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PDF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PDF版无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4.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03 21:46: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題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
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竞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
的答题区战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
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必修上册。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建安风骨,又称“魏晋风骨”,指汉魏之际曾氏父子、建安七子等人诗文的俊爽刚促风格。汉末莛安时期文坛巨
匠“三曾”(曾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璃、应场、刘桢)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
统,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道劲而著称,并具有慷概悲凉的阳刚之气,悲凉慷愤之中,亦有命运无常、人生短促
的不安心境,形成了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掀起一个诗歌高潮,被后人尊为典范。
建安风骨的内涵色含以下几方面:文风清峻,给人一种利落大方之感;通达脱俗,不拘小节,沉雄激荡:气盛词
壮,畅所欲言;华靡。在建安诗作中,华靡之风自曹植始,益觞于七子后。
(摘编自卢劲《建安风骨》)
材料二:
瑰安是后汉战帝的年号,生活在这一特殊时代背景下的文学家们,敢于抨击时弊,敢于在不同作品样式中表达
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这一时期出现了很多优秀的作家和作品,从而形成了一个文学的黄金时代。前人提到建安文
学,往往用“建安风骨”来指代,即内容充实,风格劲健,有一股内在的力量的文章风格。建安作者以此来对抗彩丽
繁绮而又空洞无物,或者低级庸俗的文风。而之所以形成“建安风骨”,一方面是由社会现实决定的,另一方面的决
定因素是对汉乐府民歌的继承和创新。
建安前后,阶级斗争激烈,政治和思想发生重要变化,社会极度动荡不安。建安前摄发的黄巾起义摧垮了东汉
皇朝的腐朽统治,但接下来军间混战,三国鼎立,战火不停,生灵涂炭。而上层统治者却过着奢侈糜烂的生活。
生活在如此时代背景下的建安文学的主要作者们一曾氏父子、建安七子,还有蔡琰—都饱尝了战乱的苦
楚,目赌了百烂无家可归、候死衍头的读惨场面。所以在他们各自的作品中,时代的络印体现得尤为明显。建安风
【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语文第1页(共8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