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历史试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历史试题(无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6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3-03 21:36: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开学考试
八年级历史试卷
第I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英国国会议员们狂妄叫嚣:“中国方面的无礼举动给了我们战争的机会……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能轻易放过的”。英国国会议员们所说的“无礼举动”指的是(  )
A.虎门销烟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三元里人民抗英
2.1856年秋,太平天国内部东王杨秀清逼天王洪秀全封他为“万岁”,意图篡位。最终杨秀清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率部出走。这一变故(  )
A.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B.使农民革命政权初步建立
C.使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 D.宣告这场农民起义的失败
3.老师在带领同学们进行某主题学习时,拟出如下知识点: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该主题应是(  )
A.近代化的起步 B.海防与塞防之争
C.民主革命的胜利 D.民族危机的加深
4.中国同盟会会员谢缵泰曾为下图配诗:沉沉酣睡我中华,哪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这反映了(  )
A.中华民族团结反帝的局面已经形成 B.有识之士呼吁民族觉醒的爱国之情
C.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
5.他少年时目睹西方列强军舰在中国海区横行,立志保卫家园。他在战舰受重创时,毅然下令全速撞向日军旗舰,不幸献身海疆,用生命诠释着“杀敌报国”的铮铮誓言。他是(  )
A.左宗棠 B.李鸿章
C.康有为 D.邓世昌
6.太平天国不承认清朝与外国订立的不平等条约,加上禁止鸦片进口,损害西方国家的利益,因此英法两国跟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后,随即支援清军对付太平天国。这表明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之一是(  )
A.中外反动势力勾结 B.湘军围困弹尽粮绝
C.内部矛盾无法调和 D.武器落后训练松弛
7.与“武昌起义”“中华民国建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三个关键词相关的是(  )
A.近代开端 B.走向共和
C.军阀割据 D.国家统一
8.据表1可知,洋务运动(  )
表1
时间 创办者 企业名称 企业在当时的特点
1865年 李鸿章曾国藩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当时中国规模最大的近代军事工业
1866年 左宗棠 福州船政局 当时东亚最大的造船厂
A.抵制了外国资本的入侵 B.维护了清王朝的统治
C.促进中国近代工业发展 D.增强企业发展自主权
9.下表是清末维新(含改革、改良)这一词语的使用次数统计,可用于说明(  )
A.洋务运动起到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封建统治
B.维新思想得到广泛的传播并产生持久的影响
C.戊戌变法改变了清王朝旧有的君主专制统治
D.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10.“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一日看三回看得花时过兰花却依然苞也无一个”《兰花草》这首歌曲以通俗易懂的白话文创作,在当时迅速走红。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写作的现象,与下列哪一文章的大力提倡分不开(  )
A.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 B.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C.魏源的《海国图志》 D.陈独秀的《敬告青年》
11.某外国历史著作写道:“1905年8月,经过10年零星的和不协作的行动之后,运动的各个山头都联合组成了一个单一的反清组织,它变成了在以后几年间革命派所认为的真正夺权的工具。”材料中联合组成的“反清组织”是(  )
A.中国同盟会 B.华兴会
C.兴中会 D.中国国民党
12.《政治周刊》于1925年12月5日在广州创刊,是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主持出版的中央级机关报,毛泽东担任第一任主编,自第五期起先后交由共产党人沈雁冰、张秋人主持编辑。由此可知(  )
A.中国共产党成立 B.国民大革命正在进行
C.中国共产党掌握了革命的领导权 D.国共合作抵抗日军
13.《全球通史》中写道:“民国初期若干年,是中国历史上最糟糕的时期之一。”之所以这样说的主要原因(  )
A.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B.军阀割据,连年混战
C.官僚地主,争权夺利 D.列强争霸,相互残杀
14.“由于国共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发动了一九二四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成就。”——《毛泽东选集》。这次革命“巨大的成就”指的是(  )
A.北伐战争胜利 B.中华民国建立
C.南昌起义胜利 D.抗日战争胜利
15.1919年5月3日晚,北京大学及北京各校学生代表上千人在北大法科礼堂集会,由《京报》主笔邵飘萍报告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的情况,会场群情激愤。由此直接引发了(  )
武昌起义 B.维新变法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16.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其后陈独秀高举“文学革命”大旗,由此二人成为文学革命的领军人物。这场“革命”取得的重要成果是(  )
A.反映社会现实的小说开始出现 B.使用白话文写作逐渐普及开来
C.诗词逐渐被杂文和小说所代替 D.建立了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
17.“袁氏于22日申令取消帝制,翌日他又告令曰:‘所有洪宪年号应即废止,仍以本年为中华民国五年。’”导致这一结果的历史事件是(  )
A.辛亥革命 B.二次革命
C.护国战争 D.军阀割据
18.习近平总书记在合肥市参观渡江战役纪念馆时,动情地指出,淮海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渡江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意在说明当时解放军(  )
A.武器装备落后 B.交通工具缺乏
C.群众基础雄厚 D.战争条件艰苦
19.“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乡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乡村农会接收,连同乡村中其他一切土地,按乡村全部人口,不分男女老幼,统一平均分配……”此材料出自(  )
A.《天朝田亩制度》 B.《土地改革法》
C.《中国土地法大纲》 D.《中华民国约法》
20.中国是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要力量,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东方主战场。事实上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也是由中国人民拉开的。中国人民拉开反法西斯战争序幕的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21.下列历史事件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斗争历程。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南昌起义 ②北伐战争 ③会宁会师 ④井冈山会师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②①④③ D.④②①③
22.历史解释是对史实客观地认识和评判。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西安事变发生于1936年12月12日
