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2024中考语文
作文备考课件
统编版中考复习
2024中考作文模拟预测题导写
预测十
1.我终于迈出了这一步
2. ________让我停了下来
写作导图
名师审题
满分作文
写作借鉴
名师点评
变式训练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都是人生旅途的跋涉者,用深深浅浅的脚步丈量着成长,记录着得失。有时,眼前的坎坷使我们犹豫不定,或许需要莫大的勇气才能迈出一步;有时,远方的风景令我们心动不已,或许对身边的美好未及留意……
请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35分,含书写分3分)
名校模考试题
做好题 品佳作
题目一:我终于迈出了这一步
题目二:________让我停了下来
写作提示: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避开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③书写规范,卷面整洁;④如果选择题目二,请务必先补全题目。
审题老师 (太原市教师)
本题是有导语的二选一作文,分别为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写作时,先审读导语,“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意为成功需要从小到大、从少到多的积累,而后直接点出“成长”与“得失”两个关键词,分别与两个题目相对应,确定了文章的立意方向。导语还提醒学生应珍惜当下,留意身边的细节和美好。此外,也暗示了本题的主题——成长与得失,即在人生旅途中不断前进,跨越各种障碍,最终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梦想。
名师审题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时刻关注自己的内心和周围的环境,不断思考和反思。因此,本题也要求学生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分享自己在走向成熟的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和感悟。
导语第三句中的前半句对应题目一“我终于迈出了这一步”,“我”限定了写作视角必须是第一人称,而“终于”提示学生应当选择自己成长过程中难能可贵的经历,“这一步”则规定写作对象是某一件明确的事情,且行文中需着重刻画迈出“这一步”的过程。“眼前的坎坷”是迈出这一步的对象,“莫大的勇气”则是迈出这一步的必备条件。因此,写作时可按照“历经磨炼后选择坚定不移、勇敢坚韧地迈出关键一步,最后获得成长”这一思路展开叙述。
导语第三句中的后半句对应题目二,学生要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结合导语内容可知,命题人旨在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关注身边的美好。所以,学生应通过对身边美好的人、事、物的描写,展现自己停下来的原因和意义。停下来,有时是为了更好地出发,有时是为了调整新的方向。结合导语“远方的风景”和“身边的美好”,可知题目中的“停下”并非只是空间的停留,更重要的是思想的放松。因此,让自己停下的可以是一枝花、一朵云、一片海,也可以是一本书、一首老歌、一缕熟悉的香味,可据此补全题目。需注意,写作时同样要以第一人称叙述。
审题老师 (太原市教师)
题目一的主干是“我迈出了这一步”,“终于”是修饰语。学生要先明确“这一步”是怎样的一步,即围绕一个特定的场景或情境展开描述,明确“这一步”指什么,它对自己有什么意义,以及自己如何“迈出这一步”等关键问题。导语“或许需要莫大的勇气才能迈出一步”表明这不仅是行动上的一步,还应该是思想品质上的一步,所以在选材时要体现品质,如勇敢、坚定、乐观、自信等。然后再思考日常生活中哪些片段或经历能够培养和提升这些品质,如不敢尝试学舞蹈的自己,最终“迈步”获得自信的故事。
