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一、单项选择题
1949年周恩来宣布:“我们对外交问题有一个基本立场,即中华民族独立的立场,对于美国帝国主义我们一定要采取严肃的态度,使他们了解中国是不可欺侮的,即使对苏联及各人民民主国家,我们不能有所依赖。”这表明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是()
A.争霸政策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独立自主 D.求同存异
以下属于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外交成就的是( )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③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④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读毛主席语录,中国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 )
A.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 B.1955年万隆会议上
C.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 D.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中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下列属于其内容的是( )
①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②互不侵犯 ③互不干涉内政
④平等互利 ⑤和平共处 ⑥求同存异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⑤⑥
5.1954年,中国、印度、缅甸再次重申:“如果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各国之间,而且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之中,它们将形成和平与安全的坚固基础,而现时存在的恐惧和疑虑,则将为信任感所代替”。由此可见,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A.在中、印、缅之间达成基本共识B.消除了中、印、缅之间的矛盾
C.已被世界各国接受D.已写入《联合国宪章》
6、上世纪五十年代间中印友好掀起热潮,周总理所到之处响起“印地秦尼巴依巴依”(印中人民是兄弟)和“潘查希拉金德巴”(五项原则万岁)的欢呼声。后来印度首都新德里一条美丽的大街还被命名为五项原则街。除了中国和印度,共同提出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还有( )
A.美国 B.瑞士 C.缅甸 D.越南
7、新中国建国的第一年里,有苏联等多少个国家与我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
A.15 B.16 C.17 D.48
8、1954年12月,缅甸总理吴努应周恩来总理邀请回访中国时表示:“中国好比大象,缅甸好比羔羊,大象会不会发怒,无疑会使羔羊常常提心吊胆……很坦率地讲,我们对中国很恐惧。但是周恩来访问缅甸以后,大大消除了缅甸人这种恐惧。”缅甸人消除这种恐惧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B.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D.中国组建战略导弹部队
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态度是( )
A.敌视 B.结盟 C.拉拢 D.友好
10、1955年万隆会议期间,各国代表争相请周恩来签名。这一情景出现的原因是( )
A.中国国力强大
B.与会各国赞成社会主义
C.周恩来“求同存异”方针得到广泛赞同
D.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1.下面材料说明新中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 )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门户开放”的外交政策
C.大国结盟的防御外交政策 D.“闭关锁国”的外交政策
12. 邓小平在接见外宾时指出:“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其含义是( )
A.中国不支持美国,也不支持苏联 B.中国坚决不干涉美国、苏联的内政
C.中国、美国与苏联应该和平共处 D.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13.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以其超凡的政治智慧和卓越的外交艺术提出的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
A.独立自主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互不侵犯原则 D.互惠互利原则
14. 印度首都新德里有一条美丽的大街被命名为“五项原则街”。下列不属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的是( )
A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B .和平共处C .互不侵犯 D .荣辱与共
15.下图是2015年亚非会议60周年纪念活动标识,以亚洲Asia和非洲Afica的首字母“aa” 组成“60”字样。促使1955年亚非会议成功召开的方针是( )
A. 求同存异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一边倒 ”
D. 不结盟运动
16.19世纪中期德国政治家俾斯麦曾这样评论国际政治原则:“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20世纪国际政治舞台上曾经多次上演“强权即公理”的荒诞剧。以下国际会议中,没有出现上述局面的是( )
A. 巴黎和会 B. 华盛顿会议 C. 雅尔塔会议 D. 万隆会议
17.如图为1955年亚非会议期间,各国代表争相请周恩来签名的情景。该情景出现的原因是( )
A.中国国力强大B.与会各国赞成社会主义
C.周恩来“求同存异”方针得到广泛赞同
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8、周恩来总理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作为新中国的“外交之父”“外交之魂”,他所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的重要意义是( )
A.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B.促成了“双十协定”的签订
C.为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奠定基础
D.为日内瓦会议的圆满成功奠定基础
19.菲律宾前外长卡洛斯·罗慕洛在谈到一次国际会议时说:“周恩来是我去时候的敌人,回来时候的朋友。”与这次会议的相关对应正确的是( )
A. 万隆会议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华盛顿会议提出“机会均等”“门户开放”
C. 第26届联合国大会提出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驱逐台湾的提案
D. 第一次由亚非国家自己举行的国际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20.漫画“梅开三度”是对新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取得外交成就的形象表达,这些外交成就的取得体现了( )
A. 美国对中国采取外交孤立政策 B. 中国综合国力位居世界第一
C. 中国同世界上所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D.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相信,中印两国的关系会一天一天的好起来。……新中国成立后,就确立了处理中印两国关系的原则,那就是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的原则。
——《周恩来选集》下卷
材料二 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是不应该是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我们还应在共同的基础上来相互了解和重视彼此的不同见解。……16万万亚非人民期待着我们的会议成功。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讲话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政府让两国关系“一天天好起来”的处理原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外交原则的国际意义。
(2)依据材料二,周恩来促进“会议成功”的“金钥匙”是什么?综合以上材料概括中国与周边国家交往的特点。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然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
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会议应该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二 一个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请完成:
(1)亚非会议是何时召开的?这次会议有何特点?
(2)周恩来在讲话中提出应该“求同存异”。你认为亚非国家和人民有哪些共同之处?
(3)“存异”的含义是什么?
(4)你认为周恩来为什么“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5)请你说一说什么是万隆精神。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参见下图。
材料二 “中国代表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中国政府与印度政府代表的谈判中首次提出了处理两国关系的什么原则 它的内容有哪些
(2) 依据材料二,你知道这是谁在哪次会议上的发言吗 在会议上中国代表提出了什么方针 提出这个方针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答案
1-5CBAAA 6-10CCBAC 11-15ADBDA 16-20DCCDD
(1)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国际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2)“金钥匙”:“求同存异”。特点:和平共处,友好交往。
22、(1)1955年。这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2)亚非国家有着共同的经历,即受过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掠夺和统治;此外还有共同的愿望,即解除殖民主义的奴役和灾难。
(3)“存异”是指各国可以采取不同的政治制度和政策。
(4)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呼吁各国撇开分歧,加强团结,促进了大会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5)反映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精神,就叫万隆精神。
23.(1)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2) 周恩来 万隆会议 求同存异的方针为反对殖民主义的共同利益而加强团结合作,从而推动会议的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