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语文分项汇编专题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解析版)
(2023·全国·统考新高考I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给儿子
陈 村
你总会长大的,儿子,你总会进入大学,把童年撇得远远的。你会和时髦青年一样,热衷于旅游。等到暑假,你的第一个暑假,儿子,你就去买票。
火车430公里,一直坐到芜湖。你背着包爬上江堤,看看长江。再没有比长江更亲切的河了。它宽,它长,它黄得恰如其分,不失尊严地走向东海。
你走下江堤,花一毛钱去打票,坐上渡船。船上无疑会有许多人。他们挑着担子,扛着被子,或许还有板车。他们说话的声音很高,看人从来都是正视。也许会有人和你搭话,你就老老实实说话。他们没有坏意。
你从跳板走上岸,顺着被鞋底和脚板踩硬踩白的大路,走半个小时。你能看到村子了。狗总是最先跳出来的。你可以在任何一家的门口坐下,要口水喝。主人总是热情的,而狗却时刻警惕着。也许会引来它的朋友们,纷纷表示出对你的兴趣。你要沉住气。
你谢过主人,再别理狗的讹诈,去河边寻找滩船。如果你运气好,船上只有一两个客,你就能躺在舱里,将头枕着船帮,河水拍击船底的声音顿时变得很重。船在桨声中不紧不慢地走。双桨“吱呀吱呀”的,古人说是“欸乃”,也对。怎么说怎么像。
板桥就在太阳落下去的地方。你沿着大埂走,右边是漕河,它连接着巢湖和长江。河滩如没被淹,一定有放牛的。你走过窑场就不远了。可以问问人,谁都愿意回答你,也许还会领你走一段,把咄咄逼人的狗子赶开。走到你的腿有点酸了,那就差不多到了。
走下大埂,沿着水渠边的路走。你走过一座小桥,只有一条石板的桥就是进村了。我曾写过它。这时,你抬起头,会发觉许多眼睛在看着你。
你对他们说,你叫杨子,你是我的儿子。
儿子,你得找和你父亲差不多年纪的人,他们才记得。
他们会记得那五个“上海佬”,记得那个戴近视眼镜的下放学生。他们会说他的好话和坏话。不管他们说什么,你都听着,不许还嘴。他们会告诉你一些细节,比如插不齐秧,比如一口气吃了个12斤的西瓜。你跟他们一起笑吧,确实值得笑上一场。
你们谈到黑了,会有人请你吃饭。不必客气,谁先请就跟谁去。能喝多少喝多少,能吃多少吃多少,这才像客人。天黑了,他们会留你住宿。他们非常好客。
儿子,你去找找那间草屋。它在村子的东头,通往晒场的路边,三面环水。你比着照片,看它还像不像当年。也许那草屋已经不在了,当年它就晃晃的,想必支撑不到你去。也许,那里又成了一片稻田。
晚上,你到田间小路上走走。你边走边读“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感受会深深的。风吹来暖暖的热气,稻穗在风中作响。一路上,有萤火虫为你照着。
假如你有胆量,就到村东头的大坟茔去。多半会碰上“鬼火”,也就是磷火。你别跑,你坐在坟堆上,体会一下死的庄重和沉默。地下的那些人也曾生活在这块土地上,劳动,繁殖。他们也曾埋葬过他们的祖先。①你会捉摸到一点历史感的,这比任何教科书都有效。
住上几天,你就熟悉村子了。男人爱理干干净净的发式,两边的头发一刀推净,这样头便显得长了。顶上则是长长的头毛,能披到眼睛,时而这么一甩,甩得很有点味道。
我喜欢见他们光着上身光着脚的样子。皮肤晒成了栗色,黑得发亮发光,连麦芒都刺不透它。他们不是生来这样的。和他们一起下河,你就知道,他们原先比你还白。现在,他们和你的祖先一样黑了。和你父亲当年一样黑。你要是下田,就和你一样黑。
下田去吧,儿子。让太阳也把你烤透。你弯下腰,从清晨弯到天黑,你恨不得把腰扔了。你的肩膀不是生来只能背背书包的。你挑起担子,肩上的肌肉会在扁担下鼓起。也许会掉层皮,那不算什么。你去拔秧,插秧,锄草,脱粒。你会知道自己并非什么都行。你去握一握大锹,它啥时候都不会被取代。工具越原始就越扔不了,像锤子,像刀,总要的。你得认识麦子,稻子,玉米,高粱,红薯。它们也是扔不了的。你干累了,坐在门边,看着猪在四处漫游,看着鸡上房,鸭下河,鹅窜进秧田美餐一顿。你听着杵声,感觉着太阳渐渐收起它的热力。你心平气和地想想,该说大地是仁慈的。它在无止无息地输出。我们因为这输出,才能存活,才得以延续。
那一层层茅草铺就的屋顶,那一条条小河分割的田野,那土黄色的土墙,那牛,那狗。那威力无比的太阳。
②你会爱的。
你就这样住着,看着,干着。你去过了,你就会懂得父亲,懂得父亲笔下的漕河。当然,这实在不算什么,应当珍视的是你懂了自己。③你得不让自己飘了,你得有块东西镇住自己。也许,借父亲的还不行,你得自己去找。
当你离开板桥的时候,人们会送你。你是不配的,儿子。你得在晚上告别,半夜就走。夜间的漕河微微发亮,你独自在河滩坐上一会,听听它的流动。
要是凑巧,你可以带条狗崽子回来。找条有主见的。开始,也许它有点想家。日子长了,你们能处好。你会发觉,为它吃点辛苦是值得的。
也就是这些话了,儿子。你得去,在大学的第一个暑假就去。④我不知道究竟会怎样。要是你的船走进漕河,看见的只是一排烟囱,一排厂房,儿子,你该替我痛哭一场才是。虽然我为乡亲们高兴。
1984.8.5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部分,父亲想象儿子上大学后会像时髦青年一样爱旅游,由此切入长大成人和出门旅行这两个关联话题。
B.儿子在渡船上会邂逅许多陌生人,父亲教给儿子,如何通过看他们的神情、听他们的言语来判断他们是否心存善意。
C.父亲设想儿子一路上常会遇到狗,并建议儿子离开时带走一条狗,可见狗应是父亲当年乡村生活中难忘的一部分。
D.儿子的板桥之旅除了坐车乘船,还需步行走过许多路,如江堤、大路、大埂、渠边小路、石桥等,带有较浓的寻访意味。
2.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句子①中“你会捉摸到”的那种“历史感”,也正是“我”当年的经验和感悟。
B.句子②语义上与上段文字紧密相连,但单独成段,语气和表达的感情就更强烈。
C.句子③中的“飘”,是年轻人的一种心理状态,因脱离了父辈压制而感到飘然自在。
D.句子④表达出的不确定,与前文多处“你会”“你得”表现出的笃定形成了张力。
3.“下田去吧,儿子”这个段落,写出了多重的身心感受。请加以梳理概括。
4.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经讨论,甲组提出一组关键词:未来·回忆·成长;乙组提出一个关键词:河流。请任选一个小组加入,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
【答案】1.B 2.C 3.①写出干农活的劳累和辛苦,感悟到我们有可以干很多事的潜能,人生要能承受生活之重;
②由有些农活可能干不了,体悟到我们的局限,我们并非全能;
③写出了生活中有些东西是不能丢的,需要一直传承和延续;
④感悟生活的美好和大地的仁慈,感悟到对生活的热爱。
4.甲组答案示例:
①本文表面上是关于未来的想象,即父亲想象儿子长大后的一次旅行。
②其实是父亲对过去的回忆。
③为何交叠未来与过去?指向关于成长的主题,即父亲带儿子重温自己的成长,并期待儿子也能够在其中找到自我。
乙组答案示例:
①文章有很多抒情的意象,河流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
②其表现就是,从爬上江堤到独坐河滩,儿子的板桥之旅始终与河流相伴。
③那么河流究竟意味着什么?河流既是环境与风景,也代表着空间的延展和时间的流逝,并承载着人的思索。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作品内容的能力。
B.“父亲教给儿子,如何通过看他们的神情、听他们的言语来判断他们是否心存善意”错误,结合“船上无疑会有许多人。他们挑着担子,扛着被子,或许还有板车。他们说话的声音很高,看人从来都是正视。也许会有人和你搭话,你就老老实实说话。他们没有坏意”分析可知,父亲是想让儿子观察人生百态,告诉儿子他们没有坏意,不是教儿子如何判断他们是否心存善意。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
C.“因脱离了父辈压制而感到飘然自在”错误。结合“你去过了,你就会懂得父亲,懂得父亲笔下的漕河。当然,这实在不算什么,应当珍视的是你懂了自己”分析可知,此处的“飘”指的是不懂生活的意义而产生不切实际的生活态度,不是“因脱离了父辈压制而感到飘然自在”。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体会作者思想情感的能力。
结合“让太阳也把你烤透。你弯下腰,从清晨弯到天黑,你恨不得把腰扔了。你的肩膀不是生来只能背背书包的”“也许会掉层皮,那不算什么”分析可知,作者由此写出干农活的劳累和辛苦,感悟到我们有可以干很多事的潜能,人生要尽力而为,要能承受生活之重;
结合“你去拔秧,插秧,锄草,脱粒。你会知道自己并非什么都行”分析可知,作者由此感悟到有些农活我们可能干不了,体悟到我们的局限,我们并非全能,做事要量力而行;
结合“它啥时候都不会被取代”“它们也是扔不了的”分析可知,作者由此写出了生活中有些东西是不能丢的,需要一直传承和延续;
结合“坐在门边,看着猪在四处漫游,看着鸡上房,鸭下河,鹅窜进秧田美餐一顿”“你心平气和地想想,该说大地是仁慈的。它在无止无息地输出。我们因为这输出,才能存活,才得以延续”分析可知,作者由此感悟生活的美好和大地的仁慈,感悟到对生活的热爱。
4.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甲组:围绕“未来·回忆·成长”三个词选取本文的相关内容进行评析。
未来:结合“你总会长大的,儿子,你总会进入大学,把童年撇得远远的。你会和时髦青年一样,热衷于旅游。等到暑假,你的第一个暑假,儿子,你就去买票”分析可知,本文表面上是关于未来的想象,即父亲想象儿子长大后的一次旅行。
回忆:结合“它宽,它长,它黄得恰如其分,不失尊严地走向东海”“也许会有人和你搭话,你就老老实实说话。他们没有坏意”“你对他们说,你叫杨子,你是我的儿子”“他们会记得那五个‘上海佬’,记得那个戴近视眼镜的下放学生。他们会说他的好话和坏话。不管他们说什么,你都听着,不许还嘴。他们会告诉你一些细节,比如插不齐秧,比如一口气吃了个12斤的西瓜”等内容分析可知,本文其实是父亲对过去的回忆。
成长:结合“该说大地是仁慈的。它在无止无息地输出。我们因为这输出,才能存活,才得以延续”“这实在不算什么,应当珍视的是你懂了自己。你得不让自己飘了,你得有块东西镇住自己。也许,借父亲的还不行,你得自己去找”分析可知,作者写本文的目的,是想通过本文带儿子重温自己的成长,并期待儿子也能够用心感悟生活,在其中找到自我。
乙组:围绕“河流”从相关的几个方面,选取本文的相关内容进行评析。
结合“你背着包爬上江堤,看看长江。再没有比长江更亲切的河了”“河水拍击船底的声音顿时变得很重”“你就这样住着,看着,干着。你去过了,你就会懂得父亲,懂得父亲笔下的漕河”等内容可知,文章有很多抒情的意象,河流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作者的好多记忆和生活感悟都和河流有关。
结合“你沿着大埂走,右边是漕河,它连接着巢湖和长江”“那一层层茅草铺就的屋顶,那一条条小河分割的田野,那土黄色的土墙”“夜间的漕河微微发亮,你独自在河滩坐上一会,听听它的流动”等内容分析可知,从爬上江堤到独坐河滩,儿子的板桥之旅始终与河流相伴。
结合“它宽,它长,它黄得恰如其分,不失尊严地走向东海”“你去过了,你就会懂得父亲,懂得父亲笔下的漕河”“夜间的漕河微微发亮,你独自在河滩坐上一会,听听它的流动”“要是你的船走进漕河,看见的只是一排烟囱,一排厂房,儿子,你该替我痛哭一场才是。虽然我为乡亲们高兴”等内容分析可知,从主题上看,河流既是人们的得生活环境,也是自然风景,它代表着空间的延展和时间的流逝,并承载着人对生活生命的思索。
(2023·全国·统考新高考II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社 戏 (节选)
沈从文
萝卜溪邀约的浦市戏班子,赶到了吕家坪,是九月二十二。一行十四个人,八个笨大衣箱,坐了只辰溪县装石灰的空船,到地时,便把船靠泊在码头边。掌班依照老规矩,带了个八寸大的朱红拜帖,来拜会本村首事滕长顺,商量看是在什么地方搭台,哪一天起始开锣。
半月来省里向上调兵开拔的事,已传遍了吕家坪。不过商会会长却拿定了主意:照原来计划装了五船货物向下游放去。长顺因为儿子三黑子的船已到地卸货,听会长亲家出主意,也预备装一船橘子下常德府。空船停泊在河边,随时有人把黄澄澄的橘子挑上船,倒进舱里去。戏班子乘坐那只大空船,就停靠在橘子园边不多远。
两个做丑角的浦市人,扳着船篷和三黑子说笑话,以为古来仙人坐在斗大橘子中下棋,如今仙人坐在碗口大橘子堆上吸烟,世界既变了,什么都得变。可是三黑子却想起保安队队长向家中讹诈事情,因此只向那个做丑角的戏子苦笑。
长顺约集本村人在伏波宫开会,商量看这戏演不演出。时局既不大好,集众唱戏是不是影响治安?末了依照多数主张,班子既然接来了,酬神戏还是在伏波宫前空坪中举行。凡事依照往年成例,出公份子演戏六天,定二十五开锣。并由本村出名,具全红帖子请了吕家坪的商会会长,和其他庄口上的有名人物,并保安队队长、排长、师爷、税局主任、督察等,到时前来看戏。还每天特别备办两桌四盘四碗酒席,款待这些人物。
到开锣那天,本村和附近村子里的人,都换了浆洗过的新衣服,荷包中装满零用钱,赶到萝卜溪伏波宫看大戏。因为一有戏,照习惯吕家坪镇上卖大面的、卖豆糕米粉的、油炸饼和其他干湿甜酸熟食冷食的,无不挑了锅罐来搭棚子,竞争招揽买卖。妇女们且多戴上满头新洗过的首饰,或镀金首饰,发蓝点翠首饰,扛一条高脚长板凳,成群结伴跑来看戏,必到把入晚最后一幕杂戏看完,把荷包中零用钱花完,方又扛起那条凳子回家。有的来时还带了饭箩和针线,有的又带了香烛纸张顺便敬神还愿。平时单纯沉静的萝卜溪,于是忽然显得空前活泼热闹起来。
长顺一家正忙着把橘子下树上船,还要为款待远来看戏亲友,准备茶饭,因此更见得热闹而忙乱。家中每天必为镇上和其他村子里来的客人,办一顿过午面饭。又另外烧了几缸热茶,供给普通乡下人。长顺自己且换了件大船主穿的大袖短摆蓝宁绸长衫,罩一件玄青羽绫马褂,舞着那个挂有镶银老虎爪的紫竹马鞭长烟杆,到处走动拜客。
第一天开锣时,由长顺和其他三个上年纪的首事人,在伏波爷爷神像前磕头焚香,杀了一只白羊,一只雄鸡,烧了个申神黄表。戏还未开场,空坪中即已填满了观众,吕家坪的官商要人,都已就座。开锣后即照例“打加官”,由一个套白面具的判官,舞着个肮脏的红缎巾幅,台上打小锣的检场人叫一声:“某大老爷禄位高升!”那判官即将巾幅展开,露出字面。被尊敬颂祝的,即照例赏个红包封。有的把包封派人送去,有的表示豪爽,便把那个赏金用力直向台上掼去,惹得一片喝彩。当天第一个叫保安队队长。第一出戏象征吉祥性质,对神示敬,对人颂祷。第二出戏与劝忠教孝有关。到中午休息,匀出时间大吃大喝。休息时间,一些戏子头上都罩着发网子,脸上颜料油腻也未去净,争到台边熟食棚子去喝酒,引得观众包围了棚子看热闹。妇女们把扣双凤桃梅大花鞋的两脚,搁在高台子踏板上,口中嘘嘘的吃辣子羊肉面,或一面剥葵花子,一面并谈论做梦绩麻琐碎事情。下午开锣重唱,戏文转趋热闹活泼。
掌班走到几位要人身边来请求赏脸,在排定戏目外额外点戏。
大家都客气谦让,不肯开口。经过一阵撺掇,队长和税局主任是远客,少不了各点一出,会长也被迫点一出。队长点“武松打虎”,因为武人点英雄,短而热闹,且合身份;会长却点“王大娘补缸”,戏是趣剧,用意在于与民同乐。戏文经点定后,照例也在台柱边水牌上写明白,给看戏人知道。开锣后正角上场,又是包封赏号,这个包封却照例早由萝卜溪办会的预备好,不用贵客另外破钞。
最末一出杂戏多是短打,三个穿红裤子的小花脸,在台上不住翻跟斗,说浑话。
收锣时已天近黄昏,天上一片霞,照得人特别好看。一切人影子都被斜阳拉得长长的,脸庞被夕阳照炙得红红的。到处是笑语嘈杂,过吕家坪去的渡头,尤其热闹。方头平底大渡船,装满了从戏场回家的人,慢慢在平静河水中移动,两岸小山都成一片紫色,天上云影也逐渐在由黄而变红,由红而变紫。太空无云处但见一片深青,秋天来特有的澄清。在淡青色天末,一颗长庚星白金似的放着煜煜光亮,慢慢地向上升起。远山野烧,因逼近薄暮,背景既转成深蓝色,已由一片白烟变成点点红火。……一切光景无不神奇而动人。可是人人都融和在这种光景中,带点快乐和疲倦的心情,等待还家。无一个人能远离这个社会的快乐和疲倦,声音与颜色,来领会赞赏这耳目官觉所感受的新奇。
(有删改)
5.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萝卜溪的酬神社戏,适逢秋天橘子收获时节,按惯例在伏波宫前空坪中连演六天。
B.女人们成群结伴来看戏,有的还会带上饭箩针线或香烛纸张,富有乡土生活气息。
C.“打加官”第一个就叫保安队队长,可以见出萝卜溪办会者对他有所忌惮和逢迎。
D.排定戏目外额外点戏需封赏,会长“也被迫点一出”,此细节暗示了会长的吝啬。
6.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开头写戏班子如约而至,接下来又写到“省里向上调兵开拔的事”,令人感觉到一种寻常岁月隐约生变的气氛。
B.传统白话小说常以描摹衣饰来刻画人物,本文写社戏之日长顺走动拜客,就使用了这种笔法来表现长顺的郑重守礼。
C.最后一段景物描写,同鲁迅《社戏》对归家途中的景物描写一样,都以自然之美衬托了散戏后人们的失落与惆怅。
D.沈从文这里写社戏,同他在《边城》中写端午节一样,都是通过对民俗的铺写描绘了存有世外桃源意味的乡土社会。
7.本文是如何描写社戏的仪式感的?请结合全文简要说明。
8.文中记述社戏的筹备及演出过程,多处使用“依照往年成例”“照习惯”“照例”等,含有哪些意味?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5.D 6.C 7.①正面描写:如写开锣时磕头焚香、杀牲、烧申神黄表等祭拜仪式,体现社戏的仪式感;写社戏演出的固定内容、顺序、打赏等体现其仪式感。②侧面烘托:写人们看戏时服饰打扮的隆重来表现对社戏的重视;写看社戏时各种卖吃食的热闹场景,和长顺家请客等内容体现其仪式感;写吕家坪的重要人物出场,还备办酒席款待这些人物来表现社戏的仪式感。 8.①“依照往年成例”“照习惯”“照例”等的使用可以看出,社戏的演出时间,演出时的热闹场景,演出的程序、打赏、点戏等都跟往年一样。表明这样的社戏每年都有,是当时重要的民俗文化活动。②社戏的形式、内容几乎都不变,表明这是一个较为封闭的乡土社会,是不受外界打扰的世外桃源。③文章暗示了即将发生战争的背景,“依照往年成例”“照习惯”“照例”反复出现,暗含着作者对这片净土即将遭受战争蹂躏的担忧。
【解析】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D.“暗示了会长的吝啬”错,原文“大家都客气谦让,不肯开口。经过一阵撑掇,队长和税局主任是远客,少不了各点一出,会长也被迫点一出”,这里的“被迫”是表现会长的谦让,不能体现其吝啬。
故选D。
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C.“散戏后人们的失落与惆怅”错,由原文“可是人人都融和在这种光景中,带点快乐和疲倦的心情,等待还家”可知,景物描写烘托了散戏后人们的快乐、疲倦和意犹未尽。
