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生物专题复习 :实验探究题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中考生物专题复习 :实验探究题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3-04 15:26: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年中考生物专题复习 :实验探究题训练
1.同学们在学习生物的时候要有发现问题,探究实践的能力,而探究过程中要有尊重证据和事实的科学思维。参加生物社的同学想探究:光对绿豆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设计如下:
1选取饱满的绿豆种子400粒。
2实验重复2次,每次分2组,每组100粒。
3每次2组实验,一组置于空旷室外,一组置于暗箱中。
实验结果如下表,
空旷室外绿豆种子(100粒) 暗箱中绿豆种子(100粒)
第一次 萌发:97粒 萌发:98粒
第二次 萌发:95粒 萌发:94粒
请根据实验设计和实验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1)实验过程中,同学们严格控制每组两份种子加入的水量是一致的,暗箱中的温度也尽量控制和空旷室外一样,这样做的目的是   。
(2)萌发率=萌发个数/每份实验种子数空旷室外绿豆种子的萌发率是   ;暗箱中绿豆种子的萌发率是   。
(3)从数据上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4)彭老师认为实验还不够严谨,“空旷室外”这个条件应该改为将绿豆种子进行24小时不间断   才更为合理。
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人们对细胞的认识,离不开显微镜。同学们利用显微镜做了许多实验,图甲为光学显微镜结构图,图乙、丙、丁分别为显微镜下观察的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草履虫。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使用显微镜时,首先对光,对光完成的标志是要看到   的圆形视野。
(2)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是   。
(3)从结构层次来分析,人体口腔上皮和洋葱鳞片叶内表皮在结构层次上分别属于   组织和   组织。
(4)图丁中,小明同学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时,发现草履虫向右上方游动(箭头表示视野中草履虫游动的方向),为防止其游出视野,应将装片向   方移动。
(5)为了观察到草履虫的纤毛,需将视野调暗,小明同学应调节图甲中的④   和   达到目的。
3.一生物实验小组学习了昆虫的一些知识后,了解到不同昆虫食性的差异。下面是该生物实验小组探究“蚂蚁是否喜欢甜食”的实验设计。
材料用具:一截劈开的竹筒(长15cm)、一只蚂蚁、一杯浓糖水、一杯清水、一个放大镜、两支滴管。
实验步骤:①如图在竹筒的两端,分别用两支滴管各滴上一滴浓糖水和一滴清水,将一只蚂蚁放在两滴水之间的中点。
②用放大镜观察蚂蚁的觅食行为。
请根据以上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蚂蚁的觅食行为属于    。(填“先天性行为”或“学习行为”)。
(2)本实验的假设是    。
(3)实验中在一端滴加清水的作用是    。
(4)若实验结果是蚂蚁爬向浓糖水端取食,则说明    。
(5)本实验设计的不足之处是    。
4.小王同学利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请根据实验过程回答问题。
(1)图一中④取材,具体指用镊子撕下一小块内表皮,则该玻片应该属于临时   。(填“切片”或“涂片”或“装片”)
