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十章《极地地区》检测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十章《极地地区》检测卷(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3-04 10:49: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检测卷
第十章《极地地区》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5年1月20日,我国“雪龙”号科考船离开新西兰基督城,前往南极中山站,途中需穿越一个移动的强气旋区。以下为随船工作人员穿越大风区的气象实录表和“雪龙”号航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日期 天气
21~22日 西北风增大到6级以上
23~25日 西北风达最大,阴雨
26~27日 西南风6级(27日14: 00离开风区)
1.1月20日至27日期间,雪龙号主要航行在( )
A.热带 B.北温带 C.南温带 D.南寒带
2.南极科考活动期间,南极地区( )
A.黑夜漫长 B.常见极光 C.冰层最厚 D.气温适宜
3.根据24-25日气象实录表和雪龙号的空间位移推测,期间雪龙号( )
A.满速航行 B.静避风浪 C.遭遇极夜 D.遇险冰川
读北极地区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4.黄河站是我国首个北极科考站,其位于北京(40°N,116°E)的( )
A.东北 B.西北
C.东南 D.西南
5.1月时,黄河站所在地( )
A.可在午夜看见太阳 B.正值科考的旺季
C.可在夜晚欣赏极光 D.正值企鹅繁育季
6.若北极航道开通,距离将大幅缩短的航线是( )
A.北美东部至欧洲 B.美国至加拿大
C.东亚至欧洲西部 D.日本至巴西
我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图中A)于2018年2月7日在恩克斯堡岛正式选址奠基,建成后将填补我国在西南极地区的考察站空白。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我国四个科考站中,纬度位置最高的是( )
A.长城站 B.泰山站 C.昆仑站 D.中山站
8.长城站位于南极点的( )
A.东北 B.西南 C.正南 D.正北
9.五个科学考察站中,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
A.长城站 B.泰山站 C.昆仑站 D.中山站
10.在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褐色→黄色→绿色代表的地势变化为( )
A.高→低→高 B.低→高 C.低→高→低 D.高→低
11.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峰峦起伏,坡度较陡的是( )
A.盆地 B.丘陵 C.山地 D.高原
2021年3月23日-29日,苏伊士运河“船舶搁浅导致400余艘货轮滞留”事件引起全球关注,俄罗斯借机推销“北极航道”。北极航线可分为东北航道、西北航道和北极点航道。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冰川解冻,北冰洋通行成为了可能。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沿着东北航线航行,终点是( )
A.亚洲 B.北美洲 C.非洲 D.欧洲
13.若选择7月沿着西北航线航行,乘客可能遇到( )
①成群结队的企鹅 ②漂浮的冰山 ③因纽特人在捕鱼
④长时间的黑夜,视野有限 ⑤世界最大的岛屿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②③⑤
14.我国在北极地区建立的科考站是( )
A.黄河站 B.长城站 C.中山站 D.昆仑站
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从上海出发进入北极航道,必须经过②巴拿马运河
B.西北航线沿途的国家①位于西半球
C.东北航线的大部分航程经过了世界最大的发达国家的北部海域
D.与苏伊士运河航线相比,北极航线的主要优点是航行里程短、不受季节影响、安全性高
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于2月7日正式选址莫基。读“南极地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16.罗斯海新站的经纬度位置约是( )
A.164°E,75°S B.164°W,75°S C.164°E,75°N D.164°W,75°N
17.我国在南极建立科学考察站一般选在2月份,原因是( )
A.此时积雪最多,降水丰富 B.有极昼现象,气温相对较高
C.有极昼现象,草类茂盛 D.是南半球的冬季,风力较小
18.下列站点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
A.昆仑站 B.长城站 C.中山站 D.泰山站
读南极地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19.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 )
A.海象 B.北极熊 C.海豹 D.企鹅
20.南极洲地区至今无人定居的原因是( )
A.寒冷 B.温暖 C.干旱 D.洪涝
21.关于南极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中山站有极昼极夜现象 B.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C.最佳科考时间是7月左右 D.长城站位于南极点的正北方向
近年来,极地海冰范围的变化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下图为1979年-2013年间北极9月海冰范围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2.北极地区有大范围的海冰体现了该区域( )
A.纬度高,气温低 B.海拔高,光照强
C.陆地广,风力大 D.海域小,降水多
23.1979年-2013年间北极地区( )
