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物质溶解的量
一、多选题
1.下表为NH4Cl和Na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NH4Cl溶解度/g 29.4 33.3 37.2 41.4 45.8 50.4
NaCl溶解度/g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A.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是氯化铵
B.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6.0%
C.两种物质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在10℃~20℃之间
D.50℃,50.0g氯化铵溶于100.0g水形成溶液,冷却到20℃,能析出13.2g固体
2.下列有关概念理解正确的是
A.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化合物一定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
C.饱和溶液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D.置换反应一定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
3.将30g固体物质X(不含结晶水)投入盛有20g水的烧杯中,搅拌,测得0℃、t1℃、t2℃、t3℃时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分别如图A、B、C、D点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0℃时,物质X的溶解度是20g
B.A、B两点对应的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
C.t1℃,若向B点对应的烧杯中再加入30g水,搅拌,所得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D.C、D点对应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4.T℃时,将等质量的KNO3和NaNO3,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0g水的两烧杯中充分溶解后恢复到T℃,现象如图1、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时,乙中上层清液一定为饱和溶液,甲中溶液一定为不饱和溶液
B.根据现象可知:T一定不等于T2
C.甲烧杯中加入固体一定是NaNO3
D.若T=T3,将甲、乙烧杯中的溶液降温至T2,两烧杯中固体的质量相等
5.关于溶解度曲线图说法正确的是
A.不同物质在同一图中一定有交点 B.可判断物质随温度变化溶解的趋势
C.从图中可获取对应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 D.不同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均可在同一图中表示
二、选择题
6.25℃时,在KCl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晶体,不能继续溶解的是
A.氢氧化钾 B.硫酸铜 C.硝酸钠 D.氯化钾
7.几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温度/℃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NaCl 36.0 36.3 36.6 37.0 37.3
KNO3 31.6 45.8 63.9 85.5 110
Ca(OH)2 0.17 0.15 0.13 0.12 0.11
分析上表中的数据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KNO3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NaCl在水中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
C.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度的大小与溶质的种类有关
D.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度的大小与溶剂的种类有关
8.已知20℃时CuSO4的溶解度为32g。20℃时,取一定质量某CuSO4溶液于烧杯中,按下图进行实验(整个过程中忽略溶剂损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丁>丙>甲 B.丙中溶液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8:25
C.50℃时CuSO4的溶解度比20℃时的大 D.乙和丁溶液都是不饱和溶液
9.图表资料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多信息。下面是某学生对图表资料的使用,其中正确的是( )
A.根据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判断该元素原子核中有几个中子
B.根据“各种物质溶解度曲线图”,通过蒸发或改变温度把混合溶液中某些溶质分离出来
C.根据密度数据判断液体物质挥发性的大小
D.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表”判断每种元素原子中的质子数、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
10.下列各项指定数据中甲小于乙的是
数据 甲 乙
A 溶液温度 室温下10g硝酸铵溶于100g水中 室温下10g氯化钠溶于100g水中
B 电解水实验两玻璃管内收集的气体体积 负极端的玻璃管 正极端的玻璃管
C 二氧化碳的溶解度 5℃和101KPa时 25℃和101KPa时
D 铁合金中含碳量 生铁 钢
A.A B.B C.C D.D
11.如图是甲、乙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2℃时,甲、乙两种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B.将t3℃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时析出的晶体甲大于乙。
C.t1℃时,等质量的甲,乙完全溶解形成溶液的质量甲大于乙。
D.t3℃时,60g甲的饱和溶液中加入40g水,可以形成20%的甲溶液。
12.我们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液体”,下列对这些“液体”的认识正确的是
A.蔗糖放进水中,可以形成均一、稳定、透明的溶液
B.用汽油去除油污,汽油相当于溶质,油污相当于溶剂
C.汽水倒入杯中会有大量气泡溢出,说明气体不能溶于水
D.一杯盐水敞开放置较长时间会有晶体析出,可判断它是悬浊液
13.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利用金属的年代: B.铁元素质量分数:
