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第2课时 化学方程式
学习目标
1.理解为什么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能够描述某一具体化学方程式所表达的意义。
2.能从定量的角度进一步认识化学反应的实质,了解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
◎素养要求:通过对化学方程式意义的理解,进一步树立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思想。
【预习导学】
课时线索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读法→书写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四种方式都可以表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你认为哪种方式更能简捷、准确地记录和描述这一反应 它有哪些优点
①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②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③Fe+O2Fe3O4
④3Fe+2O2Fe3O4
。
2.用 表示 的式子叫作化学方程式。
3.化学方程式能表示 、 和 ;能表示参加反应和生成的各粒子的 关系;能表示反应前后 守恒。
【答案】
1.④,通用,能体现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守恒
2.化学式 化学反应
3.反应物 生成物 反应条件 数量 质量
【合作探究】
任务驱动: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和意义
(一)提出问题:如何简便地表示化学反应
探究过程: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用文字表示为 ;这种方法表示化学反应时书写起来很麻烦,且不通用。
2.化学家用 等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来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组成以及各物质间的量的关系,则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可表示为 ;这种用 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作化学方程式。
(二)提出问题:一个化学方程式能提供给我们哪些信息 (以C+O2CO2为例)
1.讨论回答:
(1) ;
(2) ;
(3) 。
2.归纳总结:
意义
【答案】(一)1.碳+氧气二氧化碳
2.化学式 C+O2CO2 化学式
(二)1.(1)反应物是碳和氧气,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反应条件是点燃
(2)每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完全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3)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2.反应物 生成物 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物质 粒子个数
跟踪演练
关于化学方程式2H2+O22H2O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该反应的反应物是水
B.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保持不变
C.在点燃的条件下,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
D.每两份质量的氢气和一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
【学习小助手】
本节课是以碳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的书写为例,明确文字表达式书写方法的局限性,通过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优点进行分析,引入化学方程式的学习,然后通过对碳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分析,归纳得出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在分析化学方程式的质量意义时,要明确,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等于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与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的乘积之比。
【答案】
C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