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学期第六大单元《童年生活的文学表达》大单元整体学习学程设计(教师版)
单元主题 童年生活的文学表达 主备人
单 元 概 述 1. 课标要求 单元教材 学情分析 单元内容 本单元本单元围绕“童年的真善美”这个主题编排了《童年的水墨画》《剃头大师》《肥皂泡》《我不能失信》四篇课文。这些课文题材丰富,体裁各异,有儿童诗、散文。课文语言简洁明快、亲切自然,能唤起学生对生活里的真善美的感受,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在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已经学习过“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这为本单元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习精读课文《童年的水墨画》《剃头大师》和《肥皂泡》时,要引导学生学习运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等方法来理解难懂的句子;学习略读课文《我不能失信》时,则要引导学生自觉运用这些方法来理解难懂的句子。“交流平台”中对理解难懂的句子的方法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认识。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写一个身边的人,尝试写出他的特点 指导写作时,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发现身边人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5. 学 习 任 务 4.评价预设 单元目标评价任务 评价标准目标1文学摄影我参展,撰写摄影作品“说明书” 1.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作者所描绘的童年美好画面。 3.能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为照片写一段文字说明。目标2 任务一:邀请作者来参展 任务二: 我向作者来学习 任务三: 评选我最喜欢的参展作品1.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句子的意思和描绘的画面,并说出用什么方法来理解的。 2.能摘录课文中的词句,并能根据句子意思搭配合适的图画。 3.布置文学摄影展,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评选最喜欢的美好时刻。目标3任务一:重置摄影展,邀请家人来参展 任务二:品童年乐趣,享美好生活 任务三:写出身边人的特点 1.和家人一起交流不同年代童年生活的不同美好,能记录下来在班级内分享。 2.能在组内按照任务要求交流阅读《多彩的童年》的感悟。 3.能用美好的语言,写一个身边的人,写出他的特点。
5.情境任务与活动 (1)总情境任务: 在童年的百花园里,我们看到了缤纷的世界:溪边、江上、林中,有“我”泼墨童年的水墨画,看“剃头大师”认识天真有趣的小沙,从“肥皂泡”追忆冰心奶奶五彩的泡泡世界,在故事中品味伟人儿时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 我们的童年生活也是美好而有趣的,参加班内“我们的美好生活——文学摄影展”,看看谁展示的美好时刻更有吸引力。 (2)学习任务及内容: 学习阶段任务学习目标学习内容 课时整体感知文学摄影我参展,撰写摄影作品“说明书”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三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用自己的话说出作者所描绘的童年美好画面。 3.结合课文插图和生活照片,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为照片写一段文字说明,撰写摄影作品“说明书”,体会童年的乐趣。课内:《童年的水墨画》《剃头大师》《肥皂泡》《我不能失信》 课外:自己搜集的生活图片1探究建构评选我最喜欢的参展作品1.运用联系上下文和联系生活的方法正确理解词语句子的意思,并展开联想,理解作者所描绘的童年美好画面。 2.邀请作者参与文学摄影展,梳理作者关注与发现的角度,搭配合适的作品和课文中的描述参展。 3.在文学摄影展中感受童年真实的快乐,真挚的感情,体会童年生活的趣味。课内: 《童年的水墨画》《剃头大师》《肥皂泡》《我不能失信》 5应用拓展重新布置摄影展1.重新布置文学摄影展,和家人一起参与,交流不同年代童年生活的不同美好,记录下来在班级内分享。 2.阅读《多彩的童年》,组内从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理解难懂的句子和描写人物特点等方面交流阅读感悟。 3.用美好的语言,写一个身边的人,写出他的特点,并表达对童年生活的热爱。语文园地——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 习作 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课外:《多彩的童年》《尼尔斯骑鹅旅行记》 3
课标要求 1.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3.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4.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5.观察周围世界,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6.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用书面或口头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思维活跃,有着强烈的求知欲。他们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但阅读分析能力较弱,思维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在学习时,要对文本内容进行分析,提高的阅读能力和分析文章的能力。