A.海平面降低 B.北冰洋面积缩小
C.海冰面积总趋势是扩大 D.北冰洋适航范围扩大
24.开展极地地区的海冰研究有助于( )
A.研究全球气候变化 B.扩大极地上空臭氧层空洞
C.大量捕杀极地动物 D.大量开采极地淡水资源
25.南极洲成为世界各国科学家向往的科研基地,其原因是( )
①特殊的气候条件②丰富的自然资源③原始的自然环境④有利的交通位置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26.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画出地球公转的方向。
(2)当地球运行至丁处时此时为北半球二十四节气的________,当地球运行至乙处时,西乡感受到的白天时间最________(长或短)此时正是________极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
(3)我国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于2021年9月15日—27日在陕西举行,全运会期间地球运行至图中________位置附近,此后一个月西安白昼变________(长/短)。
27.阅读材料和图,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2017年2月5日下午,经过53天内陆冰盖的艰苦作业,中国第33次南极科考昆仑站队结束了内陆考察任务,安全返回中山站。
(1)a、b两箭头代表地球自转方向,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
(2)图中甲地的经纬度是________,位于________洋 。
(3)由图例可知,南极地区有丰富的________、________等矿产资源。
(4)常到科考站做客的“南极主人”是________(动物);四个考察站中,长城站位于泰山站的________方向;位于西半球的是______站;出现极昼(极夜)现象时间最长的是______站。
(5)泰山科考站的建筑基座为架空设置,主要作用是________。
A.利于防寒保暖 B.通风防暴雪堆堵 C.便于天文观测 D.防紫外线辐射
28.读“南、北极科考站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________。
(2)北极地区泛指北极圈以北的地区,以________洋为核心。我国在北极地区建的科考站是________。
(3)南极四个科考站,纬度最低的是________。南极地区因为降水少被称为____________。
(4)南极、北极地区相似的方面有( )
A.光热资源丰富 B.水力资源丰富 C.有人类定居 D.固体淡水资源丰富
29.极地地区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似乎相去甚远,但如果从地球整体上看,南北两极藏着全球气候的“开关”。图1为北极地区图及1979年-2007年格陵兰岛冰川年内累计融化面积统计图,图3为南极地区相关信息。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北极地区主要包括北冰洋大部分及其周边的亚洲、欧洲、____________洲的部分地区。这里纬度____________(低/高),气温低,常年被海冰覆盖。
(2)读图2,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1979年-2007年格陵兰岛冰川年内累计融化面积_____________
A.总体增加 B.逐年减小 C.保持不变 D.逐年增加
(3)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原始的自然环境使南极成为科学考察的宝地,这里可以开展的科研活动包括____________。
①海洋环境考察②矿产资源开采③气候变化观测④淡水资源开发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4)读图3,此次“西瓜雪”出现时,南极地区正值____________(冷/暖)季,气温异常偏高,会造成藻类繁殖加快。每到此季,成群的____________(动物)聚集在南极大陆沿海一带,构成南极地区著名的自然景观。
(5)极地地区的气候变暖趋势比中纬度地区更明显,请你写出日常生活中有助于保护极地环境的建议____________(一条即可)。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C 2.D 3.B
【解析】1.南极考查站位于南半球,季节南北相反,故1月20日至27日是南半球的夏季。据雪龙号的位置可以看出,这几天主要位于23.5°S至66.5°S之间的南温带,C正确;这段时间没有航行在热带和北温带,大约在28日后进入慢慢进入南寒带,ABD错误。故选C。
2.南极科考活动期间,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南极地区白昼漫长,有极昼现象,此时极光少,冰层最薄,气温相对较高,比较适宜,D正确。故选D。
3.根据24~25日气象实录表和雪龙号的空间位移推测,期间雪龙号应静避风浪,该时间段风力较大,B正确,A、C、D三项叙述错误,故选B。
4.B 5.C 6.C
【解析】4.北京的经纬度位置是40°N,116°E,黄河站从纬度位置来看,位于北极圈以北地区,所以黄河站位于北京的北边,从经度位置来看,位于0度至东经30度之间,位于北京的西边,所以黄河站位于北京的西北方向,故选B。
5.黄河站位于北极地区,1月是北极地区的冬季,北极地区正处于极夜,午夜看不到太阳,故A选项错误;1月是北极地区的冬季,气候过于寒冷,不适合进行科考,故B选项错误;1月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所以在黄河站可以看到极光,故C选项正确;黄河站在北极地区,企鹅生活在南极地区,故D选项错误,故选C。
6.北美到欧洲只需穿过大西洋,并不需要走北极航道,所以北极航道的开通对两地的航程没有影响,故A选项错误;美国到加拿大不通过北极航道,所以北极航道对两地的航程没有影响,故B选项错误;北极航道的开通可大大缩短东亚到欧洲西部的航程,故C选项正确;日本到巴西并不经过北极航道,所以北极航道的开通对两地的航程没有影响,故D选项错误;故选C。
7.C 8.D 9.A 10.D 11.C
【解析】7.我国四个科考站中,纬度位置最高的是最靠近南极点的昆仑站,纬度位置最低的是长城站,C正确,ABD错误,故选C。
