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3 《醉翁亭记》文学常识+重点注释+重点译句+课后问题+中考预测-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之课内文言文考点清查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13 《醉翁亭记》文学常识+重点注释+重点译句+课后问题+中考预测-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之课内文言文考点清查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04 10:48: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之课内文言文考点清查
专题13 《醉翁亭记》
(
考点:学常识
)
欧阳修(1007一1072),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土,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
考点:课后注释
)
⑴[环滁]环绕着滁州城。
⑵[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秀丽的,是琅琊山。
⑶[蔚然],茂盛的样子。
⑷[峰回路转]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
⑸[回]曲折、回环。
⑹[有亭翼然临于泉上]有一座亭子,(亭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
⑺[临]居高面下。
⑻[太守自谓也]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
⑼[意]意趣,情趣。
⑽[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心间,寄托在酒上。
⑾[林霏开]树林里的雾气散开。
⑿[霏]弥漫的云气。
⒀[云归而岩穴暝]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
⒁[岩穴]山洞,这里指山谷。
⒂[暝]昏暗。
⒃[晦明变化]意思是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
⒄[野芳发而幽香]野花开放,有一股清幽的香味。
⒅[芳]花。
⒆[佳木秀而繁阴]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密的绿荫。
⒇[秀]茂盛。
(21)[风霜高洁]指天高气爽,霜色洁白。
(22)[负者]背着东西的人。
(23)[休于树]在树下休息。
(24)[伛偻提携]老年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这里指老老少少的行人。
(25)[伛偻]弯腰曲背,这里指老人。
(26)[提携]牵扶,这里指被牵扶的人,即儿童。
(27)[洌]清。
(28)[山肴野蔌]野味野菜。
(29)[蔌]菜蔬。
(30_[陈]陈列,摆开。
(31)[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宴中欢饮的乐趣,不在于音乐。
(32)[酣]尽兴地喝酒。
(33)[丝]弦乐器。
(34)[竹]管乐器。
(35)[射]这里指投壶,宴饮时的一种游戏。把箭投向壶中,中多者为胜,负者按照规定的杯数喝酒。
(36)[弈]下棋。
(37)[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
(38)[觥]酒杯。
(39)[筹]酒筹。宴会上行令或游戏时饮酒计数的筹码。
(40)[苍颜]苍老的容颜。
(41)[颓然乎其间]醉倒在众人中间。
(42)[颓然]倒下的样子。
(43)[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荫。
(44)[翳]遮盖。
(45)[鸣声上下]指禽鸟在高处低处鸣叫。
(46)[乐其乐]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
(47)[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事的人。
(48)[谓]为,是。
(
考点:重点译句
)
⑴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答案】城西南方向的各个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美丽,一眼远望那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
⑵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答案】沿着山路行走了六七里,渐渐地听到潺潺的流水声,从两座山峰中间倾泻而下的,是酿泉。
⑶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答案】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有一座亭子,亭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这就是醉翁亭。
⑷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答案】太守和宾客来这里喝酒,喝一点就醉了,而年纪又最大,所以给自己起了个名号叫醉翁。
⑸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答案】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欣赏山水美景。
⑹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答案】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是领会在心里,而寄托在喝酒上。
⑺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答案】像那太阳出来,树林中的雾气散开,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就是山间早晚的景象。
⑻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答案】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郁的绿荫,天气高爽,霜色洁白,水面低落下去,石头裸露出来,是山中四季的景色。
⑼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答案】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那乐趣也是没有穷尽的。
⑽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
【答案】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喊,后面的人应答。
⑾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答案】老人弯着腰走,小孩由大人领着走,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在游山啊。
⑿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答案】到溪边捕鱼,溪水深鱼儿肥。
⒀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答案】用泉水酿酒,泉水香甜,酒水清澈。
⒁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答案】山中的野味野菜,杂乱地摆放在前面,这是太守在举行酒宴。
⒂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答案】宴中欢饮的乐趣,不在于音乐。
⒃觥筹交错,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答案】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时起时坐,大声喧哗的,是众位宾客欢乐的样子。
⒄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答案】苍老的容颜,头发的花白,醉倒在众人中间的,是太守喝醉了。
⒅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答案】不久夕阳落到西山上,人的影子散乱一地,是太守回去。众人跟从啊。
⒆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答案】树林茂密荫蔽,禽鸟在高处低处鸣叫,是游人走后鸟儿在欢唱啊。
⒇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答案】然而鸟儿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游人的乐趣;
(21)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答案】游人只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啊!
