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 下学期开学调研答案
1.c 2.b 3.d 4.(1)d (2)a《我的自白书》b 赞美母爱的伟大 c 艾青
5.(1)落红不是无情物(2)谁家新燕啄春泥(3)不亦说乎(4)大漠孤烟直(5)忽如一
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6.c 7.A
8.(1)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件件都明察(了解清清楚),但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诚心
处理。(2)仁寿把城池没有修建作为托辞,众酋长便一起派人修筑城池。
9.因 遣 子 弟 随 之 入 朝 /贡 方 物 /高 祖 大 悦
10.A.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B.其得罪者皆曰:“韦君所断,死而无恨。
C.忠之属也(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D.取信于民
【译文】韦仁寿,雍州万年县人。为蜀郡司法书佐,审判案件平息争端,那些被判获罪的人
都说:“韦君所审判的案子,死而无恨。”高祖进入函谷关内执政,派遣使臣安抚巴蜀两郡
(今四川境内)之地,使臣奉诏命授予仁寿州都督府长史官职。当时南宁州归顺唐朝,朝廷每
每派遣使者去进行安抚,大抵都接受贿赂,边境上的民众很忧虑,时有叛变。高祖因仁寿向
有干才的名声,命他为检校南宁州都督,寄居州听政,让他每年一次到南宁州进行安抚慰问。
仁寿带了五百名兵士到洱河(云南大理县东),按照诏命设置八州十七县,任命地方豪杰统帅
为州县长官,法令清明整肃,人们都心怀欣喜之情。到他准备返回时,当地酋长都大声哭泣
道:“天子派您镇守安抚南宁,您怎么这就要离去?”仁寿把城池没有修建作为托辞,众酋
长便一起派人修筑城池,建立官舍,十天就都造好了。到他回归时,边地少数民族的父老乡
亲们挥泪相送。南宁州还派遣子弟随仁寿进京朝见唐朝皇帝,进贡地方土产,高宗十分高兴。
仁寿又请求迁居南宁,用兵力加以守卫。过了一年多,仁寿病逝。
11.B 12.企业是否于 1958 年以前成立;是否拥有商标所有权或使用权;能够正常经
营并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具有独特的企业文化、产品技艺和服务;有广泛的社会认知度,
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答 3 个即可)
13.(1)改变包装材质、推出或重塑多种子品牌。
(2)在各大卖场货架、电商平台页面,占据显眼位置。(拓宽销售渠道、发展电商)
(3)再老也要有新特色,再新也不能丢了老味道。要守正创新。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要
坚守自己品牌价值、品牌文化。(意思对即可)
14.a.学渣,学习成绩始终全班“第一” b.受网络视频影响,选择做乞丐“虚度”生命
c.解释爆花原因,用养花的道理教育儿子
15.交代了儿子天资聪颖但后来沉迷游戏、贪玩;解释了成绩不理想成为学渣的原因;为下
文经过引导改掉毛病考上理想高中做铺垫;写出了母亲王莉的对儿子的担忧和不放弃。
16.不可以,“暴”有急速、猛烈的意思,这里是形容母亲控制不住眼泪喷涌而出的样子,
表现了母亲得知儿子成绩内心不可抑制的激动、喜悦、欣慰。
17.“爆花”既指王莉养的三角梅花开得多、开得好;又指儿子突然醒悟,改过自新,中考
成绩优异,考上理想的高中;也指只要努力拼搏,每个人都有成功的可能。
18.过分舒适的环境容易让人失去进取心,适当的压力更有利于成长;成长过程中要及时改
掉一些不好的习惯。
19. 一定要继续坚持读书习惯,努力把读书变成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
20.A.为何要读书?(读书有什么好处?)B.把读书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
C.大得裨益,受惠终身(写出对他们的益处或人物成就,意对即可)
21.材料二,因为材料一主要论证的是看书,能调节人的焦虑状态。材料二主要论证的是时
间是可以挤出来的。第 4 段的观点是把读书变成一种生活方式,关键在有效保证读书时间。
所以材料二适合。
{#{QQABLYYUogAoABBAAQgCEwEICgKQkBGACIoGAFAIsAABSAFABAA=}#}
22.需要把读书当成一种生活方式。1 分
因为读书能陶冶情操,开启心智,提高觉悟,广博见识。可以获取知识,学习技能,增长
才干,拓宽思路,胜任工作,跟上形势,从容迎接挑战,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1 分
碎片化阅读,零零碎碎,没有逻辑,不成体系,对我们成长帮助不够大。1 分
如果答不需要把读书当成一种生活方式,并答出理由,只给 1 分。
{#{QQABLYYUogAoABBAAQgCEwEICgKQkBGACIoGAFAIsAABSAFABAA=}#}2023-2024学年度(下)九年级学期初调研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17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伫立(zhd)
契合()
教海(hui)
味同腰暗(1à)
B.拘泥(ni)
要诀(é)
劳禄(1ù)
无动于衷(zhong)
C.笼统(1ǒng)
绰号(chuo)
盘桓(hun)
自出心裁(cái)
D.诘难(jié)
皎黠(jiao)
喷蘑bu6)
锐不可当(dang)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其实这个世界上,有许多美丽圣洁的东西与我们近在一,只是由于在城市居久了,加上忙于各
种繁杂琐亨,对他们视而不见,恰如“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就说眼前这的梨园,与式
居往的小城相距不足一小时的车程,而且这些年在梨花盛开的时节,也不止一次地在此路过,却只
是,未能认真地观赏一次。
A。眼前
竞然
无限
浅尝辄止
B.咫尺
竞然
无垠
浮光凉影
C.咫尺
仍然
无限
浮光掠影
D.眼前
仍然
无垠
浅尝辄止
3.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中国人民历来把“国”与“家”相连,把“国"视为“家”的扩大,“国家"成为我们华夏子制
最为稳定而深厚的人生依附和精神家园。②除了外患所迫,中国鲜有企图从内部分疆裂土的事件。
③即使内忧外意最为深重的时候,中国也少有无政府状态,民族意识则往往更加强烈,民族命运屡
屡浴火弃生。④今天,人民强大的国家意迟、民族意识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三大成就并保持社
会稳定的强烈推动力量g
A“与”是连词,“依附”是动词,“分翻黎土”“取得巨大成就”都是动宾短语。
B.第①向中“国家'成为我们华夏子孙最为稳定而深厚的人生依附和精神家园。”一句中,“我们
华复子孙”作主悟。
C,第③句这个划横线句子“即使内忧外患最为深重的时候,中国也少有无政府状态。”是表养条件关系
的复句。
D.第④句划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修改方法是将“强大”与“强烈”互换位置。
4.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5分)
(1)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白杨礼赞》是一篇抒情散文,全文以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为线索,作者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
B.古人对人物的特定称谓有很多,比如:“卿、爱卿”是君对臣的橄称:“足下”是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
敬辞:“同窗”是对在一起学习的人的称呼。
C。《西游记》中黎山老母等四位菩萨变成母女四人,目的是在试探师徒四人禅心是否坚固,八戒意动神摇被
捉弄捆于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