8.南极点位于地球的最南端,所有点都在南极点的北方,长城站位于南极点的正北方向,D正确,ABC错误,故选D。
9.据图中四个科学考察站的位置可得,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外,属于南温带,没有极昼和极夜现象,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0.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褐色表示高山,黄色表示高原,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因此褐色→黄色→绿色代表的地势变化为由高到低。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1.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峰峦起伏,坡度较陡的地形是山地,C正确。盆地没有固定海拔,四周高中间低,A错误。丘陵海拔低于500米,B错误。高原地势起伏较小,D错误。故选C。
12.D 13.D 14.A 15.B
【解析】12.北极航线是指穿过北冰洋、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上航线,连通亚欧及北美。狭义的北极航线分为西北航线和东北航线两部分,由图可知,②处为白令海峡,图中沿东北航线航行,终点为欧洲,D正确。故选D。
13.7月在西北航线航行时,可以看到漂浮的冰山、因纽特人在捕鱼和世界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企鹅是南极的代表动物,7月,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地区会出现极昼现象,不会遇到长时间的黑夜,②③⑤正确,。故选D。
14.我国在北极地区建立的科考站是黄河站,2004年建于挪威斯瓦尔巴群岛,位于北纬78°55′、东经11 °56′,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均是在南极建立,A正确。故选A。
15.巴拿巴运河是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从上海出发进入北极航道,经过白令海峡,不会经过巴拿马运河,A错误。读图可知,国家①大体在120°W至160°W之间,属于西半球,B正确。东北航线大部分航程经过的是亚洲和欧洲北部海域,世界最大的发达国家在北美洲,C错误。与苏伊士运河航线相比,北极航线的主要优点是距离短,但是纬度高,只有夏季才能通航,通航时间短,D错误。故选B。
16.A 17.B 18.B
【解析】16.读图可知,图示是以南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南极点是地球上的最南端,根据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从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即:从0°经线沿着顺时针方向是东经,逆时针方向是西经,可判定,罗斯海新站的经纬度位置约是164°E,75°S,A正确。故选A。
17.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南极洲的暖季是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该季节是去南极洲考察的最佳时间,2月份是南极地区的暖季,气温相对较高,白昼时间长,有极昼现象,B正确。故选B。
18.我国在南极地区建立的科考站有泰山站、昆仑站、长城站和中山站,只有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外,没有极昼极夜现象,而泰山站、中山站和昆仑站位于南极圈以内,有极昼极夜现象,B正确。故选B。
19.D 20.A 21.C
【解析】19.有“海洋之舟”美称的企鹅是一种最古老的游禽,它们很可能在地球穿上冰甲之前,就已经在南极安家落户,是南极的代表动物,D正确。海象和北极熊主要生活于北极海域,AB错误。海豹是鳍足类中分布最广的一类动物,从南极到北极,从海水到淡水湖泊,都有海豹的足迹,因此它不是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C错误。故选D。
20.南极洲纬度高,气温低,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和烈风,地表覆盖厚厚的冰川,严寒气候不适合人定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1.中山站位于南极圈以内,有极昼极夜现象;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地球上的任何一点,都位于南极点的正北方向。ABD叙述正确。南极科考最佳时间是南半球的暖季,12月到3月,此时气温高,有极昼现象,适合科考。C叙述错误。根据题意,答案选C。
22.A 23.D 24.A
【解析】22.海冰是海水在气候很低,气候恒冷的情况下结冰的现象,北极地区有大范围的海冰说明北极地区气温低,北极地区气温低是由于北极地区纬度高,大部分位于北极圈以北的寒带,终年寒冷,所以A符合题意。海冰与海拔高、陆地面积和降水关系不大。故BCD不符合题意。根据题意选A。
23.读图可知,1979年-2013年间北极地区海冰面积总趋势是在缩小,说明北冰洋适航范围扩大。不能看出海平面降低和北冰洋面积缩小。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24.北冰洋海冰范围大小与气温变化有关,可以反应全球气候的变化,所以开展极地地区的海冰研究有助于研究全球气候变化,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25、C
【解析】南极洲成为世界各国科学家向往的科研基地,其原因是:②南极洲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生物资源和淡水资源等;南极洲没有常住人口,有③原始的自然环境,适合科考,②③正确。南极洲气候酷寒、干燥和烈风,是科考的不利条件,①错误。南极洲交通位置不便,多流动冰川,④错误。C正确,ABD错误,故选C。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26.