(22)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答案】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事的人,是太守啊。
(
考点:课后习题
)
一、朗读并背诵课文。说一说第1段是如何由远及近,一步步“推出”醉翁亭的,体会这样描写的效果。
二、课文第3、4段开头的“右天”“至于”“已而”等词语有什么作用?这三段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三、本文多次提到“乐”,主要表现了哪几种“乐”?“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
(
2024
:中考预测
)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组是()
A.①峰回路转 回:挺拔 ②太守自谓也 谓:对…说
B.①云归而岩穴明瞑 瞑:管暗 ②野芳发而幽香 芳:花
C.①泉香而酒洌 洌:清 ②杂然而前陈者 陈:摆开
D.①而乐亦无穷也 亦:也 ②已而夕阳在山 已而:不久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乙】
三年,勾践闻吴王夫差日夜勒兵①,且以报越,越欲先吴未发往伐之。范蠡谏曰:“不可,臣闻兵者凶器也,战者逆德也,争者事之末②也。阴谋逆德好用凶器试身于所末上天禁之,行者不利。”越王曰:“吾已决之矣。”遂兴师。吴王闻之,悉发精兵击越,败之夫椒③。越王乃以余兵五千人保栖④于会稽。吴王追而围之。
【注释】①勒兵:操练士兵。②末:解决问题的下策。③夫椒:地名。④保栖:退守。
1. 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 )
①杂然而前陈者 陈:陈列 ②往来而不绝者 绝:隔绝
③云归而岩穴暝 暝:昏暗 ④且以报越 报:报答
⑤越欲先吴未发往伐之 伐:讨伐 ⑥遂兴师 遂:于是
A. ①②③⑥ B. ①③⑤⑥ C. ②③④⑤ D. ①④⑤⑥
2. 请将选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吴王闻之,悉发精兵击越,败之夫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选出断句正确的一项( )
A. 阴谋逆/德好用/凶器试身于所末/上天禁之
B. 阴谋逆德/好用凶器试身/于所末上/天禁之
C. 阴谋逆德/好用凶器/试身于所末/上天禁之
D. 阴谋逆/德好用凶器/试身于所末上/天禁之
4. 根据选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甲文第二段内容,用简洁的语言说说太守因何而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文中越王为什么先发制人、主动出击?(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环滁皆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 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 谁 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谁 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 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 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就郡言,灵隐寺为尤。由寺观,冷泉亭为甲。亭在山下,水中 ,寺西南隅。高不倍寻①,广不累丈,而撮奇②得要,地搜胜概,物无遁形 春之日,吾爱其草薰薰③,木欣欣,可以导和纳粹,畅人血气。夏之夜,吾爱其泉,风 泠泠,可以蠲②烦析醒⑧,起人心情。山树为盖,岩石为屏,云从栋生,水与阶平。 (节选自白居易《冷泉亭记》)
【注释】①倍寻:两寻,合古尺一丈六尺。②撮奇:聚集奇景。③物无遁形:在亭上看灵隐景物,一览无遗。④薰薰:草木的香气。⑤导和纳粹:指引导人们心情平和,吸取纯洁的养分。⑥泠泠:形容风清凉。⑦蠲:消除。⑧析醒:解酒,使头脑清醒。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佳木秀而繁阴。秀:_________(2)木欣欣。欣欣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树为盖,岩石为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文作者置身景中各有何感受 试结合具体的句子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单项选择题
1.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太守自谓也       太守谓谁
B.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佳木秀而繁阴
C.野芳发而幽香      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D.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太丘舍去
2.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日出而林霏开    环而攻之而不胜
B.醉能同其乐     其真无马耶
C.山间之四时也    戴朱缨宝饰之帽
D.醒能述以文者    徒以有先生也
3.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太守自谓也   太守谓谁
