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作文预测题导练25:书春联,迎新年+这一次,我战胜了它+窗前的剪纸 课件(共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中考作文预测题导练25:书春联,迎新年+这一次,我战胜了它+窗前的剪纸 课件(共3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03 11:01: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2024中考语文
作文备考课件
统编版中考复习
2024中考作文模拟预测题导写
预测25
书春联,迎新年+这一次,我战胜了它+窗前的剪纸
写作导图
名师审题
满分作文
写作借鉴
名师点评
变式训练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3年新年贺词中说:“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我们战胜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每个人都不容易。”生活中,你是否有过“不容易”的经历?什么让你觉得不容易?你又有怎样的感受与思考?
请以“真不容易啊!”为开头或者结尾,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限定开头、结尾
限定开头 结尾
限定开头 结尾的创新题型,在给定学生写作范围的基础上,又能给学生极大的发挥空间。
这种创新题型在2022广东省卷、2022甘肃兰州、2022四川成都、凉山州等地区都有考查。
新趋势解读
命题意图
试以题育人,题设有意识地探索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考查途径。从形式上看,限定开头或者结尾的题型新颖有创意,能够确保每位学生有话可说,是新教育理念下的新趋势。从内容上看,“真不容易啊”的感叹,实质上蕴含着对千锤万击的顽强毅力、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的赞扬,这体现了命题人意在引导学生培养坚强意志、不怕困难、积极进取的品质。
审题老师 (福州 一级教师)
材料中“艰苦卓绝”强调努力的程度,写作时需突显自己为某件不易之事奋斗的过程,可以将努力的次数、程度量化;“战胜了”强调努力的结果,表明“只要努力,困难终会得以解决”这一主旨;“困难和挑战”则是写作对象;“前所未有”突出困难的艰巨,写困难时可从小处落笔,具体地叙述“艰巨”的表现;“每个人都不容易”强调表达“虽不易,但值得”的主题。
名师审题
审题老师 (福州教师)
学生可从自身经历着手,思考成长过程中的“拦路虎”,如学习功课、体育锻炼、提升技能等,讲述自己拼尽全力、绞尽脑汁终于战胜困难的经历;亦可从国家、社会着眼,如航天事业、科研攻坚、国计民生等领域,叙写人们精诚团结、戮力同心终于挺过艰险、拨云见日的事件。另外,题目中虽然强调了“真不容易”的主题,但要将笔墨集中在“如何战胜困难”“如何获得成功”的过程上,重点描写自己的心理变化、具体行动等。少写困难,多写“化难”,才能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写作导图
满分作文
推荐主题:成长感悟·坚持
书春联,迎新年
“真不容易啊!”我放下毛笔,用力甩了甩酸胀的手,望着眼前鲜红的春联,又回想起在寒风里奋力挥墨的那天。
那天是小年,早晨,浓厚的灰云遮住了阳光。我已整理好工具,准备与老师一同出发。我们要去街头,在现场写春联。
临行前,老师看到我惴惴不安的样子,严肃地说:“书法,要大大方方;春联,更要大张大合。写字时切记不能畏畏缩缩,一定要大胆去写!要一气呵成,写春联最重要的就是气势!”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推开门,寒风灌进来,我不由地裹紧厚重的衣服,心怀忐忑,迈步出门。
语言描写,气势十足
老师的话点出写春联要潇洒恣肆、大张大合,使得文章在思想格局上更显大气,境界开阔。
……,要大大方方;……,更要大张大合。……时切记不能畏畏缩缩,一定要大胆去……!
亮点赏析
写法借鉴
到了街头,我们布置好场地,就开始提笔写春联了。周围许多人都好奇地朝这里张望。我握笔的手在颤抖,因为冷,也因为恐惧。感觉过了很久,我却只写了几个歪斜的小字。我呆滞地盯着红纸出神,手越来越颤抖。我看向老师,想向他求助,只见他正捧着一副刚完成的春联,递给一人。春联上的字迹龙飞凤舞,颇为豪气。那人笑着接过:“谢谢啊,新年快乐!”我不禁自惭形秽,想起了老师之前的教诲。气势,对!要有气势!不能束手束脚,本就没有什么好害怕的!
