连续的猿啼,因为他“止能画一声”。徐凝很可以写“欲作悲鸣出树难”,那不过说图画只能绘形而不能“绘声”。他写“三声”,寓意精微,就是莱辛所谓绘画只表达空间里的平列,不表达时间上的后继,所以画家画“一水”加“两崖”的排列易,画“一”而“两”、“两”而“三”的连续“三声”难。
(摘编自钱锺书《读<拉奥孔>》)
读题审题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莱辛“诗画异质”观点的一项是( )
(3分)
A.诗以空灵,才为妙诗,可以入画之诗尚是眼中金屑也。
B.文者无形之画,画者有形之文,二者异迹而同趣。
C.诗和画的圆满结合,就是情和景的圆满结合,也就是所谓的“艺术意境”。
D.图画可以画爱神向一个人张弓瞄准,而诗歌则能写一个人怎样被爱神之箭射中。
精准抢分
三步骤,分析观点与材料的关系
思维解构
把握观点
材料一第1段提出问题“直到莱辛才提出丰富的例证……说明诗画并不同
质”;第2~5段具体分析莱辛的例证;第6段开头一句“莱辛推原这不同的理由,作这样一个结论”引出“诗画异质”的观点:图画和诗所用的模仿媒介或符号完全不同,图画用存于空间的形色,诗用存于时间的声音……画只宜于描写静物,诗只宜于叙述动作。
理解内涵 作出判断
A项内涵:诗歌要空灵,才是好诗,可以入画的诗还是眼中有“金屑”,即诗歌如果能入画,那就还有障眼之物,不算空灵的好诗。本句主要强调的是诗歌要有空灵的意境,而画则要有形。 二者虽不同质,但莱辛的观点是从空间与时间来划分的,此选项不能支持莱辛“诗画异质”的观点。
B项内涵:文章是无形的画,画是有形的文章,两种艺术形式不同而志趣一致。这是诗画同质。 此选项不能支持莱辛“诗画异质”的观点。
C项内涵:认为诗画能圆满结合。这是认为诗画同质。 此选项不能支持莱辛“诗画异质”的观点。
D项内涵:图画画出的是一瞬间的场面,诗歌描绘的是动作的过程。 此选项能支持莱辛“诗画异质”的观点。
【答案】
D
[对点训练]
(2023·广东广州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 大家都知中国人喜讲“中庸之道”,一般人以为中庸之道是指平易近人,不标新立异,不惊世骇俗,调和折中,不走极端而言。然此等乃通俗义,非正确义,《中庸》上说:“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无论何事都有两端,此两端,可以推到极处各成为一极端。在此两极端间之中间都叫作“中”,此一“中”可以有甚长之距离。所谓“中”,非折中之谓,乃指此两极端之全过程。如言真善美,是此一极端,不真不善不美是那一极端。但此真、善、美三分,只是西方人说法。照中国人讲,此世界便是一真,不是伪,真伪不能对立。若论美丑,此世界是混沌中立,既非极美,也非极丑。
中国文化是人本位的,以人文主义为中心,看重了人的一面,则善、恶对立不能不辨。但纵是一大圣人,亦不能说他已达到了百分之百的善。纵是一大恶人,亦不能说他是百分之百的恶。人只在善、恶两极端之“中道”上,既不在此极端,亦不在彼极端。但必指出此两极端,始能显出此中道,始能在此中道上理论有根据、行为有目标,故说“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若非执其两端,则中道无可见。真实可用者乃此中道,非其两端。此乃中国人所讲“中庸之道”之正确意义。
在此等观念与意识之下,我认为中国文化尽可以借鉴西方文化,使中国文化更充实更光辉。并不如一般人想法,保守了中国固有之旧,即不能吸收西方现代之新。似乎大家总爱把一切事物作相反对立看,不肯把此等相反对立来作互通合一看。所以我们中国所讲“执两用中的中庸之道”,此刻实该大大地再阐明。这和我们当前所该采用的一切想法和做法实有很大的关系。
《中庸》上说:“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那隐微处,在别人无可代他用力处,在每一人之独处,最是那中庸之道之存在流行处。这也是讲的圣人难做。但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此又是说圣人易做。明代的王阳明也说圣人易做。王学讲到后来,说到满街都是圣人。有一位罗近溪,正在讲堂讲学,正讲每人可以作圣,有一端茶童子进来,听讲人问,那童子是否也能做圣人 罗说,他早就是圣人。为何呢 那童子的职务是端杯,他把茶小心谨慎地端来,没有泼,没有翻,端上讲台,目不斜视地走了,那已百分之百尽了他的职。纵使要孔子来端这茶,孔子也这么端,不会比这童子端得更好,这已是止于至善,不能不说他已是一圣人。这也是讲圣人易做。
只因我们误解了此中庸之道,好像中国人讲的中庸之道不痛不痒,不黑不白。一人说这对,一人说那对,不要紧,大家都对。这就成了滑头主义,走上了乡愿的路,所以孔子孟子要讲此中道,却最讨厌乡愿。
(摘编自钱穆《中华文化十二讲》)
材料二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的核心思想,即道德判断依赖于人们推己及人的能力,也就是只有通过使自己的个体性跨越其边界与其他人的个体性相重叠的想象力,人们的道德判断才能成为可能。在这里感受他人情感的过程,也就是同情,是道德生活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形成社会秩序。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对“中庸”加注说:“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所以,古今中外,关于中庸之道的宣扬,都可谓成秩序,定天下。
无论追名抑或逐利,无非为了追求幸福。那么幸福是什么呢 关于幸福,亚里士多德在论及自由时说幸福在某种情况下是“关于财富的中庸之道”,而财富则是获取幸福的必要手段,但如果太贪婪就会成为财富的奴隶,也就失去了自由,也就毫无幸福可言。反之,若能守住中庸,人就获得了自由,而自由的人,才是有了“幸福”的人。孔子理想中的大同世界是“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也就是人将对亲人的关爱推及他人,推及万物,因而需要相应的规范以对人的行为加以约束,避免自己追求幸福的行为妨碍别人追求幸福。因此要文明,要有精神生活,要有“中庸之道”对经济欲望的限制,才会有幸福,才能让更多的人得到幸福。在这个意义上,显然守不住中庸之道,极端追求财富的人,是与幸福背道而驰的。譬如信任危机的出现,人人自危,相互不信任之下,何来幸福可言。
(摘编自孔波涛、李慧《“中庸之道”的经济考量》)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B.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C.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D.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A
解析 材料一主要讲“中庸之道”,即“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A项,强调应该在“质”与“文”两极中选择恰当的表现形式,体现了材料一“执两用中”的观点;B项,强调为人与功业的问题,不属于“中庸之道”;C项,强调社会关系与社会状态的问题,不属于“中庸之道”;D项,强调彼此转换的问题,不属于“中庸之道”。
突破点2 分清层次,梳理行文思路
[典题再练]
(2020·新高考全国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历史地理学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禹贡》。这篇托名大禹的著作实际产生在战国后期。《禹贡》虽以记载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后的地理状况为主,但也包含了对以往地理现象的追溯,含有历史地理学的成分。
成书于公元1世纪的《汉书·地理志》对见于典籍记载的重要地理要素,包括古国、历史政区、地名、河流、山岭、古迹等都做了记载和简要考证,并不局限于西汉一朝。作者班固比较充分地利用已有的地理记载和地理研究成果,使得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初具雏形。同样,成书于公元6世纪的《水经注》也从传世的数百种地理著作中搜集整理了大量史料,并做了深入的考证和研究。今天,我们之所以还能知道先秦的某一个地名在现在的什么地方,能知道秦汉以降的疆域范围,能够大致了解黄河早期的几次改道,都离不开这两种著作。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皇朝的更迭、政权的兴衰、疆域的盈缩、政区的分合和地名的更改不断发生;黄河下游及其支流的频繁决溢改道又经常引起有关地区地貌及水系的变迁,给社会生活带来相当大的影响。中国古代繁荣的文化使这些变化大多得到了及时而详尽的记载,但由于在如此巨大的空间和时间中所发生的变化是如此复杂,已不是一般学者所能随意涉足,因而产生了一门专门学问——沿革地理。
沿革地理研究的内容关系到国计民生,也是治学的基础,例如历史地名的注释和考证、历代疆域和政区的变迁、黄河等水道的变迁,特别是与儒家经典和传统正史的理解有关的地理名称和地理知识,都被看成是治学的基本功。沿革地理的成就在清代中期达到高峰,很多乾嘉学者致力于此。
但是沿革地理并不等于历史地理学,二者不仅有量的不同,而且有质的区别。就研究内容而言,前者主要是疆域政区、地名和水道的变迁,后者却涉及地理学的各个分支。就研究的性质而言,前者一般只是对现象的描述和复原,很少涉及变化的原因,后者则不仅要复原各种以往的地理现象,而且要寻找它们变化发展的原因,探索背后的规律。由于产生于西方的现代地理学在中国的传播很迟,加上我国缺乏全面系统的科学基础,中国沿革地理虽然早已成为专门学问,却一直未形成新的学科。历史地理学则有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和理论,是现代地理学的一部分。
显然,历史地理学形成和发展的一个决定因素是现代地理学的建立,中国到20世纪初叶才逐渐具备这一条件。中国沿革地理向历史地理学的发展是20世纪30年代以后才开始的。由顾颉刚等发起的学术团体禹贡学会及其主办的《禹贡》半月刊,起初仍以研究和发展沿革地理为宗旨。1935年,《禹贡》开始以The Chinese Historical Geography(中国历史地理)作为刊物的英语名称,这说明禹贡学会的学者们已经受到现代地理学的影响,产生了将传统的沿革地理向现代的历史地理学转化的愿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学科发展满怀热情的学者及时指出了沿革地理的局限性,一些大学的历史系以历史地理学取代了沿革地理。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历史地理的研究机构和专业人员已经粗具规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历
史地理学者继承和发扬沿革地理注重文献考证的传统,充分运用地理学和相关学科的科学原理,引入先进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不断开拓新的学科分支,扩大研究领域,在历史地图编绘、行政区划史、人口史、区域文化地理、环境变迁、历史地理文献研究和整理等方面都取得显著成绩,有的已居国际领先地位。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在整体上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标志着这门具有悠久传统的学科迎来了一个向现代化全面迈进的新阶段。
