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5.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 分层作业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贴切(tiē) 纳闷(mèn) 枯燥(zào) 强词夺理(qiáng)
B.剥削(xuē) 堕落(duò) 膏药(gāo) 招摇撞骗(zhuàng)
C.盖茨(cì) 荧屏(yíng) 烦琐(suǒ) 出类拔萃(cuì)
D.阻碍(ài) 崭新(zhǎn) 逸事(yí) 豁然开朗(huò)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决择 贴切 膏药 不修边幅 B.枯躁 趋势 剥削 风口浪尖
C.纳闷 权威 估量 阳奉阴违 D.前沿 干预 扶植 招谣撞骗
3.下列句中加下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王选是计算机文字信息处理专家,被誉为“当代毕昇”,是当之无愧的。
B.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对社会的引导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C.他知识广博,思维敏捷,又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因此在处理问题时常能进退维谷,游刃有余。
D.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经据典谈反腐,向古人借智慧,对今人敲警钟。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这种环境气氛里,他们不论唱什么?都充满着一种淳朴本色的美。
B.欣赏着南湖公园的红桃绿柳,他由衷赞叹:“万紫千红总是春啊”!
C.生活里无书籍,就像大地无阳光,智慧里无书籍,就像鸟儿无翅膀。
D.平桥村住户不满三十家,都种田,打鱼,只有一家很小的杂货店。
5.下列对《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这篇课文内容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文中“大力扶植年轻人”的观点,是期待年轻一代来取代老一代,自己则从集体中退出,最终体现自我价值。
B.本文以清晰的条理,诙谐的语言、谦虚的风格和深刻的哲理,紧紧抓住了观众和读者的心,收到了成功的演讲效果。
C.文章最后,作者引用心理学家荣格的公式是为了表达实现自我价值必须具备团队精神。
D.作者举英国的卡文迪许实验室出了25个诺贝尔奖获得者的例子,是为了阐述“扶植年轻人是一种历史的规律”的观点。
二、填空题
6.填空。
本文的作者是 ,计算机文字信息处理专家。2002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被誉为“ ”。由他领导研制成功的“ ”为我国新闻出版业普及推广中文计算机排版做出了重大贡献。
7.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原指带兵越多越能打胜仗,后泛指越多越好。
②世人不大知道的关于某人的事迹,多指不见于正式记载的事迹。
③指玩弄两面派手法,表面上遵从,暗地里违背。
④形容所处的位置非常凶险且后果未卜,后引申为处在有争议的是非之地。
⑤形容随随便便,不拘小节,也形容不注意衣着或容貌的整洁。
8.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1)我已经五年脱离第一线,怎么可能是权威?( )
(2)微软的董事长比尔·盖茨曾经讲过:“让一个60岁的老者来领导微软公司,这是一件不可设想的事情。”( )
(3)各位呢,上午八九点钟的太阳,这是本科生;硕士生呢,九十点钟的太阳:博士生见,十点十一点钟的太阳。( )
(4)名人强词夺理,叫作雄辩,凡人就是狡辩了;名人跟人握握手,叫作平易近人,凡人就是巴结别人了。( )
第二部分 语言、综合素质
三、语言表达
9.对比,就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从而使事物的矛盾表现得更加鲜明突出,把事物的本质揭示得更加深刻透彻的写作方法。请运用对比手法写一段文字。
四、综合性学习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
据《扬子晚报》报道,“五四”青年节,由中宣部、教育部、共青团主办,中央电视台承办的“我们的中国梦·五月的鲜花”全国大学生主题文艺活动专题节目导演组分别从支教、创业、村干部、科技、军队、生态保护6个领域选出6位杰出青年,代言“青春中国梦”。“状元村干部”石磊名列其中。
石磊,16岁时以高分考入清华大学,县状元的头衔让众人艳羡不已;可是他20岁却下基层当起了村干部,这又令所有人瞠目结舌。他高票当选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西花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因业绩出色,石磊当选为党的十八大代表。他现在还是南京市最年轻的团委副书记。
(1)假如你是一名电视台的记者,在晚会现场对石磊进行采访,你打算提一个什么问题?