故选C。
7.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小说的内容和写作手法的能力。
正面描写:
如“第一天开锣时,由长顺和其他三个上年纪的首事人,在伏波爷爷神像前磕头焚香,杀了一只白羊,一只雄鸡,烧了个申神黄表”,通过写开锣时磕头焚香、杀牲、烧申神黄表等祭拜仪式,体现社戏的仪式感;
“开锣后即照例‘打加官’,由一个套白面具的判官,舞着个肮脏的红缎巾幅,台上打小锣的检场人叫一声:‘某大老爷禄位高升!’那判官即将巾幅展开,露出字面。被尊敬颂祝的,即照例赏个红包封”“第二出戏与劝忠教孝有关”“开锣后正角上场,又是包封赏号”,通过写社戏演出的固定内容、顺序、打赏等体现其仪式感。
侧面烘托:
如“到开锣那天,本村和附近村子里的人,都换了浆洗过的新衣服,荷包中装满零用钱,赶到萝卜溪伏波宫看大戏”“妇女们且多戴上满头新洗过的首饰,或镀金首饰,发蓝点翠首饰,扛一条高脚长板凳,成群结伴跑来看戏,必到把入晚最后一幕杂戏看完,把荷包中零用钱花完,方又扛起那条凳子回家”“长顺自己且换了件大船主穿的大袖短摆蓝宁绸长衫,罩一件玄青羽绫马褂,舞着那个挂有镶银老虎爪的紫竹马鞭长烟杆,到处走动拜客”,通过写人们看戏时服饰打扮的隆重来表现对社戏的重视,体现其仪式感;
“一有戏,照习惯吕家坪镇上卖大面的、卖豆糕米粉的、油炸饼和其他干湿甜酸熟食冷食的,无不挑了锅罐来搭棚子,竞争招揽买卖”“家中每天必为镇上和其他村子里来的客人,办一顿过午面饭。又另外烧了几缸热茶,供给普通乡下人”,通过写看社戏时各种卖吃食的热闹场景,和长顺家请客等内容体现其仪式感。
“由本村出名,具全红帖子请了吕家坪的商会会长,和其他庄口上的有名人物,并保安队队长、排长、师爷、税局主任、督察等,到时前来看戏。还每天特别备办两桌四盘四碗酒席,款待这些人物”“戏还未开场,空坪中即已填满了观众,吕家坪的官商要人,都已就座”,通过写吕家坪的重要人物出场,还备办酒席款待这些人物来表现社戏的仪式感。
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词语含义、多角度探究作品意蕴的能力。
首先找出带有这些短语或词语的句子,如“凡事依照往年成例,出公份子演戏六天,定二十五开锣”“因为一有戏,照习惯吕家坪镇上卖大面的、卖豆糕米粉的、油炸饼和其他干湿甜酸熟食冷食的,无不挑了锅罐来搭棚子,竞争招揽买卖”开锣后即照例‘打加官’,由一个套白面具的判官,舞着个肮脏的红缎巾幅,台上打小锣的检场人叫一声:‘某大老爷禄位高升!’那判官即将巾幅展开,露出字面。被尊敬颂祝的,即照例赏个红包封”“戏文经点定后,照例也在台柱边水牌上写明白,给看戏人知道。开锣后正角上场,又是包封赏号,这个包封却照例早由萝卜溪办会的预备好,不用贵客另外破钞”。
从这些句子可以看出,“出公份子演戏六天”是往年惯例;一有戏吕家坪镇上各种做买卖的就都来竞争招揽买卖;开锣后演出“打加官”是固定剧目;要人点了戏后要在台柱边水牌上写明白;正角上场后的包封是由办会预备好的。
“依照往年成例”“照习惯”“照例”等词语表明像这样的社戏是每年都有的,是当时重要的民俗文化活动,给人们带来了节日般的快乐,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依照往年成例”“照习惯”“照例”又表明社戏的形式、内容几乎都不变,这是封闭的乡土社会的一个缩影,暗示着这里不受外界打扰的世外桃源般的生活环境。
文中有“半月来省里向上调兵开拔的事,已传遍了吕家坪”,暗示了当时的社会背景,这样年年固定演出的社戏有可能被战争打断,这里世外桃源般的美好生活也可能被战争打破,“依照往年成例”“照习惯”“照例”反复出现,暗含着作者对这片净土即将遭受战争蹂躏的担忧。
(2023·全国·统考全国乙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长出一地的好荞麦
曹多勇
这年里,德贵最后一次来种河滩地已是腊月里,这期间,他先后种过一次黄豆,两次绿豆,两次麦子,庄稼还是颗粒无收。这情况,德贵还有岁数更大的犁都没经历过。儿子儿媳说这怪气候叫厄尔尼诺现象,德贵不听这道理,骂天,说这是要绝人啊!
大河湾土地分两种:一种在围堤坝里,淮河水一般淹不掉,是大河湾人赖以生存的保障;另一种地在堤坝外,无遮无拦地紧挨淮河,一年里能收季麦就不错了,秋季天都荒着——这地叫河滩地,也叫荒地,大河湾只德贵一人秋季天还耕种河滩地。
村人说德贵,那点河滩地还能结出金豆豆、银豆豆?
德贵家人也说德贵,年年秋季天见你河滩地种呀种呀种,可临了收几次?
德贵先是不愿搭理话,落后才说,俺见河滩地长草就像长俺心口窝,痛得夜夜睡不着觉呀!
河滩地位于村东两里地,德贵村东里出了庄,赶头牛,扛张犁,沿河堤一直往东去,人老,牛老,犁也老。牛老,蹄迈得很迟缓,远处里还以为牛是站堤坝上不动弹;人老,老在脊梁上,肩上挂一张犁,侧斜身显得更佝;犁呢是犁铧小,犁把细,还满身裂出一道一道暗裂纹,像老人手上脸上的皱纹皮。牛前边领,德贵后面跟,牛缰绳牵连他们俩,一副懒懒散散的模样,弄不清是德贵赶牛,还是牛牵德贵。至河滩地头,德贵说一声“吁——”,牛停下蹄,瞪一对大牛眼瞧德贵,德贵下堤坝往河滩地里走,牛也侧转身头低屁股撅,挺住蹄缓下堤坝追德贵,关键时才分出牛还是受人支配着。
德贵没有即刻套牛犁地,他知道牛跟自己还有犁都得歇息喘口气,犁榫眼松,趴德贵肩“吱呀、吱呀”一路不停歇地叫,德贵说犁,俺知道你榫眼咧着嘴,不湿润湿润水,你准散架。牛嘴也“吧嗒,吧嗒”扯黏水吐白沫,德贵说牛,俺知你嗓子眼冒着火,得去淮河里喝个饱,于是,德贵、牛和犁三个老货径直朝淮河走去,牛饮水,人喝水,犁干脆丢河里,德贵喝几口水站起身,骂犁,你个老货还真能憋气呢;骂牛,你个吃草的家伙能站俺上游饮水?
淮河水这会儿还温温顺顺躺河床里,波浪一叠压一叠有条不紊地浪过来又浪过来。德贵、牛,还有那只淹没水里的犁构成一幅温馨的田园画,但德贵却在这宁静貌似温顺的淮河水里瞧看出洪水泛滥的迹象,这迹象是几缕混浊的泥丝,曲曲折折隐河边的水里摇曳流过,这几缕混浊的泥丝就是上游山水下来的前兆,就像暴风雨过来之前的一阵凉风。
牛饮饱水抬起头,润湿的嘴像涂抹油似的又黑又亮,德贵问牛,你说俺们这地犁还是不犁?牛两眼盯着水面瞧着什么,又似乎什么也没瞧,德贵又问犁,你说俺们这地犁还是不犁?德贵问犁没见犁,这才弯腰伸手捞出犁,犁全身吃透水,多余的水“滴答滴答”往河面滴。这清脆的水滴声像是回答德贵的问话,德贵说还是犁说得对,不能害怕涨水淹河滩地,俺们就不种河滩地。
不知怎么的,德贵感觉最通人性的是犁,而不是牛。
这天上午,德贵犁过河滩地;这天下午,德贵耙过河滩地;这天挨傍晚,德贵撒开黄豆种。一天时间,这块河滩地就喧喧腾腾像块饼被德贵精心制作好,摆放在淮河边上。
然而,还没等德贵的锄伸进去,淮河的水便涨出来,德贵赤脚跑进黄豆地,眼前那些没顶的禾苗还使劲地举着枝叶在河水里挣扎,德贵站立的地方原本还是一处干地,河水舔舔地漫过脚面,德贵往后退,骂河水,说俺是一棵会挪动的庄稼,你们想淹也淹不住。
就这么河水淹过种,种过淹,德贵从夏日里一口气赶进腊月天。
腊月里天寒地冻,德贵这回出村没牵牛,没扯犁,只扛一把大扫帚,河滩地经河水反复浸泡几个月,晃晃荡荡地如铺展一地的嫩豆腐。这样的地是下不去牛、伸不开犁。德贵扛的大扫帚是牛也是犁,德贵脱下鞋,“咔嚓”踩碎表层的薄冰走进去,冰泥一下没过小腿肚,德贵挨排排拍碎冰,而后才能撒上种。
这一次撒的是荞麦,腊月天,只能种荞麦。
德贵毕竟是上岁数的人,又加两腿淤进冰泥里,那些刺骨的寒气也就洪水般一浪一浪往心口窝那里涌,德贵仍不罢手,不急不躁,拍一截冰泥地,撒一截种子,而后再把荞麦种拍进泥水里,德贵知道停下手,这些拍碎的冰泥又会凝结起来,德贵还知道荞麦种在这样的冰泥里是长不出芽的,即使长出芽,也会被冻死,但德贵仍是一点一点地种。
这天,德贵回家烧两碗姜茶喝下肚,便躺床上睡起来,梦里的河滩地绿油油长满一地的好荞麦,长呀长呀一个劲地往上长。
(有删改)
9.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以一年里多次耕种都颗粒无收的事实开篇,为下文在人与大自然的激烈冲突中塑造德贵这一人物形象埋下了伏笔。
B.面对村人与家人的不理解,德贵说“俺见河滩地长草就像长俺心口窝”,形象地表达了他对土地的那种深厚感情。
C.小说最后以德贵梦见地里长出了好荞麦结尾,这样的艺术处理既照应了题目,也增强了小说的温情意味与向上的力量。
D.德贵与《老人与海》中的老人有相似之处,德贵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与老人的永不言败,都是他们坚韧执着性格的体现。
10.文中画线部分的描写,人、牛、犁浑然一体,这种艺术效果是如何营造出来的?请简要赏析。
11.德贵与牛、犁对话,表现了德贵什么样的心理?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
【答案】9.A 10.①内容上,“人”“牛”和“犁”的组合,构成了一幅温馨的农耕田园图画。
②形式上,句式整齐,具有音韵和谐统一的节奏感。
③手法上,“人”“牛”和“犁”的形象相互映衬,彼此相依,浑然一体;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一个完整和谐的农耕世界,反映出中国农民对土地的深厚情感,景和情相谐相生,融为一体。 11.①牛和犁没有回答德贵的提问,显示出其内心的孤独;
②德贵不怕失败,坚持耕种,显示出他的执着和坚定,也体现出农民对土地的坚守与热爱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解析】9.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以及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A.“为下文在人与大自然的激烈冲突中塑造德贵这一人物形象埋下了伏笔”错。原文“这年里,德贵最后一次来种河滩地已是腊月里,这期间,他先后种过一次黄豆,两次绿豆,两次麦子,庄稼还是颗粒无收”,据此看出不是埋下伏笔,而是烘托德贵坚韧不拔的执着精神。
故选A。
10.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
画线部分的描写,形成人、牛、犁浑然一体的艺术效果:
第一,从内容上看,一人,一牛,一犁,三元素的组合构成了一幅温馨的农耕田园图画。
第二,从形式上看, “人老,牛老,犁也老”“牛前边领,德责后面跟”“是德贵赶牛,还是牛牵德贵”,句式整齐,具有音韵和谐统一的节奏感。
第三,从手法上看,“人”“牛”和“犁”的形象相互映衬,“人老,牛老,犁也老”,人赶着牛,肩扛着犁,彼此相依,浑然一体;作者用语简洁,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一个完整和谐的农耕世界,反映出中国农民对土地的深厚情感,景和情相谐相生,融为一体。
1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描写手法的能力。
小说中写德贵与牛、犁对话:
“德贵问牛,你说俺们这地犁还是不犁?牛两眼盯着水面瞧着什么,又似乎什么也没瞧,德贵又问犁,你说俺们这地犁还是不犁?德贵问犁没见犁,这才弯腰伸手捞出犁,犁全身吃透水,多余的水‘滴答滴答’往河面滴。这清脆的水滴声像是回答德贵的问话”,据此看出德贵问牛和犁,但牛和犁是不会回答的,显示出人物内心的孤独;
“德贵说还是犁说得对,不能害怕涨水淹河滩地,俺们就不种河滩地”,据此看出,德贵心里早有答案,不怕失败,坚持耕种,衬托出德贵的执着和坚定,也体现出农民对土地的坚守与热爱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2023·全国·统考全国甲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机械的诗旅途随笔之一
巴 金
为了去看一个朋友,我做了一次新宁铁路上的旅客。三个朋友伴着我从会城到公益,我们在火车里大概坐了三个钟头。时间很长,天气很热,但是我并不觉得寂寞。
南国的风物含有一种迷人的力量。在我的眼里一切都显出一种梦境般的美丽:那样茂盛的绿树,那样明亮的红土,那一块一块的稻田,那一堆一堆的房屋,还有明镜似的河水,高耸的碉楼。南国的乡村,虽然这里面包含了不少的痛苦,但在表面上它们究竟是很平静,很美丽的!
到了潭江,火车停住了。车轮没有动,而外面的景物却开始在慢慢地移动。这不是什么奇迹。这是新宁铁路中的一段最美丽的工程。这里没有桥,火车驶上了渡江的轮船,就停留在那上面,让轮船载着它慢慢地渡过江去。
我下了车,把脚踏在坚实的铁板上。船身并不小,甲板上铺着铁轨,火车就躺在那上面喘气,左边有卖饮食的货摊,许多人围在那里谈笑。我一面走,一面看。我走过火车头面前,到了右边。船上有不少工人,朋友告诉我在这船上做工的人数目在一百以上。我似乎没有看见这许多。有些工人在抬铁链,有几个工人在管机械。在每一副机械的旁边至少站得有一个穿香云纱衫裤的工人。他们管理机械,指挥轮船向前进。
看着这些站在机械旁边的工人的昂头自如的神情。我不禁从心底生出了感动。
四周是平静的白水,远处有树有屋。江面很宽。在这样的背景里显出了管理机械的工人的雄姿。机械有规律地响着,火车趴在那里像一条被人制服了的猛蛇。
我看着这一切,在我的心里开始发生了对于这些工人的羡慕。我感到了一种诗情。我仿佛读了一首真的诗。于是一种喜悦的、差不多使得我的心战抖的感情抓住了我。这机械的诗的动人的力量,比任何诗人的作品都要大得多。
一般人以为只有“月夜”“花朝”“青山”“绿水”“爱情”一类的东西才是诗的材料,把诗人当作很rsentimental(感伤的、多愁善感的)的人。其实他们完全不懂得诗。诗应该给人以创造的喜悦,诗应该散布生命。
我不是诗人,但我却相信真正的诗人一定认识机械的力量,机械工作的灵妙,机械运动的优雅,机械制造的完备。机械是创造的,生产的,完美的,有力的。只有机械的诗才能够给人以一种创造的喜悦。
那些工人,那些管理机械、指挥轮船、把千百个人、把许多辆列车载过潭江的工人,当他们站在铁板上面,机械旁边,一面管理机械,一面望那白茫茫的江面,看见轮船慢慢地逼近岸边的时候,他们心里的感觉,如果有人能够真实地写出来,一定是一首好诗。
我在上海常常看见一些大厦的建筑。打桩的时候,许多人都围在那里看。那有力的机械从高处把一根又高又粗的木桩打进土地里面去,一下,一下,声音和动作都是有规律的。它们继续下去,很快地就把木桩完全打进去了。四周的旁观者的脸上都浮出了惊奇的微笑。土地是平的,木头完全埋在地底下了。这似乎是不可信的奇迹。机械完成了奇迹,给了每个人以一种喜悦。这种喜悦的感情,也就是诗的感情。我每次看见工人建筑房屋,就仿佛读一首好诗。
一九三三,六月十日在广州
(有删改)
12.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在写南国的风物时,用了“那一块一块的稻田”“那一堆一堆的房屋”等,语言的节奏感符合火车行进时的动态感。
B.作者认为车过潭江的部分是“新宁铁路中的一段最美丽的工程”,既在于这里风景的优美,更在于工程体现了机械的诗意。
C.作者认为如果只把“月夜” “花朝” “青山”一类的东西当作写诗的材料,其实是不懂诗,依据是这些材料本身缺乏生命力。
D.“诗应该给人以创造的喜悦,诗应该散布生命”是作者对诗的认识,也是他认为机械具有诗意的一个重要前提。
13.本文在写“机械的诗”时写到工人,请简要分析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14.这篇随笔的最后段跳转到作者在上海的生活见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12.C 13.(1)工人是机械的操控者、管理者、指挥者,是机器背后的灵魂。(2)机器的创造,本质上还是人的创造,在人的控制下,机械的力量才是完美的。(3)对机械力量的赞美,实则是对人能力的肯定。 14.(1)这是联想,由轮船上的机器联想到上海的建筑所用的机器,二者都体现机器的力量,具有相似性。(2)拓展文章的广度,丰富其内容。(3)由“我”一个人的喜悦,拓展到“许多人”的喜悦,表明对机器力量的欣赏是普遍存在的,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解析】1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C. “依据是这些材料本身缺乏生命力”错误,由文中“诗应该给人以创造的喜悦,诗应该散布生命”可知,作者认为诗应该给人创造的喜悦、散布生命,并非这些材料本身缺乏生命力。
故选C。
1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章形象的能力。
首先分析二者的关联。结合“有些工人在抬铁链,有几个工人在管机械。在每一副机械的旁边至少站得有一个穿香云纱衫裤的工人。他们管理机械,指挥轮船向前进”可知,工人操控、管理、指挥这些机械,如果没有工人,这些机械就是一堆废铁,没有了灵魂,没有了价值。
结合“在这样的背景里显出了管理机械的工人的雄姿。机械有规律地响着,火车趴在那里像一条被人制服了的猛蛇”“那些工人,那些管理机械、指挥轮船、把千百个人、把许多辆列车载过潭江的工人”可知,机器在人的操控管理之下拥有了创造的能力,所以机械的创造实则是人的创造。
最后分析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文章题为“机械的诗”,赞美了机械的创造的力量,更是肯定了机械背后的管理操控者——工人的能力。
1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把握文章重要段落作用的能力。
由题干可知,考生需要先明确最后一段和上文之间的关联。
从文中可知,上文是写作者在轮船上的所见所闻,即轮船上“机械的力量”,而最后一段却写到在上海的生活见闻,即大厦建筑工地机械的力量,“那有力的机械从高处把一根又高又粗的木桩打进土地里面去”,二者都体现了机械的力量,给人带来心灵的震撼,具有相似性,属于联想。
接着分析作用。上文写轮船上机械的力量,最后写上海建筑工地机械的力量,突破了时空限制,扩大感知认识领域,拓宽了文章的广度,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上文写“我”看到机械力量时“我不禁从心底生出了感动”“我感到了一种诗情”“于是一种喜悦的、差不多使得我的心战抖的感情抓住了我”,写“我”一个人的喜悦,而最后写上海大厦工地的机械力量时,“四周的旁观者的脸上都浮出了惊奇的微笑”“给了每个人以一种喜悦。这种喜悦的感情,也就是诗的感情”,拓展到许多人的喜悦,体现出对机械力量欣赏的普遍性,深化了文章主旨。
(2023·江苏扬州·统考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咱们要着起来【注】
丁玲
章品站在街口上,想看看有熟人没有。忽然从后面转过一个人,用力地在他肩头一拍,笑道:“你好大的眼睛,真是到了县上工作,就不认识咱了,咱在后边跟了你半天。”这正是那黑汉子张正国。
年轻的部长也给了他一拳:“你这个家伙,做啥要吓唬人呀!”
