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绍兴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3-03 12:50: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学年第二学期回头考试
高一生物试卷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多选均不给分)
1.老年人头发变白,主要原因是毛囊中的黑色素细胞发生了( )
A.细胞分裂 B.细胞分化 C.细胞衰老 D.细胞坏死
2.奶粉中被称为“生命活动的主要承载者”的物质是( )
A.水 B.无机盐 C.核酸 D.蛋白质
3.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不同的生命活动,真核细胞中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 )
A.细胞核 B.细胞膜 C.细胞壁 D.细胞溶胶
4.水稻和玉米从外界吸收硝酸盐和磷酸盐,可以用于细胞内合成( )
A.蔗糖 B.脂肪酸 C.甘油 D.核酸
5.下列四组生物细胞结构最相似的一组是( )
A.小球藻、黑藻、蓝藻
B.烟草、草履虫、豌豆
C.小麦、番茄、马铃薯
D.酵母菌、青霉菌、大肠杆菌
6.下列能体现细胞全能性的实例是( )
A.胡萝卜根细胞→胡萝卜植株 B.爪蟾蝌蚪→爪蟾幼体
C.玉米种子→玉米植株 D.干细胞→脂肪细胞
7.2021年,中国科学家在人工合成淀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首次在实验室实现二氧化碳到淀粉的合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人工淀粉是由C、H、O元素组成
B.本尼迪特试剂遇淀粉呈红黄色
C.人工淀粉彻底水解的产物是葡萄糖
D.淀粉是植物细胞中重要的储能物质
8.下列关于“光合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加入层析液过多,提取到的色素滤液颜色变浅 B.分离色素时需加入少量的二氧化硅和碳酸钙
C.利用95%的酒精分离色素可得到四条色素带 D.分离时滤纸上滤液细线应该高于层析液液面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研究发现,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其结构与功能相适应。ATP主要来自于细胞呼吸,细胞呼吸的本质就是糖等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9.如图是ATP的结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表示化学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和③均为高能磷酸键
B.形成③所需的能量可来源于光能也可来源于化学能
C.细胞内的吸能反应所需能量都是由③断裂后直接提供
D.②和③都断裂后就成为腺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
10.真核细胞中,葡萄糖可经需氧呼吸彻底氧化分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糖酵解阶段葡萄糖中的化学能大部分以热能形式释放
B.丙酮酸分解形成CO2,产生[H]和少量ATP,CO2可释放到细胞外
C.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前两个阶段产生的[H]与氧结合生成H2O
D.糖酵解和柠檬酸循环为电子传递链提供[H]和ATP
11.氰化物是致命速度最快的毒物之一,它能与电子传递链中的蛋白质结合,阻断ATP的生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氰化物中毒会抑制需氧呼吸过程中有关酶的合成
B.氰化物中毒会抑制线粒体内膜上水的生成
C.氰化物中毒会导致患者细胞中ADP与ATP比值上升
D.氰化物中毒会使患者体内的乳酸含量下降
12.某小组进行“探究酶催化的高效性”活动,实验思路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步骤 基本过程 试管A 试管B
1 加入2%过氧化氢溶液 3mL 3mL
2 加入马铃薯匀浆 少许 —
3 加入二氧化锰 — 少许
4 检测
A.可用鸡肝匀浆代替马铃薯匀浆进行实验 B.马铃薯匀浆中含有过氧化氢酶
C.可用收集的气体总量作检测指标 D.该实验能说明酶的作用具有高效性
13.下列关于“制作和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临时装片”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视野中大多数细胞处于分裂间期 B.无法观察到某细胞中细胞板逐渐形成细胞壁的过程
C.解离后滴加清水的目的是洗去多余的染液 D.使用盐酸解离能够破坏细胞间的果胶
14.下图表示番茄随环境中氧浓度的变化,从培养液中吸收Ca2+和SiO44-的曲线。影响A、B两点与B、C两点吸收量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A.离子浓度、载体数量
B.载体数量、氧浓度
C.载体数量、离子浓度
D.离子浓度、氧浓度
15.如图是某种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图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生物为某种动物 B.该生物的一个体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
C.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 D.该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单体
16.下图表示细胞中部分生物膜之间结构和功能的联系。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的 1、3 分别是细胞、细胞核的边界
B.图中 7 和 8 增大膜面积的方式相同
C.囊泡 1 和 2 的膜结构相似,所运输的物质结构有差异
D.细胞中的囊泡随机运输到细胞膜并与之融合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孟德尔1865年发表了《植物杂交试验》论文,揭示了生物性状的分离和自由组合的遗传规律,后人称为孟德尔定律。孟德尔实验的成功取决于他取材适当,方法严密。
17.选择豌豆作为材料为孟德尔获得成功奠定了重要基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豌豆是自花、闭花授粉植物,便于形成纯种,确保杂交实验结果可靠性
B.豌豆花冠的形状便于人工去雄及人工授粉等操作
C.豌豆成熟后籽粒都留在豆荚中,便于观察和计数
D.豌豆的生长期较长,产生的种子数量多,方便实验