(摘编自葛剑雄《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基础和前景》)
读题审题
请简要梳理上面材料的行文脉络。(6分)
答案 首先,对历史地理学进行溯源,以古代地理文献引出传统的沿革地理;其次,将沿革地理与历史地理学对比,指出历史地理学依托现代科学;最后,按年代介绍我国历史地理学在现代以来的发展,以及改革开放后取得的巨大成就。
精准抢分
分析行文思路“三步骤”
第一步,厘清层次
1.从文章各段内容入手,弄清每一段的意思。同样,分析一个段落的层次也可以通过分析这一段落中每句话的意思,厘清段落的结构和思路。了解了各段段意,就能把握全文内容,也就厘清了文章思路。
2.从弄清材料与材料之间、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入手。针对本论部分各段,根据所用材料的性质、角度,可以弄清楚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和顺序。常见的逻辑顺序有:由一般到特殊,由具体到抽象,由主到次,由现象到本质,由概念到应用,由总到分,由破到立(或由立到破)。
3.最重要的是,要善于借助标志思路、层次的词语和句子。
第二步,准确概括
1.紧扣材料的论述对象和重点概括。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不要只会就“段”论“段”,抓住某个关键词进行放大,以致脱离或疏忽了整个材料的论述对象与重点。
2.借助关键词句概括。尽量摘取文中的关键句以及关键句中的关键词语整合层意。
第三步,规范作答
模式一(采用表次序的词语表述):首先……;其次……;最后……
模式二(采用分条表述):①写……;②写……;③写……;④全文整体上写……
思维解构
如何
审题 由题干中的关键词“梳理”“行文脉络”可以看出,该题主要考查对结构思路的分析能力。 我来答题
如何
答题 第一步,理清层次。
根据标题可知,材料介绍的对象为“历史地理学”。通读材料可知,材料可分三部分:第1、2段为第一部分,介绍我国历史地理学的起源和发展;第3~5段为第二部分,主要围绕“沿革地理”展开论述,将沿革地理和历史地理学对比,阐述了二者的区别;第6段为第三部分,按照时间顺序说明了历史地理学的发展、流变以及改革开放后取得的巨大成就。
如何
答题 第二步,准确概括。
由第1段首句“历史地理学的起源”,第2段“使得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初具雏形”“《水经注》也……做了深入考证和研究”等词句,可概括出第1、2段的内容:对历史地理学进行溯源。由第3段最后一句“因而产生了一门专门学问——沿革地理”,第5段首句“沿革地理并不等于历史地理学”和尾句“历史地理学则有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和理论,是现代地理学的一部分”可概括出第3~5段主要内容:引出传统的沿革地理,进而将沿革地理与历史地理学对比,指出历史地理学依托现代科学。由第6段的首句“历史地理学形成和发展的一个决定因素是……”,再结合本段的几个时间点,可以概括出第6段的内容:按年代介绍我国历史地理学在现代以来的发展,以及改革开放后取得的巨大成就。 我来答题
第三步,规范作答。
可运用“首先……其次……最后……”的模式,也可用“①②③”的模式。
[特别提示] 梳理文章思路时应当关注每段(尤其是首段和尾段)的段首句、段尾句,因为这些位置往往表明论点或论述角度。另外,对于文中“从……来说(看)”“从……方面(角度)看”“进一步说”等词句也应重视,因为这往往表明论述的层面或角度的变化。
[对点训练]
(2023·山东潍坊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 仅仅凭历史学家在研究工作中离不开时间这一事实,还不足以断言历史学就是时间的科学。只有当我们认识到,不论在历史学者身上,还是在历史研究的对象、方法和手段上,时间在历史研究过程中无处不在的时候,历史学才真正称得上是时间的科学。
社会中的任何存在都是历史性的存在,这为历史研究规定了时间界限。历史学研究人类文明的演变,文明有起源,仅此而言,历史必然有一个时间上的开端。同时,自有人类以来,世界上有无数的文明起起落落,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列举了21个具有文明发展过程的社会,而在他那个时代,已知的原始社会的数量已经超过了650个。因此,凡历史性的存在,都有一个时间的终点。不论是文明,还是更加具体的历史事件和进程,在时间上都有开端和终结,在这个意义上,“历史”就意味着时间。所以,历史年代学就成为历史研究中一个很重要的辅助学科,它的作用就是把历史事件根据一定的时间顺序排列起来。目前流行的公元纪年方法,是在中世纪到近代初期逐渐地创立、完善和推广的。有了这样一种方法,历史上所发生的事件都可以井井有条地被安放在这条可以向前和向后无限伸展的时间之线上。而且,世界上不同地方在其曾经使用过的各种纪年法上的历史事件,都可以折换到这一线性的时序中。
这种以数字标记的线性时间,看起来客观、中性,其实不然。虽然每个以数字表现出来的年代,原本并没有什么意义,但是,当历史学家在这些年代上开始编排历史事件的时候,这些年代就被赋予一定的意义。例如,476年,是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年,这在西方的历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这一年被认为对近代历史发展有深远意义。这种被赋予了重要意义的年代,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上几乎到处存在。历史学家对历史事件的选择和倾向性,使一些数字化的时间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历史时间承载着意义这一事实说明,历史学家根据自己的价值观给历史时间确定性质,历史上的年代标记、时代和时期的划分,是历史学家有意识的活动所引起的结果。
(摘编自俞金尧《历史学:时间的科学》)
材料二 在欧洲,有人曾提出这样的问题:中国历史学家的时间是否不是“分段时间”,而是连续时间
这可能是一种偏见。的确,单纯的纪年法,比如奥林匹克纪年或者公元纪年,都没有在中国自发产生。中国以朝代和统治纪年,自公元前140年左右以来朝代中又有年号。但中国的历史学家又想出了一套关于王朝合法性的融贯的“单轨”理论,并努力把同时代的小王朝、王国和蛮族的纪年法与所采用的主要时间标度关联起来。年代学领域的天文学家刘羲叟在他的《刘氏辑历》中确认了干支周期、闰月、冬至夏至等,体现了其“长术”(调和长期数据之术)的成果。
此外,中国的历史编纂绝不限于朝代史的框架,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形式的“通史”发展起来,以处理包括若干个朝代兴亡在内的长时间历史。司马迁本人为通史的写作树立了典范,因为他的《史记》从远古一直讲到公元前100年左右的西汉时代,但他并没有提出很多理论来讨论历史学家的工作。从唐代刘知几的《史通》开始,历史哲学才得到了精彩的研究。《史通》是世界上第一部讨论历史编纂方法的著作,很值得与八个半世纪以后的欧洲史学先驱博丹和拉波普利尼埃尔的著作相比较。刘知几的儿子刘秩与另一位唐代学者杜佑发明了一种全面的新型制度史,刘秩作了《政典》,杜佑作了著名的《通典》。但直到1322年元代马端临的《文献通考》出版,这种类型的著作才达到高峰。
司马光于1084年主持完成了中国最伟大的通史著作——《资治通鉴》,由此书又产生了另一种体裁,即“纪事本末”。1190年左右,袁枢考虑到《资治通鉴》材料过于庞杂,遂选出239个论题,在其《通鉴纪事本末》中分别论述,这又给接下来几个世纪创造了一整套历史体裁。这样中国人便克服了时间的“分段化”。
这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司马光巨著的标题——“资治”。历史服务于一项重要的道德目的,即“资治”,指导行政工作,抑恶扬善。这便是中国历史编纂基本的“褒贬”理论,它是人类精神的一种崇高努力,尽管会使一些西方现代历史学家感到不快。由这导致的任何看似悖谬的东西,都可以通过深藏于一代代中国历史作家心中的一种深刻信念将其化解,那便是社会的显露和发展过程的一种内在逻辑,一种内在的道,因此“仁心”(善心,不忍人之心,恻隐之心)终究会得到社会的善果,而不仁之心则会导致无法挽回的罪恶。人们感到这种归纳有非常充分的经验依据。于是,历史是道的
显现。怎么会有人以为中国人的时间意识不如欧洲人呢 我们甚至可以说,是欧洲人的时间意识不如中国人,因为道在历史中的化现是一个不断更新的连续过程。
(摘编自英国李约瑟《时间、年代学和中国的历史编纂》)
材料二对西方学者的偏见进行了反驳,请简要说明文章是如何逐步展开反驳的。
参考答案 ①首先指出中国史学家用“单轨”理论等调和朝代、年号纪年等分段时间;②接着指出史学家用通史处理长时间历史以跳出朝代史框架;③然后指出纪事本末体克服了时间的“分段化”;④最后指出道在中国历史中的化现是一个不断更新的连续过程,反驳了对方偏见。
解析 先逐段分析概括材料二的内容,然后用“首先……接着……然后……最后……”的格式回答。材料二第1、2段提出问题。根据第2段开头一句“这可能是一种偏见”明确表明自己的观点,接着用让步关系的句子“中国的历史学家又想出了一套关于王朝合法性的融贯的‘单轨’理论,努力把同时代的小王朝、王国和蛮族的纪年法与所采用的主要时间标度关联起来”可概括出:中国史学家用“单轨”理论等调和朝代、年号纪年等分段时间。第3段“此外……”告诉我们这是又一反驳的理由,段首句强调了“发展起来的通史处理了包括若干个朝代兴亡在内的长时间历史”,指出史学家用通史处理长时间历史以跳出朝代史框架。第4段根据“这又给接下来几个世纪创造了一整套历史体裁。这样中国人便克服了时间的‘分段化’”可概括出:纪事本末体克服了时间的“分段化”。第5段最后部分小结,根据“于是,历史是道的显现……道在历史中的化现是一个不断更新的连续过程”可概括出:道在中国历史中的化现是一个不断更新的连续过程。
任务三 归纳概括——检索区间,分类整合
归纳概括内容要点是信息性阅读的重要考查点,既可以归纳概括单一材料的主要信息,也可以归纳概括多则材料的中心事件或传递的主要信息,主要考查信息处理的能力。归纳概括内容要点在高考中一般以简答题的形式考查。解答此类题目,要精读深析,确定检索区间,然后分类整合,即按照一定标准对信息进行提取、压缩、合并或者删减、替换,保证信息的全面、准确、简练。
突破点1 概括要点要全面,先筛选,再整合
[典题再练]
(2021·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始终把解决人民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首要任务。7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中国在农业基础十分薄弱、人民生活极端贫困的基础上,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了粮食基本自给,不仅成功解决了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而且居民生活质量和营养水平显著提升,粮食安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
