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八年级上册《第6课 戊戌变法》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八年级上册《第6课 戊戌变法》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8-21 20:25: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起步 第 课时 总序第 个教案 第6课 戊戌变法
课型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
课标内容:1、知道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代表;2、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史实。 批注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和掌握公车上书、维新派政治团体的形成以及戊戌变法的内容等历史基础知识。2、过程与方法:结合课文、利用图片和历史文献等资料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并能从中找出戊戌变法意义及其失败的原因。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亡和发展资本主义而进行的一次改良运动,是进步的,爱国的。从而激发其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教学重点:公车上书及戊戌变法的内容及影响
教学难点:戊戌变法的意义
教学用具: PPT课件 常规教学用具
教学方法:讲授法、阅读指导法、提问探究法、多媒体演示法
(4)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也要求大力发展民族工业,提高自身地位
教师提问:公车上书这件事反映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什么样的 精神?学生讨论后得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公车上书失败后,康梁二人又为开展维新变法运动进行了哪些活动?” (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让学生围绕“公车上书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为维新变法的开展又进行了哪些工作?”这个问题自学,最后教师再总结维新派为了扩大政治影响和舆论宣传,先后创办了多份报刊和政治团体。维新派政治团体的形成促进了维新变法运动 的发展。导入第二目的学习)二、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潮――戊戌变法1898.6-91、首先学生阅读课文,并回答戊戌变法的基本内容。列表进行归纳。2、然后引导学生根据内容逐条讨论分析变法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思考讨论:哪些人会支持变法?哪些人会强烈反对变法?为什么? 由内容的分析和问题的思考讨论,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变法内容的理解。3、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放相关影视片断,历史文献资料、图片,帮助学生了解:戊戌政变、谭嗣同就义、戊戌六君子等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4、让学生深入思考,戊戌变法的失败原因有哪些?学生通过讨论回答得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在于:(1)维新变法触及了封建统治阶级中顽固派的利益(2)顽固派的实力强大(3)维新派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力量较弱。(4)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由于自身的局限性,不敢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进入第三目内容学习。三、戊戌变法的意义及教训1、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2、结合戊戌变法的目的、内容等,分析戊戌变法的意义及教训。3、多媒体展示,注意关键字。 小结:1、我们本课的重点就是维新变法的意义及影响。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变法触犯了顽固派的利益,而且维新派没有发动群众,仅仅依靠一位没有实权的皇帝,反之,顽固派实力较强,又拥有军权。所以失败是必然的。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它是一场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亡而进行的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是进步的、爱国的。同时也表明,在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走资本主义改良道路是行不通的,为后来辛亥革命的成功推翻清政府统治打下了基础,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关于辛亥革命我们将在下一节课来学习。2、根据知识要点进行小结归纳。[作业] 1、指导学生独立完成课内习题。 2、预习第7课。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