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单元作文能力提升第三单元习作:写简单的研究报告(教学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单元作文能力提升第三单元习作:写简单的研究报告(教学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03 11:05: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五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1.材料介绍了汉字哪些方面的历史?通过什么方式呈现了汉字书法艺术?为什么要调查不规范汉字的使用情况?
2.增强学生对汉字的自豪感,产生对汉字的热爱之情,树立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意识。
3.能围绕汉字历史、汉字书法或其他感兴趣的与汉字有关的内容搜集资料,或者能调查学校、社会用字不规范的情况,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4.围绕生活中用字不规范的情况,开展简单的研究。
1.审清题材: 题目要求根据自己掌握的汉字知识进行写作,可以感受汉字的有趣故事,了解汉字的文化,可以写搜集资料的基本方法,也可以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也可以写自己错别字的经历或闹的笑话,还可以写学习带来的收获。(想象作文)




2.审清内容:我们平时读书、看报、写文章,都离不开汉字。你对汉字有什么了解




★汉字产生于几千年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沿用至今。
★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曾对一些周边国家的文字产生过重要影响。
★汉字书法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古往今来,我国涌现了许多著名的书法家,他们的书法作品是艺术中的珍品。
……




你一定想更多地了解汉字吧!让我们开展综合性学习,一起遨游汉字王国,感受汉字的有趣,了解汉字文化,并为汉字的规范使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3.审清重点:能围绕汉字历史、汉字书法或其他感兴趣的与汉字有关的内容搜集资料,或者能调查学校、社会用字不规范的情况,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写作误区:
①研究报告的内容与汉字关系不大,或研究范围太广、研究内容过于艰深等,难以展开研究。
②没有采用准确、具体的资料进行研究,有的内容是凭空编造的。
③语言表达不符合研究报告的平实、严谨的语言特点。
题目要表达真情实感,尽量做到“友情有趣表达精妙”,写出曲折、生动、感人的好文章。
题目拟定要围绕“遨游汉字王国”的活动内容进行,突出“收获”这一主题,题目可以拟为“收获”“可喜的成绩”“汉字王国之旅”等。




我的魅力题目:可以选择下面的题目来写你的研究报告,也可以自拟一个有趣的题目。
●都是汉字惹的祸 ●作文中的错别字分析
●汉字书法美 ●我爱中国的汉字




选 择 材 料
这次习作是写学习“遨游汉字王国”后的感受和收获。可以先写出自己学习这一单元的收获,然后写出自己学习后的感受;也可以写在活动中感受最深的事情、以及自己在这件事情中的收获。如:了解了有趣的谐音、汉字的演变、甲骨文的发现、汉字的历史……这些都可以成为本次习作的内容。
选择自己比较感兴趣且熟悉的研究内容。
可以依托教材中的插图、“阅读材料”或课外接触到的有关汉字的材料,进行拓展研究,如围绕汉字篆刻艺术、汉字剪纸艺术、汉字的起源、汉字书法艺术等方面的内容展开研究,还可以针对汉字造字规律、汉字谐音现象等进行研究。研究报告的标题要体现研究的主要内容。
选 择 材 料
◆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关于楷书发展历史的研究报告
确定写作对象
在“遨游汉字王国”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哪些感受和收获,从中选择感触最多、印象最深的一项,写出一篇精彩的文章。
学习方法
1.问题的提出
围绕汉字或用字不规范现象,选择你感兴趣的内容,提出研究问题。你可以按照下面的段式来写(注意:问题的范围不宜太大,最好小而具体,会更容易研究。)比如:
