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测试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测试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8-22 07:23: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测试试题
一、选择题:
1、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出现两条对立的抗战路线,它们的对立在于( )
A、是消极抗战还是积极抗战 B、在正面战场还是在敌后战场抗日
C、是否坚持持久抗战的方针 D、是否发动民众抗战
2、八路军创建的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是( )
A、陕甘宁 B、晋察冀 C、冀鲁豫 D、井冈山
3、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的目的是(  )
A、为了驳斥“亡国论”           B、为了驳斥“速胜论”
C、为了动员民众抗战            D、为了向全国人民指出抗战的正确道路
4、被朱德赞扬为“带有全国性的伟大战略意义,它加强了全国同胞的伟大胜利信心,促进了全国的团结,对于克服当时的投降、妥协危险起了重大作用”的战役是(  )
A、平型关大捷     B、百团大战    C、武汉会战   D、台儿庄战役
5、为度过敌后抗日根据地出现的严重的困难局面,中国共产党采取的措施有( )
①、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 ②、开展大生产运动
③、开展整风运动 ④、团结抗日的各阶级阶层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6、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七大 D、遵义会议
7、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国对华的基本政策是( )
A、建立“大东亚新秩序” B、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
C、扶蒋反共 D、反攻大陆
8、日本投降后,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去重庆谈判的主要原因是( )
A、美国主张和平解决 B、广大人民反对内战
C、发动内战准备尚未完成    D、中国共产党力量的强大
9、1945年8月,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主要目的是( )
A、尽力争取国内和平 B、表明中共的和平诚意
C、揭穿国民党的假和平阴谋 D、争取中间力量的支持
10、1947年解放军开始战略反攻时,国民党军队正在实施的战略是( )
A、全面进攻解放区 B、重点进攻山东和陕北解放区
C、抢占战备要地和交通线 D、集中兵力战略防守要地
11、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发动了三次重大战役,这三次重大战役的先后顺序依次为( )
A、淮海、辽沈、平津 B、辽沈、平津、淮海
C、平津、辽沈、淮海 D、辽沈、淮海、平津
12、1949年蒋介石元旦“求和”声明的直接意图是( )
A、缓兵之计 B、屈服求和 C、划江而治 D、国共合作
13、人民解放战争走向胜利的历史转折点是( )
A、粉碎重点进攻 B、战略反攻 C、三大战役 D、渡江作战
14、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三大战役 ②、国共两党北平谈判 ③、渡江战役 ④、七届二中全会召开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②①③④ D、①②④③
15、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之久的国民政府覆灭的事件是( )(原创)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C、三大战役的胜利 D、新中国的的成立
二、材料解析题
16、阅读以下材料
( http: / / www.21cnjy.com ) 渡江作战无疑是一个伟大的胜利,这胜利表示了敌人在长江以南的一支最大的最有组织的力量的覆灭。经过了东北的辽沈战役、华东的淮海战役、华北的平津战役,国民党反动派剩下的最大的军队就是放在长江以南这一战线上,他们再没有比这更大的有组织的军队了。渡江歼灭了敌人四十多万,就表示国民党再没有有力的抵抗了。这胜利在政治上表示了反动的南京政府的灭亡。人民解放军在军事上将再不会遭遇到更严重的抵抗了,肃清残余敌人的时间不远了,最后解放全国的时间也不远了。
摘自邓小平《从渡江到占领上海》
请回答:
①、三大战役胜利的军事意义是什么?21·cn·jy·com

②、渡江战役胜利的军事意义是什么?

③、渡江战役胜利的政治意义是什么?

④、渡江战役后人民解放军的军事任务将是什么?
维度B 能力提高
17、中国共产党“七大”是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最重要的一次会议,主要是因为( )
A、主张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 B、规定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C、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D、主张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18、20世纪40年代,中国出现了—个由民族战争向国内战争过渡的阶段。这—阶段政治斗争的基本内容是
A、中共积极争取合法地位 B、民主党派要求参政议政
C、反对美帝对蒋的军事援助 D、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
19、1945年重庆谈判和1949年北平谈判都是由国民党首先提出的,主要是为了( )
A、在两党斗争中蠃得主动             B、需要共商建国问题
C、以和谈换取部署战争的时间           D、将内战的责任推给共产党
20、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村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是因为中国人民解放军( )
A、粉碎了胡宗南对延安的进攻
B、实现了挺进中原地区的计划
C、取得了战略性大决战的胜利
D、攻克了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www.21-cn-jy.com
21、解放战争时期,流传着“前方打老蒋,后方外挖蒋根”的口号,“后方挖蒋根”是指( )
A、国统区的民主运动 B、民主党派的反蒋斗争
C、国统区的经济崩溃         D、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22、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二次的记者招待会上,吟诵了台湾诗人丘逢甲的诗:“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所提“割台湾”后,台湾是何时回到祖国怀抱的( )
A、郑成功收复台湾后 B、甲午中日战争后
C、抗日战争胜利后 D、解放战争胜利后
23、1949年春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主要依据是( )
A、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B、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C、农村革命任务已经完成 D、革命与反革命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24、1949年5月解放上海的战斗结束,成千上万的解放军指战员整齐地睡在马路上。对此,美国的《生活》杂志称:“这个行动宣告国民党时代已经结束。”这主要是指( )
A、上海解放后,国民党的统治宣告结束 B、美国已放弃扶蒋反共的政策
C、中共及解放军赢得了人民的信任和拥护 D、人民解放军取得决战胜利
25、中国共产党继承了孙中山的未竟事业,这主要表现在( )
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B、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C、实现了平均地权,把土地分给了广大农民 D、没收了官僚资本,建立了公有制
26、中共经过长期的探索和抗争最终取得民主革命的彻底胜利,这主要是因为(  )
A、中共是无产阶级的政党           B、中共斗争坚定和政策的灵活性
C、中共代表全民族和全国人民利益       D、中共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指
二、材料解析题
27、材料一 1945年8月20日蒋第三次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电报:“大战方告结束,内争不容再有┅┅如何以建国之功劳收抗战之果,甚有赖于先生之惠然一行,共定大计┅┅。”
材料二 1945年10月13日蒋介石给陆军总司令密电:“抗战胜利,日寇投降┅┅乃奸匪竟┅┅企图破坏统一以遂其割据之阴谋,若不速予剿除,不仅八年抗战前功尽失,且必遗害无穷┅┅此次剿共为人民幸福之所系,务本以往抗战之精神,遵照中正(注:指蒋介石)所订剿共手本,督励所属,努力进剿,迅速完成任务┅┅。”
材料三 1945年11月6日蒋介石对高级将领的演讲:“回想这20年来,奸匪始终是本党惟一的敌人。”
材料四 (美国总统)杜鲁门回忆录:
“事实上,蒋介石甚至连再占领华南都有极大困难┅┅如果他不同共产党人及俄国人达成协议,他就休想进入东北。由于共产党人占领了铁路中间的地方,蒋介石要想占领东北和中南就不可能┅┅假如我们让日本人立即放下他们的武器┅┅那么整个中国就会被共产党人拿过去┅┅因此,我们便命令日本人守着他们的岗位和维护秩序,等到蒋介石的军队一到,日本军队便向他们投降┅┅这种利用日本军队阻止共产党人的办法是国防部和国务院的联合决定而经我批准的。”
请回答:
① 、蒋介石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理由是什么?国共双方经过谈判,有什么结果?