(2)根据石磊的事迹,谈谈你对“中国梦”的理解。(60个字以内)
第三部分 阅读能力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一生中的八个重要抉择(节选)
王选
①我第一个抉择,在大学二年级即1954年进入北京大学的数学力学系。当时北大非常好,教我基础课的老师都是非常优秀的老师。……
②因此我受到很好的培养。北京大学应该继承优秀老师讲基础课的这种传统,他们是把心思放在教学上的。这第一步很好的数学基础是我一辈子终生受益的。所以我经常给研究生讲,在大学本科期间你不应该去问这个课有什么用,这是对你一生知识的某种锻炼,将来发挥的作用是难以估量的。
③我们到了二年级的下学期分专业——那时候有数学专业,搞纯数学的;力学专业;还有计算数学——是刚刚建立的一个专业,同计算机是关联的。好的学生当时都报到数学专业去,觉得计算数学这个专业跟计算机打交道没有意义,很枯燥。当时输入用卡片或者纸带,非常烦琐,就这个烦琐的东西,不见得有很多高深的学问,所以很多学生都不愿意报。我一生中第一个重要的扶择,是选择了计算数学,正好赶上了计算机迅速发展的年代,这是我一生中的幸运,这个幸运跟我当初的扶择有关。
④为什么当初选这个方向呢?我觉得我这个抉择的一个重要的核心的想法是:一个人一定要把他的事业,把他的前途,跟国家的前途放在一起,这是非常重要的。我当时选择这个方向,就是看到未来国家非常需要这个。我非常关注我们国家的科学事业的发展,我看到了12年科学规划里,周恩来总理讲了未来几个重点的领域,包括有计算机技术,我看了以后非常高兴,我觉得把自己跟国家最需要的这些事业结合在一起,是选择了正确的道路。这是我一生中第一个抉择,选择了计算数学这个方向。
⑤我在毕业以后就投身到硬件里面,在第一线跌打滚爬,滚爬了大约三四年之久。那个时候我忙的程度,可能是你们现在难以想象的。我最近20多年搞激光照排当然很忙,没有休息。但那个进修忙的程度更加难以想象,每天工作都在14个小时以上,一年里头都没有休息的。我们希望为我们国家计算机的发展全身心地投入。在第一线跌打滚爬以后,我觉得我懂得计算机了。而我就纳闷,为什么看到国外有好的构思、好的高计,我们只能停留在欣赏的地步,不能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创新呢?后来发现我不懂得应用,不了解计算机的应用,也就不了解程序。
11.选文可分为三部分,请通过概括三部分段意来理顺作者的演讲思路。
12.科学家王选身上有许多优秀品质,请根据选文写出你最崇敬的一点。
13.这篇演讲词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第四部分 作文素养
六、作文
14.请以“失败与成功”为话题,写一段演讲词,2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1.B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A.强词夺理(qiáng)——qiǎng;
C.盖茨(cì)——cí;
D.逸事(yí)——yì;
故选B。
2.C
【详解】A.决择——抉择;
B.枯躁——枯燥;
D.招谣撞骗——招摇撞骗;
故选C。
3.C
【详解】A项。当之无愧: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无须感到惭愧。此处指邓稼先为中国核武器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因此,他被称作”两弹元勋"一点也不为过。成语与句子意思相符,选项成语使用恰当。B项。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形容道理很浅显。此处指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对社会的引导作用是很明显的。成语与句子意思相符,选项成语使用恰当。C项。进退维谷:形容处境艰难,进退两难。此句想表达他在处理问题时能进能退,游刃有余。成语与句子意思不符。选项成语使用不恰当。D项。引经据典:引用经典著作中的语句或故事。此处指习近平总书记引用经典著作中的语句与故事来谈反腐败问题。成语与句子意思相符,选项成语使用恰当。综上,故选C。
4.D
【详解】A.将问号改为逗号。这句与下文形成一个条件关系的复句;
B.将感叹号放在引号中;
C.“阳光”后的逗号改为分号;
故选D。
5.A
【详解】A.作者不是认为自己应该从集体中退出,而是把自己融在大集体里面。故选A。
