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3-04 14:34:05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九年级历史试题
(本卷满分60分,共4页,考试时间90 分钟)
友情提醒:1. 本历史试题共4页,两大题20小题,满分60分。
2. 请在答题卡上规定的区域内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请在下列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 (第1—10题,每小题1分; 11—17题, 每小题2分, 共24分。)
1.刻写在右图石柱上的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这一人类宝贵文化遗产诞生于
A. 黄河流域 B. 两河流域
C. 尼罗河流域 D. 印度河流域
2.右图是对于中世纪西欧庄园的图解,下列选项中描述正确的是
A.庄园以农业为主
B.庄园以城市为基础
C.庄园拥有自治的权力
D.手工工匠和商人是主要居民
3.15 世纪,欧洲学者、政治家甚至普通民众都流行写自传,这一时期自传作品的数量比之前近千年所写自传的总和还要多。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当时
A. 租地农场开始出现 B. 人文主义思潮流行
C. 绘画艺术蓬勃发展 D. 近代自然科学奠基
4.1989 年 7 月 14 日,西方 7 个主要工业发达国家和第三世界 27 个重要国家的首脑齐聚一堂,参加一项隆重的 200 周年纪念庆典,在世界历史上得到如此殊荣的事件并不多,庆典是为了纪念
A. 美洲的发现 B. 美国的独立 C. 俄国的改革 D. 法国大革命
5.1689年英国的《权利法案》、1776年美国的《独立宣言》、1789年法国的《人权宣言》,被人们视为最具代表性的三部人权文献。因为这三部文献都体现了
A. 确立民主共和国的希望 B. 建立民主政治的诉求
C. 创建君主立宪制的要求 D. 反对殖民压迫的愿望
6.历史学家帕尔默说,在 18 世纪后期的 40 年中,整个大西洋文明受到了具有相同目标的 一场革命运动的涤荡。 “相同目标”是
A. 推翻封建统治 B. 建立资产阶级统治
C. 实现民族独立 D. 打败外国武装干涉
7.“极其漂亮的廉价棉织品给人民大众带来的利益……(19 世纪)贫苦阶层也能像 18 世纪的中上层人士那样穿得非常整洁,甚至享受服装的乐趣。”该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 远洋轮船的使用 B. 火车投入运营
C. 纺织工厂的涌现 D. 珍妮机的出现
8.右图为俄国(苏联) 粮食产量变化曲线,其中影响 1921~1925年粮食产量变化的重要因素是
A. 第一次世界大战
B.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 新经济政策
D. 斯大林模式
九年级历史试题 第1页(共4页)
9.1929年10月,一场以股票市场大崩溃为先导的经济危机爆发,迅速冲垮了美国的金融机构,随即席卷整个经济部门,导致金融危机、工业危机和农业危机交织在一起,使全国经济陷入混乱和窒息的境地。对此,罗斯福总统
A. 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B. 全面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 建立起个人独裁的法西斯专政 D. 推进国民经济军事化的政策
10.它“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首次以武力重新瓜分世界的重大行动,开始打破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所确立的世界秩序”。它是
A. 九一八事变 B 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C. 德军进驻莱茵非军事区 D. 七七事变
11.“中世纪晚期,西欧少数商人占据着生产资料,他们向乡村手工业者提供原料甚至生产工具,并预付部分工资,最后收回制成的产品,并投放到市场出售。”材料反映了
A.手工工场的产生 B. 租地农场的产生
C. 庄园制度的兴起 D、工厂制度的建立
12.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多次通过反种族主义决议,而兴起于 16世纪的“三角贸易”是人类历史上悲惨的一页。关于“三角贸易”描述正确的是
A. 三角贸易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非洲和美洲 B. 给非洲带来巨大的人口损失和沉重的灾难
C. 把黑人奴隶运到欧洲使其成为劳动力资源 D. 客观上促进了非洲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13.某学者认为:尽管奴隶制的存废问题是引起美国内战的主要原因,但战争的胜利是北方的胜利,而不是黑人的胜利。该学者旨在说明,这场战争
A. 建立了统一联邦制国家 B. 加剧了黑人和政府的矛盾
C 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 以废除奴隶制为根本目标
14. 历史学家傅斯年认为“直接史料”是“未经中间人修改或者转写的史料”,即当时人的记述,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下列材料都与美国内战有关,可信度最高的是
选项 资源 名称
A 文章 《论美国内战》
B 电影 《乱世佳人》
C 小说 《黑奴吁天录》
D 文件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5. 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由于日本具有向伟大的中国文化世界借用某些东西的悠久传统,因而,19世纪在同样地借用西方世界的东西时,发生的冲突较少、痛苦较小。”这着重分析的是日本明治维新的
A. 有利因素 B. 改革过程 C. 具体内容 D. 重要意义
16.阿德勒在《世界文明史(下册) 》中将第二次世界大战划分为三个阶段(见下表)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判断,推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由第一阶段朝着第二、三阶段转化的根本原因是
阶段 时间 概况
第一阶段 1939年至1941年末 德日法西斯获得胜利和扩张
第二阶段 1942年至 1943年 反法西斯盟国在各个战场开始反攻
第三阶段 1944年至 1945年 反法西斯盟国取得最后胜利
A. 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B.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
C.美国取得中途岛海战的胜利 D. 盟军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17.当今世界联合国在处理国际事务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决定建立联合国的国际会议是
A. 开罗会议 B. 波茨坦会议 C. 雅尔塔会议 D 慕尼黑会议
九年级历史试题 第2页(共4页)
二、非选择题: (第18题12分, 第19题12分, 第20题 12分, 共36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一些历史学家以一些重大历史事件为切入点编写了一本世界近现代史书籍。以下是其目录节选。