运用对比,铺垫下文
将“我”的呆滞畏惧和老师的豪迈大气进行对比,表明老师对“我”的教育不止“言传”,更有“身教”,为后文“我”的转变做了铺垫。
亮点赏析
我鼓起勇气,提笔,饱添浓墨,落笔,笔走龙蛇,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住笔定睛一看,果然大气许多,与先前几字对比鲜明,如游龙走蛇。我信心大增,忽略了周围的目光,趁着这股劲头,势如破竹般完成了一副对联。
不知不觉已是中午,此时云开雾散,温暖的阳光倾洒在大地上。小憩片刻,下午继续与老师书写春联。我端坐桌前,怡然自得,游刃有余,全然没有了刚开始的恐惧和慌乱。虽然手已麻木,腰背也因久坐而酸痛,但见到人们脸上的笑容,听到他们一声声美好的新年祝福,我觉得这一切都值得。
到了傍晚,天色渐暗,夕阳依依不舍地落下山去。我身上微微出汗,不觉寒冷,脱下厚重的衣服,感觉一身轻盈。我收拾好器具,走在回家的路上,回想起一天的经历,用力甩了甩酸胀的手,心中翻涌着一股豪气。 (字数:754字)
照应前文,衬托心理
前文写“我”裹紧衣服,结尾写“我”脱掉衣服,两处细节相互照应,突出了“我”轻松满足的心理。 
亮点赏析
春联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学形式,它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抒发美好愿望。本文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描写了作者在寒冷的冬日里参与写春联的经历。文中生动的描写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作者从不自信到逐渐克服恐惧,最终展现出豪气和自信的过程。同时,也强调了学习书法的一些重要因素,如气势、自信和勇气。全篇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思想。
教学助读
表现某一事物的特征时,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进行刻画,抓住事物的特点,从语言的表述上进行渲染。如文中老师的话抓住写春联要“大张大合”这一特点,用清晰直观的语言表达了出来。
写法借鉴教学点拨
名师点评
①描写细腻,层次丰富。作者有意识地在叙事中融入对早晨、中午以及傍晚天气变化的描写,既增添了文章的美感和层次感,也从侧面衬托了作者的心理变化,使得写作主题层层深入。
②情感饱满,立意深刻。文章明线是“大大方方”“大张大合”的书法要义,暗线则是“我”从胆怯、畏惧到充满豪气的变化过程,二者互相映衬。突显立意,情感充沛。
指导教师: (福州教师)
基础50分
发展10分
60
推荐主题:成长感悟·坚持
这一次,我战胜了它 真不容易啊!我终于战胜了实心球。 秋阳杲,云无踪,秋风把叶扬。一颗实心球被我奋力扔出,伴着秋风和烈日,落在11米开外的地方。一颗小小的实心球折磨了我这么久,终于被我击败了,真不容易啊!
文白相交,富有韵味
运用短句描写环境,“秋风把叶扬”一句暗含投掷实心球的动作,二者相映成趣,笔调活泼,场景生动。
亮点赏析
最开始进行实心球测试时,虽然我每次都用尽全力将球扔出,但它都只是落在9米左右的位置上。这个成绩距离11米的满分还有着不小的差距,看着成绩,我只能无奈地叹息。
体育中考迫在眉睫,我的成绩却止步不前,当务之急是找到正确的方法加强实心球训练。
于是我主动去询问老师正确的投球姿势,在其他同学投掷训练时注意观察他们的动作,并跟实心球高手同桌请教技巧,最终总结出一套方法:用力钳住实心球有利于发力;投掷前进行多次预摆有助于腰部发力;出手点要在头的正上方……可真正开始实践时,我就发现自己的动作其实很不协调,尝试了好几次才逐渐掌握了动作要领和技巧。每到周末,我便在我家楼下继续练习,巩固校内的学习成果。
训练的过程是坎坷的,动作修正后我的成绩不升反降,球只能落在8米处。同桌鼓励我说这是纠正动作、提升技巧的必经之路。所以我没有放弃,依旧认真对待每次训练。练习时,我先是拉伸腰部,然后跪在垫子上反复练习动作,最后再按照老师要求的动作进行投掷……
真实详尽,照应主题
通过具体的数字表现训练过程中的波折和艰难,照应了“真不容易”的主题,真实详尽,令人感同身受。
亮点赏析
终于,又到了实心球的测试课。我站在投掷线后,两脚开立,双手持球,把球从面前举起,身体向后仰,接着来回进行折叠预摆,让自己的身体尽量活动开。当折叠到极限位置时,我憋着一口气,奋力将手中的实心球向前抛出。橙色的实心球在秋日的映衬下,迎着风,划出一段优美的抛物线,落在了11米线之外的地方。
描写细致,层次丰富
先细致描写掷出实心球前的一系列预备动作,再顺着动作写实心球抛出后的路径,描写细致凝练,画面层次丰富。
①动作(定点特写,突显核心细节);
②画面(视线延伸,勾勒重点物象);
③人物(次要相关,烘托主要人物)。
亮点赏析
写法借鉴
柔日光,暖黄昏,晚风拂面庞。这一刻,我终于达到了目标。每个人的成功都不是信手拈来的,而是长期努力的结果。成功必然不容易,我们一定要勇于面对、迎难而上。
(字数:717字)
