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六三制)·小学数学
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计算器》单元教学设计
(
第一阶段
目标确立依据
)
一、单元关系图
二、课标分析
(一)课标摘录
本单元属于第二学段数与代数领域中的数量关系主题,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有以下叙述:
1.学段目标
能进行较复杂的整数四则运算,形成数感、运算能力和初步的推理意识;尝试应用数学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形成推理意识和应用意识。
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探索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经历独立思考并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形成初步的模型意识和应用意识。
愿意了解日常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信息,在他人的鼓励和引导下,体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成就。在学习活动中能提出自己的想法,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敢于质疑和反思。
2.课程内容
内容要求:
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简单的规律。
学业要求:
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计算,并解释计算结果的实际意义,形成初步的模型意识和应用意识。
教学提示:
应设计合适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分析和表达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启发学生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形成初步的模型意识,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二)课标分解
1.课标解读: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怎么学。
学什么 “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简单的规律”具体是指:结合生活中大数目的计算,认识计算器,会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简单的必要的计算,并能借助计算器探索规律。
学到什么程度 “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计算,并解释计算结果的实际意义,形成初步的模型意识和应用意识”具体是指: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一些基本功能,会用计算器算出自己列出的算式的结果,会用计算器计算并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
怎么学 在简单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交流与分析、倾听与表达,引导学生认识计算器,在实际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并借助其探索规律。
2.从课标分析可以看出,本单元要落实的核心素养是:数感、模型意识、应用意识。
核心素养 发展目标
1 数感 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计算,并解释计算结果的实际意义。
2 模型意识 1.经历生活线-数学线-思维线的探究过程,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在计算生活中大数目的问题,初步认识计算器,并进行简单、必要的计算,借助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形成初步的模型意识。 2.“计算—观察—归纳”的方法探索规律的过程。
3 应用意识 利用计算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借助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
三、教材分析
1.纵向分析——本单元在整个小学阶段中的地位
(
承上
起始
启下
)
(
后内容
为后续学习大数的计算和探索规律提供帮助。
) (
本单元内容
(四上第五单元)
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借助计算器探索规律。
) (
前内容
(四年级)
四年级上册——混合运算
)
2.横向分析——对比各版本教材明确教学核心要素(通过对北师大版、人教版、青岛版教材的内容进行比较和分析,寻找在编排上的共性与区别,可以进行选择有利的数学学习素材,以了解编排的变化,把握重难点,达成目标)
(
不同点
) (
相同点
)
(
1.学习策略:
与青岛版相比,人教版和北师大版均借助数学文化教学,引导学生认识计算器,偏重于数学文化的灌输。而青岛版侧重于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引出计算器的认识,让学生感受到计算器在生活中的作用。
2.学习内容安排:
人教版和北师大版计算器这一部分内容都不是单独一个单元,人教版是在大数的认识这一单元,安排了计算工具的认识这一节课,认识了算盘和计算器;北师大版是在乘法这一单元,安排了神奇的计算工具和有趣的算式两个板块,这样的内容安排感觉内容太多,难度太大。青岛版教材才单独安排了计算器这一单元,教材编排更加系统,更注重在实际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快捷、方便,提高应用意识。
) (
1.主题情境
:人教版设计的情境是向学生介绍我国的传统计算工具;北师大版设计的情境是介绍国内外计算工具的历史,引出计算器的认识。人教版和北师大的情境借助计算工具的历史文化引出计算器,但都不是一个独立的单元内容,单元主题不统一。青岛版设计的是泰山古树,围绕泰山古树数量、泰山石刻数量的实际数据展开教学,主题一致,符合现在的大单元教学设计理念。
2.教材内容:
①重点一致,都放在引导学生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并能借助计算器探索规律。
②
都是
注