学习方法
2.拟一个合适的标题
结合要研究的问题写报告标题,做到表意准确,最好能点出研究的具体范围或问题。研究报告的标题一般有以下两种形式:
①关于 xx(问题)的研究报告,如《关于“李”姓起源与历史名人的研究报告》②直接以研究问题为题,如《“李”姓的起源与历史名人》。
学习方法
针对研究问题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你可以参考下表中的方法:
3.选定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具体操作 注意事项 适用问题示例
查阅图书 参考已出版的图书,查找理论资料,如汉字释义、名称定义等 书刊需具有权威性、专业性 “垚”字的释义、“谐音”的定义
网络搜索 搜索网络资料,收集相关图片,参考音视频资料,查阅政府公开文件和论文等 网站需具备权威性,视频、图片等需具备专业性、真实性 甲骨文字形演变研究
采访、座谈 与特定人员交流问题 选择合适、专业的人进行交流,及时记录 “爱新觉罗”姓氏的现状调查
问卷调查 在一定地域、人群中分发问卷、收集答卷 问卷题目要紧扣研究问题设置,调查的地域或人群要匹配研究 班中错字类型及出现频率调查
实地考察 前往实地观察、走访、拍摄等 考察目标要明确,要根据情况灵活选择考察的方式,还要及时做好记录 街头错别字调查
提示:
在罗列研究方法时,除了笼统地列出方法,你还可以把方法写得更具体明确,比如“查阅《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去多家商铺实地考察盗版商品品牌名”。
整理资料
1.对应问题法
根据问题确定资料的类别,整理资料,比如:
2.时间排列法
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资料,比如研究“中国古代主流字体的演变”,就可以把问题按照商朝、西周、秦朝、汉代等朝代顺序先后排列。
整理资料
3.图表分类法
在对资料进行一定的整理以后,如果能用图表来呈现资料,可以让资料更加清晰明了比如下面选用表格来呈现关于“陈”姓的调查:
类别 内容
来源 “陈”姓最早出自妫姓。周武王灭商朝、建周朝后,找到舜帝的后裔“陈胡公妫满”,封他在陈地建立陈国。后来陈国内乱,舜帝的后裔出逃到齐国,以故国为氏,称陈氏。
历史名人 陈胜、陈平、陈琳、陈汤、陈尊、陈登、陈寿、陈庆之、陈霸先、陈子昂、陈友谅、陈独秀….
现状 “陈”姓现有人口在全国姓氏人口中排名第五。
紧扣问题,列出结论
在得出结论时,请你回看提出的研究问题,紧扣问题对资料进行进一步思考,用明准确的语言,逐条标记序号,列出研究结论。在写结论时,你可以用上下面的办法:
1.概括:“钱”姓源出“彭”姓,相传,黄帝七世孙彭祖的后裔孚,在西周都城任钱府(掌管钱财的官署)上士(官名),后代遂以官名为氏。(长句子→短语或短句)
一相传“钱”姓源出“彭”姓,源于先秦时期的官名。
2.归纳:①五代时期钱镠曾以杭州为中心建立了吴越国,有不少吴越臣僚先后被赐以国姓“钱”。②此外,当时还有不少少数民族百姓自发改为“钱”姓。(赐姓和改姓情形相同→整理到一起说)→五代时期臣僚和少数民族百姓改姓,是“钱”姓发展壮大的原因之一。
3.分析:中国历史上总共有六个朝代的皇帝姓“李”,仅唐朝就有二百多年历史。著名的“李”姓皇帝有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南唐后主李煜等。因此,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李”姓是备受民众推崇的姓氏,民众也倾向于改姓为“李”。(由现象:“李”姓备受推崇,民众倾向改姓一推结果:“李”姓人口增长)
→大量外姓改为“李”姓,是“李”姓人口增长的重要原因。
怎样写好过度?
想 一 想
好的文章都十分注意过渡。正确、恰当地处理过渡,就能够使文章上下衔接,前后贯通,结构紧凑,层次分明。巧妙自然过渡的主要方法有三种:
1.词语过渡法。
词语过渡就是在需要过渡的层次或段落之间,根据上下文或者思路的转换,用一些词语来完成前后文的街接与转換。这些词语,我们通常称之为“过渡性词语”.常用的过渡短语有“总而言之““综上所述”“"由此可见”“这样看来“等
2.句子过渡法。
句子过渡,就是在需要过渡的层次或者段落之间,用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来完成上下文意思的转换以及前后文字的街接。过渡句可以放在一段之末,起启下作用:也可以放在一段之首,起承上作用:还可以一分为二.分別放在上一段末及下一段开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这种过渡法使用相当广泛。
怎样写好过度?