(1)
(2)冬至 长 北
(3)丙 短
【解析】(1)地球绕太阳转动叫做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在图中沿着逆时针方向画图即可。
(2)读图可知,图中甲太阳直射赤道,是北半球的春分,乙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夏至,丙太阳直射赤道,是秋分,丁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是冬至。当地球运行至乙处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位于北半球的西乡感受到的白天时间最长的一天,此时北极地区有极昼现象,是暖季,所以正是北极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
(3)读图可知,图中甲是北半球的春分,每年的3月21日前后,乙是夏至,每年的6月22日前后,丙是秋分,每年的9月23日前后,丁是冬至,每年的12月22日前后,所以9月15日—27日地球运行到图中丙附近位置,此后一个月,太阳直射点从赤道向南以动,所以北半球西安是昼变短,夜变长。
27.
(1)b
(2)120°W,66.5°S 太平
(3)煤炭 铁矿
(4)企鹅 西北 长城 昆仑
(5)B
【解析】(1)a、b两箭头代表地球自转方向,其中正确的是b,因为南极地区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
(2)读图可知,甲地位于南极圈上,故纬度为66.5°S,图中相邻经线的经度间隔为30°,甲地所处经线的经度为120°,根据南极地区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判断,甲地所处经度向西增大,为西经,故经度为120°W,故甲地的经纬度为(66.5°S,120°W);根据经纬度及海陆轮廓判断,甲位于太平洋;
(3)结合图例读图可知,南极地区有丰富的煤、铁和石油等矿产资源。
(4)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为企鹅,有“南极主人”之称;根据距离南极点的远近判断,长城站距离南极点较远,泰山站距离南极点较近,故长城站位于泰山站的偏北方;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根据南极地区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判断,长城站位于泰山站的偏西侧,综上分析,长城站位于泰山站的西北方向。20°W向西至160°E为西半球,结合经度判断,位于西半球的是长城站;距离南极点越近,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的时间越长,故判断四个科学考察站中,昆仑站岀现极昼或极夜现象的时间最长。
(5)南极地区气候酷寒,有暴雪,为了通风防暴雪堆堵,泰山科考站的建筑基座为架空设置,B正确。架空风力更大,气温更低,A错误。跟天文观测无关,C错误。架空紫外线会更强,D错误。故选B。
28.北极熊 北冰 黄河站 长城站 白色荒漠 D
【解析】(1)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北极熊,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食肉动物,北极熊是一种能在恶劣的环境下生存的动物,其活动范围主要在北冰洋附近有浮冰的海域。
(2)北极地区泛指北极圈以北的地区,以北冰洋为核心。我国在北极地区建的科考站是黄河站,是中国首个北极科考站,成立于2004年7月28日,北极黄河站拥有全球极地科考中规模最大的空间物理观测点。
(3)南极四个科考站,纬度最低的是长城站,位于62°S,纬度低于南极圈,所以没有极昼极夜现象。南极地区盛行下沉气流,降水稀少,到处覆盖厚厚的冰层,被称为白色荒漠。
(4)南极、北极地区纬度高,气温低,有厚厚的冰层,.固体淡水资源都很丰富,D正确。两地纬度高,气温低,光热资源贫乏,A错误。北极是海洋,南极都是固体冰层,几乎没有水力资源,B错误。.南极没有人类定居,C错误。故选 D。
29.
(1)北美 高
(2)A
(3)B
(4)暖 企鹅
(5)随手关灯;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倡步行,骑单车
【解析】(1)北极地区主要包括北冰洋大部分及其周边的亚洲、欧洲、北美洲的部分地区。这里纬度高,气温低,常年被海冰覆盖。北极地区包括整个北冰洋以及格陵兰岛(丹麦领土)、加拿大、美国阿拉斯加州、俄罗斯、挪威、瑞典、芬兰和冰岛八个国家的部分地区。
(2)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1979年-2007年格陵兰岛冰川年内累计融化面积总体增加,A正确。不会逐年减小,B错误。也不会保持不变,C错误。不会逐年增加,D错误。故选A。
(3)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原始的自然环境使南极成为科学考察的宝地,这里可以开展的科研活动包括:海洋环境考察、气候变化观测等,该地气候酷寒,到处是厚厚冰川,不适宜矿产资源开采和淡水资源开发。①③正确、②④错误。B正确,ACD错误,故选B。
(4)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南极洲的暖季是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该季节是去南极洲考察的最佳时间。此次“西瓜雪”出现时,南极地区正值暖季。气温异常偏高,会造成藻类繁殖加快,冰面变暗,冰的反射減弱,使气温进步升高,加快冰川的融化。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企鹅。
(5)南北极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指向标”,日常生活中有助于保护极地环境的建议有:随手关灯、绿色出行、植树造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