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极地地区 第1课时 教学设计(表格式)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章 极地地区 第1课时 教学设计(表格式)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3-04 18:08: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题目 极地地区 第1课时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两极地区已经获得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科学家已经把两极地区同太空、海洋并列起来,称其为人类亟待开发的三大领域。本节教材安排了三方面教学内容:独特的自然环境、科学考察的宝地和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这些内容在编排上存在递进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的认识极地地区。本章更是对“人地和谐关系”主题的突出和升华,学生由此将进一步受到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体验,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能更加深入理解地理位置对自然环境的重要性,能树立保护极地环境意识,进一步认识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二、学情分析 极地地区是世界区域地理的最后一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也具备一定分析问题的能力,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极地地区位置和环境比较特殊,距离学生生活遥远,学生缺乏感性认识,这是本节课学习地理主要障碍。
三、目标和目标解析 1.运用地图说出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学会判读以极点为中心的地图。 2.运用资料说出南、北极地区自然景观、气候、资源等自然环境的特殊性。 3.认识到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树立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解析:《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中关于世界地区的课程内容有8条,“极地地区”可以承载以下2条内容。 1.在地图上找出某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2.说出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认识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 两极地区纬度位置的相似性,决定了其自然环境的共性,而南极地区与北极地区海陆位置的差异,决定了南、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又有一些明显差异。所以,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是认识两极地区的重点和基础。 研究南、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包括景观、气候、自然资源等,和世界其他地区稍有差异的是:这里的气候,不仅要关注气温和降水,还要关注风速甚至气压:这里的自然资源,除了要了解淡水资源和矿产资源,对生物的多样性,尤其是动物资源的种类和数量需要重点关注;另外,极地地区自然环境的原始性,也是一个有别于其他区域的研究重点。极地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取决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所以,对自然环境的认识一定要和位置结合起来。 极地地区成为“科学考察的宝地”,与其丰富的自然资源与原始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认识这一点对理解极地科学考察的意义至关重要。 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是世界各国的责任与义务,也是每个地球人的责任与义务。这里重在情感教育, 主要使学生明确, 我们的一举一动都直接或者间接地对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造成影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全球意识。
重点 1.运用地图说出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学会判读以极点为中心的地图。 2.运用资料说出南、北极地区自然景观、气候、资源等自然环境的特殊性。 3.认识到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树立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难点 判读以极点为中心的地图、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
四、教学方法分析 创设情境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与任务设计 学生学习活动与任务解决 设计意图或评价目标
环节一 导入新课 师:有人说,如果一个人,一生之中,只用做一件事,就能免于平庸,那一定是去极地地区。同学们想不想一起去极地研学 但是极地地区环境险恶,绝对不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程,我们需要做充分的准备,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制定详尽的极地研学攻略。 师:我们的极地探险攻略应包括哪些方面 师:同学们答的很好,大体应该包含这些方面。首先我们必须确定探险地的具体地理位置。极地地区包括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 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通读课本 生:头脑风暴,学生抢答 学生介绍自己对于这方面的准备,教师及时点评 结合学习目标,带着目标阅读课本内容 ,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让学生对课本有一个清晰的掌握
