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宿州市泗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PDF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宿州市泗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PDF版,无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6.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06 10:21: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泗县一中2023-2024学年度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分数: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作为情感学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人的情感是自然天生的还是后天习俗培养的,换
言之,基于生命科学的情感自然说或基于社会人类学的情感建构说,给情感学研究打开
了广阔的视野。正是借鉴了这样的研究视野,使得我们面对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
关于从“礼仪之家”的人物身上延伸出的“大旨谈情”的主题,有了新的思考。
在《红楼梦》中,宝玉、黛玉和宝钗三人的情感关系,常被视为木石烟缘与金玉姻
缘的象征性对峙。木石表示质朴,金玉表示富贵。但让人觉得奇怪的是,金项圈之于薛
宝钗、通灵宝玉之于贾宝玉,是摆在故事主体的明面中,而金与玉的相配,又是被薛宝
钗的大丫鬟莺儿在小说中直接提及的。但草木之于林黛玉、顽石之于贾宝玉的关系,却
并没有在贾宝玉和林黛玉出生后的人间直接提及,也并不为世人所知晓,毋宁说,这是
作为两人的前世传说,发生在一个神秘的世界里。这样,贾宝玉最多也只能在梦中,以
自己对木石姻缘的认同,来抗争世人熟悉的金玉姻缘。同样,当我们解释贾宝玉对林黛
玉倾情相许时,固然可以从理性角度,来分析林黛玉不说让贾宝玉追求功名富贵的混账
话,以说明叛逆者的共同志趣是感情的基础。但他们第一次见面,彼此都有久别重逢的
熟悉感,似乎又不是理性所能解释得清楚的,从而让这种近乎神秘的感觉,给男女情感
互生爱慕的非理性留出了空间。
男女之情在《红楼梦》中虽然占有最大的比重,但没有缺席的亲情、友情,在《红
楼梦》中同样有着耐人寻味的呈现。
王熙凤与秦可卿虽是亲戚关系,但感情之深,又非比寻常。当秦可卿不幸天折时,
王熙风为宁国府协办丧事,其中有一段写早起进宁国府而先到可卿灵前祭拜,极为传神:
凤姐缓缓走入会芳园中登仙阁灵前,一见了棺材,那眼泪恰似断线之珠滚将下来。
院中许多小厮垂手伺候烧纸。凤姐吩咐得一声:“供茶烧纸。”只听一棒锣鸣,诸乐齐奏。
早有人端过一张大圈椅来,放在灵前,凤姐坐了,放声大哭。于是里外男女上下,见凤
姐出声,都忙忙接声嚎哭。一时贾珍尤氏遣人来劝,凤姐方才止住。
当凤姐看见棺材,眼泪如断线之珠滚落下来时,这是真情的自然流露,而当她吩咐
烧纸,丧乐奏响时,她开始发声哭泣,这可以说依然有真情的宣泄,但也是礼仪的呈现,
并以这种外现的礼仪,给了周边人一个暗示,需要有相应的礼仪来配合。于是接下来写
一句“里外男女上下,都忙忙接声嚎哭”,注意,“忙忙”还有“接声”,加上重在声音而
非泪水的“嚎哭”,似乎也暗示了周边之人的哭,似乎在礼仪的实践中,己经缺少了相应
的情感内核。
与此相对照的是,探春对自己的生身母亲赵姨娘包括舅舅赵国基等并不流露出丝毫
的同情,那种基于主子立场而对本质上是奴才身份的人自觉划清界限,完全恪守了礼仪
规范的言行,是否也有着对内心自然情感的压抑?而抄检大观园事件发生时,探春又以
主子身份保护自己的丫鬓,这里仅仅是考虑了礼仪要求的主奴互相支撑,还是有情感因
素在?类似的问题,成了《红楼梦》对主要人物的人伦情感关系的基本思考。
其实;人的恰当言行出于生命的自然还是外在礼仪的建构,或者如何让情感与礼仪
两者没有违和感,也是早期儒家学派创立者所思考的。《礼记·檀弓》中记录下一个生动
的事例:
鲁人有朝祥(“祥”指服丧期满)而莫(暮)歌者,子路笑之。夫子曰:‘由(即子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