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年级数学下册 预习篇
9.1.2 不等式的性质
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不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3.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选择题
1.如果,那么下列不等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解:A.由,同时乘以,然后加上可得,故选项正确;
B.由,得到,不是同时加上相同的数,故选项不正确;
C. 由,当时,,故选项错误;
D. 由,当时,,故选项错误;
故选A.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若,则 B.若,则
C.若,则 D.若,则
【答案】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灵活运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逐项排查即可解答.
【详解】解:A.∵,∴,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C.当时,由得到,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D.∵,∴,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如图,数轴上的点与点所表示的数分别为,则下列不等式不成立是( )
A. B. C. D.
【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了数轴,不等式的性质,由数轴可得,再根据不等式的性质逐项判断即可,熟练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不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含有字母的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 (或除以) 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 (或除以) 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是解此题的关键.
【详解】解:由数轴可得,
A.,故原选项不成立,符合题意;
B.,故原选项成立,不符合题意;
C.,故原选项成立,不符合题意;
D.,故原选项成立,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若,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不等式的性质,熟知不等式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不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一个数或者式子,不等号不改变方向,不等式两边乘以乘以或除以一个正数,不等号不改变方向,不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负数,不等号改变方向.
【详解】解:A、由得,可得,原结论错误,不符合题意;
B、由得,可得,原结论错误,不符合题意;
C、由得,可得,原结论正确,符合题意;
D、由得,可得,原结论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若,则下列不等式中成立的是( )
A. B. C. D.
【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了不等式的性质,根据不等式的性质逐一判断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解:∵不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 ,
故A正确,C错误;
∵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故B错误;
∵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变,
∴,故D错误;
故选:A
6.四个实数,,0,中最小的是( )
A. B. C.0 D.
【答案】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实数比较大小,不等式得性质,熟知实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解:∵,
∴,
∴,
∴,
∴四个数中最小的是,
故选B.
7.若,则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
A. B. C. D.
【答案】B
【分析】根据,应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逐项判断即可.
【详解】解:A.,
,但是与的关系不确定,,,都有可能,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若,则下列选项中,一定成立的是( )
A. B. C. D.
【答案】A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不等式的性质,直接利用不等式的性质逐一判断即可.
【详解】解:∵,
A、,故原不等式成立,符合题意,
B、,故原不等式不成立,不符合题意;
C、,故原不等式不成立,不符合题意;
D、,故原不等式不成立,符合题意;
故选:A.
填空题
1.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式子:①;②;③;④.其中正确的有 (填上序号)
【答案】①②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数轴及不等式的性质,先确定的关系,再运用不等式的性质判定大小,解题的关键是运用不等式的性质判定大小.
【详解】由数轴上数的位置可得,
①∵,
∴,故①正确,符合题意;
②∵,
∴,故②正确,符合题意;
③∵,
∴,故③错误,不符合题意;
④∵,
∴
∴,故④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答案为:①②
2.若不等式,两边同除以,得,则m的取值范围为 .
【答案】
【分析】本题考查不等式的性质.根据两边同除以,得,不等号的方向发生改变,得到,求解即可.掌握不等式的两边同时除以一个负数,不等式的方向发生改变,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解:由题意,得:,
∴;
故答案为:.
3.如果,,那么a b(填“”“ ”“ ”).
【答案】
【分析】本题考查了不等式的性质.根据不等式的性质,进行计算即可解答.
【详解】解:∵,
∴,
∴,
故答案为:.
4.写出一个解为“”的不等式: .
【答案】(答案不唯一)
【分析】本题考查了不等式的性质,根据不等式的解构造不等式即可,熟练掌握不等式的性质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答案不唯一.
【详解】解:根据解为,构造不等式为:,
故答案为:(答案不唯一).
5.给出下列不等式:①;②;③;④.其中一定成立的是 .
【答案】②③④
【解析】“”的意义是“>”或“”,有选择功能,二者之一成立即可,事实上也只能两者取一,“>”“=”不能同时成立,所以对“”的理解应是取8大于6.对“”的理解应是当时,;当时,.