最后还需关注修饰语“终于”,它表明“迈出这一步”并不容易,一定是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或经过了艰难的心理挣扎后才“成功迈步”,因此需要写出迈步前的状态,如胆怯、自卑、畏难等,与迈出之后的状态形成对比,从而突显出收获之大,感悟之深。
题目二“________让我停了下来”中,“停下来”可以是一个养精蓄锐的过程,也可以代表一种安定从容的品质或一种轻松惬意的心情,也就是说,对“停下来”的解读决定了文章的立意。“让我停了下来”,即表明自己从某个事件或某个事物中突然意识到了一些问题,写作时,需写清这个事件或事物是什么,它为什么能让自己停下来思考,以及自己由此产生的反思、获得的启示等内容。
导语中“远方的风景”提示学生可以写自己曾经出游的经历,记叙那些给自己留下美好记忆、让自己驻足欣赏的美景。“身边的美好”则引导学生在选材时关注生活中美好的人或物,如平日未曾留意的春山、公园里随手捡拾垃圾的游客。然后具体写出自己为他(它)们“停下来”时发生的故事,表达自己受到触动所生发出的感悟。
总之,两个题目都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因此不能简单叙事,而要紧紧围绕当今中学生应该如何面对坎坷,应该持有怎样的人生态度行文,力求展现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追求。
写作导图
任务一
任务二
满分作文
推荐主题:成长感悟·挑战
我终于迈出了这一步 “拔地万重清嶂立,悬空千丈素流分。”那个明媚夏日,我终于享受到了迈出那一步后的畅快。
引用诗文,富有文采
引用描写瀑布的诗句作为开头,暗示了文章的主题和情感,同时也为文章增添了文采。
亮点赏析
跃水帘,似乎是吾乡独有的活动,需要人们踩着吱吱作响的木桥穿过瀑布。假期回到乡下,正赶上村里的跃水帘活动,表姑见我难得回乡,便邀请我一起。我从未参与过此项活动,只是在远处望着湍急的流水,心中的恐慌就像火山岩浆一样蔓延开来。可是,实在拗不过表姑的盛情邀请,我只好硬着头皮向着人群前进。
靠近人群时,我惊奇地发现大家都默默地站着,在急下的水流中,寂静又安然,水声被衬得更加轰鸣。我望着水帘,有些恍惚了。水似乎发现了我的怯懦,隐约中我感觉水帘凝视着我,向我缓缓走来,想要吞噬我。表姑鼓励我试试,我害怕地闭上眼睛,颤抖地迈出了右脚。
转换描写角度,突显心理
将“我”的怯懦和恐惧化作水帘的凝视和吞噬,既巧妙地传达出“我”的恐惧无助,还营造出一种紧迫感和悬疑感。
以物写人法:
……(某物)似乎发现了我的……(心理),隐约中我感觉……(某物)凝视着我,向我缓缓走来,想要……(动作)我。
亮点赏析
写法借鉴
正在我犹豫不决时,一股飞溅起的水花拍打在我的裤腿上,力度之大让我心惊胆战。我猛然缩回脚,站在原地,不得不承认自己的怯懦。忽地,有人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膀,我抬头看去,是一位老先生。他安慰道:“不要怕。”我点点头,笑得有些勉强。老先生也笑了笑,许是看穿了我的想法,“孩子,”老先生伸手指向远处,“看见水帘后的石兽了吗?那是木桥的尽头,盯着它,直面它,不要怕。”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到了那座石兽,它并不精美,却充满了力量,狂傲的獠牙仿佛在嘲笑着胆怯的人类。我深深地注视了它许久,猛然察觉,水似乎算不上凶猛了,它变得清澈而温柔。
“孩子,害怕它,就直面它。这才叫智者的勇气。”老先生慢慢地说。我望着石兽,鼓起勇气,直面水帘,迈出了一步,接着又一步,直到迈过了水帘。我学着大家的样子朝石兽一拜,发自内心地欢喜着,感慨着,感谢它赐予我勇气。我知道,我终于迈出了这一步。 直面困难,才会拥有战胜困难的勇气。没有人不会恐惧,但请不要逃避,不要屈服,昂首阔步,直面它吧!迈出一步,便跃过了水帘;直面恐惧,便斩尽了风浪。 (字数:750字)
简洁凝练,张力十足
前一句收束情节,后一句升华主旨,语言精练简洁、铿锵有力,强化了情感。
亮点赏析
人在成长过程中注定会有独特的经历、体验,得到感悟和收获,最终在勇敢面对中走向成熟和坚强。本文以家乡独有的活动————跃水帘为背景,作者一开始对湍急的流水感到恐惧,在长者的鼓励下直面困难,战胜了恐惧,展现出智者的勇气。文章表达了在直面困维时,勇于边出第一步的重要性,并生活中的挑战。
教学助读
以物写人的写作手法可使文章新颖独特,不落俗套。我们在表现自己的心理时,不妨转换一下写作角度,以物写人,通过物的不同状态展现自己的心理变化,突显自我成长。