18.孟德尔在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中,运用了“假说—演绎”的方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F1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属于假说的内容
B.设计纯合亲本正交、反交实验是为了验证假说
C.孟德尔在F1自交和测交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提出问题
D.测交后代的表现类型及比例,可反映F1所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
19.在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中,甲同学分别从下图①、②所示烧杯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分别从下图①、③所示烧杯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烧杯后,重复100次。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同学的实验模拟F1产生配子和受精作用
B.乙同学的实验模拟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C.乙同学抓取小球的组合类型中DR约占1/4
D.从①~④中随机各抓取1个小球的组合类型有16种
20.下列关于细胞癌变及癌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癌细胞可出现巨核、双核或多核现象
B.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无细胞周期
C.致癌因子有很多,某些病毒可能会导致癌变
D.癌变往往与原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功能的丧失有关
21.核膜上有核孔,核孔构造复杂,与核纤层紧密结合,成为核孔复合体(NPC)。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并且危害严重的心律失常疾病,最新研究表明,其致病机制是核孔复合体的运输障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核膜为双层膜结构,由四层磷脂分子构成
B.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与NPC功能息息相关
C.人成熟红细胞上NPC数量较少,因此红细胞的代谢较弱
D.引起心房颤动可能是部分RNA通过NPC输出细胞核障碍
22.如图表示人体内某种酶促反应速率受温度和pH的影响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b点时,将酶的浓度增大一倍,反应速率不可能增大
B.在a点时,将酶的浓度增大一倍,反应速率可能增大
C.在c点时,将酶的浓度增大一倍,反应速率可能增大
D.该图不能反映唾液淀粉酶催化能力的变化特征
23.共翻译折叠是指原核细胞核糖体上的一些多肽链还尚未合成结束就会发生折叠,形成独特的三维构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共翻译折叠有利于蛋白质形成特定的空间结构而发挥功能
B.原核细胞对多肽链共翻译折叠过程中需要内质网的参与
C.共翻译折叠过程会伴随着ATP的水解,属于放能反应
D.共翻译折叠的实质是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肽键的过程
24.小鼠毛皮中黑色素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当显性基因R、C(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都存在时,才能产生黑色素,如图所示。现将一个黑色纯种和一个白色纯种小鼠进行杂交,F1雌雄交配(后代数量足够多),则F2的表现型比例为( )
A.黑色∶白色=2∶1 B.黑色∶棕色∶白色=1∶2∶1
C.黑色∶棕色∶白色=9∶6∶1 D.黑色∶棕色∶白色=9∶3∶4
25.根据表中分析同质量的脂肪和糖类在氧化分解时的差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物质 各元素比例 氧化分解时
C O 耗氧量 释放能量 产生的水
脂肪 75% 13% 较多 较多 X
糖类 44% 50% 较少 较少 Y
A.脂肪中的H的比例是12%
B.脂肪中H的比例较高,所以释放的能量较多
C.相同质量条件下,脂肪比糖类在氧化分解时耗氧量多
D.相同质量的脂肪和糖类氧化分解时产生的水量X26.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自制的纤维素水解液(含5%葡萄糖)培养酵母菌并探究其细胞呼吸方式(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培养开始时向甲瓶中加入重铬酸钾和稀硫酸以便检测乙醇生成
B.仅根据该实验的结果不能完全确定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C.乙瓶的溶液由橙色变成灰绿色,表明酵母菌已产生了CO2
D.实验中增加甲瓶中初始酵母菌的数量能提高乙醇最大产量
27.某同学用2mol·L-1的乙二醇溶液和2mol·L-1的蔗糖溶液分别处理同一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细胞,检测原生质体(表皮细胞除去细胞壁后的结构)相对体积的变化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用一定浓度的尿素溶液代替乙二醇溶液可得到类似的结果
B.AB段曲线表明细胞液浓度逐渐增大,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减弱
C.120s后乙二醇逐渐进入细胞内,引起细胞液浓度增大
D.该植物细胞在A点和C点处的细胞液浓度相等
28.细胞经历分裂、分化过程后,最终会不断地衰老和死亡。如图表示人体皮肤细胞经历的某种变化过程,下列关于该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变化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细胞外凋亡因子的诱导
B.该变化过程先有 DNA 的断裂进而引发细胞核的断裂
C.图中的A 表示凋亡小体,最终被消化需要溶酶体的参与
D.图中 A 结构的形成利用了膜的流动性,因为A 有完整的膜包绕,不会引起炎症反应
29.甲状腺滤泡细胞内的I-浓度是血浆中I-浓度的30倍。血浆中I-进入滤泡上皮细胞是由钠碘同向转运体(NIS)介导的,如图所示。已知哇巴因是钠钾泵抑制剂,硝酸根离子(NO3-)可以与I-竞争NIS。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钠碘同向转运体运输I-与Na+的方式不一样
