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生物专题复习:资料分析能力提升题(含答案)(7)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中考生物专题复习:资料分析能力提升题(含答案)(7)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1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3-04 17:20: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年中考生物专题复习:资料分析能力提升题
资料分析题
1. 202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会标发布(如图所示),会标是一粒“种子”,也是一滴“水滴”,其中包含有身着民族服装的小女孩、大解猫、孔雀、蝴蝶、梅花、浪花等元素,会标还以甲骨文(由山水林田草、花鸟虫鱼等文字组成)作背景,表达出《生物多样性公约》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球共建生态文明的美好愿景。
(1)从会标的设计来看,“水滴”中有多种生物,这主要体现了   的多样性,其实质是   的多样性。
(2)“水滴”中与身着民族服装的小女孩亲缘关系最近的生物是   。
(3)坚持山水林田草生命共同体,这体现了生物圈是一个   的整体。
(4)“鱼”的甲骨文如图,该象形字体现了鱼类有   的特征。
2.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红火蚁
一直以来,蚂蚁在人类语言中就是“弱小”的代名词。但有一种蚂蚁十分特殊,它的拉丁名字(Solenopsis invicta Buren)形象地把它比喻为“无敌的蚂蚁”,它就是——红火蚁。
比起其他蚁族,红火蚁凶猛好斗,蚁多势众。红火蚁取食多种作物的种子、根部、果实等,残害幼苗,造成产量下降;它损坏灌溉系统,降低工作效率;侵袭牲畜,造成农业上的损失;它可攻击海龟、蜥蜴、鸟类等的卵,对小型哺乳动物的密度和无脊椎动物群落也有负面的影响;饥饿时就连腐肉也不放过。正是因为它这种 “夹到碗里就是菜”的行为,红火蚁被称为不折不扣的“生态杀手”。 有研究表明,在红火蚁建立蚁群的地区,其他蚂蚁的多样性很低。人类为了对付红火蚁,开发了多种方式。最初,美国使用化学药剂起到了不错的效果,但很快红火蚁就适应了这种药剂,其他动物却因此而死亡,而红火蚁却因为这种化学药剂更加激化了攻击性,增加了迁徙频率,造成了更严重的后果。红火蚁体表上有很多微小的刚毛,有助于它们靠水的表面张力浮在水面上。当大水来袭时,工蚁们会把蚁后及幼虫团团围住,形成“蚁筏”,然后顺着水流四处漂流,直到遇到干燥适宜的地点为止。目前,红火蚁防治已经改成了更聪明的诱饵诱杀。由于红火蚁的成蚁无法直接吃进固态食物,所以先需要工蚁把撒在巢外的慢效毒饵误认为食物带回巢内,然后工蚁再把固体食物放入其幼虫口中的一种特殊的“袋状构造”中,幼虫分泌的消化液将固态食物转化成液态食物。然后工蚁从幼虫口中取得液态食物供自己食用和分给其它红火蚁食用。就是通过这种分食作用,逐渐传递毒饵,从幼虫到蚁王,最终使整个蚁群中毒。
(1)按照林奈的双名法分析,红火蚁的拉丁名字(Solenopsis invicta Buren),其中Solenopsis表示红火蚁的   。红火蚁的食性杂,在生态系统成分中属于   。红火蚁群体包括负责做工的工蚁、负责保卫和作战的兵蚁以及负责繁殖后代的生殖蚁。这种分工明确、集体合作的行为称为   。
(2)红火蚁能躲过水灾是因为群体之间形成的“蚁筏”, 形成“蚁筏”的结构基础是   。
(3)“南美果蝇”是红火蚁的天敌,南美果蝇的幼虫能够进入红火蚁的体内并以其体内组织为食物。据此判断,“南美果蝇”与红火蚁的种间关系是   。
(4)美国使用化学药剂不久就失效了,请你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