有几个人从对面走过来,笑着说:“看你把裤子卷得这么高,到了县城里,还这么个土样子。”
大家看了看没有外人,有一个便低低地说道:“老章!昨天咱们村打了架,今天还没解决啦,说今晚开农会解决。你看刘满可能赢?”
“赢不赢就看咱大家敢不敢说话嘛!老章!咱们找裕民去。”张正国忙着往头里带路。章品向那群人说:“一个人力量小,大伙儿力量就大了;一把麦秸不顶事,一堆麦垛就顶事了。刘满打了先锋,你们跟着就上去嘛!”
人越围越多了起来,远远的墙根下有个老头坐在那里晒太阳。张正国碰了一碰章品,章品认得那老头是一贯道的侯殿魁。他问:"他病好了么?”
“老早好了。他成天坐在这里晒太阳,观风看色咧!今天跑到农会来问还要清算他不:说只有四五十亩地了,要是村上地不够均,他还可以献点地。谁在背后也笑他:‘你不骑烈马上西天啦?……’”张正国告诉他时,旁边有听见的人也笑了。那老头子装着没看见,像个老僧入定的那样呆坐着。
章品便又问张裕民他们住在哪里。
有个站在旁边的,十二三岁的小孩子道:“咱知道张裕民在哪里,咱引你们去。”
他们在门口把章品接住,忙忙往里拉,连连的说道:“啊!你来得真好!”章品看见张裕民和李昌之外还有两个不大认识的人,李昌便说道:“这是咱本家两个哥哥,都是老实人。”这两个本来就有些胆小的人,便显得很拘束。
“还是谈你们的吧,咱先听听。”章品又把他们让到炕上面,自己也靠墙坐了。
李之祥说:“早上是咱跟小昌兄弟说了,也是咱女人说不报告怕不成。到底有没有这回事,也不见得,他也只给咱讲这么多。”
章品问他们道:“你们村上有几个尖?”
李之祥答道:“咱也不知道有几个,人都说八大尖。”
“八大尖也就是那么叫叫的,其实也只有几个是厉害的。”李昌说。
“对呀!”章品更说道,“去年跑了个许有武,今年春上又斗争了侯殿魁。如今侯殿魁天天坐在戏台前晒太阳,谁也不理他。李子俊听说分地,就逃跑了。你看还是他们怕咱们,还是咱们怕他们?”
“怕咱们,哈哈……他们可不怕咱们。”
“当然他不会怕你们一个人,要是你们全村穷人齐了心,他不怕?人多成王,这道理明白不明白?”
“明白是明白,可是老百姓就不齐心。干部还不齐心呢,不信你问张三哥,庄稼主谁都在骂治安员娶了人家闺女,吃了迷魂汤,人家不向着丈人还向着咱们?昨天不就为了这事和刘满闹架?”李之祥不觉得便都说了出来。
张裕民赶忙分辩道:“那只是治安员一个人的事,咱们不是在今晚开农会解决么,你们要说他不对,咱们能说他好?咱们并没有护着他嘛!”
章品又解释道:“那些坏蛋并不怕几个干部,他们只怕穷人一条心。干部是能撤换的,要是有那些软骨头,稀泥泥不上墙的角色,就别叫他当干部嘛。”
两兄弟又笑了,李之祥道:“杨同志也是这么给咱们说。唉,咱们脑筋死,一下子变不过来,咱总是想:人穷了惹不起人。咱心里也明白。可就是个怕,没长肩膀,扛不起个事。”
“有了带头的就好了,你说是不是?别人走在头里了,你还怕么?”
“如今就是谁也不走在头里。”
“只要大伙儿都上来,就谁也不怕了。”李之寿也显得活泼些了,不觉也有些眉飞色舞。
“怎么没人,刘满就是一个。如今就差大伙儿赶上去。干部也不只是布置些工作,下命令,要自己也在群众中起带头作用。咱们老是怕闹过了火,只肯自己几个干部考虑了又考虑,就怕不能掌握住,就怕老百姓犯错误,不敢去发动他们,这是不相信老百姓。如今老百姓已经批评咱们了。”张裕民听到批评他,立刻感觉到自己是太没有勇气了,很容易办的事却使自己那么做难。
“不用怕!”章品又拍着李之祥的背,“咱们这会要着起来,把那些坏蛋都烧光,看他们还来个里应外合不啦。咱们先下手为强,人们就不会害怕了。”
这两兄弟都欢喜得跳下地来,呵呵地齐声笑道:“这话太对了!咱们要不翻透身,就不翻,夹生饭没吃头。”
“翻不透,就再使把劲,夹生饭就再加上把火,咱们还能不翻身,不吃饭?咱们想问题总要往长远想,咱们如今才好比一棵小树,青枝绿叶的,它还得长大,开花,结果。财主们已经是日落西山,红不过一会儿了。你们别看他们还有人怕他,世界已经翻了个过,世界还要往好里闹啦!”
章品走下地来,向张裕民道:“走,时间不多,咱们还是找工作组的同志们去,有事还是大家商量。”
(选自《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第四十三章,有删改)
【注】作品反映的是1946年华北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初期的情况。前文写的是暖水屯群众刘满和地主钱文贵的女婿打架一事引起风波,县上干部章品来到了村里。张裕民是屯里党支部书记,李昌是村干部。
15.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黑汉子张正国悄悄拍了章品的肩头,“你好大的眼睛”既是玩笑又有关心,可以看出二人之间亲密的关系。
B.一贯道的侯殿魁病好之后,坐在村里晒太阳“观风看色”,可以看出,他在提出愿意献地后心情踏实多了。
C.小说通过章品对张裕民的批评,指出土地改革运动初期存在着部分干部满足于布置、带头作用不足、脱离群众等问题。
D.选文结尾章品提到“找工作组的同志们,有事还是大家商量”,反映出党员干部发扬民主的优良工作作风。
16.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精心设计章节标题,“我们要着起来”,反映了章品内心的着急和焦虑,希望能尽快开展土地改革斗争。
B.小说对话描写细腻,“看了看没有外人,有一个便低低地说道”反映出村里形势错综复杂有人可能通风报信。
C.小说善用比喻,“一把麦秸”和“一堆麦垛”说明了团结的重要性,“青枝绿叶的小树”展示了土改的美好愿景。
D.小说语言通俗、淳朴,富于浓郁的乡土风味,叙述语言流畅自然,对话语言简洁明了,不乏生动形象。
17.在与章品交流的过程中,李昌两个兄弟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18.《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成书于1948年,是丁玲结合自己土改工作经历而创作的一部作品。有人认为这部作品已经与当下生活关联不多,因此阅读的价值也就不大。你是否认同这个观点?请说明理由。
【答案】15.B 16.A 17.①先是非常拘束,因为胆小,在章品要求下才肯留下来;
②然后活泼起来,在章品的引导下,打开话匣子说明冲突的情况;
③最后非常激动,由于章品的激励,消除了顾虑,团结起来求翻身。 18.不认同。这部作品对当下仍有积极意义:
①解放区土地改革是中国革命史中的一件大事,可以帮助读者了解历史,进而更加珍惜当下幸福生活;
②作者以饱满的热情描绘出了丰富的人物形象、鲜活的生活语言和浓郁的乡村气息,当下仍然有其独特的艺术价值;
③主要人物身上体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我们树立远大理想仍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能力。
B.“心情踏实多了”错,察言观色,说明还在观望之中。
故选B。
16.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的能力。
A.“章品内心的着急和焦虑”错,着,是“燃烧”的意思,主人公不是着急,正在进行深入调查。
故选A。
17.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这两个本来就有些胆小的人,便显得很拘束”先是非常拘束,因为胆小,在章品要求下才肯留下来;
“两兄弟又笑了”“李之寿也显得活泼些了,不觉也有些眉飞色舞”然后活泼起来,在章品的引导下,打开话匣子说明冲突的情况;
“这两兄弟都欢喜得跳下地来,呵呵地齐声笑道:‘这话太对了!咱们要不翻透身,就不翻,夹生饭没吃头。’”最后非常激动,由于章品的激励,消除了顾虑,团结起来求翻身。
18.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首先回答“不认同”,再结合作品分析对当下仍有积极意义。
结合注释“作品反映的是1946年华北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初期的情况”可知,解放区土地改革是中国革命史中的一件大事,可以帮助读者了解历史,进而更加珍惜当下幸福生活;
从艺术上看,小说通过暖水屯一个普通村庄的土改运动,从发动到取得初步胜利的描写,真实生动地反映了农村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揭示出各个不同阶级不同的精神面状态,并且展现了中国农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已经踏上的光明大道。全书58节,每节都描写一个中心情节或中心人物,作者吸收了中国传统的章回小说有头有尾、情节集中等长处,又与自己擅长的心理分析、环境描写相结合,使得全书波澜起伏,舒徐有致。作品中丰富的人物形象、鲜活的生活语言和浓郁的乡村气息,当下仍然有其独特的艺术价值。
从主题看,主要人物身上体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我们树立远大理想仍有积极的引导作用。小说中的章品是一个从县上来到村里,处理村里打架风波的干部,他希望能尽快开展土地改革斗争,处理打架风波时,进行深入调查,对李昌两个兄弟循循善诱,引导他们抛开顾虑,说明情况,并鼓励他们团结起来求翻身,在他身上体现了身为党的干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不分时代,对我们树立远大理想仍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2023·广东东莞·校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娘·粮
徐嘉馨
娘是被一阵炒面黄灿灿的香气给搅醒的。
娘溜着耳朵,四下谛听。那声响有尺寸,有形状,八尺宽长,直角四方,是一种光溜溜滑晶晶的手感。不由分说,娘竖着一双耳,顺着那又大又圆的香气走去,迈过了田埂,绕过村中央那棵安静的百年老槐,再往前,穿越李嫂油汪汪的咸鱼架,到了马哥家积满厚厚桂花的井,从桶里掬一口水,接着走,走到村西头,那里有人、马,红军一个营驻扎在那里。
硕大的香气,就从那营地飘来,那里架起一口大铁锅,“唰啦啦”翻炒着的米面,腾起一气圆鼓鼓的芬芳。他们一边炒,一边扯开一张大布,把炒面倒在上面,堆起座小山,然后一个排一个班,分列两侧,把炒面装进自己的随身布兜,没有人争抢,盛两瓢就放下,同样的升落姿势重复了百遍千遍,仿佛无声的仪式。午后的阳光铺下来,晒得娘的睫毛软软的,娘注视着黄金海洋一般无际的打麦场。
数年以后,娘在雪山的雨棚下给我讲她的从军之路就始于那片汪洋的麦场。娘向她最熟悉的东西——米面和锅灶——走去,想说你们别这样炒,火小了不香,要双面颠着翻动。娘想说,让我来,你们这么好,让一村的人吃饱,我来帮你们颠勺。
春光洒在了娘的身上。第二天,娘就和那打麦场上的女子一样,换了新鞋新袜,一跃一跃唱起了歌。娘从未笑得这样开怀。娘六岁就下了地,听着婆家的吩咐,用小竹筐盛了窝窝头和半碟萝卜,一碗撒了葱花的粗面,乖乖到田间。田间的汉子们走过来,他们惊异一个六岁女娃煮的汤怎么会如此可口,拿油抹了底,又滑又细,进了胃里舒舒坦坦的。从此,做饭和送饭成了我娘唯一的营生,她也因此学会了如何揉面、切菜、炒辣子、摇出白花花的水豆腐。
一晃儿,娘长大了。
娘一来,那些田里的汉子们脸上就堆满了笑,讨好似的看娘手里的瓷盆儿,说贾家的来啦?这次又是啥饭?娘别过脸,不吭声,只是手极乖顺地伸进筐里,取出一沓盘盘碗碗,有烧黄豆,炒茭白瓜丝,干干净净、不沾一丝儿煤渣的烤馍片,还有胡辣汤、面疙瘩和用酱油腌过的捣碎了的葱蒜拌笋丝。
现在,娘不再是娘了。三年前,她是厨房里琢磨放肉蔻还是刀豆的小媳妇。三年后,我十七岁的娘进了营,头发“唰”地一剪,露出光滑的额头。娘欢喜地跟乡亲们作别——其实不用,因为十个乡邻有七个加入了红军——远离了小村炊烟,被拉进了叫作“革命”的阵营。
刚到下一个村,娘就嚷着要加入宣传队,为啥,她要让下个村的姑娘们看看她,用自己亲身的事例感化她们,娘说我活生生个人儿,比小战士刷白漆的口号管用!娘成功了,娘往那一站,就有人过来这摸摸那瞧瞧,还捏娘的耳朵,看看娘有没有耳朵眼儿。娘由着她们又摸又看,说我就是上个村的,我们房里的炊烟能飘过这座山头,我们淘米的水能流过这道坎沟,说到底,咱都是吃一锅饭的人,没有啥不同。
人群里有妇女被说动了,她的丈夫已经要加入红军。她说公婆交给小姑子,我们两口子全跟着红军走,干革命也是个伴儿。娘说好哇,是个伴儿嘛!说着,她主动去帮那个妇女登记,说别挤别挤,慢慢来,只要是一头心思干革命的,红军都欢迎!
