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3-03 21:08: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八年级地理
注意:本试卷包含IⅡ两卷。第Ⅰ卷为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5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只交答题卷。
第Ⅰ卷 选择题(共50分)
本卷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则该小题不得分。
2022年12月9日,捷龙三号运载火箭在黄海海域成功发射,将14颗卫星准确送入预定轨道。此次发射任务填补了中国海上发射的技术空白。图1为我国卫星发射点分布图和捷龙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景观。据此完成1-3小题。
1.本次海上发射位于图中的海域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我国卫星发射点与其所在省级行政区简称对应正确的是( )
A.酒泉一肃 B.太原一赣 C.西昌一滇 D.文昌一琼
3.相比陆上发射,海上发射的突出优势是( )
①天气条件更好②配套设施更完善③发射点选择空间大④对居民影响更小(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21年5月,我国推出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三个孩子的政策。图2为近70年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趋势图。据此完成4~5小题。
4.如图反映出的人口问题,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突出影响是( )
A.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B.就业困难、住房紧张
C.科技创新力增强
D.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
5.我国推出“三孩”政策有利于( )
A.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 B.降低人口死亡数量
C.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D.优化人口年龄结构
图3示意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读图完成6~8小题。
6.①②③④省份都有黄河流过,按照流向,黄河依次经过的省区为( )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③④①②
D.②①③④
7.关于a、b、c、d山脉(丘陵)的说法,错误的是( )
A.a山脉为一二级阶梯分界线
B.b山脉为东北一西南走向
C.山脉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
D.d为山东丘陵
8.在②省区生活的少数民族主要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每年我国东部雨带有规律地南北移动。雨带一般4月在华南登陆,随夏季风增强逐级北移(图4),9月迅速南撤,10月退出大陆。据此完成9~10小题。
9.图中6月我国东部雨带推移到( )
A.东北地区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长江中下游地区
10.有的年份7,8月时间,夏季风仍然在我国南方徘徊,没有到达华北平原,则会导致带推移位置( )
A.南涝北旱
B.全国大范围洪涝
C.北涝南旱
D.降水地区分布均匀
“胡焕庸线”被誉为20世纪中国地理最重要发现之一。图5示意中国人口密度图及“胡焕庸线”东南部和西北部不同时期人口数量对比图。读图,完成11~12小题。
11.“胡焕庸线”( )
A.跨越了黄河的下游河段 B.穿过了长江的上游河段
C.东南向西北方向延伸 D.位于西藏自治区的西侧
12.多年来,“胡焕庸线”所反映的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几乎不变,说明( )
A.人口政策调节作用显著 B.东,西部之间无人口流动
C.东,西部经济水平一致 D.人口分布受自然环境影响
半边房是陕西的特色民居之一,当地盛传“乡间房子半边盖,省工省钱省木材,遮风避雨又御寒,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说法。读图6完成13-14小题。
13.“肥水不流外人田”反映了当地( )
A.降水较少,分配不均
B.冬寒夏热
C.降水丰富,分配均匀
D.高温多雨
14.房屋的环境设计特别关注树种的选择和布局,不同树种对光照与风有不同影响。该地区房前种落叶阔叶树的主要作用是( )
A.春季防风固沙 B.夏季遮荫纳凉
C.秋季截水增湿 D.冬季挡风保温
图7为2017年某省(区)水运旅客运输量(万人)逐月计发送量(万人)累计统计。据此完成15~16小题。
15.据图可知,该省(区)水运旅客运输量( )
A.第四季度客运量最大
B.9月约是6月2倍
C.占客运总量比重大
D.夏季较其他季节多
16.据材料信息推测,该省区河流冰期约为( )
A.3个月 B.4个月 C.6个月 D.9个月
图8示意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据此完成17-18小题。
17.图中甲、乙、丙、丁代表的气象灾害分别是( )
A.寒潮、洪涝、干旱、台风
B.台风、干旱,洪涝,寒潮
C.寒潮、台风,洪涝、干旱
D.干旱,寒潮台风、洪涝
18.海南岛不易受到甲灾害的影响,主要是因为该地区( )