A.红火蚁接触化学药剂后对药物的适应性逐渐增强
B.红火蚁为了适应这种环境,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C.抗药性个体的出现是化学药剂选择的结果
D.药量太少,或质量较差,不足以杀死红火蚁
(5)目前,红火蚁的防治普遍采用诱饵诱杀,请结合文中信息分析这种防治方式的优势   。
3.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竹常被赋予高雅、刚直等精神文化象征,深受中国人民的喜爱。竹为多年生禾本科植物,其地下茎上有很多芽,可发育成为竹笋,进而长成新的植株,所以竹常成片成林出现。
竹虽常见,但见到它开花的时候却不多。其实竹是有花植物,竹的花很小,没有明显的花瓣和鲜艳的颜色。每朵花都有3枚雄蕊和1枚隐藏在花朵内的雌蕊,当完成传粉受精后,就能形成种子。竹一生只开花结籽一次。在天气干旱、植物衰老等情况下,竹会通过开花结籽的方式延续后代,而开花后的竹则将枯死。
北京紫竹院公园是“南竹北移”的典范,公园陆续引进50余种竹,形成特色鲜明的自然景观。早园竹婀娜多姿,妩媚秀丽,是主要的观赏竹种。但它们容易遭受蚜虫等害虫的危害,影响其生长发育和观赏价值。为有效防治病虫害,公园技术人员做了如下调查研究,结果见表。
表 竹林生长环境对蚜虫发生的影响
地点 竹林密度(株/m2) 通风条件 蚜虫数量(个/叶)
东门内南侧 5.75 差 17.86
青莲岛南侧 6.00 差 21.33
青莲岛北侧 4.00 好 8.50
明月岛东侧 3.36 较差 17.58
根据调查结果,公园针对性地进行了常规的药物防治,害虫消退率明显提高。近年来人工助迁了蚜虫的天敌,如瓢虫和草蛉,进行生物防治,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通过阅读资料,我们知道竹可以通过   的生殖方式繁殖新个体。在天气干旱、植物衰老季节文中提到“竹的花很小,没有明显的花瓣和鲜艳的颜色”,由此可推测其传粉需要     作为媒介。
(2)紫竹院公园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其中的蚜虫、瓢虫、草蛉都属于昆虫,体表共同特点是:   。分析三者在该生态系统中的关系是  ,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可以循环,但能量只能单向流动逐级消耗的原因  。
(3)由表1数据可知,在   的竹林生长环境下,蚜虫数量最多,最易发生病虫害。结合文中信息,为了控制病虫害的发生,除了药物防治和生物防治我们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
4.淡紫色的豌豆花儿绽开了,她跟太阳说:“我有一个愿望,就是当一个妈妈,看着我的孩子慢慢长大,即使我变得很难看,最后干枯变成一点粉末,我也不怕,我就想做个妈妈。”几天后,豌豆花孕育出一颗小小的豆荚。随着日子一天天地过去,豌豆花儿已经干枯成黑色的小点,看着她的孩子小豆荚渐渐长大,她无声地微笑着,悄悄地落入泥土中。
请阅读《豌豆花的愿望》并回答:
(1)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种现象主要决定于细胞的控制中心,即   。
(2)资料中豌豆花的“孩子”是由豌豆花的   发育而来,但从生物学的角度,能发育成新植株的是豌豆种子中的   ,因为它是豌豆植株的幼体。
(3)豌豆种子在植物体结构层次中属于   。当豌豆种子萌发时,   先突破种皮,胚芽发育成茎和叶,逐渐长成能开花结果的植株,这个由小长大的过程,是与细胞的   分不开。
5.如图是吉林大学农学院奶牛繁育基地成功培育携带外源赖氨酸基因的克隆奶牛的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a表示   过程,经过b过程形成的胎儿在   孕育成长,直至出生。
(2)雌牛B是黑色、雄牛A是黄色、奶牛C是黑白相间,雌牛D是黄白相间,奶牛E是黑色的那么奶牛F的毛色一定是   ,原因是   .