6. 王选 当代毕昇 汉字激光照排系统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王选,江苏无锡人,计算机文字信息处理专家,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创始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原所长 。王选于1958年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2年获得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被誉为“当代毕昇”。由他领导研制成功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为我国新闻出版业普及推广中文计算机排版做出了重大贡献。2006年2月13日在北京病逝,享年70岁;2009年被评选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2018年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并获评“科技体制改革的实践探索者”;2019年被评选为“最美奋斗者”。
7. 多多益善; 逸事; 阳奉阴违; 风口浪尖; 不修边幅
【详解】此题意在考查学生根据句意辨析判断词语的能力。考查的重点在于一些常用且易错的词语。对于一些生僻词语则很少涉及。如“不修边幅”的“幅”最容易写成“副”。学生需要在平时多留心,多比较。
8. 反问 引用 比喻、排比 对比
【详解】这道题考查判断修辞手法的能力。
(1)“怎么可能是权威”表达反问语气,故修辞是反问;
(2)引用微软的董事长比尔 盖茨说过的话,故修辞是引用;
(3)将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分别比喻为不同时间段的太阳,故修辞是比喻;三个比喻句合起来又构成排比的修辞;
(4)将名人和凡人进行比较,故修辞是对比。
9.【例文】想在历史上留下痕迹并非易事,即使留下痕迹也有好有坏。人留下好的痕迹,有益于国家、民族,可推进社会文明与历史进步,多多益善,人民不会忘记,历史也会记下浓重笔墨。反之,若留下坏的痕迹,危害社会,祸乱国家,荼毒民众,阻挡历史前进,也会被人唾骂千古,遗臭万年。对普通人来说,能力有限,留下的痕迹也是轻描淡写,但是只要力到处常行好事,力不到处常存好心,努力工作学习,尽力而为就行。万万不要因为想留痕迹而做出格的事。
【详解】这是一道语言表达题,考查学生对对比手法的了解与运用能力。对比手法,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设置一个情景,运用对比的手法拟写一段话,注意语言要条理,句子要通顺。
10.(1)示例:石磊大哥,你好!首先祝贺你当选“青春中国梦”的代言人。作为青年人的榜样,请你说说我们青少年学生如何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好吗?
(2)示例:中国梦是民族复兴的大概念,它是由我们每个人的梦想组成的,所以,青少年应该踏实勤奋地走好每一步,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增长本领,只有这样才能为实现中国梦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详解】⑴本题考查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思考时要侧重对话语境的分析,语言得体,流畅等指导和落实。学生可针对材料,围绕这次活动的主体”我们的中国梦,五月的鲜花“来提出问题,合理即可。注本题答案不唯一。
⑵本题考查学生语文的综合能力。这种题要求学生参透材料,读题要细、审题要慎、要求要明确、创意要新,能展开美妙的联想和想象,紧扣主体,且结合自身的实际来谈。表述上语言要准确、得体,并富有层次感。本题答案不唯一。
⑵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做这样的题,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多读、多看、多听、多练,逐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答这样的题就非常的容易。本题没有统一答案,此类题目解答时要注意认真审明题意,搞清具体语境,围绕主题,语句通顺,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11.首先介绍第一个抉择是什么,接着解释做出这个选择的原因,最后介绍了抉择之后工作的极度忙碌和新思考。 12.热爱科学、心系国家、不怕吃苦等。 13.坦诚率真,亲切自然,在口语化的轻松闲聊中介绍自己,传达观点。
