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生物专题复习:实验探究题(含答案) (2)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中考生物专题复习:实验探究题(含答案) (2)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4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3-04 17:14: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年中考生物专题复习:实验探究题(附答案)
实验探究题
1.小芬同学设计了甲装置用于探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实验前将甲装置放到黑暗处24小时后,移出装置经阳光照射3小时;摘下A、B两个叶片,分别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漂洗后滴加碘液染色。请据图分析回答:
(1)在氢氧化钠的作用下,A叶片与B叶片形成   ,其变量是   。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除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均应   。
(2)小芬为该活动作出的假设是   。
(3)叶片经酒精隔水加热是为了溶解掉叶片中的  ,使后面的染色效果更加明显。
(4)A、B叶片经过染色后,能被染成蓝色的是    叶片。因为该叶片能进行光合作用,并且制造出有机物   。
(5)小芬想继续探究光合作用需要光,她将甲装置改进为乙装置,重复实验步骤。乙实验装置的设计合理吗?   。请解释原因:   。
2.作为经典的模式生物,果蝇在21世纪的遗传学研究中将发挥更加巨大而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人员发现在风力较大的某海岛上,果蝇有长翅和残翅两种翅形(显性性状用B表示,隐性性状用b表示),其中残翅果蝇数量居多,已知果蝇性别决定方式同人类一样。请分析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甲图表示   性果蝇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图谱,乙图表示的果蝇形成的生殖细胞中的性染色体类型是   。
(2)某同学捕捉到一只长翅雄果蝇,为确定该果蝇的基因组成是BB还是Bb,该同学应该从图2实验的子代中随机选取一只性状为   雌性果蝇与该果蝇杂交,若杂交后代翅形表现为   ,则该果蝇的基因组成为BB;若杂交后代翅形表现为   ,则该果蝇基因组成为Bb。
(3)对生存而言,该海岛上果蝇的残翅属于   变异。图3是利用果蝇进行的杂交实验,由图可知,果蝇翅形表现是由   共同作用的结果。
(4)经实验研究,35℃下不同基因型的果蝇幼虫都将发育成残翅果蝇。现有一些基因组成相同的雌、雄残翅果蝇,请根据图3中的有关信息,完成下列鉴定实验以确定这些残翅果蝇基因组成。实验方案如下:
①取待鉴定的雌、雄残翅果蝇,让它们自由交配;
②将子代幼虫置于   条件下培养;
③统计子代果蝇翅的发育情况。
可能的结果及相应的结论:
①   。
②   。
③   。
3.目前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逐年升高,治疗该病的西药普遍存在不良反应,如别嘌醇会引起严重超敏反应。中药是我国医学发展的瑰宝,为探究中药白芍中的成分白芍总苷(TGP)对高尿酸血症肾损害大鼠肾脏的治疗效果,进行实验,步骤如下:
①选择40只雄性大鼠适应性喂养一周后平均分成A、B、C、D四个组:
②除A组外,其余3组每天胃部灌药2次制备高尿酸血症肾损害大鼠;
③A、B组每天中午12点灌胃生理盐水,持续5周;
④C组____;
⑤D组每天中午12点灌胃等量别嘌醇,持续5周。
第1、3、5周分别检测四组大鼠血清中的尿酸含量( mol/L),结果如下表:
组别 第1周 第3周 第5周
A(正常组) 82.24 77.63 75.16
B(模型组) 333.81 225.42 154.60
C(TGP组) 229.28 162.22 106.18
D(别嘌醇组) 239.63 149.79 102.02
(1)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是   ,它通过形成尿液的方式能使血液中的尿酸含量减少。如图为大鼠肾单位结构示意图,尿液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   ]   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过程。
(2)请补充实验步骤④   ;根据步骤①可知该实验设计了个   重复实验。
(3)C组与A、B、D组相比较,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4.小贝用小块方形擦鞋地毯、碎纸屑、胶水模拟气管对空气的处理(如图甲所示)。根据所学回答问题。
(1)图甲碎纸屑模拟的是空气中的   ,胶水模拟的是气管分泌的  。
(2)碎纸屑飘落经过围成桶状结构的地毯时,仍有部分碎纸屑没有黏在地毯内壁,这说明:气管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   的。