娘十七岁的手指提起笔,蘸足了墨汁,却不会写字儿,只得让身边的人帮忙写,在小米汤那么黄的纸上写下这对夫妻的名字。娘一脸欣羨地看人家运笔,一划一划,写下六个如芝麻方糕的汉字。整整齐齐,上下两排,那一瞬间,娘怔了一秒,一秒的时辰让娘恍惚,她想到,自己在名册上只有三个字呢,只占了一行,没有个做伴的姓名。这一去,自己就是个兵了,就永远不能像以前那样,坐在窗棂前绣花择菜、搓玉蜀黍粒子,在小磨盘边转呀转,跟后栏那头的小驴子说话,贴着它的耳朵哈气。再也不能给鸡备食,挎一个小盆,唧唧啾啾就从院子这头追到那头,用竹蜻蜓逗着玩儿,给它们起各种各样的名字:大花、二鹂、小野猫儿……
夫妻二人的名字记下了。娘看着那六个字儿,再想想自己的三个字儿,没一个照应,在陌生的墨海里漂浮。娘突然有些恐惧,想到这支部队里可都是自己不认识的人,不沾亲不带故,竟就跟着走了。娘十六年的前半生,心愿很简单,只想要个一生一世、陪自己夹两口菜啖一口汤的人。生活是平静的湖,而饭食是源头的活水,不一饮一啄,两口子就没法过活。但娘不知道,她即将举步的路上,没有吃食,没有饭菜,连一口熟米都没有。他们咽草根吃皮带,嚼“咔哧咔哧”的冰块,却把仅有的米粮让给娘,把最后的一口汤留给彼此。粮是命,而战友已垂死,用最后的力气把粮让给你,盼着你活,活着就能继续走,继续走,走到绿洲去,走到他没有白死的新地界去。
娘猛然明白,粮是好,粮让人活着,但滚热的血让人像人一样活,世上的粮也可以是血做的,是爱你的人给了你命,而你此后只为他们而活。
娘上路了。
(有删改)
19.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一段的描写,既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也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展开做了铺垫。
B.娘在香气的引导下,来到军营,目睹了炒面、分面的场景,受到震撼,萌生了参军的想法。
C.娘自告奋勇拿笔去替参军的夫妻登记,但事情太忙又怕写不好,只好请身边的同志写。
D.娘在参军前希望找一个爱人相伴终生,参军后心愿发生变化,她要为革命的胜利而活。
20.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对香气的描写,运用通感手法,使本该是嗅觉的香气,转移融合到视觉、触觉、听觉中,形象生动可感。
B.写娘目睹营地里炒面的场景,表现了战士们的日常状态,“没有人争抢,盛两瓢就放下”赞扬了红军战士们的高度自觉。
C.“贾家的来啦?”写出了田间干活的汉子们对送饭的女子的由衷尊敬,“这次又是啥饭?”写出了他们对食物的渴望。
D.文中插叙了娘六岁做饭、送饭的情节,既补充说明了娘童养媳的身份,也说明了她与粮食之间的关系,照应标题。
21.小说在叙述娘第一次被吸引到营地的过程时,除运用通感外,还有哪些写作特点?请简要分析。
22.小说在标题中将娘和粮并列,请简要分析“粮”对娘的重大作用。
【答案】19.C 20.C 21.①采用插叙手法,先描述娘被吸引到营地的过程,后插叙娘在多年后向“我”的讲述,引人入胜。
②以“我”的视角来叙述娘的经历,使事件显得真实可信。
③运用细节、动作、心理描写等手法,将情景描写与叙事相结合,丰富了人物形象。 22.①娘六岁就开始送饭、做饭,赢得乡亲们的尊重。
②正是因为炒面的香味,红军队伍分发粮食的井然有序,吸引娘参加革命。
③革命战士用他们的血做的粮食让人像人一样地活着,坚定了娘的革命信心,让娘完成了从普通人到革命战士的蜕变。
【解析】19.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C.“事情太忙又怕写不好”错误,文中写到“她主动去帮那个妇女登记”“娘十七岁的手指提起笔,蘸足了墨汁,却不会写字儿,只得让身边的人帮忙写”,可知她没有亲自给参军的夫妻登记的原因是自己不会写字,只好请身边的人帮忙。
故选C。
20.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C.“‘贾家的来啦?’写出了田间干活的汉子们对送饭的女子的由衷尊敬”错。“贾家的来啦?”这只是正常的问候,不能看出“由衷尊敬”。
故选C。
21.本题考查学生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首先,在叙述顺序上,采用的是插叙手法。文中“娘溜着耳朵,四下谛听。那声响有尺寸,有形状,八尺宽长,直角四方,是一种光溜溜滑晶晶的手感。不由分说,娘竖着一双耳,顺着那又大又圆的香气走去,迈过了田埂,绕过村中央那棵安静的百年老槐,再往前,穿越李嫂油汪汪的咸鱼架,到了马哥家积满厚厚桂花的井,从桶里掬一口水,接着走,走到村西头,那里有人、马,红军一个营驻扎在那里”“数年以后娘在雪山的雨棚下给我讲她的从军之路就始于那片汪洋的麦场”,先描述娘被吸引到营地的过程,后插叙娘在多年后向“我”的讲述,引人入胜。
其次,由原文“数年以后娘在雪山的雨棚下给我讲她的从军之路就始于那片汪洋的麦场”可知,在叙述角度上,是从“我”的视角展开的,使事件显得真实可信。
最后,由原文“娘竖着一双耳,顺着那又大又圆的香气走去,迈过了田埂,绕过村中央那棵安静的百年老槐,再往前,穿越李嫂油汪汪的咸鱼架,到了马哥家积满厚厚桂花的井,从桶里掬一口水,接着走,走到村西头”“他们一边炒,一边扯开一张大布,把炒面倒在上面,堆起座小山,然后一个排一个班,分列两侧,把炒面装进自己的随身布兜,没有人争抢,盛两瓢就放下。同样的升落姿势重复了百遍千遍,仿佛无声的仪式。午后的阳光铺下来。晒得娘的睫毛软软的,娘注视着黄金海洋一般无际的打麦场”“想说你们别这样炒,火小了不香,要双面颠着翻动。娘想说,让我来,你们这么好,让一村的人吃饱,我来帮你们颠勺”等处可知,在叙述手法上,运用动作、细节、心理描写等手法,将情景描写与叙事相结合,丰富了人物形象。
2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
小说在标题中将娘和粮并列,既暗示了粮食和娘的密切关系,又突出了粮食对娘的重要性。
由原文“娘六岁就下了地,听着婆家的吩咐、用小竹筐盛了窝窝头和半碟萝卜,一碗撒了葱花的粗面,乖乖到田间。田间的汉子们走过来。他们惊异一个六岁女娃煮的汤怎么会如此可口,拿油抹了底,又滑又细。进了胃里舒舒坦坦的。从此,做饭和送饭成了我娘唯一的营生,她也因此学会了如何揉面、切菜、炒辣子、摇出白花花的水豆腐”“娘一来,那些田里的汉子们脸上就堆满了笑,讨好似的看娘手里的瓷盆儿,说贾家的来啦?这次又是啥饭?”可知,娘六岁就开始送饭、做饭,娘最初是因为粮食赢得乡亲们的尊重。
由原文“硕大的香气,就从那营地飘来,那里架起一口大铁锅,“唰啦啦”翻炒着的米面,腾起一气圆鼓鼓的芬芳。他们一边炒,一边扯开一张大布,把炒面倒在上面,堆起座小山,然后一个排一个班,分列两侧,把炒面装进自己的随身布兜,没有人争抢,盛两瓢就放下。同样的升落姿势重复了百遍千遍,仿佛无声的仪式”“三年后,我十七岁的娘进了营,头发‘唰’地一剪,露出光滑的额头。娘欢喜地跟乡亲们作别——其实不用,因为十个乡邻有七个加入了红军——远离了小村炊烟,被拉进了叫作‘革命’的阵营”可知,娘也是因为被粮食香味吸引而参加革命。
由原文“但娘不知道,她即将举步的路上,没有吃食,没有饭菜,连一口熟米都没有。他们咽草根吃皮带,嚼“咔哧咔哧”的冰块,却把仅有的米粮让给娘,把最后的一口汤留给彼此。粮是命,而战友已垂死,用最后的力气把粮让给你,盼着你活,活着就能继续走,继续走,走到绿洲去,走到他没有白死的新地界去”“娘猛然明白,粮是好,粮让人活着,但滚热的血让人像人一样活,世上的粮也可以是血做的,是爱你的人给了你命,而你此后只为他们而活。娘上路了”可知,更是因为战士们用他们的生命让人像人一样活着,血做的粮食坚定了娘的革命信念,让娘完成了从普通人到革命战士的蜕变。这些都属于粮食对娘的重大作用。
(2023·湖北武汉·华中师大一附中校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普通劳动者
王愿坚
将军和刘处长刚走过牌楼,一片喧闹的人声混合着机器声、喇叭声迎面扑来,整个坝后工地展现在面前了,原来是水库建设。这是一个巨大的劳动场面:一条高大整齐的“山岭”把两个山头连在一起,一条巨蟒似的卷扬机趴在大坝上,沙土、石块像长了腿,自动地流到坝顶上。坝上坝下到处是人,汽车、推土机在匆忙中奔跑。
将军一面走一面四下里看着,他看着这劳动场景激动了。这个地方,他并不陌生。这里是作为军事重地留在他的记忆里的。九年前,他曾经为了攻取这一带山岭,又要保全这里的古陵而焦虑过:他不止一次地在作战地图上审视过它,在望远镜里观察过这里的每一个山头,至今,对面那几个山头的标高他还依稀记得。但是,现在变了,作为战场的一切特点都变了,当年敌军构筑的防御工事早已被山洪冲平,那依山筑成的小长城也只成了一条白的痕迹,连那座小山头也被削下了半截填到大坝上了。几年来,他每次看到过去战斗、驻扎过的地方在建设,总是抑制不住地涌起一种胜利和幸福的激情;而现在,他又作为一个普通的劳动者来到这里,这种感觉就更加强烈;所有的疲劳、酷热全都忘记了。
他俩悄悄地把行李放好,走向前去。工具没有了,只找到了两个空筐,他俩便每人抓起一只,用手提起土来。
将军刚提了几筐,就听见有人喊他:“喂,老同志,怎么还是个‘单干’户呀?”
将军被这个友好的玩笑逗笑了,抬头一看,原来说话的是个年轻的战士。青年战士说:“来,咱俩组织个互动组好不好?”“好。”将军高兴地回答。
他们一口气干了三个多小时。
直到这时,他觉得实在有些累了。本来,像这样的劳动,对他来说也不是什么新课,28年前,他已经是水口山矿上的一个有着三年工龄的矿工了,砸石头、挑矿砂,他什么活没干过?更不要说参加红军以后那些艰苦的战斗生活了。但这毕竟是多年以前的事了,这会一连抬了三个钟头的砂土,他才意识到,自己的体力是不比以前了,腰上的伤口隐隐作痛——在1935年东渡黄河的战斗里,被阎锡山的队伍打断了一条肋骨。他把腰眼贴在沙土上烙着。那沙土被太阳晒得滚烫,烫得伤口热乎乎的,十分舒服。
忽然一场雨,震击得人们手忙脚乱,就在这时,呼隆呼隆,空斗车开进了装料台。“得马上装料才行。”将军四下里望了望,提高了声音喊道:“同志们,走哇!”说完,他一躬腰走出了草棚,钻到暴风雨里去了。
这句话像一道命令,人们都站起来了,一个,二个,三个……跑进风雨里。他们哄笑着,叫嚷着,跟在将军后面向装料台奔去。将军一边跑,一边回头看看,这情形很使他兴奋。他感觉已经有很多年没有这样做了。他脑子里忽然浮上了另一幅情景:那是在草地上,也是这么个暴风雨的傍晚,被疲劳寒冷和饥饿折磨得衰弱无力的战士们直往草丛里钻。但是天黑之前找不到干些的地方宿营,摸黑在烂泥里钻是很危险的。当时,他也是这么喊了一声,队伍又前进了。
将军和青年战士小李跑到装料台边,抓起铁锹,装了满满一筐沙,便抬起来紧跑。正跑着,迎面一个人跑过来,走到前面一把抓住了将军的扁担梢,喘呼呼地说:“首长……这活你……”
将军一定神,才看清那人臂上的红袖章,他随手拨开他的手说:“在这里我是战士,你才是首长哩。我有个意见:赶快把大家组织一下,要特别注意安全!”
“对。”分队长无可奈何松开手,他走到小李身边,伸手挽住小李的肩膀,低声说:“将军年岁大,又负过伤,你可得留心照顾着点……”
“将军!”小李不由得惊叫起来。这情况太意外了,他分不出自己是由于感动还是由于紧张,只觉得自己的心跳得很急,眼里像灌了雨水,有点发涩。他连忙放下扁担,走到将军面前,结结巴巴地说:“将军同志,我不知道是……”
“嗨,你这小孩!"将军爱抚地把手搭在他肩上,顺手轻轻地推了他一把,说道,“快,快掌好舵,我这火车头要开啦!"说罢,他弯腰抄起扁担,搁在肩上。
小李激动地抓起扁担,望着将军那花白的头发怔了一霎:雨水混着汗水,正从那发梢上急急地流下来。他深深地吸了口气,趁势悄悄地把筐绳又往后挪了半尺。
这回,将军却没有发觉。他一手扶肩,一手甩开,挺直了腰,迈开大步向前走去。他走得那么稳健,又那么豪迈。当他带着他的连队走过荒无人烟的大草地时,当他带着他的团队通过日寇的封锁线时,当他带着他的师跨进“天下第一关”时,他也是这样走着的。
23.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分析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对劳动场景的刻画生动传神,令人仿佛置身其中,这一场景令将军十分激动,并为将军回忆昔日的战斗生活埋下了伏笔。
B.小李初见将军时便向他开玩笑,说明小李并不知道他是将军,可以推知将军形象上较为朴素,没有刻意把自己与普通战士区别开来。
C.将军一连抬了三个钟头的沙土,以致伤口隐隐作痛,但他没有叫苦叫累,文章最后小李选择悄悄地把筐绳又往后挪,也是怕将军发现后拒绝。
D.当小李发现搭档是将军时,将军试图用善意的言行来打消小李的顾虑,如“嗨,你这小孩!"“快,快掌好舵,我这火车头要开啦!""顺手轻轻推"。
24.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没有平铺直叙,而是将将军过往的革命经历与劳动时的场景交叉呈现,有利于全面展现将军的形象。
B.小说中人物的对话较为简短,且许多地方欲言又止,需要读者自行补白,这样的设计避免了情感的直露。
C.小说既善于展现劳动、革命战争等宏观场景,也善于刻画各种细节,因此,小说呈现出富有气势又针脚绵密的面貌。
D.青年战士小李和分队长是小说的次要人物,作者没有着墨于他们的肖像、心理等刻画,但他们对推动情节发展至关重要。
25.小说写了现实、回忆中的两次与暴风雨相关的场景,这样写有何效果?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6.小说的结尾塑造了一个革命英雄的形象,题目却为“普通劳动者”,对此你如何理解?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23.A 24.D 25.①在人物形象方面,两次暴风雨中将军的表现始终如一,有利于塑造将军沉稳镇静、有领导力的形象。
②在叙事方面,现实中的暴风雨和回忆中的暴风雨及其场景描述,是小说的高潮部分,使平淡的叙事有了强烈的波动。
③在情节方面,两次暴风雨作为典型环境,丰富了小说的内容,推动了分队长认出将军、小李被将军感动等后续情节的发展。 26.①将军本身既是革命英雄,又是普通劳动者,集双重身份于一身。
②题目“普通劳动者”可以包含将军这位革命英雄在内。小说不仅塑造出了将军这个典型人物形象,也歌颂了广大普通劳动者。
③革命英雄和普通劳动者相互映衬,使将军革命时期奋斗者、新时代建设者的形象更加立体。
【解析】23.本题考查学生对本文相关内容的分析与理解的能力。
A.“小说开头对劳动场景的刻画生动传神……并为将军回忆昔日的战斗生活埋下了伏笔”错,这个劳动场景并不是伏笔,这是小说的环境背景。
故选A。
24.本题考查学生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D.“作者没有着墨于他们的肖像、心理等刻画”错,小说中有对小李的心理刻画,如“他分不出自己是由于感动还是由于紧张,只觉得自己的心跳得很急”。
故选D。
2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
结合现实中与暴风雨相关的场景——“将军四下里望了望,提高了声音喊道:“同志们,走哇!”说完,他一躬腰走出了草棚,钻到暴风雨里去了。这句话像一道命令,人们都站起来了,一个,二个,三个……跑进风雨里。他们哄笑着,叫嚷着,跟在将军后面向装料台奔去”“雨水混着汗水,正从那发梢上急急地流下来”,和回忆中与暴风雨相关的场景——“那是在草地上,也是这么个暴风雨的傍晚,被疲劳寒冷和饥饿折磨得衰弱无力的战士们直往草丛里钻。但是天黑之前找不到干些的地方宿营,摸黑在烂泥里钻是很危险的。当时,他也是这么喊了一声,队伍又前进了”分析,首先两次暴风雨中将军的表现始终如一,都塑造了将军沉稳镇静、有领导力的形象;其次,无论是现实中的暴风雨,还是回忆中的暴风雨及其场景描述,是小说的高潮部分,使平淡的叙事有了强烈的波动;两次暴风雨是小说的典型环境,起到了丰富文章内容的作用;
结合“将军和青年战士小李跑到装料台边,抓起铁锹,装了满满一筐沙,便抬起来紧跑。正跑着,迎面一个人跑过来,走到前面一把抓住了将军的扁担梢,喘呼呼地说:‘首长……这活你……’”‘将军!’小李不由得惊叫起来。这情况太意外了,他分不出自己是由于感动还是由于紧张,只觉得自己的心跳得很急,眼里像灌了雨水,有点发涩”“小李激动地抓起扁担,望着将军那花白的头发怔了一霎:雨水混着汗水,正从那发梢上急急地流下来。他深深地吸了口气,趁势悄悄地把筐绳又往后挪了半尺”分析,两次暴风雨场景的描写,推动分队长认出将军、小李被将军感动等后续情节的发展。
考生从人物形象塑造方面,叙事方面,情节结构安排方面分点作答即可。
2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
结合“直到这时,他觉得实在有些累了。本来,像这样的劳动,对他来说也不是什么新课,28年前,他已经是水口山矿上的一个有着三年工龄的矿工了,砸石头、挑矿砂,他什么活没干过?更不要说参加红军以后那些艰苦的战斗生活了。但这毕竟是多年以前的事了,这会一连抬了三个钟头的砂土,他才意识到,自己的体力是不比以前了,腰上的伤口隐隐作痛——在1935年东渡黄河的战斗里,被阎锡山的队伍打断了一条肋骨”分析,将军本身既是革命英雄,又是普通劳动者,集双重身份于一身。
结合“忽然一场雨,震击得人们手忙脚乱,就在这时,呼隆呼隆,空斗车开进了装料台。“得马上装料才行。”将军四下里望了望,提高了声音喊道:“同志们,走哇!”说完,他一躬腰走出了草棚,钻到暴风雨里去了。这句话像一道命令,人们都站起来了,一个,二个,三个……跑进风雨里。他们哄笑着,叫嚷着,跟在将军后面向装料台奔去”“将军一定神,才看清那人臂上的红袖章,他随手拨开他的手说:‘在这里我是战士,你才是首长哩。我有个意见:赶快把大家组织一下,要特别注意安全’”分析,题目“普通劳动者”可以包含将军这位革命英雄在内。小说不仅塑造出了将军这个典型人物形象,也歌颂了广大普通劳动者。
结合“将军一面走一面四下里看着,他看着这劳动场景激动了。这个地方,他并不陌生。这里是作为军事重地留在他的记忆里的。九年前,他曾经为了攻取这一带山岭,又要保全这里的古陵而焦虑过:他不止一次地在作战地图上审视过它,在望远镜里观察过这里的每一个山头,至今,对面那几个山头的标高他还依稀记得。但是,现在变了,作为战场的一切特点都变了,当年敌军构筑的防御工事早已被山洪冲平,那依山筑成的小长城也只成了一条白的痕迹,连那座小山头也被削下了半截填到大坝上了。几年来,他每次看到过去战斗、驻扎过的地方在建设,总是抑制不住地涌起一种胜利和幸福的激情;而现在,他又作为一个普通的劳动者来到这里,这种感觉就更加强烈;所有的疲劳、酷热全都忘记了”“将军却没有发觉。他一手扶肩,一手甩开,挺直了腰,迈开大步向前走去。他走得那么稳健,又那么豪迈。当他带着他的连队走过荒无人烟的大草地时,当他带着他的团队通过日寇的封锁线时,当他带着他的师跨进“天下第一关”时,他也是这样走着的”分析,革命英雄和普通劳动者相互映衬,使将军革命时期奋斗者、新时代建设者的形象更加立体。
(2023·湖南岳阳·统考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山地回忆
孙犁
从阜平乡下来了一位农民代表,参观天津的工业展览会。我们是老交情,已经快有十年不见面了。我陪他去参观展览,他对于中纺的织纺,对于那些改良的新农具特别感到兴趣。临走的时候,我一定要送点东西给他,我想买几尺布。
为什么我偏偏想起买布来?因为他身上穿的还是那样一种浅蓝的土靛染的粗布裤褂。这种蓝的颜色,不知道该叫什么蓝,可是它使我想起很多事情,想起在阜平穷山恶水之间度过的三年战斗的岁月,使我记起很多人。这种颜色,我就叫它“阜平蓝”或是“山地蓝”吧。
他这身衣服的颜色,在天津是很显得突出,也觉得土气。但是在阜平,这样一身衣服,织染既是不容易,穿上也就觉得鲜亮好看了。阜平的天气冷,山地不容易见到太阳。那里不种棉花,我刚到那里的时候,老大娘们手里搓着线锤。很多活计用麻代线,连袜底也是用麻纳的。
就是因为袜子,我和这家人认识了,并且成了老交情。那是个冬天,该是一九四一年的冬天,我打游击打到了这个小村庄,情况缓和了,部队决定休息两天。
我每天到河边去洗脸,河里结了冰,我登在冰冻的石头上,把冰砸破,浸湿毛巾,等我擦完脸,毛巾也就冻挺了。有一天早晨,刮着冷风,只有一抹阳光,黄黄的落在河对面的山坡上。我又登在那块石头上去,砸开那个冰口,正要洗脸,听见在下水流有人喊:
“你看不见我在这里洗菜吗?洗脸到下边洗去!”
这声音是那么严厉,我听了很不高兴。这样冷天,我来砸冰洗脸,反倒妨碍了人。心里一时挂火,就也大声说:
“离着这么远,会弄脏你的菜!”
我站在上风头,狂风吹送着我的愤怒,我听见洗菜的人也恼了,那人说:
“菜是下口的东西呀!你在上流洗脸洗屁股,为什么不脏?”
