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金属的化学性质同步练习(含答案)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6.2金属的化学性质同步练习(含答案)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1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科粤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3-03 10:48: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6.2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多选题
1.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到Mg(NO3)2、Cu(NO3)2、AgNO3三种物质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应后过滤,将滤渣放入稀盐酸里,有气泡产生。则下列情况不可能存在的是
A.滤渣是Ag、Cu、Zn
B.滤液中含有Zn2+、Mg2+、NO3-、Cu2+
C.滤液中一定不含AgNO3,一定含有Zn(NO3)2
D.滤渣是Ag、Cu、Mg
2.室温下,向 a g Cu(NO3)2溶液中加入Mg粉和Ag粉的混合物,经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则下列对滤渣和滤液的判断中,错误的是
A.向滤渣中加入盐酸,没有明显实验现象 B.滤液中一定含有Mg2+、Cu2+和Ag+
C.滤渣中一定含有Ag,一定没有Mg、Cu D.反应后滤液质量一定大于ag
3.将一定质量的Zn加入到Mg(NO3)2、Fe(NO3)2、AgNO3三种物质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仍为浅绿色,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滤渣一定为Ag、Fe
B.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可能产生白色沉淀
C.滤液中最多含有二种溶质
D.反应前后金属固体的质量可能不变
4.现有镁和另一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把2.4g该混合物加入到1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为a。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混合物为Mg、Fe,a可能是0.2g
B.若混合物为Mg、Zn,a的值一定小于0.2g
C.若混合物为Mg、Cu,a是0.1g,则该混合物中镁的质量分数为50%
D.若混合物为Mg、Al,则加入的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10%
5.下图是金属活动性探究实验的一部分,有关该实验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实验①溶液逐渐变无色
B.实验③溶液逐渐变蓝色
C.完成实验①②或②③都能得出金属活动性顺序为:Al>Cu>Ag
D.实验前常将金属片表面打磨,目的是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
二、选择题
6.将 a g 锌粉加到一定质量的 Fe(NO3)2 和 AgNO3 组成的某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下列有关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
A.若滤渣为纯净物,则滤液中可能含有 Ag+
B.若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此时可能为无色
C.若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则滤液此时最多含两种金属离子滤渣的质量一定大于 a g
D.推理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7.如图,用导线将铜片和锌片分别连接到电流表的正负极,插入硫酸铜溶液中即可构成化学电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过程中锌元素化合价升高 B.涉及反应的基本类型是置换反应
C.该装置将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 D.反应后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变小
8.硬铝(铝合金,含Al、Mg、Cu等)是制造国产大飞机C919的重要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硬铝的硬度比铝的小
B.用硬铝作飞机外壳材料,利用了其质轻等特点
C.铜能与硫酸铝溶液反应
D.Al、Mg、Cu均能与稀盐酸反应
9.类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类推正确的是
A.氯化氢由分子构成,则氯化钠也由分子构成
B.铁器在空气中易腐蚀,则铝制品在空气中也易腐蚀
C.碳(C)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CO2,则石墨烯(C60)在氧气中充分燃烧也生成CO2
