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3真菌习题课件(共25张PPT)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5.4.3真菌习题课件(共25张PPT)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4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3-04 17:38: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
第三节 真菌
1. 收录在《本草纲目》中的羊肚菌,其菌盖近球形,可在腐烂的树枝、树皮或树根组织中生长。据此可判断羊肚菌属于(  )
A. 真菌 B. 细菌
C. 植物 D. 动物
双基巩固
A
2. 塔宾曲霉菌对塑料具有一定的降解作用,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细胞结构中没有细胞膜
B. 不含叶绿素,营腐生生活
C. 菌体由许多菌丝构成
D. 可通过产生孢子来繁殖后代
A
C
3. 小明用显微镜观察长有青霉的橘子皮,并绘制结构图(如右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青霉是多细胞真菌
B. ①在适宜环境中会萌发成新个体
C. ②的细胞内含有叶绿体
D. ③能从橘皮中吸收营养
4. 栗蘑是板栗树林中生长的可以食用的真菌,其营养和口味都胜过香菇,栗蘑与栗树的根本区别是(  )
A. 营养方式不同 B. 是否有成形的细胞核
C. 呼吸方式不同 D. 是否摄取外界的物质
A
5. 云南有丰富的野生蘑菇资源,其中的青头菌(如下图)因菌盖呈青绿色而得名。下列有关该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青头菌属于真菌
B. 野外采的蘑菇均可食用
C.菌盖表面有青绿色的孢子
D.青头菌的生殖方式为出芽生殖
A
6. 毛霉菌是真菌中的一个属,有些能使衣服或食物发霉变质,有些能用于制作美味的食品,食品上面会长出白色的毛。下列关于毛霉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毛霉菌属于分解者
B. 都能进行分裂生殖
C. 生长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
D. 白色的毛是它的菌丝
B
7. 小军把新鲜蘑菇的菌盖取下来,将菌褶朝下平放在白纸上,扣上玻璃杯,过段时间会发现白纸上有放射状印记,该印记的组成结构为(  )
A. 芽孢 B. 种子
C. 孢子 D. 芽体
C
8. 下表是某同学在学习细菌和真菌的内容后进行的相关知识梳理,错误的是(  )
D
选 项 知识点 细 菌 真 菌
A 细胞结构 无成形的细胞核 有成形的细胞核
B 生殖方式 分裂生殖 大多数进行孢子生殖
C 营养方式 绝大多数异养 异养
D 结构特点 全是单细胞生物 全是单细胞生物
【主题思考】“冬虫夏草”与蝙蝠蛾和一种虫草菌有关。虫草菌的孢子随风飘到冬眠的蝙蝠蛾幼虫体表,并钻入体内。菌丝经过几个月的成长,充满虫体,幼虫只剩外骨骼,就是“冬虫”。隔年夏季,菌体会从死亡虫体的头部长出,像草一般,称为“夏草”。请回答9~10题。
9. 该虫草菌的归类及其生殖方式是(  )
A. 植物、分裂生殖 B. 真菌、孢子生殖
C. 细菌、分裂生殖 D. 动物、孢子生殖
提升与迁移
B
【解析】根据题意,“冬虫夏草”是指虫草菌寄生在蝙蝠蛾幼虫体内导致幼虫只剩下外骨骼,隔年夏季菌体从死亡虫体的头部长出。因此虫草菌通过孢子繁殖,由菌丝组成,属于真菌,选项B正确。
D
10. 深入虫体的菌丝的主要作用是(  )
A. 固定子实体 B. 吸收无机盐
C. 使幼虫死亡 D. 吸收有机物
11. 黑根霉是一种容易引起馒头、米饭等食物腐败变质的霉菌,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可以通过肉眼观察黑根霉
B. 黑根霉可通过孢子进行繁殖
C. 黑根霉通过直立菌丝从食物中获取营养
D. 将发霉馒头表面的“毛”去掉就可食用
B
【解析】观察黑根霉时,需要使用高倍显微镜,选项A错误;黑根霉属于真菌,通过孢子进行繁殖,选项B正确;黑根霉通过营养菌丝从食物中获取营养,选项C错误;馒头上着生黑根霉后,不能食用,选项D错误。
B
