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世界上有地位、有影响,不是靠穷兵黩武,不是靠对外扩张,而是靠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诸多元素共同塑造了中华文明的和平性。
②厚德载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为塑造中华文明的和平性提供了精神支撑。《周易》中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为大地的气势宽厚和顺,君子应以宽厚之德对待天下民众和事物。《大学》开篇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论语》中讲“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激发人们弘扬光明正大的德性,自觉把“道”弘扬光大。这种厚德载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经过中华儿女的践行传承与历史长河的淘洗积淀,形成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种“推己及人”的人己关系准则,以道德秩序构造出一个群己合一的世界。
③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为塑造中华文明的和平性提供了理想支撑。《礼记·礼运》中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推崇天下为公的治世之道,倡导公共意识、公共道德,引导人们超越个体,各有所养、各尽所能,胸怀天下、谋求大同。中国古人讲,“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认为“天下”并不是个别人、个别国家、个别民族的天下,而是所有人、所有国家、所有民族的天下,表达出所有人、所有国家、所有民族都应平等相待、友好相处、守望相助的愿望和理想。
④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为塑造中华文明的和平性提供了实践支撑。“讲信修睦”源自《礼记·礼运》,讲的是要相互讲信守义、建立和睦关系;“亲仁善邻”出自《左传·隐公六年》,讲的是要亲近仁道、友善邻国,这是治理国家的方略。中华文明是推崇信义、和睦、仁道、友善的伟大文明。个人、团体、民族、国家之间讲信守义、和睦相处、仁爱相助、友善邻里,是中华民族基于明德追求与大同理想而形成的处世之道、交往之道。丝绸之路就是这种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结出的硕果。南北朝时期沈约在《宋书》中讲“舟舶继路、商使交属”,记载了丝绸之路上商贾、使者来往频繁的热闹场面与繁荣景象。
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其他重要元素,也为共同塑造中华文明的和平性起到了重要作用。比如,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法等,都对中华文明超越地域乡土、血缘世系、宗教信仰等的拘囿,形成开放包容、平和中正的文明特质作出了贡献。
⑥中华文明突出的和平性是中华文明思想理念的精华,同时也为新时代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了坚实历史根基、提供了充沛文化滋养。
⑦中华文明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中华文明五千多年来一直传承着热爱和平、崇尚和睦、追求和谐的理念。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没有主动挑起过任何一场战争和冲突,没有侵占过别国一寸土地。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军控、裁军和防扩散进程,反对军备竞赛,是派遣维和人员最多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联合国第二大维和摊款国。
⑧中华文明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全球发展的贡献者。中华文明五千多年来一直传承着天下大同、共生并进、交通成和的理念。今日中国以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的大国担当将这些理念发扬光大。中国毫不动摇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⑨中华文明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中华文明的和平性,决定了中国能够站在人类整体利益的高度思考人类的前途命运问题,坚持团结合作,决不搞“党同伐异”的小圈子。中国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反对一切形式的单边主义,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⑩求和平、谋发展,凝结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蓬勃发展的智慧。中华文明突出的和平性,给予我们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大底气和丰富智慧。我们要继续深入挖掘中华文明和平性的丰富内涵,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出更多中国方案,使之在人类应对风险挑战、开辟光明未来的道路上彰显更大的价值、更强的力量。
(摘编自王杰《深刻理解中华文明突出的和平性》)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诸多元素共同塑造了中华文明的和平性,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
B. “推己及人”人己关系准则是经过中华儿女的践行传承与历史长河的淘洗积淀而形成的。
C. 中华民族基于明德追求与大同理想而形成了讲信守义、和睦相处、仁爱相助、友善邻里处世之道、交往之道。
D. 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这是我们的大国担当。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如果不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哪些元素对中华文明突出的和平性的塑造起了作用,将不利于对其进行深入理解。
B. 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为塑造中华文明的和平性提供了精神支撑、理想支撑和实践支撑。
C. 中华文明思想理念精华中的和平性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了坚实历史根基、提供了充沛文化滋养。
D. 中国能够站在人类整体利益的高度思考人类的前途命运问题,坚持团结合作,是与中华文明的和平性分不开的。
3. 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第⑤段中提到的“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生态理念的一项是( )
A. 《礼记·中庸》:“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
B. 汉代董仲舒说“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同而通理,动而相益,顺而相受,谓之德道”。
C. 上饶市婺源县秋口镇石门自然村房前屋后种植树木,同时对古树名木也采取积极的保护措施。
D. 2023年8月24日,日本向大海排放福岛核污染水,并计划在未来30至40年内排放130多万吨。
4. 第④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根据材料简要分析
5. 当今的中国传承和发扬了中华文明的和平性,请结合材料概述我国在建设美好世界中做了哪些方面的努力。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声音
张炜
芦青河口那围遭儿树多。大片大片的树林子,里面横一条小路,竖一条小路,非把人走迷了不可。因此河边的各家老人都常常告诫自己的孩子——特别是姑娘:没事儿,千万不要往林子深处走!
可二兰子倒蛮不在乎,她常钻到林子深处割牛草。大弟弟忙着复习考大学,小弟弟要进重点班,惟独她不被看重,忙里忙外,出工前还得去割一大早的牛草。割就割吧,她没上几天学,管“大”念“太”,常常忽略中间那“一点儿”,还不得割牛草吗?好在二兰子还从没有迷过路。
早晨,还是很早的时候就进林子了。地上的草叶儿嫩极了,一簇一簇,顶着露珠儿,闪着亮儿,二兰子还不割吗?不割!不割!她继续往前走着……地上的草叶儿墨绿墨绿,又深又密,简直连成片儿了,二兰子还不割吗?不割!不割!她还是往前走……又穿过几排杨树,跨进了杂树林子。看吧,这里的草叶儿才叫好呢!青青一片,崭新崭新的。叶片儿宽板板,长溜溜,就像初夏的麦苗儿。二兰子举起手里那把雪亮亮的镰刀,镰刀刃儿锃亮锃亮,反射着阳光,耀得她眯起了眼。四周空荡荡的,一个人也没有,她脸儿红红的,四面儿瞧瞧,心里一热,不知怎么脱口喊了一声:“大刀唻——,小刀唻——……”二兰子听到自己那声音了,听那尾音儿,这尾音拖得特别的长。
奇怪的是,它好像飞到了老远的地方,又从那儿折回来。声音已经变了。二兰子听着愣住了!
她一个字一个字地分辨着:是哪个小伙子在老远的地方接着喊哩!听听,他还在喊哩——“大姑娘唻——!小姑娘唻——!”
二兰子赶紧藏到了一丛灌木后边。她听出那声音是从远远的河西岸传过来的,听那调儿,还是喊的普通话。二兰子小声骂一句“该死的”,就弯下身子割草了。
这天晚上,二兰子回家后怎么也睡不着。这都怨那月亮太亮了些,把个窗外的树叶照得绿莹莹的,怎么能让二兰子不去想那树林子、那树林子里的草?她想:“割吧,割吧,割到找婆家!”她想来想去,竟觉得河西岸那青草一准会比河东岸的多——河东岸那青草原来不算多,也不算嫩!……
天亮以后,她踏过一条独木小桥,进了对岸的林子了。林子里的鸟儿也许吵累了,四周静得很,空荡荡的林子里,只有她那挥动镰刀的嚓嚓声。割了一会儿,她听到了有人在不远的地方喊了一声。她不知怎么有些慌乱,绕过了几丛灌木,偷偷地趴在树枝下看着。她终于看到一棵皮黑如铁的老弯榆下,正有个人面向河东,用力地喊着。“是他了!是他了!”二兰子心里叫了一声,随手用镰刀狠劲儿扫了一下跟前的灌木丛。树丛发出了一阵“啪啦啦”的响声。
那个人赶紧转回身来。二兰子看真切了,也差点儿喊叫出来——这哪里是个小伙子啊:矮矮的个子,瘦干干的脸;一双眼睛陷得有点深,使上眼皮和眉骨处有一道深纹儿。他挺直身子站立着,那头颅也要往前探出一截儿——他是个罗锅儿!二兰子大失所望,觉得他就和身边那棵老弯榆差不多。他大概有二十八九岁了吧?她惊讶得嘴巴张得老大。
罗锅儿看到了二兰子,一下子怔住了!他把身子久久地贴到老弯榆上,让粗粗的树干挡住自己的脸。呆了好长时间,他才不得不从树后走出来。
他们都默默地割牛草,谁都不说什么话。小罗锅儿敢藏在树丛里喊“大姑娘”,“大姑娘”真地来了,他却怕羞似的一个人跑到一边割着草。……也只是不一会儿的时间,他就割了好大的一堆,速度快得简直让二兰子吃惊。他异常麻利地将草捆儿打好,然后就倚在草捆上,掏出个小本本看了起来,嘴里不停地咕咕哝哝……
几天过去了,二兰子看小罗锅儿还算老实,她就上前搭讪着说起话来了,“你读的什么?”他翻动着书页,头也不抬地说:“没什么,一本书……听说公社工艺制品厂要招懂外语的,这会儿正物色人呢……不过已经有好多懂外语的来报过名了,厂里决定通过考试取两名……”
“哎呀,才取两名!”