任何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厚积薄发的结果。作者起初进行实心球测试时,无法达到目标成绩,但作者并没有放弃,而是主动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坚持进行训练,修正动作并提升技巧。最终,作者战胜了实心球,取得了目标成绩。文章揭示了成功需要勇于面对困难,坚持努力,并不断改进自己的方法的道理。
教学助读
描写动作的发展变化时,需要将具体动作与整体画面配合起来。写作时可先定点特写动作,将重点聚焦在动作上,接着将视线延伸至物象,描绘动作发出后的画面。
写法借鉴教学点拨
名师点评
①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文章开头简明扼要地交代结果;主体详细描写训练过程,对动作及心理的刻画细致入微,对训练中的挫折则简笔带过;结尾回顾升华,布局合理,中心突出。
②叙事集中,节奏明快。作者以平实的语言阐述了自己从最开始的失败到最后成功的整个过程,表现了不同阶段的状态,叙事集中明快,各个部分间过渡自然,层层递进。
指导教师: (福州,教师)
基础50分
发展10分
60
推荐主题:传统文化·传承
窗前的剪纸
“真不容易啊!”我低声叹气。
又是一年春节,窗外大人小孩都忙碌着,我正坐在桌前剪纸,“咔咔”几下,红色的纸片随着剪纸声缓缓飘落。
起初,我的动作十分流畅,逐渐地,我的掌心被汗水濡湿,内心也涌上一股焦躁的情绪。突然,鱼鳞处的纹样被我剪断了!鱼肚空了一大块儿,一条不成型的“鱼”正病恹恹地躺在我的手上,它好像在抱怨我的笨手笨脚。
巧用拟人,突显情感
将自己的作品拟人化,“病恹恹”生动地表现出作品的形态,也饱含着“我”的颓败心理。
通过物的状态(病恹恹)表达人的心情(沮丧、失望)。
亮点赏析
写法借鉴
我看着剪废的纸,想起了曾经和母亲观赏窗花的情景。
每逢过年,她总会将剪出来的窗花贴于窗户,并指着它们说:“你看,龟鹤长寿,寓意长生不老;石榴多籽,寓意多子多福……剪纸里可藏着大学问呢!”我懵懂地点点头。母亲便又兴奋地拿出工具,灵活的手指不停转动,不一会儿,普通的彩纸变得惟妙惟肖,她指着作品里不同的花纹说:“你看,这是云纹,这是月牙纹……”
我惊叹于小小的剪纸,光是纹样就如此多变,于是也学着母亲的动作剪了起来,可自己动手了,才知道有多不容易。望着眼前的废纸,我陷入茫然。这时,母亲推门而入。我拿起那条“鱼”苦涩地看着她,她走过来,将纸片捡起,安慰着我:“你的心太浮躁,而剪纸需要专注、细心。”我将她的话听进心里。
衔接开头,自然流畅
从与母亲观赏窗花的回忆转回现实的那张“废纸”,情节自然流畅。
亮点赏析
重新执起剪刀,静下心来,循序渐进。开始剪鱼鳞纹样时,我小心地拿起金色的剪刀,在红纸上落下,金色与红色交映,我手中的动作越来越流畅,小纸片不断地落下。最后一剪完成后,我缓缓吐出一口气,小心翼翼地摊开,一条栩栩如生的鱼跃然纸上。
母亲赞许地点了点头。接着,她约我外出走走,我欣然答应,走出家门,才发现外面已是一片红色的世界,红灯笼、窗花、鞭炮……母亲欣慰地说:“你看,剪纸正留在家家户户的窗前,多美啊。”
看着这些精妙的艺术品,我内心一阵触动。剪纸不仅仅蕴含着耐心细致、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还蕴含着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的风雅情致。火红的剪纸,不仅拨动着我的心弦,也代表着文化的传承,寄寓着中国人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字数:763字)
升华主旨,寓意深刻
作者将剪纸与工匠精神、传统文化相联,饱含着对剪纸文化的热爱与对其寄寓的美好希望的赞许。 
亮点赏析
剪纸是一种传统的手工艺品。文章以剪纸为线索,从作者的笨拙和茫然开始,描述了她学习剪纸的心路历程。尽管开始时作者的动作并不熟练,但在母亲的指导和启发下,作者逐渐领悟到剪纸艺术的技巧和要领,最终成功完成了剪纸作品。
文章展示了不同剪纸艺术的寓意。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剪纸的寓意?可以搜集相关的剪纸作品,相互分享。
教学助读
表情达意时,可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某一事物人格化,赋予它们以人的动作和感情,借此表达自己的心情。如文中“我”因剪纸失误,使作品呈现出“病恹恹”的状态,巧妙地表达出“我”的情感。
写法借鉴教学点拨
名师点评
①描写生动,塑造人物。文章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自己和母亲的相处日常,从侧面表现了母亲耐心、温柔的形象。对自己学习剪纸的心理描写细腻,表现出了自己的求知欲。
②语言质朴,主题深刻。文章用质朴的话语强调了剪纸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通过对剪纸艺术的深入了解,表达了对剪纸文化的喜爱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之情。
指导教师: (福州,一级教师)
基础50分
发展10分
60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