(2)图一是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的步骤,请用数字排序:   。
(3)为了防止出现图二这种现象,操作步骤①的正确方法是____
A. B.
C. D.
(4)如果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则图一③步骤中应该改为滴   ,目的是为了   。
(5)为了更好的观察,实验过程中需要进行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到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染色最深的结构是   ;最不容易被观察到的结构是   。
(6)要将图三中的视野甲变为视野乙,应先将玻片往   方移动,再选用更高倍的物镜,此时视野的亮度会变   。
5.显微镜是中学生开展实验探究常用器材,其结构模式图如下,请据图回答问题:(【】中填写序号,横线上填写文字)
(1)使用光学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步骤是____(按字母顺序排列)。
A.取镜安放 B.安放装片 C.对光
D.观察 E.整理存放显微镜
(2)在对光过程中,若光线较暗,应使用结构【③】的   面镜,同时调节   使用大光圈。
(3)在观察过程中,要使观察到物像更加清晰,应调节【   】   。
(4)若某同学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字母“p”,且位于视野中的中央,则所观察的透明纸上写的字母是   。
(5)显微镜能放大物像的结构是【   】   和物镜。该显微镜的物镜有两种,分别标有“10×”和“40×”,要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用的物镜是标有“   ”的。
(6)操作显微镜的过程中若发现显微镜的镜头脏了,应该用   来擦拭。
6.有人说,如果把生物体比作一座房子,细胞就相当于建造这座房子的砖块。甲乙是生物体细胞的结构图,丙为草履虫的模式图,丁为“探究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实验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表示植物细胞的是   (填序号)。
(2)与动物细胞相比,植物细胞特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细胞的控制中心是   ,其内含有遗传物质。
(3)榨取西瓜汁时,西瓜流出的红色汁液来自细胞结构中的   。
(4)草履虫生活在水中,经检测发现,某种有毒物质在草履虫体内的浓度远远低于其生活的环境中的浓度,阻挡该有毒物质进入细胞的结构是   。
(5)在图丁所示的实验中,用放大镜观察到草履虫向B侧运动,说明草履虫能够对刺激作出有规律的反应,这体现了草履虫具有   。
7. 海螳螂是喜欢栖息在海边岩石缝或石块下的一种节肢动物。为探究“某因素对海螳螂生活的影响”,将全班同学分为7组,每组选取10只海螳螂,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一:铁盘内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放潮湿的沙,一侧放干燥的沙,其余条件相同且适宜。
步骤二:分别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入5只海螳螂。静置2分钟后,每分钟统计1次两侧的海螳螂数目,统计10次。记录统计结果。将7组同学的实验结果取平均值,所得数据如图所示,分析回答问题。
(1)铁盘的一侧放潮湿的沙,另一侧放干燥的沙,这样设计的目的是:   。
(2)该实验的变量为   。本实验除了变量不同,其它条件均保持相同,是为了   。
(3)每组选用多只海螳螂做实验,而不是1只,原因是   。
(4)由图可知,   分钟后,海螳螂的分布趋于稳定,且分布在   (填“潮湿”或“干燥”)处的海螳螂数量较多。
(5)分析以上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
8.下列为探究酸奶的制作简要说明和制作条件的实验过程图,请据图回答。
①准备:准备酸奶制作装置与原材料。
②配制:清洁消毒器皿,牛奶加糖煮开冷却,按原料奶与原料酸奶10:1的比例进行调配。
③培养:用塑料袋密封瓶口,恒温30℃培养4~6小时。
④验收:检查制作质量与酸度,冷藏以备食用。
(1)制作酸奶所用的细菌是   。其原理是利用该菌进行   。在没有   的条件下,该菌分解糖类产生   。
(2)实验中设置实验乙的目的是   。实验过程中需要清洗烧杯等实验器材,并进行加热处理的目的是   。
(3)酸奶制作过程中,冷却后,加入酸奶并搅拌的目的是   。
(4)该图实验中,设置的变量是   。你推测甲、乙两组试验中的玻璃瓶放在30℃的条件下放置4~6小时后最有可能制成酸奶的是   。
9.连江官坞是我国重要的海带生产地。海带的生长与其生活环境密切相关。某科研小组在实验室做了两个实验(实验1和实验2),探究温度或二氧化碳对海带生长率(指实验前后,海带体内物质增加的比率)的影响。