重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运用不同的策略、方法解决,提高应用意识。
)
通过对比发现:不论哪个版本的教材,都是根据课标中“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探索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经历独立思考并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形成初步的模型意识和应用意识”来编排的。
本单元知识脉络清晰、板块明显,以“泰山古树”为主题情境,选取了泰山古树、石刻的数量统计表,这些都是真实的数据,能很好地体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计算器的认识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主要介绍了一些常用键。在运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时,引导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知识,把大量的自主学习空间留给学生。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思维训练的渐进性。
基于以上分析,整体上看,本单元非常注重情境的连贯性和整体性、知识探索的系统性和递进性、思维训练的启发性和层次性,符合大单元教学设计理念。
(
后内容
(四-六年级)
小数除法、四则混合运算
)四、学情分析
(一)学情调研
调研项目 调研内容 结果统计
A B C
对计算工具的认识 1.你了解哪些计算工具? 表达清楚 思路清晰 表达不清 思路不清 无任何表述
对计算工具的使用 2.如何操作你所了解的计算工具? 表达清楚 思路清晰 表达不清 思路不清 无任何表述
计算工具在生活中的应用 3.这些计算工具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表达清楚 思路清晰 表达不清 思路不清 无任何表述
(二)学情分析
根据学情调研结果,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学识水平分析如下:
1.知识基础
学生在生活中对计算器有所接触,并认识计算器上的一些基本的功能键,并且会利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本单元知识的学习方法主要是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操作,这些知识储备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了充分的铺垫。
2.学识水平
学生基本上能利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但是部分学生对于计算器的功能键不能进行详细的功能介绍,缺乏对计算器各功能键的认识和计算器使用方法的学习。所以本单元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并运用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
五、大概念
通过课程分析、核心素养、教材分析等一系列的研究分析,我们得出本单元的大概念是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及探索数学规律的应用。
六、单元目标
综合考虑以上课标分析、教材分析、学情调研的结果,确定本单元的目标为:
1.借助植树节学校各年级植树棵数的真实情境,初步认识计算器,会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简单的必要的计算。
2.能借助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形成初步的模型意识和应用意识。
3.在实际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优越性,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七、基本问题(基本问题+子问题)
基本问题 子问题
1.计算器的构造和常用键的功能有哪些? 2.如何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1.计算器主要有哪几部分构成? 2.计算器上常用键的功能有哪些? 3.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步骤是怎样的? 4.利用计算器计算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
第二阶段 设计单元评价任务
)
一、设计任务情境
1.本单元学习的3条主线。
生活线:通过计算植树节学校各年级植树棵数的真实情境,引出大数目的计算,可以使用计算器,引出计算器的学习。
数学线:如何利用计算器进行简单有必要的计算,并借助计算器去探索数学规律。
思维线:在整个教学环节,借助学具计算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计算器,并进行实际操作,并经历“计算—观察—归纳”的方法探索规律的过程。
2.单元学习框架:
设计评价任务
基本问题 子问题 评价任务
1.计算器的构造和常用键的功能有哪些? 2.如何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1.计算器主要有哪几部分构成? 2.计算器上常用键的功能有哪些? 3.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步骤是怎样的? 4.利用计算器计算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1.知道计算器的基本构造和常用功能键的功能。 2.能利用计算器进行简单有必要的计算,并借助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
制定学习标准(单元评价量表)
基本问题 自主评价学习目标 表现程度 单元起始课+单元探究课 单元整理课
A B C
计算植树节植树棵数 ①根据情境制定出计算植树总棵树的方案,根据方案提出符合实际需求的问题。 能 不太确定 不能
②阅读学习标准,明确学习方向,完成自评清晰本单元的学习结果。 能 不太确定 不能
③在方案制定过程中,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能规划出单元学习路径图。 能 不太确定 不能
④初步认识计算器,知道计算机的构造和基本功能键的功能。 能 不太确定 不能
⑤会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简单的必要的计算。 能 不太确定 不能
