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秋季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八年级地理试卷及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年秋季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八年级地理试卷及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3-06 13:46: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1—2022学年度秋季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八年级地理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右图是我国主要地理分界线示意图,据图完成下面1-2小题。
1.图中表示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中箭头所指方向表示的地理变化规律是 ( )
A.地势逐渐降低 B.降水量逐渐增多
C.气温逐渐降低 D.河流水量逐渐变大
右图是我国行政区域略图,读图完成3-5小题。
3.右图中序号代表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与其简称、省会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A.①——晋——郑州 B.②——陕——太原
C.③——甘——兰州 D.④——宁——西安
4.在四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中,少数民族分布最为集中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5. 我国民族分布特点是(  )
A. 少数民族均匀分布 B. 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C.少数民族都分布在自治区 D. 小散居,大聚居,交错杂居
右下图为我国寒潮路径示意图,据图完成6-7题。
6. 伴随寒潮(带来剧烈的降温、雨雪、大风、霜冻等)南下时,可能出现的天气现象有(  )
A. INCLUDEPICTURE"aaa1.tif" INCLUDEPICTURE "F:\\英语\\21秋\\地理\\福建夹卷\\8\\文件\\aaa1.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英语\\21秋\\地理\\福建夹卷\\8\\文件\\aaa1.tif" \* MERGEFORMATINET B. INCLUDEPICTURE"aaa2.tif" INCLUDEPICTURE "F:\\英语\\21秋\\地理\\福建夹卷\\8\\文件\\aaa2.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英语\\21秋\\地理\\福建夹卷\\8\\文件\\aaa2.tif" \* MERGEFORMATINET
C. INCLUDEPICTURE"aaa3.tif" INCLUDEPICTURE "F:\\英语\\21秋\\地理\\福建夹卷\\8\\文件\\aaa3.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英语\\21秋\\地理\\福建夹卷\\8\\文件\\aaa3.tif" \* MERGEFORMATINET D. INCLUDEPICTURE"aaa4.tif" INCLUDEPICTURE "F:\\英语\\21秋\\地理\\福建夹卷\\8\\文件\\aaa4.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英语\\21秋\\地理\\福建夹卷\\8\\文件\\aaa4.tif" \* MERGEFORMATINET
7. 下列地形区,受寒潮影响较小的是(  )
A. 内蒙古高原 B.青藏高原
C. 华北平原 D. 长江中下游平原
8.海南省冬季仍然保持瓜果蔬菜正常生产的原因主要是( )
A.土壤肥沃 B.热量充足 C.交通便利 D.气温日较差大
9.下列不属于农业生产部门的是( )
A.林业 B.旅游业 C.渔业 D.畜牧业
10.关于我国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②夏季南北气温差异很大
③季风气候显著 ④降水由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逐渐减少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1.下列做法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理念的是( )
A.同学之间发电子贺卡代替赠纸质贺卡
B.人走不忘关电灯,洗手不忘关水龙头
C.尽量减少一次性木筷、餐巾纸、塑料袋等物品的使用
D.废旧的电池随意乱扔
12.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海绵城市”将绿地、道路的雨水引入到雨水利用系统,其目的是( )
A.减少城市内涝,提高雨水利用率 B.减轻大气污染,改善空气的质量
C. 降低地下水位,导致地表的沉降 D.减轻交通压力,美化社区的环境
13.下图为我国中温带某地的地形剖面及年降水量曲线图。①②③④四个区域的土地资源按利用类型分,依次为( )
A.沙漠、林地、草地、林地
B.草地、林地和草地、以水田为主的
耕地、林地
草地、林地、以旱地为主的耕地、
林地
D.沙漠、草地、林地和草地、林地
14.由于我国人均耕地面积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为此制定的基本国策是( )
A.提高土地利用率
B.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C.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
D.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15.右图揭示的主要问题是( )
A.土地资源紧张 B.水资源短缺