“就是取一名,我也要去应考的!”小罗锅声音低沉,但却非常有力量。
二兰子敬佩地看着他,点点头说:“你行唻,你去制品厂呗,你是不该割牛草……咱不行,咱连个字儿也不识。咱割牛草,割到找婆家。”
小罗锅听了,猛地转过身来,直直地仰脸望着她,那神情里有惊愕、有惋惜,甚至还有不能抑止的愤怒:“你不行吗?哎哟,你十九岁活灵灵,怎么能不行?!听你那嗓子,你能唱戏哩……哎哎,你怎么?!你平常不知道照镜子、照大镜子吗?”他说着,两个按在膝盖上的手掌微微抖动。
二兰子惊住了!她呆呆地望着他,一动不动地望着。望着望着,她竟“呜呜”地哭出了声音,她哭啊哭啊,泪水把花衫儿都打湿了。
灿烂的阳光照耀着林子,那树干,那草地,到处都在闪光啊。树林子到了喧闹的时候:风声、鸟声、远方的人声……“二兰子,你听咧!你听这大林子里多热闹啊!风在吹箫,树叶儿奏琴,小鸟在歌唱……我们就不该给这林子添上一种声音吗?我们也有自己的嗓子,我们怎么就不该喊出自己的声音来呢?”
这天,他们谈了很久,分手时已经很晚了。二兰子直盯着他的背影,看着他消失在一片浓浓的绿色里……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她突然心上不由得一紧,两眼不知不觉涌上了一汪汪水。她扳开跟前的灌木,紧跑几步,向前放开声音喊着:
“大刀唻——,小刀唻——!”
二兰子喊完,屏住呼吸,一动不动地站在那儿,她这样等了一会儿,终于听到了从远远的林间送来的声音——
“大姑娘唻——小姑娘唻——”
那尾声悠悠不绝,无边的树林在鸣响。这声音扩展到了一个更广阔的世界里,起落、震荡,交织成一个力的回响,深沉、昂扬,像乐章里表现“崇高”和“严峻”的和声……
(1982年3月于济南,有删改)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二兰子不受家里重视,两次提到“割到找婆家”,说明她想法传统,认知存在局限。
B. 二兰子、小罗锅先后喊出的“声音”虽然内容相同,但蕴含的内心情感却有所不同。
C. 从小罗锅和二兰子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二人追求不同,也表明小罗锅对二兰子的失望。
D. “林子深处”一语双关,既指幽深静谧的自然环境,也喻指人的内心深处和精神世界。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没有复杂曲折的故事情节,叙事节奏缓慢,语言淡雅、隽永、飘逸,充满浪漫色彩和浓浓哀愁。
B. 文中对小罗锅的描写采取了欲扬先抑的手法,透过二兰子的视角,读者看到了一个害羞自卑、自强不息的农村青年。
C. 小说调动了许多“声音”来讲故事,如人物的“喊声”,自然之声以及作者的“声音”,它们在小说结尾处达到高度融合。
D. 本文与《哦,香雪》均发表于1982年,两部作品都体现了作者对时代浪潮下农村女性成长的理性思考。
8. 请结合小说内容分析二兰子两次喊“大刀唻——,小刀唻——”时的心理状态。
9. 张炜在谈到文学创作时说,“小说的奥秘是诗”。请结合具体内容,简析本小说中“诗”的体现。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韩愈,字退之,邓州南阳人。父仲卿,为武昌令,有美政,既去,县人刻石颂德。三岁而孤,养于从①父兄。愈幼刻苦学儒,日记数千百言,比长,尽能通《六经》。洎举进士,投文于公卿间,故相郑余庆颇为之延誉,由是知名于时。
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宫市之弊,谏官论之不听。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不听怒贬为连州阳山令量移江陵府掾曹。华阴令柳涧有罪,前刺史劾奏之,未报而刺史罢。涧讽百姓遮,索军顿役直。后刺史恶之,按其狱,贬涧房州司马。愈过华,以为刺史阴相党,上疏治之。既御史覆问,得涧赃,再贬封溪尉。愈坐是为博士。
愈自以才高,累被摈黜,作《进学解》以自喻,执政览其文而怜之,以其有史才,改比部②郎中、史馆修撰。逾岁,转考功郎中、知制诰,拜中书舍人。俄有不悦愈者,摭其旧事,言愈前左降为江陵掾曹,荆南节度使裴均馆之颇厚,均子锷凡鄙,近者锷还省父,愈为序饯锷,仍呼其字。此论喧于朝列,坐是改太子右庶子。宪宗遣使者往凤翔迎佛骨入禁中,三日,乃送佛祠。愈闻恶之,乃上表。表入,帝大怒,持示宰相,将抵以死。裴度、崔群曰:“愈言讦牾,罪之诚宜。然非内怀至忠,安能及此?愿少宽假,以来谏争。”帝曰:“愈言我奉佛太过,犹可容;至谓东汉奉佛以后,天子咸夭促,言何乖剌邪?愈,人臣,狂妄敢尔,固不可赦!”于是中外骇惧,虽戚里诸贵,亦为愈言,乃贬潮州刺史。
长庆四年十二月卒,时年五十七,赠礼部尚书,谥曰文。
(节选自《旧唐书·韩愈》,有删改)
材料二:
自东汉以来,道丧文弊,异端并起,历唐贞观、开元之盛,辅以房、杜、姚、宋③而不能救。独韩文公起布衣,谈笑而麾之,天下靡然从公,复归于正,盖三百年于此矣。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此岂非参天地,关盛衰,浩然而独存者乎?
(节选自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
【注】①从:堂房亲属。②比部:刑部所属四司之一,设有郎中、员外郎各一人、主事四人。③分别指房玄龄、杜如晦、姚崇、宋璟等人。
10. 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愈尝A上章B数千言C极论之D不听E怒贬F为连州阳山令G量移H江陵府掾曹。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会试考取后通过殿试人,称为进士。
B. “愈自以才高”与“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登泰山记》)两句中“以”字含义不同。
C. “愿少宽假”与“善假于物也”(《劝学》)两句中“假”字含义相同。
D. 谥,指君主时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称号。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韩愈父亲担任武昌令时受百姓爱戴。韩愈三岁时,父亲去世,他就被寄养在堂兄家中。
B. 韩愈经过华阴,认为刺史结党营私便上疏要求惩治,于是刺史被贬为封溪尉。
C. 韩愈因对宪宗派使者迎请佛骨进入皇宫禁苑一事进言,惹怒宪宗,最终被贬为潮州刺史。
D. 苏轼对韩愈的评价很高,认为他有关系到国家盛衰、浩大刚正而独立存在的正气。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愈幼刻苦学儒,日记数千百言,比长,尽能通《六经》。
(2)表入,帝大怒,持示宰相,将抵以死。
14. 两则材料共有三处从侧面体现韩愈文才高的叙述,请简要概括。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大江东去 用东坡先生韵①
[金]赵秉文
秋光一片,问苍苍桂影,其中何物?一叶扁舟波万顷,四顾粘天②无壁。叩枻③长歌,嫦娥欲下,万里挥冰雪。京尘千丈,可能容此人杰?
回首赤壁矶边,骑鲸人④去,几度山花发。澹澹长空今古梦,只有归鸿明灭。我欲从公,乘风归去,散此麒麟发⑤。三山安在,玉箫吹断明月!
