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9.登勃朗峰 分层作业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翌日(yì) 俯瞰(kàn) 络绎不绝(yì)
B.穹顶(qóng) 皑皑(ái) 纷至沓来(tà)
C.巉岩(chán) 辚辚(lín) 拾级而上(shí)
D.沟壑(hè) 妩媚(mèi) 独踞苍穹(jū)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灼热 旷野 可怜可悯 轻歌慢舞
B.陡峭 打嗝 美不胜收 白云燎绕
C.浮躁 骤然 瞬息万变 五光十色
D.班斓 颠簸 名副其实 一如既往
3.老师向大家展示了下面三种字体,请你选出正确的一项( )
A.依次为小篆、甲骨文、隶书。
B.依次为甲骨文、小篆、隶书。
C.依次为甲骨文、隶书、楷体。
D.依次为小篆、甲骨文、宋体。
4.下列句子运用的表达方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有一怪峰,形如塔糖。
B.前往勃朗峰的途中,我们先坐火车去了马蒂尼,翌日早晨八点多,便徒步出发。
C.俯瞰脚下峡谷,只见其间一股清流急湍,环顾四周,岩壁巉峻,丘岗葱绿,美不胜收。
D.洁白轻薄的云朵,微光闪烁,仿佛身披霓裳羽衣的纯洁天使。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她认真看过这些信后,郑重地转给了有关部门,不知道有关部门收到这些信后作何感想?能不能像影片中那位女法官那样秉公断案,尽快解决问题?
B.以前可能因为年龄小,不知道珍惜时间,现在我才体会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C.我想,假如世上只有一个肥皂泡,其价值会是多少呢?
D.“真不是和你说着玩儿,”洪民一本正经地说,“如果你能出山,咱们一起想办法,这事准能完成”。
6.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真是献丑了。”小云拿自己的书法作品向长辈请教,“初学不久,技艺不精,敬请雅正”
B.送考仪式上校长热情致辞:“一将功成万骨枯!衷心祝愿同学们得偿所愿,中考大捷!”
C.“广播已说要放包安检,你没带耳朵啊?”车站工作人员批评直接背包过安检的小林。
D.同学提醒我:“记得坚持锻炼哦!”我回应她:“放心吧,我没忘,你不必多此一举。”
7.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马克·吐温是美国作家,他被誉为“文学史上的林肯”。
B.马克·吐温的代表作是《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鲁滨逊漂流记》。
C.本文以朴实而幽默的文笔,如实地记叙了马克·吐温登欧洲阿尔卑斯山主峰勃朗峰的经过。
D.文章对自称“车夫之王”的车夫及车夫朋友的言行举止的描绘,体现了马克·吐温一贯轻松幽默的风格。
二、填空题
8.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的作者是 , 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等。本文选自《 》。
9.根据下面提示的意思写出文章中出现的成语。
(1)形容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
(2)轻松愉快的音乐,加上柔和的舞蹈。
(3)形容色彩灿烂的样子或形容生活或文学作品等所包含的内容丰富多彩。
(4)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向上登。
10.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表达方式。
(1)前往勃朗峰的途中,我们先坐火车去了马蒂尼,翌日早晨八点多,便徒步出发。( )
(2)只见其间一股清流急湍,环顾四周,岩壁巉峻,丘岗葱绿,美不胜收。( )
(3)洁白轻薄的云朵,微光闪烁,仿佛身披霓裳羽衣的纯洁天使。( )
第二部分 语言、综合素质
三、语言表达
11.暑假期间,家住运城的小慧一家要去呼和浩特看望朋友,他们打算采用自驾游的方式,边走边玩。下图是小慧手绘的路线图,请你仔细读图,并用准确、简洁的语言对小慧一家的旅游路线加以说明。
写作提示:①说明地点、方向、距离等信息;②80字左右。
四、综合性学习
12.综合性学习。
八年级(1)班在体育老师的带领下成立了“登山运动”社团,请你来了解一下他们的社团活动吧。
(1)【登山常识】“登山”是指在特定要求下,运动员徒手或使用专门装备,从低海拔地区向高海拔山峰进行攀登的一项体育活动。你知道这项运动分为哪几种吗?