(3)该模拟实验气管的设计与人体气管比较,还有许多不足或缺陷。请说出需要改进之处:   。
(4)如果用塑料软管模拟食道,牙签模拟鱼刺,纸团模拟饭团(如图乙),那么鱼刺卡食道后,吞咽饭团   (填“能”或“不能”)解除不适。
5.下甲是厨余垃圾项目研究小组设计的厌氧发酵装置,他们以家庭厨余垃圾作为原料,接种甲烷菌,记录每日累积产气量绘制成图乙所示曲线。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图甲厌氧发酵装置图乙发酵时间与沼气累计产量关系
(1)甲烷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中无成形的  ,能利用   的方式快速繁殖。
(2)图甲装置中,厌氧发酵罐隔绝了空气,为甲烷菌的生长创造   (填“无氧”或“富氧”)条件厌氧发酵罐放置在恒温水水浴箱中,说明了甲烷菌的生长和繁殖需要  。
(3)发酵技术处理厨余垃圾的原理是甲烷菌能将垃圾中大部分有机物分解,产生沼气。可通过测量图甲装置中   来得出产生的气量。由此可见,甲烷菌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   。
(4)观察图乙曲线,第15天后累积产气量不再上升。同学们想让产生的沼气量继续增加,认为可以继续加入厨余垃圾。这种方法可行吗?   (填“可行”或“不可行”)。
6.为了探究子叶的完整程度对花生种子萌发及幼苗的影响,某兴趣小组将饱满、大小一致的等量花生种子随机分为四组,每组10粒,浸种12小时,两天后按下表处理子叶并播种,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发育3周,观察并记录花生幼苗生长的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浸种温度(℃) 播种前 子叶数 实验结果
株高(cm) 叶片数(片)
1号 30 松土 保留两片 10.1 26
2号 30 松土 保留一片 7.2 19
3号 ? 松土 保留半片 5.1 14
4号 30 松土 去除两片 0 0
(1)该实验研究的变量是   。
(2)根据实验设计原则,3号浸种的温度应为   ℃。
(3)每组取10粒花生种子而不是1粒,目的是  。
(4)由表中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5)若要探究   是否会影响花生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的生长,要增设第5组实验,第5组浸种温度为0℃,其他条件与1号保持一致。
(6)在测定花生种子的发芽率时,随机取出100粒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有4粒种子未萌发,则这一批花生种子的发芽率是   。为了使测定的发芽率结果更可靠,还应重复测定,取各组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7.小明跟同学在翻开公园里的石头时,看到一些鼠妇在爬动。当拿开石头后,它们很快就爬到其它石块下面去了。小明和同学想通过实验对这一现象进行探究。请分析并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是: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
(1)请你作出假设:   
(2)探究过程中为鼠妇设置了明亮和阴暗两种环境,形成了一组   实验。
(3)此探究实验中,变量应该始终保持   个。
(4)在实验中观察记录两种环境中的鼠妇数目,重复进行了五次实验。记录如下:
环境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明亮 2 1 2 1 0
阴暗 8 9 8 9 10
为了使探究结论更准确,应计算五次观察数据的   值。
(5)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鼠妇更适合生活在   的环境中。
8.取同一植物相同大小的两个枝条,分别标记为A、B。枝条A保留叶片,枝条B摘除叶片,将它们分别插入两个相同大小盛有等量清水的量筒中。在量筒中滴加油滴,让油滴铺满水面。将这两个装置放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24小时
(1)在量筒中滴加油滴的作用是    。
(2)24小时后,A、B两个量筒中的液面会出现什么差异?  。
(3)A、B两个量筒液面出现差异的原因是:   。
9.某生物小组利用下列装置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分析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所示,甲瓶中装有萌发的种子,乙瓶中装有煮熟的种子,24小时后,将燃烧的蜡烛分别放入甲、乙两个瓶中   。通过实验证明,有机物在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时,需要    参与。
(2)图二所示,瓶中装有萌发的种子,实验开始时阀门是关闭的。过一段时间后,打开阀门,使瓶内的气体进入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实验现象是: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    ,说明种子萌发时放出了    。