B.NO3-能够同时影响Na+和I-进入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
C.钠钾泵在同时运输Na+和K+时,都属于主动转运
D.哇巴因可抑制甲状腺滤泡细胞吸收碘
30.已知牛的体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其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为红褐色,aa为红色,在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中,雄牛为红褐色,雌牛为红色。现有一群牛,只有AA、Aa两种基因型,其比例为1:2,且雌:雄=1:1。若让该群体的牛进行自由交配,则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分别是
A.红褐色:红色=8:1 B.红褐色:红色=4:1
C.红褐色:红色=2:1 D.红褐色:红色=4:5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31.下图表示人肺泡壁部分上皮细胞亚显微结构。肺泡壁的上皮细胞有两种类型,Ⅰ型细胞呈扁平状,构成了大部分肺泡壁;Ⅱ型细胞分散在Ⅰ型细胞间,可分泌含脂质和蛋白质的表面活性物质,以防止肺泡塌缩。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细胞A为 (填“Ⅰ”或“Ⅱ”)型细胞,更利于肺泡的气体交换,O2等气体分子以 的方式进出细胞。Ⅱ型细胞可增殖、分化为Ⅰ型细胞,这两种类型细胞的差异是否由于遗传物质的丢失造成的? (填“是”或“否”)。
(2)细胞B中有较发达的 (写出两种,2分)等细胞器,与这类细胞的分泌功能有关。表面活性物质以胞吐方式排出细胞,该过程依赖于细胞膜具有 性。
(3)细胞质中除各种细胞器外,还有胶状的 ,是许多代谢反应的重要场所。各种细胞器并不是漂浮在细胞质中,其中还存在着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 ,在维持细胞的形态,细胞运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4)若病毒侵入肺泡壁上皮细胞,细胞中会形成大量的自噬体,与 结合后被其中所含的多种水解酶分解,合成这些水解酶的细胞器是 。
32.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简称“慢粒”)是一种由骨髓造血干细胞恶性增殖引起的疾病。图1表示骨髓造血干细胞(2n=46)正处于有丝分裂时的图像(下图只列出部分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图2是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曲线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结构①复制后在细胞分裂 期分开移向两极,其间有[④] 相连。此时图1细胞所处时期位于图2中 段,细胞中有 条染色单体。
(2)若用胰蛋白酶处理图1中②,剩余的细丝状物质是 。图2中BC段细胞核内主要进行 , 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暂时加倍。
(3)研究发现,90%~95%的“慢粒”患者与染色体异常有关,骨髓造血干细胞中染色体数最多时细胞所处时期是 ,此时细胞中有 条染色体。
(4)骨髓造血干细胞在有丝分裂末期不出现细胞板,理由是 。
33.水稻是一种悠久的粮食作物,为探究环境因素对水稻孕穗期生长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处理 检测指标
叶绿素含量(mg·g-1) 净光合速率(CO2μmol·m-2·s-1) 气孔导度(μmol·m-2·s-1) 水分利用率(μmol·m-2·s-1)
正常水分 大气CO2浓度 1.89 15.46 0.17 2.95
高CO2浓度 1.84 21.75 0.24 2.71
干旱胁迫 大气CO2浓度 2.26 11.53 0.10 3.24
高CO2浓度 2.54 15.91 0.15 3.69
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 ,净光合速率用单位叶面积 来表示。
(2)水稻叶肉细胞中的光合色素常用 法分离,在滤纸上扩散速度最快的色素主要吸收 光。
(3)H2O在光反应中裂解为 ,光反应过程中能量转化是 。CO2在叶绿体基质中被固定为三碳酸,该物质被光反应产生的 还原为三碳糖,大部分三碳糖运出叶绿体后在 中转化为蔗糖,蔗糖运出叶肉细胞经韧皮部运输至其他细胞,能被大部分细胞所利用。
(4)实验结果表明,当干旱胁迫发生时,高CO2浓度通过提高 和 适应干旱环境,同时减缓水稻叶片气孔导度的下降幅度,从而提高净光合速率。
34.猎狗的毛色有多种,由两对相对独立的等位基因控制,不同品系的基因型和表型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品系 黑狗 巧克力狗 黄狗
基因型 AABB、AaBB、AABb、AaBb AAbb、Aabb aaBB、aaBb、aabb
表型 黑色 棕色 黄色
回答下列问题:
(1)猎狗的毛色遗传遵循 定律。
(2)甲、乙两只黑狗杂交,生出了2只巧克力狗和1只黄狗,则甲的基因型是 。若甲和乙再次杂交,则子代中黄狗的概率是 。
(3)现有一群成年巧克力狗,雌、雄个体中纯合子所占比例均为25%。这群狗随机交配,F1的巧克力狗中雄性纯合子的概率为 。杂合巧克力狗和杂合黄狗杂交得到子代表型及比例是 。
(4)请写出杂合巧克力狗进行测交的遗传图解 。
试卷第10页,共11页
1.C
【分析】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
【详解】人体衰老的过程中黑色素合成的酶活性降低甚至无法合成,导致黑色素合成减少,因此老年人头发变白。
故选C。
2.D
【分析】蛋白质的功能-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①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即结构蛋白,如羽毛、头发、蛛丝、肌动蛋白;②催化作用:如绝大多数酶;③传递信息,即调节作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④免疫作用:如免疫球蛋白(抗体);⑤运输作用:如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
【详解】AB、水和无机盐属于无机物,均不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AB错误;
C、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C错误;
D、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D正确。
故选D。
3.A