C.硫元素的化合价: D.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
14.如图是a、b、c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时,a、c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B.时,将30g a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80g a的饱和溶液
C.时等质量的三种饱和溶液降温至,所得溶液中溶剂质量为c>b>a
D.将时a、b、c三种物质的溶液分别升温至,其溶质质量分数都不变
15.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对该温度下它的饱和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36:136
B.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36:100
C.溶液的质量一定是136g
D.溶剂与溶液的质量比为100:136
三、综合应用题
16.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
(1)硅是太阳能电池和电脑芯片不可缺少的材料。人们利用石英砂(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制得高纯硅。生产高纯硅的流程示意图如下:
①制备粗硅的反应为:SiO2+2CSi+2CO↑,该反应属于 反应(选填“分解”“化合”“置换”“复分解”之一),其中生成物CO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 。
②制备过程中用到H2,可以用 (选填“锌”“铜”“碳”“水”之一)与稀盐酸反应生成。
③物质A通常状况下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溶于水形成盐酸,试写出物质A的化学式 。
(2)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海水不仅是宝贵的水资源,而且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从海水中取得淡水的过程称为“海水淡化”。 现在所用的海水淡化方法主要分为蒸馏法(热法)和膜法两大类。如图所示,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有些溶质离子不能通过淡化膜,从而得到淡水。
①将少量加压后的右侧海水置于表面皿中,用酒精灯加热,水分蒸干后,可在表面皿上观察到的现象是 。
②下列对加压后右侧海水成分变化情况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填选项)。
A 溶质质量增加 B 溶剂质量减少 C 溶液质量不变 D 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③氨碱法制纯碱是先通过化学反应生成NaHCO3和NH4Cl,NaHCO3结晶析出,再加热NaHCO3制得纯碱。根据NaHCO3和NH4Cl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a 40℃时,NH4Cl的溶解度 NaHCO3的溶解度(选填“大于”“小于”“等于”之一)。
b 把30℃时NH4Cl的饱和溶液升温到50℃后所得溶液是此温度下NH4Cl的 溶液(选填“饱和”或“不饱和”之一)。
c 20℃时,将30gNaHCO3固体置于100g水中,形成的溶液是此温度下NaHCO3的 溶液(选填“饱和”或“不饱和”之一)。
d 在50℃时将等质量的NaHCO3和NH4Cl饱和溶液同时降温到20℃, 析出晶体质量较多(填化学式)。
17.根据下面的溶解度表与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B是 的溶解度曲线。
(2)4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硝酸钾的溶解度。
(3)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想要得到纯净的硝酸钾的方法是 。
(4)欲使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的方法之一是 。
(5)如图所示,烧杯A中是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向烧杯B中加入生石灰后,烧杯A中变浑浊,可能的原因是 (填字母)。
A.反应消耗水,氢氧化钙析出
B.反应放热,温度升高,氢氧化钙溶解度降低
C.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钙不再溶解
18.用“化学的视角”认识身边的物质。
(1)水和溶液在生活、生产及航天事业中具有广泛的用途。如图1为核心舱环控生保半封闭系统工作原理示意图。请分析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①从微观角度分析液态水与气态水的区别是 。
②通过环控生保系统得到的饮用水为软水。生活中常用的硬水软化方法是 。
③早期空间站内二氧化碳可用超氧化钾(KO2)吸收,生成碳酸钾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图2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乙物质中混有少量甲物质,最好采用 (选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②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3)下列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一中在集气瓶底部加入少量水的作用是 。
②图二中可观察到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不变色,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红,说明CO2具有的性质是 。
③某同学用图三实验装置直接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不成功,原因是 。
参考答案:
1.AC
2.BD
3.BC
4.BD
5.BC
6.D
7.D
8.D
9.B
10.A
11.D
12.A
13.D
14.C
15.C
16. 置换 +2 锌 HCl 出现白色固体 B 大于 不饱和 饱和 NH4Cl
17. NaCl 小于 (重)结晶 加KNO3 (固体)(或蒸发水分,或降低温度) B
18.(1) 分子之间的间隔不同 加热煮沸
(2) 蒸发结晶 乙>甲>丙
(3) 防止高温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 能与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 装置没有密封、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扩散到空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