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学习目标
1.通过研读相关史料,了解三大改造的实质和形式,完成的时间和历史意义。(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2.通过对三大改造的学习,体会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改造的探索和创造精神,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贡献。(家国情怀)
壹——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年份 1949 1950 1951年 1952年
粮食产量(亿斤) 2263.6 2642.5 2873.7 3278.3
根据材料概括土地改革后的“喜”与“忧”。
分析农民的“忧”说明小农经济具有哪些局限性?
农业恢复发展
粮食产量增加
黔南地区90多万农民分得了100多万亩土地、4万2千多头耕牛、7万多间房屋。
1952年长江流域、黄河下游遭受旱灾;1953年4月华北出现严重寒潮,粮食减产6万公斤;夏季全国干旱,农田受灾面积861.6万公顷;
1952年,中国全年GDP679亿元,人均119元;全国城乡储蓄存款8.6亿元,人均1.5元;
1954年自主研发生产的东方红54履带拖拉机
生产工具有限
一家一户分散经营
生产效率低下
难以抵御自然灾害
人均收入低,生产设备、技术革新成本高
小农经济,生产力受限,农民有进行互助合作的要求
据粮食部报告,1952 年7月1日至1953年6月30日的粮食年度里,国家共收入粮食547亿斤,支出587亿斤,收支相抵,赤字40亿斤。
1)收购粮食少的原因?
2)支出粮食多的原因?
农民生产粮食有限、自留多、分散难收购、私人粮商垄断
抗美援朝、一五计划工业化建设
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壹——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P23原因:①分散经营限制农业生产的发展;②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③农民也有进行互助合作的要求。
形式:农业生产合作社
原则:自愿互利(后期出现工作过粗情况)
结果:1956年底,全国绝大多数参加
壹——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社员集体劳动
农业生产合作社
社员把余粮运往国家粮库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P23原因:①分散经营限制 农业 生产的发展;②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③农民也有进行互助合作的要求。
形式: 农业生产合作社
原则:自愿互利(后期出现工作过粗情况)
结果:1956年底,全国绝大多数参加
壹——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手工业
手工业品
手工业者
手工业
贰——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思考:商业是否需要社会主义改造?
“银元之战”——商业投机需打压
共产党接管上海后,应对泛滥贬值的金圆券问题,引入人民币。上海证券交易所(当时的最大黑市)中的不法分子,利用人民对纸币的不信任心理,宣传银元才保值的思想,市场出现拒收人民币只收银元现象。一个月内人民币贬值十倍,5月银元对人民币1:100,6月3日1:720,6月4日1:1100,最高1:2000。不法商家甚至公然宣称:解放军能进上海,人民币进不了上海!
垄断棉纱、大米、煤炭,哄抬物价。
贰——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思考:商业是否需要社会主义改造?
““新五行”——小型商户需合作
共产党接管上海时,上海有新华、四明、中国通商、中国实业、中国建业5家较大型银行,59家私营银行和大量钱庄。中小型银行无法支撑工业化建设的大额贷款,逐渐走向合并或公私合营。
中国通商银行
四明银行
中国实业银行发行银票
贰——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1)商业是否需要社会主义改造?
2)如何改造才能减少阻力?
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形式:公私合营(公方占主导;逐渐实现国有)
政策:赎买政策
上海第一个相应公私合营政策——恒源祥
按照当时的政策,每年给予沈莱舟定息5万元人民币,每个月工资人民币1000多元……当时毛泽东主席拿国家干部一级薪水,工资也只有500多元。而当时的一个大学毕业生,经过1年实习,转正后的工资为60元。
——吴基民《绒线大王恒源祥在公私合营前后》
我也想拒绝,他们给的实在是太多
贰——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工商界向主席报喜
贰——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公私合营老字号
叁——三大改造实质与意义
三大改造
时间:1953年开始--1956年基本完成
内容: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生产资料公有制的转变
意义: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②标志着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到社会主义社会
③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局限性: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着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年份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 资本主义 个体经济
1952年 19.1% 1.5% 0.7% 6.9% 71.8%
1956年 32.2% 53.49% 7.3% 0 7.1%
1952-1956年中国国民收入中各种经济成分的比重
叁——三大改造实质与意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
1919
五四运动
开国大典
1949
旧民主主义革命
1840
鸦片战争
…
…
第一次改变
中国由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
三大改造
1956
一五计划
1952-1957
过渡时期
过渡时期总路线:
一化三改(社会主义工业化+三大改造)
社会主义
第二次改变
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变为新民主主义社会
第三次改变
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变为社会主义社会
知识框架
三大改造
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着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时间:
内容:
方式:
实质:
意义:
局限性:
1953年开始--1956年基本完成
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公私合营
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②标志着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到社会主义社会
③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生产资料公有制的转变
随堂练习
1.(教材素材)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三个互相衔接的步骤和形式,即从临时互助组和常年互助组,发展到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再进一步建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材料说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 )
A.以互助合作形式逐步推进 B.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
C.推动了我国工商业的发展 D.使农民获得真正解放
2.有学者认为,尽管在三大改造的后期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这场社会变革,为社会主义工业化积累了资金、提供了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市场,的确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胜利。材料意在强调三大改造 ( )
A.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B.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C.促进了工业化建设 D.推动市场经济发展
A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