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一、教学内容解析:
1、课标要求及分析
课标要求:
1、认识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2、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分析其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
课标分析:
认识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这是课标的第一要求。教学时,要结合历史、政治等学科知识,从台湾历史的分析角度,引导学生认识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所以课标1体现的维度目标是知识目标和情感目标,学是认识,学习内容是台湾省是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课标2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地图,能自主归纳出台湾的地理位置等自然地理特征。以及通过收集资料,分析台湾经济发展的特色。所以课标2体现的维度目标是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前提条件是运用地图,行为动词是指出和分析,学是理解,学习内容是台湾的位置和范围以及台湾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特色。
2、教材分析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四节的内容,台湾省面积不大,却是中国地理四个单独省区中一个必学省份,充分体现台湾省在我国地位的重要性。
教材设计通过“不可分割的领土”、“美丽富饶的宝岛”和“外向型经济”三个部分介绍了台湾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及台湾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等特征和台湾的经济特色。三部分知识联系紧密,让学生明确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在此基础上分析自然地理概况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为了使学生的学习思路更加有条理,教学时根据课本上的编排顺序进行学习,使学生有一个从自然到人文的渐进过程。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和学习方法,加上通过北京、港澳两节省级区域的学习,已经学会了应用区域发展优势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路来学习不同的省级行政区。但学生对台湾问题的认识多来自电视、网络,而实际的基本概况特别是特色经济,学生有一定的认知困难。鉴此,教师应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区域探究的基本思路设置适当的台阶。同时,针对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把竞争机制引入课堂,为学生的自我表现意识提供适宜的舞台,从而使学习变的顺利快乐而富有成效。
三、教学重、难点及解决策略
1、重点
课标指出“认识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教材通过三个部分让学生明确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在此基础上分析自然地理概况以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通过对课标分析和教材分析,确定本课的
教学重点:
(1)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地形与气候特征。
(2)认识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教学重点解决策略: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欣赏文学作品和了解历史事件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深刻认识“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然后强化读图训练,引导学生从图上获取信息,通过填写台湾岛简图,把地理知识落实到地图上,巩固所学的知识。多次读图中,反复突出教学重点。
2、难点
课标要求“分析台湾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学情分析指出学生对台湾问题的认识多来自电视、网络,而实际的基本概况特别是特色经济,学生有一定的认知困难。根据课标分析和学情分析,确定本节课的
教学难点:
(1)台湾资源物产与自然条件之间的关系。
(2)台湾的外向型经济。
教学难点解决策略:
通过资源推介,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认识台湾的富美。然后利用资料展示、教师讲授等方法让学生了解台湾的经济发展特色。不仅培养了学生提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也体现了课堂探究学习的过程,由浅入深逐层突破难点。
四、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实践探究等方法,学生能明确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民族感、使命感、责任感。(知识目标和情感目标)。
2、通过小组合作、读图探究等方法,学生能够运用文字、地图等资料说出台湾的组成、地形特点、气候特点以及物产与自然条件的关系。培养学生掌握读图、用图、综合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
3、通过启发式讲授,学生能够理解台湾的经济特点。(知识目标)
五、教学流程
【导入】创设情景(预设时间2分钟)
师:今天老师要带领同学们去研学旅行,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首诗,结合诗句猜一下我们接下来要去哪里呢?
状似芭蕉貌似岛,
阿里山底雾气绕。
兰花蝴蝶鱼米乡,
日月神潭岛中宝。
这首诗描述的是我国的哪个省?学生齐答:台湾省。
师:对,今天我们研学旅行的目的地就是台湾省!
【新课讲授】
【研学旅行一:初识台湾】
第一学程:
(一)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1、神圣领土不可侵犯(预设时间3分钟)
师:为什么说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你有何证据 (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材料发言)
过渡:我们在研学之前要先做一些准备工作,都需要提前做哪些工作呢?(学生回答)
师:那看看老师做了哪些准备?(出示PPT)
2、位置与范围(预设时间5分钟)
自主学习:自读课文65-66页,图7.41完成以下内容:
主问题:
1、找出台湾的纬度位置(哪一条重要的纬线穿过它)和海陆位置。
2、台湾省由哪几部分组成?