10.某班学生进行“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的探究实验。如图所示,各组学生设计了明暗不同但相通的两种环境,各放入等量鼠妇若干只,每分钟记录一次明亮和阴暗处鼠妇的数量,统计10次。请回答实验过程中的相关问题:
(1)同学们观察发现,鼠妇总是生活在阴暗的地方。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
作出假设:   。
(2)实验设置了明暗两种环境,控制的变量是   。除该因素外,影响鼠妇分布的非生物因素还有   。(写出一个因素即可)
(3)计算全班各组平均值的目的是    。
11.利用下列实验装置验证植物的呼吸作用(把装置放在适宜的环境中,一天后进行观察),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甲瓶内温度计示数    (填“低于”、“高于”或“等于”)乙瓶内温度计示数,说明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    (填“储存”或“释放”)能量。
(2)B装置:打开阀门使种子萌发时产生的气体进入试管,会发现澄清的石灰水变    ,说明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放出了    。
(3)C装置:燃烧的蜡烛放进甲瓶内立即熄灭,放进乙瓶内继续燃烧,说明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吸收    。
12.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番茄果肉细胞临时装片,结果如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图一中甲的操作过程,制作的玻片标本称为   ,在制作该玻片时,往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是   。
(2)观察装片时,要将图乙中的a细胞最快移出视野,应将玻片向   移动。
(3)番茄果实中含有的甜味物质主要储存在番茄果肉细胞的[     ]中。
(4)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对光时,应选用   ×的物镜。在观察过程中,发现视野中有一污点,移动玻片和转动目镜,污点均不动,可知污点应该在   上面。
13.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以颗粒饱满的水稻种子为实验材料,对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件进行探究。实验设计与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组 种子数(粒) 温度(℃) 湿度 空气 发芽率(%)
1 100 26 潮湿 充足 96
2 100 3 潮湿 充足 3
3 100 26 干燥 充足 1
4 100 26 潮湿 少量 8
(1)用1、2两组作对照时,实验变量是   。
(2)每组实验选用100粒小麦种子而不用1粒的目的是   ,减小实验误差。
(3)水稻种子萌发的过程中,    (“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供其发育。
(4)由上表可知,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是    。
(5)下列哪种环境更有利于种子的贮藏 ____。
A.低温、潮湿的环境 B.高温、潮湿的环境
C.低温、干燥的环境 D.高温、干燥的环境
(6)在环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1组中的种子仍有少量未萌发的,其未萌发的原因可能是    (答出一点即可)。
14.下图中装置A与装置B分别放入待播种的干燥种子和植物幼苗。请据图回答:
(1) 向装置A 加适量的水, 一段时间后,干燥的种子吸水萌发,    (填“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会增强。
(2)装置A中的种子萌发后,装置B中的幼苗光合作用会逐渐    (填“增强”或“减弱”), 因为萌发的种子释放了更多的    (填“二氧化碳”或“氧气”),这正是装置B中的幼苗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    之一。
(3)装置B中的幼苗光合作用产生的    (填“二氧化碳”或“氧气”),为装置A 中的种子呼吸提供了原料。
(4)家庭生活中,不建议在卧室里摆放绿色植物,理由是晚上绿色植物会进行   作用。
15.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绿色植物的某些生理活动,选取了某生长旺盛的植株,该植株上有白斑叶片(1片叶上有部分是白色的,有部分是绿色的,白色部分没有叶绿体),现将该植株进行如下处理:先将植株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然后选取一片较大的带白斑的叶片,如图所示,A区是白班区,其余部分是绿色的,B区用铝箔上下盖起来,主叶脉的C点处用小刀切断,再将它移至阳光下数小时,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图中的叶片先进行了暗处理,这样做的目的是   。
