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鱼我所欲也 教案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扩充文言词汇量,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重点)
2.理解孟子所阐述的“义”的含义,了解孟子的思想及主张,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重点、难点)
3.把握古人运用具体事例、正反对比、比喻说理的方法,学习经典论说文在论证结构和方法上的独到之处。(重点)
4.感受孟子文章语言自然流畅、节奏鲜明的特点,多朗读,多背诵。
5.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明辨是非,永葆善良之心。
教学方法:
1.问题引导法;2.诵读批注法;3.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导入
多媒体展示: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裴多菲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夏明翰
以上几句话分别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价值取向?
(生为尊严,生为自由,生为家国,生为正义。)
人生常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在关键时刻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呢?今天,我们学习《鱼我所欲也》,相信孟子会给我们一些启示的。
新课教学
(一)认识作者,了解作品和背景
1.作者档案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孟子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强调“民贵君轻”、省刑薄赋,对人民作一定的让步。其目的虽在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但在当时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他提出“性善论”,肯定人性生来是善的,但也重视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他主张社会分工,却由此导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论点。他的哲学体系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过分强调人的主观精神作用,断言“万物皆备于我”,对后来宋代儒学影响很深。
2.作品介绍
《孟子》是儒家的重要著作,现存七篇,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和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宋朝朱熹把《孟子》和《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这“四书”成为儒家学者初学必读的书籍。《孟子》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著。其文气势磅礴,感情洋溢,逻辑严密,又长于比喻,用形象化的事物和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对后世散文的发展影响很大。
3.背景链接
孟子曾经在齐国任客卿,后来因为与齐王意见不合,便决定辞去职位回家,齐王托人挽留孟子,条件是准备在国都的中心地区建一座房子给孟子住,并送给孟子万钟粮食作为弟子们的生活费用,结果遭到孟子的严词拒绝。可见,孟子在本篇中所说的“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是由此而发的,表现了孟子大义凛然的气概。
(二)整体感知,走进课文
1.播放音频,听专家朗读,多媒体出示语音、句读、节奏、重音示范。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出示朗读标准(字音准确、语气适中、节奏分明、重音恰当)。
3.请两名学生朗读,其余学生和教师点评。
多媒体展示:
字音:
(1)故不为苟得也(gǒu)
(2)今为宫室之美为之(wèi wéi)
(3)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wù)
停顿及重音: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2)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3)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4)是/亦不可以已乎
4.学生齐读课文。
(三)细读课文,疏通文意
1.学生自读课文,参考注释,理解文意,有不懂之处勾画出来,准备提问。
2.学生提出翻译中的疑难问题,教师请其他学生解答,可指生回答,也可令学生自由回答,教师适时点拨并用多媒体显示归类。
多媒体展示:
(1)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故患有所不辟也
②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③所识穷乏者得我与④乡为身死而不受
(2)辨析下列加点词语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
①是
②而
③于
(3)翻译重点句子。
①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②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③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④此之谓失其本心。
选若干名学生回答。
(1)①“辟”同“避”,躲避。
②“辩”同“辨”,辨别。
③“得”同“德”,感恩、感激。“与”同“欤”,语气词。
④“乡”同“向”,先前、从前。
(2)①是:这种;这种做法。
②而:表修饰,不译;表转折,却。
③于:比;对。
(3)①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
②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别人吃,路过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给别人吃,乞丐也会因为被轻视而不肯接受。
③(见了)优厚的俸禄却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的话,)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
④这就叫作丧失了人的羞恶之心。
(四)再读课文,体会特色
1.学生找出课文中的排比句和对偶句并进行齐读,欣赏整齐而又富有变化的句式美,感受其音韵美。
2.学生背诵成组的排比句、对偶句。
3.指导学生背诵,齐背课文。
教师小结:孟子以严肃的态度、庄重的语言阐述了一个重要的主张:义重于生,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该舍生取义。孟子认为“羞恶之心,人皆有之”,人就应该保持善良的本性,不辨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是不足取的。整篇文章围绕中心反复论述,逻辑严密,具有雄辩的力量,充分体现了孟子大义凛然的个性,表现了孟子雄辩、善辩的才华。
第二课时
导入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文章的一些词语和重点句子的意思 ,初步体会了文章的特色,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文章。
新课讲授
(一)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论证方法
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个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先设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味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味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由此及彼,由浅入深,自然而然地引出“生”与“义”的论题。
2.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提出论点后,文章首先从正面指出人之所以能“舍生取义”,是因为人皆有“欲生不为苟得,恶死有所不辟”的思想。然后再从反面说明,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么什么事都可以做得出来;可是事实上,“义”超过了“生”,所以人能够不贪生,不避死。这种羞恶之心,人人皆有,贤者能不丧失而已。接着举例说明,人即使在饥饿时仍有羞恶之心,自古以来就有宁死不食嗟来之食的人。最后文章陡然一转,点明如果不顾羞耻、“不辩礼义”而受“万钟”,则失掉了“本心”,这种行为是应该停止的。
3.除了道理论证外,本文还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1)类比论证、比喻论证:“舍鱼而取熊掌”是一个巧妙而贴切的比喻,提出“鱼”和“熊掌”都是好吃的东西,但如果两样不能同时得到,那就舍鱼而取熊掌。接着,提出“生”和“义”两样都很贵重,在两样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就必须择优而取,即舍生取义。
(2)正反对比论证:第2段中,作者以正反两个事例进行对比,说明人们对待利益引诱的不同态度,批判为追逐个人名利而丧失羞恶之心的人,重申中心论点。
(3)举例论证:举“穷人不食嗟来之食”的事例,论证更加有力,强调了要讲“义”,如果“蹴尔而与之”,乞丐都不接受,何况是把“义”看得很重的人了;举“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的事例,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人。
(二)突破教学难点,理解本文主旨
1.学生自由质疑,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解疑释惑。
预设两个问题:
(1)“此之谓失其本心”中,“本心”具体指什么?这与“舍生取义”有何联系?