⑥能借助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形成初步的模型意识和应用意识。 能 不太确定 不能
硕果累累 ①能够自主梳理本单元的知识,完善单元学习路径图,能说明白本单元的知识及相互联系。 能 不太确定 不能
②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能理清知识脉络、进行分析归纳,总结解题思路,能正确熟练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能说出解决问题的依据。 能 不太确定 不能
③能够根据学习标准完成自评,清晰本单元的学习结果。 能 不太确定 不能
(
第三阶段 确定单元学习规划
)
课型 学习任务 课时数
单元起始课+单元探究课 分解任务、明确目标、规划路径。初步认识计算器、会用会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简单的必要的计算,并借助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 1
整理课 重构单元,完善单元路径,知识的应用 1
小学数学“学—教—评一致性”课时备课
课题 《计算器》起始探究课
日期 2023.1.14 节次 1
来源 青岛出版社2013年版小学数学六年制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课型 单元起始课+探究课 授课对象 四年级学生
备课人 单位
学习内容分析 本单元只有一个信息窗,所以将探究课与探究课融合在一节课中。在本节课中县交代单元情境任务,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走到单元的学习中来,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提出单元基本问题,感受单元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明确学习标准,自主规划学习路径,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借助植树节学校各年级植树棵数的真实情境,初步认识计算器,会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简单的必要的计算。能借助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形成初步的模型意识和应用意识。在实际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优越性,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学习 目标 1.根据情境制定出计算植树总棵树方案,根据方案提出符合实际需求的问题。 2.阅读学习标准,明确学习方向,完成自评清晰本单元的学习结果。在方案制定过程中,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能规划出单元学习路径图。 3.初步认识计算器,知道计算机的构造和基本功能键的功能。 4.会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简单的必要的计算。 5.能借助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形成初步的模型意识和应用意识。
学习 重难点 重点:提出基本问题制定学习计划、初步学会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难点:提出基本问题,制定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结果,能运用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
课前 准备 教具:课本、课件、学习探究单、学习标准清单、计算器 学具:课本、练习本、计算器
教学过程
学习目标 评价任务 学教活动 评价标准
达成目标1:根据情境制定出计算植树总棵树方案,根据方案提出符合实际需求的问题。 达成目标2: 阅读学习标准,明确学习方向,完成自评清晰本单元的学习结果。 任务一: 观察情境图,分解任务,提出问题 任务二: 阅读学习标准完成单元学习路径图进行自评。 1.情境铺垫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植树节是每年的3月12日。树木可以美化环境、净化空气,今年我们学校的植树计划如下,让我们看看有什么数学问题需要我们解决。 级部年级杨树柳树一级部一年级253239二年级326286三年级355305二级部四年级383368五年级427397六年级529416
2.读懂图意 通过情境图观察了解提供的数据及信息:“今年学校植树节植树的数量统计情况是怎么样的呢? 3.提出问题 师:根据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1:一级部一共需要买多少棵杨树的树苗? 预设2:六年级需要种的杨树的棵树是一年级种的杨树棵树的几倍? 预设3:二级部一共需要买多少棵杨树的树苗? 预设4:一级部一共需要买多少棵柳树的树苗?…… 师:怎么解决这些问题? 预设:学生用列竖式的方法笔算。 老师揭题:在进行较复杂的计算时,我们可以借助计算器。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计算器”,并请计算器帮我们解决数学问题。(板书课题:计算器) 师:如何使用计算器呢?我们需要学会什么? 学生自己完成任务单。 4.阅读学习标准绘制路径 刚才我们提出了想要研究的问题,形成了本单元的问题单,解决了这些问题会达到怎样的学习结果,接下来我们一起阅读一下学习标准。 (1)先独立阅读学习标准,并针对自己的情况作出相关评价,阅读过程中存在困惑的地方简单进行标注。 (2)小组交流评价结果及困惑。合作绘制单元基本路径图。 (3)小组展示交流本单元学习路径图,说明绘制依据。 (4)教师总结,完善单元学习路径图。 A.能对情境问题进行描述,逻辑清晰,并能针对每一步提出基本问题。 B.能对情境问题进行描述,逻辑清晰,不能提出问题。 C.能对情境问题进行描述。 A.自主阅读学习标准完成自评、梳理出疑惑并完成学习路径图,并有理有据地解释清晰。 B. 自主阅读学习标准完成自评、梳理出疑惑并完成学习路径图,不能有理有据地解释清晰。 不能自评。