解答题
1.请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1)利用不等式的性质1比较与的大小;
(2)利用不等式的性质2比较与的大小.
【答案】(1)见解析
(2)见解析
【详解】(1)当时,,即;
当时,,即.
(2)因为,所以当时,;
当时,.
2.【阅读理解】:在比较两个数或代数式的大小时,解决策略一般是利用“作差法”,即要比较代数式的大小,只要作出差.若,则:若.则:若,则.
【解决问题】
(1)根据上面阅(1)根据上面阅读比较, ______(填或);
(2)已知,当时,比较与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学以致用】
(3)为了安全方便,某自助加油站只提供两种自助加油方式:方式一:每次定额只加200元.方式二:每次定量只加20升.自助加油站规定每辆车只能选择其中一种自助加油方式,现实生活中油价常有变动,现以两次加油为例来研究,设第一次油价为元/升,第二次油价为元/升().那么哪种加油方式更合算呢?予以说明.
【答案】(1);(2),理由见解析;(3)当时,方式二加油更划算;当时,方式一加油更划算
【分析】本题考查了不等式的性质,熟练掌握不等式的性质并灵活运用是解此题的关键.
(1)计算,由此即可得出答案;
(2)计算,并根据作出判断即可;
(3)计算两种方式加油的平均油价为:,再计算出,,分两种情况:当时,当时,分别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解:(1)
,
,
故答案为:;
(2),
,
,
,
,
;
(3)由题意可得:
两种方式加油的平均油价为:,
,,
当时,,,此时,,
,此时方式二加油更划算;
当时,,,此时,,
,此时方式一加油更划算;
综上所述,当时,方式二加油更划算;当时,方式一加油更划算.
3.由于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所以对于其小数部分我们不可能全部写出来,但是我们可以用这个无理数减去其整数部分来表示.比如的整数部分是1,所以其小数部分就可以表示为.根据上述材料,解答下列问题
(1)a是的整数部分,b是的小数部分,则的值是 ;
(2)已知,其中x是整数,求的值.
【答案】(1)3
(2)
【分析】本题考查了无理数的整数部分,不等式的性质,代数式求值.熟练掌握无理数的估算,正确表示无理数的整数部分、小数部分是解题的关键.
(1)由题意知,,则,,然后代值求解即可;
(2)由,可得,进而可求,,然后代值求解即可.
【详解】(1)解:∵,
∴,
∴,,
∴,
故答案为:3;
(2)∵,
∴,
∴,
∵,x是整数,
∴,,
∴,
∴的值为.
4.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已知点、在数轴上分别表示有理数、,、两点之间的距离表示为.数轴上、两点的距离,如数轴上表示和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5,利用上述结论,回答以下问题:
(1)数轴上表示2和6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数轴上表示1和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
(2)若表示数和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5,那么________;
(3)若数轴上表示数的点位于与之间,则的值为________;
(4)若x表示一个有理数,且,则有理数的取值范围________;
(5)若未知数x,y满足,求代数式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解:对于代数式,数轴上,当在和之间时,表示的点到与的距离和最小,最小值为7,同理,对于,数轴上,当在和之间时,到和的距离和最小,最小值为4,
又∵,
∴ 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y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的最大值为________;的最小值为________.
【答案】(1)4,5
(2)或
(3)9
(4)或
(5),,,
【分析】(1)可得,,即可求解;
(2)可得,即可求解;
(3)可得,从而可求,,化简绝对值即可求解;
(4)当时,可得;当时,;当时,,即可求解;
(5)可得的取值范围是;y的取值范围是,即可求解.
【详解】(1)解:由题意得
,
,
故答案:,;
(2)解:由题意得
,
或,
解得:或;
故答案:或;
(3)解:数的点位于与之间,
,
,,
;
故答案:;
(4)解:由题意得
当时,
,
∵,
,
,
即:,
当时,
,
当时,
,
∵,
,
,
即:,
有理数x的取值范围是或;
故答案:或;
(5)解:对于代数式,数轴上,当在和之间时,表示的点到与的距离和最小,最小值为7,同理,对于,数轴上,当在和之间时,到和的距离和最小,最小值为4,
又,
的取值范围是;y的取值范围是.