图1:中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1996—2018年)
图2:2017年三大谷物品种
单位面积产量对比
图3:中国粮食总产量(1996—2018年)
(摘自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
材料二 山东省临朐县是一个有着90多万人口和近90万亩耕地的山区农业大县。临朐县山区丘陵面积较大,而且地形错综复杂,起伏多变,成百上千亩集中连片且开阔平坦的农田很少见,加之农田基础设施落后,从自然村落到田间地头的道路基本都是土路,交通极其不便。用乡亲们的话说:“开门就见山,种田走半天,耕地就像百衲衣,一顶苇笠也能盖一块地。”近年来,临朐县在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时,立足山区实际,把解决地块零散、水电路不配套等问题作为重点,坚持集中连片规划建设,着力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为粮食稳产增产夯实了基础。“十三五”以来,全县共改造中低产田3.73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12万亩。
(摘编自张正瑜等《山东临朐 立足山区实际
科学谋划建设高标准农田》)
材料三 近几年,江西省南昌市安义县长埠镇江下村村容村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村6个村小组前前后后共修建了逾11公里的水泥路,对95%的水塘进行了清淤处理,建成了3.2公里高标准农田沟渠。过去,江下村因土地贫瘠,一直没有找到产业发展的好路子,祖辈守着一亩三分地种水稻及常规农作物,产量较低的“斗笠田”随处可见。为改变现状,村干部主动为江下村争取了高标准农田项目,引进种粮大户盘活荒地。作为高标准农田的“集成模块”,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在江下村大显身手——粮食耕、种、管、收实现全程机械化,逐步提高智能作业的精准度和覆盖率……去年11月,江下村2 168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开始动工,项目如今已全部完成。现在村里的耕地质量普遍提升两个等级,粮食产能平均提高15%,亩均粮食产量提高100公斤,高标准农田已成为带动农民持续增收、实现贫困群众稳步脱贫的有力引擎。
(摘编自李慧《粮食安全: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光明日报》2020年12月24日)
读题审题
在促进粮食增产方面,临朐县山区与安义县江下村有哪些相同的经验 请概括说明。(6分)
答案 ①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耕地质量;②立足本地实际,合理利用土地资源;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解决灌溉和交通问题。
精准抢分
三级处理,概括内容要点
思维解构
如何
审题 根据题干可知,需要比较的区域是“临朐县山区与安义县江下村”,比较的角度是“在促进粮食增产方面”,需要概括的是两地“相同的经验”。 我来答题
如何
答题 筛选信息 解读信息 整合信息
材料二 “坚持集中连片规划建设” 临朐县有面积较大的山区丘陵,少见连片开阔、平坦的农田,所以把解决地块零散问题作为重点之一。 立足本地实际,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着力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 临朐县山区之前“从自然村落到田间地头的道路基本都是土路,交通极其不便”,存在水电路不配套等问题,所以加强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解决灌溉和交通问题。
“改造中低产田3.73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12万亩” 对中低农田进行改造,提升了耕地的质量。 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耕地质量。
如何
答题 筛选信息 解读信息 整合信息 我来答题
材料三 “全村6个村小组前前后后共修建了逾11公里的水泥路,
对95%的水塘进行了清淤处理,建成了3.2公里高标准农田沟渠” 安义县江下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解决灌溉和交通问题。
“争取了高标准农田项目,引进种粮大户盘活荒地” 将本地产量较低的
“斗笠田”变为高标准农田。 立足本地实际,合理使用土地资源。
“去年11月,江下村2 168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开始动工,项目如今已全部完成” 提升了村里的耕地质量,提高了粮食产能。 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耕地质量。
[对点训练]
(2023·广西南宁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 2012年,“海绵城市”的概念首次提出。2015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到,统筹城市地上地下建设,再开工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2 000公里以上,启动消除城区重点易涝区段三年行动,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使城市既有“面子”,更有“里子”。
(取材于网络)
材料二
走势预测(单位:亿元)
(取材于网络)
材料三 “海绵城市”,即比喻城市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从而让水在城市中的迁移活动更加“自然”。海绵城市建设的重点是构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强调通过源头分散的小型控制设施,维持和保护场地自然水文功能,有效缓解城市不透水面积增加造成的洪峰流量增加、径流系数增大、面源污染负荷加重等城市问题。“海绵体”既包括河、湖、池塘等水系,也包括绿地、花园、可渗透路面这样的城市配套设施。海绵城市让城市像海绵一样“呼吸”,更具生态魅力。
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都是快排模式,雨水落到硬化地面,只能从管道里集中排出。建设海绵城市,在暴雨来袭时,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将雨水储存起来;暴雨过后,再让雨水缓慢地流出,从而避免短时间内大量雨水带来城市内涝问题。当城市成为“海绵”时,降雨后城市吸饱了水,而在干旱缺水时,就可以将储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损有余而补不足”,让城市将本就珍贵的水资源运用得更加平衡。海绵城市建设非常注重对天然水系的保护利用,保护河、湖、池塘等水系,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缓解了城市缺水和热岛效应的矛盾。调蓄设施又往往与城市既有的绿地、园林、景观水体相结合,“净增成本”比较低,还能大幅减少水环境污染治理费用,减少城市内涝造成的巨额损失。
(摘编自杨磊《海绵城市建设浅议》,《中华建设》2017年第7期)
材料四 在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中,有些城市不注意或不善于对城市综合问题进行梳理和把握,也没有制定科学系统的建设方案,仅停留在简单盲目地上一些支离破碎的项目层面,这一问题较为突出,也是制约我国海绵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海绵城市改造中会涉及各种各样的难题,例如如何综合整治城市河道恢复城市河道原有生态系统、如何合理组合灰色基础设施以及绿色基础设施、如何确保各个项目从设计到竣工都能达到高标准等,此外,由于中国各地城市都有新老城区混杂交错的特点,因地制宜、合理规划等问题成为海绵城市建设的难点。我国海绵城市建设起步较晚,低影响开发在国内还处于推广阶段,各设计部门对六大雨水处理工程不熟悉,相关的设计规范基本上也是一片空白,系统的评估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法规方面也亟待完善,尤其是要制定有地域特征的且与地方发展相适应的海绵城市标准、技术规范。
(摘编自李相霆《海绵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科技博览》2018年第26期)
结合文本,简要说明我国建造“海绵城市”的好处以及加速建设“海绵城市”的有效措施。
参考答案 好处:①蓄收集中降水,避免内涝;②雨洪利用,节约水资源;③生态与经济并重,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措施:①杜绝建设规划碎片化;②因地制宜,突破城市改造难点;③完善相关法规。
解析 好处:结合材料三“建设海绵城市,在暴雨来袭时,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将雨水储存起来;暴雨过后,再让雨水缓慢地流出,从而避免短时间内大量雨水带来城市内涝问题”可概括出“蓄收集中降水,避免内涝”。结合材料三“当城市成为‘海绵’时,降雨后城市吸饱了水,而在干旱缺水时,就可以将储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可概括出“雨洪利用,节约水资源”。结合材料三“海绵城市建设非常注重对天然水系的保护利用,保护河、湖、池塘等水系,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缓解了城市缺水和热岛效应的矛盾”可概括出“生态与经济并重,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措施:结合材料四“有些城市不注意或不善于对城市综合问题进行梳理和把握,也没有制定科学系统的建设方案,仅停留在简单盲目地上一些支离破碎的项目层面,这一问题较为突出,也是制约我国海绵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可概括出“杜绝建设规划碎片化”。结合材料四“如何综合整治城市河道恢复城市河道原有生态系统……由于中国各地城市都有新老城区混杂交错的特点,因地制宜、合理规划等问题成为海绵城市建设的难点”可概括出“因地制宜,突破城市改造难点”。结合材料四“相关的设计规范基本上也是一片空白,系统的评估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法规方面也亟待完善,尤其是要制定有地域特征的且与地方发展相适应的海绵城市标准、技术规范”可概括出“完善相关法规”。
突破点2 明确角度,会比较材料的异同
[典题再练]