(3)若控制赖氨酸合成的基因被成功转入并在奶牛F中得到表达,说明   .
(4)若控制赖氨酸合成的基因被成功转入并在奶牛F中得到表达,这种变异能不能遗传给后代?   ,这属于   变异.
(5)谈谈转基因技术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
6.资料分析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其关键点在于处理好人与环境的关系,“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请从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角度谈谈对这段话的理解。
(1)“人的命脉在田”,是因为“田”能为人类提供一类最主要的食物,这类食物位于“平衡膳食宝塔”的第   层。
(2)“田的命脉在水”是因为“水”对田中植物的生活极为重要。请写出一条植物生活需要水的原因。   。
(3)“土的命脉在树”,体现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4)在上面这段话涉及的生态系统中,能够对农田生态系统产生影响的生态系统有   。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之所以能够相互关联,是因为生态系统是   的,因而形成了统一的整体。
综上所述可知,人类与山水林田河是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处。
7.阅读以下资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松材线虫病是松树的一种毁灭性流行病,松褐天牛是其主要传播昆虫。松材线虫通过松褐天牛补充营养的伤口寄生在树脂道中,大量繁殖后遍及全株,造成水分输送受阻、蒸腾作用降低、树脂合成急剧减少。目前,防治松材线虫主要措施是给松树“注射”一种有效成分是苦参碱的免疫激活剂。注药方法是在松树树干基部斜钻出一个小孔,在小孔上插入药剂瓶,依靠树体自身的输导功能将药液运输到树体各个部位,达到防治松材线虫病的目的。
(1)松树适应性强、分布广,是我国山林植被的主要树种。从植物类群看,松树属于   植物。松褐天牛从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中属于   。
(2)为保证药剂输送到树体各个部,小孔深度至少要到达松树茎结构中的   。将药液运输到树体各个部的动力是来自植物的   。
(3)该施药技术与大面积喷洒农药相比,优点是  。
8.跑步、打球、游泳、骑车等活动不仅需要能量的供应,还需要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相互协调共同完成。请回答:
(1)饭后1小时内血糖含量由80上升至140毫克/分升的主要原因是  ;在血糖上升期间,人体分泌胰岛素的量会   。
(2)长跑开始时,发令枪发出的声波经过运动员外耳道引起鼓膜振动后,依次经过   (用箭头和文字表示)产生听觉,接近终点时,运动员看到的终点线会直接刺激   产生神经冲动。
(3)在温度较低的泳池中游泳时,人体会通过一系列的调节活动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一是通过   激素的分泌量增加促进机体产热增加;二是皮肤毛细血管内的血流量   使皮肤散发的热量减少。
(4)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心脏每次收缩所射出的血量   ,在心率减少的情况下,也能满足人体所需的血量;参加短时间运动可使大脑的   过程合理交替,避免神经系统过度紧张。
(5)体育运动能加快人体的新陈代谢,代谢废物会以   和排尿等方式排出体外;排尿反射的中枢是由脊髓内   汇集而成;运动过程中即使产生尿意也不会和婴儿那样随意排尿,原因是  。
9.阅读材料和图示,回答问题:
材料一 “植物人”脑干功能是正常的,昏迷只是由于大脑皮层受到严重损害或处于突然抑制状态,病人可以有自主呼吸和心跳,“植物人”不同于“脑死亡”。
材料二 
材料三 
(1)“植物人”小便会失禁,原因是脊髓下部的排尿中枢   ;这一实例说明脊髓具有   功能。
(2)   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它可以调节全身各器官的活动。人类神经活动最突出的特征是能够对   的刺激建立条件反射。
