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水彩风大气模板
带血的棉花帝国
第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新课导入
棉花是亚洲、美洲常见的制衣原料,但欧洲气候寒冷,无法种植棉花。公元11世纪之前,欧洲人都不知棉花为何物。在他们的想象中,棉花是一种长在树上的“绵羊”,据说一到夜里还会低头饮水。直到新航路开辟之后,欧洲人才第一次穿上了棉布。
为什么此前与棉花无缘的英国,后来能成为棉花帝国呢?棉花经济与全球化的关系是什么?
关键词
棉花、资本主义、全球化
壹
棉花之掠夺
——早期殖民扩张
棉花之掠夺
为了争夺棉花的世界贸易霸权,西欧强国纷纷采取了各种扩张措施。请结合教材,将各国与其殖民扩张的表现正确配对。
葡萄牙
西班牙
荷兰
英国
“无敌舰队”,殖民扩张以美洲为主
颁布《航海条例》,“日不落帝国”
殖民扩张以亚非为主,以商站为据点
“海上马车夫”,发展银行信贷
教皇子午线
原因:
西班牙和葡萄牙争夺殖民地,矛盾日益尖锐。
实质:
西方列强瓜分世界,划分势力范围的开始。
影响:
平衡了葡萄牙与西班牙两大海洋强国一百多年的势力范围和殖民霸权。
问题探究一
材料一:16世纪中美洲被西班牙殖民者占领后,当地的棉花产业仍在继续。17世纪末,一位西班牙殖民官员堂胡安·德·维拉古提尔·索托—马约尔赞扬前玛雅王国地区的印第安妇女,说她们“精力充沛地纺纱织布,技艺高超,染出完美的色彩”。
——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
材料二:西班牙 “双球双柱”银币
材料三:皇室和封建贵族主导了殖民扩张……他们把钱都花在了奢侈品消费上,从来没有想过将巨额财富用在投资,或者扩大再生产上。
结果就是,左手抢来的金银,右手就流入了能提供丰富制成品的、竞争对手的手中,西班牙成了名副其实的“黄金漏斗”。……通过殖民扩张获得的巨额财富,成了西班牙的“毒药”。
——杨小凯、蓝凰《“日不落帝国”的两种命运西班牙VS英国》
结合材料,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分析西班牙为何从最早的“棉花帝国”衰落为“黄金漏斗”?
①“PLVSVLTRA”意为“海外还有天地”;②双球和双柱上都载有皇冠,象征西班牙王国称霸于世界。
掠夺来的巨额财富没有
用于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贰
棉花之贸易
——商品的世界性流动
印度洋贸易
现在,欧洲人第一次直接接触到了印度织工——世界上占主导地位的生产者——的产品,而不再依赖大量的中间商;此前,这些中间商先用船只将印度布匹运过印度洋,再乘骆驼穿越阿拉伯半岛,最后用船将印度布匹卖到欧洲的各大港口。1498年,达·伽马从当地的统治者手中获得了与当地人开展贸易的许可,欧洲人开始建立了与印度次大陆的正式贸易关系。16世纪早期,葡萄牙人在印度西海岸建立一系列贸易据点……16世纪末,荷兰和英国开始挑战葡萄牙在亚洲贸易的垄断地位,他们特许设立了一些合股公司,以期在获利丰厚的香料贸易中分一杯羹。在一系列英荷战争后,英国人最终与荷兰人就在亚洲分割他们各自的利益范围达成妥协,而印度纺织品贸易主要落入英国人的手中。
——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人很快出现在印度洋的贸易中,并且在与阿拉伯商人的竞争中逐渐占据优势。
印度洋贸易的
主线和支线
大西洋贸易
西班牙、葡萄牙、法国、英国、荷兰等列强在美洲强占了大量的土地,同时,他们还劫掠了这片大陆上可搬走的财富:黄金和白银。事实上,他们最初就是靠着这些偷来的贵金属在印度购买棉纺织品的。
——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
出程
虽然人们常常以为奴隶贸易仅仅是用枪支和便宜货来换取奴隶,但更经常地用来换取奴隶的是一种更为普通的商品:棉纺织品。一项关于英国商人理查德·迈尔斯自1772年至1780年从黄金海岸换来2218名奴隶的1308项交易的研究显示,纺织品占所有交易物品价值的一半以上。18世纪末19世纪初,葡萄牙人从罗安达贩卖人口时也有类似的情况:纺织品占进口商品总额的近60%。
——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
大西洋贸易
出程
中程
归程
1500年后的三个世纪里,超过800万奴隶从非洲被贩运到美洲……(欧洲人)从美洲的奴隶种植园获得棉花原料,再将其工厂的产品贩卖到世界各地最偏远的角落去。
——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
大西洋贸易
太平洋贸易
结合教材梳理太平洋贸易基本概况,自主完成表格。
主导国 贸易路线及主要交换物 特点
葡萄牙 线路1:中国澳门(生丝、瓷器等)→印度果阿→欧洲(白银)→中国 线路2:中国(生丝)→澳门→日本(白银)→中国 ①贸易线路跨越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
②澳门为主要中转站
③白银基本流入中国
西班牙 中国(生丝、丝绸、棉布和瓷器等)→菲律宾马尼拉中转→墨西哥(白银)→菲律宾马尼拉→中国 ①马尼拉大帆船
②白银基本流入中国
问题探究二
材料一:梁方仲认为正因为国外白银的大量流入,“我们亦可以知道一条鞭法得以用银普遍的缴纳的缘故”,这就是说白银的流入满足了财政白银化的需要。