“你怎么骂人?”我站立起来转过身去,才看见洗菜的是个女孩子,也不过十六七岁。风吹红了她的脸,象带霜的柿叶,水冻肿了她的手,象上冻的红萝卜。她穿的衣服很单薄,就是那种蓝色的破袄裤。
十月严冬的河滩上,敌人往返烧毁过几次的村庄的边沿,在寒风里,她抱着一篮子水沤的杨树叶,这该是早饭的食粮。
不知道为什么,我一时心平气和下来。我说:
“我错了,我不洗了,你在这块石头上来洗吧!”
她冷冷地望着我,过了一会才说:
“你刚在那石头上洗了脸,又叫我站上去洗菜!”
我笑着说:
“你看你这人,我在上水洗,你说下水脏,这么一条大河,哪里就能把我脸上的泥土冲到你的菜上去 现在叫你到上水来,我到下水去,你还说不行,那怎么办哩?”
“怎么办,我还得往上走!”
她说着,扭着身子逆着河流往上去了。登在一块尖石上,把菜篮浸进水里,把两手插在袄襟底下取暖,望着我笑了。
“什么时候,才能打败鬼子?”女孩子望着我,“我们的房,叫他们烧过两三回了!”
“也许三年,也许五年,也许十年八年。可是不管三年五年,十年八年,我们总是要打下去,我们不会悲观的。”我这样对她讲,当时觉得这样讲了以后,心里很高兴了。
“光着脚打下去?”女孩子转脸望了我脚上一下,就又低下头去洗菜了。
我一时没弄清是怎么回事,就问:
“你说什么?”
“说什么?”女孩子也装没有听见,“我问你为什么不穿袜子,脚不冷吗?不会求人做一双?”
“哪里有布呀?就是有布,求谁做去呀?”
“我给你做。”女孩子洗好菜站起来,“我家就住在那个坡子上,“她用手一指,“你要没有布,我家里有点,还够做一双袜子。”
她端着菜走了,我在河边上洗了脸。我看了看我那只穿着一双“踢倒山”的鞋子,冻的发黑的脚,一时觉得我对于面前这山,这水,这沙滩,永远不能分离了。
第五天,我穿上了新袜子。
女孩子的父亲是个生产的好手,现在地里没活了,他正计划贩红枣到曲阳去卖,问我能不能帮他的忙。部队重视民运工作,上级允许我帮老乡去作运输,每天打早起,我同大伯背上一百多斤红枣,顺着河滩,爬山越岭,送到曲阳去。女孩子早起晚睡给我们做饭,饭食很好,一天,大伯说:
“同志,你知道我是沾你的光吗?”
“怎么沾了我的光?”
“往年,我一个人背枣,我们妞儿是不会给我吃这么好的!”
我笑了。女孩子说:
“沾他什么,他穿了我们的袜子,就该给我们做活了!”
又说:
“你们跑了快半月,赚了多少钱?”
我们一同数了票子,一共赚了五千多块钱,女孩子说:
“够了。”
“够干什么了?”大伯问。
“够给我买张织布机子了!这一趟,你们在曲阳给我买架织布机子回来吧!”
无论姥姥、母亲、父亲和我,都没人反对女孩子这个正义的要求。我们到了曲阳,把枣卖了,就去买了一架机子。大伯不怕多花钱,一定要买一架好的,把全部盈余都用光了。我们分着背了回来,累的浑身流汗。
这一天,这一家人最高兴,也该是女孩子最满意的一天。这象要了几亩地,买回一头牛;这象制好了结婚前的陪送。
以后,女孩子就学习纺织的全套手艺了:纺,拐,浆,落,经,镶,织。
当她卸下第一匹布的那天,我出发了。从此以后,我走遍山南塞北,那双袜子,整整穿了三年也没有破绽。一九四五年,我们战胜了日本强盗,我从延安回来,在碛口地方,跳到黄河里去洗了一个澡,一时大意,奔腾的黄水,冲走了我的全部衣物,也冲走了那双袜子。黄河的波浪激荡着我关于敌后几年生活的回忆,激荡着我对于那女孩子的纪念。
开国典礼那天,我同大伯一同到百货公司去买布,送他和大娘一人一身蓝士林布,另外,送给女孩子一身红色。大伯没见过这样鲜艳的红布,对我说:
“多买上几尺,再买点黄色的!” “干什么用?”我问。
“这里家家门口挂着新旗,咱那山沟里准还没有哩!你给了我一张国旗的样子,一块带回去,叫妞儿给做一个,开会过年的时候,挂起来!”
他说妞儿已经有两个孩子了,还象小时那样,就是喜欢新鲜东西,说什么也要学会。
1949年12月
(选自《白洋淀纪事》,有删改)
27.下列对文章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想给农民代表买几匹布,是出于对他粗陋衣着的怜悯,同时也包含了对于当年给予自己慷慨帮助的感激。
B.小说的语言将通俗与优美、简练与细腻、清淡与浓烈等特色和谐地统一起来,形成了清新明净的风格。
C.小说写到买布做旗,戛然而止,读来余韵缭绕。从“送袜子”到“做国旗”,也反映了时代的伟大进程。
D.女孩子之所以反对“我”在河的上流洗脸,是因为她觉得“我”作为一名八路军战士,没能保护百姓,心存不满。
28.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以回忆的方式叙述故事,故事的回忆由从阜平乡下来的农民代表的穿着引发,回忆结束后又回到故事起点接续叙述。
B.小说以故事情节的连贯、缜密和完整取胜,通过激烈的矛盾冲突来刻画人物形象,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小说的艺术结构。
C.结尾部分写“我”同大伯到百货公司去买布,与开头写“我”买布的想法遥相呼应,这样写使小说结构紧凑,首尾圆合。
D.小说善用白描笔法,对环境与人物只是简单的勾勒,叙事也只在朴素的对话中展开,但却清新质朴,具有浓郁生活气息。
29.小说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塑造妞儿的形象?请结合文本概括分析。
30.诗化小说、散文化小说是指小说具有诗和散文的审美标准,它表现为人物真切动人,行文方式形散神不散,情浓意深耐人寻味。黄秋耘曾谈到“孙犁的作品,虽然大都是小说,却有点近似于诗歌、散文那样的艺术魅力。”请结合文本分析理由。
【答案】27.D 28.B 29.①语言描写。妞儿刚出场时,小说就通过对她语言的描写,如“你看不见我在这里洗菜吗 洗脸到下边洗去!”表现了其泼辣直率的性格。
②外貌描写。小说通过“风吹红了她的脸,象带霜的柿叶”等外貌描写,表现了人物生活的贫困艰辛。
③侧面描写。小说通过描写大伯与“我”的对话,“同志,你知道我是沾你的光吗?”,侧面表现了妞儿对八路军战士的热情慷慨。 30.①人物形象真切动人。作者以诗一般的抒调,朴实凝练的艺术笔触,塑造了一位倔强好强,泼辣干练、慷慨爽直、干脆利落而又心灵手巧、朴素勤劳、热爱革命的主人公妞儿的形象。
②行文的散文化。文章不以故事情节的连贯、缜密和完整取胜,而是打破小说传统的艺术结构,用一连串的生活画面串通起来,呈现出一种别开生面的散文式结构。
③情浓意深耐人寻味。从“送袜子”到“做国旗”,反映了两个时代的伟大进程,表现了革命群众对战斗赢得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无比欢欣和热爱,从中也体现了孙犁小说以小见大,让“细枝末节”放射出时代光芒的特点。
【解析】2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
D.“因为她觉得‘我’作为一名八路军战士,没能保护百姓,心存不满”错误。对女孩子心理的解读不正确,反对“我”在上流洗脸,应该主要是源于对陌生人的戒备和性格里的泼辣。
故选D。
28.本题考查学生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B.“以故事情节的连贯、缜密和完整取胜”错,小说打破了小说传统的艺术结构,只将生活画面(场景)串联起来,呈现出散文式结构。“激烈的矛盾冲突”也不对,小说人物之间矛盾并不激烈。
故选B。
2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中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手法的能力。
小说中描写人物的方法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是对人物直接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方法,侧面描写可以借助环境、作者的议论,或者作品中其他人物的评价。
语言描写。妞儿刚出场时,小说就通过对她语言的描写,如“你看不见我在这里洗菜吗?洗脸到下边洗去”“菜是下口的东西呀!你在上流洗脸洗屁股,为什么不脏”“她冷冷地望着我,过了一会才说:‘你刚在那石头上洗了脸,又叫我站上去洗菜’”,表现了其泼辣、直率的性格。“‘光着脚打下去?’女孩子转脸望了我脚上一下,就又低下头去洗菜了”“我给你做”“你要没有布,我家里有点,还够做一双袜子”,直接表现了妞儿对八路军战士的热情慷慨。“够给我买张织布机子了!这一趟,你们在曲阳给我买架织布机子回来吧”他说妞儿已经有两个孩子了,还象小时那样,就是喜欢新鲜东西,说什么也要学会。“女孩子就学习纺织的全套手艺了”,表现了妞儿聪明能干。
外貌描写和神态描写。小说通过“洗菜的是个女孩子,也不过十六七岁。风吹红了她的脸,像带霜的柿叶,水冻肿了她的手,像上冻的红萝卜。她穿的衣服很单薄,就是那种蓝色的破袄裤”等外貌描写,表现了妞儿家生活的贫困艰辛。“她说着,扭着身子逆着河流往上去了。登在一块尖石上,把菜篮浸进水里,把两手插在袄襟底下取暖,望着我笑了”,直接表现了妞儿对八路军战士的友好。
侧面描写。小说通过描写大伯与“我”的对话,“同志,你知道我是沾你的光吗”,侧面表现了妞儿对八路军战士的热情慷慨。
30.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的能力。
人物形象真切动人。
小说通过写“我”打游击打到了小村庄时,和妞儿因为洗脸而“吵架”的对话等情节,以诗一般的抒调,朴实凝练的艺术笔触,塑造了一位倔强好强,泼辣干练、慷慨爽直、干脆利落而又心灵手巧、朴素勤劳、热爱革命的主人公妞儿的形象。
行文的散文化。
这篇小说选择乡村景象的记忆和战争年代的日常生活,没有完整而缜密的故事情节。叙事时,小说采用一连串家常闲话、纺纱织布、运枣卖枣等极其普通的生活琐事的画面,打破小说传统的艺术结构,呈现出一种别开生面的散文式结构,所叙述的饱含真情,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情浓意深耐人寻味。
小说通过“阜平乡下来了一位农民代表参观天津的工业展览会”,引发作者回忆当年抗战生活时和他们一家在一起的事情,作者没有描写战争的场面,叙述了“送袜子”到“做国旗”等具有时代特征的事件,反映了两个时代的伟大进程,表现了革命群众对战斗赢得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无比欢欣和热爱,从中也体现了孙犁小说以小见大,让“细枝末节”放射出时代光芒的特点。
(2023·河南·许昌高中校联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觅渡,觅渡,渡何处?
梁 衡
常州城里那座不大的瞿秋白纪念馆我已经去过三次。从第一次看到那个黑旧的房舍,我就想写篇文章。但是六个年头过去了,还是没有写出。瞿秋白实在是一个谜,他太博大深邃,让你看不清摸不透,无从写起但又放不下笔。
我第一次到纪念馆是1990年。纪念馆本是一间瞿家的旧祠堂,祠堂前原有一条河,叫觅渡河。一听这名字我就心中一惊,觅渡,觅渡,渡在何处?瞿秋白是以职业革命家自诩的,但从这个渡口出发并没有让他走出一条路。“八七会议”他受命于白色恐怖之中,以一副柔弱的书生之肩,挑起了统帅全党的重担,发出了武装斗争的吼声。
如果秋白是一个如李逵式的人物,大喊一声:“你朝爷爷砍吧,20年后又是一条好汉。”也许人们早已把他忘掉。他是一个书生啊,一个典型的中国知识分子,你看他的照片,一副多么秀气但又有几分苍白的面容。他一开始就不是舞枪弄刀的人。他在黄埔军校讲课,在上海大学讲课,他的才华熠熠闪光,听课的人挤满礼堂,爬上窗台,甚至连学校的老师也挤进来听。秋白与鲁迅、茅盾、郑振铎这些现代文化史上的高峰,也是齐肩至顶的啊,他应该知道自己身躯内所含的文化价值,应该到书斋里去实现这个价值。但是他没有,他目睹人民沉浮于水火,目睹党濒于灭顶,他振臂一呼,跃向黑暗。他的俄文水平在当时的中国是数一数二的,他曾发宏愿,要将俄国文学名著介绍到中国来,他牺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语文分项汇编专题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原卷版)
(2023·全国·统考新高考I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给儿子
陈 村
你总会长大的,儿子,你总会进入大学,把童年撇得远远的。你会和时髦青年一样,热衷于旅游。等到暑假,你的第一个暑假,儿子,你就去买票。
火车430公里,一直坐到芜湖。你背着包爬上江堤,看看长江。再没有比长江更亲切的河了。它宽,它长,它黄得恰如其分,不失尊严地走向东海。
你走下江堤,花一毛钱去打票,坐上渡船。船上无疑会有许多人。他们挑着担子,扛着被子,或许还有板车。他们说话的声音很高,看人从来都是正视。也许会有人和你搭话,你就老老实实说话。他们没有坏意。
你从跳板走上岸,顺着被鞋底和脚板踩硬踩白的大路,走半个小时。你能看到村子了。狗总是最先跳出来的。你可以在任何一家的门口坐下,要口水喝。主人总是热情的,而狗却时刻警惕着。也许会引来它的朋友们,纷纷表示出对你的兴趣。你要沉住气。
你谢过主人,再别理狗的讹诈,去河边寻找滩船。如果你运气好,船上只有一两个客,你就能躺在舱里,将头枕着船帮,河水拍击船底的声音顿时变得很重。船在桨声中不紧不慢地走。双桨“吱呀吱呀”的,古人说是“欸乃”,也对。怎么说怎么像。
板桥就在太阳落下去的地方。你沿着大埂走,右边是漕河,它连接着巢湖和长江。河滩如没被淹,一定有放牛的。你走过窑场就不远了。可以问问人,谁都愿意回答你,也许还会领你走一段,把咄咄逼人的狗子赶开。走到你的腿有点酸了,那就差不多到了。
走下大埂,沿着水渠边的路走。你走过一座小桥,只有一条石板的桥就是进村了。我曾写过它。这时,你抬起头,会发觉许多眼睛在看着你。
你对他们说,你叫杨子,你是我的儿子。
儿子,你得找和你父亲差不多年纪的人,他们才记得。
他们会记得那五个“上海佬”,记得那个戴近视眼镜的下放学生。他们会说他的好话和坏话。不管他们说什么,你都听着,不许还嘴。他们会告诉你一些细节,比如插不齐秧,比如一口气吃了个12斤的西瓜。你跟他们一起笑吧,确实值得笑上一场。
你们谈到黑了,会有人请你吃饭。不必客气,谁先请就跟谁去。能喝多少喝多少,能吃多少吃多少,这才像客人。天黑了,他们会留你住宿。他们非常好客。
儿子,你去找找那间草屋。它在村子的东头,通往晒场的路边,三面环水。你比着照片,看它还像不像当年。也许那草屋已经不在了,当年它就晃晃的,想必支撑不到你去。也许,那里又成了一片稻田。
晚上,你到田间小路上走走。你边走边读“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感受会深深的。风吹来暖暖的热气,稻穗在风中作响。一路上,有萤火虫为你照着。
假如你有胆量,就到村东头的大坟茔去。多半会碰上“鬼火”,也就是磷火。你别跑,你坐在坟堆上,体会一下死的庄重和沉默。地下的那些人也曾生活在这块土地上,劳动,繁殖。他们也曾埋葬过他们的祖先。①你会捉摸到一点历史感的,这比任何教科书都有效。
住上几天,你就熟悉村子了。男人爱理干干净净的发式,两边的头发一刀推净,这样头便显得长了。顶上则是长长的头毛,能披到眼睛,时而这么一甩,甩得很有点味道。
我喜欢见他们光着上身光着脚的样子。皮肤晒成了栗色,黑得发亮发光,连麦芒都刺不透它。他们不是生来这样的。和他们一起下河,你就知道,他们原先比你还白。现在,他们和你的祖先一样黑了。和你父亲当年一样黑。你要是下田,就和你一样黑。
下田去吧,儿子。让太阳也把你烤透。你弯下腰,从清晨弯到天黑,你恨不得把腰扔了。你的肩膀不是生来只能背背书包的。你挑起担子,肩上的肌肉会在扁担下鼓起。也许会掉层皮,那不算什么。你去拔秧,插秧,锄草,脱粒。你会知道自己并非什么都行。你去握一握大锹,它啥时候都不会被取代。工具越原始就越扔不了,像锤子,像刀,总要的。你得认识麦子,稻子,玉米,高粱,红薯。它们也是扔不了的。你干累了,坐在门边,看着猪在四处漫游,看着鸡上房,鸭下河,鹅窜进秧田美餐一顿。你听着杵声,感觉着太阳渐渐收起它的热力。你心平气和地想想,该说大地是仁慈的。它在无止无息地输出。我们因为这输出,才能存活,才得以延续。
那一层层茅草铺就的屋顶,那一条条小河分割的田野,那土黄色的土墙,那牛,那狗。那威力无比的太阳。
②你会爱的。
你就这样住着,看着,干着。你去过了,你就会懂得父亲,懂得父亲笔下的漕河。当然,这实在不算什么,应当珍视的是你懂了自己。③你得不让自己飘了,你得有块东西镇住自己。也许,借父亲的还不行,你得自己去找。
当你离开板桥的时候,人们会送你。你是不配的,儿子。你得在晚上告别,半夜就走。夜间的漕河微微发亮,你独自在河滩坐上一会,听听它的流动。
要是凑巧,你可以带条狗崽子回来。找条有主见的。开始,也许它有点想家。日子长了,你们能处好。你会发觉,为它吃点辛苦是值得的。
也就是这些话了,儿子。你得去,在大学的第一个暑假就去。④我不知道究竟会怎样。要是你的船走进漕河,看见的只是一排烟囱,一排厂房,儿子,你该替我痛哭一场才是。虽然我为乡亲们高兴。
1984.8.5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部分,父亲想象儿子上大学后会像时髦青年一样爱旅游,由此切入长大成人和出门旅行这两个关联话题。
B.儿子在渡船上会邂逅许多陌生人,父亲教给儿子,如何通过看他们的神情、听他们的言语来判断他们是否心存善意。
C.父亲设想儿子一路上常会遇到狗,并建议儿子离开时带走一条狗,可见狗应是父亲当年乡村生活中难忘的一部分。
D.儿子的板桥之旅除了坐车乘船,还需步行走过许多路,如江堤、大路、大埂、渠边小路、石桥等,带有较浓的寻访意味。
2.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句子①中“你会捉摸到”的那种“历史感”,也正是“我”当年的经验和感悟。