B.云归而岩穴暝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C.山间之朝暮也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D.而乐亦无穷也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4.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太守与客来饮于此  皆以美于徐公
B.杂然而前陈者    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C.醉能同其乐     其如土石何
D.射者中,弈者胜    陈胜者,阳城人也
参考答案
(
考点:课后习题
)
一、文章第1段,以“环滁皆山也”总起,仿佛是一个航拍的全景镜头。然后再逐层拉近,渐次推出“西南诸峰”、琅琊山、山行之路、酿泉之水,最后定格在“翼然临于泉上”的醉翁亭。这样如层层剥笋,最后亮出主景,既准确交代了醉翁亭的地理位置,又给人以移步换景、身临其境、耳目一新的感觉。
二、课文第2、3、4段开头,分别用了“若夫”“至于”“已而”等表示转接的词语,起到了标记语意转变的作用。“若夫”是表示转接的连词,含有假设和例说的意思;“至于”同样表示转接,却含有进层的意思,表示描写的进一步深入;“已而”是表示时间的副词,是时间短暂的诗意表述,表示时间的推移、暗示场景的转换。第2段写山中朝暮、四时景物变化之美,第3段写滁人游、太守宴,第4段写游归,主要探讨了几种乐的境界,点明太守是谁,收束全文。这三段是按照写景——写人——写“乐”的顺序写的,脉络清晰,层次分明。
三、本文中共出现了10个“乐”字,其中有7个集中在最后一段。归结起来,这些“乐”有:1.山水之乐;2.宴饮之乐;3.禽鸟之乐;4.滁人之乐;5.太守之乐。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以文记乐的情趣,流露出为政一方、造福一方的自信、得意,以及捉笔成文的自负。
补充:
1.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答案】本文通过描写醉翁亭的秀丽自然风光和对游人之乐的叙述,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
2.“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
【答案】表达作者为政一方、造福一方的自信、得意和寄情山水、与民同乐志趣。
3.关于《醉翁亭记》的主题,历来有“忧虑说”和“闲适说”两种主要意见。你赞成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
【答案】示例:“闲适说”。选文描写醉翁亭秀美、变化多端的自然风光和游人的山水之乐、宴会之乐、禽鸟之乐,表现出他“乐民之乐”的胸怀,充满了士大夫悠然自得的情调。
(
2024
:中考预测
)
(一)
1.A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含义理解正误的判断。A.有误,第①句中的“回”是回环;第②句中的“谓”是称呼。BCD.正确;故选:A。
2.游人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快乐,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啊。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句中重点词有:从,跟随。乐,以……为乐。句意为:游人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快乐,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啊。
3.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乐民之乐,与民同乐的志趣追求。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作者的情感的能力。解答此题需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结合题目的提示,抓住关键语句来分析。结合内容,从“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中可知,作者以文记乐,表达了“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参考译文】环绕滁州的都是山。那西南的几座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那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看到流水从两座山峰之间倾泻而出的,那是酿泉。泉水沿着山峰折绕,沿着山路拐弯,有一座亭子像飞鸟展翅似地,飞架在泉上,那就是醉翁亭。建造这亭子的是谁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给它取名的又是谁呢?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太守和他的宾客们来这儿饮酒,只喝一点儿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所以自号“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赏山水的美景。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