【分析】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而真核细胞的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在细胞中起决定性作用。
【详解】在真核细胞中,细胞的遗传物质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4.D
【分析】核酸的元素组成是C、H、O、N、P;核糖的元素组成是C、H、O;脂肪的元素组成也是C、H、O,在脂肪酶的作用下水解形成甘油和脂肪酸。
【详解】A、蔗糖属于糖类,元素组成是C、H、O,不含N和P,故水稻和玉米从外界吸收硝酸盐和磷酸盐不能用于合成蔗糖,A错误;
BC、脂肪在脂肪酶的作用下水解形成甘油和脂肪酸,脂肪酸和甘油的元素组成是C、H、O,不含N和P,故水稻和玉米从外界吸收硝酸盐和磷酸盐不能用于合成脂肪和脂肪酸,BC错误;
D、核酸的元素组成是C、H、O、N、P,故水稻和玉米从外界吸收硝酸盐和磷酸盐,可以用于细胞内合成核酸,D正确。
故选D。
5.C
【分析】常考的真核生物:绿藻、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及动、植物。常考的原核生物:蓝藻、细菌(如乳酸菌、硝化细菌、大肠杆菌等)、支原体、衣原体、放线菌。另外,病毒既不是真核也不是原核生物。
【详解】A、小球藻、黑藻都属于真核生物,蓝藻属于原核生物,两者细胞结构上存在较大差别,A错误;
B、烟草、草履虫、豌豆都属于真核生物,但草履虫属于动物,烟草和豌豆属于植物,两者细胞结构上有较大差别,B错误;
C、小麦、番茄、马铃薯都属于植物,细胞结构上最相似,C正确;
D、酵母菌、青霉菌属于真核生物,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两者细胞结构上存在较大差别,D错误。
故选C。
6.A
【分析】关于细胞的“全能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1)概念: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2)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是:细胞含有该生物全部的遗传物质。
(3)细胞全能性大小:受精卵>干细胞>生殖细胞>体细胞。
(4)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条件:离体、适宜的营养条件、适宜的环境条件。
(5)细胞全能性以细胞形成个体为标志。
【详解】细胞全能性以细胞形成个体为标志,“胡萝卜根细胞→胡萝卜植株”“起点”是细胞,“终点”是个体,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爪蟾蝌蚪→爪蟾幼体”、“玉米种子→玉米植株”为生长发育过程,“起点”不是细胞,不是细胞全能性的体现;“干细胞→脂肪细胞”为细胞分化过程,“终点”不是个体,不是细胞全能性的体现;因此A正确。
故选A。
7.B
【分析】多糖有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糖原是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淀粉是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成分。
【详解】A、人工淀粉也是由二氧化碳形成的,由C、H、O元素组成,A正确;
B、淀粉不是还原糖,不能与本尼迪特试剂反应,淀粉鉴定用碘液,B错误;
C、淀粉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因此人工淀粉彻底水解的产物是葡萄糖,C正确;
D、淀粉是植物细胞中重要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D正确。
故选B。
8.D
【分析】提取绿叶中色素时,需要加入无水乙醇或丙酮、SiO2、CaCO3,其中无水乙醇或丙酮的作用是提取色素,SiO2的作用是使研磨更充分,CaCO3的作用是防止色素被破坏。分离色素时,用层析液,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越大,随着层析液扩散的速度越快,距点样处越远。距点样处的距离由近到远的色素依次是:叶绿素b、叶绿素a、叶黄素和胡萝卜素。
【详解】A、提取色素用的是无水乙醇或丙酮,层析液(用着分离色素)的多少不影响分离得到条带颜色,A错误;
B、提取色素时需加入少量的二氧化硅和碳酸钙,B错误;
C、用层析液分离色素可得到四条色素带,C错误;
D、分离时滤纸上滤液细线应该高于层析液液面,以免色素溶于层析液,导致分离失败,D正确。
故选D。
9.B 10.B 11.D
【分析】图示为ATP的结构示意图,由腺嘌呤、核糖和磷酸基团构成,其中①表示普通磷酸键,②③表示高能磷酸键。
氰化物能与电子传递链中的蛋白质结合,阻断ATP的生成,说明其作用于需氧呼吸第三阶段,需氧呼吸第三阶段发生电子传递过程,电子经蛋白质传递参与水的生成,场所在线粒体内膜。
9.A、②和③均为高能磷酸键,①为普通磷酸键,A错误;
B、光反应可以形成ATP,将光能转变为ATP的化学能,呼吸作用也可以形成ATP,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转变为ATP的化学能,B正确;
C、细胞内的吸能反应如光合作用就是吸能反应,吸收的能量来自光能,C错误;
D、②和③都断裂后所就成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D错误。
故选B。
10.A、糖酵解阶段葡萄糖中的化学能大部分留在丙酮酸中,少部分释放出来,A错误;
B、需氧呼吸第二阶段丙酮酸分解形成CO2,产生[H]和少量ATP,CO2可释放到细胞外,B正确;
C、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前2个阶段产生的[H]与氧结合生成H2O,C错误;
D、糖酵解和柠檬酸循环为电子传递链提供[H],电子传递链可以产生ATP,D错误。
故选B。
11.A、氰化物中毒会导致ATP合成减少,酶的合成需要能量,故能抑制需氧呼吸过程中有关酶的合成,A正确;
B、氰化物能与电子传递链中的蛋白质结合,导致电子传递受阻,线粒体内膜上水的生成需要电子,所以氰化物中毒会抑制线粒体内膜上水的生成,B正确;
C、氰化物中毒会导致ATP合成减少,患者细胞中ADP与ATP比值上升,C正确;
D、氰化物中毒导致的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受影响,不会使患者体内的乳酸含量下降,D错误。
故选D。
12.C
【分析】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
2、酶的特性.①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
②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者一类化学反应;
③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
题表分析:本实验的自变量是加入催化剂的种类,酶和无机催化剂对比,具有高效性,故试管A氧气产生速率远大于试管B。