B.句子②语义上与上段文字紧密相连,但单独成段,语气和表达的感情就更强烈。
C.句子③中的“飘”,是年轻人的一种心理状态,因脱离了父辈压制而感到飘然自在。
D.句子④表达出的不确定,与前文多处“你会”“你得”表现出的笃定形成了张力。
3.“下田去吧,儿子”这个段落,写出了多重的身心感受。请加以梳理概括。
4.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经讨论,甲组提出一组关键词:未来·回忆·成长;乙组提出一个关键词:河流。请任选一个小组加入,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
(2023·全国·统考新高考II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社 戏 (节选)
沈从文
萝卜溪邀约的浦市戏班子,赶到了吕家坪,是九月二十二。一行十四个人,八个笨大衣箱,坐了只辰溪县装石灰的空船,到地时,便把船靠泊在码头边。掌班依照老规矩,带了个八寸大的朱红拜帖,来拜会本村首事滕长顺,商量看是在什么地方搭台,哪一天起始开锣。
半月来省里向上调兵开拔的事,已传遍了吕家坪。不过商会会长却拿定了主意:照原来计划装了五船货物向下游放去。长顺因为儿子三黑子的船已到地卸货,听会长亲家出主意,也预备装一船橘子下常德府。空船停泊在河边,随时有人把黄澄澄的橘子挑上船,倒进舱里去。戏班子乘坐那只大空船,就停靠在橘子园边不多远。
两个做丑角的浦市人,扳着船篷和三黑子说笑话,以为古来仙人坐在斗大橘子中下棋,如今仙人坐在碗口大橘子堆上吸烟,世界既变了,什么都得变。可是三黑子却想起保安队队长向家中讹诈事情,因此只向那个做丑角的戏子苦笑。
长顺约集本村人在伏波宫开会,商量看这戏演不演出。时局既不大好,集众唱戏是不是影响治安?末了依照多数主张,班子既然接来了,酬神戏还是在伏波宫前空坪中举行。凡事依照往年成例,出公份子演戏六天,定二十五开锣。并由本村出名,具全红帖子请了吕家坪的商会会长,和其他庄口上的有名人物,并保安队队长、排长、师爷、税局主任、督察等,到时前来看戏。还每天特别备办两桌四盘四碗酒席,款待这些人物。
到开锣那天,本村和附近村子里的人,都换了浆洗过的新衣服,荷包中装满零用钱,赶到萝卜溪伏波宫看大戏。因为一有戏,照习惯吕家坪镇上卖大面的、卖豆糕米粉的、油炸饼和其他干湿甜酸熟食冷食的,无不挑了锅罐来搭棚子,竞争招揽买卖。妇女们且多戴上满头新洗过的首饰,或镀金首饰,发蓝点翠首饰,扛一条高脚长板凳,成群结伴跑来看戏,必到把入晚最后一幕杂戏看完,把荷包中零用钱花完,方又扛起那条凳子回家。有的来时还带了饭箩和针线,有的又带了香烛纸张顺便敬神还愿。平时单纯沉静的萝卜溪,于是忽然显得空前活泼热闹起来。
长顺一家正忙着把橘子下树上船,还要为款待远来看戏亲友,准备茶饭,因此更见得热闹而忙乱。家中每天必为镇上和其他村子里来的客人,办一顿过午面饭。又另外烧了几缸热茶,供给普通乡下人。长顺自己且换了件大船主穿的大袖短摆蓝宁绸长衫,罩一件玄青羽绫马褂,舞着那个挂有镶银老虎爪的紫竹马鞭长烟杆,到处走动拜客。
第一天开锣时,由长顺和其他三个上年纪的首事人,在伏波爷爷神像前磕头焚香,杀了一只白羊,一只雄鸡,烧了个申神黄表。戏还未开场,空坪中即已填满了观众,吕家坪的官商要人,都已就座。开锣后即照例“打加官”,由一个套白面具的判官,舞着个肮脏的红缎巾幅,台上打小锣的检场人叫一声:“某大老爷禄位高升!”那判官即将巾幅展开,露出字面。被尊敬颂祝的,即照例赏个红包封。有的把包封派人送去,有的表示豪爽,便把那个赏金用力直向台上掼去,惹得一片喝彩。当天第一个叫保安队队长。第一出戏象征吉祥性质,对神示敬,对人颂祷。第二出戏与劝忠教孝有关。到中午休息,匀出时间大吃大喝。休息时间,一些戏子头上都罩着发网子,脸上颜料油腻也未去净,争到台边熟食棚子去喝酒,引得观众包围了棚子看热闹。妇女们把扣双凤桃梅大花鞋的两脚,搁在高台子踏板上,口中嘘嘘的吃辣子羊肉面,或一面剥葵花子,一面并谈论做梦绩麻琐碎事情。下午开锣重唱,戏文转趋热闹活泼。
掌班走到几位要人身边来请求赏脸,在排定戏目外额外点戏。
大家都客气谦让,不肯开口。经过一阵撺掇,队长和税局主任是远客,少不了各点一出,会长也被迫点一出。队长点“武松打虎”,因为武人点英雄,短而热闹,且合身份;会长却点“王大娘补缸”,戏是趣剧,用意在于与民同乐。戏文经点定后,照例也在台柱边水牌上写明白,给看戏人知道。开锣后正角上场,又是包封赏号,这个包封却照例早由萝卜溪办会的预备好,不用贵客另外破钞。
最末一出杂戏多是短打,三个穿红裤子的小花脸,在台上不住翻跟斗,说浑话。
收锣时已天近黄昏,天上一片霞,照得人特别好看。一切人影子都被斜阳拉得长长的,脸庞被夕阳照炙得红红的。到处是笑语嘈杂,过吕家坪去的渡头,尤其热闹。方头平底大渡船,装满了从戏场回家的人,慢慢在平静河水中移动,两岸小山都成一片紫色,天上云影也逐渐在由黄而变红,由红而变紫。太空无云处但见一片深青,秋天来特有的澄清。在淡青色天末,一颗长庚星白金似的放着煜煜光亮,慢慢地向上升起。远山野烧,因逼近薄暮,背景既转成深蓝色,已由一片白烟变成点点红火。……一切光景无不神奇而动人。可是人人都融和在这种光景中,带点快乐和疲倦的心情,等待还家。无一个人能远离这个社会的快乐和疲倦,声音与颜色,来领会赞赏这耳目官觉所感受的新奇。
(有删改)
5.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萝卜溪的酬神社戏,适逢秋天橘子收获时节,按惯例在伏波宫前空坪中连演六天。
B.女人们成群结伴来看戏,有的还会带上饭箩针线或香烛纸张,富有乡土生活气息。
C.“打加官”第一个就叫保安队队长,可以见出萝卜溪办会者对他有所忌惮和逢迎。
D.排定戏目外额外点戏需封赏,会长“也被迫点一出”,此细节暗示了会长的吝啬。
6.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开头写戏班子如约而至,接下来又写到“省里向上调兵开拔的事”,令人感觉到一种寻常岁月隐约生变的气氛。
B.传统白话小说常以描摹衣饰来刻画人物,本文写社戏之日长顺走动拜客,就使用了这种笔法来表现长顺的郑重守礼。
C.最后一段景物描写,同鲁迅《社戏》对归家途中的景物描写一样,都以自然之美衬托了散戏后人们的失落与惆怅。
D.沈从文这里写社戏,同他在《边城》中写端午节一样,都是通过对民俗的铺写描绘了存有世外桃源意味的乡土社会。
7.本文是如何描写社戏的仪式感的?请结合全文简要说明。
8.文中记述社戏的筹备及演出过程,多处使用“依照往年成例”“照习惯”“照例”等,含有哪些意味?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2023·全国·统考全国乙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长出一地的好荞麦
曹多勇
这年里,德贵最后一次来种河滩地已是腊月里,这期间,他先后种过一次黄豆,两次绿豆,两次麦子,庄稼还是颗粒无收。这情况,德贵还有岁数更大的犁都没经历过。儿子儿媳说这怪气候叫厄尔尼诺现象,德贵不听这道理,骂天,说这是要绝人啊!
大河湾土地分两种:一种在围堤坝里,淮河水一般淹不掉,是大河湾人赖以生存的保障;另一种地在堤坝外,无遮无拦地紧挨淮河,一年里能收季麦就不错了,秋季天都荒着——这地叫河滩地,也叫荒地,大河湾只德贵一人秋季天还耕种河滩地。
村人说德贵,那点河滩地还能结出金豆豆、银豆豆?
德贵家人也说德贵,年年秋季天见你河滩地种呀种呀种,可临了收几次?
德贵先是不愿搭理话,落后才说,俺见河滩地长草就像长俺心口窝,痛得夜夜睡不着觉呀!
河滩地位于村东两里地,德贵村东里出了庄,赶头牛,扛张犁,沿河堤一直往东去,人老,牛老,犁也老。牛老,蹄迈得很迟缓,远处里还以为牛是站堤坝上不动弹;人老,老在脊梁上,肩上挂一张犁,侧斜身显得更佝;犁呢是犁铧小,犁把细,还满身裂出一道一道暗裂纹,像老人手上脸上的皱纹皮。牛前边领,德贵后面跟,牛缰绳牵连他们俩,一副懒懒散散的模样,弄不清是德贵赶牛,还是牛牵德贵。至河滩地头,德贵说一声“吁——”,牛停下蹄,瞪一对大牛眼瞧德贵,德贵下堤坝往河滩地里走,牛也侧转身头低屁股撅,挺住蹄缓下堤坝追德贵,关键时才分出牛还是受人支配着。
德贵没有即刻套牛犁地,他知道牛跟自己还有犁都得歇息喘口气,犁榫眼松,趴德贵肩“吱呀、吱呀”一路不停歇地叫,德贵说犁,俺知道你榫眼咧着嘴,不湿润湿润水,你准散架。牛嘴也“吧嗒,吧嗒”扯黏水吐白沫,德贵说牛,俺知你嗓子眼冒着火,得去淮河里喝个饱,于是,德贵、牛和犁三个老货径直朝淮河走去,牛饮水,人喝水,犁干脆丢河里,德贵喝几口水站起身,骂犁,你个老货还真能憋气呢;骂牛,你个吃草的家伙能站俺上游饮水?
淮河水这会儿还温温顺顺躺河床里,波浪一叠压一叠有条不紊地浪过来又浪过来。德贵、牛,还有那只淹没水里的犁构成一幅温馨的田园画,但德贵却在这宁静貌似温顺的淮河水里瞧看出洪水泛滥的迹象,这迹象是几缕混浊的泥丝,曲曲折折隐河边的水里摇曳流过,这几缕混浊的泥丝就是上游山水下来的前兆,就像暴风雨过来之前的一阵凉风。
牛饮饱水抬起头,润湿的嘴像涂抹油似的又黑又亮,德贵问牛,你说俺们这地犁还是不犁?牛两眼盯着水面瞧着什么,又似乎什么也没瞧,德贵又问犁,你说俺们这地犁还是不犁?德贵问犁没见犁,这才弯腰伸手捞出犁,犁全身吃透水,多余的水“滴答滴答”往河面滴。这清脆的水滴声像是回答德贵的问话,德贵说还是犁说得对,不能害怕涨水淹河滩地,俺们就不种河滩地。
不知怎么的,德贵感觉最通人性的是犁,而不是牛。
这天上午,德贵犁过河滩地;这天下午,德贵耙过河滩地;这天挨傍晚,德贵撒开黄豆种。一天时间,这块河滩地就喧喧腾腾像块饼被德贵精心制作好,摆放在淮河边上。
然而,还没等德贵的锄伸进去,淮河的水便涨出来,德贵赤脚跑进黄豆地,眼前那些没顶的禾苗还使劲地举着枝叶在河水里挣扎,德贵站立的地方原本还是一处干地,河水舔舔地漫过脚面,德贵往后退,骂河水,说俺是一棵会挪动的庄稼,你们想淹也淹不住。
就这么河水淹过种,种过淹,德贵从夏日里一口气赶进腊月天。
腊月里天寒地冻,德贵这回出村没牵牛,没扯犁,只扛一把大扫帚,河滩地经河水反复浸泡几个月,晃晃荡荡地如铺展一地的嫩豆腐。这样的地是下不去牛、伸不开犁。德贵扛的大扫帚是牛也是犁,德贵脱下鞋,“咔嚓”踩碎表层的薄冰走进去,冰泥一下没过小腿肚,德贵挨排排拍碎冰,而后才能撒上种。
这一次撒的是荞麦,腊月天,只能种荞麦。
德贵毕竟是上岁数的人,又加两腿淤进冰泥里,那些刺骨的寒气也就洪水般一浪一浪往心口窝那里涌,德贵仍不罢手,不急不躁,拍一截冰泥地,撒一截种子,而后再把荞麦种拍进泥水里,德贵知道停下手,这些拍碎的冰泥又会凝结起来,德贵还知道荞麦种在这样的冰泥里是长不出芽的,即使长出芽,也会被冻死,但德贵仍是一点一点地种。
这天,德贵回家烧两碗姜茶喝下肚,便躺床上睡起来,梦里的河滩地绿油油长满一地的好荞麦,长呀长呀一个劲地往上长。
(有删改)
9.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以一年里多次耕种都颗粒无收的事实开篇,为下文在人与大自然的激烈冲突中塑造德贵这一人物形象埋下了伏笔。
B.面对村人与家人的不理解,德贵说“俺见河滩地长草就像长俺心口窝”,形象地表达了他对土地的那种深厚感情。
C.小说最后以德贵梦见地里长出了好荞麦结尾,这样的艺术处理既照应了题目,也增强了小说的温情意味与向上的力量。
D.德贵与《老人与海》中的老人有相似之处,德贵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与老人的永不言败,都是他们坚韧执着性格的体现。
10.文中画线部分的描写,人、牛、犁浑然一体,这种艺术效果是如何营造出来的?请简要赏析。
11.德贵与牛、犁对话,表现了德贵什么样的心理?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
(2023·全国·统考全国甲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机械的诗旅途随笔之一
巴 金
为了去看一个朋友,我做了一次新宁铁路上的旅客。三个朋友伴着我从会城到公益,我们在火车里大概坐了三个钟头。时间很长,天气很热,但是我并不觉得寂寞。
南国的风物含有一种迷人的力量。在我的眼里一切都显出一种梦境般的美丽:那样茂盛的绿树,那样明亮的红土,那一块一块的稻田,那一堆一堆的房屋,还有明镜似的河水,高耸的碉楼。南国的乡村,虽然这里面包含了不少的痛苦,但在表面上它们究竟是很平静,很美丽的!
到了潭江,火车停住了。车轮没有动,而外面的景物却开始在慢慢地移动。这不是什么奇迹。这是新宁铁路中的一段最美丽的工程。这里没有桥,火车驶上了渡江的轮船,就停留在那上面,让轮船载着它慢慢地渡过江去。
我下了车,把脚踏在坚实的铁板上。船身并不小,甲板上铺着铁轨,火车就躺在那上面喘气,左边有卖饮食的货摊,许多人围在那里谈笑。我一面走,一面看。我走过火车头面前,到了右边。船上有不少工人,朋友告诉我在这船上做工的人数目在一百以上。我似乎没有看见这许多。有些工人在抬铁链,有几个工人在管机械。在每一副机械的旁边至少站得有一个穿香云纱衫裤的工人。他们管理机械,指挥轮船向前进。
看着这些站在机械旁边的工人的昂头自如的神情。我不禁从心底生出了感动。
四周是平静的白水,远处有树有屋。江面很宽。在这样的背景里显出了管理机械的工人的雄姿。机械有规律地响着,火车趴在那里像一条被人制服了的猛蛇。
我看着这一切,在我的心里开始发生了对于这些工人的羡慕。我感到了一种诗情。我仿佛读了一首真的诗。于是一种喜悦的、差不多使得我的心战抖的感情抓住了我。这机械的诗的动人的力量,比任何诗人的作品都要大得多。
一般人以为只有“月夜”“花朝”“青山”“绿水”“爱情”一类的东西才是诗的材料,把诗人当作很rsentimental(感伤的、多愁善感的)的人。其实他们完全不懂得诗。诗应该给人以创造的喜悦,诗应该散布生命。
我不是诗人,但我却相信真正的诗人一定认识机械的力量,机械工作的灵妙,机械运动的优雅,机械制造的完备。机械是创造的,生产的,完美的,有力的。只有机械的诗才能够给人以一种创造的喜悦。
那些工人,那些管理机械、指挥轮船、把千百个人、把许多辆列车载过潭江的工人,当他们站在铁板上面,机械旁边,一面管理机械,一面望那白茫茫的江面,看见轮船慢慢地逼近岸边的时候,他们心里的感觉,如果有人能够真实地写出来,一定是一首好诗。
我在上海常常看见一些大厦的建筑。打桩的时候,许多人都围在那里看。那有力的机械从高处把一根又高又粗的木桩打进土地里面去,一下,一下,声音和动作都是有规律的。它们继续下去,很快地就把木桩完全打进去了。四周的旁观者的脸上都浮出了惊奇的微笑。土地是平的,木头完全埋在地底下了。这似乎是不可信的奇迹。机械完成了奇迹,给了每个人以一种喜悦。这种喜悦的感情,也就是诗的感情。我每次看见工人建筑房屋,就仿佛读一首好诗。
一九三三,六月十日在广州
(有删改)
12.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在写南国的风物时,用了“那一块一块的稻田”“那一堆一堆的房屋”等,语言的节奏感符合火车行进时的动态感。
B.作者认为车过潭江的部分是“新宁铁路中的一段最美丽的工程”,既在于这里风景的优美,更在于工程体现了机械的诗意。
C.作者认为如果只把“月夜” “花朝” “青山”一类的东西当作写诗的材料,其实是不懂诗,依据是这些材料本身缺乏生命力。
D.“诗应该给人以创造的喜悦,诗应该散布生命”是作者对诗的认识,也是他认为机械具有诗意的一个重要前提。
13.本文在写“机械的诗”时写到工人,请简要分析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14.这篇随笔的最后段跳转到作者在上海的生活见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023·江苏扬州·统考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咱们要着起来【注】
丁玲
章品站在街口上,想看看有熟人没有。忽然从后面转过一个人,用力地在他肩头一拍,笑道:“你好大的眼睛,真是到了县上工作,就不认识咱了,咱在后边跟了你半天。”这正是那黑汉子张正国。
年轻的部长也给了他一拳:“你这个家伙,做啥要吓唬人呀!”
有几个人从对面走过来,笑着说:“看你把裤子卷得这么高,到了县城里,还这么个土样子。”
大家看了看没有外人,有一个便低低地说道:“老章!昨天咱们村打了架,今天还没解决啦,说今晚开农会解决。你看刘满可能赢?”
“赢不赢就看咱大家敢不敢说话嘛!老章!咱们找裕民去。”张正国忙着往头里带路。章品向那群人说:“一个人力量小,大伙儿力量就大了;一把麦秸不顶事,一堆麦垛就顶事了。刘满打了先锋,你们跟着就上去嘛!”
人越围越多了起来,远远的墙根下有个老头坐在那里晒太阳。张正国碰了一碰章品,章品认得那老头是一贯道的侯殿魁。他问:"他病好了么?”
“老早好了。他成天坐在这里晒太阳,观风看色咧!今天跑到农会来问还要清算他不:说只有四五十亩地了,要是村上地不够均,他还可以献点地。谁在背后也笑他:‘你不骑烈马上西天啦?……’”张正国告诉他时,旁边有听见的人也笑了。那老头子装着没看见,像个老僧入定的那样呆坐着。
章品便又问张裕民他们住在哪里。
有个站在旁边的,十二三岁的小孩子道:“咱知道张裕民在哪里,咱引你们去。”
他们在门口把章品接住,忙忙往里拉,连连的说道:“啊!你来得真好!”章品看见张裕民和李昌之外还有两个不大认识的人,李昌便说道:“这是咱本家两个哥哥,都是老实人。”这两个本来就有些胆小的人,便显得很拘束。
“还是谈你们的吧,咱先听听。”章品又把他们让到炕上面,自己也靠墙坐了。
李之祥说:“早上是咱跟小昌兄弟说了,也是咱女人说不报告怕不成。到底有没有这回事,也不见得,他也只给咱讲这么多。”
章品问他们道:“你们村上有几个尖?”