C.生物种类减少 D.矿产资源枯竭
16.建设节水型城市的主要途径是( )
①加快南水北调工程建设
②工业生产过程中采取废水回收技术
③在山区修建大型蓄水工程
④适度提高城市居民生活用水的价格
⑤对市民进行节水教育,使市民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A.①②⑤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③④⑤
“丝路经济国际论坛”国际学术会议在西安召开,来自国内外的35名专家学者做了专题报告。结合所学中国铁路干线分布图,完成17-18小题。
17.石家庄的专家如果乘坐火车参加会议,路途最近的铁路干线应选择( )
A.陇海线 兰新线 B.成昆线 陇海线
C.京广线 陇海线 D.宝成线 兰新线
18.会后,专家们去距离会场23千米的西安标志性雕塑——“丝绸之路群雕”进行考察,应选择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A.铁路运输 B.水路运输
C.公路运输 D.航空运输
在我国有很多农业谚语,如:东北地区有“清明忙种麦”,而华北地区、黄河流域及以南地区则有“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的说法。据此完成19-20小题。
19.上述谚语反映了农业生产具有的特性有( )
①不确定性 ②人为性 ③季节性 ④地域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华北地区小麦在生长期间易受的灾害性天气主要有( )
①干旱 ②寒潮 ③洪涝 ④台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滚滚河水哺育了沿岸亿万儿女,孕育了古老、灿烂的华夏文明。读右下图回答第21~22题。
有关两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均发源于青藏高原,共同流经青和藏
B.黄河在上游塑造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图中A
是上游和中游的分界点湖口
C. 长江主要流经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量丰富,
是世界上第一大河
D. 受地势西高东低影响,两河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
22. 关于图中数字序号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南岭,是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分水岭
B.黄河②处河段形成“地上河”,易引发洪水灾害
C.长江干流有多座水电站,③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
D.长江中游有众多的支流汇入,其中④是赣江
23.对于土地资源的利用,符合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
A.山地迎风坡降水多,可开垦林地,种植水稻
B.大量增加放牧量,提高草地利用率
C.在城市郊区,大量种植蔬菜、花卉,发展肉、乳、禽、蛋生产
D.扩大城市规模,把大量农业用地变为工业、交通和城市建设用地
24.“中国的光谷”是指( )
A.北京中关村高新技术开发区 B.深圳高新技术开发区
C.上海漕河泾高新技术开发区 D.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
25.下列工业基地按纬度从高到低的排列,正确的是 ( )
A.辽中南、沪宁杭、京津唐、珠江三角洲
B.辽中南、京津唐、沪宁杭、珠江三角洲
C. 珠江三角洲、沪宁杭、京津唐、辽中南
D.京津唐、辽中南、沪宁杭、珠江三角洲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2分)
26.读下图,按要求填空。(10分)
(1) 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 半球;从纬度位置看,我国大部分位于 带(五带)。
(2) 我国领土的最南端为海南省南沙群岛的 。
(3) ①省在温度带上属于 带,
③省位于 (地形区)。
(4) ②是我国最大的岛屿 岛,
A是 海。
国家B 既与我国陆地相邻,又隔海相望;国家C是 ,与该国相比,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体现在 。
下图是我国沙漠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8分)
(1)我国沙漠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属于干湿地区中的 区和 区。该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大部分地区属于 气候。由于降水稀少,干旱是本区的主要自然特征,农业生产部门以 为主。
(2)图中A是 盆地,位于它南侧的是著名的 山脉,盆地里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 。
(3)造成B地区荒漠化严重的人为因素是 。
28.“绿色发展,生态优先”是推动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下图分别是长江流域简图和长江干流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长江发源于 (地形区)上的唐古拉山脉,注入 海,是我国第一长河,也是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长江上游河段由于 ,水能资源丰富,是我国的“水能宝库”;该河段宜宾以下
的中下游河段,航运发达,被称为“ ”,这里发展航运的有利条件
是: 。
(3)长江上中游的分界点 ,所在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 。
(4)在开发长江的过程中,受人类活动影响,沿江地区面临诸多生态环境问题,
主要包括( )
①上游破坏植被,水土流失严重 ②下游地势平坦,形成“鱼米之乡”
③中游围湖造田,加剧洪涝灾害 ④沿岸支流众多,河道“九曲回肠”