②、蒋介石对中国共产党的真实态度是什么?

③、对于蒋介石玩弄的反革命两手,美国政府采取什么态度?这在上引材料和历史事实中有什么证据?


三、问答题
28、1840—1949年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百多年,既是中国人民的屈辱史,也是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与国家富强的抗争探索史。在这一百多年内,关系中华民族历史进程最伟大的两大历史行动各是什么?这两大历史行动的历史成果是什么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维度C 探究应用
29、2004年8月15日,中国史学界五十多名专家学者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行座谈会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9周年。会议指出,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伟大转折点,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生动的历史教材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这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加强对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未成年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同时他们呼吁日本政府应采取正确态度看待历史问题,实现中日两国人民世代友好。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①、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怎样的抗战路线?有何重大作用?


②、1938年,为了向全国人民指出抗日战争的正确道路,毛泽东发表了什么重要文章?驳斥了哪些谬论?

③、抗日战争的胜利有哪些重要的国际意义?


30、学习到本课为止,我们了解很多人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那么该如何来评价历史人物呢?请你选中第一到第三单元中所讲到的其中任何一个人物进行评价。(评价的原则:将人物置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评价;评价要客观,不能随意夸大和否认历史人物的作用;评价要全面,不能以偏概全等)21教育网
参考答案
1、D 2、B 3、D 4、B 5、D 6、C 7、C 8、C 9、A 10、B 11、D 12、A 13、B 14、B 15、B
16、参考答案:
①、基本歼灭国民党军队主力;为渡江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②、摧毁了国民党的长江防线,使其无法再组织有力的抵抗。③、国民党政权覆灭。④、肃清残余的国民党军队,解放全中国
17、C 18、D 19、C 20、C 21、D 22、C 23、D 24、C 25、A 26、C
27、参考答案:① 表面上说为了避免内战,共商大计
结果: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订了《双十协定》
②、对中共极端仇视、力图消灭
③、 蒋介石的“两手”是在美国的全力支持和密切配合下进行的;
材料四中,杜鲁门表明了美国的态度,甚至决定了“利用日本军队阻止共产党人的办法”。
事实上,当时美军侵占了上海、青岛等大中城市,替国民党抢占战略要地和运送军队
28、参考答案:
(一)、两大历史行动是:
①、以孙中山先生为首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即旧民主主义革命);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二)、伟大成果:
①、辛亥革命胜利后,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 中华民国;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建立了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 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29、参考答案:
①、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了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人民战争路线,即全面抗战路线。作用: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沉重地打击了侵华日军。
②、《论持久战》;“速胜论”、“亡国论”。
③、意义: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30、提示:
评价历史人物可采用的方法有:①、功过论。即将历史人物的活动分功和过分别评述,并综合指出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②、是非论。有的人物的活动较为复杂,有是有非,采取是非评论较为合适;③、阶段论。有的人物,前后两个时期的活动截然不同,或不同的历史阶段表现不同,则可采取阶段论。
评价的标准是:是否完成国家统一,推动历史发展;是否调整政治经济政策,促进经济发展;是否采取促进民族融合与团结的措施;是否能反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民族利益;是否能促进科技文化的发展;是否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等。
评价的原则是:将人物置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评价;评价要客观,不能随意夸大和否认历史人物的作用;评价要全面,不能以偏概全等。
比如:我们评价秦始皇就可以这样评价:秦始皇是对中国历史做过重大巨大贡献,产生过巨大影响的封建皇帝。他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灭六国统一了中国,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有利于人民和生活安定和社会生产发展,符合各族人民的愿望;他建立了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巩固了国家的统一;通过统一战争,扩大了疆域使秦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秦始皇又是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秦建立后,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兵役和徭役。严酷的法律,给人民带来了无比的痛苦和极大的灾难;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功过相比,秦始皇功大于过。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