(2023·新高考全国Ⅱ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 搞好调查研究,一定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获得正确认识的源泉,也是检验和深化我们认识的根本所在。调查研究成果的质量如何,形成的意见正确与否,最终都要由人民群众的实践来检验。毛泽东同志1930年在寻乌县调查时,直接与各界群众开调查会,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诸如该县各类物产的产量、价格,县城各业人员数量、比例,各商铺经营品种、收入,各地农民分了多少土地、收入怎样,各类人群的政治态度,等等,都弄得一清二楚。这种深
入、唯实的作风值得我们学习。领导干部进行调查研究,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田间地头和厂矿车间,同群众一起讨论问题,倾听他们的呼声,体察他们的情绪,感受他们的疾苦,总结他们的经验,吸取他们的智慧。既要听群众的顺耳话,也要听群众的逆耳言;既要让群众反映情况,也要请群众提出意见。尤其对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更要主动调研,抓住不放。这样才能真正听到实话、察到实情、获得真知、收到实效。
调查研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树立求真务实的作风,具有追求真理、修正错误的勇气。现在有的干部善于察言观色,准备了几个口袋,揣摩上面或领导的意图来提供材料。很显然,这样的调查是看不到实情、得不到真知、做不出正确结论的。调查研究一定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不能带着事先定的调子下去,而要坚持结论产生在调查研究之后,建立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对调查了解到的真实情况和各种问题,要坚持有一是一、有二是二,既报喜又报忧,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摘自习近平《谈谈调查研究》)
材料二 社会科学并不拥有像自然科学一模一样的实验室,那是没有人能否认的。但是,如果说社会科学研究者并不能控制他所要观察的现象,那也并不完全正确。其实不过是控制的技术问题,而不是能不能控制的问题。
在物理实验里用斜面滚球来实验引力,斜板这实验因子并不影响所要观察的引力现象,因为实验者在计算球动的速率中会考虑到这斜板的因子——换一句话,所谓实验并不是孤立现象,而是把所有发生作用的因子都加以充分考虑的意思。
观察社会现象时,如果我们能确知观察情境各种因子对于被观察现象所起的作用,我们同样可以达到自然科学的实验中所具备的条件。在技术上,观察社会现象比观察自然现象更为困难。社会现象并不限于人的动作,而且包括人的动机;动机又受着人所接受的那一套认为应当如是的规律支配;这套规律是社会所共有的,而且是在时间里累积下来的——这是人的生活适用于他所处的具体环境的方法,是在人和物的接触中,在动作里,给人的满足与否的结果里,选择和淘汰出来的,而且也永远在变动之中——在这里我们可以见到社会现象有着不能分的两部分:一部分我们可以在体外看得到的,另一部分,在体外是看不到的。这第二部分必须由经验者本人用语言表达出来,才能使旁观的人明白。观察社会现象的困难常发生在第二部分。
谈到这里,我愿意提出最重要的问题来了。那就是社会现象的研究工作中观察者必须和被观察者取得充分合作。合作还不够,必须不分观察者和被观察者而大家一同来分析大家的经验。
我在上边已说到科学的观察必须充分确认现象发生的情境,考虑到一切会影响现象的因子。这是实验的真正意义。观察社会现象时,因为语言材料的重要,最容易影响叙述现象正确性的是调查者和所要观察的现象的人事关系。有些不肯正视这关系的学者,只提出一个“客观”的空洞概念。但是“客观”是什么意思呢 是指对观察的现象没有兴趣,或是没有关系么 这是不可能的。
一个人去观察一个现象必然是有兴趣的。你自己可以不问这问题,可是被观察的人是不会不问这问题的。你不能不和这些人接触,谈话,问问题。这些人必然要问:“这人为什么要来问我们呢 ”——这问题问得对的,因为一切调查的结果必然会影响到被调查者的生活的,不论是好是坏。你说“客观”,人家不能承认,而且人家是对的,因为实际受到影响的是他们,他们不能不防。于是调查者逢着“秘密”和“撒谎”了。其实被调查者的“秘密”和“撒谎”是调查者的“秘密”和“撒谎”的反映。人事很像镜子,你对别人的态度反射成了别人对你的态度。
科学的社会研究第一是要认清自己的立场和目的。如果你是想去“敲诈”被调查的人,那么你绝不会得到可靠的材料。天下没有不知道自卫的人。社会科学绝不能从“斗智”的方法上得来。换一句话说,社会研究必须站在被调查者的利益上。你如果要研究乡村,你必须同情农民,为他们服务,你的研究结果必须是有利于农民的。不但你存心是如此,而且你要用事实来证明,使农民相信你。正像一个医生对一个病人,病人没有理由去欺骗医生,正因为欺骗的结果是自己受害。
一个研究的人是站在“不知”的地位,被问的是站在“已知”的地位。前者对后者是“学习”而不是“拷问”,态度上应当是“尊重对方”“执疑待决”。这种态度必然会得到对方的尊重和友谊,因而乐于帮助你。
(摘编自费孝通《亦谈社会调查》)
读题审题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调查研究中的“客观”,二者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6分)
答案 ①材料一侧重于调查从实际出发,而非带着现成的“调子”;②材料二侧重于不能把客观曲解为对被调查者的漠然态度;③材料一是就领导干部应坚持人民立场和实事求是原则而言,材料二是就社会科学调查者应有的立场和目的而言。
精准抢分
三步骤,比较材料异同点
第一步,审准题干,找比较点 凡比较,必须有比较点,而比较点都会在题干中给出,审题第一步就是要准确地找出比较点,即题干中表明比较点的关键词语。
第二步,精读文本,确定范围 根据比较点,在文中确定答题范围,划分层次,深入分析,找出关键词语。
第三步,提取要点,加工答案 提取要点一般有两种方法:一为“摘取法”,即摘取、加工文中的关键词语;二为“提取法”,即独立概括文意。两种方法要结合使用。形成答案必须根据要求“深加工”。
思维解构
如何
审题 由题干中的关键词“客观”“侧重点”可以看出,该题主要考查比较材料异同的能力。 我来答题
如何
答题 第一步,审准题干,找比较点。
“材料一”“材料二”界定了比较的范围,“调查研究中的‘客观’”“侧重点”界定了比较点,“结合材料”指明了解题的具体做法,要结合文本分析。
如何
答题 第二步,精读文本,确定范围。
材料一中,在批评善于察言观色的干部之后,强调“调查研究一定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不能带着事先定的调子下去”。
材料二中,“有些不肯正视这关系的学者,只提出一个‘客观’的空洞概念。但是‘客观’是什么意思呢 是指对观察的现象没有兴趣,或是没有关系么 这是不可能的”,“你说‘客观’,人家不能承认”。 我来答题
如何
答题 第三步,提取要点,加工答案。
摘取材料一中相关文段的关键词句,可以概括出材料一的侧重点:侧重于调查应从实际出发,不能带着事先定好的“调子”。材料一是就领导干部应坚持人民立场和实事求是原则而言的。
材料二,由作者的语气以及“空洞概念”“这是不可能的”等表述可知,作者对这种“客观”是否定的;再联系上下文语境可知,“这关系”指的是“调查者和所要观察的现象的人事关系”,由此可概括出材料二侧重于不能把客观曲解为对被调查者的漠然态度。材料二是就社会科学调查者应有的立场和目的而言的。 我来答题
[对点训练]
(2023·湖南岳阳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 古诗是古人心声的真实记录,是展现先民人生态度的可靠文本,正如清人叶燮所说:“诗是心声,不可违心而出,亦不能违心而出。功名之士,决不能为泉石淡泊之音;轻浮之子,必不能为敦庞大雅之响。故陶潜多素心之语,李白有遗世之句……其心如日月,其诗如日月之光……故每诗以人见,人又以诗见。”读诗就是读人,阅读那些长篇短什,古人音容笑貌如在目前,这是我们了解前人心态的最佳途径。清人沈德潜说:“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
中国古人评价文学家时有一个优良传统,就是人品与文品并重。经过历代读者集体选择,凡是公认的大诗人,往往都是具备“第一等襟抱”的人物,其作品必然也是“第一等真诗”,从中可以感受到他们的真实心跳和脉搏,从而沦肌浃髓地领会传统文化精神。
从《诗经》《楚辞》到明清诗词,都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如果兼顾作品的经典意义、阅读难度等因素,唐诗宋词应是我们的首选阅读对象。唐诗宋词对于现代读者到底有什么价值 我们先来看唐诗宋词到底写的是什么内容。中国古典诗歌有一个最古老的纲领,就是“诗言志”。到了西晋,陆机在《文赋》中又提出“诗缘情”。有人认为二者是对立关系,但是初唐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中说得很清楚:“情志一也。”情志就是指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包括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也包括对万事万物的价值判断。唐诗宋词的内容跟现代人没有距离,因为诗词中表达的那些内容都是普通人的基本情感、基本人生观和基本价值观。比如喜怒哀乐,比如对真善美的追求,比如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保家卫国英雄行为的赞美,唐宋人如此,现代人亦如此。所以唐诗宋词中典范作品所表达的内心情感、思考和价值判断可以传递到今天,启发我们更细致地品味人生意义和美感。
当然,唐诗宋词对于现代人的最大意义,是其中的典范作品可以提升我们的情操、气质和人格境界,有深远教育作用。且举李、杜、苏、辛为例。李白热情讴歌现实世界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其诗中蕴含着强大的精神力量。杜甫诗中充满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和热爱天地万物的仁爱精神,是儒家思想积极因素的艺术表现,也是中华民族文化性格的形象凸现。苏轼在词史上首先打破晚唐以来词专写艳情的局限,他不但大量写作抒情述志、咏史怀古等题材的词作,使词从音乐歌词向抒情诗转变,而且在以柔声曼调为主的传统词乐中增添了高昂雄壮的因素。到了南宋,以辛弃疾为首的爱国词人把爱国主义主题变成当时词坛的主旋律,他们继承苏轼词中始露端倪的豪放词风,并以慷慨激昂和沉郁悲凉两种倾向充实了豪放风格。
总的来说,李、杜、苏、辛的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而且具有提升读者人格境界的熏陶作用。阅读唐诗宋词的典范作品,可以在审美享受中不知不觉受到人格境界的感染,这个过程就像杜甫所描写的成都郊外的那场春雨一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摘编自莫砺锋《在读诗读人中感受万千气象》)
材料二 在如何阅读和鉴赏唐宋词的问题上,我很认同清末民初词论家况周颐的一席话:“读词之法,取前人名句意境绝佳者,将此意境缔构于吾想望中,然后澄思渺虑,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这样,便能臻于“吾性灵与(词人之性灵)相浃而俱化”(《蕙风词话》卷一)的境地,照我看来,这种读词之法所重视与强调的,即是读者须与古代词人进行有关人生体验的“交流”与“对话”,如此才能达到两代人之间的精神沟通和心灵契合。
