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化学与能源开发同步练习(含答案)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1.1化学与能源开发同步练习(含答案)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9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3-04 15:54: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1化学与能源开发
一、多选题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是值得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
B.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C.化学在改变世界的同时,也对环境产生了一定的污染
D.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2.2021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指出,要打好环境治理攻坚战。下列关于大气污染防治的说法错误的是
A.臭氧(O3)、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均计入空气污染指数项目
B.推广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减少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
C.空气质量级别的数值越大,空气质量越好
D.防治大气污染,可以大力植树造林,增加植被面积
3.19届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主火炬塔采用了绿色、可再生燃料—甲醇(CHxO,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2),添加NaCl、CaCl2后燃烧时发出亮黄色火焰。经专业测试,-30℃和50℃环境下甲醇汽车均能正常行驶,且甲醇价格低廉。下图是“绿氢”制备甲醇的流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CHxO中的x=2
B.捕捉烟气中的二氧化碳制备甲醇,体现了“低碳”理念
C.制备甲醇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H2+CO2→CHxO+H2O
D.甲醇未来可能会取代汽油、柴油,成为新一代的燃料
4.下列有关资源、能源、环保方面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表面71%被海水覆盖
B.海洋是地球上巨大的资源宝库,海水中含80多种矿物
C.今年春节期间,哈市居民燃放烟花、爆竹明显减少,向空气中排放的PM2.5也会减少
D.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能源有,氢能、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等
5.下图是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氢气的主要实验,其中不正确的是
A. B.
C. D.
二、选择题
6.下列关于资源和能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
B.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有限,由于技术和成本等原因,海水淡化的大规模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C.空气中稀有气体的体积分数约为0.97%
D.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许多其他能源,如太阳能、氢能、生物质能等
7.下列变化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光合作用 B.石油分馏 C.钢铁生锈 D.葡萄酿酒;
8.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能完成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是(  )

A.用Ⅱ、Ⅲ制取氧气 B.用Ⅱ、Ⅳ制取氢气
C.用Ⅰ、Ⅳ制取氧气 D.用Ⅰ、Ⅲ制取二氧化碳
9.“低碳生活”倡导我们在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材料要尽量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A.教科书循环使用
B.多使用电子邮箱、微信、QQ等即时通讯工具
C.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等出行方式
D.夏天为了节能,把室内空调温度调低一度
10.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A. B.
C. D.
11.关于用水制二级能源氢气,以下研究方向不正确的是( )
A.构成水的氢和氧都是可燃烧的物质,因此可研究在水不分解的情况下,使氢成为二级能源
B.设法将太阳能聚焦,产生高温,使水分解产生氢气
C.寻找高效催化剂,使水分解产生氢气
D.寻找特殊化学物质,用于开发廉价能源,以分解水制取氢气
12.下面是某同学用连线的方式对某一主题内容进行归纳的情况,其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A、易燃物与易爆物安全知识
油库、煤矿严禁烟火 点燃氢气要先检验纯度 使用天然气报警器安装在厨房顶
B、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组成水的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 氧气---用O2分子构成 氯化钠—由Na+和Cl-构成
C、燃烧与灭火
物质与氧气反应时都发生燃烧 增加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可促进燃烧 煤炉生火时,用木材引燃是为了提高煤的着火点
D、环境保护与物质的使用
减少水污染—使用无磷洗衣粉 减少汽车尾气造成的污染—使用乙醇汽油 减少酸雨的发生—使用新型能源
A.A B.B C.C D.D
13.汽车燃料的发展与能源发展密不可分,目前正在由石油阶段向燃料电池阶段转化。下图为氢能源汽车的工作原理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氢气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
B.要使燃料充分燃烧需要提供充足的氧气
C.当氢气和氧气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1:2
D.燃料电池中的能量转化是由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14.为改善环境,实现绿色发展,我国提出争取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即实现CO2的相对“零排放”。下列做法与此不相符的是
A.积极开展植树造林 B.推广使用氢能源汽车
C.倡导“低碳”出行 D.大量开采可燃冰作燃料
15.使用下列能源会造成环境污染的是
A.风能 B.太阳能 C.氢能源 D.煤
三、综合应用题
16.北京冬奥会将于2022年2月4日开幕。北京冬奥会的理念是“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1)北京冬奥会的理念中的“低碳”指的是较低的
(2)为实现北京冬奥会“碳中和”目标,通过张北柔性直流电网工程,将张北地区的风能、太阳能等生产的绿电输入北京,赛事期间北京冬奥会所有场馆将实现100%绿电供应。北京冬奥会境内接力火炬将全部应用氢燃料。
①请写出火炬接力时,奥运圣火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②北京冬奥会场馆使用绿电与使用燃煤发电相比,其优点是什么 ?(答一条即可)
(3)以玉米、薯类及秸秆等可再生资源为原材料生产的可降解餐具,将代替塑料制品为冬奥会提供相关服务。玉米、薯类不仅可用于做餐具,而且发酵可制得乙醇,写出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4)作为北京市区唯一新建的场馆国家速滑馆“冰丝带”,采用世界跨度最大的单层双向正交马鞍形索网屋面,用钢量仅为传统屋面的四分之一。炼钢的原材料是生铁。写出工业上用赤铁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冶炼生铁的化学方程式 。
(5)国家速滑馆、五棵松体育中心等冬奥场馆,选用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冷系统,冰面温差控制在0.5℃以内,碳排量接近于零。实验室可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O2。
①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依次是 。你选择上述发生装置的理由是 。