(2)有人认为,本文分为两段,结构上不够合理,有割裂文意之嫌。你认为这种观点有道理吗?
(1)“本心”具体指“羞恶之心”,“义”产生于“羞恶之心”,一个人只有“羞恶之心”,才会按照“义”的原则行事,才有可能在关键时刻舍生取义。
(2)示例:这种观点有道理。就行文思路来说,贤者舍生取义,行道之人、乞人以义为先,讲的都是“本心”给人带来的积极影响,属于正面论证;“不辩礼义”接受“万钟”的故事讲的是失去“本心”的人的可悲可耻,属于反面论证。所以,“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乞人不屑也”应归入第1段。
2.教师小结:本文的主旨是人人都有“本心”,以及保有“本心”的重要性。能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人有羞恶之心;如果不顾羞耻,“不辩礼义”而受“万钟”,则失掉了“本心”,这种行为是应该停止的。全文的旨意就在这一劝勉上。朱熹说:“此章言羞恶之心,人所固有,或能决死生于危迫之际,而不免计丰约于宴安之时,是以君子不可顷刻不省察于斯焉。”(《四书章句集注》)这段概括主旨的话是比较恰当的。
(三)品析语言特色
提问: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何作用?(学生讨论回答)
本文主要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
比喻。“舍鱼而取熊掌”恰当地说明了在人们所喜爱的两件事物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就必须择优而取。“一箪食,一豆羹”也是比喻,说明饮食对饥饿者虽然重要,但不合乎礼义他们也宁死不食,从而证明了“义”重于“生”,突出了主题。
对比。生和义比,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比死更可恶。又用假设方式与事实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人。最后用“不食嗟来之食”与“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人。这就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排比。如“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加强了气势,增强了感情,显示出作者的义正词严、理直气壮。
教师小结:孟子的文章具有雄辩的气势,以说理见长,表现在语言上是精妙的比喻、精当的对比、精彩的排比。如第2段中用排比句,对“不辩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加以批判,语言极为流畅,气势磅礴,富有穿透力和鼓动性。
(四)品评思想价值
1.作者列举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赞扬了哪些人?斥责了哪些人?
作者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
2.如何评价本文的思想内容?
示例:义的价值高于生命,人应该有舍生取义的精神,这一观点在“上下交征利”的战国时代有积极作用,对后世知识分子的精神修养也有极好的影响。但孟子所说的“义”有它特定的阶级内容,是儒家提倡的忠君、孝亲、尊长等一套封建伦理道德和封建秩序,提倡重“义”也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者的根本利益,有明显的局限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义”的内涵发生了变化。我们现在所说的“义”是指社会公义,即个人利益要服从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如在民族矛盾尖锐的时候,不少仁人志士坚持民族气节,坚持正义事业,他们的壮举彪炳史册,他们所坚持的“舍生取义”突破了孟子当时的规范,成为正义事业、正义行为的代称。现在,我们赋予“义”共产主义精神的具体内涵,“舍生取义”就是一种十分高尚的品质——为了正义事业和真理可以牺牲个人利益,甚至生命
课堂总结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之言,警醒代代后人。多少仁人志士追随着“取义”之路,开拓了一条精忠之道。纵使路途再漫长,也要上下求索的屈原,终因遭毁谤,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怀着悲愤投入汨罗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被囚禁狱中宁死不屈,舍生取义,留名千古。让我们牢记孟子的良苦用心,以仁人志士的选择为榜样,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文是一篇议论性文言文。文章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舍生取义”的主张。本文行文流畅,论证严密;引譬设喻,生动形象;排比铺陈,气势恢宏。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注意用对话的方式让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让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引起学生思考,教师的引导性得到了很好的展示。让学生之间的对话在恰到好处的时机展开,学生的合作探究也就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来了。教学时,教师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文言文中的字、词、句的理解,议论文中的论证方法,中心论点的提出方式等,这些都是学生应掌握的。教师在教学中把这几个方面的内容认真落实了,就会让学生学有所得。同时,注意新的教学方式的引入,比如让学生先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之后分小组合作探究……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循序渐进的学习进程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