3、台湾岛的地形、河流具有什么特征?气候类型有哪些?
4、找出台湾省主要的城市、山脉、河流、湖泊。
学法指导:
第一步:自学
阅读课本65-67页图及文字,思考问题。(注意圈划)
第二步:互学
组长带领组员交流答案。4号、3号发言,2号补充,1号总结 。并为展学做准备。
第三步:展学
小组上讲台脱稿展示,其中1、2、4题需要结合黑板图指出并用字母或数字标注出。
教师小结:黑板画图并讲解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的目的是要求学生理解台湾省的位置、组成、主要的城市、濒临的海洋。既培养了学生的读图能力,又可以让帮助学生不用死记硬背就能理解我国的位置及其优越性。达到了本节课的知识目标。
承转:了解了台湾的位置和概况我们再来谈谈台湾都有哪些著名的旅游景点和特色的民俗、饮食?学生回答。(出示图片)
师:从明朝开始,列强就多次进犯台湾,他们主要是看重了台湾之“宝”。台湾岛“宝”都有哪些
【研学旅行二:走进台湾】
第二学程:“美丽富饶”的台湾
主问题:(阅读68-69页文字)
1、台湾的丰富的资源有哪些?丰富的物产有哪些?
2、台湾获得了哪些美称?并说出获得美称的原因?
学法指导:
第一步:互学
组长带领组员交流答案,4号、3号发言,2号补充,1号总结 。并为展学做准备。
第二步:展学个体展示,随机选取组员代表本组展示.
(点拨)归纳成下表:
台湾美称 含 义
海上米仓 台湾盛产大米,其中最著名的是“蓬莱米”
东方甜岛 盛产甘蔗,制糖业发达
水果之乡 盛产热带、亚热带水果,如香蕉、菠萝等
亚洲天然 植物园 森林面积广阔,一半以上的土地覆盖着茂密的森林
兰花之乡 盛产兰花,兰花种类多、产量大
“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 自然环境优越,森林、矿产、水产资源丰富,被誉为“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
【设计意图】通过一定情境下的独立自学,初步达成学习目标,由于这部分内容比较简单,学生通过自学基本可以完成。所以在学程设置的时候我就没有设置互学的环节。充分锻炼了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教师小结:西部平原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中东部山地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森林树种丰富。
【研学旅行三:旅程结束--回顾台湾】(预设时间:2分钟)
师:同学们,到这我们的研学旅行就结束了,通过今天的研学,宝岛台湾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学生谈论自己的收获,教师归纳总结)
拓展延伸:
【情感升 --盼台回归】(预设时间:3分钟)
作为中学生应为祖国的繁荣强盛、和平统一做些什么 (学生回答)
【课堂学习效果评价】(预设时间:4分钟)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填出台湾周围海域:A______海 B______海峡 C______海 D_______洋。
2、在图中填出澎湖列岛、钓鱼岛。
3、台湾岛的中南部有一条特殊的纬线____穿过。
作业:
基础作业:练习册《资源与评价》45页选择题1-9题,填图题1-2题。
提升作业(1、2号同学):1、查询资料了解台湾频发的自然灾害有哪些并解释成因。2、台湾有哪些著名的旅游胜地?下节课分享
六、板书设计
第四节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一、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
1、神圣不可分割
2、位置范围
二、美丽富饶的宝岛—丰富的资源
1、地形
2、气候
3、美称及含义
三、外向型经济
1、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
2、经济模式:“进口—加工—出口”型
古希腊哲学家普罗塔哥拉曾说:“人的大脑不是等待填满的容器,而是需要点燃的火炬。”“学本教学”模式犹如一把火炬,点燃了教师教学的激情,也点燃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在“学本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地理组教师必定会继续认真钻研教学目标,精选教学方法,努力为学生们呈现一节节回味无穷的视听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