——整理自《梁方仲文集》
材料二:除此之外,白银的流入还促进了国内市场的发展。因为农民缴税不能缴实物,而要到市场上把农产品和手工业品卖掉,换成银子;同时,农民要卖掉的东西必须有人愿意买才行,这就涉及到比较优势和分工的细化,家庭优势、地区优势、产业优势等使得传统体制内的市场得以大大拓展。
——吴承明《市场·近代化·经济史论》
材料三:“明代正嘉以后白银的盛行,不但刺激了中国的经济,而且对于中国的文化,大概也产生了一种推动作用”,在使用纸币的时候,“知识分子的生活牢牢地控制在封建统治者手中,他们过的几乎是一种实物经济的生活”,用银以后,“大家摆脱了纸币的桎梏”,“白银是封建统治者们所不能控制的”。
——彭信威《中国货币史》
根据材料,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分析白银流入中国的影响。
⑥促进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①有利于政府赋税改革;②明中叶以后,白银成为社会主要流通货币。
③促进农产品商品化,推动农业发展;④促进手工业分工,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与发展;⑤进一步刺激了中国东南沿海商品经济发展。
叁
棉花之远航
——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
棉花之远航:人口迁移
(1)欧洲向美洲移民:欧洲人入侵并在美洲建立殖民地。
(2)非洲向美洲移民:欧洲人把非洲黑人作为奴隶贩卖到美洲。
(3)其他地区:大洋洲、非洲和亚洲等地也有族群混合现象。
结合地图,概括人口迁移的方向。
链接高考
①数量不断增加;②范围不断扩大;③从主要由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迁移,逐渐转变为主要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④被强迫进行的移民基本停止。
(2016 全国二卷高考 40)根据表格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基本趋势。(8分)
时间 1500-1800年 1850-1945年 1945-2000年
主要 移出地 欧洲、非洲 欧洲、亚洲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主要 移入地 美洲 美洲 西欧、北美洲、大洋洲
人口迁移数量 至1850年,黑奴约为1500万,为白人移民的4-5倍 1846-1924年欧洲移出4800万,1834-1941年亚洲移出1200-3700万 1960年迁移人口为325万, 1974年为947.5万,1985-1990年年增长率为2. 59%
——据邬沧萍《世界人口》等编制
材料一:表2 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
(1)积极:①改变许多地区的人种、民族结构和人口地理分布;②促进世界物种交换,推进了世界的物质和人文交流;③促进了新的民族和文化的融合;④加速了落后地区的开发;⑤促进人口增长。
(2)消极:①给美洲印第安人和非洲黑人带来灾难;②促使各种疾病传播蔓延。
年份 欧洲 非洲 美洲
1650 18.3 18.3 2.4
1750 19.2 13.1 1.6
1850 22.7 8.1 5.1
1900 24.9 7.4 9.0
结合材料与教材,
思考人口迁移的影响。
棉花之远航:人口迁移
表三:三大洲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率变化表
棉花之远航:物种交换
材料:(欧洲人)不但自己大发其财,同时一手塑造了整个新世界的风貌与历史……看不见的病毒以外,另一批因哥伦布航行引发的生物大交换,是由肉眼可见的生命形式组成,从南瓜到野水牛均是。这个大交换的结果——从人类观点视之——也是正负参半……时至今日,两半球之间的动植物交换并未停止,依然在进行。
——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
结合材料,思考物种交换的特点。
①欧洲具有主导性
②内容具有丰富性
③结果具有两重性
④范围具有全球性
⑤时间具有长期性
棉花之远航:物种交换
(1)积极:丰富食物结构、增加粮食产量、促进人口增长、促进经济开发、促进文明交流与融合;
(2)消极:各种疾病的传播,造成原住民的死亡和原有社会的解体,欧洲人在美洲迅速建立起殖民统治。
结合图片和教材P40历史纵横,思考物种交换的影响。
材料二:英国人把沾染天花病毒的衣物、被子送给印第安人
肆
棉花贸易之效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对欧洲的影响:商业革命
材料二:中世纪兴旺发达的地中海贸易成为明日黄花,威尼斯、热那亚等城市的商业地位一落千丈……而(大西洋沿岸)里斯本、伦敦、安特卫普和阿姆斯特丹成为重要的国际商业都市。
——孔祥民《世界中古史》
世界贸易中心转移: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第一家股份公司:
荷兰东印度公司
第一家证券交易所:
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
材料二
材料一
商品种类增多
贸易规模扩大