12. 小红在做酵母菌观察实验时画了一幅图(如下图),下面是同学们对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酵母菌有一个大核和一个小核
B. 有突起的酵母菌是在进行出芽生殖
C. 视野中的酵母菌有单细胞和多细胞
D. 酵母菌有细胞壁和液泡,属于植物
D
13. 细菌和许多真菌“无影无踪”,但又“无处不在”,人们对它“爱恨交加”,以下关于细菌和真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所有细菌和真菌都是单细胞生物
B. 两者都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C. 细菌和真菌必须生活在有氧的环境中
D. 细菌和真菌主要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14. (读图理解)下图表示某种“菌”的生长情况,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C是用来培养这种“菌”的物质,它的名称叫____________。
(2)这种“菌”会长出两种菌丝,一种是生长在C中的基内菌丝,另一种是生长在空气中的气生菌丝。推测一下,这种“菌”的呼吸需不需要氧气?_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基内菌丝可从C中吸收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营养物质。
培养基
需要

有机物
(3)图中B代表螺旋状的结构,A代表螺旋状结构上生长着的一个个“东西”。这一个个“东西”在适宜的条件下能够繁殖成新的菌体,那么A相当于真菌的_______。
(4)这种“菌”的细胞结构类似于真菌,它的细胞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这些基本结构。
(5)该图表示的生物属于________(填“单细胞”或“多细胞”)生物。
孢子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核
细胞质
多细胞
15. (实验探究)下图是实验“观察酵母菌和霉菌”中的相关示意图,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图乙、丙是在低倍物镜下观察到的物像,其中图乙能看到一个个椭圆形的细胞,据此判断它是______________的物像。
(2)实验中,用________对图乙所示装片进行染色,在高倍镜下能清楚地观察到被染上颜色的__________和淀粉粒,细胞中有明显的________。有些细胞长出大小不一的突起,这是在进行________生殖。
酵母菌
碘液
细胞核
液泡
出芽
(3)做“观察青霉菌”实验时,放大镜观察到直立生长的白色绒毛,这就是青霉的________菌丝;实验用橘皮上的青霉菌呈________色,经过一段时间后,发霉的橘子皮会慢慢消失,说明青霉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_______。实验后,为了避免青霉的________散逸,保持实验室卫生,应注意不要随意丢弃发霉的橘子皮。
(4)观察时,要使图丙的物像更加清晰,需要略微调节图甲中显微镜的________(填序号)。
直立
青绿
分解者
孢子

16. 尝试利用大型真菌的孢子印作画。每位同学确定一个主题创作一幅孢子印画,根据主题先确定画的内容,用铅笔轻轻勾勒出画的大致轮廓,特别是根据蘑菇的孢子印的形状与特色,确定孢子印的位置与排列,再按教材第78页制作孢子印的方法与步骤印上孢子印,再进行后期加工,最终形成作品。
跨学科实践
操作指引:
①器材:纸、蘑菇、刀或剪刀、培养皿(或玻璃杯)。
②制作:
a. 蘑菇选材:
Ⅰ. 蘑菇的菌盖要接近圆形并且完整;Ⅱ.蘑菇至少8成熟,孢子粉多;
Ⅲ.含水量低一些。
b. 制作过程:
Ⅰ. 如果是白色的孢子印,纸用黑色的为好;如果是黄色、橙黄色或者黑色的孢子印,纸使用白色。
Ⅱ. 选取一个较大的新鲜蘑菇或香菇,用刀或剪刀将菌盖从菌柄上取下来。
Ⅲ. 把菌褶那面朝下平放在纸上,扣上培养皿(或玻璃杯),以免散落的孢子被风吹散。
Ⅳ. 第二天,拿开培养皿(或玻璃杯)和菌盖,就可以在纸上看到与菌褶排列一致的放射状孢子印。
Ⅴ. 孢子印由菌褶上散落下来的孢子组成。用放大镜观察孢子的大小和颜色。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