【详解】A、鸡肝中含有过氧化氢酶,因此为了证明酶具有高效性,看用鸡肝匀浆代替马铃薯匀浆进行实验,A正确;
B、马铃薯匀浆含有过氧化氢酶,因此在该实验中可作为酶的代表,来与试管B中加入的等量的无机催化剂二氧化锰作比较,来证明酶具有高效性,B正确;
C、酶促反应速率可用单位时间内底物消失的量或生成物的增加量来表示,因此这里为了衡量反应速率的大小,可用相同时间(或单位时间)内收集的气体量作检测指标,而不能用收集的气体总量为指标,因为理论上来讲,两只试管中获得的气体总量是 相同的,C错误;
D、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催化剂种类的不同,因此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酶具有高效性,即通过该实验能说明酶的作用具有高效性,D正确。
故选C。
13.C
【分析】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
1、解离:剪取根尖2-3mm,立即放入盛有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氢溶液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的混合液(1:1)的玻璃皿中,在室温下解离3-5min。
2、漂洗:待根尖酥软后,用镊子取出,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约10min。
3、染色:把洋葱根尖放进盛有质量浓度为0.01g/mL或0.02g/mL的龙胆紫溶液的培养皿中,染色3-5min。
4、制片:取一干净载玻片,在中央滴一滴清水,将染色的根尖用镊子取出,放入载玻片的水滴中,并且用镊子尖把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再加一载玻片,然后,用拇指轻轻地压载玻片.取下后加上的载玻片,既制成装片。5、观察:(1)低倍镜观察把制成的洋葱根尖装片先放在低倍镜下观察,要求找到分生区的细胞,特点是: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在分裂。(2)高倍镜观察,找到分生区的细胞后,把低倍镜移走,直接换上高倍镜,用细准焦螺旋和反光镜把视野调整的既清晰又较亮,直到看清细胞物像为止。
【详解】A、分裂间期时间远大于分裂期时间,观察时,显微镜的视野中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目少于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A正确;
B、解离时细胞已死亡,不可能看到无法观察到某细胞中细胞板逐渐形成细胞壁的过程,B正确;
C、解离后滴加清水的目的是洗去解离液,避免解离过度,C错误;
D、盐酸能够破坏细胞间的果胶,使根尖细胞在后续的操作中彼此容易被分开,D正确。
故选C。
14.B
【分析】番茄细胞吸收离子的方式为主动运输,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需要消耗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因此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会影响主动运输的速率,凡是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也会影响主动运输。
【详解】分析题图曲线可知,A、B两点的氧气浓度相同,有氧呼吸的强度相同,即供应的能量相同,因此影响A、B两点吸收离子量不同的原因是载体的数量不同;B、C两点是番茄吸收Ca2+数量随氧气浓度的变化,C点氧气浓度高,细胞呼吸作用加强,释放的能量多,所以运输Ca2+数量多,即影响B、C两点吸收量的主要因素是氧气浓度,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5.D
【分析】由图可知,图中着丝点分裂,表示有丝分裂的后期。
【详解】A、该生物不含细胞壁,含中心体,为某种动物,A正确;
B、该时期含有8条染色体,故该生物的一个体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B正确;
C、该细胞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C正确;
D、该细胞中不含染色单体,D错误。
故选D。
16.C
【分析】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由图可知,1是核膜,2是细胞器膜,3是细胞膜,4是线粒体,5是内质网,6是高尔基体,7是类囊体膜,8是线粒体内膜。
【详解】A、图中的1核膜、3细胞膜分别是细胞核、细胞的边界,A错误;
B、叶绿体和线粒体增大膜面积的方式不同:叶绿体以一个个类囊体堆叠成基粒的方式增大膜面积,线粒体以内膜向腔内突起形成嵴的方式增大膜面积,B错误;
C、囊泡1和2的膜结构相似,但所运输的物质结构有差异,C正确;
D、细胞中的囊泡精确的运输到细胞膜并与之融合,D错误。
故选C。
17.D 18.D 19.D
【分析】豌豆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容易取得成功的原因是:(1)豌豆是严格的自花、闭花授粉植物,在自然状态下一般为纯种;(2)豌豆具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易于观察;(3)豌豆的花大,易于操作;(4)豌豆生长期短,易于栽培。
孟德尔的假说--演绎法: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①提出问题(在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②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③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④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⑤得出结论(分离定律的本质)。
17.豌豆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容易取得成功的原因是:豌豆是严格的自花、闭花授粉植物,在自然状态下一般为纯种;豌豆具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易于观察;豌豆的花大,易于操作;豌豆生长期短,易于栽培,成熟后籽粒众多,且都留在豆荚中,便于观察和计数,ABC正确,D错误。
故选D。
18.A、F1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属于实验现象,A错误;
B、孟德尔设计了测交实验进行验证假说,B错误;
C、孟德尔在豌豆杂交、F1自交的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用测交验证假说是否正确,C错误;
D、由于测交时,隐形个体只能产生一种隐形配子,测交后代的表现类型及比例,可反映F1所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D正确。