李之祥答道:“咱也不知道有几个,人都说八大尖。”
“八大尖也就是那么叫叫的,其实也只有几个是厉害的。”李昌说。
“对呀!”章品更说道,“去年跑了个许有武,今年春上又斗争了侯殿魁。如今侯殿魁天天坐在戏台前晒太阳,谁也不理他。李子俊听说分地,就逃跑了。你看还是他们怕咱们,还是咱们怕他们?”
“怕咱们,哈哈……他们可不怕咱们。”
“当然他不会怕你们一个人,要是你们全村穷人齐了心,他不怕?人多成王,这道理明白不明白?”
“明白是明白,可是老百姓就不齐心。干部还不齐心呢,不信你问张三哥,庄稼主谁都在骂治安员娶了人家闺女,吃了迷魂汤,人家不向着丈人还向着咱们?昨天不就为了这事和刘满闹架?”李之祥不觉得便都说了出来。
张裕民赶忙分辩道:“那只是治安员一个人的事,咱们不是在今晚开农会解决么,你们要说他不对,咱们能说他好?咱们并没有护着他嘛!”
章品又解释道:“那些坏蛋并不怕几个干部,他们只怕穷人一条心。干部是能撤换的,要是有那些软骨头,稀泥泥不上墙的角色,就别叫他当干部嘛。”
两兄弟又笑了,李之祥道:“杨同志也是这么给咱们说。唉,咱们脑筋死,一下子变不过来,咱总是想:人穷了惹不起人。咱心里也明白。可就是个怕,没长肩膀,扛不起个事。”
“有了带头的就好了,你说是不是?别人走在头里了,你还怕么?”
“如今就是谁也不走在头里。”
“只要大伙儿都上来,就谁也不怕了。”李之寿也显得活泼些了,不觉也有些眉飞色舞。
“怎么没人,刘满就是一个。如今就差大伙儿赶上去。干部也不只是布置些工作,下命令,要自己也在群众中起带头作用。咱们老是怕闹过了火,只肯自己几个干部考虑了又考虑,就怕不能掌握住,就怕老百姓犯错误,不敢去发动他们,这是不相信老百姓。如今老百姓已经批评咱们了。”张裕民听到批评他,立刻感觉到自己是太没有勇气了,很容易办的事却使自己那么做难。
“不用怕!”章品又拍着李之祥的背,“咱们这会要着起来,把那些坏蛋都烧光,看他们还来个里应外合不啦。咱们先下手为强,人们就不会害怕了。”
这两兄弟都欢喜得跳下地来,呵呵地齐声笑道:“这话太对了!咱们要不翻透身,就不翻,夹生饭没吃头。”
“翻不透,就再使把劲,夹生饭就再加上把火,咱们还能不翻身,不吃饭?咱们想问题总要往长远想,咱们如今才好比一棵小树,青枝绿叶的,它还得长大,开花,结果。财主们已经是日落西山,红不过一会儿了。你们别看他们还有人怕他,世界已经翻了个过,世界还要往好里闹啦!”
章品走下地来,向张裕民道:“走,时间不多,咱们还是找工作组的同志们去,有事还是大家商量。”
(选自《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第四十三章,有删改)
【注】作品反映的是1946年华北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初期的情况。前文写的是暖水屯群众刘满和地主钱文贵的女婿打架一事引起风波,县上干部章品来到了村里。张裕民是屯里党支部书记,李昌是村干部。
15.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黑汉子张正国悄悄拍了章品的肩头,“你好大的眼睛”既是玩笑又有关心,可以看出二人之间亲密的关系。
B.一贯道的侯殿魁病好之后,坐在村里晒太阳“观风看色”,可以看出,他在提出愿意献地后心情踏实多了。
C.小说通过章品对张裕民的批评,指出土地改革运动初期存在着部分干部满足于布置、带头作用不足、脱离群众等问题。
D.选文结尾章品提到“找工作组的同志们,有事还是大家商量”,反映出党员干部发扬民主的优良工作作风。
16.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精心设计章节标题,“我们要着起来”,反映了章品内心的着急和焦虑,希望能尽快开展土地改革斗争。
B.小说对话描写细腻,“看了看没有外人,有一个便低低地说道”反映出村里形势错综复杂有人可能通风报信。
C.小说善用比喻,“一把麦秸”和“一堆麦垛”说明了团结的重要性,“青枝绿叶的小树”展示了土改的美好愿景。
D.小说语言通俗、淳朴,富于浓郁的乡土风味,叙述语言流畅自然,对话语言简洁明了,不乏生动形象。
17.在与章品交流的过程中,李昌两个兄弟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18.《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成书于1948年,是丁玲结合自己土改工作经历而创作的一部作品。有人认为这部作品已经与当下生活关联不多,因此阅读的价值也就不大。你是否认同这个观点?请说明理由。
(2023·广东东莞·校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娘·粮
徐嘉馨
娘是被一阵炒面黄灿灿的香气给搅醒的。
娘溜着耳朵,四下谛听。那声响有尺寸,有形状,八尺宽长,直角四方,是一种光溜溜滑晶晶的手感。不由分说,娘竖着一双耳,顺着那又大又圆的香气走去,迈过了田埂,绕过村中央那棵安静的百年老槐,再往前,穿越李嫂油汪汪的咸鱼架,到了马哥家积满厚厚桂花的井,从桶里掬一口水,接着走,走到村西头,那里有人、马,红军一个营驻扎在那里。
硕大的香气,就从那营地飘来,那里架起一口大铁锅,“唰啦啦”翻炒着的米面,腾起一气圆鼓鼓的芬芳。他们一边炒,一边扯开一张大布,把炒面倒在上面,堆起座小山,然后一个排一个班,分列两侧,把炒面装进自己的随身布兜,没有人争抢,盛两瓢就放下,同样的升落姿势重复了百遍千遍,仿佛无声的仪式。午后的阳光铺下来,晒得娘的睫毛软软的,娘注视着黄金海洋一般无际的打麦场。
数年以后,娘在雪山的雨棚下给我讲她的从军之路就始于那片汪洋的麦场。娘向她最熟悉的东西——米面和锅灶——走去,想说你们别这样炒,火小了不香,要双面颠着翻动。娘想说,让我来,你们这么好,让一村的人吃饱,我来帮你们颠勺。
春光洒在了娘的身上。第二天,娘就和那打麦场上的女子一样,换了新鞋新袜,一跃一跃唱起了歌。娘从未笑得这样开怀。娘六岁就下了地,听着婆家的吩咐,用小竹筐盛了窝窝头和半碟萝卜,一碗撒了葱花的粗面,乖乖到田间。田间的汉子们走过来,他们惊异一个六岁女娃煮的汤怎么会如此可口,拿油抹了底,又滑又细,进了胃里舒舒坦坦的。从此,做饭和送饭成了我娘唯一的营生,她也因此学会了如何揉面、切菜、炒辣子、摇出白花花的水豆腐。
一晃儿,娘长大了。
娘一来,那些田里的汉子们脸上就堆满了笑,讨好似的看娘手里的瓷盆儿,说贾家的来啦?这次又是啥饭?娘别过脸,不吭声,只是手极乖顺地伸进筐里,取出一沓盘盘碗碗,有烧黄豆,炒茭白瓜丝,干干净净、不沾一丝儿煤渣的烤馍片,还有胡辣汤、面疙瘩和用酱油腌过的捣碎了的葱蒜拌笋丝。
现在,娘不再是娘了。三年前,她是厨房里琢磨放肉蔻还是刀豆的小媳妇。三年后,我十七岁的娘进了营,头发“唰”地一剪,露出光滑的额头。娘欢喜地跟乡亲们作别——其实不用,因为十个乡邻有七个加入了红军——远离了小村炊烟,被拉进了叫作“革命”的阵营。
刚到下一个村,娘就嚷着要加入宣传队,为啥,她要让下个村的姑娘们看看她,用自己亲身的事例感化她们,娘说我活生生个人儿,比小战士刷白漆的口号管用!娘成功了,娘往那一站,就有人过来这摸摸那瞧瞧,还捏娘的耳朵,看看娘有没有耳朵眼儿。娘由着她们又摸又看,说我就是上个村的,我们房里的炊烟能飘过这座山头,我们淘米的水能流过这道坎沟,说到底,咱都是吃一锅饭的人,没有啥不同。
人群里有妇女被说动了,她的丈夫已经要加入红军。她说公婆交给小姑子,我们两口子全跟着红军走,干革命也是个伴儿。娘说好哇,是个伴儿嘛!说着,她主动去帮那个妇女登记,说别挤别挤,慢慢来,只要是一头心思干革命的,红军都欢迎!
娘十七岁的手指提起笔,蘸足了墨汁,却不会写字儿,只得让身边的人帮忙写,在小米汤那么黄的纸上写下这对夫妻的名字。娘一脸欣羨地看人家运笔,一划一划,写下六个如芝麻方糕的汉字。整整齐齐,上下两排,那一瞬间,娘怔了一秒,一秒的时辰让娘恍惚,她想到,自己在名册上只有三个字呢,只占了一行,没有个做伴的姓名。这一去,自己就是个兵了,就永远不能像以前那样,坐在窗棂前绣花择菜、搓玉蜀黍粒子,在小磨盘边转呀转,跟后栏那头的小驴子说话,贴着它的耳朵哈气。再也不能给鸡备食,挎一个小盆,唧唧啾啾就从院子这头追到那头,用竹蜻蜓逗着玩儿,给它们起各种各样的名字:大花、二鹂、小野猫儿……
夫妻二人的名字记下了。娘看着那六个字儿,再想想自己的三个字儿,没一个照应,在陌生的墨海里漂浮。娘突然有些恐惧,想到这支部队里可都是自己不认识的人,不沾亲不带故,竟就跟着走了。娘十六年的前半生,心愿很简单,只想要个一生一世、陪自己夹两口菜啖一口汤的人。生活是平静的湖,而饭食是源头的活水,不一饮一啄,两口子就没法过活。但娘不知道,她即将举步的路上,没有吃食,没有饭菜,连一口熟米都没有。他们咽草根吃皮带,嚼“咔哧咔哧”的冰块,却把仅有的米粮让给娘,把最后的一口汤留给彼此。粮是命,而战友已垂死,用最后的力气把粮让给你,盼着你活,活着就能继续走,继续走,走到绿洲去,走到他没有白死的新地界去。
娘猛然明白,粮是好,粮让人活着,但滚热的血让人像人一样活,世上的粮也可以是血做的,是爱你的人给了你命,而你此后只为他们而活。
娘上路了。
(有删改)
19.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一段的描写,既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也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展开做了铺垫。
B.娘在香气的引导下,来到军营,目睹了炒面、分面的场景,受到震撼,萌生了参军的想法。
C.娘自告奋勇拿笔去替参军的夫妻登记,但事情太忙又怕写不好,只好请身边的同志写。
D.娘在参军前希望找一个爱人相伴终生,参军后心愿发生变化,她要为革命的胜利而活。
20.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对香气的描写,运用通感手法,使本该是嗅觉的香气,转移融合到视觉、触觉、听觉中,形象生动可感。
B.写娘目睹营地里炒面的场景,表现了战士们的日常状态,“没有人争抢,盛两瓢就放下”赞扬了红军战士们的高度自觉。
C.“贾家的来啦?”写出了田间干活的汉子们对送饭的女子的由衷尊敬,“这次又是啥饭?”写出了他们对食物的渴望。
D.文中插叙了娘六岁做饭、送饭的情节,既补充说明了娘童养媳的身份,也说明了她与粮食之间的关系,照应标题。
21.小说在叙述娘第一次被吸引到营地的过程时,除运用通感外,还有哪些写作特点?请简要分析。
22.小说在标题中将娘和粮并列,请简要分析“粮”对娘的重大作用。
(2023·湖北武汉·华中师大一附中校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普通劳动者
王愿坚
将军和刘处长刚走过牌楼,一片喧闹的人声混合着机器声、喇叭声迎面扑来,整个坝后工地展现在面前了,原来是水库建设。这是一个巨大的劳动场面:一条高大整齐的“山岭”把两个山头连在一起,一条巨蟒似的卷扬机趴在大坝上,沙土、石块像长了腿,自动地流到坝顶上。坝上坝下到处是人,汽车、推土机在匆忙中奔跑。
将军一面走一面四下里看着,他看着这劳动场景激动了。这个地方,他并不陌生。这里是作为军事重地留在他的记忆里的。九年前,他曾经为了攻取这一带山岭,又要保全这里的古陵而焦虑过:他不止一次地在作战地图上审视过它,在望远镜里观察过这里的每一个山头,至今,对面那几个山头的标高他还依稀记得。但是,现在变了,作为战场的一切特点都变了,当年敌军构筑的防御工事早已被山洪冲平,那依山筑成的小长城也只成了一条白的痕迹,连那座小山头也被削下了半截填到大坝上了。几年来,他每次看到过去战斗、驻扎过的地方在建设,总是抑制不住地涌起一种胜利和幸福的激情;而现在,他又作为一个普通的劳动者来到这里,这种感觉就更加强烈;所有的疲劳、酷热全都忘记了。
他俩悄悄地把行李放好,走向前去。工具没有了,只找到了两个空筐,他俩便每人抓起一只,用手提起土来。
将军刚提了几筐,就听见有人喊他:“喂,老同志,怎么还是个‘单干’户呀?”
将军被这个友好的玩笑逗笑了,抬头一看,原来说话的是个年轻的战士。青年战士说:“来,咱俩组织个互动组好不好?”“好。”将军高兴地回答。
他们一口气干了三个多小时。
直到这时,他觉得实在有些累了。本来,像这样的劳动,对他来说也不是什么新课,28年前,他已经是水口山矿上的一个有着三年工龄的矿工了,砸石头、挑矿砂,他什么活没干过?更不要说参加红军以后那些艰苦的战斗生活了。但这毕竟是多年以前的事了,这会一连抬了三个钟头的砂土,他才意识到,自己的体力是不比以前了,腰上的伤口隐隐作痛——在1935年东渡黄河的战斗里,被阎锡山的队伍打断了一条肋骨。他把腰眼贴在沙土上烙着。那沙土被太阳晒得滚烫,烫得伤口热乎乎的,十分舒服。
忽然一场雨,震击得人们手忙脚乱,就在这时,呼隆呼隆,空斗车开进了装料台。“得马上装料才行。”将军四下里望了望,提高了声音喊道:“同志们,走哇!”说完,他一躬腰走出了草棚,钻到暴风雨里去了。
这句话像一道命令,人们都站起来了,一个,二个,三个……跑进风雨里。他们哄笑着,叫嚷着,跟在将军后面向装料台奔去。将军一边跑,一边回头看看,这情形很使他兴奋。他感觉已经有很多年没有这样做了。他脑子里忽然浮上了另一幅情景:那是在草地上,也是这么个暴风雨的傍晚,被疲劳寒冷和饥饿折磨得衰弱无力的战士们直往草丛里钻。但是天黑之前找不到干些的地方宿营,摸黑在烂泥里钻是很危险的。当时,他也是这么喊了一声,队伍又前进了。
将军和青年战士小李跑到装料台边,抓起铁锹,装了满满一筐沙,便抬起来紧跑。正跑着,迎面一个人跑过来,走到前面一把抓住了将军的扁担梢,喘呼呼地说:“首长……这活你……”
将军一定神,才看清那人臂上的红袖章,他随手拨开他的手说:“在这里我是战士,你才是首长哩。我有个意见:赶快把大家组织一下,要特别注意安全!”
“对。”分队长无可奈何松开手,他走到小李身边,伸手挽住小李的肩膀,低声说:“将军年岁大,又负过伤,你可得留心照顾着点……”
“将军!”小李不由得惊叫起来。这情况太意外了,他分不出自己是由于感动还是由于紧张,只觉得自己的心跳得很急,眼里像灌了雨水,有点发涩。他连忙放下扁担,走到将军面前,结结巴巴地说:“将军同志,我不知道是……”
“嗨,你这小孩!"将军爱抚地把手搭在他肩上,顺手轻轻地推了他一把,说道,“快,快掌好舵,我这火车头要开啦!"说罢,他弯腰抄起扁担,搁在肩上。
小李激动地抓起扁担,望着将军那花白的头发怔了一霎:雨水混着汗水,正从那发梢上急急地流下来。他深深地吸了口气,趁势悄悄地把筐绳又往后挪了半尺。
这回,将军却没有发觉。他一手扶肩,一手甩开,挺直了腰,迈开大步向前走去。他走得那么稳健,又那么豪迈。当他带着他的连队走过荒无人烟的大草地时,当他带着他的团队通过日寇的封锁线时,当他带着他的师跨进“天下第一关”时,他也是这样走着的。
23.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分析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对劳动场景的刻画生动传神,令人仿佛置身其中,这一场景令将军十分激动,并为将军回忆昔日的战斗生活埋下了伏笔。
B.小李初见将军时便向他开玩笑,说明小李并不知道他是将军,可以推知将军形象上较为朴素,没有刻意把自己与普通战士区别开来。
C.将军一连抬了三个钟头的沙土,以致伤口隐隐作痛,但他没有叫苦叫累,文章最后小李选择悄悄地把筐绳又往后挪,也是怕将军发现后拒绝。
D.当小李发现搭档是将军时,将军试图用善意的言行来打消小李的顾虑,如“嗨,你这小孩!"“快,快掌好舵,我这火车头要开啦!""顺手轻轻推"。
24.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没有平铺直叙,而是将将军过往的革命经历与劳动时的场景交叉呈现,有利于全面展现将军的形象。
B.小说中人物的对话较为简短,且许多地方欲言又止,需要读者自行补白,这样的设计避免了情感的直露。
C.小说既善于展现劳动、革命战争等宏观场景,也善于刻画各种细节,因此,小说呈现出富有气势又针脚绵密的面貌。
D.青年战士小李和分队长是小说的次要人物,作者没有着墨于他们的肖像、心理等刻画,但他们对推动情节发展至关重要。
25.小说写了现实、回忆中的两次与暴风雨相关的场景,这样写有何效果?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6.小说的结尾塑造了一个革命英雄的形象,题目却为“普通劳动者”,对此你如何理解?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
(2023·湖南岳阳·统考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山地回忆
孙犁
从阜平乡下来了一位农民代表,参观天津的工业展览会。我们是老交情,已经快有十年不见面了。我陪他去参观展览,他对于中纺的织纺,对于那些改良的新农具特别感到兴趣。临走的时候,我一定要送点东西给他,我想买几尺布。
为什么我偏偏想起买布来?因为他身上穿的还是那样一种浅蓝的土靛染的粗布裤褂。这种蓝的颜色,不知道该叫什么蓝,可是它使我想起很多事情,想起在阜平穷山恶水之间度过的三年战斗的岁月,使我记起很多人。这种颜色,我就叫它“阜平蓝”或是“山地蓝”吧。
他这身衣服的颜色,在天津是很显得突出,也觉得土气。但是在阜平,这样一身衣服,织染既是不容易,穿上也就觉得鲜亮好看了。阜平的天气冷,山地不容易见到太阳。那里不种棉花,我刚到那里的时候,老大娘们手里搓着线锤。很多活计用麻代线,连袜底也是用麻纳的。
就是因为袜子,我和这家人认识了,并且成了老交情。那是个冬天,该是一九四一年的冬天,我打游击打到了这个小村庄,情况缓和了,部队决定休息两天。
我每天到河边去洗脸,河里结了冰,我登在冰冻的石头上,把冰砸破,浸湿毛巾,等我擦完脸,毛巾也就冻挺了。有一天早晨,刮着冷风,只有一抹阳光,黄黄的落在河对面的山坡上。我又登在那块石头上去,砸开那个冰口,正要洗脸,听见在下水流有人喊:
“你看不见我在这里洗菜吗?洗脸到下边洗去!”