(3)材料二为   模式图。
(4)在缩手反射中,当冲动传到[   ]   时,手即缩回(即屈肘)。屈肘时,手臂收缩的肌肉是   (选填“肱二头肌”或“肱三头肌”)。
(5)材料三为司机看见红灯停车的反射示意图。“红灯”的反射光进入司机眼球成像的先后顺序是   (填序号:①角膜、②晶状体、③视网膜、④瞳孔)。
(6)补充材料三所缺的两个反射结构依次是神经中枢和   。
10.在学校的春季运动会上,小明报名参加了1500米的比赛项目。早晨,他吃了丰盛的早餐;面包、煎鸡蛋、生菜、牛奶。到了学校,开幕式后比赛开始,小明听到枪响,立刻冲了出去。比赛中,小明感到呼吸急促,心跳加快……最后100米冲刺了,同学和班主任老师在终点为他加油呐喊,他咬紧牙关第一个冲到了终点。图甲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图乙示消化过程的曲线,图丙示膈肌的不同运动状态示意图,请根据以上资料分析回答:
(1)小明吃的面包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在整个消化道中全部被消化分解成【c】   的过程中参与的消化液有   ;请在乙图中画出淀粉消化过程的曲线   ;若e代表人体某生理过程,该生理过程叫   。
(2)正常情况下小明的血液中c的含量能够保持相对稳定,起调节作用的物质主要是由   分泌的,与汗腺相比,此结构的主要不同点是没有   。
(3)比赛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氧气,小明呼吸的频率和深度都会增加。发生a过程时,膈肌应处于图丙中的   (填“Ⅰ”或“Ⅱ”)状态。
(4)图甲中①~⑥表示血管,A,B,C,D表示心脏各腔,其中流动脉血的结构有   。(填数字序号和字母),其中A与C之间防止血液倒流的结构是   。
(5)图甲中若E器官代表肾脏,一部分c在E中从离开血液又回到血液途径的结构依次是:肾小球→   →   →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③与②相比,减少的物质有   (至少写出2种)。
(6)班主任老师站在终点盯着小明从100米冲向终点的过程中,眼球内晶状体曲度的变化是   。
11.急性卡他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是由结膜炎致病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急性流行性眼病.表现为结膜明显充血、脓性弧粘膜脓性分泌物.春夏之交,天气转暖,细菌生长繁殖快,容易造成“红眼病”流行.如果不及时治疗,有的则转成慢性结膜炎,请据资料回答:
(1)“红眼病”的病原体是   .
(2)病人血液中的   细胞的数值明显高于正常值,这属于人体的   免疫.
(3)图中的毛巾是“红眼病”流行基本环节中的   .
(4)写出细菌有而人体细胞没有的基本结构:   .
12.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牛奶是蛋白质和钙的良好膳食来源, 也是改善居民膳食结构的理想食品。《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普通成年人每天应摄入 300 毫升牛奶或与之相当的奶制品。但有些人饮用牛奶后容易出现腹泻、胀气等现象,称为乳糖不耐受,阻碍了牛奶的推广。
乳糖是存在于人乳和牛乳中的一种糖类,在人体内被乳糖酶分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之后,才可以被吸收。如果肠道中乳糖酶含量过少,乳糖则会被肠道中某些微生物利用,分解成乳酸、氢气和二氧化碳等,从而引起腹泻、胀气等症状。乳糖不耐受的主要原因是缺乏乳糖酶。控制乳糖酶的基因在婴儿时期“辛勤工作”,可以产生很多乳糖酶;断奶后就“收摊儿”了,产生的乳糖酶大幅度减少,消化乳糖的能力也随之降低。这种变化发生与饮食习惯有关。对于大部分哺乳动物(包括人类)而言,断奶后多以含有淀粉等其他糖类的食物为食,乳糖酶就没什么作用了。其实原始人类都是乳糖不耐受的。直到 6500 年前,乳糖耐受的基因第一次出现在欧洲西北部。由于当地农业相对不发达,牛奶成了抵御饥饿的有力手段。所以,能消化牛奶的人就有了巨大的生存优势,乳糖耐受的基因也得以发扬光大。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乳糖不耐受的人群比例仍然相对较高。为了减少乳糖不耐受的困扰,人们发明了各种发酵乳制品,如酸奶、奶酪等,将其中的乳糖含量控制到人类可以承受的水平。另外,少量多次饮用牛奶、避免空腹饮奶等措施也能有效避免出现乳糖不耐受症状。
