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源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
地理科答案
1 2 3 4 5 6 7 8
A A D D C C B D
9 10 11 12 13 14 15 16
A C C B D A C C
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
7.河流从上游到下游海拔逐渐降低,丙海拔最高,乙海拔最低,所以三个测点从下游到上游的排序依次为乙甲丙,B正确,排除ACD。故选B。
8.读图可知,乙处位于河流下游,河床海拔升高,宽度变宽,下游河流流速变慢,外力沉积作用使得河床升高,侧蚀作用使河床变宽,D正确,A错误;下蚀和溯源侵蚀会使河床海拔下降,洪水流速快,侵蚀作用强,会使河床降低,选D。
9.海水温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北方海区比南方海区水温低,且符合”水温适宜“的生长条件,A正确;海水密度对海带生长没有明显影响,B错误;风浪大小与远海、近海有关,与纬度因素无关,C错误;我国南方和北方海洋污染没有明显差异,D错误。故选A。
10.接连暴雨导致大量淡水涌入海水,使得海水盐度骤降,改变了海带的生存环境,导致海带大面积腐烂,C正确;降水会导致当地太阳光照减弱,但不会完全阻挡太阳光照,对海带对影响较小,A错误;海上的暴雨降水对海水温度的影响较小,B错误;暴雨不一定有大风,不一定使得海水风浪大,D错误。故选C。
11.应对此类灾害的核心在于给海带的生长提供较为稳定的海水环境,海面架设人造光源仅提供了光照,无法稳定海水的盐度,A错误;将养殖区向南部海区转移会越过海带的养殖南界,没有起到稳定海水盐度的作用,B错误;在河口修建拦水坝可以人工建设海带养殖区,通过人工监测和调节水坝内的盐度,C正确;在养殖区外海修建防波堤只能降低风浪的大小,不能起到盐度调节作用,D错误。
12.现代冰川分布必须具备常年气温低的条件,该地区的冰川分布在内陆高山雪线以上,常年气温低于0℃,B正确;冰川处极少出现植被,植被与冰川分布无关,A错误;光照和降水会影响冰川分布,但不是主要因素,CD错误。故选B。
13.峡湾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槽谷,为海侵后被淹没的冰川槽谷(“U”形谷),是冰川槽谷的一种特殊形式,D正确;刃脊和冰斗一般分布在内陆海拔较高的地区,AC错误;V形谷多为流水侵蚀地貌,不是冰川地貌,B错误。故选D。
14.冰川角峰在山地高海拔处,登山时需提前准备冰镐(冰面光滑,需用冰镐固定)、护目镜(冰雪反射太阳辐射率高,需要对眼睛进行防护),①②正确;冰川处气候高寒,极少降雨,不用携带雨伞,③错误;冰川处地势起伏大,且有冰雪覆盖,自行车无法骑行,④错误。故选A。
15.根据所学知识,海洋潮汐主要形成原因是天体的引力所致,C正确。
16.根据图中信息可知,①时段为涨潮,应打开水闸增加水库进水量,A错误;②时段为落潮,应关闭水闸,防止水库海水外泄,增加水库蓄水量,B错误;③④时段水库水位高,外侧海水水位低,应关闭水闸,减少水库出水量,延长发电时间,C正确,D错误。故选C。
二、综合题。(52分)
17.(1)山峰林立;地表崎岖。(4分)
(2)以石灰岩为主,可溶性强;降水量丰富,水流量大,流水溶蚀作用强。(4分)
(3)地表水易渗漏,地表水缺乏;地势起伏大,易发生水土流失;土层薄,土壤贫瘠;地形崎岖,耕地少而分散;地形破碎,不利于农业机械化发展。(6分)
18.(1)生物 成土母质 地表径流 下渗 (4分)
(2)淀积 温带落叶阔叶 (2分)
(3)该地区枯枝落叶多,生物量大;较南方地区气温低,有机质分解慢;降水量少,淋溶作用弱,利于有机质的积累。(4分)
19.(1)水汽输送 下渗 地表径流 地下径流(2)⑤ 海陆间循环(3)陆地内循环和海陆间循环。(4)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加;植物蒸腾作用减弱。
20.(1)夏秋(夏)季节。夏秋季节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大;雨季,降水集中;地形陡峭,汇水速度快;地表物质疏松,堆积物丰富。(6分)
(2)夏秋季节气温高,冰川融化,降水较多,洪水携带大量泥沙碎石沿河谷奔腾形成泥石流。泥石流冲出山口,流速减慢,在沟口形成堆积扇,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4分)
(3)加强监测预报;及时疏通河道(在堰塞湖堤坝上开挖泄洪槽);及时疏散和撤离居民等。(4分)
答案第1页,共2页知源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
地理科试卷
满分:100分 考试时量:75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夸父计划”是我国继“嫦娥计划”后又一重要的空间探测计划。该计划主要是针对太阳活动进行监测,帮助科学家深入研究日地空间环境,为灾害性空间环境预报提供观测数据。该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距地球150万千米的日地连线上设置一颗卫星,用来全天候监测太阳活动的发生及其伴生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该卫星在太阳光球层监测到的太阳活动是( )
A.太阳黑子 B.耀斑 C.日冕 D.太阳“风暴”
2.当太阳活动增强时,给该卫星正常工作带来的影响最主要是( )
A.卫星与地面指挥系统的联系中断
B.卫星被大量高能带电粒子击毁
C.卫星被引发的“流星雨"袭击
D.卫星周围空间温度过低
3.太阳能量的来源是( )
A.氢气燃烧 B.氦气爆炸 C.核裂变反应 D.核聚变反应
小明前往欧洲旅游,见到了壮美的峡湾景观。当他和同学分享峡湾的景观照片时,发现峡湾景观和长江三峡颇有些类似。但经过讨论交流发现二者的成因、水流方向、水的性质都大有不同。据此完成4-6题。
4.峡湾形成主要经历的过程依次是( )
A.地壳断裂一形成V形谷一大气降水
B.冰川侵蚀一形成V形谷一海水倒灌
C.地壳断裂一形成U形谷一大气降水
D.冰川侵蚀一形成U形谷一海水倒灌
5.由内陆向海洋方向,峡湾和三峡水底的流水沉积物颗粒大小( )
A.都是越来越大
B.都是越来越小
C.峡湾水底沉积物颗粒越来越大,三峡水底沉积物越来越小
D.峡湾水底沉积物大小不一,三峡水底沉积物越来越小