(2)将该叶片取下,进行脱色处理后滴加碘液,变蓝的区域是    (填字母)
(3)D区和E区形成对照的变量是    。此对照实验结果可以说明    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原料。此原料是通过叶脉里的    运输的。
(4)若要探究光是否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可选取    和    (填字母)区进行对照。
(5)若设置A区和D区进行对照,目的是探究    。
(6)由B区的情况联想到,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可采取的措施有   、   。(任答两点)
16.人类对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见证了一代代科学家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坚韧不拔的科学品质和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到目前为止,诺贝尔奖的桂冠共有8次被从事光合作用研究的12位科学家摘取。某生物兴趣小组在“萨克斯叶片遮光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天竺葵做了“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下图为实验步骤,请依据图示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变量是   。
(2)步骤②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的目的是   。
(3)步骤⑦可以看到的实验现象是叶片的见光部分   (选填“变蓝”或“不变蓝”),这说明叶片的见光部分产生的有机物主要是   。
(4)绿色植物通过   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对维持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起了重要作用。
(5)你听说讨“碳中和”吗 “碳中和”是指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各种措施使排放的二氧化碳和消耗的二氧化碳总量相等,作为生物圈中的一员,为了人类明天更美好。我们在护绿、低碳上,应该做些什么 (写出一点做法即可)
   。
17.下图是制作洋葱鳞片叶临时玻片标本的过程及观察的实验,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洋葱鳞片叶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正确的步骤应该是   。
(2)图一2所示的操作中滴的是   ,在1所示的操作中,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一侧先接触水滴,再慢慢放下,这样操作的目的是避免产生   。
(3)3所示的操作为染色,所用的药品是   。
(4)观察时,一般先选择   (填“低”或“高”)倍目镜或物镜,如果周围环境比较暗,则选择大光圈和   面镜。
(5)若在视野中已经观察到了细胞,为了看到更加清晰的物像,应调节图二中的   (填序号)。目镜的放大倍数是15倍,选用的物镜是10倍,观察到的物像被放大了   倍。
18.春天到了,随着气温的升高又到了播种的季节,农民伯伯在雨后或浇地后,先给地松土,然后进行播种。某生物学习小组针对这一生活常识设计了“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以大豆种子为材料),实验设计见如图装置:
(1)当他们选择2、5两个编号的种子作为一组对照实验时,他们探究的问题是  。几天后,2号种子萌发了,5号种子没有萌发,根据这一现象,他们得出的结论是   。
(2)大豆种子能萌发成幼苗的结构是   。
(3)如果探究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水分,应选择编号   和   的种子做对照实验。
(4)假如2号种子没有萌发,请写出一条不萌发的原因:   。
19.图甲中字母表示植物不同的生理活动,图乙中数字表示叶片不同结构,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可以通过图甲中所示的[   ]   制造有机物,这一生理活动主要在图乙中的结构[   ]   中进行。
(2)将植物幼苗放置在密闭的黑色塑料袋内(如图丙所示),过一段时间后,将其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因为植物幼苗进行  产生该气体。
(3)将图丙装置置于阳光下,打开塑料袋,发现内壁附着许多水珠,这是植物的   的结果,水珠主要是经图乙中叶片结构的[   ]   散发出来的。