B.西安事变的发动者是国民党将领张学良、杨虎城
C.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派周恩来到西安谈判
D.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23.鉴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毛泽东在某次会议的发言中提出“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某次会议”指(  )
A.八七会议 B.洛川会议
C.瓦窑堡会议 D.七届二中全会
24.1935年底,中共中央召开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事件是(  )
A.红军长征 B.国民革命
C.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D.国共合作宣言发表
25.台儿庄战役后,法国各地媒体纷纷连篇地进行报道,中国的抗战精神也在不知不觉中广泛传播。台儿庄战役得到广泛报道的原因是(  )
A.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战略彻底破灭
B.提高了八路军威望坚定了抗战信心
C.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
D.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最后一战
26.“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突破腊子口”,这些军事行动的胜利得益于(  )
A.八七会议 B.古田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27.《古田会议决议》提出要“有计划地进行党内教育”,指出“中国的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这表明古田会议确立的建党建军原则是(  )
A.思想建党、政治建军 B.壮大力量、分田分地
C.宣传思想、建设组织 D.武装斗争、消灭敌人
28.表3“黄龙旗”到“五色旗”的变化体现了(  )
表3
黄龙旗(清末国旗) 黄色及龙都是大清皇帝的象征,以黄龙旗做为国旗有“朕即国家”的意思。
五色旗(中华民国国旗) 红、黄、蓝、白、黑五色分别表示汉族、满族、蒙古族、回族、藏族,所选用的五色为五个民族传统上所喜爱的颜色,象征着这五族共和。
封建制度终结 B.民主共和趋势
C.社会性质改变 D.人民当家作主
29.某条约第七款: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中国国家应允诸国分应自主,常留兵队分保使馆。据此推知,该条约(  )
A.大大加重中国人民的经济负担 B.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C.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社会 D.改变了列强侵略中国方式
30.“1927年的上海街道景象:塌车(人力运货车)与电车并行,轿子与汽车擦‘肩’过”,这种现象反映出当时(  )
A.传统习俗居主流 B.社会习俗新旧并呈
C.社会生活全盘西化 D.社会生活无任何变化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综合题(共3题,31题14分,32题12分,33题14分,共40分)
31.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实际上是不断学习西方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洋务运动创办的企业列表(部分)
名称 简况
江南制造总局 1865年李鸿章创办于上海。它是当时国内最大的兵工厂,由外国人负责全部工程事务和制炮装炮
福州船政局 1866年左宗棠创办于福州,曾由法国人日意格和德克碑主持建厂和造船。共建造大小船只34艘
——摘编自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材料二 戊戌新政在很大程度上更是洋务新政播下的现代文明种子的提前收获——洋务新政中成长起来的资本主义经济,所培育出来的近代政治和伦理观念,所引进和传播的科学知识和观念……正是戊戌新政得以开展的物质的、精神的基础。但戊戌新政不只是继承了洋务新政的遗产……更多的是对洋务新政的超越。
——摘编自汪林茂《层级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
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的狂飙猛烈地冲击了以儒家为轴心的文化传统,因此从一开始便具有反传统主义的品格。但它并不仅仅是反传统主义运动,更是一场现代价值的重建运动。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提取材料一中可以相互印证的历史信息。(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戊戌新政”与“洋务新政”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戊戌新政”相对于“洋务新政”的进步性。(2分)
(3)根据材料三,列举新文化运动的两位代表人物。(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新文化运动是“一场现代价值的重建运动”?(4分)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近代史大事记(部分)
时间 事件
1900年 义和团运动高潮
1901年 《辛丑条约》签订
1912年 中华民国成立
1919年 五四运动
1921年 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9年 古田会议
1935年 遵义会议
1937年 七七事变
1940年 百团大战
1945年 中共七大
抗日战争胜利
1949年 渡江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根据材料指出,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历史事件。(2分)
(2)选择材料中至少两个相关联的事件,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要求:参考示例,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10分)
【示例】
事件:古田会议;渡江战役
观点:中国共产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取得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法宝。
论述:1929年,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中国共产党成为军队中的坚强领导和团结核心;1949年,中国共产党率领人民解放军取得渡江战役胜利,占领南京,宣告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
结论:坚持中国共产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
33.图书馆是观察社会变迁的窗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上海在13世纪末的时候,就有了著名的私人藏书家;15世纪将终的时候,就有了学宫附属的藏书楼。但是,前者只是收藏而不流通,后者没有管理制度和服务社会的一切准备,所以是不能和现代图书馆相比拟的。现代图书馆在上海出现,始于19世纪中叶上海开港以后。
——摘编自胡道静《上海图书馆史》
材料二:图书关系学术,至为密切,承先哲之余绪,开后来之途辙,体用咸备,细大不遗,实惟图书是赖。集多处图书于一处,予民众以阅览之便利,辅助文化进步,实惟图书馆之功。
——蔡元培《裨补学界潜滋暗助——纪念美国友人韦棣华女士》
材料三:中国近代图书馆数量统计表
年份 图书馆数量
1925 全国公共图书馆259所,学校图书馆171所,机关、团体及其他类型图书馆72所,合计502所
1936 省县单独设置图书馆1502所,民众教育馆图书部990所,学校图书馆2542所,机关、社团附设图书馆162所,合计5196所
1947 省县单独设置图书馆418所,民众教育馆附设图书馆(室)716所,学校图书馆1492所,机关、社团附设图书馆76所,合计2702所
——摘编自《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旧式藏书方式的弊端,并分析现代图书馆在上海出现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书馆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4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图书馆数量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时代背景。(4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