第一章 文艺复兴
……
第三十章 美国革命
……
第三十二章 第一次工业革命
……
第四十六章 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
……
材料二:
李筠《西方史纲:文明纵横3000年》一书的目录(节选)
第四章(近) 现代
二、翻转:文艺复兴只是文艺
……
四、扩张:大航海只有血与火
……
六、蜕变:英国凭什么成了世界第一
……
九、启蒙:什么是经典的现代性
十、革命:天地从此焕然一新了吗
(1)根据材料一的目录,选择一个历史事件作为其中一个章节补充进去,并结合相关史实说明补充该事件的理由。 (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两个标题自拟一个主题,围绕这一主题进行简要论述(8分)
19.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材料一:
(1) 逐条归纳材料一包含的历史信息,结合所学,分析这些历史信息造成的影响。 (4分)
九年级历史试题 第3页(共4页)
材料二: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862年9月,合众国总统宣布,从1863年元旦起,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并允许奴隶作为自由人参加北方军队。 1863年元月1日起,凡在当地人民尚在反抗合众国的任何一州之内, 或一州的指明地区之内, 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 ——摘编自《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2) 材料二的文件颁布于哪场战争中 据材料二,指出这一文件发挥的历史作用。 (4分)
材料三:在明治改革年代,他们……积极认真地学习欧美的长处,实行一系列重大有效决策—一坚决摧毁了幕藩封建体制,大力殖产兴业和扶植私人资本,重视开发民智和发展近代教育……但明治年代的富强之中有隐忧、有阴影。 ——摘自齐世荣主编《日本:速兴骤亡的帝国》
(3) 根据材料三,概括这场改革的内容。综合上述三则材料,归纳它们的共同主题。 (4分)
20.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材料一:
(1)观察材料一一战前后的欧洲示意图,分析其前后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变化的原因。(6分)
材料二:,欧洲的全球霸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比大战前看上去要更完整。但是在这一表面之下,形势却完全不同。实际上,从全球的观点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意义——恰恰在于它开始了欧洲霸权的削弱,这一过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宣告完成。这一削弱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经济衰弱、政治危机、对殖民地的控制日益减弱。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请从“经济衰落、政治危机、对殖民的控制日益衰弱”三方面举例说明“欧洲霸权的削弱”的具体表现。-(6分)
九年级历史试题第4页(共4页)九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第1—10题,每小题1分;11—17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5BABDB 6-10BCCBA 11-17ABCDAAC
二、非选择题:(第18题12分,第19题14分,第20题10分,共36分)
18.12分
(1)示例一事件:新航路开辟。理由:新航路开辟,使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逐步确立了世界的观念;世界市场开始形成。示例二事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理由:英国在资产阶级革命后逐渐形成君主立宪制,为开展工业革命和成为世界大国奠定了基础,同时为世界各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民主制度建设提供了借鉴,对世界近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4分)
(2)(主题2分,选取标题单独列出2分,论述6分(两个标题分别论述各3分))
(2)评分标准
水平等级 拟定观点 材料运用与论述
6—8分 明确,有新意或有思想深度 紧扣观点加以论述,运用材料中两个以上的史实,能够做到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4—6分 明确 能够围绕观点论述,运用了材料中的史实,但不够充分或不够典型,条理基本清楚
2—4分 不够明确 有论述或说明,但材料不充分,或史论结合不充分
0—2分 没有凝练出观点 观点、论述与材料无关,或仅仅重复材料中的史实
19. (1)信息:贵族宣读解放农奴的法令,农奴跪地感谢农奴。(2分)影响:影响:①1861 年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②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2分)
(2)战争:美国内战。(2分)影响:解放了黑人奴隶;调动了黑人奴隶的积极性。他们
踊跃参军。(2分)
内容:摧毁幕藩体制;殖产兴业,扶植私人资本;提倡“文明开化”,发展近代教育。
(2分,回答两点即可)共同主题: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2分)
20.(1)历史信息:①国家增多,出现许多新的国家(如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②部分国家疆域发生变化(如德国疆域变小、阿尔萨斯—洛林归还法国);③有些国家名称发生变化(如俄国变成苏联);④有些国家不存在了(如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等)。
(4分,回答其中两点即可)原因:一战;《凡尔赛条约》;十月革命等。(2分,回答两点即可)
(2)表现:经济衰落:欧洲的工业在一战中遭到破坏,而美国的工厂却在战时极大需求
的推动下惊人的发展起来,美国工业产量远远大于包括苏联在内的所有欧洲国家的产量(2
分);政治危机:1914年以前,欧洲是近代政治思想和制度的发源地,而战后这些思想和
制度已遍及全球,欧洲政治的优势地位丧失;十月革命确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
专政的国家,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欧洲许多国家成立共产党等工人政党,威胁资产
阶级统治(任答一点,2分);对殖民的控制日益衰弱: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兴起,如:中国
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埃及华夫脱运动等(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