达成目标3:初步认识计算器,知道计算机的构造和基本功能键的功能。 达成目标4:会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简单的必要的计算。 达成目标5: 能借助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形成初步的模型意识和应用意识。 任务三:自主学习小组探究计算器的构造和功能键的功能 任务四:自主学习小组探究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任务五:用计算器探究数学规律 (活动一 )认识计算器 师:一级部一共需要买多少棵杨树的树苗? 学生观察各式各样的计算器,说说它们的外观和构造。 师:关于计算器你都了解哪些知识? 出示学习探究单: 1.观察自己带来的计算器并总结计算器的外观、构造特点、按键和功能。 2.带着具体任务进行小组的合作学习。 ①你们小组的计算器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②小组内交流你认识计算器上的哪些键?它有什么作用? ③动手试一试,计算器怎样开、关机? ④使用计算器,交流使用方法。 一、介绍计算器 每小组选派代表向大家介绍自己或小组的计算器,比比哪个小组介绍的清楚。其余小组进行补充。 (生汇报,师适时归纳) 1.计算器的样式:有台式的、翻盖式的、卡通式的。 课件演示。(见图6) 2.计算器功能键有: 课件演示。(见图7) On/c键 、 off键、数字键、 - 键、 + 键、 =键 3.计算器怎样开机和关机呢? 介绍(on和off键) 4.那键盘上除了开关机键外还有许多键,你们知道它们都有什么作用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介绍,充说明:- 键、 + 键、 =键、完成加减运算并显示计算结果,需要用到这些键。 5.哪些是数字键?数字键排列的一般规律是什么? (从左下起为1,数到3为第一排,第二排左边为4,数到6,第三排左边为7,数到9。一共三排三行) 二、玩计算器 师:听了有关这些功能键的介绍,我们对于电子计算器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看到许多同学有些迫不及待的想玩一玩计算器,那我们就玩一个“听指令的游戏”,看谁能顺利完成对方给的任务。 1.师生互玩。 ①按on/c开机,屏幕上显示0。 ②先按1, 屏幕上显示1,再按5,屏幕上显示15。 ③按on/c或按off。 同桌互玩。 (活动二)使用计算器解决问题 一、计算:253 + 326 + 355 = 1.大家先独立完成。 2.请一位同学说如何操作,教师演示,同学们观察并思考。 课件演示。 ①开机按ON/OFF键; ②依次按数字键2、5、3; ③按 “+” 键; ④按数字键 3、2、6; ⑤按 “+” 键; ⑥按数字键3、5、5; ⑦按符号键“ =” ,屏幕显示计算结果,记录结果。 二、汇报用计算器计算的过程 (教师注意引导和归纳) 三、质疑 1.在计算过程中怎样按键比较方便而且不容易出错?有什么可以注意的地方? 2.计算完第一道题,怎样才能开始算第二道题?应该先按什么键? 四、利用计算器解决学生提出的第二个问题 (一)六年级需要种的杨树的棵树是一年级种的杨树棵树的几倍? 课件演示。 529 ÷ 253 = 师:你会用计算器计算3000–128×6 吗? 二级部一共需要买多少棵杨树的树苗? 一级部一共需要买多少棵柳树的树苗? (活动三)探索规律 一、课件出示: 9999×11 9999×12 9999×13 9999×14 学习要求: (1)独立操作计算,你发现了什么? (2)小组交流,说出你发现的规律。 (3)用发现的规律写出9999×19的结果,并用计算器验证。 (4)再按照规律随意写出几个算式,写出结果以后,用计算器验证。 9999×11=109989 9999×12=119988 9999×13=129987 9999×14=139986 预设1:老师,我找到规律了。每个得数的前两位比第二个因数小1,而且积的万位和积的个位这两个数字相加的结果都是9,十位、百位、千位数字不变。 预设2:9999乘两位数时,积是六位数,前两位比第二个因数少1,中间两位是99,末两位和第二个因数凑成100。 师:那你们能照样子,也说一道这样的等式吗? 预设1: 9999×19=189981 …… 通过刚才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小结:一些有规律的大数目相乘题可以不用计算器直接进行计算,可以先用计算器算一些和它们有关系的较小的数的积,找出其中的规律,从而得到大数相乘的积。 二、变式训练 1.9999去乘两位数时,我们找到这样的规律,那么9999乘三位数有没有什么规律可循呢? 自己仿照刚才我们探究规律的方法,写一写、算一算、找一找、验一验。 学生小组里自主活动,师巡视。 预设1:9999×167=1669833 9999×258=2579742 我们发现的规律是9999乘三位数,乘积是7位数,前三位比乘数少1,中间一位是9,末三位和乘数的和是1000。 2.9999乘四位数又会有什么规律呢? 生独立用计算器探索,然后把自己的发现在小组里交流。 预设1:9999乘四位数,乘积是8位数,前四位比乘数少1,末四位与乘数的和是10000。 小结:看来使用计算器探索计算规律真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我们可以先用计算器计算,然后观察发现规律,最后用规律写积验证。这也是我们探究数学问题的一种思路。 3.师:你们觉得使用计算器有什么可以注意的地方? ①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时,每按一个键,一定要认真核对一下与屏幕上所显示的结果是否相符,以防止出错。 ②用计算器计算连加、没有括号的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或乘除混合运算时,先按开机键接通电源,如果是科学型计算器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按数字键或运算符号键,最后按=键便会显示计算结果;如果是算术型计算器要根据运算顺序计算,用完计算器要按关机键关闭电源。 ③简便的计算可以口算,计算器的计算有时没有人脑快,不要过于依赖它。 A.认识计算器,知道计算机的构造和基本功能键的功能并能清晰的描述。 B.认识计算器,知道计算机的构造和基本功能键的功能但不能清晰的描述。 C.不能认识计算器。 能够熟练使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简单的必要的计算。 能够使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简单的必要的计算,但不够熟练。 不能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必要计算。 能借助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形成初步的模型意识和应用意识。B.能借助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不能形成初步的模型意识和应用意识。 C.不能借助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不能形成初步的模型意识和应用意识。 B
任务六: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困惑?
作 业 布 置 1.自主练习1、3、5、6、8 2.你能用计算器计算56×(72-18)吗?