②向盛有12g大理石(杂质不参与反应)的反应容器中,加入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反应容器内固体与溶液的总质量为107.6g,请计算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忽略二氧化碳溶于水的质量)
17.水和能源都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物质加入水中能形成乳浊液的是 (填序号)。
a.植物油 b.蔗糖 c.粉笔灰
(2)硬水是指中含有较多 、 (填微粒符号)的水。生活中,可用 鉴别硬水和软水,生活中常用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如图1所示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

①若a试管中产生10mL气体,则b试管中产生 mL的 (填化学式),实验时向水中加入少量稀疏酸的目的 。
②下列物质溶于水,能使溶液温度降低的是 (填序号)。
a.氧化钙 b.硝酸铵 c.浓硫酸
(4)①氢气作为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氢气是理想能源的原因是 (填序号)。
A.氢气便于贮存和运输
B.氢气本身无毒
C.氢气是高能燃料
D.氢气的燃烧产物不污染空气
E.目前大量获得氢气的成本很低
②目前,科学家提出一种如图2所示的经济,理想的获得氢能源的循环体系。该循环过程中生成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8.在实验室里可用下列装置完成气体的制备和性质实验,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标号①的仪器名称是 ;
(2)与B相比C的优点是 ;根据C的优点,可用C装置完成下列实验中的 ;
A.实验室制CO2 B.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C.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 D.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制氢气
(3)回答有关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相关问题:
①实验室用 和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
②写出实验室制取 C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4)长期使用的水壶内层会形成水垢,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用盐酸可将其除去,现取水垢2.5 g与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水垢全部溶解,测得生成CO2的质量为0.88 g,试计算: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
(5)由图E所示实验现象,得出CO2的一种用途是 。
参考答案:
1.AC
2.AC
3.BD
4.CD
5.CD
6.C
7.B
8.C
9.D
10.D
11.A
12.C
13.C
14.D
15.D
16.(1)二氧化碳排放
(2) 无污染
(3)
(4)
(5) BC 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加热 解: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100g+12g)-107.6g=4.4g
设:稀盐酸的溶质质量为x。
答: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
17.(1)a
(2) Ca2+ Mg2+
肥皂水
煮沸
(3) 5 O2 增强水的导电性 b
(4) BCD
18. 长颈漏斗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AD 大理石或石灰石 CaCO3+2HCl=CaCl2+H2O+CO2↑ 80% 灭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