此话如何理解
首先,从唐宋词人来说,尽管他们早已长眠地下,但其凝聚和贮存在那些不朽词篇中的人生体验至今犹保持着顽强的生命活力。美国作家福克纳曾说:“艺术家的宗旨,无非是要用艺术手段把活动——也即是生活——抓住,使之固定不动;而到一百年之后有陌生人来看时,照样又会活动——既然是生活,就会活动。”虽然唐宋词人在主观上或许并无此种意愿,但在客观上他们又通过写词而把其生命活动和人生体验“抓住”并“固定”了下来;而当后之读者重读这些词篇时,词人的歌哭啼笑,词人的音容笑貌,以及他们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就都会得到复活和浮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古老的唐宋词其实不老,尤其是它所贮存的丰厚人生意蕴则更保持着“常绿”的状态。故而读词实际就是在人生体验方面向前代词人“讨教”“求援”的过程,也是在古代先行者中间寻觅精神知音和良师益友的文化活动。这时,读者处于“受众”的地位,他们必须澄思渺虑,静静地倾听和深深地思索发自唐宋词人的种种心声。
其次,在此同时,读者在阅读和欣赏唐宋词时,却又会依据自身特定的人生阅历和生活经验对原作的意蕴作出多种多样的诠释和解读,并将自己的独特感悟融入对原作之“词境”与“词心”的理解之中,这就会进而扩展和拓深原词的思想意蕴。读者在读词过程中并不是处于被动的状态,他们可以且肯定会将其自身的某些人生体验反射给唐宋词篇,缘此就形成了读者与前代词人之间的跨时代“交流”与“对话”。而唯有这样的读词之法——读者尽可能地调动自身的人生经验和艺术想象力,“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这才能真正把词读深读透。
(摘编自杨海明《唐宋词与人生》)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论证了现代人与古代诗词之间的关系,但论证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请简要说明不同之处。
参考答案 ①材料一侧重谈唐诗宋词对现代人的价值和意义;②材料二侧重谈现代人如何阅读和鉴赏唐宋词。
解析 材料一,结合“读诗就是读人,阅读那些长篇短什,古人音容笑貌如在目前,这是我们了解前人心态的最佳途径”“从《诗经》《楚辞》到明清诗词,都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如果兼顾作品的经典意义、阅读难度等因素,唐诗宋词应是我们的首选阅读对象”“唐诗宋词对于现代读者到底有什么价值”“唐诗宋词对于现代人的最大意义,是其中的典范作品可以提升我们的情操、气质和人格境界,有深远教育作用”等分析,侧重谈唐诗宋词对现代人的价值和意义。材料二,结合“首先,从唐宋词人来说,尽管他们早已长眠地下,但其凝聚和贮存在那些不朽词篇中的人生体验至今犹保持着顽强的生命活力”“其次,在此同时,读者在阅读和欣赏唐宋词时,却又会依据自身特定的人生阅历和生活经验对原作的意蕴作出多种多样的诠释和解读,并将自己的独特感悟融入对原作之‘词境’与‘词心’的理解之中,这就会进而扩展和拓深原词的思想意蕴”等分析,侧重谈现代人如何阅读和鉴赏唐宋词。
任务四 信息应用——立足文本,有理有据
信息应用题是近年来信息性阅读的一种新命题形式,实质是考查文本观点的迁移运用。这既考查考生对文本观点的理解,又考查考生联系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所以备受关注。这类题主要考查对文本提供的事实、观点和方法的迁移运用,具体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利用文内观点解读题干材料,二是利用文内观点解决实际问题。说到底,这类题重在考查考生对文本观点的把握与分析。因此,真正读懂文本,准确把握文本的观点,仍是做好此类题目的基础。
突破点1 运用文本观点解读题干现象,找准契合点
[典题再练]
(2021·新高考全国Ⅰ卷,原文见任务二突破点1“典题再练”)
读题审题
嵇康诗有“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两句,顾恺之说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6分)
答案 ①根据莱辛的观点,绘画宜于描写静物而诗歌宜于叙述动作,“手挥五弦”和“目送归鸿”这两句诗都含有动作;②而作为空间艺术的绘画只能表现最小限度的时间;③与“手挥五弦”相比,“目送归鸿”包含更长的时间先后承续的过程,所以更难以被转化为绘画。
精准抢分
运用文本观点解读题干现象,实际上考查
的是论据与论点的关系,题干中的现象或材料变成了论据,用题干中的论据去论证文中的某一观点。体现具体的论证过程即可。
运用文本观点解读题干现象“三步骤”
思维解构
如何
审题 题干内容在原材料中必未直接体现,开放性更强,需要综合理解材料的关键信息并具有知识的迁移能力,灵活运用,才能准确作答。 我来答题
如何
答题 第一步,审题干,明要求。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的大意是:一边目送着南归的鸿雁,一边信手弹五弦琴。嵇康诗中的“目送归鸿”描写的侧重点在于人的神态,如眼神、表情等,“手挥五弦”描写的侧重点在于人的动作,顾恺之将嵇康诗中所写推及其绘画经验中,认为“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
如何
答题 第二步,找准材料和文本间的契合点。
材料中的绘画理论即为诗句与文本的契合点。材料一中认为,“画只宜于描写静物”“动作不宜于画,因为一幅画仅能表现时间上的某一点,而动作却是一条绵延的直线”;材料二中认为,“作为空间信息性阅读群文通练
高频主题1 文化自信
一、(2023·福建福州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文化强国是其中应有之义。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常要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我们必须走属于自己的文化发展之路,这就是说,不能跟在其他国家后边亦步亦趋,而是应该自信自强地举起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凝心聚力,以富有活力的现代文化展示当代中国形象;同时,也不能故步自封,而是应该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要坚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反映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激发我国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引领文化发展的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文化发展的导向,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革命文化基础上,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巩固壮大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通过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进行持续深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让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深入人心。要大力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促进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不断提升,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和传播能力,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我们应该提高中国文化形象的自塑能力,以中国在崭新的时代背景下不断发展、进步的客观事实为依据讲好中国故事,以世界能够听得懂的语言传播好中国声音,以理性包容的叙事方式展现当代中国可信、可爱、可敬的形象,不断加强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互动,在充分的交融互鉴中促进文明丰富发展。
(摘编自韩震《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材料二 文化的目的在于“教化”,以“文”化“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一个人的肉体终将消失,但精神可以永存。这种精神一旦被激发,就会产生无穷的力量。
优秀的文艺作品能够鼓舞人心,带来强大的精神力量。文艺书籍作为文化的价值承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由此可见,优秀的文艺作品,不会因国界、语言的限制而囿于一隅。孔子的言说不会局限在中国传播,同样,莎士比亚的戏剧和托尔斯泰的小说不会因为它们是英文和俄文作品而无法流传到世界各地。
事实上,文学的价值不仅可以激发国人杀敌报国,唤起大家普遍的同情心和悲悯情怀,而且对创作者超越自我、激励自身也是十分重要的。太史公曰:“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自古以来,中国知识分子追求生命意义的“三不朽”,“立言”即是其中之一。文学让人体验和感受不同的人生,文学作品让作家的生命得以延伸。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不仅是一个人面对挫折、战胜困难、超越自我的情感支柱与坚强保障,更是一个集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不屈灵魂,只要精神不倒,坚持下去,奋斗下去,就会有奇迹出现,中华民族五千年沧桑,经历了多少大灾大难,但都没有沉沦下去,一次次坚持,一次次奋斗,终于迎来了和平盛世。
文艺的根本精神在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理解、包容与尊重。当今是一个流动的时代,中国人出现在世界各地,融入各国人民的生活中,世界各国人民也积极参与到我们的生活中来。我们不仅要敞开胸怀,与世界人民平等对话,吸收和借鉴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为我所用,而且要自信地与世界人民分享中国经验的丰富内涵,让世界人民感受中国人民的苦乐、希冀与梦想,不断加深世界人民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与尊重,也不断丰富我们自身对于世界的认识与想象。
