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专项训练——按课文内容填空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1.按所学知识填空。
(1) ,报得三春晖。
(2)童孙未解供耕织, 。
(3)敲成玉磬穿林响, 。
(4) ,游子身上衣。
(5)牧童归去横牛背, 。
(6)本单元课文的内容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作者都在文中回忆了自己的 生活,
《祖父的园子》表达的是 之情,《月是故乡明》表达的是 之情。阅读这样的课文,我们要重点体会作者的情感。
2.积累大观园
(1)我国古代有很多诗人、词人都塑造过儿童的形象,有“ ,也傍桑阴学种瓜”的村童;有“ ,彩丝穿取当银钲”的稚子;有“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的 ……他们天真伶俐,淳朴可爱,是古诗词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2)《祖父的园子》选自《 》,作者是 ,这篇文章表达了 。
(3)课文《月是故乡明》的题目出自唐代著名诗人 的名作《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在战乱之中对故乡亲人的怀念。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祖父的园子》选自女作家( )的《 》,课文用第一人称讲述了“我”和祖父在院子里( )、( )的生活,表达了“我”对( )的祖父深沉的( )与( ),对童年生活深切的( )。
(2)《月是故乡明》的作者是( ),全文以( )为线索,回忆了在故乡的童年生活,抒发了对故乡的( )之情。课文题目出自杜甫的名句: , 。我积累的思乡名句还有: , 。
(3)《梅花魂》的“魂”不仅是梅花( )、( )精神的体现,也是外祖父漂泊海外依旧( )的赤子心的写照,更是中国人( )的民族精神的象征。这让我想起关于梅花的诗: , 。
(4)( )代( )的《 》歌颂了母爱的伟大。全诗如下: , 。 , 。 , 。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是( )代诗人( )描写农村( )时的热烈劳动场面的一首田园诗。从“ , ”这句中我们感受到孩童的天真、勤劳、可爱。
(2)( )代( )的《 》描写了幼童在严寒天气弄冰玩耍、自得其乐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孩子的( )之情。其中“ , ”让我们感受到画面的色彩美,“ , ”让我们感受到其中的声音美。
(3)宋代( )的《村晚》中“ , ”描绘了一幅恬静的乡村晚景,“ , ”则勾勒了一个调皮天真、悠闲自在的晚归牧童。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古诗文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其中有许多诗歌描写了天真可爱、聪明伶俐的儿童形象,比如:“ ,也傍桑阴学种瓜”“ ,彩丝穿取当银钲”“ ,短笛无腔信口吹”“儿童急走追黄蝶, ”。
(2) 写的《游子吟》中直接抒情歌颂母爱的句子是“ , 。”
(3)《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诗中,描写人们白天在田间除草,晚上把麻搓成线,各有各的家务劳动的诗句是“ , 。”
(4)在四周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水高涨。太阳正要落山,红红的火球好像被远山衔在嘴里,倒映在清凉的水波中。这一环境描写可用《村晚》一诗中的“ , ”概括。
6.我会积累与运用。
(1)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三首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稚子弄冰》《村晚》,请你分别用五个字的词语给三首古诗描绘的画面命名 、 、 。
(2)儿童是那样的天真可爱,“ , ”写出了儿童学种瓜时的情景;“ , ”描绘了小孩“脱冰作戏”的情景;“ , ”描写了牧童骑在牛背上悠闲自在地吹笛的情景;“ , ”写出了儿童捕蝉前的专注。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中,表现农村儿童天真、勤劳、可爱的诗句是 。
(2)《祖父的园子》选自《 》,作者是 ,祖父的园子里有 ,有 ,有 ,有 ……这里是“我”的 。本文展现了作者 的童年生活。
8.根据所学课文内容填空。
(1)童年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读着范成大的“ , ”,我们感受到了乡村儿童学种瓜的纯朴、可爱;读着杨万里的“ , ”,我们体会到孩子们取冰玩耍的快乐;读着雷震的“ , ”,我们领略了牧童晚归的悠然。
(2)当想到慈母之恩无以回报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游子吟》中的“ , ”。
9.填空。
(1) ,村庄儿女各当家。 ,也傍桑阴学种瓜。
(2)稚子金盆脱晓冰, 。 ,忽作玻璃碎地声。
(3) ,山衔落日浸寒漪。 , 。
(4)慈母手中线, 。临行密密缝, 。 , 。
10.按要求填写句子。
(1)童年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范成大的“ , ”写出了儿童劳动时的天真与快乐;杨万里的“ , ”描绘了幼童在严寒天气玩冰时的快乐场景;雷震的“ , ”让我们领略到了牧童晚归的悠闲自在。
(2)我们在感恩、回报母爱的时候,经常会想到唐代诗人孟郊《 》中的诗句:“ , 。”
参考答案:
1. 谁言寸草心 也傍桑阴学种瓜 忽作玻璃碎地声 慈母手中线 短笛无腔信口吹 童年 对童年美好生活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怀念 对故乡的思念与眷恋
2. 童孙未解供耕织 稚子金盆脱晓冰 牧童 呼兰河传 萧红 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怀念。 杜甫 月夜忆舍弟
3. 萧红 呼兰河传 自由 快乐 慈祥 热爱 依恋 怀念 季羡林 月 思念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不畏冰雪 凌寒怒放 坚守爱国 坚毅不屈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唐 孟郊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4. 宋 范成大 农忙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宋 杨万里 稚子弄冰 喜爱 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5. 童孙未解供耕织 敲成玉磬穿林响 牧童归去横牛背 飞入菜花无处寻 孟郊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6. 农村生活图 牧童晚归图 脱冰作戏图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钲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7.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呼兰河传 萧红 树 花 草 昆虫 乐园 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8.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钲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9. 昼出耘田夜绩麻 童孙未解供耕织 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 草满池塘水满陂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游子身上衣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10.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钲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游子吟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