(1)实验1所要探究的问题是   。
(2)实验1过程中除改变温度外,水体中二氧化碳含量等因素都应该保持一致,理由是   。
(3)每组实验都选用多株海带而不是一株海带的目的是   。
(4)由实验1可知海带的生长最适温度范围是在   ℃,由实验1和实验2可知,   对海带的生长有影响
(5)请分析实验2数据回答:明明同学的结论是:水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越高,海带的生长率越大。你是否同意他的结论?   。
(6)综合上述两个实验,说明环境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是   。
10.下图是利用天竺葵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操作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实验步骤正确的操作排序是____。
A.②③④⑤①⑥ B.②①③④⑤⑥
C.③④②⑤①⑥ D.②③⑥⑤④①
(2)实验前,要将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
(3)步骤③中,将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黑纸片的目的是与叶片见光部分形成   。
(4)步骤⑤的作用是   ,直至叶片变为   。
(5)步骤④,滴加的液体是   ,目的是检验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
(6)图①中叶片的a部位变蓝,b部位不变蓝,可判断被黑纸片遮盖的部位是   。该实验可以说明   是光合作用的产物;还可以证明   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11.为了探究绿叶能否在光下侧造有机物,某同学进行了买验,谓据图回答;
(1)用图中编号补全实验步骤:   →3→2→4。
(2)实验前,把天竺葵放在熙喑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步骤7的目的是   。
(3)[5]是将该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   ,使叶片含有的   溶解于酒精中,直到叶片变成   。
(4)步骤[2]向处理过的天竺葵叶片滴加碘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填“遮光”或“见光”)部分的叶片变蓝。可见,绿叶在光下制造出了   。
12.实验室是探究生物知识的乐园,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探究许多与生物生活相关的知识,回忆课堂上曾经做过的“探究光对黄粉虫分布的影响”的实验,分析以下四位同学的做法。
请回答:
(1)根据探究课题的实验目的来看,   的装置最合理,因为该装置保证了实验设计中只有   这一条件不同,这是遵循   原则。由此分析丙的设计是不合理的,因为   。
(2)铁盒内放置的黄粉虫数量需要足够多,是为了避免   ,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除此之外,还可以在观察结束后全班进行数据统计时采取   的方法,减少误差。
(3)根据甲的实验设计,可知他提出的问题是   ?该实验探究的变量是   ;黄粉虫适合生活在潮湿的环境,因此预测甲同学的实验现象是黄粉虫大多集中在   土一侧。
(4)进一步分析:除实验中涉及的探究因素之外,影响黄粉虫生活的非生物因素还可能有   。(写出一种即可)
13.某生物兴理小组进行实验操作如下,请分析回答。
①将银边天竺葵置于暗处48小时:
②将叶片B用透明塑料袋包扎(如图所示),塑料袋内放入适量的固体氢氧化钠(氢氧化钠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③将处理后的银边天竺葵移到阳光下2小时后摘取叶片A和叶片B;
④把叶片A、B分别放入装在酒精的烧杯中进行水浴加热后漂洗;
⑤漂洗后分别对叶片A、B滴加碘液。
(1)将银边天竺葵置于暗处48小时的目的是   。
(2)步骤④的目的是脱去叶片中的   。
(3)该实验中设置了两组对照实验,通过预期的实验现象可得出光合作用的进行需要   和   。
14.在学习了种子的萌发一节后,某兴趣小组选用籽粒饱满的水稻种子开展了探究活动:根据下表设置了五组实验装置,每个装置选用10粒种子。
  甲 乙 丙 丁 戊
实验装置
处理措施 种子情况 煮熟 不做处理 不做处理 不做处理 不做处理
环境条件 适量水 适量水 过量水 适量水 无水
25℃ 25℃ 25℃ 4℃ 25℃
实验现象 没有发芽 全部发芽 没有发芽 没有发芽 没有发芽
(1)该实验采用的水稻,其根系属于   ,在生长过程中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   区。当水稻幼苗长到一定时期时,为使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与运输,可以多施加含   的无机盐。