(1)饮用牛奶后,其中的蛋白质在人体内开始消化的部位是图 1 中的[   ]  ,消化产物随血液循环运输到组织细胞被利用,最终产生的尿素等代谢产物主要通过图 2 的[   ](填序号)过程排出体外。
(2)由资料可知,人体内乳糖酶的产生是受   控制的。婴儿期该酶的产生量较高,断奶后产生量大幅减少,请根据饮食习惯推测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3)“6500 年前,乳糖耐受的基因第一次出现”,这是   的结果。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在欧洲西北部,乳糖耐受基因被保留下来并遗传给后代。
(4)作为农业大国,乳糖不耐受是中国成年人的普遍现象,对于这部分人来说,酸奶是良好的牛奶替代品,主要依靠   的发酵作用制作而成。
13.请阅读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正在全球各地肆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急性感染性肺炎,其病原体是一种先前未在人类中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
资料二:抗生素能杀死多种致病的细菌,是人们治病的良药。由于人们滥用抗生素,使具有抗药性的细菌存活下来,并对绝大多抗生素不再敏感,从而形成了“超级细菌”。
如图表示某人感染该病毒的大致过程,据图回答:
(1)将以上概念图补充完整。①   ;②   ;③   。
(2)该病流行期间,各学校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比如:让同学们开窗通风,在教室喷洒84消毒液、常戴口罩等。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看,这属于   。
(3)为了控制疫情继续蔓延,国家建议18岁以上的人群接种疫苗,接种的疫苗相当于  。
(4)资料二中的细菌在抗生素的作用下,耐药细菌生存并繁衍,“超级细菌”的形成可以用达尔文的   学说解释。
14.阅读以下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全世界母亲共同的节日——母亲节。在母亲节这一天,人们会给母亲送鲜花、蛋糕,亲手烹制可口的饭菜等,以表达我们对母亲的感恩之心,因为母亲孕育了我们,给了我们每一个人以生命。
材料二: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公布。普查结果显示,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其中0-14岁的青少年约为2.5亿,占总人口的17.95%(如图所示)。
(1)材料一提到“母亲孕育了我们”。从生物学角度看,女性主要的生殖器官是[   ]   ,她产生的卵细胞与精子在[   ]   相遇受精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断分裂,形成胚泡,胚泡会转移到子宫并在这里发育成胎儿,通过   和脐带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和氧,排出自身产生的废物。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的阴道产出,这个过程叫做   。
(2)材料二提到“中国0-14岁的青少年约为2.5亿”。他们正处于身体的快速发育期,需要多吃一些肉、蛋、奶等含   丰富的食物。一般来说,女孩的青春期发育比男孩   (填“早”或“晚”)两年左右。男孩进入青春期后,会出现一系列有别于女孩的第二性征,比如说   (至少说出一点即可)。
(3)图中还提到“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这将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该如何应对?