【注】①该词创作于金朝衰败的时候。②粘天:贴近天,仿佛与天相连。③枻(yì):船舷。④骑鲸人:本指唐代李白,这里借指苏轼。⑤麒麟发:散乱的头发。
15.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词的上片以问月起句,虽化用苏词,却亦有新意。他的问月,点明了作词的时间:深秋的月明之夜。
B. “叩枻长歌”三句是对苏轼《赤壁赋》语意的隐括,虽只数语,但当年苏轼夜游赤壁的情景却尽现读者眼前,平淡处见功力。
C. 下片由上片的“人杰”不得见容引发到“骑鲸人去”,由自抒悲感,转入对苏轼一生坎坷际遇的深切同情及愤慨。
D. 该词虽是和韵之作,但作者借景抒情,借古伤今,与苏轼《念奴娇》之壮美相比,却也是别一番氛围和意境。
16. 请简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操的《短歌行》中运用比兴手法,将贤才喻为明月,表达诗人渴望贤才来归的心意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骨气是人之脊梁,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傲岸,郑板桥的“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毅,都是骨气的表现。
(3)道儒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如《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费孝通先生写《乡土中国》的时候,正是中国历史上内忧外患到达极致的时候,当时 ① 已经沦陷于日寇,这本书也是在敌机轰炸的间歇中完成的,我们由此可以想见费先生在这种环境下讨论中国社会结构时的心境。当时的中国社会 ② ,中国文化在列强侵略下已经失去了往日的辉煌和自信,许多知识分子都以为中国积贫积弱的根源就是延续几千年的历史传统,恨不能与之彻底决裂。因而在思想观念上,将乡村与城市、中国与西方的关系视为传统与现代、落后与先进的“社会进化论”的概念范畴。费先生虽然也是运用中西、古今的比较视角,___(1)___,费先生在书中处处透露出维护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心态。他指出我们今天指责的中国社会和文化的缺陷,正是___(2)___,因而缺陷之所以为缺陷,与我们使用的比较和参考标准有关,所以也未必是永远的、绝对的缺陷。___(3)___,很多时候是嘲笑乡下人缺乏城市生活的知识,比如乡下人在马路上听见背后汽车连续地按喇叭,慌了手脚, ③ ,结果被司机骂成“笨蛋”。A.这并非是乡下人的智力不足、而是城里人的偏见。B.费先生在《乡土中国》中展现的正是社会学所具有的超越偏见、超越时代的家国情怀以及爱之弥切、寄望弥深的智慧。
18. 请在文中①②③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 请在文中(1)(2)(3)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0. 文中画波浪线的两个句子各有一处表述不当,请分别指出错误并做出修改。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朱自清状物写景,一般都着色较浓,但这位丹青高手,有时却略施粉黛、轻描淡写,也别有一番情韵。他在《荷塘月色》中写荷塘月色下的流水,色泽几乎全无:“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此时如水的皎月映照着荷塘,万物都像在牛乳中洗过一般泛出银光。流水空灵而捉摸不定的色彩为荷塘添了一番朦胧的淡雅的美,有如王维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一般美妙。看无着色,而实有色,恰如“草色遥看近却无”的境界。这“脉脉”两字,写的是微微波动显现了殷殷的绿色涟漪呢,还是作者在抒发自己淡淡的喜与愁的委婉情思呢?尽在不言之中……
朱自清还极擅长叠音词的运用。如《春》中的:“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又如《荷塘月色》里“田田”的叶子、“亭亭”的舞女、“缕缕”的清香、“脉脉”的流水、“薄薄”的青雾、“迷迷糊糊”的眠歌、“蓊蓊郁郁”的树木、“曲曲折折”的荷塘等等。这些叠音词十分得体地运用,加强了朱自清散文语言音节的谐和、圆顺,产生了正如他所说的“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的艺术魅力。
21. 下列句子中的“一般”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朱自清状物写景,一般都着色较浓。
B. 万物都像在牛乳中洗过一般泛出银光。
C. 有如王维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一般美妙。
D.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2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如果改为“小草从土里钻出来”,表达效果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青年时代在陕西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插队时,种地、拉煤、打坝、挑粪……什么活儿都干,什么苦都吃,是乡亲们眼中“吃苦耐劳的好后生”。
材料二: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条件的日益改善,我们的劳动观念却越来越淡化,越来越多的孩子不会劳动、不爱劳动、不愿劳动,甚至不参与简单的家务劳动。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所的报告显示:美国小学生平均每天的劳动时间为1.2小时,韩国0.7小时,法国0.6小时,而我国只有12分钟。
五月是学校劳动教育的宣讲月,作为本班的宣讲员,你认为当代青年应该树立怎样的劳动观?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发言稿,体现自己的思考与感悟。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上饶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世界上有地位、有影响,不是靠穷兵黩武,不是靠对外扩张,而是靠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诸多元素共同塑造了中华文明的和平性。
②厚德载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为塑造中华文明的和平性提供了精神支撑。《周易》中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为大地的气势宽厚和顺,君子应以宽厚之德对待天下民众和事物。《大学》开篇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论语》中讲“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激发人们弘扬光明正大的德性,自觉把“道”弘扬光大。这种厚德载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经过中华儿女的践行传承与历史长河的淘洗积淀,形成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种“推己及人”的人己关系准则,以道德秩序构造出一个群己合一的世界。
③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为塑造中华文明的和平性提供了理想支撑。《礼记·礼运》中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推崇天下为公的治世之道,倡导公共意识、公共道德,引导人们超越个体,各有所养、各尽所能,胸怀天下、谋求大同。中国古人讲,“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认为“天下”并不是个别人、个别国家、个别民族的天下,而是所有人、所有国家、所有民族的天下,表达出所有人、所有国家、所有民族都应平等相待、友好相处、守望相助的愿望和理想。
④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为塑造中华文明的和平性提供了实践支撑。“讲信修睦”源自《礼记·礼运》,讲的是要相互讲信守义、建立和睦关系;“亲仁善邻”出自《左传·隐公六年》,讲的是要亲近仁道、友善邻国,这是治理国家的方略。中华文明是推崇信义、和睦、仁道、友善的伟大文明。个人、团体、民族、国家之间讲信守义、和睦相处、仁爱相助、友善邻里,是中华民族基于明德追求与大同理想而形成的处世之道、交往之道。丝绸之路就是这种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结出的硕果。南北朝时期沈约在《宋书》中讲“舟舶继路、商使交属”,记载了丝绸之路上商贾、使者来往频繁的热闹场面与繁荣景象。
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其他重要元素,也为共同塑造中华文明的和平性起到了重要作用。比如,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法等,都对中华文明超越地域乡土、血缘世系、宗教信仰等的拘囿,形成开放包容、平和中正的文明特质作出了贡献。
⑥中华文明突出的和平性是中华文明思想理念的精华,同时也为新时代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了坚实历史根基、提供了充沛文化滋养。
⑦中华文明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中华文明五千多年来一直传承着热爱和平、崇尚和睦、追求和谐的理念。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没有主动挑起过任何一场战争和冲突,没有侵占过别国一寸土地。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军控、裁军和防扩散进程,反对军备竞赛,是派遣维和人员最多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联合国第二大维和摊款国。
⑧中华文明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全球发展的贡献者。中华文明五千多年来一直传承着天下大同、共生并进、交通成和的理念。今日中国以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的大国担当将这些理念发扬光大。中国毫不动摇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⑨中华文明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中华文明的和平性,决定了中国能够站在人类整体利益的高度思考人类的前途命运问题,坚持团结合作,决不搞“党同伐异”的小圈子。中国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反对一切形式的单边主义,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⑩求和平、谋发展,凝结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蓬勃发展的智慧。中华文明突出的和平性,给予我们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大底气和丰富智慧。我们要继续深入挖掘中华文明和平性的丰富内涵,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出更多中国方案,使之在人类应对风险挑战、开辟光明未来的道路上彰显更大的价值、更强的力量。
