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8张PPT)
本节聚焦
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是怎样的?
怎样理解生物富集的成因和危害?
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关系是怎样的?
1.胡杨死亡后,为什么很长时间都没有腐烂?
荒漠中缺乏水分,分解者数量很少,因此死亡后的胡杨无法被快速分解。
胡杨能抗干旱、御风沙、耐盐碱,可顽强地在荒漠中生存繁衍。然而,受水源短缺的影响,一些远离水源的胡杨也难逃死亡的厄运。这些死亡的胡杨虽历经烈日和荒漠的摧残,却依然傲立于大漠,其枝干往往呈现出千姿百态的奇特造型。
讨论
问题探讨
胡杨林
2.有研究表明,长有胡杨的荒漠土壤一般比草原的贫瘠,这是为什么?
荒漠中生产者的种类与数量很少,能制造的有机物总量就少;消费者与分解者也少,物质循环缓慢;土壤中可供分解者分解的动植物遗体等很少,且分解速度较慢,因此土壤中积累的营养物质很少;而且,胡杨还会从土壤中吸收营养物质,因此,长有胡杨的荒漠土壤比草原的更为贫瘠。
胡杨能抗干旱、御风沙、耐盐碱,可顽强地在荒漠中生存繁衍。然而,受水源短缺的影响,一些远离水源的胡杨也难逃死亡的厄运。这些死亡的胡杨虽历经烈日和荒漠的摧残,却依然傲立于大漠,其枝干往往呈现出千姿百态的奇特造型。
讨论
问题探讨
胡杨林
3.假如你在操场上运动,呼出一口气,许多CO2分子就离开你的身体。想象一下,这些CO2分子离开你之后,会开始怎样的旅行?
CO2
CO2
CO2
光合作用
食物
问题探讨
生物群落
非生物环境
不断循环
生物体和大气中的碳含量,都长期处于稳定的状态,是如何维持的呢
问题探讨
CO2能溶于水,因此可在大气和海洋、河流之间进行交换。此外,碳还可以长期固定或保存在非生命系统中,如固定于煤、石油或木材中。人类对煤和石油等能源的利用,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CO2。
思考·讨论 分析碳循环的过程
1.碳在非生物环境和生物体内分别以什么形式存在?
①在非生物环境中主要是CO2的形式。
②在生物群落中主要是含碳有机物的形式。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
思考·讨论 分析碳循环的过程
2.碳是如何分别进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各个环节(以什么形式、通过哪些生命活动、形成哪些产物等)?请用关键词、线段、箭头、方框等构建碳循环的模型。
消费者
分解者
CO2
生产者
环境
环境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
捕食
思考·讨论 分析碳循环的过程
3.碳的进出除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外,还有没有其他途径?
其他途径: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开采与使用,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等。
思考·讨论 分析碳循环的过程
4.你如何看待人类活动对碳循环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煤和石油等能源的利用,会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CO2;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开发新能源、发展节能产业等,有利于降低大气中的CO2浓度,维持生物圈的碳平衡。
与社会的联系 温室效应
现代工业迅速发展,人类大量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使地层中经过千百万年而积存的碳元素,在很短的时间内释放出来,打破了生物圈中的碳循环的平衡。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形成温室效应。
1.产生温室效应的原因
(1)化石燃料的开采和使用大大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
(2)森林、草原等植被遭到大面积破坏。
(1)减少CO2排放: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燃烧等;
(2)增加CO2的吸收和固定量:大力植树种草,提高森林覆盖率;
(3)提高秸秆还田率,提高农田土壤储碳量。
增加碳储存
减少碳排放
2.缓解温室效应措施(国家层次):
与社会的联系 温室效应
与社会的联系 温室效应
关水电、节约纸
点适量、不浪费
乘公交、少开车
戒奢侈、捐旧衣
重隔热、简装修
低碳生活
2.缓解温室效应措施(个人层次):
1.碳循环过程图解
一、碳循环
化石燃料
燃烧
生产者
摄食
消费者
遗体和排出物
分解者
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
大气中的CO2库
分解作用
非生物环境
生物
群落
水圈中的CO2库
2.物质循环
(1)概念
组成生物体的碳、氢、氧、氮、磷、硫等元素,都在不断进行着从______到_____,又从_____到______的循环过程,这就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又叫_________。
①这里的“物质”指的是__________。
②这里的“循环”是指在___________之间反复利用。
③ “循环”的范围是_____。
(2)特点
___________。
一、碳循环
非生物环境
生物群落
生物群落
非生物环境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组成生物体的元素
生物圈
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群落
全球性、循环往复
一、碳循环
3. 物质循环在农业方面的应用
(1)动物的取食、消化能促进物质循环;
(2)动物粪便被分解者分解后可供植物吸收利用;
(3)动物呼出的CO2还可为水稻的光合作用补充原料。
——种养结合模式
归纳总结 碳循环的过程
(1)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___的形式进行的。
(2)碳在生物群落内以____的形式进行传递。
(3)碳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
①光合作用(主要)
②化能合成作用
(4)碳返回非生物环境的途径:
①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呼吸作用;
②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③化石燃料的燃烧。