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长江是我国的母亲河,请你从“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的角度,为长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
29.读我国农业“七大主产区”和经济作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东北平原主产区的农作物熟制是__________,影响该地区农业生产最不利的因素是 。
(2)华北平原又称黄淮海平原,是由黄河、淮河、海河等河流冲积而成的。在干湿区上,本区属于 带,其主产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纤维作物是__________。
(3)位于南方地区的农业主产区包括长江流域主产区和_______________,其主要饮料作物是_____________,糖料作物是____________。
(4)我国农业主产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阅读“京津冀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
(1)图1所示是我国四大工业区中的 ___,依据图中信息,你认为本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 。
(2)连接北京和上海两地的铁路干线名称是 ,图2经过甲地的是世界最长的人工运河 。
(3) 北京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势是( )
A.气候宜人,环境优美 B.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多
C.矿产资源丰富 D.临海,交通便利
(4) 这两个工业基地在地域分布上的共同点是 。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根据“南水北调示意图”和“水资源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2021年12月12日,是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7周年。在这7年里,该工程累计调水超过441亿立方米,相当于把1.7个鄱阳湖的水(约260亿立方米)搬到了北方,深刻影响着沿线经济社会和生态发展。
如今,北京城区70%以上供水为长江水;天津市城区供水几乎全部为长江水;河南10余座城市用上长江水,其中郑州中心城区90%以上居民生活用水为长江水;河北省黑龙港流域500多万人彻底告别世代饮用的高氟水、苦咸水……
除了供水安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有效缓解了北方水资源短缺的痛点,为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水资源保障。
南水北调中线调水工程从 取水,自南向北依次经过的四个省级行政区是
______、河南、河北、北京。
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 ,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降水和径流的季节、年际变化大,是造成 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解决这
一问题的主要措施是 。
下列地区中,水资源最丰富的是( )
A 东北平原 B 塔里木盆地 C 华北平原 D 长江中下游平原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促进我国北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哪些重要作用?
答: 。
2021年秋季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八年级地理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A C C D B C D B B C D A C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D B B C C D A D C C D B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42分)
26.(10分)
(1)北 北温带 (2)曾母暗沙
(3)亚热带 黄土高原 (4)台湾岛 黄海 (5)越南 蒙古 海陆兼备
27.(8分)
(1)干旱 半干旱 温带大陆性气候 畜牧业
(2)塔里木盆地 昆仑山脉 塔克拉玛干沙漠
(3)过垦过牧(或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等,言之有理即可)
28.(9分)
(1)青藏高原 东海
(2)落差大 黄金水道 江阔水深(水量大、水流平稳、无结冰期等,言之有理即可)
(3)宜昌 鄂 (4)B
(5)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植树造林、退田还湖、防治水污染等,言之有理即可)
29.(9分)
(1)一年一熟 纬度高,热量不足
(2)半湿润区 小麦 棉花
(3)华南主产区 茶或茶叶 甘蔗
(4)夏季雨热同期、水热条件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降水丰沛、劳动力密集等
30.(6分)
(1)京津唐工业区 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工业基础好,矿产资源丰富等
(2)京沪线 京杭运河 (3)B
(4)沿海分布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31.(8分)
(1)丹江口水库 湖北 (2)不均匀 南丰北缺(或南多北少)
(3)旱涝灾害 兴修水库 (4)D
(5)保障北方地区供水安全,有效缓解北方水资源短缺,为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水资源保障(言之有理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