的最大值为;
的最小值为.
故答案:,,,.
5.已知整数a,b,c满足,且其中任意两数之和是第三个数的整数倍,求所有可能的值.
【答案】可能是或0
【分析】由已知条件可得,由为负整数可得,从而得出,进一步得出,得出,最后可得结论.
【详解】由已知得:
为整数,且,
故.
为负整数,
故,
所以,
所以.
所以,
则只可能是或0.
6.(1)如果,那么______;如果,那么______;如果,那么______.(填“”、“”或“”)
(2)试用(1)提供的方法比较与的大小.
【答案】(1),,(2)
【分析】(1)分别将移项,即可求解;
(2)作差:,判断结果,即可求解.
【详解】解:(1),,
,,
,,
故答案:,,;
(2)由题意得
,
,
,
,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年级数学下册 预习篇
9.1.2 不等式的性质
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不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3.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选择题
1.如果,那么下列不等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若,则 B.若,则
C.若,则 D.若,则
3.如图,数轴上的点与点所表示的数分别为,则下列不等式不成立是( )
A. B. C. D.
4.若,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B. C. D.
5.若,则下列不等式中成立的是( )
A. B. C. D.
6.四个实数,,0,中最小的是( )
A. B. C.0 D.
7.若,则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
A. B. C. D.
8.若,则下列选项中,一定成立的是( )
A. B. C. D.
填空题
1.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式子:①;②;③;④.其中正确的有 (填上序号)
2.若不等式,两边同除以,得,则m的取值范围为 .
3.如果,,那么a b(填“”“ ”“ ”).
4.写出一个解为“”的不等式: .
5.给出下列不等式:①;②;③;④.其中一定成立的是 .
解答题
1.请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1)利用不等式的性质1比较与的大小;
(2)利用不等式的性质2比较与的大小.
2.【阅读理解】:在比较两个数或代数式的大小时,解决策略一般是利用“作差法”,即要比较代数式的大小,只要作出差.若,则:若.则:若,则.
【解决问题】
(1)根据上面阅(1)根据上面阅读比较, ______(填或);
(2)已知,当时,比较与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学以致用】
(3)为了安全方便,某自助加油站只提供两种自助加油方式:方式一:每次定额只加200元.方式二:每次定量只加20升.自助加油站规定每辆车只能选择其中一种自助加油方式,现实生活中油价常有变动,现以两次加油为例来研究,设第一次油价为元/升,第二次油价为元/升().那么哪种加油方式更合算呢?予以说明.
3.由于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所以对于其小数部分我们不可能全部写出来,但是我们可以用这个无理数减去其整数部分来表示.比如的整数部分是1,所以其小数部分就可以表示为.根据上述材料,解答下列问题
(1)a是的整数部分,b是的小数部分,则的值是 ;
(2)已知,其中x是整数,求的值.
4.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已知点、在数轴上分别表示有理数、,、两点之间的距离表示为.数轴上、两点的距离,如数轴上表示和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5,利用上述结论,回答以下问题:
(1)数轴上表示2和6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数轴上表示1和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
(2)若表示数和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5,那么________;
(3)若数轴上表示数的点位于与之间,则的值为________;
(4)若x表示一个有理数,且,则有理数的取值范围________;
(5)若未知数x,y满足,求代数式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解:对于代数式,数轴上,当在和之间时,表示的点到与的距离和最小,最小值为7,同理,对于,数轴上,当在和之间时,到和的距离和最小,最小值为4,
又∵,
∴ 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y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的最大值为________;的最小值为________.
5.已知整数a,b,c满足,且其中任意两数之和是第三个数的整数倍,求所有可能的值.
6.(1)如果,那么______;如果,那么______;如果,那么______.(填“”、“”或“”)
(2)试用(1)提供的方法比较与的大小.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