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教案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教案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3-03 21:51: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教学设计
本课主题
本课以安史之乱后至五代十国这段乱亡之世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结合统治和政局失衡等为关键词。教师通过展示政乱(安史之乱)、民乱(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权乱(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等相关环节,让学生从治国之道的角度中体会感悟历史事件,通过创设历史情境,结合问题探究,以任务驱动的方式突破本课的重难点知识。
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本篇课文在《统编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中的第五课,上承接隋唐繁荣与开放时代的终结,下启辽宋夏金元时期复杂民族关系的发展与社会经济文化产生重大变化的内容。教材内容将本课分为三个子目,分别是安史之乱、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结合课标重难点和学生实际,教师将内容进行整合,调整为政乱(安史之乱)、民乱(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和权乱(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三个部分。通过这一课的学习让学生深刻理解治国之道与王朝兴衰的关系,体会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居安思危,思考国家分裂的历史教训。学生情况分析初一学生经过半个学期古代史部分的学习,已初步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和思维。但他们的历史知识学习零散,知识之间缺乏联系,系统性和逻辑性不够。学生对安史之乱发生的原因和影响以及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之间的联系等系统性知识还需要教师的指导教学。因而从学生认知实际出发,通过重新整合教材,补充相关的史料、视频和图片等教学资源,指导学生从统治者治国之道的角度全面学习本课内容。
教学目标
总体目标:了解“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和五代十国的局面; 认识唐末五代的社会危机。能通过地图和文字诗歌等史料、图片材料等教学资源,学生自主理解整理安史之乱发生的背景涉及统治者治国政策前后期的不同以及面对边疆问题实施的制度埋下隐患等关键信息,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材料并提取关键信息、思考问题和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素养。能通过视频、文字史料和地图等教学资源了解安史之乱的过程;结合文字史料和地图等资源,学生利用问题探究方式对比分析理解史料,探究安史之乱的发生对当时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的影响;理解安史之乱与黄巢起义等重点知识间的关系,思考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关联,在此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素养。能通过图片、表格和文字材料等教学资源,学生分析认识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的时代特征,提取关键信息理解思考王朝分裂中蕴含统一的规律,感悟国家统一与和平的重要性,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素养。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安史之乱的原因、影响;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二)教学难点:安史之乱的原因、影响。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 历史地图 文字材料 视频 多媒体(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史料研习、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相结合
板书设计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社稷失衡的乱世)政乱(内外失衡)——安史之乱背景 过程 影响民乱(统治失衡)——黄巢起义背景 经过 结果 ——唐朝灭亡 权乱(政局失衡)——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展示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对唐代中期政局的评论:“若畿辅内地,河、雒、江、淮、汴、蔡、楚、兖、泗、魏、邢,咸弛武备,幸苟安,而倚沿边之节镇,以冀旦夕之无虞,外强中愕,乱亡之势成矣。”2.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为什么我们所熟知的唐朝从繁荣与开放的盛世急转直下成了乱世的呢? 观察文字,思考问题,带着疑问进入本课的学习。 通过史学家对唐朝政局的差别性评价设疑,让学生带着问题和好奇心进入本课学习。