15.阅读下面的科普文章,回答问题:
果蝇属于昆虫纲双翅目果蝇科,目前,全世界已知4000多种,我国已知 600多种。它们体型小巧,大概 2-3mm,身体淡黄至黄褐色,大都具有硕大的红色复眼。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 它是一种原产于热带或亚热带的蝇种,如今已经和人类一样广布于全世界。
而且黑腹果蝇和酵母菌、拟南芥、小白鼠一样,都是科学研究的模式生物,堪称“科研劳模”。科学家们因为对果蝇的突破性研究而获得了六次诺贝尔奖。随处可见的黑腹果蝇非常好养活,一些腐烂的水果或者简单配制的培养基就足够它们生存,而且个头小巧的它们对空间要求也很低,一个试管或者锥形瓶就完全可以满足,真是省钱省地又省力。而且黑腹果蝇繁殖速度快,生活史短,从卵到成虫一般只需要两周时间,相比于其它实验动物来说,可以节约不少饲养时间。除此之外,黑腹果蝇的基因组只有四对染色体,这也意味着操纵和研究基因的功能以及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要容易得多。另外,黑腹果蝇的基因有很高的突变率,它们有着很多突变性状可以研究,比如复眼颜色变化,翅的类型变化......更加让人惊喜的是,在科学家完成对黑腹果蝇的全部基因测序后发现,部分基因与人类的基因有着惊人的相似。其中,一些人类疾病基因可以在黑腹果蝇中找到匹配,如阿尔茨海默氏症、自闭症、糖尿病和癌症等。
由此看来,果蝇提供了一种廉价、快速的途径来理解复杂的生物学问题,然后将其转化为医学应用,进而为人类提供帮助。
(1)黑腹果蝇繁殖速度快,生活史短,从卵到成虫一般只需要两周时间(如图3),它的生长发育类型属于   发育。
(2)果蝇的性别决定与人类相同,都是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雄性黑腹果蝇产生的精子中只有   条染色体,其组成是   
(3)上图4是长翅和残翅果蝇杂交过程示意图,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是一对   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   是显性性状。子代果蝇基因组成为   (用字母B和b表示)。
16.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西山位于昆明市西侧,毗邻有高原明珠“之称的滇池湖畔,这里峰峦起伏、树木苍翠,华亭寺、太华寺、三清阁等古殿宇楼阁掩映于茂林修竹深处,是昆明人爬上旅游的胜地。登山路上一路前行,不仅可以俯瞰碧波荡漾的滇池,呼吸清新空气,还可聆听百鸟歌唱,赏山间野花,颇为惬意。西山植被茂密,山体下部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山体上部是以云南松、华山松为主的针叶林。据统计,西山所分布的植物共有167个科、594个属、1086种。
(1)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资料显示,西山属于   生态系统。
(2)我国是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资料中提到的裸子植物的有   。
(3)竹属于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相比,除子叶的数量不同以外,单子叶植物的种子中一般具有   。
(4)西山上不同海拔地区分布的植物不同,山体下部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上部是针叶林,这说明了   对植物分布的影响。
(5)资料中提到的生物分类的等级单位中,最小的是   。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人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把一种致病的链球菌涂在健康人清洁的皮肤上,两小时以后再检查,发现90%以上的链球菌都消失了。
材料二:甲型H1N1流感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体是甲型H1N1流感病毒,人群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的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甲型H1N1流感是可防可治的,目前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疫苗已投入使用。
(1)材料一中的   和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这道防线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天然防御屏障,它是人生来就有的,属于   免疫。
(2)材料二中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不能   生活,只能寄生在   里,它的繁殖方式是靠自己的   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
(3)人体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后,它能够刺激人体的   细胞产生相应的   ,从而提高对该传染病的抵抗力,这种免疫属于   免疫。