  至于太阳的升起,山林里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就是山中的朝暮。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繁叶茂,形成一片浓密的绿荫;风高霜洁,天高气爽,水落石出,这就是山中的四季。清晨前往,黄昏归来,四季的风光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欢唱,来去行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招呼,后面的答应;老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来来往往不断的行人,是滁州的游客。到溪边钓鱼,溪水深并且鱼肉肥美;用酿泉造酒,泉水清并且酒也清;野味野菜,横七竖八地摆在面前的,那是太守主办的宴席。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射的中了,下棋的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时起时坐大声喧闹的人,是欢乐的宾客们。一个脸色苍老的老人,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太阳下山了,人影散乱,宾客们跟随太守回去了。树林里的枝叶茂密成林,鸟儿到处叫,是游人离开后鸟儿在欢乐地跳跃。但是鸟儿只知道山林中的快乐,却不知道人们的快乐。而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快乐,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啊。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那就是太守啊。太守是谁呢?是庐陵欧阳修。
(二)
1. B
【解析】②往来而不绝者:来来往往不断的行人。绝:断绝。④且以报越:将报复越国。报:报复。故选B。
2.(1)一个脸色苍老的老人,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是太守喝醉了。(2)吴王听到消息后,动用全国精锐部队迎击越军,在夫椒大败越军。
【解析】本题考查翻译句子。注意词语:(1)苍颜:脸色苍老。颓然乎其间: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颓然,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样子,这里形容醉态。(2)闻:听说。击:迎击。
3.C
【解析】句意:阴谋去做背德的事,喜爱使用凶器,亲身参与下等事,定会遭到天帝的反对。故断句为:阴谋逆德/好用凶器/试身于所末/上天禁之。故选C。
4.(1)为滁人欢乐而醉,为宴会的丰盛而醉,为宴会中宾客的欢乐而醉。
(2)勾践闻吴王夫差日夜勒兵,且以报越,越欲先吴未发往伐之。
【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1)1)结合“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归纳答案:为滁人欢乐而醉;
2)结合“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归纳答案:为宴会的丰盛而醉;
3)结合“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为宴会中宾客的欢乐而醉。
(2)“勾践闻吴王夫差日夜勒兵,且以报越,越欲先吴未发往伐之”,句意:勾践听说吴王夫差日夜操练士兵,将报复越国,便打算在吴国未发兵之前去攻打吴国。注意用原文作答。
译文:
乙:越王勾践三年,勾践听说吴王夫差日夜操练士兵,将报复越国,便打算在吴国未发兵之前去攻打吴国。范蠡进谏说:“不行,我听说兵器是凶器,攻战是背德,争先打仗是事情中最下等的。阴谋去做背德的事,喜爱使用凶器,亲身参与下等事,定会遭到天帝的反对,这样做绝对不利。”越王说:“我已经做出了决定。”于是举兵(进军吴国)。吴王听到消息后,动用全国精锐部队迎击越军,在夫椒大败越军。越王只率领五千名残兵败将退守在会稽。吴王乘胜追击包围了会稽.
(三)
1.(1)秀:茂盛。 (2)欣欣:生机勃勃的样子。
【解析】此题考查考生解释文言文实词的能力。作答时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注意文言文中一慰出。代词多义的特点,要根据语境仔细辨析。注意课外文段中的词语素衡,在课内出现时的解释。
2.(1)醉翁的心意不在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中啊。
(2)山上的树林是亭子的大伞,四周的岩石是亭子 的屏障。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3.【甲】文感受:“乐亦无穷。”【乙】文感受:“可以导和 纳粹,畅人血气”“可以蠲烦析醒,起人心情”。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把握,要求学生能够大致翻译全文,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选项,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分析作答。
【乙】文参考译文:
东南地区的山水胜景,余杭郡的最好。在郡里, 灵隐寺的景致最为突出。寺庙中,冷泉亭第一。冷泉亭筑在灵隐山下面,石门涧中央,灵隐寺西南角。 它高不到十六尺,宽不超过两丈,但是这里集中了最奇丽的景色,包罗了所有的美景,没有什么景物可以走漏的。春天,我爱它花草的芬芳,树林的茂盛。在这里可以吸入纯净新鲜之气,使人心平气顺,使人气血舒畅。夏夜,我爱它泉水轻流,清风凉爽。在这里可以消去烦恼,解脱酒醒后的疲惫,激发游人的兴致。山上的树林是亭子的大伞,四周的岩石是亭子的屏障,云从亭子的栋梁上生出,水与亭的台阶相齐平。
(四)单项选择题
1.D【解析】A.动词,称呼,命名/为,是;B.秀丽/茂盛、繁茂;C.开放/从……出发;D.离开。
2.C【解析】:A.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但是,却;B.代词,代指百姓/表反问的语气词,难道;C.结构助词,的;D.介词,用/因为。
3.D【解析】A.命名/是;B.聚拢/回家;C.中间/参与;D.穷尽。
4.B【解析】A.在/表示比较;B.……的样子;C.代词,指大家/用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D.……的人/用于判断句,用在主语后,引出判断。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