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单元 实验活动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学案 2023-2024学年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单元 实验活动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学案 2023-2024学年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3-03 20:19: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实验活动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学习目标
1.练习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和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
2.加深对二氧化碳性质的认识。
◎素养要求:通过实验、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求实、创新、合作的科学品质。体验探究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形成持续不断地学习化学的兴趣。
【预习导学】
课时线索
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实验用品→实验步骤→性质验证
自主学习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的药品是  (或  )和  。反应原理为  。
2.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  ,  溶于水,只能用  收集。
3.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石蕊溶液变  ,原因是  ,将变色的溶液再加热又变成原来的紫色,原因是  。
4.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将气体通入  中,石灰水变  ,说明该气体是二
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图甲、乙是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常用的发生装置,A、B、C是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常用的收集装置。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选择的发生装置为上图的  ,原因是反应物为  ,反应条件是  ,收集装置为上图的  。
【答案】
1.大理石 石灰石 稀盐酸 CaCO3+2HClCaCl2+H2O+CO2↑
2.大 能 向上排空气法
3.红 CO2+H2OH2CO3 H2CO3H2O+CO2↑
4.澄清石灰水 浑浊 CO2+Ca(OH)2CaCO3↓+H2O
5.乙 固体与液体 常温 B
【合作探究】
任务驱动一:制取二氧化碳
1.按照下图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在锥形瓶中先装入  ,塞上橡胶塞再通过锥形瓶加入  ,此处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收集方法是  ,理由是  ;不用排水法是因为  )。
3.验满方法、现象及结论:  。收集满后用玻璃片盖住集气瓶,  (选填“正”或“倒”)放在实验桌上,备用。
【答案】
2.大理石(或石灰石) 稀盐酸 CaCO3+2HClCaCl2+H2O+CO2↑ 向上排空气法 CO2的密度比空气的大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3.将燃着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木条熄灭,则说明集满 正
跟踪演练
1.用下图的实验装置可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并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装置A中的错误之处:
①  。
②  。
(2)纠正错误后,完成以下实验内容:
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实验开始时应检查装置A的  。
③若要检验二氧化碳气体,装置A与装置C中的导管连接顺序是a→  ,观察到装置C中的现象是  。
④装置A与装置B连接,观察到装置B中的现象是  。
【答案】
1.(1)①应使用稀盐酸而非稀硫酸
②长颈漏斗未插入液面以下
(2)①CaCO3+2HClCaCl2+H2O+CO2↑
②气密性
③d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④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
任务驱动二:二氧化碳的性质
1.把两支短蜡烛固定在烧杯中,点燃,拿起收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向烧杯内缓慢倾倒二氧化碳,如图所示。观察到的现象是  ,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
(1)  。
(2)  。
2.如图Ⅰ所示,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蒸馏水,然后各滴入1~2滴石蕊溶液,观察试管中溶液的颜色为  色。向其中一支通入二氧化碳,观察到溶液颜色变为  色。变色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如图Ⅱ所示,将通入二氧化碳而变色的石蕊溶液的试管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一会儿,发现溶液颜色变为  色。变色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如图Ⅲ所示,另取一支试管,向其中注入澄清石灰水,然后通入二氧化碳,观察到  。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答案】
1.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 (1)CO2的密度比空气的大
(2)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紫 红 H2O+CO2H2CO3
3.紫 H2CO3H2O+CO2↑
4.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a(OH)2+CO2CaCO3↓+H2O
跟踪演练
2.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为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做了如下几个实验。
(1)如图1,收集两塑料瓶(500 mL)二氧化碳气体,向甲瓶中加入150 mL澄清石灰水,乙瓶中加入150 mL滴有紫色石蕊溶液的水,盖紧瓶盖,振荡。
①甲瓶中出现的现象有  。
②由乙瓶中出现的现象得出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
(2)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
资料:①通常状况下,1体积的水约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
②CO2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将CO2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无明显现象。
如图2,丙、丁中分别装有50 mL氢氧化钠溶液和50 mL 澄清石灰水,向装置中缓慢通入约500 mL二氧化碳,丙、丁中均无明显变化。此实验可以说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  。
【学习小助手】
通过回顾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比较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原理、实验装置原理、操作原理和检验方法,进一步了解实验室内制取气体的方法和设计思路,运用以上思路和方法研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和培养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答案】
2.(1)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塑料瓶变瘪
②CO2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生成酸
(2)实验中通入的CO2气体体积远大于丙中溶液的体积,而丁中的溶液又无明显变化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