(4)甲型H1N1流感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   这三个基本环节。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
18.阅读下列科普文章,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一:CAR-T疗法是近年来在肿瘤尤其是血液瘤治疗领域最为瞩目的创新疗法之一。这是一种新型精准靶向疗法。技术人员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T细胞(一种淋巴细胞)激活,并装上定位导航装置CAR(肿瘤嵌合抗原受体),将T细胞这个普通“战士”改造成“超级战士”,即CAR-T细胞。CAR-T细胞中的“定位导航装置”CAR可专门识别体内肿瘤细胞,并通过免疫作用释放大量的多种效应因子,高效地杀灭肿瘤细胞,从而达到治疗恶性肿瘤的目的。
资料二:疫苗是抗击新冠肺炎最有力的科技武器,2020年12月30日,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新冠灭活疫苗获准上市,并为全民进行了免费接种。腺病毒载体疫苗正是其中之一,其原理是利用改造后不具有致病性的腺病毒作为载体,将提取出的病毒抗原基因“移花接木”植入腺病毒上,使腺病毒表达出病毒的抗原而不产生病毒的毒性。腺病毒载体疫苗注射入人体后,免疫系统会识别出这个病毒抗原,激活机体免疫反应获得免疫力。
(1)有些肿瘤细胞可以通过“伪装”自己逃过免疫系统的监视、识别和清除,而资料一中的CAR-T疗法则是通过人工的方法给T细胞装上了专门识别肿瘤细胞的   ,从而专一性地清除肿瘤细胞。
(2)从传染病的角度看,新冠病毒属于   。从免疫的角度看,接种的新冠疫苗可诱导人体会产生抗体,这种免疫属于   (填特异性/非特异性)免疫。接种疫苗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
(3)资料二中腺病毒载体疫苗运用到的生物技术是   技术。该生物技术已在农业、工业、环境保护、医药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请任举一例。   。
19.生物圈中生活着形形色色的动物,他们依靠着自身独特的本领在地球上繁衍生息。请分析以下资料作答。
资料一:绿叶海蛞蝓,是一种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的动物。它的肠道细胞中存在叶绿体,这些叶绿体来源于被它啃食的藻类。因为有部分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基因存在于藻类细胞核中,一般情况下,独立的叶绿体会在几天之内丧失光合作用能力。但绿叶海蛞蝓却能够雏持叶绿体功能长达十多个月。通过研究发现,绿叶海蛞蝓能将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藻类核基因整合到自己的染色体上,并将该基因遗传给下一代。
资料二:中华大刀螳和广斧螳是我国常见螳螂种类。两种螳螂都会在灌丛中产卵,卵块外面都具有起保护作用的卵鞘。中华大刀螳在灌丛中下部产卵,卵鞘厚且蓬松柔软,可以抵御严寒和蝽的刺吸,但容易被鸟类撕食。而广斧螳则在灌丛的枝条顶端产卵,卵鞘薄且硬实,可以抵御鸟类撕食,但耐寒能力有限,容易被蝽吸食。
(1)绿叶海蛞蝓肠道细胞中的叶绿体来自   ,叶绿体功能能够在其体内维持较长时间的原因是  ,这一过程相当于   技术,其后代的染色体上   (填“存在”或“不存在”)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基因。
(2)螳螂的发育方式为不完全变态发育,其发育过程为   。中华大刀螳和广斧螳的卵外面有   保护,相比较而言,   的卵更能抵御严寒环境。
(3)绿叶海蛞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中华大刀螳和广斧螳卵鞘的不同都是它们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适应   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这种进化是长期   的结果。
20.相信科学、运用科学应当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抗疫期间,有人提出“喝高度白酒能 预防新冠肺炎”,这种说法科学吗?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 人体内酒精代谢过程示意图:
资料二 70-75%的酒精可以使蛋白质凝固变性,也可以破坏遗传物质,减弱病毒的复制。 酒精浓度过高或过低,都无法杀死病毒。
(1)酒精被胃肠吸收进入血液,随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各处。小肠适应吸收的结构特点有:   (写出一点即可)。
(2)血液中的酒精大部分在   内进一步转化成其他物质,大量饮酒会加重器官负担 进而造成危害。
(3)小部分酒精会随尿液排出体外。尿的形成要经过   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过程。