想 一 想
3.段落过渡法。
段落过渡就是在需要过渡的层次与段落之间,用一个起承上启下作用的独立段来完成上下文之间的衔接和转换
下面以《奇妙的汉字》中的句子为例:
“而且”汉字很美,不是吗 看到了“香”字,你也能“闻”到那阵阵香味吧!那些伸缩自如的笔画组成了一个个美丽的汉字,让人一望而生喜悦之情。那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情感,难道不像一只只小蝴蝶吗 它们飞进你的脑海里,尽情舞蹈着,把你带进了仙境里,让你深深地感受到汉字的魅力。
解析:“而且”这一过渡词很好地把文章由前一自然段过渡到这一自然段:对汉字美的描述。
列提纲
这次习作可以从“我爱汉字”“学习活动”“街头错别字调查报告”三个选题中任选一个。所选的内容不同,那么写作的侧重点也不会相同。动笔之前先来看看下面的选材图标,然后说说自己的想法。
会练笔,会表达
趣说汉字
如今,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掀起了“汉语热”,但还是有很多外国朋友认为方方正正的汉字太难学。其实,汉字不是僵硬死板的符号,只要仔细琢磨,就会发现,汉字不但神奇,而且还妙趣横生呢!
汉字中的象形字,有一种见字如见物的妙处。如“伞”字,就像一把撑开的雨伞;“网”字则像一张撒开的网。“日”“月”“山”“水”等字,也都是对实物的形象描摹。但有趣的是,象形字中的“牛”和“鱼”,如果从外形来看,则让人觉得“鱼牛混杂”了:看,“牛”字如果横放着,多像一条在水中游的鱼呀;而“鱼”字的上端像个牛头,中间像牛身,底下则像牛的四条腿(鱼的繁体字底下是四点)。
会练笔,会表达
汉字中的会意字也生动有趣,如上小下大为“尖”、两手分物为“掰”、不好则为“孬(nāo)”。字结构的大都为会意字,如“森”“磊”“众”“鑫”等。而倘要对“出”和“重”两字套用“会意”的思路来“钻牛角尖”的话,这两者似乎也混淆(xiáo)了:“出”由两个“山”构成,一座山已经足够重了,那两山相叠的“出”岂不是应该表示“重”的意思 实际上“重”字由“千”“里”两字组成,为啥“千里”表示重呢 这就需要我们去了解这些汉字的演变历史了。
关于会意字,还有这么一个笑话:古时有个秀才,因迁腐懒惰,守着父亲的家业坐吃山空,日子越过越贫困。一日,秀才在自家四合大院里散步,抬头发现院子当中有棵根深叶茂的大树,竟“悟出”自己贫困的原因了:四方形的院子中种一棵大树,不
会练笔,会表达
就是一个“困”字吗 因此他决定将院子中的大树掉。但没过多久,他转念一想:四方院子中没有了树木,只剩下自己一个人,那岂不成了个“因”字 为了避免沦为阶下因,他便放弃了砍树的念头。
形声字占汉字总数百分之八十以上,主要由“形”和“声”两部分组成。形旁和全字的意义有关,声旁和全字的读音有关。形声字虽多,但也要仔细排别,不要依葫芦画,秀才认字认半边,否则就会闹出把“破绽”读成“破定”,把“造”读成“造旨”的笑话。
会练笔,会表达
汉字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只要用心领会,就能感受到其中的妙趣。
解析:本文围绕一个“趣”字来解说汉字,说明汉字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这里重点讲解了汉字中的两种造字方法:象形字有“见字如见物的妙处”,会意字“生动有趣”。还举出了很多具体的实例,通俗易懂,不仅增长了我们的知识,还让我们增加了对汉字的热爱之情。
示例:下面是评改前的段落,读一读,看看有什么问题吗?