(2)【文艺修养】
①请说出含有下面歌词的歌曲名称以及原始演唱者。
你高耸在人心中,你屹立在蓝天下,你用爱的阳光抚育格桑花,你把美的月光洒满喜马拉雅。
②请写出两句与登山有关的古诗,并说明作者和诗名。
第三部分 阅读能力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登勃朗峰(节选)
①我们取道黑首,抵达高地,沿途不乏秀色美景。有一处需经隧道,穿山而过;俯瞰脚下峡谷,只见一股清流急湍其间,环顾四周,岩壁巉峻,丘岗葱绿,美不胜收。整个黑首道上,到处瀑布倾泻,轰鸣作响。
②抵达阿冉提村前约莫半小时,在一道呈V字形的山口中间,一座巨大的白雪穹顶骤然映入眼帘,日照其上,光艳耀目。原来我们已亲眼目睹了被称“阿尔卑斯之王”的勃朗峰。我们拾级而上,威严的穹顶也随之愈升愈高,耸入蓝天,最后仿佛独据苍穹。
③勃朗峰周围的一些山峰奇形怪状——都为浅棕色的光秃尖岩。有些顶端尖峭,并微微倾向一旁,宛如美女的纤指;有一怪峰,形如塔糖,又似主教头上的帽子;因巉岩太过陡峭,皓皓白雪无法堆积,只能在分野处才得以偶见几处。
④在逗留高地、向山下的阿冉提村进发之前,我们曾仰面遥望附近的一座峰巅,但见色彩斑斓,彩霞满天,白云缭绕,轻歌曼舞,那朵朵白云精美柔细,宛如游丝蛛网一般。五光十色中的粉红嫩绿,尤为妩媚动人,所有色彩轻淡柔和,交相辉映,妖媚迷人。我们干脆就地而坐,饱览独特美景。这一彩幻只是稍作驻留,顷刻间便飘忽不定,相互交融,暗淡隐去,可又骤然返光灼灼,瞬息万变,真是无穷变幻,纷至沓来;洁白轻薄的云朵,微光闪烁,仿佛身披霓裳羽衣的纯洁天使。
⑤良久,我们终于感悟到,眼前的绚丽色彩以及它们的无穷变幻便是我们从飘浮的肥皂泡中能看到的一切,泡泡所到之处,种种色彩变幻,尽被摄入其中。自然界中最美丽最精致的造物,莫过于肥皂泡泡了:刚才空中的华丽色彩,天衣云锦,恰如那在阳光下破裂并蔓延开去的肥皂泡。我想,假如世上只有一个肥皂泡,其价值会是多少呢?
13.节选部分作者的游踪有怎样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他看到了哪些美景?请简要概括,完成下表。
游踪 视角 美景
经隧道,穿山而过 俯瞰 (1)
环顾
(2) 仰视 岩壁巉峻,丘岗葱绿,美不胜收。
仰视远望勃朗峰穹顶巨大雪白、光艳耀目。
拾级而上 仰视 穹顶威严、独踞苍穹。
(3)
(4) 仰视 云霞奇幻、斑斓多彩。
14.作者记述游览勃朗峰的经历,或浓墨重彩,或简笔勾勒,各有其妙。请从节选部分各举一例,并简析简笔勾勒的妙处。
15.请从句式变化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但见色彩斑斓,彩霞满天,白云缭绕,轻歌曼舞,那朵朵白云精美柔细,宛如游丝蛛网一般。
16.第⑤段中画线的句子中,作者将看到的云彩比作阳光下的肥皂泡,请简要分析二者的相似之处,并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悟。
刚才空中的华丽色彩,天衣云锦,恰如那在阳光下破裂并蔓延开去的肥皂泡。
第四部分 作文素养
六、作文
17.《登勃朗峰》是一篇翻译作品,译笔简练,笔法多变,妙趣横生。如在写上山时,用散文笔法,描绘山中奇景;写下山时,又以小说笔法,叙述奇人奇事。仔细阅读课文,学习本文的写作手法,写一段自己的登山感受。
参考答案:
1.A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B.穹顶(qóng)——qióng;
C.拾级而上(shí)——shè;
D.独踞苍穹(jū)——jù;
故选A。
2.C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
A.轻歌慢舞——曼;
B.白云燎绕——缭;
D.班斓——斑;
故选C。
3.B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汉字文化常识的了解与运用能力。解答此题,需要了解汉字字体的演变过程及其特点,根据图中字体的笔画及字形特点来判断。此题第一幅字图画性强、笔画繁多、线条细瘦、笔画多放折等,属于甲骨文的特点;第二幅字长方形,笔画横平竖直,平衡对称,上紧下松,属于小篆的特点;第三幅字用笔以方笔为主,结构谨严,布局整齐,属于楷书。故选B。
4.B
【详解】本题考查表达方式的理解。
A.“形如塔糖”运用比喻的修辞,描写了怪峰的形状。是描写;
B.“我们先坐火车去了马蒂尼,翌日早晨八点多,便徒步出发”叙述事件,是记叙。
C.“其间一股清流急湍,环顾四周,岩壁巉峻,丘岗葱绿,美不胜收”是描写脚下峡谷的美景。
D.“仿佛身披霓裳羽衣的纯洁天使”运用比喻,描写“云朵”。
故选B。
5.C
【详解】A.这是一个陈述句,故第一个问号(?)应改为逗号(,),第二个问号(?)应改为句号(。);
B.后引号前面的句号(。)应去掉,因为引用部分是句子的成分;