商业经营方式转变:出现了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
对欧洲的影响:价格革命
材料二:16世纪,欧洲的黄金从55万公斤增加到119万多公斤,物价上涨使靠工资为生的工人实际工资下降,日趋贫团。按传统方式征收定额货市地租的封建主,收入减少了。新兴的资产阶级靠使用廉价的劳动力和高价出售产品而得到好处。
——孔祥民《世界中古史》
材料一:12世纪中叶到18世纪中叶西欧以白银计价的小麦价格指数变化
革命史观:新航路开辟后,西方国家走上了殖民扩张与对外掠夺之路,给亚非拉地区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亚非拉地区人民反抗其殖民扩张与掠夺具有正义性。
全球史观(整体史观):新航路开辟后,打破了各大洲之间相对孤立的状态,促使世界各大洲的联系加强;殖民扩张促使世界逐渐连成一个整体,使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与扩展。
文明史观: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使世界各地的文明相互碰撞与交融,是人类文明交流融合之路,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
现代化史观: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殖民扩张,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大量资本,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发展和资产阶级的壮大,推动了近代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到来;客观上促进了世界落后地区的政治、经济、思想的发展,成为人类走向近代化的最初起步。
社会史观: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商业交流加强,各种物种交流、交换,增加了人类的食品种类,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
问题探究三:运用多元史观评价棉花贸易(小组讨论)
2021年3月24日,瑞典服装品牌H&M在其官网发布声明拒绝使用新疆棉花作为原材料,污蔑称新疆存在“强迫劳动”和“种族宗教少数群体的歧视”。3月25日,在外交部的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华春莹针对该事件表示,有关新疆地区强迫劳动的指责完全是个别反华势力炮制的恶意谎言,目的是抹黑中国形象,破坏新疆安全稳定,阻遏中国的发展。
链接热点:新疆棉
根据课堂内容,自行绘制本课的思维导图。
课堂小结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人口迁移
与物种交换
商品的
世界性流动
早期
殖民扩张
积极影响:增加粮食、文明交流
消极影响:疾病传播
印度洋贸易:欧洲主导
大西洋贸易:三角贸易
太平洋贸易:马尼拉大帆船
积极影响
消极影响
(2021·河北“五个一名校联盟”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14)美国历史学者斯文 贝克特在其著作《棉花帝国》中指出,白1809年利物浦棉花交易所正式成立后,“利物浦价格”成为全球棉花贸易的晴雨表,而英国成为了世界棉织品贸易的领头羊,改变了之前印度棉织品在世界市场独占整头的态势。据此推知( )
A.印度的棉花产量将会逐年降低
B.国际贸易出现了制度化的趋势
C.英国实现了棉纺织业技术革新
D.自由贸易政策的效果颇为显著
巩固练习
C
(2021 广东省适应性考试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巩固练习
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信息有关联,阐述合理并有史实依据)(12分)
图1 印度棉布在英国东印度公司销往欧洲的亚洲商品总值中比重
图2 英国棉纺织品出口总量
图3 日本纺织品和服装出口占世界总额比重
图4 中国服装出口 总额
【示例】
论题:民族独立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前提保障
阐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发展经济,而经济发展需要有一个强大的国家做后盾。近代史上,印度一度沦为英国的殖民地,经济发展受东印度公司的掣肘,发展艰难;中国沦为西方列强的半殖民地,经济上成为列强的附庸,受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操控,艰难发展。但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民族独立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中国经济建设的成就令世界瞩目,1991年以来中国服装出口与日俱增就是就是明证。总之,经济要发展,民族独立是必不可少的保障。
巩固练习
水彩风大气模板
感谢聆听
恳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