故选D。
19.A、烧杯模拟的是雌雄生殖器官,烧杯中的小球模拟的是雌雄配子,故甲同学分别从图中①、②所示烧杯(这两个烧杯中均装有D、d两种小球)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模拟的是F1(杂合子)产生配子和受精作用的过程,A正确;
B、乙同学分别从下图①、③所示烧杯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涉及两对等位基因(D、d和R、r),模拟了基因自由组合定律(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B正确;
C、乙同学抓取小球的过程中,从①中抓取到D的概率为1/2,从③中抓取R的概率为1/2,故乙同学抓取小球的组合类型中DR约占1/2×1/2 = 1/4,C正确;
D、从①~④中随机各抓取1个小球模拟了DdRr个体自交产生后代的基因型种类情况,组合类型一共有3(DD、Dd、dd)×3(RR、Rr、rr)=9种,D错误。
故选D。
20.B
【分析】癌细胞是指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细胞癌变的原因包括外因和内因,外因是各种致癌因子,内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癌细胞的特征:能够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
【详解】A、细胞核能控制细胞代谢,癌细胞代谢旺盛,核质比例失常,可出现巨核、双核或多核现象,A正确;
B、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细胞周期缩短,B错误;
C、某些病毒可能会导致细胞癌变,称为病毒致癌因子,C正确;
D、人体正常细胞中存在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原癌基因是对细胞正常生命活动起主要调节作用的基因,如果发生突变或被过量表达,会被异常激活转化为癌基因,从而使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出现异常,抑癌基因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或促进细胞凋亡,如果发生突变,细胞增殖就会失控,因此细胞癌变往往与原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功能的丧失有关,D正确。
故选B。
21.C
【分析】细胞核的结构:(1)核膜: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中分开;(2)染色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3)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4)核孔: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详解】A、磷脂双分子层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核膜为双层膜结构,所以核膜由四层磷脂分子构成,A正确;
B、核孔能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NPC为核孔复合体,所以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与NPC功能息息相关,B正确;
C、人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无NPC,C错误;
D、RNA通过核孔出细胞核,由题意可知,心房颤动(房颤)致病机制是核孔复合体的运输障碍,因此推测心房颤动可能是部分RNA通过NPC输出细胞核障碍而引起,D正确。
故选C。
22.A
【分析】酶的知识点:
(1)酶活性:酶的活性受温度、pH、激活剂或抑制剂等因素的影响。
(2)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3)作用机理:催化剂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
(4)酶的本质: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5)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作用条件较温和(高温、过酸、过碱,都会使酶的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在低温下,酶的活性降低,但不会失活)。
【详解】ABC、题图可以反映温度和pH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但是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不仅包括温度和pH,还有酶的浓度等,在底物充足的条件下,增大酶的浓度,可以提高反应速率,A错误,BC正确;
D、题图显示,该酶的最适pH为2(强酸性环境)左右,因此这种酶可能是胃蛋白酶,而不会是唾液淀粉酶,D正确。
故选A。
23.A
【分析】由于每种氨基酸的数目成百上千,氨基酸形成肽链时,不同种类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因此,蛋白质分子的结构是极其多样的。
【详解】A、根据题意“共翻译折叠是指原核细胞在翻译尚未结束时,核糖体上的一些多肽链会发生折叠,形成独特的三维构象”,故共翻译折叠有利于蛋白质形成特定的空间结构而发挥功能,A正确;
B、原核细胞中没有内质网,B错误;
C、共翻译折叠是吸能反应,该过程会伴随着ATP的水解,C错误;
D、共翻译折叠是肽链折叠形成特定空间结构的过程,该过程可形成氢键和二硫键等,肽键是在核糖体上脱水缩合时形成的,D错误。
故选A。
24.D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由于R、C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当R、C基因同时存在时,才能产生黑色素,只有C基因存在时,能产生棕色素。因此,黑色个体的基因型为C_R_,棕色个体的基因型为C_rr,白色个体的基因型为ccR_和ccrr。
【详解】将黑色纯种(CCRR)和白色纯种(ccrr)小鼠进行杂交得到F1,F1的基因型为CcRr,F1雌雄个体交配,则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黑色(1CCRR、2CcRR、2CCRr、4CcRr):棕色(1CCrr、2Ccrr):白色(1ccRR、2ccRr、1ccrr)=9:3:4,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25.D
【分析】由图可知,同等质量的脂肪和糖类相比,脂肪含C更多,耗氧更多,释放能量更多。
【详解】A、脂肪中的H的比例是1-75%-13%=12%,A正确;