C.此句标点符号使用没有错误;
D.句末的句号(。)应放在引号内,因为两个引号里的话是一个人说的,是独立引用;
故选C。
【点晴】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做这样的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常用的标点符号及其用法。
6.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口语表达是否合理的辨析能力。口语表达是语文的常考题型,与人交流语言要委婉,礼貌用语体现一个人的素养和身份,而且有利于相互交流,所以在交往时,说话要有礼貌,要得体。B项“一将功成万骨枯”意思是一个将帅的成功是靠牺牲成千上万人的生命换来的,表达不得体;C项“你没带耳朵啊”语言生硬,不礼貌;D项“你不必多此一举”语气生硬,不礼貌。
7.B
【详解】“文学常识”的考查旨在开阔学生的文学视野,加深对那些在社会上有重要影响力的作家、作品的了解。它主要考查:(1)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2)识记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与代表作;(3)识记文学体裁常识。B项表述错误,《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笛福的作品。
8. 马克 吐温 美 汤姆 索亚历险记 远处的青山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本题考查对课文作者的了解。《登勃朗峰》作者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代表作品有小说《百万英镑》《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这篇课文记述了作者与友人游览勃朗峰的经历,或浓墨重彩,或简笔勾勒,笔法多变:写上山,用散文笔法,描绘山中奇景,嶙峋的怪石,变幻的光影,引出无限感慨;写下山,以小说笔法,叙述奇人奇事,惊险的旅途,怪异的车夫,富有传奇色彩,令人读之,妙趣横生。选自《远处的青山》。
9. (1)纷至沓来 (2)轻歌曼舞 (3)色彩斑斓 (4)拾级而上
【详解】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解答此题时,需要先理解词语的意思。再进行填写。注意一些“沓”“曼”等易错字。
10. (1)记叙 (2)描写 (3)描写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表达方式的把握。常用的表达方式有:记叙,说明,抒情,议论,描写等。结合具体句子分析即可。
【点睛】记叙是叙述一件事情,一般明确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及事情起因、经过、结果。说明是对一个事物进行介绍。描写一般是对一个人或物的外貌进行具体地叙述,通常运用修辞手法加以润色。议论是对一个主题、观点进行阐述,一般明确论点、论据、论证。抒情使用一段优美的文字,表达内心的情感。
11.示例:从运城向西北行驶300km到壶口瀑布;然后向东240km到临汾;之后向北210km到太原,途中游览平遥古城;接着从太原向东北240km到五台山;然后向西北240km到大同;最后再向西北240km到呼和浩特。
示例二:从运城向西北行驶300km到壶口瀑布;然后向东240km到临汾;之后向北210km到太原,途中游览平遥古城;接着从太原向东北240km到五台山;最后向西北480km,途径大同,到呼和浩特。
【详解】图文转换题要仔细观察图画内容,根据图画右上角提示箭头和“北”,及有关地理知识,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可以很好回答问题。根据题干信息“家住运城的小慧一家要去呼和浩特看望朋友”,即可获知路线信息,从运城到呼和浩特。由此可以回答问题。
点睛:图文转换要求将画面内容完整地描述下来,结合情景描绘述画面;语言生动连贯。
12.(1)登山运动可分为登山探险(也称高山探险)、竞技攀登(包括攀岩、攀冰等)和健身性登山。 (2)①《珠穆朗玛》;演唱者:彭丽媛 ②【示例】①政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作者杨万里 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作者杜甫 ③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作者王维