20.圣女果,常被称为小西红柿,中文正式名称为樱桃番茄,富含番茄红素、维生素C、视黄醇、叶酸等营养物质,具有防癌、降血压等作用,与苹果、香蕉、葡萄一起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优先推广的“四大蔬果”。小小的樱桃番茄是怎样构成的呢?某校生物小组学生以“樱桃番茄的结构”为研究项目进行如下探究:
【活动一】观察表皮细胞
(1)该小组学生撕取樱桃番茄表皮,制作了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进行观察。图1为目镜是10x、物镜是10x的显微镜下的视野图,图中的表皮细胞被放大了   倍。
(2)樱桃番茄表皮较柔韧,这与其结构有关。由图1可知,表皮细胞排列较紧密,细胞壁较厚,属于   组织。
(3)【活动二】观察果肉细胞
该小组学生挑取了樱桃番茄果肉制作成临时装片,放在同样放大倍数的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如图2)。果肉细胞体积较   (选填“大”或“小”),排列较疏松,细胞壁较薄。通过分析可知:樱桃番茄果肉主要由营养组织构成。
(4)樱桃番茄富含番茄红素、维生素C、视黄醇、叶酸等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主要贮存在细胞的哪个结构中?   。
(5)【活动三】观察白色筋络
该小组学生又撕取樱桃番茄中的白色筋络制作成临时装片,放在同样放大倍数的显微镜下观察(如图3)。发现白色丝状结构呈管状,里面有液体流动。这些筋络属于   组织。
(6)【讨论交流,得出结论】
该小组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最终得出了结论。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   →植物体。
答案
1.(1)对照;二氧化碳;相同(或一致)
(2)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3)叶绿素
(4)B;淀粉
(5)不合理;变量不唯一
2.(1)雌;X染色体或Y染色体
(2)残翅;全部是长翅;长翅:残翅≈1:1
(3)有利;基因和环境
(4)25℃;若子代全表现为长翅,则亲本的基因组成为AA;若子代既有长翅又有残翅,则亲本的基因组成为Aa;若子代全表现为残翅,则亲本的基因组成为aa
3.(1)肾脏;①;肾小球
(2)每天中午12点灌胃等量白芍总苷,持续5周。;10
(3)白芍总苷(TGP)对高尿酸血症肾损害大鼠肾脏有治疗效果,且与别嘌醇的治疗效果相当,别嘌醇会引起严重超敏反应,所以使用白芍总苷治疗高尿酸血症肾损害比使用别嘌醇要好。
4.(1)异物/灰尘/细菌;黏液
(2)有限
(3)没有模拟出软骨;没有模拟出纤毛的摆动(合理即可)
(4)不能
5.(1)细胞核;分裂
(2)无氧;适宜的温度
(3)储水罐收集的水量(或集气罐排出的水量);分解者
(4)可行
6.(1)子叶的完整程度
(2)30
(3)避免偶然性,减少实验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可靠(意思相近即可)
(4)花生种子子叶的完整程度影响花生幼苗的株高和叶片数(意思相近即可)
(5)浸种温度
(6)96%
7.(1)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2)对照
(3)1
(4)平均
(5)阴暗
8.(1)避免量筒中水分的蒸发
(2)插有枝条A的量筒中的液面比插有枝条B的量筒中的液面低
(3)枝条A带有叶,蒸腾作用较强,会从量筒中吸收更多的水分;枝条B没有叶,蒸腾作用较弱,从量筒中吸收的水分少
9.(1)甲瓶燃烧的蜡烛熄灭;乙瓶继续燃烧
(2)混浊;二氧化碳
10.(1)光会(或不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2)光照;水分(温度、土壤等)
(3)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减小实验误差
11.(1)高于;释放
(2)浑浊;二氧化碳
(3)氧气
12.(1)装片;清水
(2)右
(3)②
(4)10;物镜
13.(1)温度
(2)避免偶然性
(3)胚乳
(4)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
(5)C
(6)胚不是完整的(或胚已死或没有度过休眠期)。
14.(1)呼吸作用
(2)增强;二氧化碳;原料
(3)氧气
(4)呼吸
15.(1)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2)D
(3)水分;水;导管
(4)D;B
(5)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否需要叶绿体
(6)合理密植;延长光照时间
16.(1)光
(2)形成对照实验
(3)变蓝;淀粉
(4)光合
(5)植物造林
17.(1)26513
(2)清水;过多气泡
(3)稀碘液
(4)低;凹
(5)⑦;150
18.(1)温度是否影响种子萌发;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
(2)胚
(3)1;2
(4)胚不完整
19.(1)C;光合作用;③;叶肉细胞
(2)石灰水变浑浊;呼吸作用
(3)蒸腾作用;⑤;气孔
20.(1)100
(2)保护
(3)大
(4)液泡
(5)输导
(6)器官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