写法借鉴教学点拨
名师点评
①选材独特,叙述生动。文章取材于作者家乡独有的活动,作者的细致观察和真实感受引领读者进入情境,让读者身临其境,独特的风俗活动也给文章增添了一层文化色彩。
②融情于景,自然真切。作者以不同的景色和事物展现并还原自己的心路历程、情感变化,从石兽的獠牙到水变得温柔,自己也从开始的胆怯到战胜恐惧,景随情动,自然通达。
指导教师: (太原市中学校教师)
立意8分
书写3分
35
语言8分
结构8分
内容8分
推荐主题:成长感悟·成长
那朵玫瑰让我停了下来
春风如雨,携着希望点洒在花前,渲染出一片美好。等到黑夜贪婪地吞噬了最后一缕阳光,花儿却依旧绽放着最灿烂的微笑。我右手执笔,左手伏案,抬头望外,停笔凝思。
我与艳红胜火的玫瑰,初次相逢在那年盛夏。那时,我拿着书,落寞地走在花园中。
倏然间,我于万花丛中看到了你,你肩披阳光,宛若金色流苏;你身穿绿叶,好似轻薄丝绸;空气中雾气弥漫,给你盖上了一层薄薄的面纱。我不自觉地向你走去,弯腰轻嗅,馥郁芬芳似杯清酿使人沉醉,似缕微风抚慰万物。我看着手中的《小王子》,看着你飘入了文学的长河中,于是我席地而坐,打开书页,寻找童话世界中的你。那年盛夏,你让我停下彷徨的脚步,陪伴我读书。
语言优美,比喻生动
通过“金色流苏”“丝绸”等喻体引起读者的感官联想,突出玫瑰高贵美丽的气质,营造出柔美浪漫的氛围。
亮点赏析
我与明年还复开的玫瑰,真正相识在那年深秋。刚步入初中的我,在开学考试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便迫不及待地奔向花园,凭借着记忆寻到你面前,那时,你的枝叶变得枯黄,蜷缩了起来。我捡起一片残留着一丝生机的花瓣,把它轻轻放在我的书里,一举一动都小心翼翼,想留住你在这秋日的最后一抹灿烂。你这般美好,最终却也因时间消逝,被岁月磨灭痕迹。因此,我渐渐放下了骄傲与狂妄,重拾谦逊与坚定。那年深秋,你让我停下自负的脚步,激励我成长。
由物及人,深化内涵
作者由花的消逝感悟到万物生长的规律,从而矫正自身的行为习惯,玫瑰仿佛是一个益友,引导作者成长。
亮点赏析
我与连枝千万绿的玫瑰,深深相知在那年初春。不理想的成绩,师长的期待让我感到痛苦迷茫,于是我便来寻求你的帮助。可你光秃秃的枝干上没有半分生机。我正要失望离开,一个绿芽留住了我。你是那样翠绿欲滴,又是那样柔嫩似水,我仿佛又闻到了那年盛夏的馥郁芬芳,看到了那年深秋的少年成长。那年初春,你的坚定生长让我驻足,带给我希望。
那就让我们再次相约盛夏。你会绽放生命,迎接新一轮朝阳,我会刻苦拼搏,努力实现梦想,我们会为彼此停下脚步,相视一笑,回味霞光万道一抹红的初遇,细品残阳叶影一片黄的相识,斟酌黎明一滴绿的重逢,然后一同坚定地前行! (字数:749字)
总结照应,情感浓烈
三个排比句式照应作者和玫瑰的三次相遇,总结过去的三个片段,收束全文,情感浓郁,韵味无穷。
回味……的初遇,细品……的相识,斟酌……的重逢。
亮点赏析
写法借鉴
只要留心观察,一花一木皆是美景。通过讲述作者与一朵玫瑰的相遇,展现了成长的旅程。在盛夏,作者发现了玫瑰的美丽,与之共同度过美好的时光;在深秋,作者见证了玫瑰的凋零,并从玫瑰的消逝中,学会了谦逊和坚定;而在初春,尽管玫瑰看似失去了生机,但一个绿芽又带给了作者希望。
教学助读
排比句式的使用,可增强文章语言气势,,使情感更加浓烈。我们在写作中可用排比句式总结事件,收束全文。并通过语意相近的词语,反复强化,以突显情感,营造韵味无穷的效果。
写法借鉴教学点拨
名师点评
①描写丰富,主旨深刻。作者通过丰富细腻的描写、浓烈直白的抒情,表达了自己与玫瑰的情感交流和成长经历,结尾展示了希望与坚定的力量,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启示与思考。
②语言优美,视角独特。文章用词灵动,对景物和心理的描写极具表现力;同时采用第二人称的视角,用剖白、呼告的语气抒发情感,由花及人表明心迹,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指导教师: (太原市教师)
立意8分
书写3分
35
语言8分
结构8分
内容8分
人生之路,无论是崎岖还是平坦,都要靠自己去走。在行走的过程中不断磨炼自己,我们才能获得成长,成为独当一面的参天大树。
以“在_________学会独立”为题写作。
变式训练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