一、政乱(内外失衡)——安史之乱 1、本模块导入:唐 崔群:“玄宗之政,先理而后乱”——《资治通鉴》卷《唐纪》,展示杜甫在玄宗前后期诗作内容描写的差异对比乱政所在。引导学生了解唐玄宗后期乱政,为理解安史之乱爆发背景作铺垫。导入问题一:从开元治到天宝乱,玄宗之政乱在何处? 2、通过展示史料和图片,分析安史之乱发生背景:材料一: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间,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安西诸国悉平为郡县。 ——[宋]王谠《唐语林》卷3《夙慧》材料二:玄宗晚年“自恃承平,以为天下无复可忧,遂深居禁中,专以声色为娱,悉委政事于林甫。”——《资治通鉴·唐纪卅二》 原因1: 玄宗前期:励精图治 重用贤能玄宗后期:追求享乐 任人唯亲展示贵族享乐图片 《虢国夫人游春图》对比展示普通民众生活现状材料三:……瑶池气郁律,羽林相摩戛( jiá,兵器 )。君臣留欢娱,乐动殷胶葛(震动山岗)。……朱门酒肉臭( xiù),路有冻死骨。……入门闻号啕,幼子饿已卒。——(唐代)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原因2:君臣享乐 民生多艰 贫富悬殊 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展示材料四:从唐太宗到唐玄宗,唐帝国相继征服了中国北部的许多游牧部落和民族,因此,北方边区的诸胡,随时都在图谋反抗,趁机进行掠夺侵扰。 ——纪录片:《大唐开元王朝 · 安史之乱》和唐朝669年疆域图,解释唐朝节度使的由来及含义 为了保卫疆土和通往西域的商路,唐睿宗(710年)朝始,唐朝设置节度使。节度使:官名。唐初,为了加强边防,在边地设置大都督。原为军事统领,后来逐渐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节是当时一种全权印信,受有此全权印信者,便可全权调度,故称“节度使”。 展示材料五:漠北的后突厥南侵西扰,东北的契丹与奚伺机进占辽西地区,吐蕃势力进一步向河西、陇右和西域地区渗透。——摘编自管彦波《唐朝的边疆局势及御边戍守体系的变化》材料六:从 713—755 年,唐对吐蕃用兵 26 次,对突厥用兵 12 次,对契丹用兵9 次,对奚用兵 2 次,对南诏用兵 6 次,……再有其他方面的部族的反抗斗争,唐朝的边境局势是烽火不断,战火连绵。 ——李飞《安史之乱背景分析》和唐朝741年疆域图,总结安史之乱的第三个原因 开元末年后,唐朝边疆形势日益紧张,玄宗于边地设十个兵镇,由节度使管理。展示地图和史料,进一步分析节度使对中央威胁 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以布列天下。然则方镇不得不强,京师不得不弱。——《新唐书·兵志》原因3:节度使集军、民、财三政于一身,中央力量衰微,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展示史料“安禄山专制三道, 阴蓄异志, 殆将十年, 欲俟上晏驾然后作乱。” ——袁枢:《通鉴纪事本末卷第三十一》引导学生结合教材思考节度使安禄山权力之大出示安史之乱路线图和CCTV6电影频道《中国通史》栏目对安史之乱讲述视频(链接:https://tv./2013/08/20/VIDE1376965824258284.shtml)。引导学生结合教材总结安史之乱过程 安史之乱:755年,安禄山与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动乱持续八年,于763年被平定。展示史料和文字,以对比方式探究安史之乱影响。材料七: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间,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安西诸国悉平为郡县。 ——[宋]王谠《唐语林》卷3《夙慧》材料八:“自经逆乱, 州县残破, 唐邓两州, 实为尤甚。荒草千里, 是其畎亩;万室空虚, 是其井邑;乱骨相枕, 是其百姓;孤寡老弱, 是其遗人。”——董诰等:《全唐文》导入问题二:为什么说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安史之乱前:开元盛世 国富民殷安史之乱后:凋敝乱世 北方浩劫出示唐朝741年疆域图对比安史之乱后节度使分布图 展示材料九: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天子顾力不能制,则忍耻含垢,因而抚之,谓之姑息之政。 ——《新唐书·兵志》安史之乱前 安史之乱后疆域辽阔大一统王朝 中央衰微 藩镇割据展示盛世的繁华和乱世的衰败对比图,加深体会安史之乱使唐朝由盛转衰的影响。 知识拓展:封建社会中期前由于地方势力过于强大而引起的三次大规模叛乱分别是哪个重大历史事件,由此你能得出什么启示。启示:地方势力旨在维护中央集权下的地方统治,应对其有所制约,避免内外失衡,威胁中央。 1、结合史料和诗歌内容思考玄宗为何乱政的问题。2、分析和解读文字材料和图片,从三个层面解读安史之乱发生的背景。3、根据史料和教材了解安禄山势力之大;结合地图和视频材料概括了解安史之乱的发生过程。4、根据文字和图片史料进行对比研读,提取关键信息,从不同角度思考安史之乱的影响,回答问题。 1、以史料和诗歌导入本模块内容。以杜甫在开元和天宝年间不同诗作对比引导学生思考玄宗后期统治出现问题。2、结合史料和图片,学会提取关键信息,分析思考问题,总结安史之乱发生和玄宗乱政的关系,提高学生提取概括关键信息的能力,培养历史解释素养。 3、安史之乱的过程教材叙述比较简洁,借助视频的形式可以让学生直观感悟这场动乱规模之大,破坏之深;再结合地图,以动静结合的方式加深学生的时空观念。4、安史之乱的影响是本课的重难点之一,学生对其能否理解到位关乎后续农民起义和武将擅权的五代十国等知识点的感悟和迁移。