(4)交警让驾驶员对着酒精检测仪吹气,能快速检测是否酒驾。原因是  。
(5)“喝高度白酒能够预防新冠肺炎”的说法是否正确?   。请综合分析资料一 和资料二说明理由  。
答案
1.(1)生物种类(物种);基因
(2)熊猫
(3)统一
(4)鳞片、鳍
2.(1)属名;消费者和分解者;社群(社会)行为
(2)体表有微小的刚毛(刚毛)
(3)寄生
(4)C
(5)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3.(1)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风
(2)具有外骨骼;蚜虫与瓢虫是捕食关系,蚜虫与草蛉是捕食关系,瓢虫和草蛉是竞争关系;食物链中生物体内能量最终通过细胞呼吸主要以热能形式散失,无法被生物再利用,所以能量的传递不可循环且逐级消耗的
(3)竹林密度大,通风差;控制竹林密度,增强林内通风性
4.(1)细胞核
(2)子房;胚
(3)器官;胚根;生长、分裂、分化
5.(1)受精;子宫
(2)黑白相间(或与奶牛C相同);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3)生物体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4)能;可遗传的
(5)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变异遗传性状的物质.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改变动植物性状,培育新品种.也可以利用其它生物体培育出期望的生物制品,用于医药、食品等方面.例如基因工程制备胰岛素既使用限制性内切酶从人的DNA中提取胰岛素基因,再使用细胞工程,从大肠杆菌的细胞质中提取质粒,通过基因重组的方法将取出的目的基因与质粒,形成一个能表达出胰岛素的DNA质粒.然后将质粒送回大肠杆菌,在大肠杆菌内,质粒通过表达转录与翻译后,便产生出胰岛素蛋白质.大肠杆菌是细菌靠分裂生殖,在条件适宜时20分钟就分裂一次,繁殖速度很快,通过大肠杆菌的大量繁衍,便可大量生产出胰岛素.(答案合理即可)
6.(1)一
(2)水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3)生物影响环境
(4)淡水生态系统;动态、开放
7.(1)裸子植物;传播途径
(2)木质部;蒸腾作用
(3)减少了农药使用量,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8.(1)葡萄糖被吸收进入血液;增加
(2)听小骨→耳蜗(内耳)→传入神经→听觉中枢;感光细胞
(3)甲状腺;减少
(4)增多;兴奋与抑制
(5)排汗、呼吸;功能相同的神经元胞体;脊髓内的排尿中枢受大脑皮层的控制,健康成年人大脑皮层的发育更加完善,控制排尿的能力比婴儿强
9.(1)失去了大脑的控制;传导
(2)大脑皮层;语言文字
(3)反射弧
(4)5;效应器;肱二头肌
(5)①④②③
(6)传出神经
10.(1)葡萄糖;唾液、肠液、胰液;;吸收
(2)胰岛;导管
(3)Ⅱ
(4)①②⑥BD;房室瓣
(5)肾小囊(腔);肾小管;尿素、尿酸、氧气
(6)由小到大
11.(1)结膜炎致病细菌;适应的温度
(2)白;非特异性
(3)传播途径
(4)细胞壁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12.(1)③;胃;e
(2)乳糖酶的基因;控制乳糖酶的基因在婴儿时期“辛勤工作”,可以产生很多乳糖酶
(3)变异
(4)乳酸菌
13.(1)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特异性免疫
(2)切断传播途径
(3)抗原
(4)自然选择
14.(1)②;卵巢;①;输卵管;胎盘;分娩
(2)蛋白质;早;长胡须、喉结突出、肌肉发达、声音变粗等
(3)开放二胎、三胎政策缓解人口老年化,逐步调整完善现行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15.(1)完全变态
(2)4;3+X或3+Y
(3)长翅;相对性状;Bb
16.(1)森林
(2)云南松、华山松
(3)胚乳
(4)温度
(5)种
17.(1)皮肤;非特异性
(2)独立;细胞;遗传物质
(3)淋巴细胞;抗体;特异性
(4)易感人群;保护易感人群
18.(1)CAR
(2)病原体;特异性;保护易感人群
(3)转基因;抗虫棉
19.(1)它啃食的藻类;绿叶海蛞蝓将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藻类核基因整合到自己的染色体上;转基因;存在
(2)受精卵(卵)→若虫→成虫;卵鞘;中华大刀螳
(3)环境;自然选择
20.(1)小肠很长、小肠壁的内表面有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小肠绒毛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2)肝脏
(3)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
(4)5%的酒精会通过呼吸排出
(5)不正确;只有70%—75%的酒精可以使蛋白质凝固变性,也可以破坏遗传物质,减弱病毒的复制。而高度白酒的酒精含量一般是40%—65%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