用默读、略读等方式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对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2.单元大概念 课程大概念:多方法理解难懂句子,写出身边人的特点 学科大概念: 用美好的语言,表达对美好童年的热爱 (3)任务、活动框架图: 设计说明: 本单元以“我们的生活真美好——文学摄影展”为总任务情境,整合了三个任务,将识字写字、课文阅读、口语交际、课外阅读统整其中,在朗读课文中,了解课文内容,在听一听、讲一讲、想一想的过程中,体味童年真实的快乐、真率的性情、真挚的感情,回扣自己的实际生活,表达对美好童年的热爱。 整体感知——文学摄影我参展,撰写摄影作品“说明书”。读本单元四篇课文,大体了解文中所描绘的画面。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找到自己生活中的美好时刻,初步生成对于童年的美好印象。 探究建构——评选我最喜欢的参展作品。任务一研读文本,关注作者所描写的角度,想象画面,理解文本。任务二通过比较自己所写与作者所写的不同,丰富自己描绘画面的角度。任务三评选自己最喜欢的作品,从作品中发现童年生活的趣味与美好,生成对于童年生活的热爱;再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说说想法,发现实际生活中的童年美好。 应用拓展——重新布置摄影展。任务一与家人共同讨论各自的童年,珍惜当下。任务二回顾本单元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进行梳理与巩固。任务三学会找到特点、抓住特点来写身边的人。
3.学习目标: (1)阅读本单元四篇课文,用自己的话说出作者所描绘的童年美好画面,撰写摄影作品“说明书”,体会童年的乐趣。 (2)通过带领作者参加“文学摄影展”,运用联系上下文和联系生活的方法理解文中难懂的句子。学习单元课文对童年生活的描述,梳理出作者关注与发现的角度。 (3)借助学习工具记录自己的童年生活,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呈现其中真实的美好。用美好的语言,写一个身边的人,写出他的特点,并表达对童年生活的热爱。
整体感知: 任务一 文学摄影我参展,撰写摄影作品“说明书” 第1 课时
情境任务:童年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百花园,也是本神奇有趣的故事书,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童年这本有趣的故事书, 讲述不同人不同的童年故事,为作者或者自己的童年写一个摄影作品“说明书”,体会我们的童年乐趣吧!
学习内容分析:读课文,说出作者所描绘的童年美好画面。结合课文插图和生活照片,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为照片写一段文字说明,撰写摄影作品“说明书”,体会童年的乐趣。
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三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用自己的话说出作者所描绘的童年美好画面。 3.结合课文插图和生活照片,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为照片写一段文字说明,撰写摄影作品“说明书”,体会童年的乐趣。
学习评价: 评价任务评价标准评价方式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小组评价用自己的话说出作者所描绘的童年美好画面能用自己的话在组内和班级内自信表达,说出作者所描绘的童年美好画面小组评价撰写摄影作品“说明书”能用美好的语言撰写摄影作品“说明书”小组评价
学习过程
学习任务(活动)创造 学习过程实施 学生学习领导力
学习活动一: 一、读课文,说童年美好画面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标注的拼音或者查字典,读准每个字,读通每个句子。 2.再次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出作者所描绘的童年美好画面。 二、撰写摄影作品“说明书” 默读课文,结合课文插图或自己的生活照片,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为选择的一张照片写一段文字说明,撰写摄影作品“说明书”,体会童年的乐趣。 一.读课文,说童年美好画面 1.小组长带领组内成员在老师提供的多种的朗读方式中,选择组内成员最喜欢的方式带领成员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组内分工明确,借助标注的拼音或者查字典,读准每个字,读通每个句子。小组长做好带领和评价。 2.自己再次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出作者所描绘的童年美好画面。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先组内分享,后推选优秀个人班级分享。 二、撰写摄影作品“说明书” 1.自己快速默读课文一遍,找找课文中的插图有没有对自己感触很深或者印象深刻的,标记下来。 2.再找一张自己喜欢的生活照片,好好思考下,选择一张课文插图或者自己的生活照片写一段文字说明,撰写摄影作品“说明书”,一起体会童年的乐趣。 1.课前培训:借助学程对课文提前预习,明确整体感知阶段的学习任务,聚焦核心问题。 2.课中培训:组织好小组内的任务分工和合作学习,分工合作查字词。明确分享童年美好画面的标准。 3.课后培训:高效学习小组长汇总学习困惑,反馈学科老师。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资源:
探究建构 任务一:邀请作者来参展 任务二:我向作者来学习 任务三:评选我最喜欢的参展作品 第2.3.4.5.6课时
情境任务:童年是一个五彩缤纷的梦,梦里有我们丰富的想象和美好的憧憬;童年是一幅美图画,画里有我们甜美的生活。我们的文学摄影展已经初步搭建完成,但还需要收录更多精彩的作品,邀请作者来参展,丰富我们的文学摄影展吧,最后还有评奖环节哦!
