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甘肃省武威第二十六中学九年级历史开学学情评估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甘肃省武威第二十六中学九年级历史开学学情评估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9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3-03 12:43: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甘肃省武威第二十六中学九年级历史开学学情评估卷
一、选择题(共40分)
1.(2分)观察下面的“亚非文明古国示意图”,下列选项对图中字母所对应文明古国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发源于两河流域,金字塔为其代表性文明成就
B.制定的《汉谟拉比法典》为世界上第一部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C.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属于社会第一等级
D.的一些早期遗址中,发现了最早人工栽培的玉米
2.(2分)2023年10月9日,巴以冲突暴起,再次引起世人对中东地区的关注。公元前18世纪,在中东地区两河流域人们创造的文明成就是(  )
A.象形文字 B.《汉谟拉比法典》
C.青铜器 D.佛教
3.(2分)《千年一叹》记载:“公元前6世纪—前5世纪诞生了三位伟大的思想先哲。一个人在黄河边思考人与人的关系;一个人在恒河边思考人与神的关系:一个人在爱琴海边思考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的问题。”这三个人依次应该是:(  )
A.耶稣、释迦牟尼、苏格拉底
B.孔子、苏格拉底、乔达摩·悉达多
C.乔达摩·悉达多、穆罕默德、耶稣
D.孔子、释迦牟尼、苏格拉底
4.(2分)《大国崛起》中写道,亚历山大的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征服……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材料反映出三大事件的共同作用是(  )
A.都带来了各地的交流 B.都带来了灾难
C.都是和平交流 D.都传播了伊斯兰教
5.(2分)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这一历史事件应标于下面时间轴的哪一处(  )
A.① B.② C.③ D.④
6.(2分)观察下列希腊、罗马古典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帕特农神庙是希腊最早文明的遗迹
B.希腊、罗马建筑艺术只体现在神庙
C.罗马建筑吸收希腊建筑特点并创新
D.万神庙的修建主要为召开公民大会
7.(2分)德国、意大利、法国是欧洲大陆最主要的国家,彼此之间发生过多次战争。但在1100多年前,他们曾经是一家。他们是由哪个国家分裂而来(  )
A.奥斯曼帝国 B.波斯帝国 C.查理曼帝国 D.东罗马帝国
8.(2分)《欧洲史》记载“庄园主很久以来就对奴隶拥有一切权力,而且他们也对自己的封臣 和其他自由身份的臣民有广泛的权力。”庄园主行使司法权的机构是(  )
A.公民大会 B.元老院 C.庄园法庭 D.人民法院
9.(2分)与封建时代的中国、印度或中东的城市相比,中世纪西欧的城市在政治上的独特之处在于(  )
A.逐渐兴起的大学教育 B.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
C.资本主义萌芽 D.城市争取自由与自治权
10.(2分)“拜占庭文明是亚欧中世纪文明中一枝独具特色的奇葩。首先……从其产生的那一时刻起就带有明显的东方色彩。其次,它又是典型的基督教文明……最后,拜占庭文明还具有明显的罗马因素。”材料旨在说明拜占庭文化的(  )
A.性质 B.局限 C.特点 D.影响
11.(2分)从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  )
A.大化改新 B.农奴制改革
C.明治维新 D.卡德纳斯改革
12.(2分)(2分)阿拉伯文化昌盛时期,西欧正处于文化低潮的中世纪时代,在基督教文化垄断下,辉煌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几乎荡然无存。阿拉伯学者却通过翻译保存了大量的希腊学术著作,通过拉丁文等译本,传回欧洲,弥补了欧洲文化的“断层”,点燃了欧洲智慧的火种。这表明(  )
A.基督教会统治严重阻碍欧洲发展
B.阿拉伯文明是欧洲文明的源头
C.阿拉伯帝国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
D.阿拉伯文化影响欧洲思想解放
13.(2分)下面示意图体现的是(  )
A.租地农场的建立 B.分散的手工工场
C.土地集中趋势 D.集中的手工工场
14.(2分)某学者在探究文艺复兴的起源时提出:“在讨论新艺术与新城市关系时,我们强调像佛罗伦萨这样相当发展的、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新经济、新政治的社会背景,是完全必要的。”该学者意在强调 (  )
A.文艺复兴起源于佛罗伦萨 B.文艺复兴促使中世纪城市崛起
C.资本主义萌芽推动思想解放 D.佛罗伦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15.(2分)1494年6月7日,在罗马教皇主持下,葡萄牙和西班牙签约:划一条线,像切西瓜一样把地球一分两半。葡萄牙拿走了东方,西班牙则把美洲抱在怀里。西班牙能“把美洲抱在怀里”主要得益于(  )
A.但丁 B.哥伦布 C.麦哲伦 D.迪亚士
16.(2分)对欧洲来说,早期殖民掠夺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
A.开发了被殖民地区 B.满足了封建主的奢侈生活
C.给殖民地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D.加速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
17.(2分)“《大宪章》”依旧是一份纯粹的中世纪文件,并未涉及普通老百姓的利益,除非他们碰巧属于某位大臣的财产,那才可以保护他们免遗皇室暴政之害…”这反映《大宪章》(  )
A.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B.强化了封建君主专制
C.维护教俗贵族的特权 D.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18.(2分)(2分)如图为独立战争后,华盛顿在种植园里指挥黑奴劳动的场景。对此理解合理的是,美国独立战争(  )
A.存在历史局限性 B.恶化了黑奴的处境
C.使总统权力扩大 D.未改变殖民地性质
19.(2分)启蒙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下列关于启蒙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英国是启蒙运动的中心
B.马克思是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
C.为法国大革命做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D.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萌芽
20.(2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发展、从理想变为现实是世界历史纵向发展的潮流之一。下图表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
A.结束了资产阶级在亚洲地区的统治
B.使资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理论指导
C.推动了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D.推动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二、材料分析题(共3题;共20分)