(摘编自王杰《深刻理解中华文明突出的和平性》)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诸多元素共同塑造了中华文明的和平性,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
B. “推己及人”的人己关系准则是经过中华儿女的践行传承与历史长河的淘洗积淀而形成的。
C. 中华民族基于明德追求与大同理想而形成了讲信守义、和睦相处、仁爱相助、友善邻里处世之道、交往之道。
D. 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这是我们的大国担当。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如果不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哪些元素对中华文明突出的和平性的塑造起了作用,将不利于对其进行深入理解。
B. 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为塑造中华文明的和平性提供了精神支撑、理想支撑和实践支撑。
C. 中华文明思想理念精华中的和平性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了坚实历史根基、提供了充沛文化滋养。
D. 中国能够站在人类整体利益的高度思考人类的前途命运问题,坚持团结合作,是与中华文明的和平性分不开的。
3. 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第⑤段中提到的“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生态理念的一项是( )
A. 《礼记·中庸》:“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
B. 汉代董仲舒说“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同而通理,动而相益,顺而相受,谓之德道”。
C. 上饶市婺源县秋口镇石门自然村房前屋后种植树木,同时对古树名木也采取积极的保护措施。
D. 2023年8月24日,日本向大海排放福岛核污染水,并计划在未来30至40年内排放130多万吨。
4. 第④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根据材料简要分析。
5. 当今的中国传承和发扬了中华文明的和平性,请结合材料概述我国在建设美好世界中做了哪些方面的努力。
【答案】1. A 2. B
3. D 4. ①引用论证。引用《礼记》与《左传》中的话来支撑第④段的核心句;引用《宋书》的话证明丝绸之路的客观存在。
②举例论证。丝绸之路就是这种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结出的硕果。
5. ①和平建设方面:建国后,从不主动挑起战争和冲突;反对军备竞赛,积极参与国际维和事宜。
②经济发展方面: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奉行互利共赢战略,积极推进世界经济发展。
③国际秩序方面:坚持团结合作,维护公正合理的国际体系、国际秩序、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积极推动全球体系健康发展。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A.“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错误,结合原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诸多元素共同塑造了中华文明的和平性”可知,两者无因果关系。选项“所以”强加因果。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B.“精神支撑、理想支撑和实践支撑”错误,结合原文“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为塑造中华文明的和平性提供了实践支撑”可知,选项“精神支撑、理想支撑”扩大范围。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万物共同在一起生长而不互相残害,道在一起施行而不相违背,小德就像流行的河水一样浸润滋养万物,大德使万物全都充实地生长、变化、发展,天地之所以大,原因就在这个地方。这段话反映出宇宙和大自然法则中的包容精神与和合之道,也体现出一种兼收并蓄、博大恢弘的品格。符合“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生态理念。
B.天和人的关系,把天和人和二为一,让万物都处于一种和谐的相处状态。(天人之间)内涵相同道理相同,运动时互相补益,彼此之间和谐顺遂彼此包容接受,把这称为道德。这段话强调人与自然之间整体有序的和谐状态。符合“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生态理念。
C.“房前屋后种植树木,同时对古树名木也采取积极的保护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助力生态建设,符合“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生态理念。
D.日本的行为是不利于生态发展的,违背“万物并育”的理念。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方法的能力。
结合原文“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为塑造中华文明的和平性提供了实践支撑。‘讲信修睦’源自《礼记·礼运》,讲的是要相互讲信守义、建立和睦关系;‘亲仁善邻’出自《左传·隐公六年》,讲的是要亲近仁道、友善邻国,这是治理国家的方略”可知,引用《礼记》与《左传》中的话来支撑第④段的核心句“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为塑造中华文明的和平性提供了实践支撑”;结合原文“南北朝时期沈约在《宋书》中讲‘舟舶继路、商使交属’,记载了丝绸之路上商贾、使者来往频繁的热闹场面与繁荣景象”可知,引用《宋书》的话证明丝绸之路的客观存在。
结合原文“丝绸之路就是这种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结出的硕果。南北朝时期沈约在《宋书》中讲‘舟舶继路、商使交属’,记载了丝绸之路上商贾、使者来往频繁的热闹场面与繁荣景象”可知,运用举例论证,论证丝绸之路就是这种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结出的硕果。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结合原文“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没有主动挑起过任何一场战争和冲突,没有侵占过别国一寸土地。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军控、裁军和防扩散进程,反对军备竞赛,是派遣维和人员最多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联合国第二大维和摊款国”可知,在和平建设方面:建国后,从不主动挑起战争和冲突;反对军备竞赛,积极参与国际维和事宜。
结合原文“中国毫不动摇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可知,在经济发展方面: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奉行互利共赢战略,积极推进世界经济发展。
结合原文“中华文明的和平性,决定了中国能够站在人类整体利益的高度思考人类的前途命运问题,坚持团结合作,决不搞‘党同伐异’的小圈子。中国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反对一切形式的单边主义,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可知,在国际秩序方面:坚持团结合作,维护公正合理的国际体系、国际秩序、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积极推动全球体系健康发展。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声音
张炜
芦青河口那围遭儿树多。大片大片的树林子,里面横一条小路,竖一条小路,非把人走迷了不可。因此河边的各家老人都常常告诫自己的孩子——特别是姑娘:没事儿,千万不要往林子深处走!
可二兰子倒蛮不在乎,她常钻到林子深处割牛草。大弟弟忙着复习考大学,小弟弟要进重点班,惟独她不被看重,忙里忙外,出工前还得去割一大早的牛草。割就割吧,她没上几天学,管“大”念“太”,常常忽略中间那“一点儿”,还不得割牛草吗?好在二兰子还从没有迷过路。
早晨,还是很早的时候就进林子了。地上的草叶儿嫩极了,一簇一簇,顶着露珠儿,闪着亮儿,二兰子还不割吗?不割!不割!她继续往前走着……地上的草叶儿墨绿墨绿,又深又密,简直连成片儿了,二兰子还不割吗?不割!不割!她还是往前走……又穿过几排杨树,跨进了杂树林子。看吧,这里的草叶儿才叫好呢!青青一片,崭新崭新的。叶片儿宽板板,长溜溜,就像初夏的麦苗儿。二兰子举起手里那把雪亮亮的镰刀,镰刀刃儿锃亮锃亮,反射着阳光,耀得她眯起了眼。四周空荡荡的,一个人也没有,她脸儿红红的,四面儿瞧瞧,心里一热,不知怎么脱口喊了一声:“大刀唻——,小刀唻——……”二兰子听到自己那声音了,听那尾音儿,这尾音拖得特别的长。
奇怪的是,它好像飞到了老远的地方,又从那儿折回来。声音已经变了。二兰子听着愣住了!
她一个字一个字地分辨着:是哪个小伙子在老远的地方接着喊哩!听听,他还在喊哩——“大姑娘唻——!小姑娘唻——!”
二兰子赶紧藏到了一丛灌木后边。她听出那声音是从远远的河西岸传过来的,听那调儿,还是喊的普通话。二兰子小声骂一句“该死的”,就弯下身子割草了。
这天晚上,二兰子回家后怎么也睡不着。这都怨那月亮太亮了些,把个窗外的树叶照得绿莹莹的,怎么能让二兰子不去想那树林子、那树林子里的草?她想:“割吧,割吧,割到找婆家!”她想来想去,竟觉得河西岸那青草一准会比河东岸的多——河东岸那青草原来不算多,也不算嫩!……
天亮以后,她踏过一条独木小桥,进了对岸的林子了。林子里的鸟儿也许吵累了,四周静得很,空荡荡的林子里,只有她那挥动镰刀的嚓嚓声。割了一会儿,她听到了有人在不远的地方喊了一声。她不知怎么有些慌乱,绕过了几丛灌木,偷偷地趴在树枝下看着。她终于看到一棵皮黑如铁的老弯榆下,正有个人面向河东,用力地喊着。“是他了!是他了!”二兰子心里叫了一声,随手用镰刀狠劲儿扫了一下跟前的灌木丛。树丛发出了一阵“啪啦啦”的响声。
那个人赶紧转回身来。二兰子看真切了,也差点儿喊叫出来——这哪里是个小伙子啊:矮矮的个子,瘦干干的脸;一双眼睛陷得有点深,使上眼皮和眉骨处有一道深纹儿。他挺直身子站立着,那头颅也要往前探出一截儿——他是个罗锅儿!二兰子大失所望,觉得他就和身边那棵老弯榆差不多。他大概有二十八九岁了吧?她惊讶得嘴巴张得老大。
罗锅儿看到了二兰子,一下子怔住了!他把身子久久地贴到老弯榆上,让粗粗的树干挡住自己的脸。呆了好长时间,他才不得不从树后走出来。
他们都默默地割牛草,谁都不说什么话。小罗锅儿敢藏在树丛里喊“大姑娘”,“大姑娘”真地来了,他却怕羞似的一个人跑到一边割着草。……也只是不一会儿的时间,他就割了好大的一堆,速度快得简直让二兰子吃惊。他异常麻利地将草捆儿打好,然后就倚在草捆上,掏出个小本本看了起来,嘴里不停地咕咕哝哝……
几天过去了,二兰子看小罗锅儿还算老实,她就上前搭讪着说起话来了,“你读的什么?”他翻动着书页,头也不抬地说:“没什么,一本书……听说公社工艺制品厂要招懂外语的,这会儿正物色人呢……不过已经有好多懂外语的来报过名了,厂里决定通过考试取两名……”
“哎呀,才取两名!”