A.纬度低 B.海拔高
C.距海近 D.人口少
2022年底,我国一项大型水利工程实现试通水试通航,工程受水地5100多万人口因该工程受益。图9为该工程部分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19-20小题。
19.该工程的名称是( )
A.引汉济滑
B.引江济淮
C.引黄济青
D.引滦入津
20.该工程的主要效益包括( )
①生态,扩大沿线地区湿地面积
②减灾。降低沿线地区寒潮发生的频率北_
③调水,缓解受水地水资源不足的状况
④航运,实现南北两大水系间水运快捷通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齐鲁号”中欧班列冷链专列满载冷冻冷鲜农产品,由山东青岛上合示范区,经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满洲里出境到莫斯科。图10是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图。据此完成21~23题。
21.下列土地利用类型与农业部门对应正确的是( )
A.①一畜牧业 B.②一林业
C.③一种植业 D.④一渔业
22.据图推测,“齐鲁号”中欧班列在我国境内途经农业土地利用类型最可能是( )
A.水田和林地
B.旱地和草地_
C.林地和草地
D.耕地和林地
23.“齐鲁号”中欧班列运输的产品可能是( )
A.花菜、芦笋 B.青岛啤酒 C.木材 D.服装
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迅速,断能源电动汽车进入产业化快速发展阶段。图11为我国汽车产业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24-25题。
24.以下四个汽车产业群中,既沿海又沿江分布的是( )
A.东北汽车产业群
B.中部汽车产业群
C.西南汽车产业群
D.长三角汽车产业群
25.新能源电动汽车替代传统汽车的意义表现在( )
A.降低生产成本
B.增加资源消耗
C.减少大气污染
D.避免交通堵塞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0分)
26.暑假期间,上海某学校组织学生进行一次“行万里路,看大美中国”研学活动,设计了四条研学路线(图12)。图13为该季节我国盛行风向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图12四条路线(a、b、c、d)中,研学期间到达的目的地炎热干燥的是路线______,能够欣赏雪山连绵风景的是路线_______。(填字母)(2分)
(2)研学期间,图12中①②两地的温差与冬季相比,温差______(填“较大”或“较小”);想去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应该去图12中的______地(序号),该地气温比③地低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3分)
(3)沿b线路一路西行,来到⑤__________(地形区),学生发现这里____________________(地形特征),经常能看到当地的传统民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图13所示,暑假期间,我国A线以东地区盛行来自太平洋的甲季风__________(风向),其气流特点是___________。因夏季风活动不稳定,易导致_______________灾害。(3分)
(5)经过③地时,学生发现当地大量种植了果树和茶树,当地最有可能种植的果树是( )(1分)
A.苹果树 B.香蕉树 C.柑橘树 D.梨树
(6)下列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与图12中③地的气候相符的是。(1分)
η。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引汉济渭”工程,被称作小南水北调工程,是从南部的汉江取水,向北调入渭河,以缓解渭河流域用水紧张的问题。工程在穿越山区时采用隧洞引水方式,以避开生态敏感区,隧洞总长98。3公里。
材料二图14示意长江、黄河水系图及引汉济渭工程示意图
(1)“引汉济渭”工程沟通了长江和黄河两大水系,该工程穿过的山脉A是_______,它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请列举该山脉的地理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条)。(3分)
(2)“引汉济渭”工程是将汉江水引入渭河,从气候角度分析汉江水量比渭河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除了水量外,请你再列举一例体现汉江、渭河在水文特征方面的差异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3分)
(3“引汉济渭”主体工程施工难度大的主要原因是( )(1分)
A.输水路线长 B.植被分布广 C.沿途水库多 D.地质条件复杂
(4)“引汉济渭”工程山区段采用隧洞引水方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1分)
(5)“引汉济渭”工程对渭河流域的有利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6)汉江还通过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向华北也区送水,从丹江口水库引水,可以自流北上,说明该线路沿途地区的地势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7)假如你是“引汉济渭”工程沿线的一名中学生,你如何为这一工程做出贡献 (答出一点即可)(1分)