21.(6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交流和发展,创造的文明成就是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图三
材料二: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征服……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横贯亚欧大陆丝绸古道上的商队来往,联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诸海航路的船只航行,对传播生产技术、文化知识于古代世界各地也许是更为重要的。
材料三: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以往人类文明区域性分割和孤立发展的局面,首次把全球人类联系起来,开始了人类文明一体化的进程……它大大扩展了人类活动的范围……世界的人种地理分布、宗教与文化格局开始发生重大变化……引发了欧洲近代几个世纪的大规模海外扩张,开始了欧洲对世界征服和侵略的历史。
(1)(2分)材料一中,图一建筑在中国称之为是什么?图二文明成果源于哪一文明古国?图三反映了古代印度哪一制度?
(2)(2分)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征服”对东西方文化产生的共同影响?中国明朝时候传播生产技术、文化知识的航海壮举是什么?
(3)(2分)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22.(6分)欧洲社会的发展变化与欧洲生产方式的变化息息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庄园的产品很少拿出去卖,庄园里有手工作坊、磨坊和烤面包坊等,可以生产各种生活和生产所需的物品,除非万不得已,庄园很少出去采购,只有少数庄园不能生产的物品(如盐,铁等),才从城市购买。
——摘编自《欧洲中世纪简史》
材料二:14-17世纪,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手工工场是指经营者将生产者集中在一个场地内进行生产,他们提供生产工具和原材料,生产者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工人。最早的租地农场则出现于14世纪下半叶的英国,这是一种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农场,它存在的目
的就是要谋取利润,以市场为生产的基本目的,主要依靠雇佣自由的工资劳动者。
——摘编自《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材料三: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现代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工业中的百万富翁、一支一支产业大军的首领、现代资产者,代替了工业的中间等级。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1)(2分)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西欧庄园的主要特点是什么?西欧庄园制度建立在什么政治制度的基础上?
(2)(2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经营者和生产者形成了什么关系?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二所述现象反映了14-17世纪,西欧经济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3)(2分)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工业革命最早在哪一生产部门产生?工业革命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23.(8分)纵观世界文明史,人类先后经历了三次产业技术革命。每一次产业技术革命,都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巨大而深刻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农业革命】
【材料一】西欧资本主义产生有两个阶段。14和15世纪是第一阶段。这时,西欧的封建关系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在封建社会内部孕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最初形态。
——刘景华《人类六千年》
【工业革命】
【材料二】机器都在执行着一种新的规律,纺工不再像过去那样在家里无拘无束地摇车纺纱了,织工也不能像过去那样在家里自由自在地投梭织布了。现在,他们必须在工厂中按照没有生命疲倦的机器设备所确定的速度工作。
——摘编自E.E.里奇《剑桥欧洲经济史》
【信息革命】
【材料三】今天,几乎是瞬时的电子通信消解了时间和空间。当代观察家将我们这一时代贴上了“存取时代”的标签。在无线电、电视、传真机和网络计算机的交流中,一个地球村出现了。
——杰里·本特利等《简明新全球史》
(1)(2分)材料一中西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最初形态”在农业方面的显著表现是什么?
(2)(2分)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工业革命导致的生产方式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从至少两个角度评价这一变化带来的影响。
(3)(2分)依据材料三,使“地球村”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举一例说明信息革命给你的学习带来的便利。
(4)(2分)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科技革命或产业技术革命的认识。
答案
1-10 BBDAB CCCDC 11-20 ADACB DCACD
21.(1)金字塔;古巴比伦;种姓制度。
(2)共同影响: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发展;航海壮举:郑和下西洋。
(3)影响: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逐渐确立起来;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伴随着殖民掠夺,给亚非美地区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22.(1)主要特点:自给自足;政治制度:封君封臣制或封建制。
(2)关系:雇佣关系或雇佣、被雇佣的关系;发展趋势:资本主义化或资本主义萌芽。
(3)部门:纺织业;主要影响: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23.(1)租地农场的出现。
(2)机器大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生产力的角度: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进一步飞跃,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生活方式角度: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影响了人们的衣食住行等。
(3)网络计算机的运用。举例:网上查学习资料,上网课等。
(4)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技术产业革命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巨大而深刻的影响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