“就是取一名,我也要去应考的!”小罗锅声音低沉,但却非常有力量。
二兰子敬佩地看着他,点点头说:“你行唻,你去制品厂呗,你是不该割牛草……咱不行,咱连个字儿也不识。咱割牛草,割到找婆家。”
小罗锅听了,猛地转过身来,直直地仰脸望着她,那神情里有惊愕、有惋惜,甚至还有不能抑止的愤怒:“你不行吗?哎哟,你十九岁活灵灵,怎么能不行?!听你那嗓子,你能唱戏哩……哎哎,你怎么?!你平常不知道照镜子、照大镜子吗?”他说着,两个按在膝盖上的手掌微微抖动。
二兰子惊住了!她呆呆地望着他,一动不动地望着。望着望着,她竟“呜呜”地哭出了声音,她哭啊哭啊,泪水把花衫儿都打湿了。
灿烂的阳光照耀着林子,那树干,那草地,到处都在闪光啊。树林子到了喧闹的时候:风声、鸟声、远方的人声……“二兰子,你听咧!你听这大林子里多热闹啊!风在吹箫,树叶儿奏琴,小鸟在歌唱……我们就不该给这林子添上一种声音吗?我们也有自己的嗓子,我们怎么就不该喊出自己的声音来呢?”
这天,他们谈了很久,分手时已经很晚了。二兰子直盯着他的背影,看着他消失在一片浓浓的绿色里……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她突然心上不由得一紧,两眼不知不觉涌上了一汪汪水。她扳开跟前的灌木,紧跑几步,向前放开声音喊着:
“大刀唻——,小刀唻——!”
二兰子喊完,屏住呼吸,一动不动地站在那儿,她这样等了一会儿,终于听到了从远远的林间送来的声音——
“大姑娘唻——小姑娘唻——”
那尾声悠悠不绝,无边的树林在鸣响。这声音扩展到了一个更广阔的世界里,起落、震荡,交织成一个力的回响,深沉、昂扬,像乐章里表现“崇高”和“严峻”的和声……
(1982年3月于济南,有删改)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二兰子不受家里重视,两次提到“割到找婆家”,说明她想法传统,认知存在局限。
B. 二兰子、小罗锅先后喊出的“声音”虽然内容相同,但蕴含的内心情感却有所不同。
C. 从小罗锅和二兰子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二人追求不同,也表明小罗锅对二兰子的失望。
D. “林子深处”一语双关,既指幽深静谧的自然环境,也喻指人的内心深处和精神世界。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没有复杂曲折的故事情节,叙事节奏缓慢,语言淡雅、隽永、飘逸,充满浪漫色彩和浓浓哀愁。
B. 文中对小罗锅的描写采取了欲扬先抑的手法,透过二兰子的视角,读者看到了一个害羞自卑、自强不息的农村青年。
C. 小说调动了许多“声音”来讲故事,如人物的“喊声”,自然之声以及作者的“声音”,它们在小说结尾处达到高度融合。
D. 本文与《哦,香雪》均发表于1982年,两部作品都体现了作者对时代浪潮下农村女性成长的理性思考。
8. 请结合小说内容分析二兰子两次喊“大刀唻——,小刀唻——”时的心理状态。
9. 张炜在谈到文学创作时说,“小说的奥秘是诗”。请结合具体内容,简析本小说中“诗”的体现。
【答案】6. C 7. A
8. ①第一次是二兰子被生活压抑后的情感释放、宣泄,也是她在自然感召下对美好青春的呼唤。②第二次是二兰子被激励后的生命觉醒,她满怀着对自我的肯定和对未来的憧憬、向往。
9. ①环境的诗意化描写:小说运用大量的自然意象,深林、青草、麦苗、月、风声、鸟声等构成意象群,绘声绘色地营造了芦青河畔诗意的世界。②情节的诗意化推进:小说以心理变化推动情节发展,在声音的流动中小说抒情成分、诗意化意味愈来愈浓。③语言的诗意化表达:小说多处使用比喻、拟人、反复等修辞手法和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语言清新明丽、优美灵动,读来含蓄隽永、诗意美妙。④主题的诗意化呈现:小说淡化了生活的苦难,流露出对农村青年命运的同情与担忧,但更多的是肯定与赞美,表达对美好人生的向往。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C.“也表明小罗锅对二兰子的失望”理解错误,根据原文“小罗锅听了,猛地转过身来,直直地仰脸望着她,那神情里有惊愕、有惋惜,甚至还有不能抑止的愤怒:‘你不行吗?哎哟,你十九岁活灵灵,怎么能不行?!听你那嗓子,你能唱戏哩……哎哎,你怎么?!你平常不知道照镜子、照大镜子吗’”可知,从二人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小罗锅对二兰子更多的应是肯定,激励、唤醒、鼓舞。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小说相关内容和分析鉴赏艺术特色的能力。
A.“浓浓哀愁”表述不当,作者在小说中流露出对农村青年命运的同情与担忧,但更多的是肯定与赞美。
故选A。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
第一次二兰子喊“大刀唻——,小刀唻——”是在文章第三段,此时的她在林子深处割牛草,“ 四周空荡荡的,一个人也没有”,结合前文“大弟弟忙着复习考大学,小弟弟要进重点班,惟独她不被看重,忙里忙外,出工前还得去割一大早的牛草”可知,二兰子第一次喊“大刀唻——,小刀唻——”是被生活压抑后的情感释放、宣泄;其次,结合文中对二兰子所处的林中的描写“看吧,这里的草叶儿才叫好呢!青青一片,崭新崭新的。叶片儿宽板板,长溜溜,就像初夏的麦苗儿”可知,二兰子的这一喊也是她在自然感召下对美好青春的呼唤。
第二处是在倒数第四段,这时二兰子和小罗锅交谈很久,即将分手,二兰子看着他离去的背影, 放开声音喊着“大刀唻——,小刀唻——!”,这是因为他们之前交谈时小罗锅说的“你不行吗?哎哟,你十九岁活灵灵,怎么能不行?!听你那嗓子,你能唱戏哩……哎哎,你怎么?!你平常不知道照镜子、照大镜子吗?”让她觉醒,她满怀着对自我的肯定和对未来的憧憬、向往。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
“诗”即诗意化,也就是说本文哪些地方体现出诗意化的表达。
从环境描写上看,“地上的草叶儿嫩极了,一簇一簇,顶着露珠儿,闪着亮儿……地上的草叶儿墨绿墨绿,又深又密,简直连成片儿了……青青一片,崭新崭新的。叶片儿宽板板,长溜溜,就像初夏的麦苗儿”“灿烂的阳光照耀着林子,那树干,那草地,到处都在闪光啊。树林子到了喧闹的时候:风声、鸟声、远方的人声”等句运用大量的自然意象,深林、青草、麦苗、月、风声、鸟声等构成意象群,绘声绘色地营造了芦青河畔诗意的世界。可见,小说的环境描写诗意化。
情节上看,二兰子最初的心情是压抑的,所以她大声喊叫释放自己情感,后来经过小罗锅的鼓励,她又一次放开声音喊“大刀唻——,小刀唻——!”,她的心理发生了变化,这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在声音的流动中小说抒情成分、诗意化意味愈来愈浓。
语言上看,“一棵皮黑如铁的老弯榆”“林子里的鸟儿也许吵累了”等句使用比喻、拟人手法, “大刀唻——,小刀唻——”“大姑娘唻——小姑娘唻——”使用反复手法,“看吧,这里的草叶儿才叫好呢!青青一片,崭新崭新的。叶片儿宽板板,长溜溜,就像初夏的麦苗儿”等句可见语言清新优美,给人诗意美妙的感觉。
主题上看,文章只用“大弟弟忙着复习考大学,小弟弟要进重点班,惟独她不被看重,忙里忙外,出工前还得去割一大早的牛草”交代二兰子的生活苦难,其余并没有过多的叙述,淡化了她生活的苦难,侧重写两个青年人对彼此的鼓励,文章流露出对农村青年命运的同情与担忧,但更多的是肯定与赞美,表达对美好人生的向往。可见,小说的主题呈现出诗意化的特点。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韩愈,字退之,邓州南阳人。父仲卿,为武昌令,有美政,既去,县人刻石颂德。三岁而孤,养于从①父兄。愈幼刻苦学儒,日记数千百言,比长,尽能通《六经》。洎举进士,投文于公卿间,故相郑余庆颇为之延誉,由是知名于时。
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宫市之弊,谏官论之不听。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不听怒贬为连州阳山令量移江陵府掾曹。华阴令柳涧有罪,前刺史劾奏之,未报而刺史罢。涧讽百姓遮,索军顿役直。后刺史恶之,按其狱,贬涧房州司马。愈过华,以为刺史阴相党,上疏治之。既御史覆问,得涧赃,再贬封溪尉。愈坐是为博士。
愈自以才高,累被摈黜,作《进学解》以自喻,执政览其文而怜之,以其有史才,改比部②郎中、史馆修撰。逾岁,转考功郎中、知制诰,拜中书舍人。俄有不悦愈者,摭其旧事,言愈前左降为江陵掾曹,荆南节度使裴均馆之颇厚,均子锷凡鄙,近者锷还省父,愈为序饯锷,仍呼其字。此论喧于朝列,坐是改太子右庶子。宪宗遣使者往凤翔迎佛骨入禁中,三日,乃送佛祠。愈闻恶之,乃上表。表入,帝大怒,持示宰相,将抵以死。裴度、崔群曰:“愈言讦牾,罪之诚宜。然非内怀至忠,安能及此?愿少宽假,以来谏争。”帝曰:“愈言我奉佛太过,犹可容;至谓东汉奉佛以后,天子咸夭促,言何乖剌邪?愈,人臣,狂妄敢尔,固不可赦!”于是中外骇惧,虽戚里诸贵,亦为愈言,乃贬潮州刺史。
长庆四年十二月卒,时年五十七,赠礼部尚书,谥曰文。
(节选自《旧唐书·韩愈》,有删改)
材料二:
自东汉以来,道丧文弊,异端并起,历唐贞观、开元之盛,辅以房、杜、姚、宋③而不能救。独韩文公起布衣,谈笑而麾之,天下靡然从公,复归于正,盖三百年于此矣。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此岂非参天地,关盛衰,浩然而独存者乎?
