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庄子二则——北冥有鱼》 同步教学课件(共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1课 《庄子二则——北冥有鱼》 同步教学课件(共3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03 11:31: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庄周曾梦见自己变成一只蝴蝶,轻舞飞扬、飘然快乐。于是他全然忘记了自己是庄周。醒来之后,庄子对于自己究竟是庄周还是蝴蝶感到惊奇诧异。仔细想想,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蝴蝶了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
庄子的想法表达了一种人生如梦的人生态度。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庄子,学习庄子的人生哲学!
北冥有鱼
《庄子》二则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字子休。战国时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曾为漆园吏 。战国时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 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为“老庄”“道学之祖”。
走近作者
《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其文汪洋恣肆,想象丰富,气势壮阔。《庄子》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内篇7篇为庄子所作,外篇15篇和杂篇11篇,一般认为是其门人和后学者的伪作。
课文选的两则故事第一则选自内篇中的《逍遥游》,第二则选自外篇中的《秋水》。标题是编者加的。
作品介绍
庄子生活在社会矛盾极其复杂的乱世。战国时,诸侯征战不已,暴君佞臣杀人如麻。他的志向抱负在现实中不可能实现,无法获得生命的自由,于是,他以追求精神上的自由来逃避纷乱的现实。希望在精神上天马行空、无所羁绊,让精神的生活去解放作为形体的生命,从而达到物我两忘、超然物外的绝对自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写出了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逍遥游》。
写作背景
庄子曾做过漆园吏,但他不满现实,不愿与统治阶级合作,据传楚王曾以千金相邀为相,被其拒绝。庄子后来当了隐士,以表明自己愤世嫉俗,蔑视名利、痛恨权贵的心志。庄子继承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认为“道”是无限的、“自本自根”“无所不在”的,强调事物的自生自灭,否认有神的主宰。
读准字音
北冥( ) 鲲( ) 迁徙( ) 抟( )
齐谐 ( ) 正色邪 ( )
míng kūn
xǐ tuán
xié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北冥有鱼
míng
kūn

xié

tuán
注意字音、停顿
朗读课文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北海。庄子想象中的北海,应该在北方的不毛之地。同“溟”,海。
本指的是鱼苗,这里指的是大鱼。
传说中的大鸟名
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悬挂在天空的云。
译文:北海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鲲。鲲体积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鲲变化成鸟,鸟的名字叫鹏。鹏的脊背,不知道长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双展开的翅膀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
疏通文意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海水运动。古代有“六月海动”之说,海动必有大风,大鹏可借风力南飞。
迁移
天然形成的水池。
记载怪异的事物。志,记载。
击水,拍打水面
盘旋飞翔
旋风
气息,这里指风
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
译文:这只鹏鸟啊,海水运动时将要飞到南海去。这南海是个天然形成的水池。《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物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时,翅膀击水而行,激起的波涛浪花有三千里。它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它离开北海是凭借着六月的大风。”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湛蓝。
真正的颜色。
同“耶”,疑问语气词。
尽头。
代大鹏
这样
译文: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大鹏从天空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
内容探究
1.文章标题为北冥有鱼,后来怎么又写鸟
了?
鸟是由鱼变化而来的。鲲的体积有几
千里,变成鸟后,鸟的背部不知有几千里。
说明庄子想像力丰富。
2.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大鹏?文章第一层是如何描写鲲鹏的形象的?
从体大、背大、翼大以及活动范围大(长度:从北海到南海;高度:九万里)四个方面极写鲲鹏形象磅礴壮观。
(1)两个“不知其几千里也”,用了反复和夸张的手法,突出了鲲鹏的形体之大;
(2)“怒”,写出鹏腾飞时力度之大,气势之盛;
(3)“垂天之云”兼用比喻和夸张,突出鹏翼之大。
找出写鹏外形的句子。
体— “不知其几千里也”
背—
翼—
“不知其几千里也”
“若垂天之云”
3.庄子笔下的“鹏”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硕大无比
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
1
2
3
4
力大无穷
志存高远
善借长风
4.第二段为何要引述《齐谐》的记载?
引述《齐谐》的记载是为了证明大鹏南飞是真实可信的。
5.大鹏南飞,野马、尘埃飘动依靠什么?
