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单元 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 学案 2023-2024学年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单元 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 学案 2023-2024学年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3-03 20:26: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
学习目标
1.进一步认识燃烧的条件,了解灭火的原理。
2.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
◎素养要求:能依据探究任务完成实验操作,能对观察记录的实验信息进行加工并获得结论,形成实验探究的学科素养。
【预习导学】
课时线索
实验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
自主学习
1.燃烧是一种  、  的剧烈的化学反应。
2.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  、  。
3.根据燃烧的条件可知灭火的原理和方法:①  ;②  ;③  。
【答案】
1.发光 放热
2.可燃物 氧气(或空气) 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称着火点)
3.隔离可燃物 隔绝氧气(或空气) 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合作探究】
任务驱动:燃烧的条件
实验一:用棉花分别蘸取酒精和水,放到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观察现象。
现象:  。
结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讨论交流:上述实验中,如果蘸水的棉花在酒精灯上加热时间较长,会出现什么现象 你能解释原因吗
总结:  。
实验二:(1)取一小块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分别用坩埚钳夹住,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加热,观察现象。
现象:  。
(2)从乒乓球和滤纸上各取一小片(同样大小),分别放在一块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观察现象。
现象:  。
结论:燃烧的条件之二是  。
讨论交流:如果将该实验中的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换成木屑和煤粉进行实验,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说明了什么
总结:  。
实验三:利用蜡烛和烧杯(或选择其他用品),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有氧气(或空气)。
你的设计方案:
实验操作:点燃蜡烛,片刻后将烧杯罩在蜡烛的火焰上方,由远及近向火焰慢慢移动,反复几次,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燃烧的条件之三是  。
【答案】
实验一 现象:酒精燃烧,水没有燃烧
结论:需要可燃物
总结:加热时间较长时,蘸水的棉花也会燃烧起来。原因是当蘸有水的棉花上的水分蒸发完之后,棉花暴露在酒精灯的火焰中,温度上升,且棉花与空气接触,达到了燃烧所需要的三个条件,从而导致棉花燃烧
实验二 (1)现象:滤纸碎片和乒乓球碎片都燃烧了
(2)现象:刚开始滤纸碎片与乒乓球碎片均没有燃烧,加热一段时间后,乒乓球碎片先燃烧起来,而此时滤纸碎片没有燃烧
结论: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总结:现象是木屑先燃烧而煤粉后燃烧。说明着火点低的可燃物易燃烧,着火点高的可燃物不易燃烧
实验三 实验现象:烧杯由远及近靠向火焰,火焰逐渐变小,当烧杯迅速离开后,火焰恢复,若将烧杯完全罩在火焰上方,火焰逐渐熄灭
实验结论:需要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接触
跟踪演练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关注物质变化过程、探究物质变化的条件很有必要。某化学兴趣小组做了如图所示的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根据上述实验,回答:实验是通过控制哪些因素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学习小助手】
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实验操作深刻理解燃烧的三个条件,知道灭火的原理即破坏燃烧的任一条件。
【答案】
氧气的浓度、温度的高低;4P+5O22P2O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