板 书 设 计
小学数学“学—教—评一致性”课时备课
课题 《计算器》整理复习
日期 2023.1.13 节次 2
来源 青岛出版社2013年版小学数学六年制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课型 单元整理课 授课对象 四年级学生
教师 单位
学习内容分析 本课时是在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和探究课结束之后进行的。借助单元学习路径的逐步完善,打通知识间联系,将单元所学知识进行整体化、明晰化、结构化,设置综合性的任务,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
学习 目标 1.经历知识梳理的过程,能够自主梳理本单元的知识,完善单元学习路径图,能说明白本单元的知识及相互联系。 2.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理清知识脉络、进行分析归纳,总结解题思路,能正确熟练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能说出解决问题的依据。 3.根据学习标准完成自评,清晰本单元的学习结果。
学习 重难点 重点:知识间的联系,形成清晰、完整的学习路径图。 难点:完善知识结构,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课前 准备 教具:课件、计算器 学具:练习本、计算器
教学过程
学习目标 评价任务 学教活动 评价标准
达成目标1:经历知识梳理的过程,能够自主梳理本单元的知识,完善单元学习路径图,能说明白本单元的知识及相互联系。 任务一:完善学习路径图 一、创设情境,回顾梳理 出示单元学习路径图,明确本节课学习内容: 二、展示交流,完善建构 小组合作完善单元学习路径图。 全班交流补充。 教师小结:回想整个学习过程,我们在解决植树节的实际问题中,按照认识计算器、使用计算器、借助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的由易到难的顺序来解决问题的,经过了“计算—观察—归纳”探索规律的过程,将来我们学习大数的计算和探索规律时也会是这样的思路。 A. 能够自主梳理本单元的知识,完善单元学习路径图,能说明白本单元的知识及相互联系。 B. 在同伴的帮助下能够梳理本单元的知识,完善单元学习路径图,能说明白本单元的知识及相互联系。 不能自主梳理完善单元学习路径图
达成目标: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理清知识脉络、进行分析归纳,总结解题思路。 任务二:典型训练,查漏补缺 活动一:复习计算器的使用 1.用计算器计算。 5637+6898= 345×286= 49870-20416+2708= 5213×26÷16= 2.在先算的一步下面画“______”,再用计算器计算。 566×89+345= 917-2376÷27= 3528÷(368-312)= 178×(2016÷36)= 回顾思考以下问题,理清知识脉络: 1.计算器主要有哪几部分构成? 2.计算器上常用键的功能有哪些? 3.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步骤是怎样的? 活动二:复习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计算前三个算式,找出其中的规律,然后直接写出后面算式的结果,最后用计算器验证规律。 9×6= 99×96= 999×996= 9999×9996= 99999×99996= 999999×999996= 回顾思考以下问题,理清知识脉络: 利用计算器计算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A. 能够自主理清知识脉络、进行分析归纳,总结解题思路。 B. 在同伴的帮助下理清知识脉络、进行分析归纳,总结解题思路。 不能理清知识脉络。
达成目标:能正确熟练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能说出解决问题的依据。 任务三:综合应用,达到本单元知识的灵活运用 综合应用: 这是一张超市的进货单,请你把它补充完整。 2.一个没有关紧的水龙头,每天大约浪费水15千克。 ①照这样计算,一年(按365天计算)大约浪费水多少千克? ②如果每个水桶能装水15千克,把一年浪费的水分别装入这样的水桶中,大约需要多少个这样的水桶? 3.根据规律填空。 12345679×9=111111111 12345679×18=222222222 12345679×27=( ) 12345679×36=( ) 12345679×45=( ) 12345679×( )=666666666 4.小组互相评价,反思修订错误 小组同学互相批改,个别问题在优等生的帮助下进行订正,共性问题,老师集中评讲。 A. 能正确熟练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能说出解决问题的依据。 能正确熟练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不能说出解决问题的依据。 C.不能正确计算。 C
达成目标:根据学习标准完成自评,清晰本单元的学习结果。 任务四:整理反思,总结提升 1. 完善单元学习路径图。 2.独立阅读学习标准,针对自己的情况对本节课的学习作出相关评价,将存在困惑的地方简单进行标注。 A. 能够自主根据学习标准完成自评,清晰本单元的学习结果。 B.在同伴的帮助下能够根据学习标准完成自评,清晰本单元的学习结果。 不清楚本单元的学习结果
作 业 布 置 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1×8+1= 12×8+2= 123×8+3= 1234×8+4= 12345×8+5= 我发现:
板 书 设 计