大鹏:扶摇(旋风,强大的风力)
野马、尘埃:生物气息相吹
6.鸟为什么要迁徙到南冥?
南冥是天然的大池,是鸟心目中的
理想境地,是要追求一种精神的自由。
探讨寓意
7.“野马”“尘埃”和鲲鹏有何相似之处呢?写它们有什么作用?
“野马”“尘埃”的运动也必须依靠气息。微小的“野马”“尘埃”与巨大的“鲲鹏”对比,但这一大一小都有所凭借。这里和鹏相比,因此,大鹏也好, “野马” “尘埃”也好,看似逍遥,其说明万物均“有所恃”(须凭借,要依靠),世上的万物无论大小,都受到不同的限制,处在不同的束缚之中。实并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那么人对事物的认识有没有局限呢?
明确:“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意思
是说,天色湛蓝,难道这就是
它真正的颜色吗?它是高旷辽
远而没有边际的吗?说明人对
事物的认识是有局限的。
8.文章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什么道理?
探讨寓意
说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
品味语言
赏析“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一句。
明确:运用丰富的想象、奇特的夸张,
描写了鲲鹏振翼拍水,盘旋飞向九万
里高空的形象,这一形象能激发人的
豪情壮志,具有的艺术感染力。
“击”“抟”等字传神、生动,
让人产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抟扶摇而上九万里”的鲲鹏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鹏鸟展翅高飞,威力无比,气势宏大,搏击于天空,启示人们要胸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勇于搏击,敢于追求。
主旨归纳
这则故事以大鹏南飞作比喻,说明世上的万物无论大小,都受到不同的限制,处在不同的束缚之中,因此,大鹏状似逍遥,其实还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
李白一生常以大鹏自比,
下面这首《上李邕》,是他写
给当时德高望重的名士、北海
太守李邕的。结合注释,说说
诗人借助大鹏的形象表达了怎
样的情感。
拓展延伸
《上李邕[yōng]》
【唐】李白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大鹏哪一天顺风飞起, 能扶摇直上飞到九万里高。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即使在风歇时停下来, 它的力量还能簸干沧海的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见余大言皆冷笑。
世人见我常发奇谈怪论, 听了我的大话都冷笑不已。
宣父①犹能畏后生②,丈夫未可轻年少。
孔圣人还说怕后生,
大丈夫可不能轻视年轻人啊!
①宣父:指孔子。唐太宗曾下诏尊称孔子为“宣父”。
②畏后生:语出《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上李邕》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青年
时期的作品。此诗通过对大鹏形象的刻
画与颂扬,表达了李白的凌云壮志和强
烈的进取之心,对李邕瞧不起年轻人的
态度非常不满,表现了李白勇于追求而
且自信、自负、不畏流俗的精神。年轻
的李白敢于向大人物挑战,充满了初生
牛犊不怕虎的锐气。
与“鹏”相关的成语
鹏程万里 大鹏展翅 鹏抟九天
鲲鹏之志 扶摇直上 鹏翔九霄
文言知识积累
1、重点词汇
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怒而飞:
其翼若垂天之云 :
悬挂在天空的云。
志怪者也:
记载。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盘旋飞翔。
去以六月息者也:
气息,这里指风。
亦若是则已矣:这样
2、通假字
北冥有 (“冥”同“溟”,海)
3、词类活用
志怪者:形容词作名词,怪异的事物
南冥者:天池名词作形容词,天然的
4、一词多义
①息 去以六月息者也(气息,这里指风)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气息
)
叫作
②为 其名为鲲(
化而为鸟(
)
)
成为
③之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的 )
鹏之徙于南冥也(
)
用于主谓之间
代词,它的
④其 其名为鹏(
)
其视下也( 代词,代大鹏 )
其正色邪( 表示选择
)
)
)
⑤而 化而为鸟(
连词,表顺承
连词,表修饰
怒而飞(
【课堂小结】
志当存高远,人生贵追求。
鲲鹏凭借海运和强大的风力飞
到南海这一理想的境地。老师
希望大家能凭借知识的力量、
人格的魅力达到你人生的理想
境界。愿你们能插上知识的翅
膀,怀着积极乐观的心态,去
乘长风,破万里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