28.我国地域辽烟,农业分布差异明显。图15示意我国农业地区分布图,图16为我国华北某地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图15中曲线1是畜牧业区与种植业区的界线,大致相当于________mm年等降水量线,此线以____(填“东”或“西”)为畜牧业区。(2分)
(2)图15中字母a,b,cxd分别代表我国的四大牧区,其中字母c为_________牧区。(1分)
(3)图15中4种图例分别代表我国的四种经济作物,其中D代表,主要分布在④____________(河流)流域。(2分)
(4)图15中曲线Ⅱ大致经过山脉①,它与________(河流)构成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此线两侧种植业存在明显的差异,③地位于________(地形区),耕地类型主要是________,主要的油料作物是。(4分)
(5)山东食品企业生产花生油的原料主要来自②地________(地形区),这里发展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春旱,结合图16分析春旱形成原因________。(3分)
2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
材料一某食品公司生产的番茄果汁深受人们喜爱,该公司总部设在杭州,它的原材料番茄汁来自G省级行政区,G省区是我国番茄的主产区,产量占全国总量的90%,发展G省区番茄制品系列产品,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项目之一。
材料二总部位于深圳的比亚迪公司创立于1995年,是一家拥有T汽车及新能源三大产业群的民营企业,凭借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等享誉全球。
材料三图17示意中国铁路干线、主要工业基地分布图,图18示意我国某工业基地,图19示意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图。
(1)图17中①、②、③所示铁路干线中,经过武汉的是________。(填序号)(1分)
(2)某食品公司总部设在____省(见图18)。其旗下番茄果汁的原料产地C省区的行政中心是____。(2分)
(3)若有一批番茄浓缩原料汁要从G省区经铁路线运往公司设在西安的基地进行深加工,请你选择合适的铁路干线并依次写出_________________。(1分)
(4)图18有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该工业基地的名称是。请你分析该工业基地发展的有利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5)图19是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图,从因地制宜的角度考虑,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___。(填序号)(1分)
①A地发展水果种植,满足市场需求 ②B地种植小麦,方便供应城区
③C地发展海水养殖
(6)比亚迪总部位于________工业基地,影响该公司选址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其旗下拥有IT、新能源产业,这两种产业均属于_________产业。此外,比亚迪还拥有汽车产业,要想将比亚迪产的新能源汽车运往________工业基地的大连,最经济的交通运转方式是_______________。(5分)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八年级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Ⅰ卷 选择题(共50分)
本卷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则该小题不得分。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26.(13分)
(1)b a(2分)(2)较小 ④ 海拔高(3分)
(3)黄土高原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窑洞(3分)
(4)东南季风 温暖湿润 旱涝(3分)
(5)C(l分) (6)乙(1分)
27.(12分)
(1)秦岭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3分)
(2)汉江流经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水量大;渭河流经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少,水量小。
汉江无结冰期,渭河有结冰期;汉江含沙量小,滑河含沙量大(答出一点即可)(3分)
(3)D(1分)(4)尽可能避开生态敏感区,保护生态环境。(1分)
(5)改善渭河流域的生态环境,缓解渭河流域的缺水状况(2分)(6)南高北低(1分)
(7)节约用水,向身边人宣传引水工程的重要意义,不要污染水源。(答出一点即可)(1分)
28.(12分)
(1)400 西(2分)
(2)西藏(1分) (3)甘蔗 珠江(2分)
(4)淮河 长江中下游平原 水田 油菜(4分)
(5)华北平原 春季降水少,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3分)
29.(13分)
(1)②(1分)(2)浙江 乌鲁木齐(2分)
(3)兰新线—陇海线(1分)
(4)长江三角洲(沪宁杭)工业基地 市场广阔 交通便利等(3分)
(5)②(1分) (6)珠江三角洲 科技和人才 高新技术 辽中南 海运(5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