学习内容分析:本阶段学习《童年的水墨画》《剃头大师》《肥皂泡》《我不能失信》,重点理解难懂句子的意思,能说出句子描绘的画面。
学习目标: 1.运用联系上下文和联系生活的方法正确理解词语句子的意思,并展开联想,理解作者所描绘的童年美好画面。 2.邀请作者参与文学摄影展,梳理作者关注与发现的角度,搭配合适的作品和课文中的描述参展。 3.在文学摄影展中感受童年真实的快乐,真挚的感情,体会童年生活的趣味。
学习评价: 1.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句子的意思和描绘的画面,并说出用什么方法来理解的。 2.能摘录课文中的词句,并能根据句子意思搭配合适的图画。 3.布置文学摄影展,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评选最喜欢的美好时刻。
学习过程
学习任务创造 学习过程实施 学生领导力
任务一:邀请作者来参展 1.阅读第18-21课,如果课文作者也来参展,他们会选择课文插图吗? 如果你认为课文插图可以参展,请你摘录课文中的词句,替课文作者撰写文字说明。 如果你认为课文插图不够精彩,请你邀请同学设计一个场景,重新拍一张照片参展,也要摘录课文中的词句撰写文字说明哦。 任务二:我向作者来学习 请选择一位伙伴,一起“漫游”影展,讨论: (1)参展“作者”跟“同学”选择的场景、人物或故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2)哪些场景、人物或故事是你没想到的?你有类似的生活吗? 任务三:评选我最喜欢的参展作品 1.梳理本单元你觉得难懂的句子,向同学们描绘其中的画面及趣味,并说出自己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2.从同学们和作者的参展作品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说说喜欢的理由。 任务一:邀请作者来参展 我们的文学摄影展已经初步搭建完成,但还需要收录更多精彩的作品。邀请作者来参展,丰富我们的文学摄影展吧。读《童年的水墨画》《剃头大师》《肥皂泡》《我不能失信》,思考: 如果课文作者也来参展,他们会选择课文插图吗? 如果你认为课文插图可以参展,请你摘录课文中的词句,替课文作者撰写文字说明。 如果你认为课文插图不够精彩,请你邀请同学设计一个场景,重新拍一张照片参展,也要摘录课文中的词句撰写文字说明哦。 任务二:我向作者来学习 我们的摄影展已经布置的非常丰富了,同学们挑选的作者的作品都非常精彩,让我们再次欣赏大家的作品,讨论并分享交流: (1)参展“作者”跟“同学”选择的场景、人物或故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2)哪些场景、人物或故事是你没想到的?你有类似的生活吗? 任务三:评选我最喜欢的参展作品 1.再次阅读本单元课文,找到2-3处你觉得有意思的句子,用“——”画出来,并在后面写出你是用什么方法来理解的。小组交流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 2.再次翻看摄影展的作品,里面有没有你觉得有意思的呢?挑选一个你最喜欢的,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说说为什么喜欢它。 1.课前培训:培训学科班长和高效学习科研小组长明确应用拓展的内容,明确目标和任务,明确活动流程。 2.高效科研团队成员带领小组成员积极高效参与活动,组内互动,交流组内互评、自评,对单元学习任务达成情况进行评价。 3.(1)高效学习小组长汇总学习困惑,反馈学科老师。 (2)跟踪活动完成情况和达标情况。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资源:
应用拓展:任务一 重置摄影展,邀请家人来参展;任务二 品童年乐趣,享美好生活;任务三 写出身边人的特点 第7.8课时
情境任务: 童年,是充满纯真和趣味的时光,也是令人留恋和难以忘怀的时光。在童年的百花园里,我们看到了真善美。现在就让我们重新布置我们的摄影展,邀请家人们来参展,一起欣赏、分享我们童年的快乐和乐趣吧!