CO2
有机物
拓展延伸 巧辨图形判断参与碳循环的四种成分
大气中的CO2库
生产者
分解者
消费者
生产者
初级
消费者
大气中的CO2库
次级消费者
分解者
大气中的CO2库
生产者
初级
消费者
次级
消费者
三级
消费者
分解者
辨图要点:
① 碳循环中,只有生产者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箭头是双向的。
② 箭头指向最多的是大气中的CO2库,其次是分解者。
即 时 巩 固
1.下列有关碳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化石燃料的开采和使用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B.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主要以CO2的形式循环
C.CO2能够随着大气环流在全球范围内流动,故碳循环具有全球性
D.只要植树种草、秸秆还田就可以治理温室效应
D
即 时 巩 固
2.如图为生物圈中碳元素的循环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④过程代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③过程代表化能合成作用
B.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消费者、生产者和分解者
C.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甲、乙、丙之间以CO2的形式传递
D.图中甲、乙、丙包含的所有种群共同构成生物群落
D
1. 概念
生物体从周围环境吸收、积蓄某种元素或难以降解的化合物,使其在机体内浓度超过___浓度的现象,称作生物富集。
2.常见的生物富集物质
①重金属:铅(Pb)、镉(Cd)、汞(Hg)等;
②人工合成的有机物:DDT、六六六等。
3.特点
①导致生物富集的有害物质可以通过大气、水和生物迁移等途径扩散到世界各地(全球性)。
②有害物质会沿食物链逐渐在生物体内聚集,最终积累在食物链的顶端。
二、生物富集
环境
在环境和生物体中存在形式是比较稳定的;被生物体吸收后,难以降解、不易排出。
二、生物富集
DDT在生物体内的浓度沿食物链不断升高。
生物富集作用与能量流动正好相反。
三、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化石燃料
燃烧
生产者
摄食
消费者
遗体和排出物
分解者
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
大气中的CO2库 水圈中的CO2库
呼吸作用
非生物
环境
生物
群落
光 能
热 能
碳循环
能量流动
1.联系
同时进行,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1)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和释放,离不开物质的__与___等过程。物质是能量沿食物链(网)流动的___,能量是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往复循环的___。
(2)两者都借助________进行。
(3)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组成成分,正是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才能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三、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合成
分解
载体
动力
食物链和食物网
2.区别
项目 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
形式
特点
范围
以有机物形式流动
主要以无机物的形式
全球性、往复循环
生物圈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生态系统的各营养级
三、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即 时 巩 固
3.某些人工合成的化合物如DDT、六六六等,进入环境后可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但是,这些化合物难以被降解并在生物体内蓄积。如表是某水域生态系统在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甲、乙、丙、丁四个种群所含有的总能量和DDT的平均浓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甲 乙 丙 丁
能量/ [kJ·(m2·a)-1] 2.8×109 1.3×108 9.1×107 2.9×107
DDT浓度/ppm 0.04 0.35 0.39 3.4
A.该生态系统的水体中DDT的浓度小于0.04 ppm
B.四个种群最简单的能量流动渠道是形成一条食物链
C.甲种群可能是该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生产者
D.丁种群个体死亡后释放的DDT还可能再进入丁种群
B
即 时 巩 固
4.下列关于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物质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循环往复
B.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循环往复
C.物质循环的过程中伴随着能量流动
D.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A
四、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四、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1.土壤的处理
对照组土壤_____;实验组土壤_____。
2.落叶的处理
将落叶洗浄,干燥后称重,再放入叶袋。
3.埋入落叶
在实验地挖2个深5cm的坑,埋入叶袋。
4.观察结果
叶袋在土壤中埋放12d后取出,冲洗叶片,干燥后称重并记录结果。
5.结论
【参考案例1】 落叶是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腐烂的吗?
不做处理
60℃处理1h
落叶未腐烂
落叶腐烂
四、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提出问题 落叶是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腐烂的吗?