B、脂肪中H的比例较高,消耗的氧气更多,所以释放的能量较多,B正确;
C、相同质量条件下,脂肪中氧的比例较少,在氧化分解时耗氧量多,C正确;
D、同质量的糖类和脂肪中,脂肪中含H的比例为12%,糖类中含H的比例为1-44%-50%=6%,故相同质量的脂肪和糖类氧化分解时,脂肪产生的水更多,故X>Y,D错误。
故选D。
26.B
【分析】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因此便于用来研究细胞呼吸的不同方式;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细胞呼吸。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水;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产生酒精,还产生少量的二氧化碳。
【详解】A、由于葡萄糖也可与酸性的重铬酸钾发生颜色反应,故应在充分反应后(葡萄糖消耗完),从甲瓶中取适量滤液,加入重铬酸钾以便检测乙醇生成,A错误;
B、用对比实验法(有氧和无氧条件)可以探究酵母菌的呼吸类型,仅根据该实验结果不能完全确定酵母细胞呼吸的方式,B正确;
C、CO2使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所以乙瓶的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表明酵母菌已产生了CO2,C错误;
D、由于培养液中葡萄糖的含量一定,因此增加甲瓶的酵母菌数量不能提高乙醇最大产量,D错误。
故选B。
27.A
【分析】据图分析:植物细胞浸浴2mol L-1的蔗糖溶液中,原生质体的体积一直减小直至不再变化,说明植物细胞失水,失水过多最终导致细胞死亡;植物细胞浸浴2mol L-1的乙二醇溶液,原生质体的体积先减小后恢复,即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
【详解】A、用一定浓度的尿素(也能被细胞以自由扩散的形式吸收,使细胞液浓度增大)溶液,可得到类似乙二醇溶液的结果,A正确;
B、AB段曲线表明细胞液浓度逐渐增大,渗透压增高,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强,B错误;
C、外界溶液中的乙二醇在实验开始时就不断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进入细胞液,C错误;
D、与A点相比,C点原生质体相对体积与A点相同,但由于之前大量的乙二醇分子进入液泡内,增大了溶质的浓度,因此C点细胞液浓度高于A点,D错误。
故选A。
28.A
【分析】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能维持组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详解】A、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其根本原因是细胞内凋亡因子的诱导,A错误;
B、图示变化为细胞凋亡过程,该过程中先有 DNA 的断裂进而引发细胞核的断裂,B正确;
C、图中的A 表示凋亡小体,其与溶酶体融合后被溶酶体中的水解酶水解并彻底消除,即凋亡小体最终被消化需要溶酶体的参与,C正确;
D、图中 A 结构为凋亡小体,其形成利用了膜的流动性,因为A 有完整的膜包绕,不会引起炎症反应,D正确。
故选A。
29.B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钠钾泵消耗ATP将细胞内多余的钠离子逆浓度梯度运出,可见钠离子进入细胞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为协助扩散,血浆中I-运入滤泡上皮细胞,而甲状腺滤泡细胞内的I-浓度是血浆中I-浓度的30倍,可见I-进入细胞内是逆浓度梯度,为主动运输。
【详解】A、由图可知,钠钾泵消耗ATP将细胞内多余的钠离子逆浓度梯度运出,可见钠离子进入细胞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为协助扩散,由题意可知,甲状腺滤泡细胞内的I-浓度是血浆中I-浓度的30倍,说明I-运入滤泡上皮细胞为主动运输,二者运输方式不一样,A正确;
B、NO3-可以与I-竞争NIS,则影响了I-进入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但影响Na+的运输,B错误;
C、由图可知,钠钾泵在同时运输Na+和K+时,消耗ATP为,均为主动转运,C正确;
D、哇巴因是钠钾泵抑制剂,从而意向Na+的运输,而I-的运输需要Na+提供势能,所以哇巴因可抑制甲状腺滤泡细胞吸收碘,D正确。
故选B。
30.C
【分析】由题意可知,雌牛中红褐色的基因型为:AA,红色的基因型为Aa、aa;雄性中红褐色的基因型为:AA、Aa,红色的基因型为aa。
【详解】一群牛,只有AA、Aa两种基因型,其比例为1:2,且雌:雄=1:1,则雌雄配子的种类和比例均为:2/3A、1/3a,雌雄配子结合的后代雌雄个体中基因型的种类和比例均为为:AA:Aa:aa=4:4:1,雌性后代中红褐色:红色=4:5,雄性后代中红褐色:红色=8:1,因为雌雄的比例相同,故后代中红褐色:红色=(4+8):(5+1)=2:1。综上所述,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
31.(1) Ⅰ 扩散/自由扩散/简单扩散 否
(2)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流动性
(3) 细胞质基质##细胞溶胶 细胞骨架
(4) 溶酶体 核糖体
【分析】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详解】(1)分析题意可知,Ⅰ型细胞呈扁平状,构成了大部分肺泡壁,由图示可知,A细胞呈扁平状,属于Ⅰ型细胞。O2等气体分子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Ⅱ型细胞可增殖、分化为Ⅰ型细胞,这两种类型细胞的差异是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导致的,而不是由于遗传物质的丢失造成的。
(2)细胞B属于Ⅱ型细胞,可分泌含脂质和蛋白质的表面活性物质,因此具有发达的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细胞器;表面活性物质以胞吐方式排出细胞,该过程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3)细胞质中除各种细胞器外,还有胶状的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基质是许多代谢反应的重要场所;真核细胞中还存在细胞骨架,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在维持细胞的形态,细胞运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4)溶酶体是细胞中的消化车间,其中含有大量水解酶,若病毒侵入肺泡壁上皮细胞,会被水解酶分解;水解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合成水解酶的细胞器是核糖体。