环节二 确定考察地的地理位置 师:参照课本P92-P93页内容,自主学习,然后组内交流,请代表展示成果。 师:结合图10.1和图10.2 描述两极地理位置 师:对学生回答进行点评 过渡:去研学旅行我们需要准备些物品,包括衣食住行各方面,所以我们必须先深入了解极地的自然环境 生;对照课本自学,完并组内交流讨论并派代表分享 明确南、北极地区的位置和范围,为分析自然环境的特殊性做铺垫。通过读图指导和巩固练习,突破重难点。
环节三 了解旅行地独特的自然环境 师:对学生交流内容进行评价 气温——酷寒“冰雪高原” 师:北极地区年均温-18C,如果北极地区称作寒冷,那么南极地区怎么形容呢 (酷寒) 师:南极大陆是世界上的寒极,曾观测到-88.3C。在这样的温度下,钢板都会摔裂,一杯刚烧开的热水泼出后,落到地面就变成冰了。 师:同样是地球的南北两极,气温差异会这么大呢 提示:主要从影响气温的海陆位置和地形两方面分析。 师:点评并补充。除了这两个因素,还有就是南极大陆表面覆盖的厚厚冰层,反射掉绝大多数的太阳辐射,从而加剧了寒冷。 降水——干燥 “白色荒漠” 师:刚刚看书的过程中,除了冰雪高原这个称号外,还有其他的称号吗?为什么呢? 师:南极这么干燥,怎么还会有这么厚的冰层呢 这些冰层被证实是固态的淡水。 师:大家想一下,南极地区气候酷寒,蒸发量会怎样 蒸发量很小,所以经过漫长年代的积累,形成了巨厚的冰层。所以南极的淡水资源很丰富 风速——烈风“风库” 师:播放泰山站建站的视频,便于理解。 师:这是我国2014年新建的南极科考站--泰山站,它的外观像一架来自太空的UFO,底部采用架空建设,科学家们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呢 师:真聪明,看来你有当科学家的潜质。 总结:北极地区气候稍微和缓,但也是终年冰封。而到南极地区研学需要面临更严苛的考验。 过渡:那我们什么时候出发呢? [小组活动]阅读课本93-95页,请各队代表以代表动物的身份,介绍你们的家乡。 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最后得出结论。 海陆:陆地热的时候更热,冷的时候更冷。 地形:南极海拔高,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南极又被称为“冰雪高原”。其实呢,这些巨厚的冰层储存了地球上最丰富的固态淡水资源。 生:白色荒漠,降水量不足 学生发表见解并得出架空设计有利于大风通过并吹走积雪,避免飞雪掩埋。 明确极地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落实实重难点。
环节四 确定出发的时间 师:首先北极地区,那位同学来说一下 师:同意吗 (同意)那我们什么时候去南极呢 师:我们同学分析的非常全面透彻! 过渡:了解完自然环境,现在我们可以准备必需品清单了。 学生发表看法得出结论。暑假去,太阳直射北半球,北极气候较温暖。 生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所以寒假去,太阳直射南半球,是暖季气候较温暖:有极昼,白天时间长。 联系旧识,掌握方法
环节五 出发前需要准备的物品和交通方式 师:我们出去旅游探险,肯定得考虑衣食住行。 师:若到北极地区研学,那里有土著居民一因纽特人,可以入乡随俗品尝他们的美食,穿衣呢也可以仿照他们,休息时住在冰屋里使用它们的交通工具狗拉雪橇。 师:经过大家的集思广益,我们的装备已经基本配齐。同学们准备好出发了吗 不过出发前,老师还要唠叨几句。 安全意识:防火安全;大风天气不要外出:外出时佩戴好防护装 环保意识:爱护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士,不乱扔垃圾,不乱扔火柴所有废物妥善处理:保护极地野生动物。 生:组内共同讨论,制定去南极的必需品清单(注意南极环境恶劣,我们要住在科考站里面,科考站有基本的生活物资和交通工具,所以我们只带必备的随身物品。) 认识到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树立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落实重点
课堂小结 师:尽管旅途艰辛,但会有很多神奇有趣的事情。不知道你此行收获多少呢 哪位同学能分享一下本次的收获呢,让我们一起检验一下成果,进入赛场风云。 学生分享所获 梳理知识,巩固练习
六、目标检测与作业设计 检测方式主要通过学生课上回答及当堂检测来完成评价 作业上主要设置分层作业,练习册的必做题及选做题
板书 设计
八、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注重教学方式及学习方式的转变,注意体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和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作用。现就几方面反思如下: 一、极地地区研学旅行入手,创建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本着“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发挥学生主体性”这一基本理念,引导学生通过读图、看图、填图,从地理角度看待热点问题、分析问题、培养地理思维和空间概念。通过图表材料,读图分析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小组讨论该自然环境下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并适时地对他们进行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树立环保意识。总之,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达到了目标,突出重点、突破了难点。 二、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整合和教学方式手段的应用等,努力营造一个平等、民主、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学生爱学、会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但是本节课也存在些许不足,如:问题问法要明确,由易到难去设置,语言指导要有梯度等,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必定多加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