【解析】11.考查内容理解概括。
结合第①段“我第一个抉择,在大学二年级即1954年进入北京大学的数学力学系。当时北大非常好,教我基础课的老师都是非常优秀的老师”、③段“我一生中第一个重要的扶择,是选择了计算数学,正好赶上了计算机迅速发展的年代,这是我一生中的幸运,这个幸运跟我当初的扶择有关”等内容可得:选文①——③段介绍第一个抉择是什么;
结合④段“为什么当初选这个方向呢?我觉得我这个抉择的一个重要的核心的想法是:一个人一定要把他的事业,把他的前途,跟国家的前途放在一起,这是非常重要的。我当时选择这个方向,就是看到未来国家非常需要这个”概括可得:选文第④段解释做出这个选择的原因;
结合⑤段“我在毕业以后就投身到硬件里面,在第一线跌打滚爬,滚爬了大约三四年之久。那个时候我忙的程度,可能是你们现在难以想象的。我最近20多年搞激光照排当然很忙,没有休息”“而我就纳闷,为什么看到国外有好的构思、好的高计,我们只能停留在欣赏的地步,不能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创新呢?后来发现我不懂得应用,不了解计算机的应用,也就不了解程序”等内容可知,第⑤段介绍了抉择之后工作的极度忙碌和新思考。
12.考查人物形象分析。
示例:结合④段“为什么当初选这个方向呢?我觉得我这个抉择的一个重要的核心的想法是:一个人一定要把他的事业,把他的前途,跟国家的前途放在一起,这是非常重要的。我当时选择这个方向,就是看到未来国家非常需要这个”可知,科学家王选将自己的事业和祖国的前途联系在一起,由此可见其热爱祖国、心系祖国发展,这一精神品质值得我们每一位中学生学习。
13.考查表达特点。
结合④段“为什么当初选这个方向呢?我觉得我这个抉择的一个重要的核心的想法是:一个人一定要把他的事业,把他的前途,跟国家的前途放在一起,这是非常重要的。我当时选择这个方向,就是看到未来国家非常需要这个”、⑤段“我在毕业以后就投身到硬件里面,在第一线跌打滚爬,滚爬了大约三四年之久。那个时候我忙的程度,可能是你们现在难以想象的。我最近20多年搞激光照排当然很忙,没有休息”“而我就纳闷,为什么看到国外有好的构思、好的高计,我们只能停留在欣赏的地步,不能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创新呢?后来发现我不懂得应用,不了解计算机的应用,也就不了解程序”等内容可知,作者演讲过程中语言亲切自然,好似与读者聊天,将自己的人生经历用平凡朴素的话语娓娓道来,在口语化的语言中表述自己的观点,便于听众理解感受。
14.示例:我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讲的就是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失败有时也是不可避免的。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不就是经过无数次的失败才走向成功的吗?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失败,再失败,最后终于成功,发明了电灯。爱迪生是这样,雅典奥运会冠军刘翔也是这样他也是经过了无数次的失败之后才取得了骄人的战绩,实现了亚洲人短跑金牌零的突破,为中国人争了光,也为亚洲人争了光!失败不可怕,但要从失败中不断汲取教训,多向成功的人士学习,在心理上要认识到失败是暂时的,只要你能调整心态,找出问题的所在,加上自己的刻苦努力,你一定能得到自己满意的结果。
【详解】本题是一篇小作文,以“失败与成功”为话题,写一段演讲词,考查学生写讲演词的能力。口语化的语言平实、简洁、浅显、亲切、自然,可以拉近与听众的距离,还可以充分发挥语言抑扬顿挫的特点,给人鲜明、深刻的印象。写作时,宜当作对面有听众,口语化浓一些。
【点睛】本题是一篇小作文,要求写一篇讲演词,考查学生仿写课文的能力。首先对熟悉原文内容,积累材料。平时要多读课文和名著,学习优秀作品的写作方法。可以多做仿写练习,逐渐提高写作能力,写好后请别人修改和点评。本题注意语言的口语化。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