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0张PPT。作者简介:
李白字 ____,号______。现存诗歌____余首。
李白善于向屈原等古典浪漫主义诗人和乐府民歌学习,
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形成了他所特有的_________
风格,素有____之称。 他的诗歌具有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太白青莲居士900浪漫主义诗仙想象丰富奔放飘逸色彩绚丽形式多样 酒入愁肠,七分化作月光,余下三分呼为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余光中一、解 题梦游:说明内容的虚实。梦中游览
天姥:所梦内容。 “天姥”指天姥山,在今浙江新昌县东五十里,东接天台山。传说曾有登此山者听到天姥(老妇)唱歌之声,故名。
吟:诗体名称,属于歌行体。特点: 1、篇幅较多,容量大。 2、平仄没有近体诗那样严格。 3、用韵较灵活,可一韵到底,也可几句转一韵。
4。以七言为主,杂有长短句式。
留别:说明本诗写作目的。是自己要走了,写诗赠给留住在此地的朋友。 二、文章背景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由于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奉诏来到京城长安。他本想能够施展才能,有所作为,如对其妻所说:“归时倘佩黄金印,莫见苏秦不下机。”但玄宗只把他看作词臣,并不重用;李白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又因醉中命宠臣高力士脱靴,得罪京城权贵,受到排挤,使他只居住了一年多便被赐金放还。由布衣而卿相的梦幻就此破灭。离开长安后,与杜甫、高适游山东,在兖(Yǎn)州话别,临行作本诗。“诗 仙”瀛(yíng)洲 越人语(yù)天姥(mǔ) 天台(tāi) 剡(shàn)溪
渌(lù) 屐(jī) 暝(míng)
熊咆(páo)龙吟(yín)殷(yǐn)岩泉 栗(lì) 澹澹(dàn)
石扉(fēi) 訇(hōng)然
霓 (ní) 嗟 (jiē)悸(jì)动 觉(jué)时 云青青兮欲雨(yù)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文本解析海客谈瀛洲,
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
云霞明灭或可睹。信
语
或确实谈到、说起。有时瀛洲
天姥山虚实陪衬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赤城:山名,在现在浙江天台北,因为山上赤石罗列,远看好像红色的城,所以叫赤城。横:遮断。
拔:超出、超过天台四万八千丈,
对此欲倒东南倾。欲:若。
东南:名词作状语,向东南我欲因之梦吴越,
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
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
渌水荡漾清猿啼。一夜之间就飞过了洒满月光的镜湖。点明了“梦游”。浪漫主义手法。清清的溪水荡漾,岸边的猿猴发出凄清的啼叫。脚著谢公屐,
身登青云梯。著:穿。
谢公屐:《南史·谢灵运》记载:谢灵运游山,必到幽深高峻的地方,他备有一种特制的木屐,屐底装有活动的齿;上山时去掉前齿,下山时去掉后齿。半壁见海日,
空中闻天鸡。1千岩万转路不定,
迷花倚石忽已暝。千岩:
万转:
迷花:重叠的岩。山路弯曲不断。迷恋于花,被花迷住。熊咆龙吟殷岩泉,
栗深林兮惊层巅。栗:
惊:使……颤栗,形容词作使动词。使……震惊,形容词作使动词。云青青兮欲雨,
水澹澹兮生烟。青青:
澹澹:黑沉沉的。水波摇动的样子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名词作状语,在中间
动词,打开中:开:霓为衣兮风为马,
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
仙之人兮列如麻。名词作动词,弹奏鼓: 第二段集中描写了梦游中的哪些景?这些景又有怎样的特点?月夜渡湖著屐登山山中奇景仙人登场幽雅别致壮观雄奇光怪陆离和睦富丽 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离奇变幻、五彩缤纷的梦境。 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什么样的梦境?诗人的心情如何? 诗人徜徉其间,心神完全解放,无忧无虑,“心颜”大开,幸福无比。
忽魂悸以魄动,
怳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
失向来之烟霞。悸: 嗟:心惊感叹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事:名词,事情
东:名词作状语,向东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由写梦转入写实,揭示全诗的中心意思。这是由梦醒后的徘徊失望引出的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当中有对人生的伤感,逃避现实、消极处世的一面,也有鄙弃权臣贵戚的傲骨。后者更是主要的感情。梦游吟魂飞剡溪着屐登山洞天仙境魂归枕席凄清幽静壮美雄奇神奇壮丽
和睦陆离憎恨现实
苦闷惆怅天
姥
仙
境留别现实梦境现实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留别。借“梦游天姥”抒发感慨,向东鲁朋友及自己人生过去告别,以诗明志。“梦游天姥”入梦的原因:越人语天姥
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是: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由梦境转入现实的过渡句是: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揭示全诗主题的两句诗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思考入梦缘由梦游历程梦中仙境梦中惊醒梦后别语试用几个词语概括诗歌的脉络一、梦游之由(起)—— 叙述二、梦游之景(观)—— 描写三、梦游之吟(叹)—— 议论、抒情1、构思奇特。全诗以游仙为构思的出发点,借天姥山的高峻和有关传说,虚构出一个与黑暗的现实社会形成鲜明对照的神仙世界,以此表达诗人对自由、光明的渴望与追求,同时也写出他不满现实、不趋炎附势、蔑视权贵的反抗精神。
2、想象丰富。神话传说和对自然山川的真实体验融合在一起,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大胆夸张,充分体现了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3、语言灵活,形式错落,富有节奏感,通俗平易,兼用长短句,打破了“七言”的束缚。 艺术手法 《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风豪迈奔放,想象丰富,夸张大胆。?
作业:
1、课外读李白。
2、完成《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整理(文常、注音、重点实词、名句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