(摘编自聂茂《坚定文化自信 奏响文化强国的盛世壮歌》)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坚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文化,方可反映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激发文化发展活力。
B.复制他国发展之路与故步自封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均无益处,故应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C.孔子的言论、莎士比亚戏剧和托尔斯泰的小说能跨语言与国界传播,是由于它们都是文艺书籍,承载了文化价值。
D.优秀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品能够激励读者与创作者,还可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则材料都涉及“文化自信”的话题,材料一侧重于方法,材料二侧重于意义和作用。
B.开展“清明祭英烈”“学雷锋读书会”等活动,是巩固新时代主流思想舆论的必由之路。
C.中华民族历尽沧桑,迎来和平盛世,这得益于文化中强大的精神力量具有“教化”作用。
D.开放自信地与世界人民分享中国经验的丰富内涵,能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影响力。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周易·系辞上》:“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
B.白居易《与元九书》:“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C.贾岛《题诗后》:“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D.陆游《示子遹》:“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
4.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过程中,我们应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 请结合文本分析。
5.屈原的《离骚》影响深远,其“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对后世的创作产生巨大影响,屈原也成为爱国主义精神的象征。请结合材料二对这一文化现象进行分析。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
材料一 每种戏剧形式都有自己的经典:话剧有《茶馆》《雷雨》,京剧有《锁麟囊》,越剧有《梁祝》,豫剧有《朝阳沟》,河北梆子有《宝莲灯》……它们创作时间有早有晚,流传时间有长有短,但都已成为舞台上的“常客”。这些作品集中体现了某种艺术的本质规定性,犹如一块界碑,标识着这种艺术曾经达到的高度。
经典作品的艺术高度,不仅源于思想内涵、故事情节,更有赖于精湛的技艺。京剧表演艺术家张火丁曾说:“我唱的永远是程派。”她的《锁麟囊》每演必火,每次演出都会成为“灯迷”的节日,足以说明正是一代又一代“角儿”们对技艺的执着守护与传承,才保持了“味儿”的纯正延续,使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持续散发。
同时,经典从来都是开放的、面向未来的。那些久演不衰的剧目,身段往往比较柔软,善于结合时代审美语境的变化而作出微调。从某种意义上说,舞台艺术在打磨作品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戏剧是现场的、一次性的艺术,同时又是可以而且应该反复打磨的艺术。这为创作者反复咀嚼生活的馈赠,耐心听取观众、文艺评论家的意见并斟酌采纳提供了有利条件。事实上,经典作品正是以“小碎步”前行的形式登上了艺术的高峰,也走进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中,给他们以温暖和力量。
经典作品之所以耐看,还因为其扎根文化沃土的深度决定了其厚度,反映出创作者对人性的体察与感悟。优秀的文艺作品总是时代的产物,反映着一个时代独特的文化气质。比如,豫剧《朝阳沟》讲述的是当年的知识青年扎根农村的故事。如今几十年过去了,当代青年投身社会建设、报效祖国的途径发生了巨大变化,表达情感的方式也更加丰富。但我们今天再看《朝阳沟》,依然会为作品中深藏的家国情怀感动不已。
如果我们把艺术视为情感的外化,那么这种对祖国、乡土的热爱,是深植于社会结构与文化传统之中的,在人的情感世界中具有统摄意义,最能引起心灵深处的共鸣。经典作品在描写具体的人与事的过程中,捕捉并呈现隽永的思想与情感,并将其与一定艺术技巧相结合。技与道的统一赋予了作品长久的艺术生命力。艺术形式因历史感、人文感的加持而拓宽了审美空间,时代精神也因此获得了审美表达。相反,如果创作者眼中只有浮表化的情感,热衷于表现一时的情绪,追求短暂的热闹,其作品极有可能不是乏味单调就是浅薄庸俗,即便有些亮点,也似烟花转瞬即逝。
更重要的是,经典作品还饱含生活的温度,以艺术手法说出老百姓的心声。这也是其承载的文化精神、思想内涵和艺术追求真正抵达受众最根本的保证。舞台艺术的现场性和冲击感,使作品的温度更具暖人的力量。当人们在舞台上看到自己与身边人的影子,内心的欢喜与忧愁就找到了出口。比如,河北梆子《宝莲灯》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末,已演了1 400多场,是著名的保留剧目。当人们为舞台上的“沉香”热烈鼓掌时,掌声是对人间真情的讴歌,也包含着对孝心孝行以及惩恶扬善的赞许。贴近百姓口味自然就有口碑,而真正的经典作品恰是靠百姓口碑流传而具有现实温度的。
总之,艺术的高度、文化的深度、生活的温度,是经典作品与观众之间的重要桥梁,也是作品常留舞台的诀窍所在。面对新时期人民大众日益旺盛的美好生活需求,舞台艺术创作理应坚定文化自觉,推出更多贴近百姓口味、充满生活温度的精品力作,以高质量的艺术创作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丰盈人们的精神世界,提升人们的精神力量。
(摘编自胡一峰《为什么压箱底儿的经典老戏永不过时》)
材料二 2018年“两会”上,出生于淮剧世家的陈澄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带去了《进一步强化戏曲进校园》的建议。“让戏曲进入青少年的学习生活,让更多的人走进它,了解它,传承它,这是我的责任。”她深知戏曲的魅力,将一些经典剧目的光碟以及她和父亲陈德林先生的戏曲专辑随身携带,并送给参加采访活动时见到的孩子。她觉得,很多戏曲故事都融入了忠孝节义、催人奋进等思想元素,孩子们接触了就能感受到其中的道理,就很可能喜欢上戏曲。
自2018年起,淮剧艺术开始走进校园。陈澄介绍,大型现代淮剧《小镇》进高校9场、“高雅艺术进校园传统折子戏专场”13场,还在多个高校进行了返场。“返场,说明戏曲是能够被当代青年人认可和喜欢的。”让陈澄高兴的是,进校园的效果远超她的想象。不仅是江苏省本地高校重视,很多外地高校也邀请她去为学生作讲座、表演。
“一开始进校园演出,发宣传页的时候没多少人去领,但学生们看过以后就去抢着要,排着长队伍要我们签名。有的剧社、对戏曲感兴趣的大学生们都留下来跟我们提问。”陈澄兴奋地说,我们的文化被新一代接受了,这条路我们是走对了。
陈澄告诉记者,盐城一家幼儿园成立了淮剧班,专业演员将对娃娃们进行戏曲技术性的辅导。“这里面的孩子说不定未来就会走上戏曲道路,这就是我们的后备力量。”陈澄对戏曲的未来传承充满干劲和信心。
(摘编自王启慧《大学生“追戏” 戏曲被年轻人接受还有多远 》)
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茶馆》《雷雨》《锁麟囊》虽然创作和流传时间不同,但都已经成为戏剧的经典之作,标识着京剧曾经达到的高度。
B.张火丁的《锁麟囊》每演必火,既源于她技艺的炉火纯青,又因为她唱的是程派,程派最能保持“味儿”的纯正延续。
C.尽管《朝阳沟》所讲的故事早已成为历史,但该剧并未因时过境迁而被湮没,一个重要原因是它有着深沉的家国情怀。
D.陈澄为了挽救濒于危亡的淮剧,提出了戏曲进校园的建议,这一建议的实施对扩大淮剧影响并使之得到传承意义重大。
7.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中“身段往往比较柔软”是说戏剧不僵化,能够根据演出需要作出微调,这一就近取譬,生动形象且易于读者理解。
B.戏剧能把人们对祖国、乡土的热爱深植于社会结构与文化传统之中,统摄着人的情感世界,故而极易引起心灵的共鸣。
C.如果创作者热衷于表现浮表化的情感,追求短暂的热闹,而不加持历史感、人文感,其戏剧艺术的审美空间必定狭窄。
D.《小镇》等淮剧艺术多次走进校园,甚至还出现返场的现象,说明演出效果良好,这让陈澄对淮剧艺术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8.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材料一观点的论据的一项是( )
A.话剧《天下第一楼》首演于20世纪80年代末,如今已被打磨成了百姓最爱看的戏剧之一。
B.戏剧《白毛女》拍成电影后风靡全国,剧中的白毛女、黄世仁,形象极为生动。
C.现代评剧《过大年》讲述了辽北农村脱贫致富的故事,在2020沈阳艺术节上备受好评。
D.著名作家田汉赞颂革命者爱国情怀的剧作《黄花岗》,本计划写五幕,结果只写了两幕。
9.材料一为什么主要运用举例论证 请简要分析。
10.依据上述材料,想要使戏剧被新一代人接受,戏剧人具体应该怎样做 请简要回答。
答案:
1.C 解析 “是由于它们都是文艺书籍,承载了文化价值”错误,根据材料二“优秀的文艺作品,不会因国界、语言的限制而囿于一隅”可知,是因为它们同是优秀的文艺作品。
2.B 解析 “是巩固新时代主流思想舆论的必由之路”错误,开展“清明祭英烈”“学雷锋读书会”等活动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巩固壮大新时代主流思想舆论的一种方式,不是必由之路。
3.A 解析 材料二观点是:“优秀的文艺作品能够鼓舞人心,带来强大的精神力量”“文艺的根本精神在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理解、包容与尊重”。A项,鼓动天下人行动的就在于辞。强调文化的作用,能支撑材料二观点。B项,文章应该为时事而著作,诗歌应该为现实而创作。体现了知识分子的社会担当,不能支撑材料二观点。C项,表现了诗人艺术劳动的艰辛、刻苦,也说明好诗佳句得来不易。不能支撑材料二观点。D项,作诗的工夫,在于诗外的历练。不能支撑材料二观点。
