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7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3-04 00:40: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教学设计
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根据课型需要设置,可自行决定】
“情景—探究—感悟”教学模式是一种感受性学习方式。这一模式的基本思路是教师在教学中以教材为基础以课程标准为导向,把所讲教材的内容编制成有序的知识信息,辅助多种手段,如语言文字、图片、等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走进历史,综合自己已有的知识观点、看法、认识和态度、情感,最后得出结论,获取历史的启迪。这样能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背景分析
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叙述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新航路开辟的过程,由三个子目构成: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新航路的开辟、其他航路的开辟,与初中教材相比,增加了其他航路的开辟这一内容。12世纪以来,欧洲进入中世纪晚期,政治、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工商业持续发展,许多城市形成,货币日益取代土地成为社会财富的主要标志 ,人们对金银财富的需求以及对新市场的开拓意愿越发强烈,由于《马可·波罗行纪》的影响,当时的欧洲人认为,以中国为中心的遥远的东方,以及未知的海外,是实现黄金梦的场所,所以在强烈欲望的驱使,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下,15世纪以来,欧洲人掀起了海上探险的热潮。其中伊比利亚半岛的葡萄牙、西班牙,多次支持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等探险家,从东西方向寻找通往东方的航路。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美洲大陆的发现,进一步激发欧洲人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欧洲人继续进行海上探险,开辟了北大西洋和南太平洋的海上航线,全球海路大通,人类对地球的认识有了新的飞跃,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所以新航路的开辟是人类从分散走向整体过程中的重要节点。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新航路开辟的背景、过程、影响等史实,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但是学生对具体的背景和过程的内容记忆可能比较模糊。要从已有的知识积累和能力出发,深层次理解新航路的开辟作为人类历史上的重要节点,不仅意味着空间上的地理大发现,更意味着世界范围内各个文明之间真正联系的通道打开,人类从分散走向整体,则对学生思维能力有一定的要求。此外,本课出现两幅航海路线示意图,对学生的读图能力有一定的要求,新航路的开辟示意图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认识,但其他航路的开辟学生在初中没有接触,所以可以把其他航路和新航路进行对比,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更理解其他航路开辟的航线以及其他航路的开辟使人类对地球的认识有了新的飞跃。并通过对比新航路开辟前后的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的不同,使学生理解新航路的开辟是人类从分散走向整体的重要节点。
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和核心素养分析】
1.唯物史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理解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2.历史解释:通过《哥伦布》相关章节的部分内容,探讨哥伦布航海梦想的孕育,以小见大,理解欧洲人在15世纪掀起航海探险的动因,通过图片,理解欧洲人远洋航行的有利条件。3.时空观念:通过新航路和其他航路示意图,对比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了解欧洲人开辟的航线。4.家国情怀:通过《哥伦布大交换:1492年以后的生物影响和文化冲击》,思考美洲的发现对人类是福音还是祸害 福祸表现在哪?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新航路开辟后,世界日益联结成一个整体,在全球化的今天,人类面临的全球环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越来越错综复杂,诸如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生态退化和生物多样性破坏等主要环境问题,都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严峻而不容回避的威胁,从而使学生关注地球的环境问题,并意识到自己有保护环境的责任。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教学难点理解新航路的开辟是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过程中的重要节点。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 历史地图 文字材料 多媒体(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史料研习、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相结合
板书设计
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航海梦的孕育航海梦的启航航海梦的延续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关注目录第九章第十九节第一个将鸡蛋竖起来的人,提问:如何将鸡蛋竖起来?教师讲解“第一个将鸡蛋竖起来的人”这一故事2.从本书的目录中获取关键信息,这本书描述的是哪位航海家? 学生演示如何把熟鸡蛋竖起来;以及思考这本书描述的是哪位航海家? 通过本书的目录,让学生提取关键信息,思考该书的描述对象,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引出本课的主题,哥伦布的航海梦想。
一、航海梦的孕育 师:首先我们来探讨第一个问题,哥伦布为什么树立通往东方新航路的梦想,我们从《哥伦布》一书中寻找答案?1.从《哥伦布》一书中选取部分材料,设置问题,请学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动因;2.出示两幅图,让学生寻找图上有哪些工具,回答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有利条件。3.使用《哥伦布》一书的部分材料分别从经济根源、社会根源、直接原因、精神动力、思想根源、政治条件、等方面探讨全球航路开辟的动因。4.与学生一起归纳总结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 带着问题认真阅读材料,提炼关键信息,集体讨论,得出结论。 1.提供多则材料,提高学生材料阅读和分析能力,渗透历史解释和唯物史观的核心素养,学生从材料中理解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通过任务驱动,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激励学生回答问题,突破本课的重点。
二、航海梦的启航 师:万事俱备,哥伦布的航海梦终于启航,与他同时代的几位欧洲航海家也在葡萄牙或西班牙的支持下,或前或后的启航,寻找通往东方的航路。出示世界地图,总结新航路的开辟,一个中心,两个方向,两条航线,四个人物。 1.回答新航路开辟的一个中心,两个方向,两条航线,四个人物。根据世界地图,在PPT上绘出四位航海家开辟的航线,并做出解释。 通过总结新航路开辟的一个中心,两个方向,两条航线,四个人物,便于学生记忆,并未其他航路的开辟做铺垫;绘画航线并解释,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感、动手能力。
三、航海梦的孕育 师:上述新航路的开辟和美洲大陆的发现,进一步激发欧洲人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在四位航海家之后,航海梦依旧延续。1.出示其他航路示意图2.提出问题:对比新航路和其他航路,两者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师:随着欧洲人的航海探险,新航路的开辟,进一步丰富了人类的地理知识,人类绘制的世界地图也在发生变化。3.出示新航路开辟前后欧洲人绘制的两幅地图,提问:①提取关键的地理信息,依据时间先后进行排序。②结合地图的变化和所学知识,说明欧洲人航海探险的发展趋势。师: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是人类历史上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对发现美洲的褒贬毁誉从来没有停止过,学者克罗斯比用一种新的世界历史的书写方式,将全球史和生态史结合起来,著《哥伦布大交换:1492年后生物影响和文化冲击》展示《哥伦布大交换:1492年后生物影响和文化冲击》的封面和目录,提问:美洲的发现对人类是福音还是祸害 福祸表现在哪? 观察其他航路示意图,思考问题。
课堂小结 1.采用动画形式展示本课小结。 观看动画 采用学生相对喜欢的形式总结一节课的内容。
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策略,加之情境创设、主题引领,以《哥伦布》一书为导入,以哥伦布的航海梦想为线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授新课部分,以哥伦布的航海梦想为主线,并结合《哥伦布》一书相关章节的部分内容,把知识点串联起来,为了避免材料的单一,通过任务驱动调动课堂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注重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的主题作用,避免“灌输式”教学,渗透核心素养。最后升华主题,哥伦布发现美洲,对人类对人类是福音还是祸害 制造一个认知冲突,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本课内容内容相对较少,且学生有一定的基础,一节课时间可以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但本课中我采用的材料不是一手史料,在史料教学上打一定的折扣。本课我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策略,问题相对较多,所以对学生的学情要有足够了解,以及对课堂的把控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否则容易造成各个环节时间超时。
PAGE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