因此这部分着重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史料,提炼有效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民乱(统治失衡)——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1、本模块导入问题和史料,引导学生思考分析黄巢起义发生的背景。问题三:晚唐政局出现了什么统治危机?展示材料十:“唐自穆宗以来八世,而为宦官所立者七君。然唐之衰亡,岂止方镇之患 盖朝廷天下之本也,人君者朝廷之本也…其本始不正,欲以正天下,其可得乎 ...” ——《新唐书.卷九》材料十一:“今制度松弛…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依托强豪,以为私属…有田之家,坐食租税。贫富悬绝乃至于斯,厚敛促征,皆甚公赋....” ——董诰等《全唐文》中央(君主昏庸 统治腐朽 宦官专权)地方(藩镇割据 兼并战争)百姓(赋役繁重 生活困苦 连年灾荒)首先展示材料十二:“巢贼之乱,本因饥饿。…江、淮以南荐食殆半...近岁螟蝗作害,旱嘆延灾,…遂起乱常之暴,虽加讨逐,犹肆猖狂”——刘昫 《旧唐书.卷一七八.郑畋传》引导学生理解黄巢起义的发生跟以往的农民起义有共通之处(天灾+人祸)。其次展示黄巢像和《不第后赋菊》诗作,引导学生了解起义领导人黄巢的经历和势必推翻唐朝的气魄。 展示黄巢起义路线图,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简要了解概括此次起义的经过和结果。 时间:875年地点:山东领导人:黄巢、王仙芝影响:给唐朝统治以致命打击结果:被朱温同其他藩镇共同镇压展示朱温像和907年后梁地图,结合教材,学生分析理解朱温的个人经历和唐朝灭亡的历史事件。 以农民起义发家的朱温投降唐朝后被封为节度使。 907年,朱温代唐称帝,建立后梁,唐朝至此灭亡。 1、结合史料分析归纳黄巢起义的背景,从中央、地方和百姓的角度思考晚唐政局出现了什么问题导致农民起义。2、阅读教材内容和PPT图文材料,解读史料,提取关键信息,了解归纳黄巢起义的经过和结果。3.分析图文史料,结合教材了解历史人物和历史发展进程。 1、培养学生史料分析和问题辨析能力。2、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解读史料的能力,体会农民起义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培养唯物史观素养。3、提高学生分析教材内容,培养从地图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培养时空观念素养。
三、权乱(政局失衡)——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本环节通过展示五代十国形势图(后周时期)和五代十国君主身份表格,进行问题探究4:为什么说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延续?由此突破五代十国和节度使关系的实质。 答案:五代十国的开国君主都是唐朝的节度使 五代十国是武将擅权的乱局展示材料十三:五代之乱,可谓极矣!五十三年之间,易五姓十三君,而亡国被弑者八,长者不过十余岁,甚者三四岁而亡! ——欧阳修《本论》和五代十国更迭形势图,引导学生思考:五代十国的时代特征?北方:五代更迭 相继并立南方:十国分立 先后并存2、展示材料十四:南北双方,虽然在政治上处于分立割据状态,但在经济上仍保持着紧密的联系,既有直接的商业往来,又有以“朝贡”和“赐予”形式的官方贸易,这有利于促进南北经济的发展,为全国的统一准备条件。——朱绍侯、张海鹏、齐涛主编《中国古代史》 引导学生思考五代十国的分裂蕴含统一的因素,我们需要静待和平繁荣。3、展示老子和李世民对治国的看法,呼应本课主题治国之道要防微杜渐,避免乱世的产生。“其安易持, 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 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 治之于未乱。” ——老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微忽。” ——李世民 1、提取地图和表格中的有效信息,思考回答问题,理解五代十国的实质;分析理解史料和图片,概括五代十国的时代特征。2、研读史料,思考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历史规律。3、感悟政治清明与王朝兴衰的关系。 1.引导学生客观分析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读图识图和史料分析能力。2、升化学生对王朝分裂与统一的感悟,思考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树立和平与统一的大局观。3、引导学生树立危机意识,时刻谨记自身应承担的责任。
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本课是统编七年级下册的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涉及的主要内容是安史之乱的背景、过程和影响以及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等重要知识点。学习本课要联系的主要线索是治国之道要防止乱世的出现。安史之乱的出现根本原因在于统治者的问题,以及对地方治理权力平衡的不重视。所以本课学习对后续宋朝加强中央集权措施和理解重文轻武的政治特点起奠基作用。以乱世(政乱、民乱和权乱)作为本课线索,结合统治和政局失衡的关键词,能够帮助学生深入学习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等重要知识点,深刻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由于笔者教学经验尚不够成熟,对于教学线索的串联,教学环节优化,精选确切史料,调动学生系统思维等方面上存在不足,恳请各位同仁不吝赐教,笔者定会虚心接受并改正。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