4.参考答案 ①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样才有利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②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引领文化发展的方向,这样才有利于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解析 结合材料一“不能故步自封,而是应该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可知,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样才有利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结合材料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引领文化发展的方向”可知,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引领文化发展的方向,这样才有利于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5.参考答案 ①屈原《离骚》中“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体现出其高洁人格,使他自身获得超越与激励,《离骚》的传世也让屈原的生命得以延伸。②《离骚》中展现的爱国主义精神不仅是个人面对挫折困难时的支柱,也成为中华民族传承发展的重要精神基石。
解析 结合材料二“文学的价值不仅可以激发国人杀敌报国,唤起大家普遍的同情心和悲悯情怀,而且对创作者超越自我、激励自身也是十分重要的”“文学让人体验和感受不同的人生,文学作品让作家的生命得以延伸”可知,屈原《离骚》中“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体现出其高洁人格,使他自身获得超越与激励,《离骚》的传世也让屈原的生命得以延伸。结合材料二“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不仅是一个人面对挫折、战胜困难、超越自我的情感支柱与坚强保障,更是一个集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不屈灵魂”可知,《离骚》中展现的爱国主义精神不仅是个人面对挫折困难时的支柱,也成为中华民族传承发展的重要精神基石。
6.C 解析 A项错在“京剧”,《茶馆》《雷雨》不是京剧,是话剧。B项错在“因为她唱的是程派,程派最能保持‘味儿’的纯正延续”,文中只是提到张火丁唱的是程派,但这并不是“每演必火”的原因,且未提及“程派最能保持‘味儿’的纯正延续”。D项错在“濒于危亡”,于文无据。另外,陈澄提出的是“进一步强化戏曲进校园”的建议,不是“提出了戏曲进校园的建议”。
7.B 解析 B项错在“戏剧……统摄着人的情感世界”,原文是“这种对祖国、乡土的热爱,是深植于……具有统摄意义”,即这种热爱并不是由戏剧植进去的。“统摄”也不准确,原文只是说“具有统摄意义”,而且对人的情感世界“具有统摄意义”的不是戏剧。
8.A 解析 A项中的《天下第一楼》是老戏,是经典剧,且合乎材料一所说的“打磨”之意。B项是在说电影《白毛女》,它不属于戏剧。C项中的《过大年》是现代的戏剧,尚未成为经典。D项中的《黄花岗》未完成,不能说是经典。
9.①材料一探讨的是经典老戏永不过时的原因,只有通过对具体剧作进行分析,才能对原因作出归纳。②作者所表达的意思,只有借助具体剧作,才能阐述得具体生动且易于被读者理解。③用确凿、典型的实例来证明观点,可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10.①要有精湛的技艺,使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持续散发。②要对戏剧进行打磨,作出微调,使之适应时代审美语境。③要扎根文化沃土,让剧作反映出对人性的体察与感悟,体现时代精神。④要让剧作贴近新一代人的生活,使戏剧具有生活的温度,能引发人们共鸣。高频主题3 家国情怀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这是对黄河文化在中华文明产生和发展中的科学定位。顾名思义,所谓根,就是说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文化;所谓魂,就是说中华文明的基本内核、价值观念和黄河文化一脉相承。
黄河文化之所以是中华民族的根,是因为中华文明产生于黄河流域,并留下了宏伟的物质标志。农业是文明之母,黄河流域农业的起源奠定了农耕文明的基础。建筑凝结了黄河文化的精粹,是中华文明的物质标志。从夏朝都城依黄河及其支流建立并转移,到元朝定都北京,再到明清,黄河流域很多地方成为都城,留下的建筑成为文明的见证。
黄河文化之所以是中华民族的魂,是因为中华文明传承了黄河文化的精粹,并凝聚融合成大一统的国家。以黄河文化价值观为基础的政治制度和伦理道德,是我们民族和国家融合统一的灵魂。中国传统政治和伦理道德的理论基础是儒学,儒学是黄河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春秋时期孔子首创的一个学派。汉武帝为适应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治理的需要,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便由私学一跃而成为占据正统地位的官学。此后的历代王朝,均大力提倡,使之成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与伦理道德的理论基础。经过漫长岁月的浸润,儒学渗透到中华民族生活的各个方面。秦汉至南北朝,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民族大融合的第一次高潮,使黄河文化在地域上大大扩展。这时,黄河文化的覆盖面已远不止黄河流域,而达到了两汉的疆域,其文化的影响力远及西域、日本与南海。从隋、唐至元末,中国境内又再次掀起一个民族大融合新高潮,使黄河文化的覆盖面进一步得到扩展。至清朝建立,黄河文化与周边的诸种文化相融合,进一步成长为中华民族文化。
(摘编自田学斌《黄河文化: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材料二 自强不息的刚健有为精神是黄河文化的核心民族精神,也是黄河文化中的原始民族精神,这是与原始社会黄土高原恶劣的生存环境相伴相生的。黄土高原恶劣的自然环境使黄河流域先民们的创造力、开拓精神、不屈不挠的斗志被激发到了极致。于是在缺少文字记载传承的远古,这种精神以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夸父逐日、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等神话传说的形式流传在了中华民族成长的源头,成为中华民族精神中的原始民族精神。
崇德向善重义的人文主义精神源于黄河流域的祖宗崇拜和家庭伦理社会结构。西周初年统治者实行了以礼乐德治为特点的宗法分封制,后又经春秋战国的进一步含蕴和“大一统”下儒家文化的“高高在上”,中华民族的主导民族精神得以确立。从此之后,以崇德、向善、重义为核心的人文主义精神开始覆盖并构筑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它一方面追求社会秩序的“天下大同”,另一方面又强调“天下大同”的践行在于个人,于是产生了独具社会伦理特征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逐级序进。在这架联结个人和群体的逐级序进中产生了大量的人文主义精神,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不患寡而患不均”等。
美美与共的和平理性精神来源于黄河流域艰苦的农耕生活。因艰苦求生,黄河流域的先民们养成了务实、勤劳和理性的性格。黄帝和炎帝涿鹿之战后的结盟,又使其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民族融凝方式:美美与共下的统而合或统而不合。费孝通曾把这种各安其位、联手发展的精神概括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家国一体的群体本位精神,是黄河流域以农耕为主的经济形态和黄土高原独特生态合力的产物。史前时代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先民是以血缘为纽带的部落联盟形式的宗主制政治,新石器时代晚期权力已越来越多地集中在宗主手中。黄土高原上以农耕为主的经济生态奠定了华夏族依赖土地、追求稳定、务实和不喜迁徙的民族心理。黄河流域时而发生的灾害,单靠个人的力量无法抵御。于是为了保卫自己的劳动成果,宗主带领民众集中权力开展大规模农事作业的举动出现了,这种频繁出现的群体主义举措逐步形成了中国农耕经济社会的群体本位文化。
黄土高原恶劣的自然环境造就了黄河流域人民勤劳、勇敢、坚毅的守道精神。先民们向土而生,在勤劳的努力下,把中原大地的农业变成了不同于尼罗河流域和两河流域的精耕农业,含蕴了高度发达成熟的中华文明。
返本开新模式下的创新精神源于黄河流域的祖先崇拜和由此形成的寻根文化,表现在文化传统上,即“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因而中国文化史中多有注经之作。这种看似保守的文化传统孕育了中华民族独特的返本开新模式下的创新精神。因为“返本”是问题导向下的返本,追根溯源的过程就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创新过程。因而返本开新,即:在时代精神的观照之下,对原典重新解读,接续鲜活的智慧,找到新的亮点,使之焕发出新的生命之光。
(摘编自陈会娟《黄河文化孕育的恢弘大气的民族精神》)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黄河流域历代都城留下的建筑凝结了黄河文化的精粹,是中华文明的物质标志,成为中华文明产生于黄河流域的见证。
B.黄河文化传承了中华文明的精粹,以黄河文化价值观为基础的政治制度和伦理道德,是民族和国家融合统一的灵魂。
C.黄河文化的覆盖面随着历史上民族大融合两次高潮的到来而不断扩展,至元代达到最大化,成长为中华民族文化。
D.黄河文化中的原始民族精神在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中生成,并在远古时代借助文字记载以神话传说的形式流传下来。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儒学由私学跃为官学,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治理的需要,并逐步成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与伦理道德的理论基础。
B.崇德向善重义的人文主义精神,既追求“天下大同”,又强调个人的践行,于是产生了个人到群体的逐级序进。
C.先争战后结盟的黄帝和炎帝,找到了美美与共的民族融凝方式,认为各安其位、联手发展是最适合民族发展的。
D.黄河流域的先民们具有勤劳、勇敢、坚毅的守道精神,创造了与尼罗河流域和两河流域精耕农业不同的生产模式。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黄河文化所孕育的民族精神的一项是( )
A.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B.和而不同,合作共赢
C.众志成城,家国情怀
D.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4.关于黄河文化,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述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