D.锌片放入稀硫酸中产生氢气,则铜片放入稀硫酸中也产生氢气
10.下列各组转化中,能一步实现的组合是
A. B.
C. D.
11.下列物质的鉴别或除杂不正确的是
A.鉴别氧气和氮气:用带火星的木条
B.鉴别黄铜(铜锌合金)和真金:用稀硫酸
C.除去CO2中少量CO:用点燃方法
D.除去FeCl2溶液中少量CuCl2:加入足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12.有X、Y、Z三种金属,只有Y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如果把X放入Z的硫酸盐溶液中,X表面有Z析出。据此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Y>X>Z B.Z>X>Y C.Y>Z>X D.X>Z>Y
13.从陶瓷、玻璃、水泥到电子芯片,硅元素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如图是工业制取高纯硅的一个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则下列有关该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减少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6.5g D.丙、丁的微粒个数比为1:1
14.托盘天平两端的烧杯中各放等质量、等质量分数且足量的稀盐酸,天平平衡.再向左烧杯中放入镁,右烧杯中放入铝,且镁、铝质量相等.充分反应后,天平指针
A.偏左 B.偏右 C.不偏 D.无法判断
15.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物质D可以表示2个氢原子
C.生成C和D的微粒个数比1:1 D.该反应中原子种类、数量都没有发生变化
三、综合应用题
16.金属与社会进步
地球上的金属资源广泛存在于地壳和海洋中,地壳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金属矿藏。下表是部分常见的金属矿石:
矿石名称 赤铁矿 孔雀石 辉铜矿 铝土矿 白钨矿
图样
主要成分 Fe2O3 Cu2(OH)2CO3 Cu2S Al2O3 CaWO4
(1)以上矿石中所含金属元素在地壳中含量(前三位)由多到少的顺序是(用元素符号表示) 。金属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从原子结构的角度分析原因是 。人类大规模使用以上金属的顺序与 有关。
A.金属在地壳中的含量 B.金属的活动性 C.金属的硬度
(2)湿法冶铜的过程中,常常先将孔雀石用盐酸溶解、过滤,向滤液中加入足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战,用稀盐酸洗涤滤渣,最后再用清水洗涤烘干,得金属铜。
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高炉用赤铁矿炼铁,赤铁矿发生(填“氧化“成“还原” 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各类铁合金因其性能优越适用范围远超过纯铁,合金的性质不同于纯铁,原因是 。
(4)铝是人们熟悉的金属,应用广泛。但在1886年以前,它的价格比黄金还高,其原因是冶炼成本太高。目前工业上主要采取电解氧化铝的方法冶炼铝,其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铝的化学性质活泼,但是铝制品抗锈蚀能力性远高于铁制品,原因是 。
(5)金属钨因其特有的高强度、高硬度、高熔点,广泛应用于各种合金材料中,白钨矿是我国常见的钨矿之一,其中的钨元素化合价为 。要比较金属钨与金属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下列试剂可以使用的是(填序号) 。
A.铜、钨、稀盐酸 B.氢氧化铜、金属钨 C.硫酸铜溶液、钨
17.化学知识能够破解某些骗局,骗子常用金光闪闪的“假金元宝”(Cu-Zn合金制成)冒充真金,蒙骗贪小便宜之人,“圳创”小组进行了真假元宝的鉴别。
(1)定性鉴别。下列方法中不能检验金元宝真假的是 (填字母,可多选);
A 观察外观 B 检测其密度
C 放入MgCl2溶液中 D 在空气中加热
(2)定量测定。取40g“假金元宝”样品,磨成粉末放入烧杯,将150g一定浓度的稀硫酸分3次加入烧杯中,每次充分反应后,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如下表。
次数 1 2 3
加入稀硫酸质量/g 50 50 50
剩余固体质量/g 34.8 29.6 27.0
①第二次实验后剩余29.6g固体的成分是 (填字母);
A Cu B Zn C Cu和Zn
②样品中Cu的质量分数为 %;
③反应一共生成H2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详细计算过程)
④请在下图中绘制出“产生H2的质量”跟“加入稀硫酸的质量”的关系图像。
18.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了人类的生活水平和质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铜冶炼技术具有悠久的历史。《格致粗谈》记载“赤铜入炉甘石炼为黄铜,其色如金”,把赤铜(Cu2O)和炉甘石、木炭粉混合高温制得黄铜:。则炉甘石主要成分X的化学式为 ,反应中体现还原性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2)某班级用Fe(NO3)2、Cu(NO3)2、AgNO3混合废液,研究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并回收Ag。
①步骤Ⅱ和步骤Ⅳ的名称 ;
②滤液A的溶质是 ;
③步骤Ⅲ中加入足量AgNO3溶液的目的是 ;
(3)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究为确定CO和CuO反应的最佳温度,小组同学利用原位X射线粉末衍射仪来测定不同温度下反应4小时后的固体物质成分,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400℃时,反应的固体产物中含有 。
②用CO还原CuO制取纯净的Cu,反应温度至少要控制在 ℃以上。
参考答案:
1.BD
2.BCD
3.BD
4.BC
5.AC
6.C
7.D
8.B
9.C
10.B
11.C
12.D
13.B
14.A
15.D
16.(1) Al、Fe、Ca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容易失去电子 B
(2)Cu2(OH)2CO3+4HCl=2CuCl2+3H2O+CO2↑;CuCl2+Fe=FeCl2+Cu;Fe+2HCl=FeCl2+H2↑
(3) 还原 Fe2O3+3CO2Fe+3CO2 组成和结构发生了改变
(4) 2Al2O34Al+3O2↑ 铝制品表面易形成一层致密而坚固的氧化膜
(5) +6 C
17. AC C 67.5% 解:设生成H2的质量为x
答:生成H2的质量为0.4g;
18.(1) ZnCO3 C
(2) 过滤 Fe(NO2)2、Cu(NO2)2 除去过量的铜,得到纯净的银
(3) Cu、CuO和Cu2O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