【详解】(1)本题考查登山常识的积累。平时学习要扩大阅读面,并注意多参与实践活动。登山运动是一种体育运动,攀登高山。登山运动能锻炼人的毅力和勇敢精神,对于科学研究和资源开发等有重要意义,一般分为登山探险(也称高山探险)、竞技攀登(包括攀岩、攀冰等)和健身性登山。(2)①本题考查歌曲的积累。题干中所给的歌词歌名为《珠穆朗玛》,其原始演唱者是彭丽媛。②本题考查古诗名句的积累。古人写登山的诗有很多,如:杜甫的《望岳》中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回答时一定要注意题干要求,还要写清诗名与作者。
13.⑴清流急湍。⑵V字形山口⑶周围山峰奇形怪状、陡峭险峻。⑷逗留高地 14.浓墨重彩:④⑤段写峰巅的云霞,其他为:简笔勾勒,如:第①段黑首道上的风景、第②③段远观勃朗峰风光。
妙处:⑴言简意赅突出景物主要特点,如,黑首道上风光秀美、远观勃朗峰突出其高大耀目的“王者之风”等;⑵与浓墨重彩写景配合,相互补充映衬,显得笔法灵活;⑶凝练的文字使语言典雅,给读者以广阔的想象空间。 15.句式采用短句与长句结合。短句整齐、节奏明快,富有音乐美;长句舒缓便于表现复杂内容;二者结合,句式错落有致,有张有弛,文采飞扬,读来抑扬顿挫。 16.二者的相似之处有:⑴五光十色,变幻无穷,美丽异常;⑵转瞬即逝;⑶让人喜爱、神往又惋惜的情感。
作者的感悟:至精至美者,往往不能长久,因而尤足珍视(或者:景色奇幻,不可多得,值得珍惜。)
【解析】13.考查筛选信息。
(1)根据首段中的“只见一股清流急湍其间”可得:清流急湍。
(2)根据第②段中的“在一道呈V字形的山口中间”可得:V字形山口。
(3)根据第③段中的“勃朗峰周围的一些山峰奇形怪状”“因巉岩太过陡峭”可得:周围山峰奇形怪状、陡峭险峻。
(4)根据第④段中的“在逗留高地、向山下的阿冉提村进发之前”可得:逗留高地。
14.考查语句赏析。示例如下:
浓墨重彩:第④段中的“但见色彩斑斓,彩霞满天,白云缭绕,轻歌曼舞,那朵朵白云精美柔细,宛如游丝蛛网一般。五光十色中的粉红嫩绿,尤为妩媚动人,所有色彩轻淡柔和,交相辉映,妖媚迷人”。
赏析:浓墨重彩的描写,突出了峰巅色彩的绚烂,给人目不暇接之感。表现了山巅景色的妖媚迷人。
简笔勾勒:第③段中的“有些顶端尖峭,并微微倾向一旁,宛如美女的纤指;有一怪峰,形如塔糖,又似主教头上的帽子;因巉岩太过陡峭,皓皓白雪无法堆积,只能在分野处才得以偶见几处”。
赏析:简笔勾勒,突出景物的特点,语言凝练典雅。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
浓墨重彩与浓墨重彩写景配合,互相映衬,互为补充,使文章的笔法灵动,令人神往。
15.考查语句赏析。
从句式的角度来看,“但见色彩斑斓,彩霞满天,白云缭绕,轻歌曼舞”是短句,“那朵朵白云精美柔细,宛如游丝蛛网一般”是长句,长句与短句结合,错落有致,有张有弛。
“色彩斑斓,彩霞满天,白云缭绕,轻歌曼舞”句式整齐,节奏明快,富有音韵之美。
“那朵朵白云精美柔细,宛如游丝蛛网一般”运用比喻的修辞,语气舒缓,表意丰富。
长句与短句结合,诵读时抑扬顿挫,富有音乐美。
16.考查语句赏析。
阳光下的肥皂泡色彩绚烂,不停地变幻着各种形状,美丽异常,与作者看到云彩相似。
阳光下的肥皂泡稍有触碰就消失不见,与作者看到的云彩相似。
阳光下的肥皂泡因为其美丽而让人们神往,又因为其易逝而让人惋惜,与作者看到的云彩相似。
联系末段中的“自然界中最美丽最精致的造物,莫过于肥皂泡泡了”可知,作者的感悟是:至精至美者,往往不能长久,因而尤足珍视。
17.我们走累了,在一张条形石椅上坐了下来,我不经意的丢下了一团纸,山上走下一个抬着箩筐的老爷爷,他有七十岁多岁了,头发已斑白,老爷爷捡起我扔在地上的纸屑,笑着说:“小朋友,山林是我们的朋友,你可要爱护她哟!”听了老爷爷的话,我的脸涨得通红,连忙向老爷爷道谦,后来老爷爷和我们聊天,他告诉我们,退休后来这爬山时,看到这里到处是垃圾。从此以后除了刮风下雨,每天清晨都会到山上来收拾垃圾,我问他这样辛苦有报酬吗?那位老太爷爽朗地笑起来说:“要什么报酬,我也只是来锻炼的时候顺便的,我下山了,你们继续爬吧。”
【详解】本题是关于人物登山的片段练习,可以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写出登山途中遇到的人物的特点。要掌握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肖像描写等,通过描写体现人物的思想性格,通过具体事例表达人物特点,注意语言要生动有趣。
点睛:本题是一道语言综合运用试题。本题应该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手法,表达方式重点为描写,辅以抒情,修辞手法可以运用比喻等常用的手法,描写自己登山途中的经历,同时注意仿照课文文笔,使文章生动活泼,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