实验假设
实验设计 自变量
实验组
对照组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落叶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可以腐烂
是否含有土壤微生物
对土壤灭菌处理
对土壤不做任何处理(自然状态)
相同时间内实验组落叶未腐烂,对照组落叶腐烂
土壤微生物对落叶有分解作用
1.不宜采用剧烈条件杀死土壤微生物,以免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
2.实验可以设置3组重复,以增加可信度。
四、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参考案例2】 探究土壤微生物对淀粉的分解作用
1.制备土壤浸出液
将土壤放入里面垫有厚纱布的烧杯中,加无菌水搅拌,然后将纱布连同土壤一起取出。将留在烧杯中的土壤浸出液静置一段时间备用。
2.制备淀粉糊
将20g淀粉溶于480mL开水中,充分搅拌,制成糊状,得到质量分数为4%的淀粉糊。
静置
四、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参考案例2】 探究土壤微生物对淀粉的分解作用
3.灭菌
将蒸馏水、部分土壤浸出液(灭菌后可作为对照)、淀粉糊、实验所用的烧杯和试管等器皿放入灭菌锅中灭菌。
4.分解反应
取两个烧杯,分别加入等量____,再分别向两个烧杯中加入等量的______和____。
5.显色反应
可用_____或_____进行检测。
淀粉糊
土壤浸出液
蒸馏水
碘液
斐林试剂
提出问题 实验假设 实验设计 自变量 实验组 对照组 实验现象 加入 碘液 A1
B1
加入斐林试剂,水浴加热 A2
B2
实验结论 土壤微生物能分解淀粉吗?
土壤微生物能分解淀粉
是否含有土壤微生物
A杯中加入适量淀粉糊+30mL土壤浸出液
B杯中加入等量淀粉糊+30mL蒸馏水
不变蓝
变 蓝
产生砖红色沉淀
不产生砖红色沉淀
土壤浸出液中的微生物能分解淀粉
四、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即 时 巩 固
5.为探究落叶是否是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腐烂的,下列实验设计中,错误的是( )
A.可选择带有落叶的土壤为实验材料,筛选出落叶和土壤
B.将落叶平均分成两份,置于网兜中
C.把土壤分成两组,对照组土壤进行接种微生物处理,实验组土壤不做处理
D.将落叶连同网兜分别埋入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土壤中,观察腐烂情况
C
P67 练习与应用
2.竹子中纤维素含量很高。大熊猫每天要吃大量竹子,但一般只能利用其中一小部分纤维素。研究表明,大熊猫的基因组缺少编码纤维素酶的基因,但是肠道中有多种纤维素分解菌。
(1)大熊猫与它肠道内某种纤维素分解菌的种间关系为( )
A.捕食 B.寄生 C.互利共生 D.原始合作
(2)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大熊猫是初级消费者,属于第二营养级
B.大熊猫未消化的纤维素会被分解者利用
C.纤维素分解菌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D.能量流动方向是竹子→大熊猫→纤维素→分解菌
C
D
P67 练习与应用
3.在生态系统中,使二氧化碳进入生物群落的生物主要是( )
A.细菌 B.真菌 C.动物 D.绿色植物
二、拓展应用
1.生物圈是不是一个在物质上自给自足的系统?为什么?
【提示】是。
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以及非生物环境的总和,他们通过物质循环构成一个物质上自给自足的系统。
D
P67 练习与应用
2.同碳元素一样,氮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也是不断循环的。为什么还要往农田中不断地施加氮肥呢?
【提示】农田是人工生态系统,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效益,使能量更多地流向人类,满足人类的需要为目的的。农田土壤中氮的含量往往不足以使作物高产,加之农产品源源不断地自农田生态系统输出,其中的氮元素并不能都归还土壤,所以需要施加氮肥。这与物质循环并不矛盾。
P67 练习与应用
3. 下表为生活在某库区水域中层的几种鱼体内重金属的含量(单位:ng g-1)。请据表推测,这几种鱼中,草食性的鱼是___,杂食性的鱼是____,肉食性的鱼是____,为什么?
鱼的种类 A B C D E
Hg 17.8 61.9 70.4 117.0 112.0
Pb 27.3 34.9 52.5 84.3 75.8
Cd 8.8 14.1 10.3 21.9 41.6
【提示】这三种重金属会富集在鱼体内,并沿食物链逐渐在鱼体内聚集,营养级越高,它们的相对含量越高。A鱼体内三种重金属的含量都是最低的,因此A为草食性鱼;B和C鱼体内,三种重金属的含量都高于A,但低于D和E,因此B和C可能是杂食性鱼;D和E鱼体内,三种重金属的含量都远高于A、B和C,因此D和E可能是肉食性鱼。
A
B和C
D和E
思维导图 晨读必背
1.物质循环的特点是具有全球性、循环往复。
2.生物富集是生物体从周围环境吸收、积蓄某种元素或难以降解的化合物,使其在机体内浓度超过环境浓度的现象。
3.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生物富集的某种物质浓度就越大。
4.物质是能量的载体,能量流动是物质循环的动力。
作业:完成课后相关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