这声音是那么严厉,我听了很不高兴。这样冷天,我来砸冰洗脸,反倒妨碍了人。心里一时挂火,就也大声说:
“离着这么远,会弄脏你的菜!”
我站在上风头,狂风吹送着我的愤怒,我听见洗菜的人也恼了,那人说:
“菜是下口的东西呀!你在上流洗脸洗屁股,为什么不脏?”
“你怎么骂人?”我站立起来转过身去,才看见洗菜的是个女孩子,也不过十六七岁。风吹红了她的脸,象带霜的柿叶,水冻肿了她的手,象上冻的红萝卜。她穿的衣服很单薄,就是那种蓝色的破袄裤。
十月严冬的河滩上,敌人往返烧毁过几次的村庄的边沿,在寒风里,她抱着一篮子水沤的杨树叶,这该是早饭的食粮。
不知道为什么,我一时心平气和下来。我说:
“我错了,我不洗了,你在这块石头上来洗吧!”
她冷冷地望着我,过了一会才说:
“你刚在那石头上洗了脸,又叫我站上去洗菜!”
我笑着说:
“你看你这人,我在上水洗,你说下水脏,这么一条大河,哪里就能把我脸上的泥土冲到你的菜上去 现在叫你到上水来,我到下水去,你还说不行,那怎么办哩?”
“怎么办,我还得往上走!”
她说着,扭着身子逆着河流往上去了。登在一块尖石上,把菜篮浸进水里,把两手插在袄襟底下取暖,望着我笑了。
“什么时候,才能打败鬼子?”女孩子望着我,“我们的房,叫他们烧过两三回了!”
“也许三年,也许五年,也许十年八年。可是不管三年五年,十年八年,我们总是要打下去,我们不会悲观的。”我这样对她讲,当时觉得这样讲了以后,心里很高兴了。
“光着脚打下去?”女孩子转脸望了我脚上一下,就又低下头去洗菜了。
我一时没弄清是怎么回事,就问:
“你说什么?”
“说什么?”女孩子也装没有听见,“我问你为什么不穿袜子,脚不冷吗?不会求人做一双?”
“哪里有布呀?就是有布,求谁做去呀?”
“我给你做。”女孩子洗好菜站起来,“我家就住在那个坡子上,“她用手一指,“你要没有布,我家里有点,还够做一双袜子。”
她端着菜走了,我在河边上洗了脸。我看了看我那只穿着一双“踢倒山”的鞋子,冻的发黑的脚,一时觉得我对于面前这山,这水,这沙滩,永远不能分离了。
第五天,我穿上了新袜子。
女孩子的父亲是个生产的好手,现在地里没活了,他正计划贩红枣到曲阳去卖,问我能不能帮他的忙。部队重视民运工作,上级允许我帮老乡去作运输,每天打早起,我同大伯背上一百多斤红枣,顺着河滩,爬山越岭,送到曲阳去。女孩子早起晚睡给我们做饭,饭食很好,一天,大伯说:
“同志,你知道我是沾你的光吗?”
“怎么沾了我的光?”
“往年,我一个人背枣,我们妞儿是不会给我吃这么好的!”
我笑了。女孩子说:
“沾他什么,他穿了我们的袜子,就该给我们做活了!”
又说:
“你们跑了快半月,赚了多少钱?”
我们一同数了票子,一共赚了五千多块钱,女孩子说:
“够了。”
“够干什么了?”大伯问。
“够给我买张织布机子了!这一趟,你们在曲阳给我买架织布机子回来吧!”
无论姥姥、母亲、父亲和我,都没人反对女孩子这个正义的要求。我们到了曲阳,把枣卖了,就去买了一架机子。大伯不怕多花钱,一定要买一架好的,把全部盈余都用光了。我们分着背了回来,累的浑身流汗。
这一天,这一家人最高兴,也该是女孩子最满意的一天。这象要了几亩地,买回一头牛;这象制好了结婚前的陪送。
以后,女孩子就学习纺织的全套手艺了:纺,拐,浆,落,经,镶,织。
当她卸下第一匹布的那天,我出发了。从此以后,我走遍山南塞北,那双袜子,整整穿了三年也没有破绽。一九四五年,我们战胜了日本强盗,我从延安回来,在碛口地方,跳到黄河里去洗了一个澡,一时大意,奔腾的黄水,冲走了我的全部衣物,也冲走了那双袜子。黄河的波浪激荡着我关于敌后几年生活的回忆,激荡着我对于那女孩子的纪念。
开国典礼那天,我同大伯一同到百货公司去买布,送他和大娘一人一身蓝士林布,另外,送给女孩子一身红色。大伯没见过这样鲜艳的红布,对我说:
“多买上几尺,再买点黄色的!” “干什么用?”我问。
“这里家家门口挂着新旗,咱那山沟里准还没有哩!你给了我一张国旗的样子,一块带回去,叫妞儿给做一个,开会过年的时候,挂起来!”
他说妞儿已经有两个孩子了,还象小时那样,就是喜欢新鲜东西,说什么也要学会。
1949年12月
(选自《白洋淀纪事》,有删改)
27.下列对文章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想给农民代表买几匹布,是出于对他粗陋衣着的怜悯,同时也包含了对于当年给予自己慷慨帮助的感激。
B.小说的语言将通俗与优美、简练与细腻、清淡与浓烈等特色和谐地统一起来,形成了清新明净的风格。
C.小说写到买布做旗,戛然而止,读来余韵缭绕。从“送袜子”到“做国旗”,也反映了时代的伟大进程。
D.女孩子之所以反对“我”在河的上流洗脸,是因为她觉得“我”作为一名八路军战士,没能保护百姓,心存不满。
28.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以回忆的方式叙述故事,故事的回忆由从阜平乡下来的农民代表的穿着引发,回忆结束后又回到故事起点接续叙述。
B.小说以故事情节的连贯、缜密和完整取胜,通过激烈的矛盾冲突来刻画人物形象,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小说的艺术结构。
C.结尾部分写“我”同大伯到百货公司去买布,与开头写“我”买布的想法遥相呼应,这样写使小说结构紧凑,首尾圆合。
D.小说善用白描笔法,对环境与人物只是简单的勾勒,叙事也只在朴素的对话中展开,但却清新质朴,具有浓郁生活气息。
29.小说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塑造妞儿的形象?请结合文本概括分析。
30.诗化小说、散文化小说是指小说具有诗和散文的审美标准,它表现为人物真切动人,行文方式形散神不散,情浓意深耐人寻味。黄秋耘曾谈到“孙犁的作品,虽然大都是小说,却有点近似于诗歌、散文那样的艺术魅力。”请结合文本分析理由。
(2023·河南·许昌高中校联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觅渡,觅渡,渡何处?
梁 衡
常州城里那座不大的瞿秋白纪念馆我已经去过三次。从第一次看到那个黑旧的房舍,我就想写篇文章。但是六个年头过去了,还是没有写出。瞿秋白实在是一个谜,他太博大深邃,让你看不清摸不透,无从写起但又放不下笔。
我第一次到纪念馆是1990年。纪念馆本是一间瞿家的旧祠堂,祠堂前原有一条河,叫觅渡河。一听这名字我就心中一惊,觅渡,觅渡,渡在何处?瞿秋白是以职业革命家自诩的,但从这个渡口出发并没有让他走出一条路。“八七会议”他受命于白色恐怖之中,以一副柔弱的书生之肩,挑起了统帅全党的重担,发出了武装斗争的吼声。
如果秋白是一个如李逵式的人物,大喊一声:“你朝爷爷砍吧,20年后又是一条好汉。”也许人们早已把他忘掉。他是一个书生啊,一个典型的中国知识分子,你看他的照片,一副多么秀气但又有几分苍白的面容。他一开始就不是舞枪弄刀的人。他在黄埔军校讲课,在上海大学讲课,他的才华熠熠闪光,听课的人挤满礼堂,爬上窗台,甚至连学校的老师也挤进来听。秋白与鲁迅、茅盾、郑振铎这些现代文化史上的高峰,也是齐肩至顶的啊,他应该知道自己身躯内所含的文化价值,应该到书斋里去实现这个价值。但是他没有,他目睹人民沉浮于水火,目睹党濒于灭顶,他振臂一呼,跃向黑暗。他的俄文水平在当时的中国是数一数二的,他曾发宏愿,要将俄国文学名著介绍到中国来,他牺牲后鲁迅感叹说,本来《死魂灵》由秋白来译是最合适的。
如果秋白的骨头像他的身体一样的柔弱,他一被捕就招供认罪,那么历史也早就忘了他。而秋白偏偏以柔弱之躯演出了一场泰山崩于前而不惊的英雄戏。他刚被捕时敌人并不明他的身份,他自称是一名医生,在狱中读书写字,连监狱长也求他开方看病。其实,他实实在在是一个书生画家、医生,除了名字是假的,这些身份对他来说一个都不假。这时上海的鲁迅等人正在设法营救他。但是一个听过他讲课的叛徒终于认出了他。特务乘其不备突然大喊一声:“瞿秋白!”他却木然无应。蒋介石听说抓到了瞿秋白,急电宋希濂去处理此事。宋在黄埔时听过他的课,执学生礼,想以师生之情劝其降,并派军医为之治病。他死意已决,说:“减轻一点痛苦是可以的,要治好病就大可不必了。”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向来是以理行事,所谓士可杀而不可辱。文天祥被捕,跳水、撞墙,唯求一死。鲁迅受到恐吓,出门都不带钥匙,以示不归之志。毛泽东赞扬朱自清宁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秋白正是这样一个典型的已达到自由阶段的知识分子。蒋介石的威逼利诱实在不能使之屈服,遂下令枪决。刑前,秋白唱《国际歌》,唱红军歌曲,泰然自行至刑场,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盘腿席地而坐,令敌开枪。从被捕到就义,他没有一点死的畏惧。
如果秋白就这样高呼口号为革命献身,人们也许还不会这样长久地怀念他、研究他。他偏偏在临死前又抢着写了一篇《多余的话》,这在一般人看来真是多余。我们看他短短的一生斗争何等坚决,最后英勇就义,泣天地动鬼神。这是一个多么完整的句号。但是他不肯,他觉得自己实在渺小,实在愧对党的领袖这个称号,于是用解剖刀,将自己的灵魂仔仔细细地剖析了一遍。作为领袖,人们希望他内外都是彻底的鲜红,而他却固执地说:不,我是一个多重色彩的人。
我在这间旧祠堂里,想象着当年门前的小河,河上来往觅渡的小舟。秋白就是从这里出发,到上海办学,去会鲁迅;到广州参与国共合作,去会孙中山;到苏俄去当记者,去参加共产国际会议;到汉口去主持“八七会议”,发起武装斗争;到江西苏区去,主持教育工作。他出门登舟之时一定想到“野渡无人舟自横”,想到“轻解罗裳,独上兰舟”。那是一种多么悠闲的生活,多么美的诗句,是一个多么宁静的港湾。他在《多余的话》里一再表达他对文学的热爱。他多么想靠上那个码头。但他没有,直到临死的前一刻他还在探究生命的归宿。他一生都在觅渡,可是到最后也没有傍到一个好的码头,这实在是一个悲剧。如果他革命之后,又拨转船头,退而治学呢,仍然可以成为一个文坛泰斗。与他同时代的陈望道,本来是和陈独秀一起筹建共产党的,后来退而研究修辞,著《修辞学发凡》,成了中国修辞第一人,人们也记住了他。可是秋白没有这样做。一个人无才也就罢了,或者有一分才干成了一件事也罢了。最可惜的是他有十分才只干成了一件事,甚而一件也没有干成,这才叫后人惋惜。如果他只是慷慨就义再不说什么,也许他早已没入历史的车轮。但是他又说了一些看似多余的话,他觉得探索比到达更可贵。当年项羽兵败,虽前有渡船,却拒不渡河。项羽面对生的希望却举起了一把自刎的剑,秋白在将要英名流芳时却举起了一把解剖刀,他们都把行将定格的生命的价值又推上了一层。哲人者,宁肯舍其事而成其心。
秋白不朽。
(有删改)
3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六个年头过去了”,“我”还没有写出纪念瞿秋白的文章,是因为瞿秋白的“博大深邃”,也因为“我”没有明确找到他“渡在何处”的答案。
B.文中一再强调瞿秋白是“书生”“知识分子”,与瞿秋白“泰然自行至刑场”的行为映照,突出了瞿秋白以理行事的形象特点和从容不惊的气质。
C.文中说瞿秋白是“典型的已达到自由阶段的知识分子”,指的是瞿秋白已达到精神的自由,不会因外界的威胁或利益的引诱而改变内心的信仰。
D.作者多次用“如果”对瞿秋白的人物身份、人生选择进行假设,通过不同结果的对比,表达了对瞿秋白的敬仰和对其悲剧人生的遗憾。
32.本文的写作目的是纪念瞿秋白,作者为什么在写作过程中穿插众多的古今人物?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3.季羡林评价梁衡的这篇文章说:“他忽然抓住了‘觅渡’这个概念,于是境界立出。”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023·江西南昌·统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灰色的月亮①
【日本】志贺直哉
立在东京车站的失掉了屋顶的走廊里,虽然没有风,却感到一阵阵的寒气,幸而出来的时候穿了一件夹大衣。同来的两个人,搭上先到来的绕道上野的车子走了,我一个人留在后面,等候绕道品川的车子。
天空阴暗,灰色的月亮朦胧地照着日本桥旁烧焦的废墟。大概是阴历初十,月亮很低,不知什么缘故,看来好像很近。时间是八点半的样子,人很少,宽大的走廊显得更加宽大了。
远远望见电车的头灯,不一会儿就突然进来了。车内乘客不多,我在对面的车门边,找到了空位子坐下。右首是一个穿束脚裤子的五十岁光景的妇人,左首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孩子,大概是少年工人,背对着我,因为座位上没有靠手板,他就横坐着,面对着车门。我刚上车的时候偶然瞅见这孩子的脸,他闭着眼睛,茫然地张着大嘴,上半截身子前仰后合地摇晃着。不是他故意在摇晃,是身体往前面倒下去,再直起来,又倒下去,这样不断地反复着。如果是打瞌睡,这样打个没完,叫人瞅着不好受,我出于本能地跟这少年工人保持了一段距离。
车子到有乐町、新桥,上来了许多乘客,有几个像是买了东西回家的。一个二十五六岁红圆脸的青年,把扛在肩上的一只挺大的帆布包,放在少年工人身边,劈开双腿在旁边站下来。在他后面,又被人挤上来一个也扛着帆布包的四十来岁的汉子。汉子上车后,望了望前面的青年。
“搁上去行吗?”也不等人回答,就把肩上的包往下卸。“慢着,压上去不行。”青年护住自己的布包,回头望着那个汉子。
“啊,对不起。”他抬头望一望行李架,行李架上搁不下那个包,他只好在狭窄的地方局促地侧着身子,仍旧把包扛在肩上。
青年觉得对不起他,说他那个包,可以把一半搁在我和少年工人座位的中间。
“不用了,并不沉,只是嫌累赘才想搁一搁,不用了。”那汉子这么说着,轻轻地点了点头。我在旁边看着觉得很惬意,这时节,看来人的脾气都变好了。
车子过滨松町,接着到了品川,有人下去,可是上来的人更多。这期间,那少年工人仍旧前仰后合地摇晃着他的身子。
“啊,看他这张脸。”有人这么说了。说话的是四五个像公司职员中的一个,他的同伴都笑起来了。我这边望不见少年工人的脸,可是那公司职员说得可笑,大概那一张脸一定是可笑的。车子里顿时充满了快活的气氛。
那时候,青年回头望一望身后的汉子,用手指头点点自己的胃部,小声地说:“看样子差不多啦。”
那汉子好似吃了一惊,默默地望了一望少年工人说:“是吗?”刚才那些发笑的人,好像也觉得有点奇怪:“是有病吗?”“恐怕是喝醉了吧?”
他们这样猜测着,其中一个人说:“看样子也不像。”这样,大家好像都明白是怎么回事,立刻不作声了。少年工人的粗布工作服肩头是破的,从里边缝上了块手巾布,倒戴着一顶军帽,帽檐下露出肮脏的脖子,瘦得可怜。他现在不摇晃身子了,脸不住地挨擦着车窗与车门之间的那块夹板。这样子完全是一个孩子,在他迷迷糊糊的头脑里,大概把这夹板当作了谁,正在和他亲热吧。
“喂!”站在前面的那个汉子,用手拍一拍他的肩头,问了:“你上哪儿去?”少年工人没有答话,那汉子又问了一声。
“到上野去。”他很忧郁地回答了。“不对啊,你坐倒了,这是到涩谷的车啊。”
少年工人站起来想往窗外看,身体失去了重心,突然向我这边倒过来。当少年工人向我倒过来的时候,我几乎像条件反射一样用肩头把他顶回去了。完全是出于无意地,但我后来想想真觉得奇怪。这动作跟我当时的心情是完全相反的,使我自己也觉得惊奇。当我把他顶回去的时候,他的身体很少有什么抵抗力,这使我心里更觉得不好受。我的体重现在已减到九十多斤,可是少年工人的身体却比我轻得多。
“在东京站已经在车上了,坐过了站了———你是在哪儿上车的?”我从他身后问了。少年工人没回过头来说:“在涩谷上车的。”“从涩谷上车,绕了一个大圈子。”有人这样说。
少年工人脑门贴在窗玻璃上,想往窗外望,一会儿又不望了,用仅能听见的低低的声音说:“到哪,都没有关系。”
少年工人这句自言自语的话,后来一直留在我心里。
身边的乘客们,以后再没谈那少年工人,大家觉得反正没有办法了。我也是其中的一个,觉得反正没有法子了。假使我带着吃食,我会送给他安一安自己的心;如果给他钱,即使白天或许也买不到吃的,何况现在是晚上九点钟了。我带着黯淡的心情,在涩谷站下了电车。这是1945年10月16日的事情。
(有删改)
【注】①小说写于1945年11月。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此前美军对东京进行了多次空袭。
3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以“我”为贯穿全文的线索,描写“我”的所见所闻所感,通过“我”的思考和感受引发读者思考。
B.小说通过对话描写和神态、肖像描写等来刻画少年工人及其他乘客的形象,从正面表现当时日本国民的迷无奈。
C.小说以小见大,通过车厢里的少年工人和其他乘客的处境和心境,来展现投降后日本悲惨的广阔社会图景。
D.小说作者善于捕捉人们习惯忽视的事物,以简洁的写作手法将世态人情的一隅生动而又清晰地表现出来。
35.请按照叙述顺序简要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
36.小说以“灰色的月亮”为题目,有什么丰富的意蕴?请加以分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