32.(1) 前 纺锤丝 CD 92
(2) DNA 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染色体的复制 DE
(3) (分裂)后期 92
(4)骨髓造血干细胞属于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
【分析】题图分析,图1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图像,①为中心体,②为染色体,③为赤道板位置,④为纺锤丝。图2为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BC表示DNA复制,DE表示着丝粒的断裂。
【详解】(1)图甲中①为中心体,中心体在间期复制,在前期分开并移向两极,其间有④纺锤丝相连。图1细胞中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布在细胞中央赤道板的部位,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此时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含有两个染色单体,对应图2中的CD段,此时的细胞中有92条染色体。
(2)若用胰蛋白酶处理图1中②,即染色体,染色体的主要组成成分是DNA和蛋白质,其中的蛋白质在酶的催化下分解成小分子的氨基酸,则剩余的细丝状物质是DNA。图2中BC段细胞核内主要进行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DE段表现出的变化是从一个染色体含有两个染色单体的状态转变成一个染色体含有1个DNA的状态。该过程形成的原因是染色体的着丝粒一分为二,即DE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暂时加倍。 
(3)研究发现,90%~95%的“慢粒”患者与染色体异常有关,骨髓造血干细胞进行的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最多时细胞所处时期是有丝分裂后期,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有92条。
(4)植物细胞在分裂末期细胞板会逐渐扩展形成细胞壁,骨髓造血干细胞属于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因此在有丝分裂末期不出现细胞板。
33.(1) CO2浓度和水分含量 单位时间的CO2吸收量
(2) 纸层析 蓝紫
(3) H+(氢离子)、e-(电子)和O2(氧气) 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NADPH 细胞溶胶/细胞质基质
(4) 叶绿素含量 水分利用率
【分析】影响光合作用的外部因素因素包括光照(包括光照强度、光照时间长短、光质等)、二氧化碳浓度、温度(主要影响酶的作用)、矿质元素和水等。内部因素主要包括植物自身含有的光合色素含量、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的活性等。净光合速率=总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因此净光合速率一般可以用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上的CO2吸收量来代表,或用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上的O2释放量、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的有机物积累量来代表。
【详解】(1)根据题干可知,本实验目的是探究环境因素对水稻孕穗期生长的影响,观察表格可知,表中涉及到的环境因素包括CO2浓度和水分含量,可推知二者是自变量,因变量是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水分利用率。根据表中检测指标净光合速率单位可知,该实验是用单位叶面积单位时间的CO2吸收量来代表净光合速率。
(2)利用各种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的不同来分离光合色素的方法称为纸层析法,溶解度大的色素在滤纸条上的扩散速度最快,胡萝卜素在滤纸条上扩散速度最快,位于最上层。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3)光反应中发生水的光解,即水分解为H+、e-和O2,同时还生成ATP和NADPH,并且将光能转化为(ATP和NADPH的)化学能。暗反应中,CO2被固定为三碳酸,进而被光反应产生NADPH(作为还原剂)还原为三碳糖,大部分三碳糖运出叶绿体后在细胞质中转化为蔗糖,蔗糖进一步运输至其他细胞。
(4)分析题表可知,干旱胁迫时,与大气CO2浓度相比,高CO2浓度时,叶绿素含量(2.26→2.54)和水分利用率(3.24→3.69)显著提高,以此来适应干旱环境。由表中数据可知,干旱胁迫时,大气CO2浓度组的气孔导度降至0.10,高CO2浓度组的气孔导度降至0.15,即水稻叶片气孔导度的下降幅度减小,以此来提高植物吸收CO2的能力,进而提高净光合速率。
34.(1)(基因)自由组合
(2) AaBb 1/4
(3) 5/22 黑色:棕色:黄色=1:1:2
(4)
【分析】根据黑狗基因型为A_B_,巧克力狗基因型为A_bb,黄狗基因型为aa__可知,黑狗与黑狗交配,产生巧克力狗,双亲均需含有b基因,产生黄狗,双亲均需含有a基因来作答。
【详解】(1)由题意知,狗的毛色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所以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由题目中的“甲、乙两只黑狗杂交,生出了2只巧克力狗和1只黄狗”可知,子代基因型出现了黄狗(aa)和巧克力狗(bb), 所以双亲都具有a和b基因,再根据双亲为黑狗可知甲和乙的基因型都为AaBb;甲乙再次生育,即AaBb × AaBb,生出aa_(黄狗)的概率为1/4。
(3)根据题目分析可知,雄性中1/4为AAbb,3/4为Aabb, 雌性中也为1/4为AAbb,3/4为Aabb,它们产生的配子类型均为5/8Ab,3/8ab,随机交配后的后代巧克力色为:25/64AAbb,30/64Aabb,雄性巧克力狗中纯合子为25/64÷(25/64+30/64)×1/2=5/22。杂合巧克力狗(Aabb)和杂合黄狗(aaBb)杂交,子代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1:1:1:1,即子代表型及比例是黑色:棕色:黄色=1:1:2。
(4)杂合巧克力狗(Aabb)进行测交,其基因型为Aabb×aabb,所以可得如下遗传图解如下: 。
答案第14页,共15页
答案第15页,共15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