(节选自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
【注】①从:堂房亲属。②比部:刑部所属四司之一,设有郎中、员外郎各一人、主事四人。③分别指房玄龄、杜如晦、姚崇、宋璟等人。
10. 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愈尝A上章B数千言C极论之D不听E怒贬F为连州阳山令G量移H江陵府掾曹。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会试考取后通过殿试的人,称为进士。
B. “愈自以才高”与“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登泰山记》)两句中“以”字含义不同。
C. “愿少宽假”与“善假于物也”(《劝学》)两句中“假”字含义相同。
D. 谥,指君主时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称号。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韩愈父亲担任武昌令时受百姓爱戴。韩愈三岁时,父亲去世,他就被寄养在堂兄家中。
B. 韩愈经过华阴,认为刺史结党营私便上疏要求惩治,于是刺史被贬为封溪尉。
C. 韩愈因对宪宗派使者迎请佛骨进入皇宫禁苑一事进言,惹怒宪宗,最终被贬为潮州刺史。
D. 苏轼对韩愈的评价很高,认为他有关系到国家盛衰、浩大刚正而独立存在的正气。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愈幼刻苦学儒,日记数千百言,比长,尽能通《六经》。
(2)表入,帝大怒,持示宰相,将抵以死。
14. 两则材料共有三处从侧面体现韩愈文才高的叙述,请简要概括。
【答案】10. DEG 11. C 12. B
13. (1)韩愈从小刻苦学习儒家经典,每天能记诵几千几百字,等到长大,能够完全贯通《六经》。
(2)(韩愈的)奏章送上去,皇上非常恼怒,拿奏章给宰相看,准备处以死刑。
14. ①前任宰相郑余庆为韩愈宣扬美名。
②执政认为韩愈有修史才能。
③苏轼认为韩愈的文章使八代以来的衰败文风得到振兴。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韩愈也曾递上数千字的奏章极力劝谏,(德宗)不但不听,还发怒把他贬为连州阳山令,后改任江陵府掾曹。
“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愈”是主语,“上”是谓语,“章数千言”是宾语,“极论之”是补语,主谓宾齐全,可在 D 处断开;
“不听”的主语由韩愈换成了皇帝,也是韩愈上奏章后皇帝的反应,第二处从E处断开;
第三处“怒贬为连州阳山令”是事件的初步结果,省略了主语皇帝,“贬为”是谓语,“连州阳山令”是宾语,句意完整,“量移江陵府掾曹”是事件的最终结果,所以从两句中间断开,即第三处从G处断开。
故选DEG。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及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正确。
B.正确。以:认为。/在。句意:韩愈自认为才华出众。/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C.错误。两处含义不同。假:宽容、宽饶。/借助。句意:希望稍加宽恕。/善于借助外物。
D.正确。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于是刺史被贬为封溪尉”理解错误,张冠李戴,应该是柳涧被贬为封溪尉。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日”,名词作状语,每天;“比”,等到;“通”,贯通、通晓
(2)“表”,奏章;“大”,十分、非常;“示”,给……看。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归纳并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
①根据材料一第一段“洎举进士,投文于公卿间,故相郑余庆颇为之延誉,由是知名于时”可知,前任宰相郑余庆为韩愈宣扬美名,从侧面体现韩愈文才高。
②根据材料一第三段“愈自以才高,累被摈黜,作《进学解》以自喻,执政览其文而怜之,以其有史才,改比部郎中、史馆修撰”可知,执政认为韩愈有修史才能,从侧面体现韩愈文才高。
根据材料二“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可知,苏轼认为韩愈的文章使八代以来的衰败文风得到振兴,从侧面体现韩愈文才高。
参考译文:
材料一:
韩愈,字退之,是邓州南阳人。(他的)父亲叫韩仲卿,做官武昌令,有很好的政绩,离开之后,县里的百姓刻石碑来歌颂他的功德。(韩愈)三岁的时候就成为了孤儿,寄养在堂兄家中。韩愈从小刻苦学习儒家经典,每天能记诵几千几百字,等到长大,能够完全贯通《六经》。等到应举进士科,文章投送到公卿中间,前任宰相郑余庆很是为他宣扬美名,由此在当时知名。
韩愈说话纯真直率,毫无畏惧回避。德宗晚年,很多部门随意发布政令,宰相不能独立掌管机务。(其中)宦官到民间强买物品的弊端,谏官议论过(而德宗)不听。韩愈也曾递上数千字的奏章极力劝谏,(德宗)不但不听,还发怒把他贬为连州阳山令,后改任江陵府掾曹。华阴令柳涧犯了罪,前刺史弹劾他,但还没有得到回复,刺史就被罢免了。柳涧暗示百姓拦住(他),索要军队食宿费和劳役的钱。后刺史很厌烦他这样做,追究他的案件,将柳涧贬为房州司马。韩愈经过华州的时候,以为刺史与人相互勾结,便上疏惩治他们。不久,御史再一次勘问,得到柳涧收受贿赂的证据,再次贬为封溪县尉。韩愈由此而获罪去担任博士。
韩愈自认为才华出众,而又多次遭受排挤贬官,作《进学解》来自己开导自己。执政看了这篇文章后同情他,认为他有修史才能,便改任他为比部郎中和史馆修撰(编写史书)。过了一年,转任考功郎中、知制诰,拜授中书舍人。不久有不喜欢韩愈的人,搜集他过去的事情,说他以前降职任江陵府掾曹时,荆南节度使裴均待他优厚,裴均的儿子裴锷平庸粗鄙,最近裴锷回家看望父亲,韩愈写序为其饯行,在序中称呼裴锷的字。这一议论在朝廷传播开来,因为这个原因韩愈改任太子右庶子。宪宗派使者前往凤翔迎请佛骨进入皇宫禁苑,三天后,才送到佛寺中供养。韩愈听说了很厌恶这种行为,就上书朝廷。(韩愈的)奏章送上去,皇上非常恼怒,拿奏章给宰相看,要将韩愈判处死罪。裴度、崔群进谏说:“韩愈言语冒犯,惩罚是应该的。但是,一个人如果不是内心怀有至诚忠心,怎么可能这样做?希望(皇上)稍微宽恕他,从而引导群臣进谏。”皇上说:“韩愈说我奉侍佛教过分了,还可以宽容。至于认为自东汉信奉佛教以来,天子都寿命短,这种话多么悖谬失当啊?韩愈,只是朝廷一个臣子,胆敢狂妄成这样,坚决不可以赦免!”于是,朝廷上下都感到恐惧。即使是外戚替韩愈说情,还是被贬为潮州刺史。
长庆四年十二月韩愈去世,死时五十七岁,朝廷追赠韩愈礼部尚书的官职,谥号为“文”。
材料二:
自从东汉以来,儒道沦丧,文风败坏,佛、道等邪说一齐出现。经历了唐代贞观、开元的兴盛时期,依靠房玄龄、杜如晦、姚崇、宋璟等名臣辅佐,还不能挽救。只有韩文公从普通人里崛起,在谈笑风生中指挥古文运动,天下人纷纷倾倒追随他,使思想和文风又回到正路上来,到现在已经有三百年左右了。他的文章使八代以来的衰败文风,得到振兴,他对儒道的宣扬,使天下人在沉溺中得到拯救;他的忠诚曾触犯了皇帝的恼怒,他的勇气能折服三军的主帅:这难道不是与天地化育万物相并列,关系到国家盛衰,浩大刚正而独立存在的正气吗?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大江东去 用东坡先生韵①
[金]赵秉文
秋光一片,问苍苍桂影,其中何物?一叶扁舟波万顷,四顾粘天②无壁。叩枻③长歌,嫦娥欲下,万里挥冰雪。京尘千丈,可能容此人杰?
