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教案【2024春统编七下历史精品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教案【2024春统编七下历史精品课件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23.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3-04 11:07: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教学设计
【2022课标要求】
认识北宋面临的新形势,了解辽、宋、西夏的并立。(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教学目标】
1.了解北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的基本史实,知道辽、西夏与北宋之间的和战。
2.理解北宋与辽、西夏议和的原因和影响,学会全面、客观、辩证地评价历史事件。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西夏的兴起及其与北宋的关系;辽与北宋的和战。
教学难点:辽与北宋的和战;评价澶渊之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上一节课中,我们讲到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采用先南后北的统一方针,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我提示大家一个易错点,北宋并没有完全统一古代中国。其实在北宋的北面和西北方向,有先后成立的两个政权,不断袭扰北宋,让北宋的统治者头疼不已。今天就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与北宋并立的政权,以及它们之间的恩恩怨怨。
二、讲授新课
(一)契丹族与党项族
1.合作探究: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找出契丹族兴起的原因
总结:①隋唐时期,契丹族与汉族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②唐朝末年,北方汉人纷纷避乱,北出长城,带去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活方式。③到9世纪后期,契丹已经有了农耕、冶铁和纺织等产业,并开始建筑房屋、城邑。
2.合作探究: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归纳西夏民族的概况
总结:生活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党项族,原属羌族的一支。唐朝时,党项族集中到甘肃东部、陕西北部一带,与中原文化的接触渐多,社会生产有所发展。
3.合作探究:列表归纳北宋、辽和西夏建立政权的基本情况。
(PPT出示)地图《北宋形势图(1111年)》,识读地图并结合教材33-34页内容,请你用喜欢的方式呈现“辽、宋和西夏鼎足而峙”的局面吧。(提示:须包含每个政权名称、民族、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等信息)
成果展示
方式一:文字描述
辽是在10世纪初,由契丹族的耶律阿保机建立,都城上京临潢府;北宋是在960年,由汉族宋太祖(赵匡胤)建立,都城开封(东京);西夏是在11世纪前期,由党项族元昊建立,都城兴庆府。
方式二:同学用制作表格的方式,清晰全面的整理了辽、北宋、西夏政权建立的状况。
政权名称 民族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辽 契丹族 10世纪初 耶律阿保机 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
北宋 汉族 960年 宋太祖(赵匡胤) 东京(今河南开封)
西夏 党项族 11世纪前期 元昊 兴庆府(今宁夏银川)
方式三:用图示的方法展示辽、北宋和西夏政权。
方式四:结合《辽、西夏、北宋政权并立》+资料卡的方式。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识读地图、运用表格梳理、制作示意图等方法直观形象地展示辽、西夏与北宋并立的局面,通过对比感受不同展示方式的特点。尤其是示意图能够直观形象地突出这一时期民族关系的特征为:民族政权并立。
4.契丹族和党项族的兴起与发展
PPT出示文字和图片,探究契丹族和党项族兴起与发展的原因。
从生活方式、货币、文字创制、农耕文化等方面进行展示,探究契丹族和党项族发展的脉络,我们认识到:契丹族和党项族通过学习汉族先进的制度、经济、文化,促进本民族迅速发展壮大;契丹族和党项族为我国北方和西北等边疆地区的开发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这充分说明: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祖国的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运用丰富的博物馆文物图片及史料,引导学生从中得出民族交融促进各民族发展,各民族人民共同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落实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二)辽与北宋的和战
1.交恶之始——燕云十六州
播放纪录片《中国通史》第54集《澶渊之盟》,了解这段历史。
出示地图,了解燕云十六州的位置。
2.提问:请同学们结合地图及教材35页内容梳理辽与北宋关系变化的基本史实,并用示意图表示出来。
3.成果展示
4.播放澶州之战的视频,了解澶州之战的过程。
5.评价澶渊之盟。
材料一:(辽与宋)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苏辙《栾城集》卷四二《论北朝政事大略》
材料二:当时在宋与辽、宋与西夏的边界开设贸易场所,称为“榷场”。官府和商人同各种商品在此进行交换,互通有无。边界贸易的往来,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也加深了各族人民之间的了解。
——《七年级下册中国历史》(统编版)(36页《知识拓展》)
材料三:“生育繁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不识干戈”。
(1)“澶渊之盟”是宋辽双方均势的体现,它给宋辽两国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2)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
(3)对辽来说,“澶渊之盟”不仅使辽兵安然脱险,还得到了岁币。
(4)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来看,“澶渊之盟”的订立有其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宋辽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宋辽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双方展开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生产发展,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
【设计意图】澶渊之盟是个有争议的命题。如何正确、客观地评价它,就必须对澶渊之盟宋辽双方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事实上,澶渊之盟是宋辽双方均势的体现,它对宋辽两国都带来了积极的影响。无论从大历史的角度,还是大民族的角度来看待它,都有值得肯定的一面。澶渊之盟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迭经争论的命题。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对的观点。肯定者认为它虽是一个屈辱性的条约,但签订后,北方地区出现了一个比较安定的和平环境,它沟通了宋辽双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往,密切了各族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否定者则认为澶渊之盟的签订,既承认辽政权的存在,又开“岁币”之滥觞,以后两宋之积弱,使宋代局面江河日下。引导学生全面客观的作出评价,以积极的、大历史的角度肯定它的价值。
(三)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1.提问:结合教材36页内容梳理西夏与北宋关系变化的基本史实,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
2.成果展示
3.合作探究:为什么北宋和西夏在军事上打了胜仗还选择议和呢?请同学们思考探讨吧。
讨论总结:关于辽宋议和,宋真宗和辽作战决心不大;辽军孤军深入,契丹大将被北宋军埋伏的床子弩射死,契丹士气大挫,开始有议和之意。
关于宋夏议和,西夏立国时间短,人力物力有限,连年战争损耗很大,人民处于困苦之中。
【设计意图】运用小组讨论方式探究北宋与辽、西夏之间选择议和的原因,尤其是北宋和西夏在军事上胜利的情况下选择议和,培养学生对史事的分析,落实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三、课堂总结
无论是辽宋的“澶渊之盟”还是宋夏议和都是北宋与辽、西夏在双方力量相对均衡的条件下相互妥协的产物。更重要的是澶渊之盟和宋夏议和开启了北宋与辽、西夏的长期和平局面。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和约,“岁币”成为它的沉重负担。但就整个中华民族来说,澶渊之盟的订立有其积极的一面。我们要辩证地看待历史事件。北宋与辽、西夏的和战,体现了中华民族内部各民族间有矛盾冲突与战争,也有和平相处与友好交往。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