(2)该探究活动可以构成   组对照实验。乙、丙两瓶进行对照,变量为   ,如果要探究适量的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选择   两瓶进行对照。
(3)下图是水稻种子萌发成幼苗过程中干重和鲜重的变化曲线图,其中表示鲜重变化的曲线是   (填字母)。Y曲线中 f→g变化的原因是光合作用强度   呼吸作用强度(选填“>、=、<”)。
15.大黄、黄连、连翘等中草药对多种细菌都有抑制作用,在防病治病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进一步研究中草药对细菌的抑制作用,某研究组设计并完成了相关实验。如图是不同组别大肠杆菌菌落的生长情况。
注,“+”表示出现了菌落,“﹣”表示无菌落出现。
(1)①组中x应该为   ,其目的是   。
(2)实验过程中,将大肠杆菌在无菌条件下,转移到培养基上,这相当于细菌培养方法中   的步骤。
(3)将①~④组培养基放在   选填“不同”或“相同”)温度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4)分析实验结果,可得出以下结论   。
16.某同学发现鱼缸中的水蚤在明亮一侧和阴暗一侧的数量不同。为探究光是否影响水蚤的分布。该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将50只水蚤、适量的培养液和空气密封在一根长60凰米的玻璃管内。
步骤二:将玻璃管中水蛋轻轻摇匀,再将玻璃管水平放置并固定。用遮光布遮住整根玻璃管,静置5分钟。
步骤三:如图所示,将遮光布移至30厘米处,形成明亮和阴暗两种环境。
步骤四:当玻璃管中水蚤基本不再移动时,记录两种环境下水蚤的数目。将步骤二、三、四重复操作2次。
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的变量是   。实验中形成明亮和阴暗两种环境的目的是设置   实验。
(2)为控制单一变量,步骤一中应选择大小、生理状态等因素均   (填“相同”或“不同”)的水蚤。
(3)实验结果:明亮环境中水蚤的数目明显多于阴暗环境中水蚤的数目。据此得出的结论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控制单一变量
(2)96%;96%
(3)绿豆种子萌发与光无关
(4)光照
2.【答案】(1)明亮
(2)生理盐水
(3)上皮;保护
(4)右上
(5)遮光器;反光镜
3.【答案】(1)先天性行为
(2)蚂蚁喜欢甜食(或蚂蚁不喜欢甜食)
(3)对照(形成对照、起对照作用)
(4)蚂蚁喜欢甜食
(5)实验蚂蚁数量太少
4.【答案】(1)装片
(2)③④②①
(3)B
(4)生理盐水;维持细胞正常形态
(5)细胞核;细胞膜
(6)上;暗
5.【答案】(1)A;B;C;D;E
(2)凹;遮光器
(3)⑤;细准焦螺旋
(4)d
(5)①;目镜;10x
(6)擦镜纸
6.【答案】(1)甲
(2)叶绿体;细胞核
(3)液泡
(4)细胞膜
(5)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7.【答案】(1)进行对照
(2)水分(沙的湿度);控制单一变量(保持变量唯一)
(3)避免偶然性(用多只海螳螂做实验才能得出可信的结论)
(4)9;潮湿
(5)水分(沙的湿度)对海螳螂的生活有影响,海螳螂更适于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
8.【答案】(1)乳酸菌;发酵;氧气;乳酸
(2)对照;灭菌
(3)加入乳酸菌并搅拌均匀,促进乳酸菌繁殖
(4)加入乳酸菌后的试剂瓶是否密封;甲
9.【答案】(1)温度对海带生长率有影响吗
(2)控制单一变量
(3)避免实验的偶然性
(4)10~15;温度和二氧化碳含量
(5)不同意
(6)环境影响生物
10.【答案】(1)D
(2)把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3)对照
(4)把叶片中的叶绿素脱去;黄白色
(5)碘液
(6)b;淀粉;光
11.【答案】(1)6→7→1→5
(2)把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形成对照
(3)隔水加热;叶绿素;黄白色
(4)见光;淀粉
12.【答案】(1)丁;光;单一变量;丙中具有光和湿度两个变量,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
(2)偶然性;计算平均值
(3)湿度对黄粉虫分布有影响吗;水分;湿
(4)温度
13.【答案】(1)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2)叶绿素
(3)叶绿体;二氧化碳
14.【答案】(1)须根系;成熟;钾
(2)4;充足的空气(空气);乙、戊
(3)X;>
15.【答案】(1)清水;形成对照
(2)接种
(3)相同
(4)中草药对细菌有抑制作用,浓度越高抑菌效果越好
16.【答案】(1)光;对照
(2)相同
(3)光会影响水蚤的生活,水蚤喜欢在明亮环境中生活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