回首赤壁矶边,骑鲸人④去,几度山花发。澹澹长空今古梦,只有归鸿明灭。我欲从公,乘风归去,散此麒麟发⑤。三山安在,玉箫吹断明月!
【注】①该词创作于金朝衰败的时候。②粘天:贴近天,仿佛与天相连。③枻(yì):船舷。④骑鲸人:本指唐代李白,这里借指苏轼。⑤麒麟发:散乱的头发。
15.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词的上片以问月起句,虽化用苏词,却亦有新意。他的问月,点明了作词的时间:深秋的月明之夜。
B. “叩枻长歌”三句是对苏轼《赤壁赋》语意的隐括,虽只数语,但当年苏轼夜游赤壁的情景却尽现读者眼前,平淡处见功力。
C. 下片由上片的“人杰”不得见容引发到“骑鲸人去”,由自抒悲感,转入对苏轼一生坎坷际遇的深切同情及愤慨。
D. 该词虽是和韵之作,但作者借景抒情,借古伤今,与苏轼《念奴娇》之壮美相比,却也是别一番氛围和意境。
16. 请简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
【答案】15. C 16. ①表达了作者对苏轼被贬黄州际遇的深切同情与不平。②作者想如苏轼一样,在人生失意时,能做到豁达(旷达)淡然。(答“表现作者超凡脱俗、洁身自好的精神追求”或“意欲远离尘嚣,追求清明境界”也对。)③作者欲寻仙山(超凡脱俗清明的世界)而不得,只有寄情玉箫,充满悲戚、无奈。
【解析】
【分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C.“由自抒悲感,转入对苏轼一生坎坷际遇的深切同情及愤慨”错误。从“京尘千丈,可能容此人杰?”到“我欲从公,乘风归去,散此麒麟发”可知,表达的是由对苏轼一生坎坷际遇的深切同情及愤慨,转入自抒悲感,选项颠倒了顺序。
故选C。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所表达的情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分析作者情感时,应先通览诗句,然后参考注释,整体把握词人的情感态度。
“京尘千丈,可能容此人杰”“回首赤壁矶边,骑鲸人去”写出了苏轼的不得见容,被贬黄州,饱含着作者对苏轼被贬的同情和不平;
“我欲从公,乘风归去,散此麒麟发”,写出了词人跟随东坡乘风归去的愿望,表达自己追慕苏轼,想要远离世俗尘嚣的追求;
“三山安在,玉箫吹断明月”,三山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三座仙山,然而仙山毕竟难寻,词人寻而不得,只有把情感寄托在玉箫之上,直至“吹断明月”,其中充满了求而不得的悲戚和伤感。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操的《短歌行》中运用比兴手法,将贤才喻为明月,表达诗人渴望贤才来归的心意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骨气是人之脊梁,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傲岸,郑板桥的“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毅,都是骨气的表现。
(3)道儒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如《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明明如月 ②. 何时可掇 ③.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④. 使我不得开心颜 ⑤. 不积跬步 ⑥. 无以至千里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默写时需要注意以下字词:如、掇、摧、颜、跬、至。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费孝通先生写《乡土中国》的时候,正是中国历史上内忧外患到达极致的时候,当时 ① 已经沦陷于日寇,这本书也是在敌机轰炸的间歇中完成的,我们由此可以想见费先生在这种环境下讨论中国社会结构时的心境。当时的中国社会 ② ,中国文化在列强侵略下已经失去了往日的辉煌和自信,许多知识分子都以为中国积贫积弱的根源就是延续几千年的历史传统,恨不能与之彻底决裂。因而在思想观念上,将乡村与城市、中国与西方的关系视为传统与现代、落后与先进的“社会进化论”的概念范畴。费先生虽然也是运用中西、古今的比较视角,___(1)___,费先生在书中处处透露出维护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心态。他指出我们今天指责的中国社会和文化的缺陷,正是___(2)___,因而缺陷之所以为缺陷,与我们使用的比较和参考标准有关,所以也未必是永远的、绝对的缺陷。___(3)___,很多时候是嘲笑乡下人缺乏城市生活的知识,比如乡下人在马路上听见背后汽车连续地按喇叭,慌了手脚, ③ ,结果被司机骂成“笨蛋”。A.这并非是乡下人的智力不足、而是城里人的偏见。B.费先生在《乡土中国》中展现的正是社会学所具有的超越偏见、超越时代的家国情怀以及爱之弥切、寄望弥深的智慧。
18. 请在文中①②③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 请在文中(1)(2)(3)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0. 文中画波浪线的两个句子各有一处表述不当,请分别指出错误并做出修改。
【答案】18. ①半壁江山 ②满目疮痍/千疮百孔/百孔千疮 ③不知所措
19. (1)但与这些知识分子不同的是/但与之不同的是
(2)昨日中国社会和文化的辉煌
(3)城里人嘲笑乡下人愚昧(笨)
20. A句:成分赘余,“并非是”不可连用,“非”相当于“不是”。应改为:这并非乡下人的智力不足,而是城里人的偏见。
B句:搭配不当,“家国情怀”与“智慧”应互换搭配。可改为:费先生在《乡土中国》中展现的正是社会学所具有的超越偏见、超越时代的智慧以及爱之弥切、寄望弥深的家国情怀。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①处,由前文“正是中国历史上内忧外患到达极致的时候”及下文“已经沦陷于日寇”可知此处在说国土的沦丧情况,可填“半壁江山”。半壁江山:半壁,半边;江山,国家疆土。意为在敌人入侵后保存下来的或丧失掉的部分国土。
②处,由前文“沦陷于日寇”“敌机轰炸”可知,当时的中国遭受战乱,受到严重的破坏,局势很糟糕,可填“满目疮痍/千疮百孔/百孔千疮”。满目疮痍:眼睛看到的都是创伤,形容遭受战乱、灾祸严重破坏后的景象。千疮百孔:原形容到处都是漏洞,后也比喻局势败坏或破坏严重,已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百孔千疮:原形容到处都是漏洞和创口,后也比喻局势败坏或破坏严重,已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③处,由“乡下人在马路上听见背后汽车连续地按喇叭,慌了手脚”及后文被骂,可知此处写出了乡下人因缺乏城市生活知识,在遇到汽车时慌乱的状况,可填“不知所措”。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面对突然情况,无法应付。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1)处,根据空前句“中国文化在列强侵略下已经失去了往日的辉煌和自信,许多知识分子都以为中国积贫积弱的根源就是延续几千年的历史传统……”以及空后句“费先生在书中处处透露出维护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心态”可知,空后句写出了费孝通先生与这些知识分子的不同之处,故可填“但与这些知识分子不同的是”(或“但与之不同的是”)。
(2)处,根据空前句“费先生在书中处处透露出维护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心态”可知,费孝通先生不同意那些知识分子指责的中国社会和文化的缺陷,因为古代中国曾经辉煌过,故可填“昨日中国社会和文化的辉煌”。
(3)处,根据空后句“很多时候是嘲笑乡下人缺乏城市生活的知识,比如乡下人在马路上听见背后汽车连续地按喇叭,慌了手脚”“结果被司机骂成‘笨蛋’”可知,此空是指城里人对乡下人的嘲笑,故可填“城里人嘲笑乡下人愚昧(笨)”。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A 句:“并非是”成分赘余,不可连用,“非”相当于“不是”,应删掉“是”。应改为:这并非乡下人的智力不足,而是城里人的偏见。
B 句:“超越偏见、超越时代的家国情怀”和“爱之弥切、寄望弥深的智慧”搭配不当,“家国情怀”与“智慧”应互换搭配。可改为:费先生在《乡土中国》中展现的正是社会学所具有的超越偏见、超越时代的智慧以及爱之弥切、寄望弥深的家国情怀。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朱自清状物写景,一般都着色较浓,但这位丹青高手,有时却略施粉黛、轻描淡写,也别有一番情韵。他在《荷塘月色》中写荷塘月色下的流水,色泽几乎全无:“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此时如水的皎月映照着荷塘,万物都像在牛乳中洗过一般泛出银光。流水空灵而捉摸不定的色彩为荷塘添了一番朦胧的淡雅的美,有如王维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一般美妙。看无着色,而实有色,恰如“草色遥看近却无”的境界。这“脉脉”两字,写的是微微波动显现了殷殷的绿色涟漪呢,还是作者在抒发自己淡淡的喜与愁的委婉情思呢?尽在不言之中……
朱自清还极擅长叠音词的运用。如《春》中的:“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又如《荷塘月色》里“田田”的叶子、“亭亭”的舞女、“缕缕”的清香、“脉脉”的流水、“薄薄”的青雾、“迷迷糊糊”的眠歌、“蓊蓊郁郁”的树木、“曲曲折折”的荷塘等等。这些叠音词十分得体地运用,加强了朱自清散文语言音节的谐和、圆顺,产生了正如他所说的“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的艺术魅力。