学习内容:从作者的童年经历中,勾起对自己以及家人美好童年生活的回忆,一起交流不同年代童年生活的不同美好。
学习目标: 1.重新布置文学摄影展,和家人一起参与,交流不同年代童年生活的不同美好,记录下来在班级内分享。 2.阅读《多彩的童年》,组内从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理解难懂的句子和描写人物特点等方面交流阅读感悟。 3.用美好的语言,写一个身边的人,写出他的特点,并表达对童年生活的热爱。
学习评价 评价任务评价标准评价方式重置摄影展,邀请家人来参展能在班级内自信交流表达不同年代童年生活的不同美好自评品童年乐趣,享美好生活能在组内从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理解难懂的句子和描写人物特点等方面交流阅读感悟自评、小组互评写出身边人的特点能用美好的语言,写一个身边的人,写出他的特点,并表达对童年生活的热爱小组互评
学习过程
学习任务(活动)创造 学生学习过程实施 学生学习领导力
任务一:重置摄影展,邀请家人来参展 重新布置我们的文学摄影展,邀请家人一起参与,交流不同年代童年生活的不同美好,一起记录下来,在我们的班级内分享。 任务二:品童年乐趣,享美好生活 快速阅读《多彩的童年》中“专题阅读一”;组内从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理解难懂的句子和描写人物特点等方面交流阅读感悟。 任务三:写出身边人的特点 1.明确习作要求。 2.用美好的语言,写一个身边的人,写出他的特点,并表达对童年生活的热爱。 3.将自己的习作在班内分享,根据同学的建议,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 任务一:重置摄影展,邀请家人来参展 之前我们已经参加了文学摄影展,也收获了好多。这节课,我们将重新布置我们的文学摄影展,所以同学们回到家后要邀请家人一起参与,先在家和家人一起讨论他们的童年生活和我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记录下来。回到学校后我们再一起交流不同年代童年生活的不同美好,在我们的班级内分享。看看谁是“分享小达人”。 任务二:品童年乐趣,享美好生活 快速阅读《多彩的童年》中“专题阅读一”,在读的过程中注意勾画、批注,思考作者和童年和我们的相同和不同点;读完之后,小组长带领小组内成员利用本单元所学从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理解难懂的句子和描写人物特点等方面交流阅读感悟,人人都要分享表达。 任务三:写出身边人的特点 1.认真阅读本单元习作内容,明确习作要求。 2.思考自己身边的人,确定自己最想写的身边的人,用本单元学到的描写人物的方法,用美好的语言,写一个身边的人,一定要写出他的特点,并在文中要能够用自己的话表达对童年生活的热爱。 3.将自己的习作在班内分享,和同学们一起感受人物的特点,根据同学们的建议,对自己习作中还存在的问题再讨论,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 1.课前培训:培训学科班长和高效学习科研小组长明确应用拓展的内容,明确目标和任务,明确活动流程。 2.高效科研团队成员带领小组成员积极高效参与活动,组内互动,交流组内互评、自评,对单元学习任务达成情况进行评价。 3.(1)高效学习小组长汇总学习困惑,反馈学科老师。 (2)跟踪活动完成情况和达标情况。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