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回延安》导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回延安》导学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04 14:45:16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回延安》导学案(含答案)
一、自主预习
1.给下面的形近字组词。
厉( ) 搂( ) 梢( ) 捎( )
励( ) 楼( ) 稍( ) 哨( )
炕( ) 喘( ) 抢( ) 朴( )
坑( ) 湍( ) 抡( ) 仆( )
2.填空。 (每空限填一字)
(1)灰尘呀莫把我眼睛 住了。
(2)双手 定宝塔山。
(3)毛主席 上了天安门。
(4)一头 在亲人怀。
(5)手 黄土我不放。
(6)紧紧儿 在心窝上。
3.下面各句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千声万声呼唤你。
(2)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
(3)双手搂定宝塔山。
(4)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4.诗人以抒情的笔调,描绘了革命圣地延安的地方色彩。请按下面的提示写出有关诗句。
(1)延安人特殊的居住条件:
(2)延安人喜爱的衣着:
(3)延安人居室的装饰:
(4)延安人待客的食物(事物):
阅读诗歌第五部分,回答问题。
5.选段中通过想象和联想来抒情的句子是
6.诗中大量使用叠词,表现了陕北口语的特色。叠词的作用可分别用来:A.表示事物;B.表示数量;C.表示颜色;D.表示情态。请从诗句中摘抄叠词,并标上相应的作用序号。
(1) ( )
(2) ( )
(3) ( )
7.“枣园的灯光照人心”指的是 。
8.这一部分写的主要内容是 。
二、自主探究,释疑解惑
1.全诗分成五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这首诗的线索是什么
4.延安是以怎样的形象出现在这首诗歌中的
三、探究未知
将你在自主学习中的疑惑之处写在下面横线上。(至少两处)
四、迁移扩展
1.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延安人民的什么特点
2.在那个年月,为了革命信仰,为了建设新生活,在老一辈革命者们的精神教育和影响下,延安人民经过自己的努力,生活不断地好起来。那么,在今天,这种“延安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吗
五、强化训练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也许——葬歌
闻一多
也许你真是哭得太累,
也许,也许你要睡一睡,
那么叫夜鹰不要咳嗽,
蛙不要号,蝙蝠不要飞,
不许阳光拨你的眼帘,
不许清风刷上你的眉,
无论谁都不能惊醒你,
撑一伞松荫庇护你睡,
也许你听这蚯蚓翻泥,
听这小草的根须吸水,
也许你听这般的音乐,
比那咒骂的人声更美,
那么你先把眼皮闭紧,
我就让你睡,我让你睡,
我把黄土轻轻盖着你,
我叫纸钱儿缓缓地飞。
1.这是一首写给女儿的葬歌,没有捶胸顿足的惨痛哭号,也没有呼天抢地的悲愤责骂,好像一个老父在轻轻地哄着已经睡熟的女儿。你从这首诗中读出了什么
2.怕夜鹰的咳嗽、蛙的号叫、蝙蝠飞的声音吵醒酣睡的孩子,怕阳光、轻风惊扰女儿的清梦……如果女儿泉下有知,她会对父亲说些什么
3.这首诗令人潸然泪下。请你选择最感动的一处,做简要分析。
【答案与点拨】
一、自主预习
1..厉害 鼓励 搂抱 楼顶 树梢 稍微 捎带 口哨火炕 土坑 喘气 湍急 抢走 抡起 朴素 仆人
2.(1)挡 (2)搂 (3)登 (4)扑 (5)抓 (6)贴
3.(1)夸张。表达了诗人对延安朝思暮想的浓厚感情。
(2)拟人。作者把河水、村庄看作亲人,表达了对它们无比亲切、真挚、
热烈的感情。
(3)夸张。表现了对“母亲延安”的眷恋和怀念的深情。
(4)比喻。抒发了诗人离别延安十余年后,再踏上延安土地时的兴奋、激动,以及见到亲人的喜悦心情。
4.(1)满窑里围得不透风。 (2)白羊肚手巾红腰带。 (3)白生生的窗纸红窗花。(4)米酒油馍木炭火。
5.身长翅膀吧脚生云,再回延安看母亲!
6.略。
7.毛主席在枣园手书巨著,他的光辉思想似明灯照亮人们前进的方向
8.歌颂延安辉煌的革命历史,展望美好的未来
二、自主探究,释疑解惑
1.第一部分:抒写与延安久别重逢的感触。
第二部分:追忆当年延安的战斗生活。
第三部分:描绘会见亲人的热烈场景。
第四部分:描画延安城的崭新面貌。
第五部分:歌颂延安的光辉历史,展示继续革命的征程。
2.激动、喜悦、赞美。
3.全诗以诗人离别十余年后重返延安的激动心情为线索。
4.以一位母亲的形象出现在诗歌中。
五、强化训练
1.从这首诗中读出了父亲对女儿的无限怜爱之情。
2.略。 (女儿的话语应表达出对父亲的无限感激之情和对无法为老父养老送终的深深遗憾之情)
3.示例:我最感动的一句是:“我把黄土轻轻盖着你,我叫纸钱儿缓缓地飞。”简析:父亲轻轻的动作掩饰着内心的悲痛,饱含着无限的怜爱。
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