21. 下列句子中的“一般”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朱自清状物写景,一般都着色较浓。
B. 万物都像在牛乳中洗过一般泛出银光。
C. 有如王维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一般美妙。
D.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2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如果改为“小草从土里钻出来”,表达效果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21. A 22. ①改句无叠词修饰,且只客观地交代了一个事实。
②原句运用得体的叠词“偷偷”“嫩嫩”“绿绿”,将春天小草的出土情态、质地、色泽鲜活地展现在读者眼前。也表达出作者对小草、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③原句的叠词运用加强了语言音节的谐和、圆顺。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语言表达之一词多义的能力。
A.解释为“通常,总体上”。
BCD 三项都解释为“一样”。
故选A。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句子的表达效果的能力。
①原句运用了叠词“偷偷”“嫩嫩”“绿绿”,描写生动、细腻、具体,能让读者产生画面感,容易身临其境,改句““小草从土里钻出来””无叠词修饰,只是客观地交代,平淡、简单、粗糙,不够形象,缺乏感染力和画面性。
②原句运用得体的叠词“偷偷”将小草拟人化,赋予自然物以人的情态,亲切可爱;“嫩嫩”,形容刚出土的小草,还不强壮,娇嫩、脆弱的状态,惹人怜爱;“绿绿”,描摹小草的颜色,色泽鲜艳,富有生机和活力,将春天小草的出土情态、质地、色泽鲜活地展现在读者眼前,表达出作者对小草的喜爱、对春天赞美之情。而改句只是客观地写到小草出土,情感表达也没有原句到位。
③原句的三个叠词,读来朗朗上口,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读来趣味横生,增添和谐感。原句把“嫩嫩的,绿绿的”后置,不仅突出质地和色泽,也和下文“又如《荷塘月色》里‘田田’的叶子、‘亭亭’的舞女、‘缕缕’的清香、‘脉脉’的流水、‘薄薄’的青雾、‘迷迷糊糊’的眠歌、‘蓊蓊郁郁’的树木、‘曲曲折折’的荷塘等等”的叠词契合了,语言风格前后一致,衔接自然。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青年时代在陕西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插队时,种地、拉煤、打坝、挑粪……什么活儿都干,什么苦都吃,是乡亲们眼中“吃苦耐劳的好后生”。
材料二: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条件的日益改善,我们的劳动观念却越来越淡化,越来越多的孩子不会劳动、不爱劳动、不愿劳动,甚至不参与简单的家务劳动。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所的报告显示:美国小学生平均每天的劳动时间为1.2小时,韩国0.7小时,法国0.6小时,而我国只有12分钟。
五月是学校劳动教育的宣讲月,作为本班的宣讲员,你认为当代青年应该树立怎样的劳动观?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发言稿,体现自己的思考与感悟。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树立劳动意识 积极担当劳动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乌申斯基曾说:“劳动是人类存在的基础和手段,是一个在体格、智慧和道德上臻于完善的源泉。” 劳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劳动教育是实现当代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
而如今在这个泛娱乐化的时代,人们留恋网络世界日新月异的信息带来的快感,宁愿宅在家里玩手机也不愿出去走走,自然也忽视了劳动的重要性。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劳动教育也经常被以“占用学习文化课的时间”为借口而轻视甚至放弃,劳动在人们的认知中变得可有可无,小学生每天的劳动时间更是不值一提。这种现象应当引起我们的警惕,不爱劳动的习惯应当得到改变,热爱劳动的意识应该得到加强,参与劳动的习惯应该得到养成。
回首过往,从“千耦其耘”到“刀耕火种”,从男耕女织到小农经济,神州大地自古以来就是劳动人民的天下,劳动推动经济发展,推动时代进步,古代劳动人民用他们的智慧开创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没有劳动,哪有“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的盛世风景;没有劳动,哪有“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科技进步。光阴荏苒,时至今日,我们依旧需要秉承祖先遗志,努力奋斗,勤劳拼搏,我们虽然不曾体会“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的艰苦劳作,却应该懂得“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的艰辛,应该树立劳动最光荣的意识,应该弘扬热爱劳动的价值观。
劳动是一种用时间衡量的,朝着理想不懈努力的过程。烈日下的农民伯伯汗如雨下,奋力锄草是劳动;三尺讲台上的教师口若悬河,侃侃而谈是劳动;街道旁的环卫工人默默无闻,尽职尽责亦是劳动。回望历史,“中国奇迹”的创造、“中国震撼”的交响,无不凝聚着广大劳动者的智慧和汗水;生活的美好、社会的进步,莫不源于平凡艰辛的劳动。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树立正确劳动观,积极参与劳动,积极响应习总书记号召,懂得劳动最光荣、最崇高、最伟大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古人云:“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中国人民的劳动精神横贯历史五千年长河而不腐朽。老师们,同学们,劳动是光荣的,让我们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用勤劳和智慧创造更多的成就,在中国迈向现代化的征程中贡献自己的一份青春力量。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
题目由两则材料组成。材料一写了习近平总书记青年时代下乡的事例,他在农村插队期间,特别能吃苦,什么脏活累活都能干,都会干。本则材料以习近平年轻时劳动为例,说明年轻人应该要能吃苦耐劳。材料二反映的是当代的中国孩子劳动观念淡化的现状。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很多人没有了劳动观念,有越来越多的孩子不会、不爱、不愿劳动,连简单的家务劳动也不参与。并用具体的报告进行佐证,报告中列举美国、韩国、法国、中国小学生每天的平均劳动时间,其中形成的对比特别让人有危机感,我国小学生每天的劳动时间和其它几个国家相去甚远。
综上,两则材料都围绕“劳动”来写,一正一反,一个强调劳动的重要性,一个写出不爱劳动的现象让人担忧。结合材料一中的关键信息“什么活儿都干”“什么苦都吃”“吃苦耐劳”可直接进行正面立意;材料二中“孩子”“不会”“不爱”“不愿”“不参与”“简单家务”“只有12分钟”等信息也可提供立意思路,如“青年要增强劳动观念,培养热爱劳动的习惯”“热爱劳动要从身边小事做起”等。综合起来,我们写作的主题是很明确的,就是要加强劳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要切实加强劳动教育,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劳动观,让广大青少年通过劳动和创造播种希望、收获果实,也通过劳动和创造磨炼意志、提高自己。
命题中的任务是写发言稿,且有明确的问题作为发言方向,写作时要把握住。同时因为是学校劳动教育宣讲,所以针对的是学生,发言稿要有对象意识。
写作时,先结合材料提出观点,在教育实践中,把准劳动教育价值取向,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主体部分分别提出要树立“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的观念,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树立“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观念,从小热爱劳动、热爱创造,通过劳动和创造播种希望、收获果实,也通过劳动和创造磨炼意志、提高自己。树立“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任何一份职业都很光荣”的观念,任何时候任何人都不能看不起普通劳动者,要正确认识和看待劳动分工和劳动者,尊重劳动。最后总结,让我们携起手来,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在校园里深入人心。
立意:
1.青年应当要吃苦耐劳。
2.青年应将劳动作人生必修课。
3.青年要增强劳动观念,培养热爱劳动的习惯。
4.热爱劳动要从身边小事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