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河南安阳小屯村的村民在田间劳作时,经常发现一些带有刻痕的龟甲、兽骨,称它们为龙骨。他们不知道这些龟甲、兽骨是古代的遗物,将形状较大的龙骨卖给了药铺,小的则被丢弃或扔进枯井。药铺将龙骨碾成粉末用作治疗创伤的药材。龙骨上的刻痕因无人知道是极有价值的殷商时期的刀刻文字,而常被村民打磨掉。
后来,人们就把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叫做甲骨文,我国文化领域由此又多了一门新学科,叫“甲骨学”。
诊断:这里写出了甲骨文的发现,但是中间没有过度,“后来”显得很突兀。
会分享,会修改
下面这是修改后的段落,和原段落对比一下,说说为什么这样修改。
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河南安阳小屯村的村民在田间劳作时,经常发现一些带有刻痕的龟甲、兽骨,称它们为龙骨。他们不知道这些龟甲、兽骨是古代的遗物,将形状较大的龙骨卖给了药铺,小的则被丢弃或扔进枯井。药铺将龙骨碾成粉末用作治疗创伤的药材。龙骨上的刻痕因无人知道是极有价值的殷商时期的刀刻文字,而常被村民打磨掉。
直到1899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这些龟甲和兽骨上的刻痕,引起了清朝国子监的主管官员王懿荣的注意。王懿荣平时酷爱收藏古董,对金石之学有很深的造诣。经过仔细研究,他认为这些龙骨上的刻痕是一种比篆书更早的文字。
后来,人们就把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叫做甲骨文,我国文化领域由此又多了一门新学科,叫“甲骨学”。
会分享,会修改
解析:这样过度自然,生动的写出了甲骨文的发现过程。
标题点明了研究的主要内容--街头错别字问题,具有针对性。
关于街头错别字问题的研究报告
问题的提出
漫步在街头,仔细观察街头的各类城市广告、宣传画、招牌标语牌等,会经常发现一些错别字。街头错别字出现频率较高的地方有哪些呢 为什么会有错别字出现呢 有什么应对的策略呢 带着这些问题,我对街头错别字问题做了一次调查研究。
研究方法
1.实地观察与调查。
2.询问身边的人。
佳作赏析
点明街头容易出现错别字的地方,由此引入研究的问题。
研究方法适用于“街头错别字问题”研究。
资料整理
1.出现的错别字及其正确写法
①自行车维修摊的牌子上写着“修车冲气”,正确写法为“修车充气”。
②理发店大门上贴着提示语“赞停营业”,正确写法为“暂停营业”。
③服装店的广告牌上写着“衣见钟情”,正确写法为“一见钟情”;类似的还有将“三国演义”写成“衫国演衣”;将“挑三拣四”写成“挑衫捡饰”等。
佳作赏析
针对研究内容与搜集的资料,从“出现的错别字及其正确写法”“原因分析”“应对策略”三个方面进行资料的整理与呈现。
此处的省略号说明街头出现的错别字除了列举出的,还有很多。
④饭店前的招牌上写着“抄饭”,正确写法为“炒饭”。
⑤零售店铺的牌子上写着“另售”,正确写法为“零售”。
⑥眼镜店的广告牌上写着“一明惊人”,终身无汗正确写法为“一鸣惊人”。
⑦空调店的广告牌上写着“终身无汗”,正确写法为“终身无憾”……
原因分析
①混淆同音字或音近字而错用:如,“暂”与“赞”、“炒”与“抄”等。
佳作赏析
成立“街头啄木鸟行动”志愿小组等应对策略有针对性且有效。
②辨别不清字义而错用: 如,“充”与“冲”,“另”与“零”等。
③为追求新鲜而故意错用:如,将“一见钟情”故意写成“衣见钟情”,将“终身无憾”故意写成“终身无汗”等。
应对策略
①成立“街头啄木鸟行动”志愿小组,定期走上街头,宣传错别字的危害,清除错别字。
②向街头商家发出“拒绝错别字”的倡议,形成正确、规范使用汉字的社会氛围。
佳作赏析
针对资料整理中“出现的错别字及其正确写法”方面提炼出的结论。
针对资料整理中“原因分析”方面提炼出的结论。
③制作“消除街头错别字”公益广告,利用电视等媒介播放。
④建议有关部门加强监管力度,制定有效的整治街头错别字的措施。
研究结论
①理发店、服装店、饭店、眼镜店及空调店等的广告牌、招牌标语牌等均容易出现错别字。
②街头出现错别字的主要原因有混淆同音字或音近字而错用,辨别不清字义而错用及为追求新鲜而故意错用。
佳作赏析
针对资料整理中“应对策略”方面提炼出的结论。
③为了纠正街头错别字,可以成立“街头啄木鸟行动”志愿小组,向街头商家发出“拒绝错别字”的倡议,建议有关部门加强监管力度等。
佳作赏析
整体赏析
小作者选取的研究内容合理;研究错别字问题限定的范围为“街头”,易于研究透彻;提出的“街头错别字出现频率较高的地方有哪些呢”等问题,能够清楚地说明研究目的;从“出现的错别字及其正确写法”“原因分析”“应对策略”三个方面进行分门别类的资料整理,条理清晰;研究结论的提炼简洁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