6.峡湾和三峡都具有的功能可能有( )
①适合船只通航②开发旅游价值③灌溉④发电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河流某些特征常常受自身某些要素的改变而变化。下图是某河流中游连续三个河段(河段长约50千米)测量的河床平均海拔和平均宽度在过去10万年间的变化图,箭头表示变化方向。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三个测量点从下游到上游的排序是( )
A.甲、乙、丙 B.乙、甲、丙 C.丙、甲、乙 D.甲、丙、乙
8.乙河段河床特征变化的最可能原因是( )
A.洪水泛滥导致河床变宽 B.流水下蚀导致河床变高
C.溯源侵蚀导致河床变高 D.流水堆积导致河床变高
海带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海洋藻类,适合生长在水温适宜、盐度适中、风浪较小的近岸海区。我国的传统海带养殖区主要集中在36°N以北海区,后经育种技术及养殖技术的改良,海带养殖区向南扩展到26°N附近的沿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我国传统海带养殖区主要集中在北方海区的原因最可能是因为北方海区( )
A.水温低 B.密度高 C.风浪小 D.污染轻
10.某年4月福建部分地区接连暴雨,河流入海处的某养殖区海带出现了大面积腐烂,原因最可能是( )
A.光照不足 B.水温降低 C.盐度降低 D.风浪太大
11.福建海带养殖区应对以上灾害,可以( )
A.海面架设人造光源 B.将养殖区向南部海区转移
C.在河口修建拦水坝 D.在养殖区外海修建防波堤
如图所示区域化于北美洲西北部。该区域沿海分布有众多峡湾,陆地上分布有面积较大的现代冰川、完成下面小题。
12.该区域陆地上有现代冰川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植被 B.气温 C.光照 D.降水
13.峡湾是被海水侵入的( )
A.刃脊 B.V形谷 C.冰斗 D.U形谷
14.若某科研团队计划到该区域考察冰川角峰,需提前准备的物品包括( )
①冰镐②护目镜③雨伞④自行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位于浙江省温岭市乐清湾北端江厦港的潮汐发电站是我国第一座双向潮汐发电站,涨潮落潮都能发电。某学校地理社团前去研学之后画出了该发电站的平面图和水库水位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影响潮汐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海水盐度 C.天体引力 D.大气热量
16.关于四个时段水闸开关的原因,判断正确的是( )
A.①时段关闸增加水库流出水量 B.②时段开闸减缓海水流入水库
C.③时段关闸减少水库流出水量 D.④时段开闸加快海水流入水库
二、综合题(4小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我国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集中分布于东南部和西南部,是宝贵的旅游资源,也是工程地质的隐伏危害区。同时,喀斯特地貌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较大。下图为某地理兴趣小组2023年暑假期间在贵州某地进行地貌研学考察时绘制的地貌景观素描图。
(1)描述图中喀斯特地貌的形态特征。(4分)
(2)简述图示地区喀斯特地貌形成的自然条件。(4分)
(3)说明喀斯特地貌对当地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6分)
18..某地理研学小组春季进行地理实践活动,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0分)
研学小组首先来到辽宁省大连大黑山,开展“土壤形成与地理环境关系”的野外实习,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绘制了“土壤与其他自然要素关系”(图1)示意图。
(1)通过研学,同学们进一步明确了影响土壤形成最活跃的因素是______,对土壤矿物质的成分和养分状况起决定作用的是______;图中序号①②分别表示的是水循环的______、______环节。(4分)
(2)为了观察土壤的垂直分层结构,该组同学在森林地区采集了土壤标本,并绘制了土壤的剖面结构图(图2),土壤剖面中甲为______层。大黑山山麓地带典型植被类型属于_________林。(2分)
(3)该组同学选取了土壤样本带回实验室测量发现,对耕作而言,该地区土壤较南方地区的土壤肥沃,从自然原因角度分析该地土壤较南方肥沃原因。(4分)
19.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4分)
(1)图中②④⑤⑥对应的水循环环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向海洋源源不断输送有机物的水循环环节是________(填序号);促进陆地水体更新的主要水循环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文字)。(2分)
(3)说明图示城市内的湖泊可能参与的水循环类型。(2分)
(4)说明城市地区的植被遭到破坏,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6分)
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受南亚西南季风影响的藏东南地区地质灾害频发,历史上曾多次发生泥石流阻塞河流,形成堰塞湖的灾害事件,其中,位于波密县境内的古乡沟,是发育在念青唐古拉山脉冰川边缘地区的一条大型冰川泥石流沟,自1953年以来,这里泥石流频繁爆发,古乡沟是帕隆藏布江的一条支流,泥石流规模大,暴发频率高,曾两次阻断帕隆藏布江,形成堰塞湖。下图是古乡堰塞湖位置。
(1)推测古乡沟冰川泥石流多发的季节,并简述其形成的主要自然条件。(6分)
(2)描述古乡沟堰塞湖形成过程。(4分)
(3)为减轻堰塞湖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可以采取哪些应对措施?(4分)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