材料一 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宗族祠堂,是宗族文化传统的物质承载者。一座宗祠不仅记录着一个家族的迁徙史和创业史,更记载着这个家族的荣耀辉煌与文化传承。
修建宗祠,本质上是在搭建一个文化认同平台。这是一场血缘亲情的历史交流,更是一次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对接融合。当个体走出祠堂时,也就完成了文化身份的构建,并在这种文化认同中确立了自己的宗族认同。
宗祠是一个家族历史博物馆。它旨在通过展示先祖业绩、祖训家规、名臣传记以及楹联横匾等,对族众进行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以使他们不知不觉中认同家族的文化传统,进而思想意识得到统一,社会认知取得一致。
宗祠还是一面凝聚族众的旗帜。它可以弥合人们之间的文化分歧,消弭相互之间的财富多寡,抹平彼此之间的身份高低。大家都是长幼有序的族亲,都可以平起平坐,共商族事。
严格的宗祠教化,旨在保证宗族代有英俊,人杰不绝,但实际上它的作用不限于此。“它通过自己的运转把一整套观念传递给人们,这些观念将深刻影响这些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宗祠文化所宣扬倡导的优秀传统人伦道德,对先祖忠勇仁义品行的道德张扬,可补充国家意志的缺失与空白。有时候,宗祠文化的道德教化甚至可超越国家意志和社会思想文化的影响力,主导一个地方、一个族群的道德教化。
宗祠文化渊源深厚,尤其是对名人效应的关注,对个体自我发展的滋养价值异常突出,演化为一种文化基因的遗传。宗祠收藏保存着大量完整的显宦名儒、忠臣孝子等重要人物的记、传、赞、行状、诰封等。他们的名讳、字号、品性、德行、重要事迹的记叙传世,变身为子嗣教化的生动教材。祖先曾经的辉煌犹如一座明亮的灯塔,为后人指明了奋斗的方向。
早在一千多年前,宗祠就开始纳入国家治理构架中。自宋代朱熹始设家祠之后,国家最高统治者开始逐步重视宗祠建立。明清以降,祠堂成了宗族祭祀先祖、举办宗族事务等重大事务的重要场所。清朝对宗族的重视,更是体现了国家意志。宗族制定的族规,中央政府也承认其具有某种法律效力,甚至对族长依家法处死族人也曾给予法律上的认可。
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改革开放和全球华人寻根热潮的兴起,全国各地许多宗祠被新建和修复,其中无锡惠山的祠堂群享誉全国。该祠堂群包括70多个宗族姓氏,寺中有祠、祠中有寺、园中有祠,独具特色。在地方政府与民间的共同推动下,而今惠山古镇祠堂群已经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旅游名片,为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充沛的动力。近年,东莞市政府先后投入4 000多万元的专项补助资金,用于112处祠堂建筑的修缮,一座座古老的岭南祠堂变身成为公共文化空间新载体,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作为宗族内部事务的管理场所,它们充分发挥家训族规对族人的引领箴教作用,在族人间调解赡养老人纠纷、邻里宅基地纠纷、婚姻嫁娶矛盾等,具有相当优势,成为农村基层治理不可或缺的优质资源。浙江萧山楼塔镇管村章氏宗祠已有300多年历史。2008年开始,章氏宗祠开设村文化活动室,提供图书借阅、体育健身、棋牌等文化娱乐和体育服务,深受村民欢迎,丰富的文化生活使得宗祠热闹非凡。
当然,对宗祠文化于个体、家族、社会及国家价值的深度挖掘与客观评述,并非毫无保留地一味褒扬。宗祠文化与生俱来的宗法思想、族权意识、宗族圈子及非法治观念等负面社会效应,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进程,甚或戕害法治社会的基础治理。对其进行严格约束、规范、因势利导,无疑是我们社会及国家农村基层治理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摘编自王健康、王炳熹《宗族祠堂的当代文化价值》)
材料二 古代祠堂一般分为宗祠和名人先贤祠两类。宗祠设有神主龛,供置祖先的神主牌位。每隔一段时日均进行大规模的拜谒祖先的祭祀活动,每过几年或几十年一般都组织族人专修族谱。一般来说,宗祠一姓一祠,旧时外姓、族内妇女或未成年儿童,平时不许擅自入内,否则要受重罚。名人先贤祠是官方或民间为弘扬历史名人的功绩、品德、气节而建立的纪念性祠堂,不设神主龛、神主牌,也不修族谱,一般不进行族姓的祭祀活动。一般堂中多有名人塑像或画像,常陈列与名人有关的研究资料、著述和文物,等等。名人先贤祠虽然在数量上无法与宗祠相比,但其历史意义却远在宗祠之上,它们大都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宗祠是汉族人祭祀祖先的场所,除了“崇宗祀祖”之用外,各房子孙平时办理婚丧寿喜等事时,便利用这些宽广的祠堂以作为活动之用。族亲们有时为了商议族内的重要事务,也利用祠堂作为会聚场所。同时,祠堂也是族长传承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和谐友好等族风,以及行使族权的地方,凡族人违反族规,则在这里被接受族规家训教育和处理,直至驱逐出宗祠,所以它也可以说是封建道德的法庭。
古代祠堂作为尊祖敬贤、传承族风的产物,记录着家族乃至民族的辉煌与传统,是先民的精神圣殿,是古人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也是汉民族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象征与标志,它既埋藏着淳朴的传统内容,也蕴含着深厚的人文根基,具有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和历史价值。
(摘编自潘春华《祠堂杂谈》)
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宗祠本质上是一个文化认同平台,可使族众在道德教化中构建文化身份,确立宗族认同和国家认同。
B.宗祠能够对族众进行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久而久之定会达成统一族众思想意识与社会认知的目的。
C.名人先贤祠一般不进行族姓的祭祀活动,虽然它的数量远少于普通宗祠,但其历史意义却为后者所不及。
D.在清朝,只要族规能体现国家意志,中央政府就会承认它的法律效力,甚至认可族长依家法处死族人。
7.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就族众而言,宗祠可以弥合文化分歧,消弭财富多寡,抹平身份高低,他们可以平起平坐,可见宗祠崇尚平等、和谐。
B.祠堂是管理宗族内部事务的场所,加强对宗祠及其文化的保护和引导,不仅有助于农村基层治理,也有利于保护村落文化。
C.各地陆续新建或修复的祠堂所取得的良好社会效益,昭示着只要方法得当,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仍可焕发出新的活力。
D.旧时宗祠对入祠堂者资格进行严格限制的做法,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说明宗祠文化有其负面性,需要约束、规范。
8.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不适合做祠堂楹联的一项是( )
A.水源木本承先泽/春露秋霜展孝思
B.儒林仪表国家栋梁/风云翰墨锦绣文章
C.守祖宗一脉真传,克勤克俭/教子孙两条正路,惟读惟耕
D.数千年治乱兴衰都归大手笔/几万里见闻考核颇费小才华
9.材料一的哪些内容属于材料二最后一段加点词语“淳朴的传统内容”的范畴 请简要概括。
10.假如你是无锡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面对拥有悠久历史的惠山祠堂群,你该如何充分挖掘其价值 请根据两则材料作简要说明。
答案:
1.A 解析 B项,“黄河文化传承了中华文明的精粹”错,材料一第3段原文为“中华文明传承了黄河文化的精粹”。C项,“至元代达到最大化”错误,材料一第3段原文是“从隋、唐至元末,中国境内又再次掀起一个民族大融合新高潮,使黄河文化的覆盖面进一步得到扩展。至清朝建立,黄河文化与周边的诸种文化相融合,进一步成长为中华民族文化”,没有说“至元代达到最大化”。D项,“借助文字记载”错,材料二第1段原文为“于是在缺少文字记载传承的远古,这种精神以……等神话传说的形式流传在了中华民族成长的源头……”,选项将“缺少文字记载”变成了“借助文字记载”。
2.D 解析 D项,“创造了与尼罗河流域和两河流域精耕农业不同的生产模式”错,与材料二第5段原文“把中原大地的农业变成了不同于尼罗河流域和两河流域的精耕农业”不符。
3.D 解析 D项,根据材料二最后一段原文“返本开新模式下的创新精神……表现在文化传统上,即‘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可知“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是一种返本开新模式下的创新精神,不是黄河文化所孕育的民族精神。
4.①材料一主要从黄河文化和中华文明的关系的角度,论述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②材料二从黄河文化的精神内蕴的角度,从六个方面论述黄河文化中孕育的民族精神。
5.①材料一采用了总分式论证结构。②第1段总起,提出中心论点: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第2、3段分析论述,第2段论述了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第3段论述了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魂。
6.C 解析 A项,“确立宗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中,“国家认同”在原文材料一第2段中并没有被提及。B项,“久而久之定会达成”中“定会”绝对化,与原文材料一第3段“它旨在通过……社会认知取得一致”不符。D项中“清朝”成了“中央政府”的时间范围,而材料一第7段“清朝对宗族的重视,更是体现了国家意志。宗族制定的族规,中央政府也承认其具有某种法律效力,甚至对族长依家法处死族人也曾给予法律上的认可”中两个主语并不等同。
7.A 解析 A项,材料一第4段中“它可以弥合人们之间的文化分歧,消弭相互之间的财富多寡,抹平彼此之间的身份高低”是对“宗祠还是一面凝聚族众的旗帜”的解释说明,目的是说明宗祠可以“凝聚族众”,而不是表现它的“崇尚平等、和谐”。
8.D 解析 从A项、C项中的“源”“先泽”“孝”“祖宗”“子孙”等词语能看出,这两副对联为宗祠的楹联。B项,从“国家栋梁”“锦绣文章”可以看出,其为名人先贤祠的楹联。D项中“数千年”“几万里”表现了时间跨度和地域广度,“大手笔”“小才华”属于写作范畴,综合来看,它应该是报社的楹联。
9.①血缘亲情;②家族历史;③共商族事;④人伦道德。
10.①利用宗祠广泛延揽海内外无锡籍优秀人才,为发展无锡经济引智蓄力;②围绕惠山祠堂群及其文化大力开发旅游资源;③将宗祠打造成社会基层文化的活动场所;④将名人先贤祠打造成爱国主义的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