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二第四单元国土开发与保护单元复习(共29张ppt)课件(内嵌1份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二第四单元国土开发与保护单元复习(共29张ppt)课件(内嵌1份视频)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3-03 23:32: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必修二 第四单元国土开发与保护单元整体复习课
高中地理 高一年级
假期地理学习的收获?
第四章 国土开发与保护
目 录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
国家海洋权益与海洋发展战略
南海诸岛与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本章知识间的联系
陆域开发
海域开发
海域保护
技术保障
01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
课程标准解读
一、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为例,运用不同类型的专题地图,说明其地理背景
1.京津冀地区
2.长江经济带
1.京津冀地区位置图
2.京津冀地区地形图
3.京津冀地区地下水资源开采情况图
4.京津冀地区人口密度图
5.京津冀地区工业分布图
1.京津冀地区地理位置及意义
2.自然地理背景:地形、气候、水文等
3.人文地理背景:交通港口、人口和产业分布等
拓展问题:与长三角、珠三角相比,京津冀地区发展的不利条件?
京津冀地区的城市、人口和产业分布不均衡,地区间缺乏紧密的产业关联,缺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02
国家海洋权益与海洋发展战略
课程标准解读
结合实例,说明国家海洋权益、海洋发展战略及其重要意义
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公海和国际海底区域的范围和权益
1.发展海洋经济
2.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3.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1.安全利益
2.发展利益
重点知识:各类海域的范围及权益
拓展知识:海底地形及对应的主要矿产分布
主要矿产分布:
滨海砂矿:砂、贝壳等建筑材料
大陆架: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
洋盆:锰结核和可燃冰等
重要观点: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对于解决海洋争端,我国一直秉承“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方针。我国政府一贯主张,与邻国通过谈判协商,公平合理的解决海洋划界问题。
03
南海诸岛与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
运用资料,说明南海诸岛是中国领土的组成部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中国对其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课程标准
2012年,我国为便于对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和中沙群岛进行有效的行政管理,在海南省设立三沙市,把永兴岛作为三沙市市政府驻地。
问题:三沙市属于什么气候类型?
三沙市政府驻地:西沙永兴岛
热带季风气候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领土主权问题
钓鱼岛等岛屿是中国人最早发现、命名和利用的,中国渔民历来在这些岛屿及其附近海域从事生产活动。早在明朝,钓鱼岛等岛屿就已经纳入中国海防管辖范围,是台湾的附属岛屿。清朝不仅沿袭了明朝的做法,还明确将钓鱼岛置于台湾地方政府的行政管辖之下。众多古今中外的地图均标绘钓鱼岛属于中国。
在地质上,钓鱼岛地处我国东海大陆架,是台湾东部山岭的自然延伸,与琉球群岛以冲绳海槽隔开。因此钓鱼岛既不是无主岛,也不是琉球群岛的组成部分,而是我国台湾省的附属岛屿,中国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中国政府的一贯立场
长期以来,中国政府通过立法、发表声明、对日方严正交涉、向联合国提交照会和派遣政府公务船在钓鱼岛海域巡航执法等举措,郑重宣示和维护中国的一贯立场,捍卫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分散于北纬25°40′~26°、东经123°~124°34′之间,是中国固有领土,位于中国东海,距温州市约356千米、福州市约385千米、基隆市约190千米,周围海域面积约为17万平方千米。结合下图,回答1~3题。
1.甲图a、b、c、d四处中代表我国钓鱼岛的是(  )
A.a            B.b 
C.c  D.d
2.我国钓鱼岛的海底地形属于(  )
A.洋盆   B.海岭
C.大陆坡  D.大陆架
3.钓鱼岛的气候类型最可能是(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B 钓鱼岛位置
D 东海大陆架
B 气候
04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课程标准解读
通过探究有关人文地理问题,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1.人口空间分布与发展预测
2.国土资源监察
3.车辆导航调度
4.旅游信息查询
5.城市规划评价
1.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
2.遥感系统(RS)
3.地理信息系统(GIS)
重点知识:地理信息技术的特征及应用
地理信息技术 特征 类比 典型应用
全球定位导航系统 定“点”,监测点状事物 定位和导航,精准农业,测高程
遥感系统 定“面”,监测面状事物 相当于人“眼睛”的功能 资源和灾害监测,农作物估产,卫星云图
地理信息系统 处理和分析 相当于人“脑”功能 城市规划与管理,数据分析,模拟预测,电子地图
人口空间分布与发展预测
国土资源监察
车辆导航调度
旅游信息查询
城市管理与规划
应用
自主学习:请绘制本节思维导图
线下学习提醒:重视主观题学习
1.阅读材料
2.注意图表信息
3.认真审题
4.规范组织答题语言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根据中国“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部署,中国要在五年内建设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哈长、辽中南、山西中部、山东半岛、中原、长江中游、海峡西岸、北部湾、呼包鄂榆、宁夏沿黄、兰西、关中平原、成渝、黔中、滇中、天山北坡共19个城市群。“十三五”规划指出,这一计划的目的在于形成更多支撑区域发展的增长极。下图为规划建设的呼包鄂榆城市群分布简图。
(1)列举建设呼包鄂榆城市群的有利区位条件。
(2)目前,呼包鄂榆城市群正积极发展坑口电站,将煤炭资源转化成电能送往京津唐地区。该工程的实施对当地的主要影响有哪些?
典型例题
【答案】(1)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基础较好,尤其是重工业较发达;农业基础好,河套平原灌溉农业发达;铁路运输发达;黄河提供较丰富的水源;国家政策的支持。
(2)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加就业机会;加大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